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物学 必修2 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教材课后答案

高中生物教材课后答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 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资料分析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与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2参考答案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2参考答案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问题参考答案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问题探讨1.粉色。

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

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

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

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

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

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不会。

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基础题1.B。

2.B。

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法创编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法创编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问题探讨1. 粉色。

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 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

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

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1. 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

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 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

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

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不会。

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基础题 1.B。

2.B。

3. (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生物必修2参考答案

生物必修2参考答案

生物必修2参考答案生物必修2参考答案生物必修2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涵盖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以及生物技术等内容。

下面将对生物必修2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解答,并给出相关的参考答案。

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许多结构与功能。

其中,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界面,起到选择性通透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了遗传物质DNA。

细胞质内的细胞器有各自的功能,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负责产生ATP;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高尔基体负责合成和分泌细胞产物等。

2.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生物个体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它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其中有些基因是显性的,有些基因是隐性的。

当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基因的表现型。

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一种形式,它可以通过基因突变的方式来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3. 进化与适应进化是生物种群在环境变化中逐渐适应并改变的过程。

进化的驱动力主要有自然选择和遗传突变。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将有利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遗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随机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对生物的适应性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4.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的特性和生物体内部的生物分子来进行实验和应用的技术。

生物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生物传感器等。

其中,基因工程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从而改变其遗传特性。

细胞培养是将细胞放入适当的培养基中,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使细胞可以快速繁殖和生长。

以上是对生物必修2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简要解答,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不仅仅是高中课程的一部分,更是我们了解和探索生命奥秘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生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生物现象,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做出贡献。

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汇总含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汇总含参考答案

必修2第四章4.1 1.TGCCTAGAA;UGCCUAGAA;3;3;半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

2.C。

拓展题1.提示:可以将变化后的密码子分别写出,然后查密码子表,看看变化了的密码子分别对应哪种氨基酸。

这个实例说明密码的简并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于碱基的改变而导致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2.提示:因为几个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有些碱基序列并不编码氨基酸,如终止密码等,所以只能根据碱基序列写出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而不能根据氨基酸序列写出确定的碱基序列。

遗传信息的传递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损失的。

4.2(五)技能训练1.提示: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

2.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六)练习1.A。

2.(1)×;(2)×;(3)√。

拓展题1.红眼基因正常是形成红眼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红眼基因正常,并且其他涉及红眼形成的基因也正常时,果蝇的红眼才能形成;如果红眼基因不正常,即使所有其他涉及红眼形成的基因都正常,果蝇的红眼也不能形成。

第四章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填表题选择题1.D。

2.D。

3.A。

4.C。

识图作答题(1)氢键断裂;解旋酶;能量。

(2)ACUGAA;转录。

(3)2。

(4)碱基互补配对。

画概念图二、知识迁移核糖体、tRNA和mRNA的结合都是蛋白质的合成所不可缺少的。

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或阻止tRNA与mRNA的结合,来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

因此,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三、技能应用1.提示:可以通过查阅密码子表,写出每个氨基酸可能对应的碱基编码。

2.这种方法只能推测出可能的碱基序列,而不能写出确定的碱基序列。

这种方法简便、快捷,不需要实验。

3.推测不能代替用测序仪进行的基因测序。

因为推测只能得出几种可能的碱基序列,而不能得到确定的碱基序列。

人教新课标版生物必修二教师用书:2-3第3节 伴性遗传 Word版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生物必修二教师用书:2-3第3节 伴性遗传 Word版含答案

第3节伴性遗传[学习目标] 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重点)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点)3.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遗传特点。

知识点1伴性遗传的概念及人类红绿色盲症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3~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伴性遗传(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常见实例: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2.人类红绿色盲症(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①显隐性: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②位置: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2)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与表现型(3)红绿色盲的主要遗传方式①方式一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②方式二由图解分析可知: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③方式三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④方式四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4)遗传特点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具有交叉遗传现象,即男性色盲的基因来源于母亲,且只能传给女儿。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该特点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遗传方式时有应用)。

知识点2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Y遗传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抗维生素D佝偻病(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①显隐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显性基因。

②基因位置:位于X染色体上。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3)遗传特点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2.伴Y遗传病下面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为正常。

简记为“男全患病,女全正常”。

知识点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6~37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伴性遗传的应用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2.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根据生物性状判断生物性别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鸡羽毛和非芦花鸡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1.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重、难点)2.知道受精作用的过程。

