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颈椎病外科治疗新进展
外科医学的新进展和研究
外科医学的新进展和研究外科医学是医学领域中最具挑战性和技术难度的一个学科。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外科医学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本文旨在介绍外科医学的新进展和研究,为大家了解外科医学的最新技术和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1.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是目前外科医学领域中最具前沿性的技术之一。
它采用高科技机器人系统完成手术操作,解决了传统手术存在的手震、手抖等操作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手术的精度和安全性。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包括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普外科等多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将会在外科医学的领域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 三维打印技术三维打印技术的应用也在逐渐渗透到外科医学的领域中。
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可以快速制造出复杂的人体组织和器官,为手术前的模拟和手术的规划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
同时,三维打印技术也为外科医疗器械和手术辅助工具的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持,帮助医生更好地完成手术操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3. 免疫细胞疗法免疫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该疗法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相比传统的放化疗方法,具有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优势。
目前,免疫细胞疗法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在外科医学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4. 微创手术技术微创手术技术是一种更为现代化、先进的手术方法。
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
同时,微创手术技术也可以辅助实现机器人辅助手术和三维打印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外科医学带来更大的发展前景。
5. 神经保护技术的应用神经保护技术是外科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该技术旨在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神经系统,避免手术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目前,神经保护技术在头颈肿瘤、脑外伤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成为了外科医学领域中新技术的热门方向之一。
综上所述,外科医学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推动下,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新进展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新进展
陈跃 明 曾 自然
( 湖南省靖 州县人 民医院骨科
4 80 ) 14 0
[ 摘
要] 颈椎病是指颈椎 间盘组织退行性 改变及椎 问结构继发性 改变刺激或压迫周 围组 织。使患者 出现相应的各种症状和
体征 。在 临床 ,颈椎 牵引一直被认为是主要 治疗方 法之一。本文针对近几年 牵引治疗颈椎病 的研 究进展 ,并对其进行分析
肩臂综合征、颈性眩晕 、钩椎关节 综合征 、颈椎间盘 突出症 、
l7~ 1。% ,并有不断增高 的趋势 ,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 _% 76… 轻化 , 多年来国内外 医学研究人士进行 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治
疗方法很多,也取得 了一定 的疗效, 中牵引就是主要 的治疗 其 颈椎病的方法 之一 , 随着牵 引治疗颈椎病 的不断研 究, 牵引的
总 结。
关键词 :牵引
颈 椎病
研究进展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 — 0 5(0 8 - 0 50 62 5 8 20 )10 8 - 3
中图分 类号 :R8 .5 6 1 5
颈 椎病是指颈部的急性损伤或肌肉、 韧带的慢性劳损致使 颈 椎的 内外源性平衡 失调颈椎 失稳 ,加 重颈间盘及骨质的退 变, 刺激或压迫周 围的神经 、 血管 或脊髓等引起临床症状及影 像学 改变 的常见骨 科疾 病 。本病 发病 率高 ,其发病 率 约为
维普资讯
20 年 1 08 月第 5卷第 1 期 Wo d a h i s l r Hel g t tD e
・
临床研究 ・
3实验步骤
31提 取 、 分 离与 纯化 .
色为宜。
4 3蒸馏时, . 接受瓶最好置于冰浴 中, 这样 晶体析 出较快。
脊柱外科学的新进展(新)
四、脊髓损伤治疗的新进展
• 神经再生类药物
近期有文献报道了 BA-210(一种 Rho途径的 拮抗剂)的研究 结果。通过对48 例颈椎或胸椎脊髓损伤 AIS A 级 进行1 年随访,单 剂量(剂量范围为0.3至9mg)给予BA-210结合纤维蛋白封闭剂,直接 作用于减压后的硬脊膜内,结果发现:在 3mg 剂量组,运动神经改善 最明显,约 6% 的胸髓损伤患者会从 AIS A 级升高为 AIS C 级或 D 级,而颈髓损伤的患者该比例为 33%。但因纳入的研究患者人数较少, 上述结论的解释仍需要谨慎。
二、脊柱生物学的新进展
• 重组骨诱导蛋白质
美国FDA的相关实验数据表明后外侧融合高剂量(40mg) rhBMP-2的使用,其癌症发病率高于低剂量患者。提示这类药物 的副作用可能呈现剂量依赖性。其诱导肿瘤发生的机制可能是: 由于rhBMP-2在大多数癌细胞上缓慢生长,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 胞生长因子或促进肿瘤存活等因素诱发肿瘤。同期完成的一项研 究发现,使用 rhBMP 并不显著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脊髓损伤的发病率较低,其在伤后3个月内是其快速恢复 期,任何研究均需将上述事实考虑在内。
四、脊髓损伤治疗的新进展
• 神经保护药物
利鲁唑(Riluzole)是钠通道阻断剂的一类药物,FDA 批准其 用于肌萎缩性侧束硬化,近期完成了一项有关利鲁唑的药代动力学和 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利鲁唑通过结合并阻断电压门控钠通 道,来缓解神经兴奋毒性,同时阻断突触前钙依赖的谷氨酸释放。
• 过去数十年间,有3种人工椎间盘获得了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 其长期随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一、颈椎病治疗的新进展
• 脊髓型颈椎病
Fehling 等人报道一项对 222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 了术后1 年随访的多中心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术后疼痛、功能、 步态、生活质量等可以获得较好的改善。
《2024年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经腋下型入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范文
《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经腋下型入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更是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传统的开放手术虽然能够有效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较多。
