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doc
老人与海鸥教案

老人与海鸥教案老人与海鸥教案「篇一」【设计思路】《老人与海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位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老人去世后。
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充分展示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感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针对于这样一片精读文章,结合单元重点训练项目。
我把文章脉络、过度段落、喂养海鸥、句意解读等教学内容和环节做了大胆的舍弃和弱化,而将情感的体验作为教学的主线索,贯穿整个课堂。
并链接了“白鸥飞出带诗来”和“老人的资料”。
力争达到震撼人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
2、能力目标:学习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1、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解读段落,营造氛围1、谈话,出使段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文章。
这是我读这篇文章时,最让我感动的段落。
课件出示:海鸥们急速煽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这个段落,一定要认真。
思考:⑴ 你从这个段落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⑵ 这个段落让你最感动的或是最意想不到的是什么?开始。
2、课堂交流:⑴ 指生读段落。
⑵ 知道了什么?⑶ 还想知道什么?⑷ 最感动的内容?最意想不到的方面?3、教师根据情况板书:老人与海鸥;老人照顾海鸥;海鸥不舍老人。
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人教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第21课《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word 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课题名称】21.《老人与海鸥》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中展现老人与海鸥深情的画面,抓住海鸥的外在表现体会海鸥的内心世界,深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
3.懂得动物也是有灵性的,万物都有感知爱的灵性。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深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
【教学难点】懂得动物也是有灵性的,万物都有感知爱的灵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酝酿人鸥亲情。
1. 回忆老人与海鸥的特殊关系。
老人 伴 海鸥;海鸥 送 老人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根据刚才横线上填的字,把故事简要的介绍一下。
(二)品味语言,感悟人鸥亲情。
1.人与动物的故事读过很多,但老人与海鸥的故事还是带给了我们一份与众不同的感受。
默读老人喂海鸥的这几段,看看老人的哪些举动打动了海鸥的心,用波浪线画下来,并且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老人喂鸥的重点语句。
预设一: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欧送餐,跟海鸥相伴。
(1)指导学生在读中抓住“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褪色”等词语,感悟老人生活节俭,但却数十年如一日来喂海鸥有多么不容易。
(2)小结:老人无私的付出,一定打动了海鸥的心。
预设二: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1)引导学生抓住这段话中最令自己心动的细节,体会老人对海鸥无微不至的照顾。
(2)也许打动海鸥心灵的还有老人的这份细心。
正是这份细心的呵护,才换来了海鸥的信任,也才有了这样一幅颇富诗意的画面。
2 、对话:普通老人的“不普通”(1)、介绍喂鸥老人生活拮据的故事,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老人对海鸥那份与众不同的爱。
(2)、体会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 (3)、师小结:在老人眼里,海鸥还仅仅只是鸟吗?(板书:像亲人一样) 3、体验:与“亲人”永别的动人画面(1)、师动情地渲染老人去世的消息,引导学生画出最令自己“意想不到”的情景。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精选3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抑扬顿挫、亲昵、撮嘴呼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难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老人塑像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昆明市的翠湖湖畔,矗立着一尊老人的塑像。
你们瞧,他面带微笑,手捧食物伸向海鸥,海鸥在他手上、身边蹁跹环绕,这位老人是谁呢?他叫吴庆恒,人们尊称他为“海鸥老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21课《老人与海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主读书:一组内预习生字交流小组为单位开始交流,先交流:1号,主持同桌互查生字词。
(字音、字形、笔顺)2号统计生字词不会的组织大家帮助想法识记。
3号多音字,其他同学补充重要的。
4号交流解词二组内预习交流主要内容先说用什么方法概括的,再说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交流形式同生字交流三、交流评议:(一)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2、小组交流主要内容:课文就是围绕着老人与海鸥,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之间感人的故事。
(板书:老人海鸥)3、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的关系呢?(板书:亲人)【出示语段】“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指名读、齐读。
(二)品读,感悟真情。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13自然段,找找从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边读边在旁边写下批注,可以写下自己的理解。
2、全班交流:(随机出示)[1]、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老人与海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4篇)

《老人与海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4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习得语言工具的同时,感受到人文的熏陶,让学生在人文情感的冲击下,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同时,语文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开放的、宽松的教学场中进行自主言说,自主表达。
【教学目标】1、在理解语言,感受人文的过程中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
2、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到语句背后深刻的人文内涵,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领悟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并在领悟品味的过程中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背后所藏的深意,并能通过读、写、说表达出来。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初识课文1、(板书课题:老人与海鸥)请生齐读课题。
导入:那是一个普通的冬日,人类学家邓启耀在昆明的翠湖之畔遇到了一个普通的老人,看到了一群普通的海鸥,但是这普通的老人与普通的海鸥之间却有着极不普通的故事。
