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汝瓷小镇概况

汝州汝瓷小镇概况
汝州汝瓷小镇概况

.汝州汝瓷小镇概况

2017年汝州市蟒川镇成为中国特色小镇,辖区内的汝瓷小镇建设正如火如荼。汝瓷小镇位于汝州市蟒川镇。该镇因蟒川河而得名,镇域面15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6.2万人,镇公共财政收入7000万元。作为汝州市工矿业大镇,该镇今年前十个月的工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

在汝州市蟒川镇镇长王俊岩的介绍中,汝瓷小镇的未来风貌徐徐展现:美丽的蟒川河畔,一座占地12平方公里的汝瓷小镇将改变蟒川镇的产业布局,中国汝瓷博物馆、汝瓷文化遗址公园、汝石文化展示中心镶嵌其中,成为小镇的一个个亮点。据介绍,蟒川镇辖内的半扎古寨曾是洛(洛阳)襄(襄阳)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有“住不完的半扎店”美誉,这里曾经商贾云集、驼铃声声。虽然现在不复昔日辉煌,但历史遗迹仍在,文化脉络尚存。根据规划,这里将是以古商道文化为核心的体验式休闲之地。

据了解,目前,汝瓷小镇的建设已经进入“收官”阶段。汝瓷文化产业园与河南三建集团达成了5.3亿元的合作协议,近80家汝瓷企业实现入驻,成功入选全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在汝州市委书记高建军看来,汝瓷小镇是汝州市文化产业新格局的一部分。他说,目前,汝州市正在实施以文化为纽带的发展规划,依托“汝瓷、古寺、温泉、怪坡、曲剧”等资源,通过打造汝瓷小镇、

云禅小镇、温泉小镇,把汝州的文化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以赏瓷、云禅、养生为特色的全域旅游新局面。“以汝瓷小镇为依托,构建文

化产业新格局,是汝州人民的期待,也是市委市政府的责任。”高建

军说。

近日,为了传承发展好汝窑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汝州市委、市政府以“艺术陶瓷生活化、生活陶瓷高端化”的发展理念,秉承“文化+科技+产业+旅游+休闲”的发展思路,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理念,以副处级汝州市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为基础,套合蟒川镇,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汝瓷小镇。

中国汝瓷小镇位于汝州市南部严和店古窑遗址旁,蟒川河自西向东流经整个小镇,这里自古以来就有“十里蟒川河,十里大窑厂”之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陶瓷土矿资源和水资源十分丰富,小镇总规

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总投资35亿元。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对小镇进行总体规划,与中科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景德镇陶瓷大学、郑州大学、平顶山学院等科研单位全面合作,加快产学研的融合,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小镇,创新创业。

河南省汝州市杨楼镇黎良村的沿革历史

(一)黎良村的沿革历史 河南省汝州市黎良村有史可考始于李唐时期,据大明朝成化十年(1474年)崇圣寺碑志记载,碑头为河南道南阳汝州安宁乡榆林保崇圣寺。寺院遗址在本村西三百米处路北,始建年代不详,毁于明代兵火(1972年平整土地时重现遗址);大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牛王庙第二次重修碑志记载为栗莨村(石碑现存关帝庙);大清嘉庆十二年(1808年)关帝庙碑志记载为立樑村(碑志现存关帝庙);大清同治八年(1870年)改为安顺寨;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黎良村,意为该村人杰地灵,正值旭日东升黎明之时,朝气蓬勃,村民安分守己,实为良民。 (二)黎良村的传说 据传500多年前,本地居住着两户人家,大约70多口人,一家姓马,一家姓丘,故名为马丘屯村,后来又来了两户人家,大约50多口人,一家姓武,一家姓王,这两户人家到马丘屯后,可能是手中有钱,王家在东头盖了一座大庙,取名为王家二仙庙,武家在村西头盖了一个堂,取名武家堂,马家是老户人家,也兑钱盖了一座关帝庙,因此有“王家二仙武家堂,关云长坐在马家场”之说。 几户人家繁衍生息,一直到李自成反河南时,村中因保护得好,未受到大的损失,后来就取名安顺寨。之间姓丘和姓武的两户人家相继迁出,樊家从河北樊河坡迁到安顺寨,郭家也随后迁入村寨,遂渐扩大初步形成规模。如此几百年,后来因东大庙翻修,一挂大樑太重

架不起来,村中族长夜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白发老人说“我已经土围住脖子了”,说罢,老人突然就不见了。族长醒来后,心有灵犀一点通,用土堆起,把樑立了起来,遂改村名为立樑村,后演变为黎良村,一直延续至今。 家乡人民淳朴善良,团结和睦,相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一定会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幸福美好的家园。