因此,寻找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经腋下型入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该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二、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5-6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2. 手术方法实验组采用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经腋下型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
3. 观察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三、结果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实验组采用的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经腋下型入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
2.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且疼痛缓解速度较快。
3. 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时间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经腋下型入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术后恢复效果。
四、讨论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经腋下型入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手术方法创伤小、出血少,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其次,该手术方法在保护神经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最后,该手术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骨科疾病的新突破骨科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骨科疾病的新突破骨科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骨科疾病的新突破:骨科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自古以来,骨科医学一直致力于治疗与研究各种骨骼相关的疾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骨科医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为千千万万的患者带来新希望。
本文将介绍骨科疾病的新突破以及所涉及的前沿领域。
第一部分:骨科疾病的治疗创新1. 骨科手术技术的进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骨科手术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创新。
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和三维打印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使骨科手术更加精确、安全、恢复时间更短。
比如,附件骨折的治疗通过内固定术和复位手术显著提高了治愈率。
2. 骨骼替代材料的革新传统骨骼替代材料存在一些缺陷,如移位风险、感染等。
而新一代的人工骨材料,如生物陶瓷、生物降解材料和骨性融合材料,在提供骨骼支持的同时,更好地模拟和促进骨骼再生。
这些革新的材料为骨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第二部分:骨科疾病的研究前沿1. 骨关节炎研究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热点。
研究人员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揭示了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并提出新的治疗靶点。
此外,干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疗法,也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2. 骨质疏松症研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尤其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研究人员不仅探索了在维持骨骼健康方面细胞和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还开发出一系列新型药物,如抗破骨细胞药物和骨重建激素等,有效地减缓了骨质疏松的进展。
第三部分:展望与挑战骨科医学研究在新突破中展示出无限的潜力,然而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1. 个体化治疗的需求每个患者的骨科疾病都有其独特性,因此针对个体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实现个体化治疗,医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患者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2. 跨学科合作的必要性骨科疾病的治疗与研究需要跨学科合作,涉及多个领域,如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等。
颈椎病诊治的临床研究进展
颈椎病诊治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处在21世纪的我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的提高与丰富,然而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颈椎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现代医学研究中,颈椎病的诊断,常常需要依赖影像学的辅助,康复治疗方法以理疗、运动疗法和消炎止痛药物为主。
手术仍采取开放式为主,临床上继续优化治疗方案仍具有重要意义。
现笔者就颈椎诊病的诊治进展进行概述,未临床提高参考。
关键词:颈椎病;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前言:在理疗科、康复科、中医科及骨科门诊的日常工作中,颈椎病是常见的疾病;由于患者的体制、生活习惯、工作性质的不同,患者症状个体差异较大。
目前颈椎病的病因多认为与不良生活习惯、颈部软组织慢性劳损、颈椎骨质退行性改变、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颈椎病的患者不仅会出现下肢乏力、颈背疼痛等症状外,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还还会合并视力、吞咽障碍;下肢瘫痪等并发症[1-2]。
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状况,产生失眠、社交恐惧等症状。
全国各地区的颈椎病流行病学研究不尽相同,但多数统计均显示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增长且有明显年轻化趋势。
60岁以上的无症状人群中86%的人有颈椎退行性变[3]。
目前临床上颈椎病治疗方法报道很多。
通过检索文献,本文就临床医学对颈椎病的评估及治疗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希望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1、临床医学研究1.1 诊断与分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或颈椎病理改变导致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如神经、血管等)损伤,流行病学显示我国颈椎病发病率高达 20%且有明显年轻化趋势[4]。
2018年发布的《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将颈椎病分具体分化为神经根型、颈型、脊髓型、其他型四大类别[5]。