同学们都已读过这个故事了,你们从课文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能加上你的情感再来读读这个题目吗?(生读)还看到了一群怎样的海鸥呢?(再请生读。
)二、再读课文,理清框架1、请生再读课文,思考文章结构:师:这真是一个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老师还想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为我们讲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哪几个感人的片断。
2、请生回答,了解课文段落结构。
三、精读课文,感受震撼1、品读第二个场景:海鸥盘旋翻飞,泣老人驾鹤西归:⑴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哪个场景让你受到了极大的震撼?⑴ 请全体学生自读第二个场景,看看哪个句子,让你的心为之一颤。
⑴ 指名品读句子:①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理解:“翻飞盘旋”中的焦躁不安、心如刀绞,“连声鸣叫”中的声声呼唤,声声哭泣。
《老人与海鸥》教案(通用10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通用10篇)《老人与海鸥》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鸥间真挚的情感。
2、体会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间的深厚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认识老人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老人(出示图片)2、书中是怎样描述老人?3、出示描述老人的句子:他的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4、这段话中注重了强调了哪个词?从三个“褪了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是啊,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俭朴的老人,天天都步行二十余里到翠湖来喂海鸥,几十年如一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人,走近海鸥,去感受这个鸥间的真挚情感。
二、与文本对话,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深情1、快速读课文1-13自然段,边读边想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老人干什么的画面?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交流学习: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呢?(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喂海鸥小心(1)课文哪儿写了老人喂海鸥呢?(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2)怎样喂的?(很小心)(3)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抓住重点词谈体会)(4)品读老人喂海鸥这段话。
唤海鸥亲昵(1)老人怎样唤海鸥的?(亲昵、抑扬顿挫)(2)让我们学学老人亲昵地抑扬顿挫地唤海鸥。
(学生唤海鸥)(3)海鸥们听得懂吗?从哪儿知道?(4)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
这海鸥还真能听懂老人的话呀。
独脚还落在老人的手上吃食呢?(5)面对只有一只脚的独脚,老人正亲昵地对它说些什么呢?(6)多感人的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对海鸥的爱,他视海鸥为自己的儿女)谈海鸥生动(1)是啊,这如同儿女的海鸥,成了老人的至爱,因而每每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就……(生动起来)(2)如果你就是老人,你会怎样生动地谈海鸥呢?(3)指名读谈海鸥这段。
《老人与海鸥》教学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老人与海鸥》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海鸥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描写方法表现事物的特点,培养写作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海鸥的喜爱和关爱,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2)学习老人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老人与海鸥》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海鸥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海鸥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五、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老人与海鸥》及相关资料。
(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生字词。
2.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简介海鸥的特点,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3. 课堂讲授:(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授生字词,让学生互动交流,巩固学习成果。
4. 课堂练习:(1)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检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小组合作,探讨海鸥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课文主题的思考。
《老人与海鸥教案》word版

《老人与海鸥》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老人与海鸥》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述文章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感情的描绘,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2)学会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3)学会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追求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老人与海鸥》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述文章大意。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鸥》。
(2)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学会生字词,并掌握其用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2)重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内容,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老人与海鸥》第2课时教学设计

6.总结与拓展,提升认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感教育。同时,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7.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倾听、表达、沟通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理解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保护环境,关爱动物,培养生态意识。
3.学生能够从老人身上学到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激发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
