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丹霞山旅游开发现状的调查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
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一)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大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许多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新的旅游景区、旅游项目不断涌现。
例如,一些山区通过开发山地旅游、森林旅游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开发模式多样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政府主导开发模式外,还出现了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模式。
企业的参与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创新理念,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一些地方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旅游开发模式。
(三)旅游产品日益丰富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产品也日益丰富多样。
除了观光旅游产品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等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例如,温泉度假、海滨度假等休闲度假产品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然而,旅游资源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一)盲目开发,缺乏规划一些地方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跟风,导致旅游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有些景区在开发前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特点,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吸引力,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例如,一些自然保护区在开发过程中,违规建设旅游设施,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影响了生态平衡。
(三)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旅游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通用10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通用10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篇一一。
优势(Strength)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价值高崀山是资源依托型旅游目的地,对于这一类型的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成为拉动旅游的决定性因素。
崀山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相融交汇,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品位多样,素有“北有张家界,南有崀山”之称,是湖南山水的佼佼者。
崀山风景名胜区属丹霞喀斯特混合地貌,以丹霞地貌为特色,是继广东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之后又一新发现的全国最大乃至世界稀有的大面积丹霞地貌景区,是中国丹霞地貌风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之一。
景区内丹霞地貌,造型多姿多彩,瑰奇险秀,有形神兼备的将军石、惟妙惟肖的骆驼峰、鬼斧神工的“天下第一巷”、气势磅礴堪称亚洲第一的天生桥、高耸入云而又十分逼真的辣椒峰,还有方圆40多平方公里的常年云雾缭绕在日光照射下犹如“鲸鱼闹海”的丹霞峰林,是一座罕见的大型"丹霞地貌博物馆",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5]。
崀山景区也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如溶洞、地下河、石芽、溶峰等。
在所辖的五大景区,18个风景小区,100多个重要景点里可谓是山、水、林、洞,要素齐全。
崀山风景区不但集雄、奇、险、秀、幽、旷为一体,而且有10万年前的猕猴头骨化石,史前新石器文化遗址和文物,唐代的古窑和陶瓷,清代农民起义的寨堡,晚清重臣刘坤一、刘长佑、江忠源等的宗祠、墓葬以及七十二佛教圣地之一的玉泉寺等人文景观。
此外,在崀山景区还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瑶山风情。
2.气候条件优越崀山风景名胜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一⑦℃,古有“五岭皆炎热,宜人独崀山”之说。
崀山多年平均降雪日18天,积雪日平均10天,年均无霜期287天,四季可游。
崀山植被保护完好,森林覆盖率达56.16%,加之无环境污染源,富有最佳自然生态环境。
3.区位优势从大的空间区位看,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湘西南与广西交界处,主要腹地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最密集、消费能力较高的“9+2”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带。
旅游情况调查报告6篇

旅游情况调查报告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eflectio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旅游情况调查报告6篇调查报告常被用于学术研究、商业分析、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调查报告报告的撰写需要严谨的方法论和清晰的逻辑,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信度,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旅游情况调查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丹霞山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调查报告

丹霞山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调查报告丹霞山地处中国广东省韶关市,是中国南方少有的丹霞地貌景观之一,以其怪石嶙峋、峰林起伏、溪水潺潺、奇花异草而闻名于世。
丹霞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也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旅游经济支柱。
为了更好地了解丹霞山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本报告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
一、发展现状1.景区概况:丹霞山景区面积广阔,山峰陡峭,景观独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目前已有多个景点对外开放,如八大峡、天湖、观音洞等,各景点之间交通便利,游客能够便捷地游览全貌。
2.旅游设施:丹霞山景区内建有众多的游览设施,如索道、观光车、栈道等,大大方便了游客的出行。