(1)颈型:颈椎病一般症状较轻,好发于与中青年,典型症状为颈部、肩部活动障碍,查体可见局部肌肉存在明显压痛,神经根牵拉试验、压颈试验为阳性,影像学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退行性改变。
颈椎病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颈椎病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曾舒桐;王敏;黄铮;易伟宏;杨大志
【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卷),期】2022(43)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器械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微创颈椎手术得到发展。
颈椎病的微创手术包括经皮穿刺椎间盘减压、内镜下颈椎手术、微创通道下颈椎手术、术中导航和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
经皮穿刺椎间盘减压术创伤较小。
内镜下颈椎手术和微创通道下颈椎手术都是在原有手术技术基础上应用内镜、微创通道等技术对手术进行改良,减少颈椎旁肌肉牵开及手术创伤。
术中导航可以帮助术者清晰了解部分患者特殊的解剖结构,机器人辅助手术能够实现远程操控,并消除精细操作中的震颤。
微创手术具有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同时也要求术者对适应证及解剖结构精确把握。
【总页数】5页(P226-230)
【作者】曾舒桐;王敏;黄铮;易伟宏;杨大志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医学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脊柱外科;深圳大学附属南山医院脊柱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经肛门微创系统治疗45例直肠肿瘤的临床分析以及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的进展
2.颈椎后路微创手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中西医护理
3.微创Key-Hole手术与开放ACDF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4.颈椎病微创手术研究进展
5.经皮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颈椎病的挑战与创新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颈椎颈椎病外科治疗新进展
术后神 经功能 改善上 无差 异 , 颈前 路融 合者 中有 3
例再手术 , 路 椎 板 成 形 术 者 中有 1例 术 后 出 现 后
c 神 经传 导 阻 滞麻 痹 , 5例 出现 顽 固性 颈 部 轴 性
后平均 随访 1 5年和 1 O年 , 果示 两种手 术方法 在 结
法, 前路椎体劈开 、 植骨、 内固定术 , 理论上既起到 固定失稳 的节 段 又 可 扩 大 受 压 迫 节 段 的椎 管 , 但 会否损伤颈椎 的前柱 , 劈开扩 大会 否压迫 两侧的
椎 动脉 , 以及会 否导 致 颈椎 的不 稳定 等 , 需 要 临 仍 床进 一步 观 察 、 证 。 目前 该 手 术 报 道 的病 例 较 论 少 , 体疗 效还待 进一 步临床 验证 。 具
症状 (xa sn rm, S , 出现 颈 部 及 肩 背部 疼 ai y do A ) 即 l 痛 和肌 肉痉挛 , 未 出现 需 二 次手 术 者 J 该作 者 但 ,
指出, 单节段 椎 问盘 突 出者 可行 颈 前 路 融合 术 , 多
s t M S ) 自 16 年 S i 等首先报道用 ye s m, IS 从 94 mt h
比较 了前 路使 用较 薄的 Alni与 较宽 厚 的 Z pi t t a s eh r
钢板 的治疗结 果 , 显示 Alni组 比 Z p i组 吞 咽 t t a s e hr
困难 发生 率 低 , 示 钢 板 的厚 薄 与术 后 吞 咽 困 难 提 的发 生率成 正相 关 。采 用 Zp i钢 板 内固定 系 统 ehr 结合 钛 网植 骨 融 合 可 获 即 时 的 稳 定 作 用 , 后 仅 术 需短 时 间 颈 托 保 护 , 需 外 固定 , 减 轻 患 者 痛 不 可 苦 。但 也有 文献报 道 钛 网植 骨 后并 发症 发 生率 为
颈椎病治疗新进展
颈椎病治疗新进展一、概述颈椎病是指颈椎及其周围结构发生的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颈椎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本文将为您介绍颈椎病治疗的新进展。
二、颈椎病病因及症状病因1. 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的间盘、关节、韧带等组织会发生退变,导致颈椎不稳定、活动受限。
2. 不良生活习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低头、久坐等,使颈椎承受不均匀的压力,导致颈椎病。
3. 外伤:颈部受伤会使颈椎的稳定性受损,引发颈椎病。
4. 肌肉力量不足:颈部肌肉力量不足,不能为颈椎提供足够的支撑,使颈椎容易发生病变。
症状1. 颈部疼痛:颈部疼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多为钝痛、刺痛或酸痛。
2. 肩臂疼痛:颈椎病变可引起肩臂疼痛,多为放射性疼痛。
3. 头晕:颈椎病变刺激神经,可能导致头晕。
4. 手指麻木:颈椎病变压迫神经,导致手指麻木。
5. 步态不稳:颈椎病变影响小脑功能,可能导致步态不稳。
三、颈椎病治疗新进展药物治疗1. 非甾体抗炎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2. 神经阻滞药:局部注射神经阻滞药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
3. 抗抑郁药:抗抑郁药具有镇痛作用,适用于慢性颈椎病患者。
物理治疗1. 热敷:热敷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肌肉紧张。
2. 电疗: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
3. 超声波疗法:超声波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
中医治疗1. 针灸:针灸可调节气血,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麻木。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改善颈椎病引起的肌肉紧张和疼痛。
3. 中药治疗: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颈椎病患者。
手术治疗1. 颈椎间盘摘除术:适用于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椎病。
2. 颈椎融合术:适用于颈椎不稳、活动受限的患者。
3. 颈椎减压术:适用于颈椎压迫神经引起疼痛的患者。
四、预防及康复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久坐,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
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新进展
最新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研究进展摘要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是一种由颈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病症,表现为颈部和上肢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成为了保守治疗无效时的重要选择。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方式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后路颈椎孔扩大术(PCF)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CDA)的手术过程及效果评价。
研究背景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主要表现为由于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颈部和上肢疼痛、麻木。
保守治疗常作为初始治疗方式,但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时,手术治疗成为必要选择。
后路颈椎孔扩大术(PCF)PCF是一种通过后路手术途径进行的椎间孔扩大术,旨在减轻神经根的压迫。