课改小论文《历史开卷不是不要记忆》

历史开卷不是不要记忆 汝州市杨楼镇二中九(4)班学生杨林枫在现代教育的今天,历史实施开卷考试,资料任意查、书任意翻。这无疑给一些同学造成错觉,“历史是开卷考试,记不记都一样……”虽然老师在课堂上已经不止一次地发出劝告,一定要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历史需要一定量的记忆,可同学们仍不以为然。 众说周知,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历史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方面。历史使人渊博,没有包罗万象的历史经典、历史故事、历史名句,怎能有掷地有声的珠字玉句,怎能有铿锵有力的论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打造的是我们学生能力的培养。现在我们已形成开放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有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在城市还是在旅游区,说多种语言的洋人比比皆是。有的来华经商,有的探访学习,有的来华旅游……。在长城、在天坛、在南阳医圣祠……,它需要同学们用历史歌颂祖国几千年的文明,来弘扬民族的华美和厚重;在东北、在南京……它需要同学们不忘记近代中国是遭受凌辱的中国,是挨打的中国;在林则徐纪念馆、左宗棠纪念馆、邓世昌……它需要同学们能吟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将筹边尚未还……”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需要记忆?当同学们在演讲时再翻书查找,是不是可笑滑稽为时已晚。 历史开卷考试这对莘莘学子是个很有利的条件,他可以缓解同学们紧张的学习气氛,避免使同学们死读书,使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自由自在的去把握,我们决不能产生依赖心理,从而忽视课堂上的读记,就如那位同学所言,以为开卷考试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历史开卷并不是不要记忆,他是要我们抛弃过去死记硬背的考试框架,改变旧的教育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推进素质教育,让同学们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组织者,教师致力于全体学生主动的学习与发展;致力于创造宽松愉悦的教与学氛围;致力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致力于培养我们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史为鉴,让历史为社会、为国家服务。过去以满腹经纶称之为学识渊博,现在历史知识的丰富使同学们打造成功之路,铺垫未来的资本积累之一,开卷,他更提升了同学们对历史精华的吸收,糟粕的剔除难度、纯度。历史开卷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方式,历史记不记忆它是同学们学习的一种方法,二者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历史开卷考试绝对不能说同学们就不要记忆。翻书查资料有一定的时间限制,50分钟50分,一分钟一分,查资料有时是翻查不及的,这就说明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要想熟练离不开灵活的记忆。 诚然,开卷考试益处多多,他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前后贯穿能力,提高学生的速度与质量,强化大脑思维,还可以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开拓一片天空,从而协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现代化发展标准的新型人才。 但是,开卷考试也成了一些学生不学习的理由,仿佛“只要一开卷我就一定能靠一百分似的”,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太多的学生筑起一道“防火墙”,所以他们忽视了记忆,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掌握,结果哪?考试时慌乱的情形层出不穷,看那场面:参考资料从桌子这边一直摆到桌子那边,齐刷刷的一排,壮观极了!可是真到答题的时候,他们却像没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看什么,结果是:慌慌张张一堂,零零星星的答案,凄凄惨惨的分数。 所以,开卷考试就像一把双刃剑,就要看学生是怎么对待它,把它当做辅导工具,只是在自己真的记不起时才看一下,无疑,这是有益之至;但是若把它当做“救命稻草”,那么,结果不言而喻,广大的学生应该认清楚开卷考试的“开卷考试”的“庐山真面目”,不要被“开卷”蒙蔽,基本功一定要扎实,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大脑,提高学生的记忆量,

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排水安全施工方案

汝州市杨楼镇中心社区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厂工程 土方开挖基坑支护 及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调节池) 施工单位:河南森苑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十二月