同时,也有多家宾馆、酒店提供住宿服务,为游客营造了舒适的住宿环境。
3.管理机构:丹霞山景区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景区进行管理和维护。
管理机构不仅保证了景区的秩序和环境,还加强了与游客的沟通,使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景区。
二、发展前景1.提升景区知名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丹霞山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可以利用互联网、旅游节目、旅游平台等多种途径推广景区,拓展消费市场。
2.改善旅游设施: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入,提升设施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可以引进更多现代化的游览设施,提升景区的观赏体验。
3.加强生态保护:作为自然保护区,丹霞山要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好自然资源,维护景区的原生态环境。
在旅游开发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避免破坏自然景观。
4.提升服务水平: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游客接待能力,提升服务品质。
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和素质,为游客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5.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农家乐、采摘园、文化体验等,拓展景区的旅游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丹霞山景区作为一处旅游胜地,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只有在保护环境、提升服务、开发特色产品等方面下功夫,丹霞山的旅游经济才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当地经济健康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旅游,作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够让人们放松身心,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各地纷纷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涌现出了众多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修复古建筑、打造文化街区等方式,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自然风光优美的地区则加强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了登山、漂流、露营等多样化的旅游活动。
此外,乡村旅游也逐渐兴起,不少农村地区依托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
二、存在的问题1、过度开发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
比如,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建设旅游设施,破坏了生态环境;一些古村落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古朴韵味。
2、缺乏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景区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不清晰。
有些景区在开发过程中盲目跟风,没有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旅游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道路狭窄、交通拥堵,住宿条件差,餐饮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屡见不鲜。
4、旅游产品同质化许多地方的旅游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
比如,各地的民俗村、古镇等在建筑风格、经营项目上大同小异,缺乏独特的吸引力。
5、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只是简单地将文化元素作为装饰,没有真正展现出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6、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景区存在宰客、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对策1、加强规划管理政府应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
清远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清远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清远地区位于广东省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是一个有潜力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目前清远地区的旅
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优势方面:
1. 自然景观优美
清远地区有大量的自然景观,如丹霞山地质公园、凤凰岭风景区、连州龙母庙景区等。
这些地方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是吸
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2. 文化遗产丰富
清远地区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如英德革命遗址、广东省政府旧
址等。
这些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体现了清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
了爱好文化旅游的游客。
问题方面:
1. 旅游设施不完善
清远地区旅游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旅游周边配套设施相对简单,交通不便,影响了游客体验。
2. 文化旅游开发效果欠佳
虽然清远地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开发利用未能充分发挥,
缺乏深入的文化旅游规划和创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无法满足游客需求,限制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3. 营销手段不够多样化
清远地区缺乏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营销手段和渠道,难以吸引大量游客,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创新,增强清远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刍议韶关丹霞山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刍议韶关丹霞山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引言作为广东省的著名旅游景点,韶关丹霞山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韶关丹霞山旅游也面临着一系列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旨在促进韶关丹霞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一:景区管理不善问题描述韶关丹霞山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景区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导致景区内部秩序混乱。
