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
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事迹归纳
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归纳1、邓小平的贡献⑴解放战争时期:①1947年。
和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由此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② 1949年,同刘伯承、陈毅、粟裕、谭振林等指挥了淮海战役。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⑵“文革”时期:主持中央工作,扭转了国民经济下滑的局面。
⑶现代化建设时期:①实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分农村和城市改革,开放有点线面);②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十五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③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④四项基本原则。
⑷祖国统一大业中: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⑸教育方面:①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普及计算机知识要从娃娃抓起。
”2、周恩来事迹(诞辰115周年)①、1924年5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②、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③、1934年,参加长征;④、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会后与毛泽东等负责红军的军事指挥;⑤、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⑥、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陪同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与国民党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⑦、1947年,内战爆发后,面对蒋介石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和毛泽东等转战陕北;⑧、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担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⑨、1953年底,就西藏问题,在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⑩、1954年,出席了日内瓦会议,以他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通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⑾、1955年,出席了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⑿、1972年,为中美建交(1979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⒀、“文革”期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⒁、1976年1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⒂、1976年4月5日清明节,北京悼念纪念周恩来的“四五运动”,被“四人帮”镇压。
重大历史事件时间及标志性事件
一.重大历史事件时间及标志性事件1.中国近代史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2.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4、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6月,英军舰开到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5.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结束:1860年7月,天京陷落6.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炮轰广州7.甲午中日战争开始:1894.7 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运兵船,清对日宣站结束: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8.戊戌变法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结束: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10.革命统一站线开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结束:1927年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或国民革命运动)开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革命统一站线的建立结束:1927年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2.土地改革时期开始: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结束:1937年7 月卢沟桥事变13.抗日战争时期开始: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结束: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其间历经清王朝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
2.19世纪上半期英国把鸦片运到中国的目的是扭转对华贸易逆差,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的灾难,道光帝派林则徐查禁鸦片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企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目的是要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沦为半殖民地的主要依据是中国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沦为半封建社会的依据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高中历史重要时间与重大事件一览表
历史重大事件一览表中国史1、春秋末期:铁犁牛耕的出现2、战国:商鞅变法中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政策3、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4、西汉:西汉中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丝绸之路出现;西汉的素纱禅衣很有名;西汉出现最早的纸5、两汉:选官制度是察举制6、六朝:开始出现农村集市“草市”7、隋唐: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的印刷技术是雕版印刷术8、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夜市9、宋朝:儒学有了新发展—理学;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宋代的“市”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0、明朝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成祖在中央设内阁;明朝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始于明朝;明朝的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末的李贽是反传统经典的思想家11、明末清初:出现三位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共同主张是反封建专制12、明清时期: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两大商帮徽商和晋商很有名13、清朝雍正帝:在中央设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14、1840—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5、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记住其主要内容1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金田起义是爆发的标志;1853年定都天京是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这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17、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18、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了解初步发展的两大原因)19、1899—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21、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把同盟传报政治纲领发展为“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2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它成为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24、民国初年(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记住发展的三大原因、著名的民族实业家2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这场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前期最大的作用是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后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26、1919年:五四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7、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共成立28、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大革命兴起。
历史比较研究法
历史比较研究法
三、应对策略 B.比较型非选择题(即“比较类设问”)
2.解题对策 (3)找准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题目已 经设立了比较点的按照要求比较即可;对于没有明确比较内容的题目,要 依据材料的叙述角度、设问的指向性等确定比较点。具体有以下五种。 ①历史事件类的比较,一般可分为背景、过程、结果三大块。涉及背景的比 较项有时代、原因、条件、目的等;涉及过程的比较项有阶级、人物、组 织、纲领、措施、方式等;涉及结果的比较项有结局、性质、功绩、局限 性、影响等。 ②历史现象类的比较,可以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 限性等方面思考。 ③历史人物类的比较,可以从人物所处的时代、所属阶级或阶层、主要功绩、 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思考。 ④政治、经济制度类的比较,可从实施的时代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 果、影响及地位等角度思考。 ⑤历史图表类的比较。
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历史比较研究法
二、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在高考中的应用
——以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一为例
历史比较研究法