手术步骤如下:1.术前准备: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并俯卧位固定在手术床上。
2.切口和暴露:在颈椎的后方做一个小切口,暴露出受影响的椎间隙。
3.定位和导航:使用术中CT导航系统或荧光透视来精确定位需要手术的椎间隙和神经根 (Tan et al., 2023)。
4.椎板和关节突切除:使用专用工具去除部分椎板和关节突,以便充分暴露神经根(Farber et al., 2023)。
5.神经根减压:仔细去除压迫神经根的骨质和软组织,确保神经根得到充分减压。
6.关闭切口:手术完成后,逐层缝合切口,并放置引流管以防止术后出血。
7.术后护理:患者通常需要在术后进行短期的住院观察,并接受康复训练以恢复颈椎功能。
研究显示,PCF在减少疼痛和改善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Mostafa et al., 2023)。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CDA)CDA是一种替代传统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手术方法,通过置换人工椎间盘来保留颈椎的运动功能。
手术步骤如下:1.术前准备: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并仰卧位固定在手术床上。
2.切口和暴露:在颈部前方做一个小切口,暴露出受影响的椎间隙。
3.椎间盘切除:去除受损的椎间盘和压迫神经根的组织。
劲椎病概述及诊治进展
颈椎病的概述及诊治进展简述: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发病机制:颈椎功能单位由两个相邻椎骨的椎体、两个关节突关节、两个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或钩突)和椎间盘构成。
上颈椎C1、C 2;下颈椎C3-7,早期:颈椎间盘退变→蛋白多糖和水分丢失→纤维环变性→髓核突出(多向后方突出)同时导致椎体和终板反应性修复→软骨下骨硬化和骨赘;椎间盘高度↓→颈椎不稳→成纤维细胞↑→机化、骨化→钩突关节骨赘(在C5-6,C4-5,C6-7多见);关节突关节异常负载→软骨退变→创伤性关节炎→颈项痛、运动受限;韧带松驰→颈椎失稳→韧带增生、肥厚→椎管和椎间孔容积↓分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等。
神经根型:占60-70%,C5-6、C6-7多见。
由于颈椎退变,致压物压迫脊神经根或被动牵拉产生神经根性症状;因窦椎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出现颈项痛;颈4、5,颈5、6和颈6、7最常见;臂丛牵拉、压颈试验出现阳性,表现为诱发根性疼痛。
脊髓型:占颈椎病的10%~15%,颈椎病诸型中症状最严重型。
锥体束在脊髓内的排列由内及外,依次为发至颈、上肢、胸、腰、下肢及骶部的神经纤维。
依据脊髓受压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之症状。
通常分为三型:1.中央型(上肢症状为主型):锥体束深部邻近中央管处先被累及2.周围型(下肢症状为主型):锥体束先受累3.前中央血管型(四肢症状型):脊髓前中央动脉受累临床表现有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等,后期出现尿频或排尿、排便困难等;检查时有感觉障碍平面,肌力减退,四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
《2024年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经腋下型入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范文
《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经腋下型入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篇一一、引言颈椎病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因其发病率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而备受关注。
颈椎后路内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因其手术创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研究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经腋下型入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期在我院接受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计60例。
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2. 手术方法采用经腋下型入路进行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
手术过程中,患者全身麻醉,医生通过腋下部位的皮肤小切口进入颈椎后路,利用内镜进行手术操作。
3. 观察指标术后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颈椎活动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三、结果1. 疼痛程度术后随访发现,大部分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5)。
2. 颈椎活动度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颈椎活动范围(ROM)较术前扩大(P<0.05)。
3.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肌力及感觉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
4. 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包括切口感染、神经根损伤等,经及时处理后均得到控制。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颈椎后路内镜Key-hole手术经腋下型入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该手术方式创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及神经功能。
此外,经腋下入路可避免传统手术方式可能带来的胸大肌损伤,减少术后疤痕形成及胸大肌痉挛等问题。
然而,该手术方式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需在熟练掌握内镜操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
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肩背部僵硬和上肢放射性麻木等症状。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近年来,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包括影像学技术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手术技术创新等方面。
本文将针对这些新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影像学技术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颈椎正位片是传统颈椎病诊断的基本检查手段,但其受到体位限制和二维图像显示有限等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扫描、MRI 和造影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准确诊断。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骨性异常,包括骨质增生、骨质破坏和椎间盘突出等。
它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骨结构的敏感性,可以更精确地评估颈椎的形态和变化情况。
MRI则是目前最常用的颈椎病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可以提供多平面、多序列的图像,能够清楚显示软组织病变,如椎间盘脱出、神经根受压和黄韧带损伤等。
MRI还能检测到脊髓和颈椎相关血管疾病,并且无需暴露于辐射中。
对于某些复杂颈椎病病例,如退行性颈椎病合并神经根型或脊髓型症状者,在CT或MRI基础上常需要进行造影检查。