其次,景区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参差不齐,很多游客反映受到了不尊重和不友好的待遇。
此外,缺乏有效的旅游信息发布机制,游客难以获取准确的景区信息,导致游览体验不佳。
解决方案•建立景区统一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职责和权责分工,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
•加强景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他们对服务意识的重视和对游客的尊重程度。
•建立健全旅游信息发布系统,通过官方网站、APP等方式向游客提供准确、实时的景区信息。
问题二:交通不便问题描述目前,韶关丹霞山的交通状况相对不便,给游客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主要问题包括:交通线路单一,主要依赖道路交通;交通拥堵现象明显,尤其是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周边交通设施不完善,缺乏便捷的交通接驳点。
解决方案•发展多元化的交通方式,如增开巴士、旅游专线等,提供更多的交通选择。
•积极引导游客错峰出行,通过价格优惠等方式鼓励游客选择非旅游旺季进行游览。
•政府加大对周边交通设施的投资,修建更多的停车场、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
问题三:环境保护不力问题描述韶关丹霞山作为一处自然保护区,其环境保护工作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然而,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较为严重。
游客随意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行为时有发生,给丹霞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解决方案•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标语、宣传片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
•增加垃圾回收设施和环保提示牌,便于游客随手投放垃圾。
江郎山丹霞地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区域旅游规划》期末课程论文江郎山丹霞地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学生姓名李超专业名称 08规划学号 **********2011年1月目录一、引言 (2)二、丹霞地貌简介 (3)三、江郎山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3)(一)、江郎山丹霞地貌的旅游资源 (3)(二)、江郎山文化资源 (4)(三)、江郎山生物资源 (5)(四)、江郎山市场资源 (5)四、江郎山旅游主要问题及建议 (6)五、总结 (7)参考文献 (8)江郎山丹霞地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摘要:江郎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以雄伟奇特的“三爿石”著称于世,景源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同时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本文从江郎山丹霞地貌方面入手,研究江郎山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现状及做出相应的分析。
关键字:丹霞地貌;景观保护;旅游开发;江郎山一、引言“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这是宋代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诗,本诗描述的就是浙江省江山市境内的一处风景名胜区——江郎山。
江郎山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江山市境内,属省级风景名胜区,以三爿巨石而出名。
江郎山属于丹霞地貌,具有独特自然美,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崖壁和幽深的峡谷,构成了江郎山壮美的景观。
自古以来,王安石、白居易、辛弃疾、陆游、徐霞客等许多历史文人到此游览观光,并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赞美诗篇。
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
在《徐霞客游记》载:“悬望东支尽处,其南一峰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飞动。
问之,即江郎山也。
望而趋,二十里,过石门街,渐趋渐近,忽裂而为二,转而为三。
已复半岐其首,根直剖下;迫之则又上锐下敛,若断而复连者,移步换形,与云同幻矣!夫雁宕灵峰、黄山石笋,森立峭拔,已为瑰观,然俱在深谷中,诸峰互相掩映,反失其奇;即缙云鼎湖,穹然独起,势更伟峻,但步虚山即峙于旁,各不相降,远望若与为一,不若此峰特出众山这上,自为变幻,而各尽其奇也!”他把江郎山与雁荡山、黄山和鼎湖峰进行比较,极力地赞叹江郎山“奇”、“险”、“神”。
张掖七彩丹霞的开发与保护

第27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方案一、方案名称:张掖七彩丹霞的开发与保护二、方案背景: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临泽县境内的七彩丹霞,是我省乃至我国重要的自然遗产,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七彩丹霞景观奇特、景色优美,吸引了大量的游人和专家学者、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考察,拍摄奇景供世人共享。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明德学校位于康乐乡与白银乡交界,为康乐、白银两乡农牧民群众子女提供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
这是一所九年制学校,学生组成主要为裕固族,另外还有部分汉、蒙古、藏、回等民族的孩子在此接受教育,是典型的民族教育。
学校所在地离著名的冰沟丹霞景区只有三点五公里,离临泽南台子丹霞地貌小区也只有五公里,沿梨园河两岸分布的丹霞景区使背靠梨园河的康乐明德学校对丹霞地貌的考察和认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因此,开发和保护主要位于我县的张掖七彩丹霞的科技活动,对于学生认识家乡奇特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具有重要的科技和人文内涵,因而将这项科技活动开展下去将具有独特的价值。
三、张掖丹霞概况1.地理位置张掖丹霞地貌区位于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县,面积约410平方公里,其中彩色丘陵面积约40平方公里。
北距张掖市区35公里,南距肃南县城5公里。
本区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沿梨园河两岸及其各支流(沟)连片分布,分为南北两大群,中间夹张掖绿洲盆地,遥相呼应,成犄角之势。
北群地势相对平缓,主要以单斜脊为主,以山体纹理、脉络清晰见长;南群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称奇,是张掖丹霞地貌的主要分布区。
按照区域的相对集中度,又可以划分为五个小区:北岸的肃南大河乡冰沟-神鹰大峡谷-榆木沟丹霞地貌小区、南岸的肃南康乐乡大小勒巴沟丹霞地貌小区、肃南白银乡熬河彩色丘陵-芦苇沟丹霞地貌复合景观小区、肃南红湾寺镇白庄子大红山丹霞地貌小区、临泽南台子丹霞地貌小区。