三、应对策略 A.比较型选择题
1.题型特征 2.解题对策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 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 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 (2)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 的知识,并进行对比。 (3)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 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 (4)四查。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 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
欧洲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_欧洲重大历史事件讲解
欧洲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_欧洲重大历史事件讲解欧洲当代历史教学的主旨受到当代欧洲经济、政治与文化影响,比较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教学更突出体现欧洲一体化,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欧洲重大历史事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欧洲重大历史事件一: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封建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关于其结束时间尚存争议,正统观点认为1799年的雾月政变为革命终结的标志;另有观点认为1794年7月雅各宾派统治的结束为革命的终结;还有观点认为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是革命终结的标志。
法国大革命爆发,持续时间长,革命进程激烈,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并为以后的革命扫清了道路。
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
金融资本雄厚。
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
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1st Estate)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2nd Estate),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
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3rd Estate),处于被统治地位。
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Louis XVI)。
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
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
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
资产阶级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
欧洲重大历史事件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历史事件【1-8】
【导语】天⾼鸟飞,海阔鱼跃;考试这舞台,秀出你独特的精彩;⼀宿好的睡眠,精神能百倍;⼀颗淡定的平常⼼,沉着应对,努⼒备考,考⼊理想院校!以下是为⼤家整理的《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历史事件【1-8】》供您查阅。
【篇⼀:中国共产党诞⽣及意义】中国共产党诞⽣及意义、第⼀次国共合作和* (1)原因和条件:中国⾰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2)标志:******⼀⼤的成功召开。
(3)过程:五卅运动、北伐战争的胜利,失败(标志:四⼀⼆政变和七⼀五政变)。
(4)*失败原因:①******⼒量的强⼤(客观);②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领导权。
(主观) (5)*失败的经验教训:①中国的*⾰命必须建⽴⼴泛的⾰命统⼀战线,在统⼀战线中必须坚持⽆产阶级的领导权。
②⽆产阶级领导权的中⼼问题是农民问题;③中国⾰命的主要⽃争形式是武装⽃争;④加强党的建设。
(6)*的意义:①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基本上****了北洋军阀统治。
②它教育和锻炼了各⾰命阶级,提⾼了政治觉悟,为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地⾰命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③它提⾼了中共在全国⼈民中的威望,党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制定*⾰命纲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篇⼆:抗⽇战争】抗⽇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意义:彻底打败了⽇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精神。
④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事业产⽣了巨⼤影响。
胜利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
中国⼈民巨⼤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量的同情和⽀持。
胜利经验:①全国各族⼈民的⼤团结是中国⼈民战胜⼀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标的⼒量源泉。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的伟⼤民族精神是中国⼈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
党史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节点及内容
党史历史大事件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爆发的以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2、党的早期组织1920年8月,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
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3、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出席大会的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山东代表是王尽美、邓恩铭。
4、党的第一部章程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5、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余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人以上。
6、第一次国共合作党的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7、五卅运动中国人民以上海工人为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5年5月30日发动的反帝爱国的革命群众运动。
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8、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9、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着重批评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0、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1、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
中外历史上标志性事件、历史之最、事件性质
中外历史上标志性事件、历史之最、事件性质一、中国史部分1、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甲骨文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鸦片战争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鸦片战争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1895年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5、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1895年公车上书6、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7、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8、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辛亥革命9、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结束的标志:1912年2月12日,宣统下诏退位 10、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1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1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14、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事件、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5、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6、人民军队创建的标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7、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的事件:1927年,南昌起义18、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南昌起义、秋收起义19、实现中共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标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0、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21、长征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22、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23、日本局部侵华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24、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5、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6、日本全面侵华、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27、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标志: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2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29、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30、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屡败局面的事件:抗日战争的胜利3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