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异常血管、肿物占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颈椎病中的应用在传统观念中,中医药只被视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但随着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积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医药在颈椎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失调引起的。
针灸、推拿等中医手法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以及缓解局部炎症反应等作用,缓解颈椎病引起的不适感。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证实了针灸对于缓解颈椎病相关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性。
此外,利用中草药进行内服外敷治疗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例如,当归、羌活、川芎等草药具有活血化淤、祛风止痛等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
探讨社区外科应用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
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5期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颈椎病主要是由颈椎间盘发生蜕变、突出,或出现一些阶段性的不稳定、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多种原因引发的,颈椎管或是颈椎间孔刺激、压迫到颈椎神经根而引发的一系列的躯体疼痛感或是麻木感的症状。
在本文研究中的颈椎病患者在肢体上还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麻木、疼痛感或是反射改变等症状。
颈椎病在中医学中是痹症和颈肩痛的表现。
在以前,发病率比较高的是一些中老年人,但是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的运动量减少,颈椎病在一些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
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比较多,本文主要是针对社区外科应用非手术综合治疗法对颈椎病进行治疗并对疗效进行了观察和探究,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社区不同类型颈椎病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24~67岁,平均(49.47±9.69)岁;年龄24~35岁24例,36~50岁46例,51~65岁44例,65岁以上6例;职业情况:行政干部59例,工人15例,医护人员17例,教师11例,农民8例;病程3个月~15年,神经根型75例,脊髓型12例,交感型18例,椎动脉型15例,其中神经根型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约62.5%。
诊断标准:患者X 线片表现为:①正位平显示椎间隙变窄,并且在相互部位的沟椎关节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增生问题;②侧位片可以发现有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生理前凸减小或是没有,一些患者颈椎呈现出反向的S 形,并且还伴有相应椎体前后缘的骨质增生,前后纵韧带和黄韧带有不同程度的钙化情况和双边症情况;③斜位片中可以发现不等的沟椎关节骨刺突向椎间孔,椎间孔出现变形、变小的情况;④过伸过屈侧位片示一些患者会出现轻度的滑椎问题,并且伴有动态不稳定的情况。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影像学检测显示和病变阶段具有一致性;③病程在3个月以上,15年以下;④在治疗的过程中有着比较良好的依从性,并且本人和家属对此治疗方法均知晓同意,放弃了手术治疗方法;⑤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新进展
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新进展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复杂的颈椎疾病,近年来手术治疗技术不断进步。
本文综述了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新进展,包括手术方法的多样性、微创手术的进展、影像技术的应用以及传统中医结合治疗等方面。
研究表明,微创手术技术在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影像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则进一步改善了治疗效果。
未来的技术进步将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
研究证据:手术方法的多样性近年来,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横突孔切除、钩椎关节切除以及融合骨移植等传统手术方法仍被广泛应用,并显示出较高的成功率。
一项研究总结了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显示所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随访显示93.8%的患者疗效优良(Wei, 2006)。
此外,新技术的应用也显著提高了手术效果。
例如,斜向经椎体切除术能够有效暴露并牵引椎动脉,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症状,无需植骨或关节融合,确保了脊柱的稳定性(George et al., 1993)。
微创手术的进展微创手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其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一项研究报道了通过微创后路颈椎椎间孔成形术治疗C6-7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即刻缓解了根性痛,并在两周内恢复工作(Farber et al., 2023)。
另有研究比较了几种微创手术的生物力学特性,发现前路经椎体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ATc-ECD)与正常颈椎模型最为接近,是治疗颈椎病的合适选择(He et al., 2021)。
影像技术的应用影像技术的发展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持。
新的术中影像技术使用对比剂结合O臂导航系统,实现实时的椎动脉影像,避免术中损伤。
初步结果显示该技术可将椎动脉损伤降至0%(Pavlov et al., 2022)。
此外,通过三维CT扫描分析椎动脉与勾椎过程的关系,提供了安全的手术指导参数,帮助提高颈椎病患者的手术安全性(Cui et al., 2020)。
颈椎病及腰椎间盘治疗新进展
该病大致可分为六型,分别是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混合型。
颈型:由于头颈部长期处于单一姿势,造成颈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劳损所致。
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易疲劳,颈项强直、疼痛,不能长久看书和写字,晨起常感颈部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活等症状。
神经根型: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左右。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增生,刺激和压迫了颈神经根而引起的病症。
患者常感到头、颈、肩、臂和手部疼痛、麻木,且麻木多出现在手指和前臂。
脊髓型: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颈椎病,它是由于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椎体骨质增生等原因,对颈部脊髓直接压迫而引起的。
当脊髓受压后,患者可出现上肢或下肢单侧或双侧麻木、酸软无力,严重的可出现活动不便,走路不稳等症状。