审批栏

第一部分综述 1.工程概况 1)、杨楼镇污水处理厂位于杨楼镇北灌渠南侧空地,污水主要采用:格栅—调节池—A/O池—沉淀池—人工湿地—清水池,镇中心社区污水通过地下污水管道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格栅井和调节池,在调节池末端用提升泵对污水进行一次提升后经过生化处理排入灌渠。调节池是开挖最深的单体构筑物,池底标高5米左右,位于水厂西端,南北紧邻污水处理厂围墙,东邻A/O池间隔9.2米,西邻格栅井2.5米,因此对调节池基坑开挖、降水及支护编制本施工方案。 2)、调节池为地下式带盖钢筋混凝土结构,净尺寸10*12m(B*H)。池壁350mm厚,底板400厚,为C30 P6混凝土,底板垫层为100厚C15素砼。 3)、配筋、池顶盖、梁等详见施工图纸。 4)、工程概况其余详见施工设计图纸。 该工程地下水位较高,根据5月份地质报告,地下水位埋深3.0m左右,因此土方开挖前须做好基坑降水。 2.编制依据 该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施工蓝图;现行规范、规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主要规范、规程如下: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199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CECE96:9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总体施工部署 3.1质量目标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确保合格,争创优良工程。分项隐蔽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优良率85%。 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率100%,优良率85%。 3.2工期目标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确保总工期14天完工,开工日期按业主要求。 工期控制点: (暂按1号开始安排工期,待开工日期确定做相应调整) 深井开挖: 1—4号 4d 第一层土方开挖; 5—7号 3d 第一层边坡支护: 8--9号 2d 第二层土方开挖: 10--11号 2d 第二层边坡支护: 12--13号 2d 基坑清理: 14--16号 3d 垫层浇筑: 17--18号 2d 底板及池壁下650钢筋模板 19—23号 5d 底板及池壁下650砼浇筑 24号 1d 池壁及顶盖钢筋模板 25-30号 6d 混凝土二次浇筑 1d

杨楼镇新廷村简介

杨楼镇新廷村村情民意调研活动报告 杨楼镇新廷村位于杨楼镇工业园东北侧,西邻萧县铜路,背靠故黄河,杨刘公路穿境而过,人口6329人,耕地面积5984亩,下辖8个自然村。新廷村党总支下设新廷笔迎风口两个党支部,共129名党员。总支成员7人,交叉任职2人。近年来,新廷村党总支一班人,认真贯彻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发展本村运输、加工和黄河淡水养殖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人均收入达到5900元,成为杨楼镇各项工作的示范村。 新廷村两委班子的成员基本情况是:刘汉生任书记,黄权亮任副书记,杨中喜任副书记,杜明超任副主任,于敏任支委,刘汉礼任村委,杜文豆任村委。 新廷村党员基本特长为:种植,经商,建筑,饮食,医疗,木工,修理等。 新廷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履岗情况具体分为:科技示范岗,扶贫脱困帮助岗,政策法规岗,劳务输出引导岗,守法经营诚信岗,民事调解促进岗,常务监督岗,公益事业维护岗,文明新风倡导岗等。 新廷村“双培双带”情况之一,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的情况有:王世军,致富项目是养猪,人均收入为5000元:李加安、杜文展、蔡红新、惠永从事木材贩运的经商项目,人均收入在6500元:刘中道的致富项目是种植,人均收入在4000元:黄权亮的致富项目是收杂品,人均收入在9000元以上:刘汉生的致富项目是经商,人均收入达8000元:杜明超的致富项目是养猪,人均收入是6000元。 新廷村的“双培双带”情况之二,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的情况是:黄权亮、杨超中、胡大伟、刘汉礼等。 新廷村的“双培双带”情况之三,党员带头致富的情况有:王世军、杜明超是养猪大户,人均收入5000元:李加安、杜庆新、孟召峰、唐立华等从事木材贩运,人均收入在6000-8000元:李汉芹等从事养牛业,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胡廷刚从事防腐业,人均收入在8000元:凡明英从事面粉加工业,人均收入在6000元:张兴伦、吴刚等从事建筑业,人均收入在8000-20000元:刘汉生、黄权亮等从事经商,人均收入在8000元左右。 新廷村“双培双带”情况之四,党员带领群众致富情况:李汉芹联系张庆如,王世军联系徐培进,杜长河联系徐培振,李传玉联系李永,帮扶内容是养猪技术:卜现芳联系杜长乐,帮扶内容是养兔技术:杜长领联系张祖亮,唐立忠联系唐宜奎,唐立华联系杨传伟,杨后亮联系杨后强,杨中喜欢联系张坤,帮扶方式是木材贩运:张长民联系杨中新,惠永联系杨中兴,帮扶内容是建筑:刘永贵联系刘辉,帮扶内容是技术帮助。 新廷村一年内已经整修了沙石路18000多米,具体为:小刘庄到肖铜路,迎风口到谢庄,老杜庄到小杜村,各自然村的主要道路。 新廷村在2011年的计划生育和治安情况良好,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计划外生育,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确保了各自然村的安全。 新廷村在2011年修建了小型过路桥20座,挖田河沟5000米,完善综合服务的各项制度,拓宽服务范围,引进新技术,搞好产品结构调整,给农民提供生产资料买卖的最新信息等。 新廷村在2011年的两委班子换届选举过程中,一切按程序章程进行,公开、公平、公正,广大村民热情参与且对选举结果相当满意。 新廷村的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方面工作基本做到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基本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能够认真学习贯彻新农村的相关政策法规,我们会鼓足干劲,争取带领新廷村更好更快地发展。