32、解放军战略反攻开始的标志: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3、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1949年4月,南京解放34、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的标准性事件:三大战役3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半封建社会时代结束的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37、我国大陆基本统一的标志: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38、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土地改革的完成39、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40、标志着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的事件:中共八大41、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端的事件:1978年底,十一届三种全会的召开42、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事件:1978年底,十一届三种全会的召开43、中国对香港正式恢复行使主权或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立的标志: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的香港政权交接仪44、中国对澳门正式恢复行使主权或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的标志: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的澳门政权交接仪式45、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事件:港澳回归46、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事件: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二、世界史部分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2、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的标志: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力法案3、英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的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4、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5、美国诞生的标志(美国国庆日):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6、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庆日)7、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雅各宾派专政被推翻(1794年7月热月政变)8、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9、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10、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崭新的蒸汽时代的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1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2、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3、使日本成为“亚洲娇子”的标志性事件:明治维新14、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失败的标志:五月流血周15、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6、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志:1868年明治维新1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1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1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20、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3年德国建立起法西斯专制独裁统治21、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6年,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2、标志着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的事件: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23、第一次世界大开始的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2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标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的成立 25、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通过26、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27、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28、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扩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29、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的事件: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30、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31、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32、二战结束的标志:1945年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33、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34、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35、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重要标志: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36、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 37、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38、成为中华民族由兴衰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39、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历史之最一、中国历史之最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五代十国时期十大历史事件
五代十国时期十大历史事件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又一段大分裂时期,出现了合称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正统朝代,以及合称十国的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南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十个地方割据朝代,一共15个朝代。
那么大家对于五代十国的历史又有多少了解呢?五代十国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呢?所以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十大历史事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十、清流关之战早在北宋建立前夕,赵匡胤的大名就威震江南,尤其是江南的南唐帝国。
事情还要从后周世宗皇帝在在位初期说起。
柴荣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因此登基不久,先是挫败北汉和契丹的入侵阴谋,紧接着,又把目光对准了割据江淮的南唐帝国。
此时的南唐皇帝还不是李后主,而是李璟。
李璟和李煜一样,平日里热衷写诗填词,因此对于磨刀霍霍的后周,还没完全认清。
因此,当后周军队大举进攻南唐的时候,后周军队可谓长驱直入,很快攻占南唐大片土地。
南唐皇帝慌了手脚,急忙派遣十余万唐军前去迎敌。
而周军虽然武力强大,但毕竟此时在人家南唐地盘上,南唐军力虽差,但毕竟占地理优势,因此,南唐军队发挥长处,在清流关(今滁州境内)安营扎寨,利用有利地形,抵御周兵。
柴荣听说南唐军队驻扎清流关,也知道清流关一时半会儿难以攻克,因此犹豫了——这战争还要不要继续进行下去?此时,赵匡胤前来请命:表示愿意率领两万军队,攻陷清流关。
虽然赵匡胤主动出头,但柴荣还是犹豫:毕竟清流关地势险要,而且关内指不定有多少南唐精锐…… 倒是赵匡胤有一番分析:南唐方面无非依靠有利地形,倘若关内真有精兵,只怕早就出关迎战了,也不至于这样躲在关内。
柴荣认为赵匡胤分析的有道理,于是命他派人攻打清流关。
赵匡胤领兵出来以后,倒也不急着攻城,而是趁着夜色,偷偷带兵埋伏在清流关附近,等第二天天亮,清流关的唐兵探子出关的这个机会,赵匡胤趁机冲入关内,因周兵进关。
南唐军士对此一切毫无准备,如今闻听周兵入城了,立马军心溃散,可怜十余万唐军,死的死、降的降。
中国近代史重要事件
中国近代史重要事件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鸦片战争英国资产阶级以鸦片作为侵略中国的手段。
鸦片的泛滥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
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6月,虎门销烟标志着禁烟运动取得胜利。
英国政府以保护通商为借口,于1840年6月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战败告终。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了割让香港、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条款。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的封建经济日益解体,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列强的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1856年至1860年间,英法两国在俄美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先后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沙俄趁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吞并中国领土140多万平方公里。
1894年8月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它使刚刚崛起的日本通过掠地、赔款获得了巨大利益,为日后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打下了基础,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德等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从此,帝国主义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全面控制了清政府,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虽然形式上保持着独立,实际上已经成为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宣布南京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颁布了以土地分配制度为核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后来,太平天国运动由于起义领袖的内部分裂,为中外反动势力所联合绞杀。