椎动脉型:也是常见的一种颈椎病,它是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一系列病症。
发病时,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眩晕,还伴有恶心、呕吐、复视、耳鸣、耳聋等症状。
每当患者头部向后仰、低头看书、突然转头、反复左右转头时,发生眩晕。
猝倒是这种病的特有的症状,往往在颈部转动时,突然发生四肢麻木、软弱无力而跌倒,但患者神志清楚,多能自己起来。
交感神经型:这类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的。
由于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它所支配的内脏、腺体、血管的功能障碍。
患者主要表现为自感头枕部痛、头晕、偏头痛、心慌、胸闷、肢体凉、皮肤温度低等症状。
混合型:凡有以上症状两种以上的患者,统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主要是脊椎骨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和韧带钙化,致颈椎正常弧度消失、椎间隙狭窄。
由于骨赘压迫脊神经根,可引起臂丛神经剧烈的疼痛,牵涉到肩、臂,放射到手指,时间久长,可引起相应肌肉萎缩;又因颈椎稳定性降低,在转颈、过度仰头或低头时,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致发作性眩晕、复视、耳鸣、视物不清、猝倒。
颈椎手术的发展趋势
颈椎手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颈椎手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微创技术的应用: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颈椎手术可以采用微创方式进行。
通过小切口、显微镜、内窥镜等器械,可以减少手术损伤,恢复快速,风险较低。
2. 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使医生能够更清楚地观察颈椎结构,准确定位手术区域,提高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手术过程,帮助医生事先规划手术方案。
3. 植入物和材料的改进: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一代的植入物和材料逐渐应用于颈椎手术中。
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植入物相关的并发症。
4. 多学科合作的发展:颈椎手术需要涉及神经外科、骨科、影像学等多个学科的合作。
随着多学科合作的发展,医生可以通过跨学科团队的协作,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5. 个体化治疗的出现:针对不同患者的颈椎问题,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前评估和预测、术后康复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颈椎手术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微创、精确、安全和个体化方向发展,旨在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手术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颈椎颈椎病外科治疗新进展【关键词】下颈椎颈椎病外科治疗颈椎病患者以下颈椎病变居多。
退变、狭窄、骨增生、不稳等为临床常见病理征象,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生活质量。
外科手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手术的目的在于重新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和颈椎的曲度、高度及活动度,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并改善骨性受压神经功能[1,2]。
随着各类新手术理论的问世和脊柱内固定技术的改进,临床手术方法亦不断得到改善。
本文将近几年国内外各种颈椎手术方式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1 前路手术1.1 前路融合术1.1.1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kectomy fusion,ACDF) 1986年Morcher等首先将颈椎前路钢板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
前路钢板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且效果明确迅速,椎间融合率高。
此后,相关的深入研究被展开,有学者通过动物试验比较颈前路动力钢板和其他钢板的固定疗效,试验分别使用Eplate等动力钢板固定和普通钢板,结果显示动力钢板与普通钢板在行颈前路融合时差别不大[3];有学者比较15例颈前路融合和18例后路椎板成形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平均随访15年和10年,结果示两种手术方法在术后神经功能改善上无差异,颈前路融合者中有3例再手术,后路椎板成形术者中有1例术后出现C5神经传导阻滞麻痹,5例出现顽固性颈部轴性症状(axial syndrom,AS),即出现颈部及肩背部疼痛和肌肉痉挛,但未出现需二次手术者[4],该作者指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者可行颈前路融合术,多节段突出或合并颈椎管狭窄者需行后路椎板成形术。
有学者做大样本研究,对454例行颈前路融合术的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发现约5%的患者术后6个月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5]。
Lee等[6]比较了前路使用较薄的Atlantis与较宽厚的Zephir钢板的治疗结果,显示Atlantis组比Zephir组吞咽困难发生率低,提示钢板的厚薄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成正相关。
采用Zephir钢板内固定系统结合钛网植骨融合可获即时的稳定作用,术后仅需短时间颈托保护,不需外固定,可减轻患者痛苦。
但也有文献报道钛网植骨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左右,原因是与钛网脱落和下沉有关[7]。
1.1.2 颈椎前路椎管扩大术颈椎病病变引起脊髓前方组织持续受压临床上常见,1~2个节段颈髓的压迫可通过前路直接切除致压物解除脊髓压迫[8~10]。
对颈椎多节段狭窄伴颈髓前方受压患者,此种手术方法不可能直接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
因此,有人提出以下手术方式,在椎体的前正中纵行劈开多个椎体,将劈开的椎体向两侧撑开能达到椎管增容目的。
其撑开后所形成的椎体腔隙恰可为颈髓前方减压,形成的腔隙进行植骨,借助椎体存在的弹性回缩力对植骨块的加压作用,使植骨块稳定地融合。
该手术是较新的手术方法,前路椎体劈开、植骨、内固定术,理论上既起到固定失稳的节段又可扩大受压迫节段的椎管,但会否损伤颈椎的前柱,劈开扩大会否压迫两侧的椎动脉,以及会否导致颈椎的不稳定等,仍需要临床进一步观察、论证。
目前该手术报道的病例较少,具体疗效还待进一步临床验证[11]。
1.1.3 前路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system, MISS) 自从1964年Smith等首先报道用木瓜蛋白酶进行椎间盘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揭示了微创脊柱外科的序幕。
颈椎微创手术分术式主要有颈椎病椎间盘经皮切吸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nucteotomy, PCN)、颈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reatment,IDET)、颈椎间盘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radiofrequency nucleoplasty, RN)、颈椎间盘内窥镜辅助下的手术技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
近几年改进了一些椎间盘切除、骨赘刮除及神经根扩大术的微型器械,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同时,做了大量病例,效果满意。