关于丹霞山旅游开发现状的调查

关于丹霞⼭旅游开发现状的调查关于丹霞⼭旅游开发现状的调查—.实践背景韶关市是粤北政治.经济.⽂化中⼼和交通枢纽,⼴东省著名历史⽂化名城,历史上岭南有名重镇,全国著名的“有⾊⾦属之乡”。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批的旅游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参观旅游。
尤其是位于北部的丹霞⼭,有着太多引⼈驻⾜的奇特风景,从百年前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对丹霞⼭这宁静⽽⼜奇特的风光赞以⽆数的溢美之词。
新中国成⽴60年特别是改⾰开放30年来,韶关市各个⾏业都发⽣了巨⼤的变化,⽽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尤为突出。
韶关市旅游业以其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形成了今天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好局⾯。
刚刚过去的暑假,韶关全市名景区共接待游客1204.31万⼈次,与去年同⽐增长24.15%: 实现旅游收⼊30.1亿元,同⽐增长27.93%.伴随着全市旅游加快发展的脚步,旅游企业也像⾬后春笋⼀样发展起来,旅⾏社,酒店,交通等不断发展完善。
旅游业是对国民经济具有重⼤拉动作⽤的⽀柱型产业,其社会综合性强,蕴涵吃.住.⾏.游.购.娱六⼤要素,韶关旅游业的⼤⼒发展,极⼤地带动了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
“让韶关⾛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韶关。
”通过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韶关直接扩⼤了与世界各地的交往和联系,有⼒地促进了对外开放。
⼴东省是全国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省份,外向型经济具有重要的地位,发展旅游业对于积聚信息流,资⾦流和⼈流,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开放度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为韶关⼈,我们这⼀次社会实践的话题并不想绕的太过于遥远,所以就在我们周围的这⼀泊传承了⼏百年⽂墨书⾹侵染的丹霞⼭为主题。
丹霞⼭对于现在的韶关来说,意义过于深重,不单单是让韶关的整个⽣活品质得到了⽆可⽐拟的提升,丰富了韶关市民的闲暇时间的娱乐需求,更是给韶城带来了巨⼤的旅游经济收益。
所以这次实践调查报告的题⽬就是丹霞⼭旅游开发的现状。
⼆.实践⽬的与意义旅游发展需要好的环境,因此⾃旅游业发展以来,韶关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度重视环境保护,通过发展旅游来促进环境的保护,提升和改善。
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调查——以丹霞山为例

s e ey rltd Sl l o im opoain r n lz d. r be e e ob oie r u r r nal rt ed v lp n c ney c n r eae ia urs c r r to sweea ay e P o lmsne d dt en tc dweep tf wad f l f h e eo me to s e r l t l o i yo f
展 。 了更 好地 总结 丹霞 山景 区依 附型旅 游小 企业 的 作用 、 为
发展 特征 及发 展方 向等 问题 ,笔者 查 阅 了丹 霞 山旅 游开 放
结构及特征进行了总结 K noepool 在泰 国的调查 ;ot ogpu s g 0
表明, 由于小 型旅 游住宿 企业 更 多体 现 为家 庭式 的 经 营 , 多 由当地 人经 营管 理 , 因而小企 业 中当地人 参与 的程度 更大阁 ; s ae 究: , 小 企业 在就 业 方 面的显 著 作用 还表 P g 研 表明 旅游 J 现在为 一些 传统 意义 上 的的 弱势群 体 ( 女性 和 少数 民族 ) 如
提供 了就业 机会 [ 以发 达 国家 作为 研究 对 象 的研究 文 献 的 4 1 。 分析 表 明 , 达 国家 非常 重 视小 企 业 发 展 。 欧 洲 , 小企 发 在 中
以来的相关资料 ,并多次对丹霞山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
丹霞山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调查报告

丹霞山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调查报告丹霞山位于中国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洪江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山”。
丹霞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而闻名,是国内外游客非常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本文将对丹霞山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调查分析。
一、丹霞山旅游经济发展现状1.游客数量持续增长: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壮大和旅游意识的提高,丹霞山的游客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丹霞山接待游客数量达到300万人次,较上一年增长了15%。
2.景区收入持续增加:随着游客数量的增长,丹霞山景区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据相关部门统计,2024年丹霞山景区的票务收入达到1.2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了10%。
3.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丹霞山景区不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力度。
目前,丹霞山景区已经建成了集停车场、观光车、旅游接待中心、旅游休闲区等设施于一体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4.旅游产品多样化:丹霞山景区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推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来满足游客需求,例如丹霞山登山比赛、红色文化体验活动等。
同时,丹霞山还致力于挖掘丹霞文化资源,推出各类丹霞山文化产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丹霞山旅游经济发展前景1.政府支持力度加大:目前,丹霞山景区已成为湖南省重点发展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政府对丹霞山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政府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供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等措施,将进一步促进丹霞山旅游经济的发展。
2.国内外知名度提升:丹霞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逐渐受到国内外游客的认可和喜爱。
随着丹霞山知名度的提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丹霞山通过参加旅游展览、推出宣传片等方式,拓宽知名度,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将吸引更多国外游客前来旅游。
3.文化挖掘与旅游融合:丹霞山富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正在逐渐融入到旅游中,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