传销案例采访

传销案例采访 采访对象: 举报大学生李振祥 举报大学生朱小波 受骗大学生林萍 受骗大学生邓佑喜 传销参与者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世昌 犯罪嫌疑人秦永军 犯罪嫌疑人辛俊涛 犯罪嫌疑人赵晓民 湖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处长武列超 重庆市工商局渝北区分局公平交易科科长江洪 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经侦支队支队长陈德林 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经侦支队王波 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经侦支队韩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研究员冯雷 演播室:传销,这种被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经营活动,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然而,一向被人们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却与传销、老鼠会这样的非法活动发生了联系。2004年3月,重庆、湖北警方破获全国最大的大学生传销案,解救大学生2000多人。对这起案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过批示。那么,为什么如此众多的大学生会身陷传销泥潭?参与传销的大学生到底怀着怎样的心态?《新闻调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同期声(现场):我来自湖南,名叫陈新。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大家伙记住这句话。下面请我的家人闪亮登场。 传销人员: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传销人员:非常好。 传销人员:我来自江苏宿豫,名字叫张磊,祝大家早日成功。 传销人员:亲爱的朋友,晚上好。 传销人员:非常好。 传销人员:我来自江苏沭阳,名字叫孙志雷,我祝大家早日登上成功的顶峰。 解说:这是《新闻调查》曾经报道过的传销人员进行培训的情况。前不久,在重庆警方摧毁的一个传销网络中,参与传销的人员超过2000人,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区的大学生。 长江:这一共有多少窝点? 韩光:一共有一百三十多个窝点。 长江:就在这个渝北区啊? 韩光:对,就在这两路镇。 解说:2004年6月,记者来到曾经大量聚集传销大学生的重庆市渝北区,在办案民警的陪同下,寻访当时的传销窝点。

汝州市杨楼镇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3月24日在杨楼镇第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镇长张长兴 尊敬的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杨楼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镇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镇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按照“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兴镇、生态靓镇”的发展思路,砥砺奋进,务实重干,创先争优,顺利完成了乡十三届人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着力赶超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1年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83万元,是2006年的5.8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252万元,是2006年的3.9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8222万元,是2006年的10.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901元,是2006年的2.3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总额完成5130万元,是2006年的3.2倍;粮食产量完成27158吨;畜牧业肉类总产量完成7005吨,是2006年的2.1倍;新增农机总动力0.4万千瓦。透过指标看发展,通过数字看民生,正是靠着扎实的工作,强有力

的项目支撑,我们的各项目标才实现赶超。 二、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五年来,我们抓住迎接奥运、撤乡建镇、建设中原经济区和汝州市实行省直管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切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坚定信心,脚踏实地,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这项中心工作,拼干劲抢进度,拼运作抢资源,拼服务抢效率。五年来共新上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投资5.3亿元的河南煜达高端阀门制造项目,投资2亿元的河南春秋生物质能源机电设备制造项目,投资20亿元的欣裕科技年产60万吨燃料油项目,投资2亿元的三源牧业年出栏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为使这些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我们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搭建招商平台,组建招商团队,外引内联,镇主要领导亲自到浙江温州等地与客商洽谈会商,对引进来的项目,加大服务力度,协调地方关系,协助办理各项审批手续,使项目引的来,留的住,发展的好。为了在汝南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原阀门产业园区,在镇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和积极运作下,市委、市政府专门到温州组织了以阀门制造为主题的专项招商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全镇招商选资完成4.03亿元,开创了我镇项目建设的新局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杨楼经验,2011年度荣获“汝州市招商选资工作一等奖”的殊荣。 三、着力夯实农业基础,民生和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天下足。农业是基础,民生是大事。五年来,我们积极与上级主管部

调节池土方开挖深基坑支护及降水专项施工方案(1)(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汝州市杨楼镇中心社区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厂工程 土方开挖基坑支护 及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调节池) 施工单位:河南森苑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十二月 审批栏