Boehm对13例颈椎病患者包括4例神经根型、9例脊髓型,行经皮颈椎间盘摘除术后,平均随访17个月,其中4例神经阻滞症状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例术后9个月因非手术因素死亡,术中和术后均未见并发症发生,认为该方法可扩展应用于椎管狭窄等疾病的治疗[12]。
颈椎间盘镜下,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如果严格选择好适应证,则是一种易于掌握并且疗效优良的手术方法。
1.2 前路非融合手术主要有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融合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常规术式,但颈椎融合术后上下节段的退变加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融合术还引起脊柱的生物力学改变,且存在植骨和内固定器械的并发症及供骨区慢性疼痛等。
此外,颈椎前路手术的主要目标是解除脊髓的压迫而非融合,这些都是困扰脊柱外科医师的难题。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可在进行脊髓减压并提供稳定的同时能够恢复和维持椎间隙的高度、保持节段稳定性和颈椎的正常活动,这是治疗颈椎间盘疾病的一大进步,为颈椎病的外科治疗展示了新的途径。
Jensen 等[13]报告,取出在人和猩猩体内生长了8~10个月的Bryan人工椎间盘研究其内新骨的生长情况,大体观察发现新骨已经通过多孔的涂层向内生长,组织学染色上显示为蓝色的成骨区域面积占10%~15%,骨内生率约为30.1%,新骨生长无方向性,所以人工椎间盘术后不易导致塌陷。
Dmitriev等[14]曾报道在10例颈椎标本上比较颈椎间盘置换和颈椎前路融合时融合节段椎体旋转、屈伸及侧弯等活动时和上下节段椎间盘的压力负荷和活动范围的差别,结果显示两者在术后椎体旋转、屈伸及侧弯活动时两种方法有差别,但上下节段椎间盘负荷无差别。
Pickett等[15]报道了46例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前路融合术和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比较研究,术后6周、6个月和1年时分别采用VAS、SF-36和颈椎不适指数(NDI)随访患者术后病情,采用Odom标准评估疗效,结果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效果比颈椎前路融合术好。
Pickett等[16]对20例单节段或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术后颈椎运动学状态进行了24个月的随访研究,结果示颈椎运动情况术后保持良好,椎体旋转、椎间盘高度、椎体移位等在手术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但同时也发现一系列负面报道,Bryan等[17]报道146例Bryan置换患者中,出现了8例各种并发症而需要再次住院处理。
有研究发现置换手术后少部分患者置换节段假体周围出现局部骨化,假体丧失活动功能[18]。
Leung等[19]曾报道过对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症的并发症发生率作了一个临床研究,他们选择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90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其中16例(17.8%)的患者出现了异位骨化症(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其中6例程度超过3~4级,术后12个月有10位患者(11%)的人工椎间盘出现了低于2度的移位,作者分析后认为年龄和性别是此症的危险因素,老年男性患者此症的发生率较高。
即便人工椎间盘疗效甚好,但究竟对颈椎不稳疗效如何尚未见相关研究,且目前开展此工作时间不长,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总结。
2 后路手术上世纪60年代董方春等[20]对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手术方法基本上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术,代表性的是董方春等学者介绍的“揭盖式椎板切除术”。
椎板完全切除后,脊柱达到充分的减压,手术短期内疗效好,但临床并非如此。
椎板切除术存在很多缺点,如椎管狭窄病例因其缓冲间隙小,椎管内压力高,采用各种咬骨钳切除椎板时,咬骨钳反复撞击脊髓易造成脊髓的直接损伤;术后脊柱不稳出现,后期鹅颈畸形和广泛瘢痕并收缩,椎管前后径又逐渐缩小,症状复发或加重[21~23]。
1977年日本平林设计了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即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但所有分型的颈椎病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病变基础,就是退变和不稳,在行后路椎板减压术或椎管成形术时也应该考虑脊柱的稳定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许多学者改进了后路单纯减压的方法。
1989年Roy-Camile首次报道了应用颈后路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不稳[24]。
但传统的颈椎后路内固定如棘突钢板、钢丝等方法,都存在着固定不坚固或应用有限等问题,前路钢板虽然能解决大多数颈椎不稳问题,但对颈椎后方结构的损伤无法提供有效的稳定性。
而侧块钢板固定术对颈椎不稳定的治疗目的在于重建或恢复颈椎的稳定性,螺钉固定于关节突,实现坚强固定,具有短节段固定特点,既能恢复颈椎稳定性又最大限度的保留颈椎活动。
后路单开门加内固定,该手术为较好的颈椎不稳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进行椎管减压,且为颈椎后路提供坚强和稳定。
Lindsey等[25]进行一项生物力学研究表明,采用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后可使颈椎在屈曲位上的节段稳定性增加92%,伸直位上增加60%,后路颈椎侧块内固定能提高植骨融合率,具有较好的生物机械稳定性和多平面的稳定作用,而棘突钢板内固定在屈曲位上的稳定性仅增加33%,在伸直位上则完全无效。
Matsumura等[26]同时应用椎板成形和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的颈椎管狭窄症,结果显示通过椎板成形使脊髓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使颈椎稳定,而且通过关节突及椎板间植骨达到长期稳定作用,同一切口完成减压和重建稳定两个目的。
Houtent等[27]认为后路减压同时应用侧块钢板固定能避免前路减压的并发症,还可减少单纯后路椎板切开减压或成形所导致的后突畸形发展的可能性,疗效能达到甚至超过前路手术,神经功能依据JOA评定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Wang等[28]认为颈椎侧块内固定提供坚强的三维内固定,重建颈椎后侧张力带,并为各类颈椎损伤提供高度而有效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1 Lambiris E, Zouboulis P, Tyllianakis M, et al. Anterior surgery for unstable lower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3, (411):61~69.2 Toh E,Nomura T, W atanabe M, et al. Surgical treatment for injuries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cervical spine. Int Orthop, 2006,30 (1):54~58.3 Fassett DR, Apfelbaum R, Clark R, et al.