3.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重点)4.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实验原理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1)装片的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探讨1:能否在一个装片中观察到精原细胞持续性的变化?提示:否,因为固定装片中细胞为死细胞。

探讨2: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为什么不选择雌性个体?提示:卵细胞产生数量少;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

[思维升华]1.观察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被子植物的花药或动物的睾丸(精巢)。

另外,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要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特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一般不选择雌性个体。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区别是无同源染色体。

1.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要想观察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必须要求观察材料能够连续地完成减数分裂的过程且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多。

蚕豆的雄蕊和蝗虫的精巢中的细胞能够完整地进行减数分裂且数量多;而桃花的雌蕊中和动物的卵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很少,并且减数分裂过程不完整,不易观察到。

【答案】 C2.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 【导学号:10090050】A.人的小肠表皮B.家兔胚胎C.绵羊肝脏D.牛精巢【解析】人的小肠、家兔胚胎及绵羊的肝脏,这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的时期,而牛的精巢内,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答案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答案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二答案
第一课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 巩固练习题
1) 解答问题:细胞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细胞的结构有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细胞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细胞膜起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质内含有细胞器,完成细胞的各项功能,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2) 判断对错: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答案:对。

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3) 综合填空:细胞的大小在___十微米到___百微米之间,是一种___.
答案:1~100,细胞。

2. 实验操作
1)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2) 实验步骤:将鲜红色洋葱鳞片置于盐水中,取出洋葱鳞片放置于草片上,再加入一滴甘油,用封片封盖,调整显微镜镜头,观察洋葱鳞片下的细胞结构。

3. 思考问题
1) 为什么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答案:细胞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只有细胞才能完成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之间有何联系?
答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不同的细胞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细胞功能,如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线粒体用于细胞呼吸等。

以上是第一课时的教案答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必修第2册生物书参考答案

必修第2册生物书参考答案

必修第2册生物书参考答案必修第2册生物书参考答案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它深入探究了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发育、进化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生物是培养科学素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必修第2册生物书作为高中生物教材的一部分,是学生们在学习生物知识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下面是对必修第2册生物书的一些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什么是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的最小功能结构和最小遗传单位。

2. 细胞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3. 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4.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并参与遗传物质的传递。

5. 线粒体的功能是什么?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

6. 液泡的功能是什么?液泡储存细胞内的物质,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7. 叶绿体的功能是什么?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

第二章细胞的多样性和功能1. 细胞的多样性是指什么?细胞的多样性指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是什么?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什么?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4. 细胞的功能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细胞的功能多样性体现在生物体的组织分化、细胞的代谢活动和细胞的运动等方面。

5. 细胞的分化是指什么?细胞的分化是指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6. 细胞的代谢活动包括哪些方面?细胞的代谢活动包括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7. 细胞的运动有哪些形式?细胞的运动包括细胞的原位运动和细胞的迁移运动等形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详细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详细参考答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1 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问题探讨 1.配子染色体与体细胞染色体的区别在于: (1)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高中生物必修 2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2页
(2)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
(二)旁栏思考题 1.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不复制。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 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末期细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得细胞两极 各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从而使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为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等行为。
上述过程可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这样再通过以后发生的两性配子结合成合子的受精作用,就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
(三)想像空间
不一样。受精过程中,仅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精子的头部除了细胞核外,只含极少量的细胞质。而细胞质中线粒体含 少量 DNA(植物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也含少量 DNA),对生物的遗传也有影响。
(四)实验
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 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2《遗传与进化》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 1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问题探讨 1.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 粉色。 2.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 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 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 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 DD∶Dd∶dd=1∶2∶1,彩球 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 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 10 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 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 10 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 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 3∶1 的结果。但证明某一 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 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 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 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 基础题 1.B。 2.B。 3.(1)在 F1 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在 F1 形成配子时, 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 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 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在 F1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 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 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 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 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 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19 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 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 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课后习题参考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问题探讨1.粉色。

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

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

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

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

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

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不会。

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基础题。

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欧阳家百(2021.03.07)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问题探讨1. 粉色。

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 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

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

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1. 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

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 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

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

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不会。

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基础题 1.B。

2.B。

3. (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人教新课标版生物必修二教师用书:5-3第3节 人类遗传病 Word版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生物必修二教师用书:5-3第3节 人类遗传病 Word版含答案

第3节人类遗传病[学习目标] 1.描述遗传病的概念。

(重点)2.举例说明遗传病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重点)3.说出遗传病监测和预防的措施。