2.语言基础: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技巧,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提高句子时态运用的准确性,以及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容易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4.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述方法,进行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课文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把握故事情节。
2.掌握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课文情境。
1.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海鸥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们觉得海鸥和人类之间会有怎样的情感联系呢?”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海鸥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展示与海鸥有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鸥的生活习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揭示课题:《老人与海鸥》。让学生猜测,这个课题背后的故事,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请以“老人与海鸥”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之间的感人故事,要求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3.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所表现的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4)教师讲解,总结作者运用写作方法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讨论课文中的感人之处,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3)课堂练笔,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4)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二)讲授新知,500字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老人与海鸥的故事。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4篇)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4篇)《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设计篇一一、出示老人雕像图片,揭题1、师介绍:在昆明翠湖有这样一尊老人的雕像,这位老人叫吴庆恒,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但昆明市民都叫他海鸥老人。
这是昆明市第一座由市民自发捐钱为一个通人塑的雕像----一个曾被历史压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雕像。
2、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师:是啊,昆明市民为什么会自发捐钱为一名普通的老人塑雕像呢?这其中还有个动人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揭题生读题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翻开书114页,请同学自由读读课文,尽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师:我们来看看词语会了吗?自己先读一读谁来读读第一列2、出示词语送餐抑扬顿挫亲昵呼唤啧啧赞叹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白色旋涡(1)指名读分别读两列词语(2)读着这两列词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指名讲师:同学们,读词语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课文内容呢。
2、谁能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选其中几个词,不一定全用上,同桌可先相互说说指名讲3、是的,课文就是先写老人为海鸥做的事,再写海鸥在老人遗像前送别老人。
4、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读着课文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老人与海鸥的关系呢?(指名讲,讲了请生板书)(2)指名讲,师选择性板书,师:哪里感受到他们的关系像亲人、朋友、呢?这节课我们先重点走进老人,从老人对海鸥的深情中去感受他们的这种关系、(师板书?)三、研读老人对海鸥的深情1、请你快速阅读113段,用波浪线划出相关语句,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可以做做批注。
交流:预设:(一)学习唤海鸥△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师:这位同学找的是写老人在干什么啊?(板书:唤海鸥)△自己先学着老人的样子来呼唤呼唤它们的名字吧a师:谁来学着老人的样子呼唤呼唤?b师:谁来评评他呼唤的怎么样?(3)理解抑扬顿挫师范读师:听了老师的呼唤,你琢磨出抑扬顿挫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吗?指名讲师:好的很那。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2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6.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他人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7.课后拓展,延伸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作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课文《老人与海鸥》的内容,完成一篇作文,题目为“我心中的和谐共生”。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自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和感悟,字数在400-500字之间。
5.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提前了解故事情节,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调控作业难度,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家庭作业中与家人互动,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老人与海鸥》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人生哲理,体会作者传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课文情境。
2.自主探究,深入理解: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1《老人与海鸥》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1《老人与海鸥》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觉老人与海鸥之间深沉的感情。
3、抓课文中的要点句子,领会句子的意思,并推测作者使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详细的。
学习要点: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绘老人的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绘海鸥动作的要点语句,领会包含此中的感情。
学习准备:收集海鸥老人的资料。
学习过程:一、引课1、出示海鸥老人的图片做简单介绍。
2、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1、自由迅速的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中分为几部分,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用归纳小标题的方法)2、学生报告:(1)分文两部分第一部分老人关爱海鸥,第二部分是海鸥送别老人。