丹霞山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规划

丹霞山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规划目录第一章概况 (1)一、丹霞山概况 (1)二、丹霞山旅游资源环境分析 (2)(一)自然资源环境 (2)(二)历史人文 (4)(三)气候条件 (5)第二章丹霞山旅游景区规划基本状况 (5)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5)(一)规划范围 (5)(二)规划期限 (9)二、规划依据、原则及目标 (9)(一)规划依据 (9)(二)规划原则 (11)(三)规划目标 (11)三、当地自然社会状况 (11)四、客源市场分析 (13)(一)观光旅游是丹霞山旅游需求的主体 (15)(二)科普、探索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15)(三)自驾车旅游成为丹霞山旅游市场新热点 (15)五、同行业状况 (16)(一)广州白云山景区 (16)(二)佛山西樵山风景区 (18)(三)江门圭峰山风景区 (19)一、旅游资源状况 (22)(一)丹霞山旅游资源 (22)(二)旅游资源分类 (24)二、丹霞山旅游景区规划 (29)(一)丹霞山旅游规划现状 (29)(二)新规划项目创意 (31)1、风景区规划分区:两带、五区 (31)2、风景区分区功能 (32)3、景观系统和风景游赏规划 (33)4、外围景观环境保护带规划 (39)(三)旅游环境分级保护与核心景区规划 (40)1、分级保护规划 (40)2、核心景区规划 (40)3、环境保护规划 (40)4、环境卫生规划 (41)5、综合防灾规划 (41)(四)游览设施规划 (41)1、服务基地 (41)2、服务中心 (42)3、旅游服务村 (42)4、旅游服务点 (42)(五)基础设施 (42)1、给水规划 (42)2、排水规划 (43)3、邮电通讯规划 (43)4、供电能源规划 (43)(六)交通规划 (44)1、规划目标 (44)2、风景区车行道系统 (44)3、风景区步行道路系统 (45)4、风景区道路的景观要求 (45)5、水上生态游览系统 (46)第一章概况一、丹霞山概况丹霞山位于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在广东省韶关市东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总面积292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4A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刍议韶关丹霞山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722017年第6期农业科技1.引言1.1丹霞山概况。
丹霞山,又称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它是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中发育得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1.2丹霞山地貌的特征。
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随着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受到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形成了现在的丹霞山景区。
1.3丹霞山的主要地位。
现在,丹霞山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从1988年开发以来,丹霞山先后被列入和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五项国家级牌子,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丹霞山景区的发展现状自2010年韶关丹霞山景区申遗成功后,来韶关丹霞山景区的游客日益增多,不仅国内游客比例增加,国外游客数量也大幅度上升,说明申遗的成功给韶关丹霞山景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游客的增多固然是好事,但是也给景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毕竟游客的增加会给景区带来一定的压力,景区内管理人员可能会难以管理景区秩序,清洁人员可能会加重清洁任务。
游客的增多对游客来说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人流增加难免会影响游客观赏景区风光。
所以为了韶关丹霞山景区的更好地发展,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更多,更加的全面,例如游客的日益增加景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景区能容纳游客最大数量是多少?景区是否能保证景区内的古树植被,人文景观不被破坏?如何保证游客的秩序?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警惕。
丹霞山景区研究报告

丹霞山景区研究报告
根据对丹霞山景区进行的研究,以下是有关该景区的报告:
1. 景区概况:
- 丹霞山景区位于中国湖南省娄底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景区的主要特色是其丹霞地貌,包括红石林、峡谷和溶洞
等地貌景观。
- 景区面积约XX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2. 自然环境:
- 丹霞山景区地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
季分明。
- 景区植被覆盖率高,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着多种
珍稀植物和动物。
- 景区还拥有多条干净的溪流和瀑布,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3. 文化遗产:
- 丹霞山景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包括
朱德故居、红军长征纪念馆等。
- 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兴趣。
4. 旅游资源:
- 丹霞山景区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活动。
游客可以进行徒
步旅行、攀岩、探险等户外活动。
- 景区内有多个观景点,提供了壮丽的景色和风景。
- 景区还设有酒店、餐厅和其他旅游设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5. 持续发展与保护:
- 为了保护丹霞山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政府和景区管理者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 这些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管、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等。
- 同时,景区管理者还重视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就业机会,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丹霞山景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一个备受游客追捧的旅游目的地。
它的持续发展与保护工作使其成为一个可持续性的旅游景区。
山西省丹霞地貌特征及其旅游资源

是在干热条件下形成的陆相碎屑岩 系, 虽然氧化程度 不是很 强 , 但颜 色也很鲜艳 ; 二叠 系中下统 : 下部孙 家沟 组是 紫红 色长 石砂 岩 及泥岩 , 部夹 黑 色燧石 下
层 , 部 为 钙 结 核 或 淡 水 灰 岩 。 些 不 同 时 代 的 红 色 顶 这 岩 层 为 山体 “ 靴 ” “ 帽 ” “ 腰 带 ” “ 彩 带 ”显 穿 、戴 、系 、披 , 得 色彩 斑 斓 , 变化 无 穷 。
2 1 1 1 景 区 旅 游 资 源 概 述 ...