4.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知识点1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请仔细阅读教材第90~91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概念: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类型(1)单基因遗传病①概念: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②分类、实例及遗传特点(2)多基因遗传病①概念: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②特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常表现为家庭聚集。

③实例:主要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如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①概念: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②特点: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在胚胎期就引起自然流产。

③分类及实例a.染色体结构异常,如猫叫综合征等。

b.染色体数目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等。

知识点2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请仔细阅读教材第91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2)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

(3)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绘制遗传系谱图。

2.调查过程知识点3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请仔细阅读教材第92~93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2.遗传咨询与优生: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开展产前诊断等。

3.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4.产前诊断(1)时期:胎儿出生前。

(2)目的: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3)手段①B超检查(外观、性别检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问题探讨这个替换似乎可行。

由此联想到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很相似。

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

(二)技能训练不同的基因也许是DNA长链上的一个个片段。

(三)练习基础题:1.D。

2.B。

拓展题1.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

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控制该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2.提示: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严重影响生殖、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未发现其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婴儿,很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

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一)问题探讨该问题只有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学生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回答,因此,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只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回答即可。

1.提示: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

2.提示: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尽管都位于X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相同,红绿色盲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表现为女性多于男性。

(二)资料分析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三)练习基础题:1.C。

2.B。

3.C。

4.(1)AaX B X b(妇),AaX B Y(夫)。

(2)既不患白化病也不患红绿色盲的孩子的基因型:AAX B X B,AAX B X b,AaX B X B,AaX B X b,AaX B Y,AAX B Y。

拓展题提示: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2 000~3 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结果产生的卵细胞中,或者含有两条X染色体,或者不含X染色体。

如果含X w X w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受精,产生X w X w Y的个体为白眼雌果蝇,如果不含X的卵细胞与含X w的精子受精,产生OX w的个体为红眼雄果蝇,这样就可以解释上述现象。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遗传因子得发现第1节《孟德尔得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问题探讨1、粉色。

因为按照融合遗传得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得中介性状,即红色与白色得混合色—-粉色。

2。

提示:此问题就是开放性问题,目得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得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得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就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得实例就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得现象(如人体得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得解释。

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1。

与每个小组得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得总结果更接近预期得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dd=1∶2∶1,彩球代表得显性与隐性类型得数值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得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得样本数目足够多,就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得前提条件之一。

当对10株豌豆得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得误差。

2、模拟实验得结果与孟德尔得假说就是相吻合得、因为甲、乙小桶内得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得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得随机组合,统计得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得结果。

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提示:将获得得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得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就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得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得性状分离比、(五)练习基础题1、B。

2、B。

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得遗传因子与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得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得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得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欧阳家百(2021.03.07)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问题探讨1. 粉色。

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 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

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

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1. 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

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 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

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

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不会。

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基础题 1.B。

2.B。

3. (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生物学必修2 答案第1章第1节四、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粉色。

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不同意。

因为自然界的遗传现象并不是融合遗传的结果。

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其后代仍出现红花或白花;又如,人的性别遗传说明控制男女性别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混合。

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的观点是否正确。

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的身高等),从而产生疑惑,教师对此不用过多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讨,带着问题或疑惑投入学习即可。

(二)探究·实践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总的实验结果更接近预测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量比为3∶1。

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对F2中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那么他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

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量足够大,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只对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合理。

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统计的样本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

但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还需要实验来验证。

(三)思维训练提示:将获得的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几代,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花植株选育后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中不再出现白花植株为止。

具体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四)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 (2)×2.A3.(1)白色黑色(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时会出现性状分离。

即雌雄白毛羊均可形成含有黑毛遗传因子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会产生黑毛羊。

拓展应用1.(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支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直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分离定律。

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2.(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3.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

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他发现了遗传规律。

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

例如,豌豆严格自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便于观察和统计实验结果。

4.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

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

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第1章第2节三、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不影响。

提示: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和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二者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因此它们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2.不一定。

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黄色皱缩的豌豆及绿色饱满的豌豆。

提示:“问题探讨”的目的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豌豆或其他生物,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出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特征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

由此可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双亲的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的?在育种实践中人们如何获得所需的性状组合?(二)旁栏思考题1.从数学的角度分析,(3∶1)2的展开式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

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如分別只考虑圆和皱、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

即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于(3∶1)2。

2.黄色皱粒(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和绿色圆粒(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杂交,可获得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

3.用中文或英文的词或句子来代表遗传因子,表述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会非常烦琐,而用字母作为符号分析遗传图解就简便多了。