兖州的重要历史事件
兖州的重要历史事件一、兖州的重要历史事件兖州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地区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兖州的漫长历史中,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于兖州乃至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兖州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齐桓公和齐庄公在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是一个强大而富庶的国家。
而在齐国发展壮大过程中,两位重要君主扮演了关键角色。
这两位君主分别是齐桓公和齐庄公。
1. 齐桓公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在位)是春秋时期齐国最有名望、最有影响力的君主之一。
他以其卓越才能和睿智治国而闻名于世。
他实行了一系列变革措施,使得他所统治的兖州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首先,在经济方面,齐桓公实行了积极的农业。
他提倡农业生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他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他还积极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兖州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政治方面,齐桓公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加强国家统治和维护社会秩序。
他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官僚制度,并选拔贤能之士担任重要职位。
他还推行法治思想,在兖州地区实施公正、公平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稳定。
最后,在文化方面,齐桓公重视教育,并倡导礼乐文化。
他致力于培养人才和士人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并在兖州地区推广礼乐文化。
2. 齐庄公齐庄公(前643年-前628年在位)是春秋时期齐国最后一个有实权、有影响力的君主之一。
在其统治下,兖州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经济方面,齐庄公继续了齐桓公的农业,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他还积极发展兖州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政治方面,齐庄公继承了齐桓公的官僚制度,并进一步加强了国家统治。
他注重选拔贤能之士,并进行一系列改革来提高官员素质和廉洁度。
他还加强了兖州地区的军事力量,确保国家安全。
文化方面,齐庄公继承并发扬光大了礼乐文化。
日本革命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_日本革命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日本革命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_日本革命重大历史事件介绍如何尊重历史,客观地认识古代日本、近代日本和现代日本,对我国人民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心灵的眼睛看待,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日本革命重大历史事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日本革命重大历史事件一: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幕末危机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
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
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
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____传播。
在日本明治维新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
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
它的出现,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
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
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
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MatthewCalbraithPerry)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今东京)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九年级历史几次重大事件的比较图标
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1)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
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
中共领导下的各时期重大事件
中共领导下的各时期重大事件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6年至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
(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7)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抗日战争时期(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4)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5)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解放战争时期(1)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7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高中历史重要事件作用及意义和结果大全
高中历史重要事件作用及意义总结1分封制的目的:为了进行有效地统治.分封制的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2. 宗法制的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的作用:一方面以皇权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4. 秦郡县制的评价: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多沿用,并且不断加强和完善.5. 元朝行省制度的评价: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6. 科举制度的评价: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管理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7. 军机处设置的评价: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8. 雅典三次改革的影响:索伦改革: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规则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综合评价: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雅典民主是仅限于小部分男性成年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奴隶而言民主遥不可及.9. 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步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10. 《权力法案》的意义: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利.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利,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11.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以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12. 《1787 年宪法》的意义:进步:第一步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 为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提供示范; 有利于国家统一; 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消极:未能真正解决人权问题;明确将财产作为划分标准. 13. 法国统一的艰难过程:1789.7.14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92.9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815 波旁王朝复辟;1830 七月王朝;1848.2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1852 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187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意义: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了实权;促进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权提供了机会. 15.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 条约名称对应战争时间签署国内容摘要意义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842.8 英国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十口通商;军舰入长江;经商传教;公使进京开天津;割九龙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投资办厂;开长江上游从此中国大门被迫打开, 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开始沦为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镇压中国人民反抗;加深了天津条约1858 英法北京条约马关条约1860 1895.4 英法日本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拓展了列强对话资本输出途径; 瓜分中国狂潮;大大加深了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1901 八国使馆界;外务部; 统治的工具;洋人的朝廷;完全拆炮台;禁止中国人民反帝16.《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他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了实际,无法实现. 17.《资政新篇》的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18.太平天国的评价:积极: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的影响.