第1页/共4页渡:在两幅画面中你意想不到的画面是哪一幅?三、学文第二部分1、默文14-18 自然段画出另你意想不到的句,后感觉在旁坐的标注。
2、学生(1)出示句子:一群海忽然起来,着老人的像翻旋,声叫⋯⋯ 什么大事。
学生领会指朗(2)出示句子:海扇翅膀⋯⋯仰望容的属要点理解急速、仰望、容。
(3)出示句子:海落地⋯⋯白翼天使。
A、领会B、理解“ 立不”C、出示片他立不,低深思,仿佛老人___________仿佛老人 ___________仿佛老人 ___________D、指朗出示:当我不得不去⋯⋯ 的白色漩中脱身世来。
A 、理解两个扑B、叫中些什么?C、情形、指第2页/共4页过渡:假如你是在场的一位你最想问什么?为何发生这样的事?四、学习第一部分1、默读从朋友口中知道了老人的那些信息。
(1)学习第二自然段(2)三个“退色”中你读懂了什么?(3)看到了一个如何的老人过渡:就在老人与海欧的爱中情中包括着很多感人的故事,你看到了哪一幅。
2、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
你看到了什么?(2)男女分角色读老人和海鸥的动作。
(3)假如这是一幅和睦的画,这有板有眼的曲谱中会奏出什么样的音乐,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4)感觉着浓浓的情。
《老人与海鸥》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新课导入:同学们好!你们喜欢动物吗?其实啊,动物跟我们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爱憎和情怀。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的21课《老人与海鸥》(板书课题),让我们共同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围绕着老人与海鸥,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以及你有什么感受?学习最重要的就是“疑”,大家心中有什么疑问呢?(十年来,每个冬日都有一位老人步行二十余里路从城郊赶到翠湖给海鸥喂饼干。
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围着老人的照片翻飞盘旋,依依不舍。
)2、小结: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围绕着老人与海鸥,作者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老人喂海鸥、海鸥送老人。
理解“老人喂海鸥”其实老人是和海鸥联系在一起的,读懂了老人,我们也就最终读懂了海鸥,下面同学们关注课文中重点描写1到13自然段,默读,并找出老人感动海鸥的句子,并拿起笔划线,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不知道是承诺还是等待,每年的冬天,海鸥都会从西泊利亚飞来。
有了海鸥的昆明,变得更加动人。
同样,过去十年的每个冬天,一位老人都会从城郊步行二十余里赶到昆明翠湖给这些海鸥喂食。
有了老人的昆明,冬天变得温暖。
(出示老人图片)这就是那位老人,看图,观察这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1、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你能利用快速阅读的方法从文中找出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吗?(出示句子)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自由读读这个句子,说说你能从这个句子中知道些什么?A、这是一位很老的老人,我是从“他的背已经驼了”体会到的。
B、我觉得这是一位生活简朴的老人,从“褪色”和“过时”这两个词体会到的。
问:“褪色”是什么意思?(布匹、衣服等的颜色逐渐变淡。
)2、小结:这里作者连用了三个“褪色”,老人的布衣是“褪色”的,蓝布包是“褪色”的,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色”,如此简朴的一位老人,他是怎样对待每年冬天飞来昆明翠湖的海鸥的?3、请快速阅读1至13自然段,请找出能概括老人对待海鸥的句子。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doc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为大家的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能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沉的感情,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2、品味课文重点词句,学习通过人物和动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以及场面描写表达情感的协作方法。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详细的。
多媒体课件交流。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海鸥有了怎样的理解。
(点评:在学生交流对海鸥理解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
同时,这一交流内容,对本节课学习的学习做了情感铺垫。
)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齐读课题。
(点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对第三学段的要求中提到“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课堂上相机让学生进展快速默读才能非常必要。
快速默读不是目的,在快速默读根底上捕捉有效信息才是目的。
此时,老师让学生在快速默读的同时考虑并归纳内容,看似要求简单,实那么是非常有益于促进学生的阅读、思维、归纳、表达才能的培养。
)在这四个生动的画面中,最让你意想不到的,是哪一个画面?(随学生交流而确定学习内容。
)预设:学生交流到描写海鸥的画面我们意想不到。
引导学生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请用横线划出海鸥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边读边体会。
预设:“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指名读。
读者想要感动听众,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心去读,请你再来。
(2)这一遍,融入了情感,有进步。
(3)假设感情再投入一些会更好,指名读。
接下来,你又找到了什么?“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第二十一课《老人与海鸥》语文教学设计

第二十一课《老人与海鸥》语文教学设计第二十一课《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杨北学校李丛强【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学习8个生字。
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利、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方法与技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详细的。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拓展与延伸】搜集一些关于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进行阅读,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重、难点突破】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同学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是如何表达的。
【教学过程】一、径直导入新课板书:老人与海鸥二、初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提示:先对课文内容与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面的重点突破打下基础。
通过同学朗读与合作学习来完成。
的思想感情完全渗透于字里行间,所以,对于思想感情的感悟也需要从内容中来认真体会。