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a new concept: an add on dynamic extension plate for adjacent Level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Presented at the 2004 CSRS Meeting).Spine,30(22):2523~2529.4 Sakaura H, Hosono N, Mukai Y, et al. Long term outcome of laminoplasty for cervical myelopathy due to disc herni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aminoplasty and anterior spinal fusion. Spine,30(7):756~759.5 Riley LH, Skolasky RL, Albert T J, et al. Dysphagia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rom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Spine,2005,30(22):2564~2569.6 Lee MJ, Bazaz R, Furey CG,et al. Influence of anterior cervical plate design on dysphagia: a 2 year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follow up study. J Spinal DisordersTech,2005,18(5):406~409.7 Kanyama M, Hashimoto T, Shigenobu K, et al.Pitfall of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using titanium mesh and local antograft. J Spine Disord Tech,2003,16( 6):513~518.8 Russell SM, Benjamin V. The anterior 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cervical spine for intervertebral disc disease. Neurosurgery,2004,54:1144~1149.9 Christodoulou A, Ploumis A, Terzidis I, et al. Combined interbody cage and anterior plating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cervical disc disease. Acta Orthop Belg,2004,70:461~465.10 McAfee PC. The indications for lumbar and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Spine,2004,4:S 177~181.11 张铁良,辛景义,魏万富,等.经前路颈椎多节段椎管扩大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脊柱外科杂志,2007,5(3):153~157.12 Jang JS, Lee SH, Lim SR. Guide device for percutaneous placement of translaminar facet screws after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echnicalnote J Neurosurg,2003,98(1Suppl):100.13 Allan L, Richarz U, Simpson K, et al. Transdermal jensen fentany versus sustained release oral morphine in strong opioid nai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Spine,30(22):2484~2490.14 Mayer HM. Reviewer s comment concerning “Percutaneous cervical nucleoplasty treatment in the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Jian Li et al. MS no: ESJO D0800079R2). Eur Spine J,2008,17(12):1670.15 王超,阎明,周海涛,等.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定.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1):57.16 Pickett P, Frank MG, Steven R.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Spine Deformity Surgery,2005,30(17S):S27~S33.17 Bryan VE. Cervical motion segment replacement. Eur Spine J,2002,11( Suppl 2):92~ 97.18 Hacker RJ, Cauthen JC, Gilbert TJ, et al.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multicente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n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cage.Spine,2000,25( 20):2646~2654.19 Bryan VE. Cervical motion segment replacement. Eur Spine J,2002,11(2):S92~97.20 董方春,殷华符,张潭澄,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手术治疗.中华外科杂志,1985,32(1):36.21 Sim F, Svien H, Bickel W, et al. Swan neck deformity following extensive cervical laminectomy. J Bone Joint Surg,1974,56A(13):564~580.22 Adams CBT.Studies in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some functional sffects of operations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Brain,1971:94:587.23 Gregorus FK.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olopathy and myelopathy, a long term follow up study. Arch Neurol,1976,33:618.24 Roy Camile R, Saillant G, Mazel C. Inernal fixation of the unstable cervialspine by a posterior osteosynthesis with plates. In: Sherk HH, Dunn EJ. eds. the cervical spine znd ed philadelphia: JBL ippincott, 1989. 390.25 Lindsey RW, Miclau J. Posterior ateral mass plate fix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J South Orthop Assoc,2000,9 (1):36~44.26 Matsumura A, yanaka K, Akutsu H, et al. Combined laminoplasty with posterior lateral mass plate for unstable spondylotic cervical canal stenosis technicalnote. Neuro Med Chir Tokyo, 2003,43 (10):514~519.27 Houten JK,Cooper PR. Laminectomy and posterior cervical plating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and ost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fament: effect s on cervical alignment,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and neurological outcome. Neurosurgery, 2003, 52 (5):1081~1087.28 Wang MY, Prumack CJ, Green BA,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later mass screw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facet dislocations: technical note. Neurosurgery,2003,52(2):444~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