消极:阶级,时代局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不能完成时代任务. 1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步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0.辛亥革命的评价:使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他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 ,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1.五四运动的意义:使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22.南昌起义的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3.遵义会议的意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4.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住久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红军长征以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25.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去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时间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27.《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社会发展规律学说;无产阶级政党学说;阶级斗争学说; 暴力革命学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8.巴黎公社的意义: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9.十月革命的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 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 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1.一届人大召开的意义: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33.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解决了中国对港澳的主权问题,是中国政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做了范例. 3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35.中国加入世贸的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6.世界多极化的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37.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项重大变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引起商业革命.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8.殖民扩张的影响: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39.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工场;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但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近代工业化城市兴起; 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 列强向外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联系加强;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40.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大企业时代到来,这些大企业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并出现国际化趋势;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41.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 42.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所以他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3.洋务运动评价: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 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4.三大改造完成的作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4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4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7.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48.经济特区创办的意义: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 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49.沿海经济开放区设立的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50.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影响:各国社会危机加深,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国际市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法西斯势力抬头,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51.罗斯福新政评价:积极: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提高, 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 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消极: 未能完全解除危机. 52.福利国家的评价:反应分配社会化趋势,缓和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但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53.第三产业兴起的意义: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 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54.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适应了战时需要,保障了前线红军的军粮等供给,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55.新经济政策的评价: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 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56."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积极: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紧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执行计划治理过没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57.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的启示: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前提;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改革是否能成功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等. 58.关贸总协定的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它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59.三大支柱的作用: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60.欧盟成立的作用: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 61.经济全球化的评价:对世界: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62.中国加入世贸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是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 63.百家争鸣的作用: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64.汉代思想的作用: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以思想的统一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但也限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形成了思想专制的局面. 65.宋明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是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把人束缚得更紧了;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66.黄宗羲思想的评价: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67.文艺复兴的评价:解放了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68.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9.四大发明的影响: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对中国的影响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推动了文化复兴和宗教改革, 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 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 进行殖民扩张提供重要条件火药传到欧洲, 对资产阶级战指南针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火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适用火药武器的国家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 火药广泛流行,扩大了对生铁, 铜, 钢的需求, 促进冶金业进一步发展. 70.中国古代文字: 大篆小篆祭侄文稿楷书隶书71.经典力学的意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72.进化论的意义: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引起了欧洲科学界的轩然大波;对处在国家危机的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 73.维新思想的作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史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反对封建专制,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冲击了清朝的冯家专制统治. 7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猛烈的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的得到空前的解放,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75.三民主义的评价:是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推动了中国国民革命的发展.76.新三民主义的意义:和中国共产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此后,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 77.毛泽东思想的评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78.邓小平理论的评价: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通道转兵会址历史事件之争