根据 山西省的地质构造特点 、 红色岩层空 间分布 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强度 , 山西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以 下几个地 区 : 东冶头—— 黎城断褶 区、 中条 山——舜
云 冈石 窟位 于 大 同市 城 西 l 6公里 的 武 周 山南
麓 , 依 山开 凿在侏 罗系云 冈组灰 紫、 是 暗紫红 色砂质
丹霞地貌分布广泛 , 目前 已知共有 5 0余处 , 7 分布于
,
以来 , 忽视地 质内涵的挖 掘和研 究 , 本文根据实地 考
察, 结合部分 参考资料 , 山西 省丹霞地貌的特征和 对
2 个省 、 、 8 市 自治 区。 其中山西省分布有2 丹 霞 8处I 。
地貌素有 “ 色如握丹 、 灿若明霞 ”之美誉 , 大多是宗 教文化 、 石窟文化、 摩崖石刻与造像 、 峰林峡谷集中的 地 方 , 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 具 自然 美学和地球科学价 值, 已成 为各地著名的风景旅游 区。 山西 省在丹霞地
中图分类号 : 50 F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 2 7 (0 10 - 0 0 0 17 - 0 9 2 1 )1 0 2 - 4
陕北丹霞地貌存在与价值的研究

陕北丹霞地貌存在与价值的研究陈俊生 刘建朝 张燕娜丹霞地貌是一种常见的地貌类型,在中国境内分布广泛。
陕北丹霞地貌分布在中国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在成因演化、历史人文、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利用价值,因此,有关部门应重视保护陕北丹霞地貌工作。
引言1928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回国的冯景兰时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此时他正进行广九铁路沿线地质和粤北地质矿产的综合调查工作,在对粤北的地形、地层和矿产等进行详细调查研究时,发现调查区内广泛分布着紫红色的外表呈砂砾状的岩层,“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此,冯景兰取“丹霞”二字将这一套独特而绚丽的地貌命名为“丹霞层”,从此拉开了关于丹霞(Danxia)地貌研究的序幕。
一、丹霞地貌简介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
丹霞地貌的形成离不开厚度大的红色砂砾岩层,红色砂砾岩层经构造运动抬升、后期不断被剥蚀等作用后便形成了美丽的丹霞景观。
丹霞地貌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并不广泛,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波浪谷,以其形似波浪的砂岩纹路和五彩缤纷的色彩在全世界范围内闻名遐迩,然而截至目前,在美国也仅仅发现了十多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尤为喜爱中国这个热爱红色的国家,在中国境内目前共发现有1 000余处丹霞地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主要集中在东南、西北和西南地区。
其中,广东韶关丹霞山已设立为“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二、陕北丹霞地貌概况(一)陕北丹霞地貌分布带及类型通过2017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组织实施的“陕北丹霞地貌地质遗迹调查”项目,对陕西省的丹霞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大规模详尽的调查,经相关专家组鉴定,确定了陕北丹霞地貌是国内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丹霞地质遗迹景观带,呈总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的“S”形条带,分布在延安甘泉、志丹、安塞,榆林靖边、府谷以及铜川照金、咸阳旬邑等地。
丹霞山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调查报告

05
丹霞山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深入挖掘丹霞山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 等资源,提高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和 共享共用。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旅游开发理念和技术,提 升丹霞山旅游开发的层次和水平。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丹霞山旅游交通网络, 提高旅游交通的便捷性和舒
旅游经济分类
按照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旅游经济可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两大类。
丹霞山旅游资源状况
自然资源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仁化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独特的 丹霞地貌、奇峰异石等。
人文资源
丹霞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如古代道观、寺 庙等文化遗产。
丹霞山旅游经济现状分析
旅游经济规模
01
丹霞山的旅游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全国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功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 务质量。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游客的 人身财产安全。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1
丹霞山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2
丹霞山旅游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韶关市重要 的经济增长点。
3
丹霞山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文化和环境产生 了积极影响。
研究不足与展望
调查范围与限制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丹霞山旅游经济,不涉及其他地区的旅 游经济。
由于时间、人力和经费等限制,调查可能存在一定的数据 不全、误差和主观性等问题,结果仅供参考。
02
丹霞山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旅游经济发展概述