用字母作为符号呈现思维过程,也利于不同语言、不同地区的人交流。

4.归纳法是从一类事物的一个个具体事实中总结出这类事物共性的逻辑思维方法。

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各自的遗传结果,发现F2中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的数量比约为3∶1,由此总结出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这个过程中就运用了归纳法。

(三)思考·讨论1.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1)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高茎高度为1.5~2.0 m,矮茎高度仅为0.3 m左右,易于观察和区分;(2)豌豆严格自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可获得杂合子;(3)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研究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结果进行量化统计。

若孟德尔一味地用山柳菊做实验,就很可能揭示不了生物遗传的规律,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2.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他很难对分离现象作出解释。

因为通过数学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的数学比例,这引发他揭示其实质的兴趣。

同时这也使孟德尔意识到数学概率也适用于生物遗传的研究,从而将数学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中。

3.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够预测另外一些实验的结果,并通过实验来验证。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认为假说是错误的。

孟德尔基于他对豌豆杂交实验作出的假说,设计测交实验,其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由此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说是正确的。

4.有关系。

数学包含许多符号,数学符号也被普遍应用于概括、表述和研究数学的过程中。

孟德尔创造性地应用符号体系,并用于表达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应用数学符号研究数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与他曾在大学进修过数学有关。

数学符号能简洁、准确地反映数学概念的本质。

孟德尔用这种方法,也更加简洁、准确地反映抽象的遗传过程,使他的逻辑推理更加顺畅。

5.(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

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时,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使他具有生物类型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等进化思想。

同时孟德尔还学习数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门自然科学之中”的思想影响,产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想法,使孟德尔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传杂交实验结果的科学家。

(2)严谨的科学态度。

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是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研究方法。

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光是豌豆的杂交实验,他就没有局限于对实验结果的简单描述和归纳。

(3)创造性地应用科学符号体系。

科学符号体系能够更简洁、准确地反映抽象的遗传过程。

(4)勤于实践。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连续进行了8年的研究,并且对每次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和规律。

(5)敢于向传统挑战。

孟德尔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这是对传统遗传观念的挑战。

(四)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 (2)√2.C3.A拓展应用1.3/162.因为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

当甜玉米接受非甜玉米的花粉时,后代为杂合子(既含有显性基因,也含有隐性基因),表现为显性性状,故在甜玉米植株上结出非甜玉米的籽粒;当非甜玉米接受甜玉米的花粉时,后代为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即非甜玉米的性状,故在非甜玉米植株上结出的仍是非甜玉米的籽粒。

3.单、双眼皮的形成与人眼睑中一条提上睑肌纤维的发育有关。

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双眼皮的显性基因和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如果父母是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其表型虽然为双眼皮,但子女可能会表现为单眼皮(基因型为aa)。

生物的性状主要决定于基因型,但也会受到环境因素、个体发育中的其他条件等影响。

基因型为AA或Aa的人,如果因提上睑肌纤维发育不完全,则可能表现为单眼皮;这样的男性和女性婚配所生的子女,如果遗传了来自父母的双眼皮显性基因A,由于提上睑肌纤维发育完全,则表现为双眼皮。

在现实生活中,还能见到有人一只眼是单眼皮、另一只眼是双眼皮的现象,这是由两只眼睛的提上睑肌纤维发育程度不同导致的。

由此可见,遗传规律虽然通常由基因决定,但也受到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表现得十分复杂。

“复习与提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A 4.B 5.C二、非选择题1.(1)紫茎缺刻叶(2)AABb、aaBb、AaBb (3)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具体解析如下。

由第1组亲本紫茎×绿茎得到F1全为紫茎可知,紫茎为显性性状,且亲本紫茎为纯合子(AA);由亲本缺刻叶×缺刻叶得到F1中出现马铃薯叶可知,缺刻叶为显性性状,子代中缺刻叶∶马铃薯叶=3∶1,说明亲本缺刻叶为杂合子(Bb),故第1组亲本基因型①为AABb,②为aaBb。

由第2组亲本紫茎×绿茎→紫茎∶绿茎=(3+1)∶(3+1)=1∶1 可知,亲本紫茎基因型为Aa,亲本绿茎基因型为aa;由缺刻叶×缺刻叶→缺刻叶∶马铃薯叶=3∶1可知,亲本缺刻叶为杂合子(Bb),故第2组亲本基因型③为AaBb,②为aaB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