毛泽东的长征,自1934年10月18日从江西于都出发,至1935年10月19日抵达陕北吴起镇,历时一年,途中穿过了大半个中国。
我们重走长征路,经过了毛泽东长征路上住宿过的多处地点,本文历数一下,以此纪念毛泽东诞辰。
外寨村(通道县牙屯堡镇)/芙蓉村(通道县菁芜洲镇)/县溪镇(通道县城)毛泽东随后的行程,就涉及长征途中著名的通道会议(即决定长征路线“通道转兵”)了!通道会议,是长征途中临时性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也有称为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军委扩大会议的),当时没有留下文字记录,在正式史籍中也几乎没有记述,会议既无预定规格,也无明确程序,故“洋顾问”李德后来在他写的《中国纪事》中称之为“飞行会议”。
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央领导人才公开说到这个会议。
1971年7月7日,邓颖超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审查馆展陈列时说:上次你们提的问题,回去我问了恩来同志,在长征途中是否开过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恩来同志讲,是开过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
这才在后来的党史文章书籍中出现了“通道会议”。
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二十多次会议,而通道会议是唯一一个召开时间和地点没有当时文字记载的。
画家沈尧伊表现通道会议的画作我们关注通道会议,是因为通道会议地点也就是毛泽东的住宿地。
但是,由于通道会议地点当时没有记载,至今仍然争议不断。
但是召开通道会议有一个条件是必须满足的——分别在军委第一、第二纵队的主要领导人要汇集在一起。
关于通道会议开会的地点有不同意见,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逢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认为通道会议是“在通道城(今县溪镇)恭城书院举行”的;电影《通道转兵》的编剧也支持此说,他认为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李维汉(罗迈)回忆,是在一个城郊“像教堂,像学校”的地方召开的,应该就是恭城书院,这是后人估计与说法,根本不能作为历史依据。
但否定这一说的理由很充分,就是当年只有红一军团一部和红九军团经过县溪镇,而其他部队没有进县溪镇,因此中央主要领导人不可能在县溪镇开会。
世界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世界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世界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的开展,中国的开展也离不开世界的进步,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就世界史上四大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作简要分析。
一、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5至16世纪,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下开辟的新航路,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加速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中国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美洲的外来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西欧开始了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中国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
二、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1840年,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将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商品输出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列强的侵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开展,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进而引发了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了抵抗列强的侵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开明地主阶级开始睁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影响具体可从“破坏性”和“建设性”两方面来概括:2.第二次:1870年前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加紧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
具体影响同样可从“破坏性”和“建设性”两方面来概括:·充分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认识科技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依靠科技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际竞争的重点已发生变化,决定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是科技。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几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几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中国近代史是一段中华民族涅槃重生的历史,它有太多不堪回首之处。
但是,过程虽然艰难,结果却是圆满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民族的蜕变自然少不了内忧外患,少不了流血牺牲,少不了迷茫与探索。
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这短短的100多年间,中华大地上发生了许多事件,它们一点点拼凑出了中国近代发展历程,其中,几大重要事件便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如何蜕变的——一,鸦片战争(开端)鸦片战争毫无疑问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华民族蜕变的导火索。
当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中国便开始了它漫长而艰难的涅槃。
昨日的天朝上国,如今却被别人打得无还手之力,以致陆续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沉睡千年的美梦终于在鸦片战争的炮声中苏醒,封建王朝的统治在此刻开始动摇,中国开始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剧增,社会变得杂乱无章,用化学上的理论来解释:中国这处于一个高能极度不稳定的分子结构,无时无刻都可能发生巨变。
二,太平天国运动(第一把火)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剧增的最直接的产物。
当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加重农民负担和清政府的腐败狼狈为奸时,不堪重负的农民阶级在一声号召下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虽然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这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产生的积极影响远远高于它的生死存亡。
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为人们的意识觉醒也起到一定作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这个高能分子结构中的第一次巨变,无论结果怎样,都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三,辛亥革命(结束封建专制、开始民主时代)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意识到了其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再加上一直受外国侵略者的压迫,于是他们尝试着改革,先是通过洋务运动对硬实力进行加强,不可否认这有些效果,但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让这一切化为泡影,然后以光绪为首的维新派意识到政治体系的弊端,进行维新运动,但顽固派的强劲使这次运动最终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1.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1)背景:(郑)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新)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
(2)目的:(郑)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
(新)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3)影响和后果:a.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b.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形成差异的原因: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
前者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后者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之上。
2.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分析(1)社会背景: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是由于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日本的中下级武士学习西方技术和思想,同时富有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进行了武装斗争。
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3)政策措施:日本的改革包含了从政治到经济、文化教育的一系列内容,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尽管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但根本没有实施。