旅游经济定义
旅游经济是指通过开发、经营、组织、管理旅游资源和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 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活动。
广东丹霞山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广东丹霞山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张凤雨;郭福生;张占彬【摘要】2010年8月2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丹霞"的龙头丹霞山,更是处在如何管理开发旅游景区大讨论的风口浪尖.广东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有着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无愧为世界自然遗产.但目前丹霞山在管理、开发、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申遗成功后的丹霞山景区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如丰富旅游产品、建设配套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大量引进专业人才等.除此之外,丹霞山景区还应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员工激励机制,使丹霞山不论在自然风光,还是在服务管理方面,都无愧为"丹霞"旅游名胜地.【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1)011【总页数】4页(P111-114)【关键词】丹霞山;旅游发展;问题;建议【作者】张凤雨;郭福生;张占彬【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抚州,344000;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抚州,3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境内,面积292平方公里,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被列为广东四大名山之首,又有“中国红石公园”之称,自1980年对外开放30年以来,由省级风景名胜区逐步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世界地质公园(2004年)、世界自然遗产(2010年),现已成为广东省唯一的世界名山。
2009年1月广东丹霞山与湖南莨山、江西龙虎山等6处以“中国丹霞”系列被国务院批准为2009年中国唯一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9年9月IUCN专家组实地考察了丹霞山,并于2010年8月2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一举申报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丹霞山旅游开发现状的调查
—.实践背景
韶关市是粤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广东省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岭南有名重镇,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大批的旅游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参观旅游。
尤其是位于北部的丹霞山,有着太多引人驻足的奇特风景,从百年前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对丹霞山这宁静而又奇特的风光赞以无数的溢美之词。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韶关市各个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尤为突出。
韶关市旅游业以其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形成了今天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刚刚过去的暑假,韶关全市名景区共接待游客1204.31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24.15%: 实现旅游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27.93%.
伴随着全市旅游加快发展的脚步,旅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发展起来,旅行社,酒店,交通等不断发展完善。
旅游业是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拉动作用的支柱型产业,其社会综合性强,蕴涵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韶关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极大地带动了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
“让韶关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韶关。
”通过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韶关直接扩大了与世界各地的交往和联系,有力地促进了对外开放。
广东省是全国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省份,外向型经济具有重要的地位,发展旅游业对于积聚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开放度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身为韶关人,我们这一次社会实践的话题并不想绕的太过于遥远,所以就在我们周围的这一泊传承了几百年文墨书香侵染的丹霞山为主题。
丹霞山对于现在的韶关来说,意义过于深重,不单单是让韶关的整个生活品质得到了无可比拟的提升,丰富了韶关市民的闲暇时间的娱乐需求,更是给韶城带来了巨大的旅游经济收益。
所以这次实践调查报告的题目就是丹霞山旅游开发的现状。
二.实践目的与意义
旅游发展需要好的环境,因此自旅游业发展以来,韶关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通过发展旅游来促进环境的保护,提升和改善。
韶关市旅游业的发展,不但保护了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形成了友善的社会环境,更是营造了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
三.政府在旅游环境建设上的做法主要有:
(1).建设韶关旅游集散换乘体系.
2003年4月成立韶关旅游集散中心。
目前,韶关旅游集散中心已形成两个中心,两支志愿队伍,三项主要功能,六大职能,十六个下属机构的体系。
(2).建设韶关旅游咨询服务体系.