教学参考:课文内容:课文讲解并描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今,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看伤病的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意。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回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情感:课文结构清晰,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喊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那么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回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三、学习课文教学提示: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详细的。
《老人与海鸥》 教案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教材人教实验版第十一册第21课《老人与海鸥》。
这篇课文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半部分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4.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1、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2、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策略】:讨论法【教具准备】有关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你喜欢海鸥吗?你们见过海鸥吗?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是什么样的?2.请大家展示你们搜集到海鸥的图片,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一读)二、引导质疑,指导自学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2.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三、检查效果,整体感知1.交流刚才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
2.指名分节读书,教师正字正音。
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场景。
4.你认为哪些段落写的感人,多读几遍。
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
四、细读课文,重点感悟1.细细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本课是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立足于整体建构的思想,可以从单元的导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在这个单元,效引领学生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不只有人类,还有奇妙的动物世界,异彩纷呈的植物王国,只有地球上的生命都能和谐相处,我们这个星球才能更加美丽可爱。
本课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一位普通的老人(吴庆恒)在翠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去照顾他的儿女。
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阅罢,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原来是那样美好,如此动人。
本文语言明白晓畅,行文脉络清晰。
在整体把握课文的思路,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教学是结合课后思考题,着力体现编者的意图,紧紧围绕二条互为因果的线索细细地品读,深入地讨论、交流。
其一是老人爱海鸥的语段,让学生在老人看似平常的举动和谈吐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不是儿女,胜似儿女。
其二是体会老人去世以后,海鸥对老人的情义。
扣住一个情字,在充分进行文本细读的同时,把朗读的训练穿插期间。
使情感在朗读中升华,语言在朗读中内化,思考在朗读中明朗。
在琅琅的书声中,在静思默想中,在情感澎湃中,实现语文知识、能力、情感的综合提升。
教学本课时还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后续三篇课文做好学法铺垫和情感的蓄势。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胜似亲人般的真情厚意。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单元导语,明确主题。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
这一单元,我们要与动物朋友亲密接触,了解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人与动物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走近《老人与海鸥》的故事,(画海鸥简笔画)了解发生在昆明翠湖边的这个真实的故事,感受那份别样的人鸟情。
【意图】进入一个新的主题单元的学习,不能错失单元导语这一学习资源,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能力主题,然后在双主题的烛照之下进行单元学习,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切实可行之举。
简笔画的引入主要是唤起学生曾经有过的关于海鸥的认知,与课文的学习相互作用,使学生的心空永远有海鸥飞翔,让人鸟情美丽每个学生的生命。
二是加强板书的美感,强化文本对海鸥这种动物具有的惊人灵性的礼赞,力图让海鸥的形象和精神永远根植学生的心田,从而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二、课后问题往往是我们学习课文的切入点。
学生浏览课后题目,出示课后第二题。
◇2默读课文,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阅读的较高境界是把一句话可以读成一个词,上边这个思考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词语,找到他,就找到了我们学习课文的敲门砖。
今天,我们就围绕课后第二题中的一个词语意想不到开始我们的学习。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寻找哪些事情让你最意想不到?可以勾勾划划,可以写写简单的感受。
(投影片:提示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都是深入理解语言的好方法。
)
【意图】本课的学习采用倒叙法,因果而溯源。
只因本文首先让人震惊的是海鸥的异常之举,当然也是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点所在。
因而,深入学习就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刨根问底,顺着文本的情感线索一步步走进文本的内涵。
打乱原有的教材顺序不是否定教材,而是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同时更加清晰地了解教材的叙述方法的深层次意图。
在课尾还要由乱而治,明了作
者组织材料的手法之精到,从读学写,受到写作的启迪。
语文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第一位的,只有把方法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渐渐地,学生才会由要我学,慢慢成长转化为我要学我会学,成为终身受用的能力。
本篇课文的学习以课文后的思考题目切入,引导学生与编者的意图相契合,在单元主题目标的引领之下,找到便捷的学习路径,从而提高学习效度。
学生课堂之上的自己静思默想是语文学习的必需。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在自由读书和自主思考的过程中享受自由阅读的乐趣。
读书交流中,他们快乐地与同学分享着自己的收获,同时也快乐的分享同学的收获。
三、汇报交流。
1.群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见到久别的老人,海鸥们表现异常令人意想不到:①叫声:连声,不住声,急切地。
从这急切地叫声中你听出了海鸥的激
动、热切、疑惑、凄厉、悲怆②姿势:上下翻飞,久久地盘旋,海鸥一定在想今天老人为什么静立不动呢?为什么看不到他撮起嘴,听不到他亲昵的呼唤了呢?他给我们带来的美餐呢?不是发生了不测吧?
把我们的感悟化作深情地朗读。
【意图】紧扣意想不到,深入语言文字之中,反复把玩品味,走进海鸥的内心,唤起情感共鸣,再把咀嚼出来的语言滋味用深情地朗读加以再现,亲历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味十中的语言实践中得到历练和成长。
2.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