(4)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侵略的重点在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一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帝国主义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3.日本近代以来的两次侵华战争(1)战争: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937—1945年全面侵华战争(2)结果: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原因:甲午战争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贫弱;侵华战争: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和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③反法西斯盟国、国际进步力量支持是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4)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间,中国抵御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它极大的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上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5)对台湾的影响: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25日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6)启示:落后就挨打,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必须建立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
(7)日军罪行:甲午战争,旅顺大屠杀;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
4、重要的国际机构(1)国际联盟巴黎和会后,1920年,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建立,成为英法控制下的维护战后新秩序的工具。
美国未参加。
(2)联合国二战后期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轰炸南联盟,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准则,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5、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不同点答:(1)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2)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3)方式不同:美国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的。
(4)性质不同:独立战争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关于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相同点:(1)原因相同:三国爆发革命的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资产阶级为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而发动革命。
(2)领导阶级相同:三国的革命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3)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4)结果相同: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革命是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统治。
(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种植园奴隶主阶级等。
(3)特点不同: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4)意义不同: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法国革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6、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特点的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一战相比,除战争规模更大,给世界带来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更大以外,还有两大突出特点:(1)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不一样: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和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都与苏联有矛盾;德意日与英法美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德意日打着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号,取得了英法美对它们侵略扩张的纵容和让步,而法西斯国家首先向他们的帝国主义伙伴开战,导致了战争的全面爆发。
英法美不得不与苏联结盟,对抗法西斯势力的扩张,直到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战争的目的和性质不同:一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参战国并没有把从肉体上消灭战败国当作自己的目的;二战时,法西斯侵略者力图消灭整个的民族和民族集团。
这样就在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各族人民面前提出了一个要不要生存的问题。
因此,后者始终是反法西斯战争。
7、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当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比较(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有人称之为第一次“入世”。
第一次“入世”的含义是指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二次入世的标志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第一次“入世”中国是被迫地卷入;第二次入世是主动地加入。
(3)造成不同的原因:第一次“入世”的原因: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力衰落;政治腐败,主权丧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积极开拓世界市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迫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二次入世的原因: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融入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给中国入世提供了机遇。
8、17-18世纪中西方状况的比较17-18世纪的东方(主要是中国)与同时期的西方比较,可以得出西方的优势已经形成,东、西方的均势被打破的结论。
(1)政治上:西方出现了荷、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植和保护政策;中国则是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对外关系上:西方在地理大发现后,迅速走向世界,进行海外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中国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海外贸易。
(3)意识形态领域: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注入精神动力,解除了精神枷锁;中国维护、加强传统的儒教,大兴文字狱,束缚了思想,遏制了进步。
总之,通过比较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西方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则逐步走向衰落。
练习1、阅读与思考材料一:1689年,英国开始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
从此,英王的权利受到了议会的制约。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的一种统治形式。
材料二:到1956年底,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1)当今世界,存在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根据材料提示,请你说出这两种制度分别在英国、中国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2)历史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既有激烈碰撞,也有政治、经济上的合作。
请你按“碰撞“、”合作“两个方面,把下列四项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①冷战对峙②建立联合国③美苏争霸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碰撞:合作:(3)进入21世纪,中国举办了“中法文化年“,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日本也将开展”中华年“活动,这些表明()A.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B.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C.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还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材料二:政治方面:“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中日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这两个事件各具有怎样的性质?(3)根据材料分析,这两个事件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不同?3、19世纪中叶,俄国、美国相继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分别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拓宽了道路。
请将下列内容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横线处。
A.林肯B.农奴制C.奴隶制俄国美国D.亚历山大二世E.《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方不同的经济制度成立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俄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成立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党成立成立领导人________1862年,颁布_____________1861年,废除_____________制止了分裂,废除了_____________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禁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
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
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但明治维新(拜认了第二位老师)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