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主中心,一个后台查询数据库,两个分中心,十四个咨询点,四个承担旅游咨询功能的旅游集散中心,及丹霞山周边十个以上公共自行车服务亭为载体的旅游咨询点在内的旅游信息咨询网络体系。
并计划于今年十一再投入建设四十个咨询点,到明年五一再开出五十个咨询点,总共建设一百多个咨询点。
(3).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a, 实施社会资源整合转化为旅游产品工程。
2004年以来,梳理了城市道路,梁桥,河流,场馆,学校等设施。
按照旅游产品要求将包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市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具有明显吸引力的社会资源整合包装成旅游产品,吸引了国际游客。
b. 完善城市多语标识服务系统,提升境外游客可进入系统。
2006年我市已在全市三星级以上
宾馆,旅游商贸特色街区,4A及部分重点景区完成了中英日韩四语标识指示系统。
c. 推进多种语种旅游宣传品进公共场所。
《韶关市旅游指南》自2004年以来已印制近500万册,
免费投放在机场,车站,旅游咨询点和各宾馆饭店大堂。
《韶关市旅游宝典》,《韶关旅游邮册》两种赠阅品均获得省外宣品奖。
d, 全国首推公共自行车服务,在全国首开先河决定把公共自行车服务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到今年5月1日,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将达到800处,公共自行车达到20000辆,满足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
e, 积极推进数字电视进饭店,我市自2006年起在二星级以上宾馆大力推进数字电视转换的相关工作,使韶关成为全国第一个在旅游饭店大面积实施“模转数”并成功运作的城市,为来粤境外游客提供母语化电视服务。
f, 积极推进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规范设置,编制《韶关市旅游标志,交通指引规划》和行动计划,按照四年行动计划,韶关共将设置572块旅游标志。
g, 推行环境“四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在景点和重要旅游服务场所推行“四化”(洁化,绿化,亮化和序化)营造舒适的国际旅游环境。
先后实行了“数字城管”对道路交通进行监管,“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城市主要道路洁面,改造工程”,景区,道路,街面亮灯工程等。
(4)营造旅游业法制环境.
出台了《韶关旅游条例》,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韶关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培育发展十大特色潜力行业政策》《加快推进旅游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等一些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文件。
成立旅游执法支队,开展旅游市场联合执法,下大力气整治“野导”,“黑车”等违法行为,不断净化旅游市场环境。
因此这次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去调查下韶关市政府丹霞山旅游开发的现状,特别是旅游卫生这方面,以证实政府的政策措施是否真正落实以及老百姓眼中的满意度。
四. 成果总结.
(1),丹霞山旅游开发带来的好处.
韶关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不仅仅是经济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它提升了一个城市市民的品质生活。
从市民的角度来讲,在旅游的过程中,以游客流为载体形成了服务流和物料流,带动了资金流和人才流,拉动了信息流和服务流,创造了文化流和科技流。
旅游业发展得越快,游客流动的规模越大,流动频率越高,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得越快。
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给相关行业带来诸多商机,给老百姓带来就业岗位,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是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和“金饭碗”。
从游客的角度来讲韶关在大力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既关注本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又关注了外来游客的旅游品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品质旅游”,给中外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旅游和休闲环境,而这其中的,丹霞山旅游开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丹霞山旅游开发存在的弊端.
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导致丹霞山风景日趋商业化,而渐渐失去了她本来超凡脱俗的气质。
丹霞山四周建立起一个个现代化气氛浓厚的商业会馆和酒店,夜晚的灯红酒绿,却不再是几百年前的宁静致远了。
(3).总体现状与改进措施.
丹霞山旅游开发有利也有弊,根据这次实践现场发现的情况和调查问卷的反映,大部分人认为丹霞山开发是利大于弊的。
当然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下简单地提出几点建议;
1,景观体系的打造——通过景区内各层级景观要素的提升,形成崭新特色的景区新形象。
同时要严格保护景区内外的文物保护,水质监测等各项管理。
2,管理的加强——节假日丹霞山的游客量会暴增,各大相关部门应该派更多人员,对丹霞山景区的卫生环境进行严格管理。
3,增强旅游相关人群环境意识——我国国民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对大多数旅游者来说,自觉地旅游环保观念还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