第一部分综述 1.工程概况 1)、杨楼镇污水处理厂位于杨楼镇北灌渠南侧空地,污水主要采用:格栅—调节池— A/O池—沉淀池—人工湿地—清水池,镇中心社区污水通过地下污水管道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格栅井和调节池,在调节池末端用提升泵对污水进行一次提升后经过生化处理排入灌渠。调节池是开挖最深的单体构筑物,池底标高5米左右,位于水厂西端,南北紧邻污水处理厂围墙,东邻A/O池间隔9.2米,西邻格栅井2.5米,因此对调节池基坑开挖、降水及支护编制本施工方案。 2)、调节池为地下式带盖钢筋混凝土结构,净尺寸10*12m(B*H)。池壁350mm厚,底板400厚,为C30 P6混凝土,底板垫层为100厚C15素砼。 3)、配筋、池顶盖、梁等详见施工图纸。 4)、工程概况其余详见施工设计图纸。 该工程地下水位较高,根据5月份地质报告,地下水位埋深3.0m左右,因此土方开挖前须做好基坑降水。 2.编制依据 该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施工蓝图;现行规范、规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主要规范、规程如下: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199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CECE96:9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总体施工部署 3.1质量目标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确保合格,争创优良工程。分项隐蔽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优良率85%。 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率100%,优良率85%。 3.2工期目标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确保总工期14天完工,开工日期按业主要求。 工期控制点: (暂按1号开始安排工期,待开工日期确定做相应调整) 深井开挖:1—4号4d 第一层土方开挖;5—7号3d 第一层边坡支护:8--9号2d 第二层土方开挖:10--11号2d 第二层边坡支护:12--13号2d 基坑清理:14--16号3d 垫层浇筑:17--18号2d

汝州市杨楼镇概况

汝州市杨楼镇概况 一、地理位置 杨楼镇位于汝州市西南部25公里的汝河南岸,东连王寨乡。南通寄料镇,西接汝阳县,北靠庙下镇。杨楼镇地势南高北低,属半丘陵地带,平临高速斜穿镇域东北部,省道庙洪线纵贯南北,县道前石线横跨东西,汝河穿境而过。全镇辖区面积69.98平方公里,地处北纬33°28'至34°06',东经112°24'至113°38'的范围,海拔286m至310m。 二、历史沿革 杨楼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醇厚,人杰地灵。早在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留下2.5万平方米的李楼遗址。北魏于此置北汝郡。西部石台村为广城聚、广成苑、广成关旧址。汉隋为梁县治,北魏为石县治。杨楼镇在历史上就是汝州市境内西部政治中心。清朝咸丰年间直隶在杨楼设立分别州衙门。1919年改为杨楼镇,1947年12月,临汝县人民民主政府在杨楼镇和尚庙村成立,并在当地设立第二区公所。1948年9月,第二区公所移驻杨楼村,1958年8月成立杨楼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杨楼镇,2009年改制为杨楼镇。 三、自然条件 气候:杨楼镇位于亚热带向温带过度区和温暖带湿润大陆性气候,阳光充沛,雨量适量,灌溉便利,适宜多科农作物生长,年平日照2240小时,年平均气温14.8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2摄氏度,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19摄氏度;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年

平均降水量790mm,年最大降水量1124mm,年最小降水量446mm,无霜期为213天,冻结期由12月至次年2月,最大冻土深度80mm,影响镇域各功能布局的盛行风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水文及水资源:杨楼镇境内主要河流为北汝河,发源于嵩县龙池漫山北麓车村镇,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储量多,河水清澈多被用于饮用。镇域内有水井1800余口,属软水质。 四、自然资源 杨楼镇受土壤气候及地形地貌的影响,形成多种类型的生物群落。植物自然较好,属落叶阔叶树和针叶树组成的多层次植被群落。植物种类繁多,有杨树、蜀桧、槐树、杜仲、柏树、松树等林业资源,且质量较好、分布广、产量高。农业资源有小麦、玉米、红薯、烟叶、花生、大豆等。汝河北部河滩地更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杨楼镇农业经济多元化和农业产业化奠定了较为 雄厚的物质基础。 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镇党委政府按照“工业强镇、农业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一是利用交通优势,打造“庙洪线工业经济带”。目前沿庙洪线两侧已建成了天工铜业、豫兴铸造等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4家,全镇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6家:二是抓传统优势,形成铸造加工产业集团,目前已建成刘圪垱铸造工业园区,入住企业达到15家,豫兴铸造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合金钢铸件项目已经投产,将成为河南省最大的蝶形阀门生产基地;三是发挥龙头优势,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以梦想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其他食品厂为依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加工业集群;四是整合资源优势,发展新型建材业。以

汝州市杨楼镇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曲(河南分卷·汝州) 杨楼镇 一、政区情况 杨楼原名杨家楼,清朝嘉庆年间一杨姓官员携带家眷在此购地筑楼,为方圆数十里之奇观,群众称此地为杨家楼,后又演变为杨楼。杨楼镇位于汝州市西南21公里的汝河南岸,东连王寨乡,西与汝阳县毗邻,南通寄料镇,北接庙下乡。镇政府驻地杨楼村。全镇24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276个村民组,总面积69.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总人口6.2万人。 杨楼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厚,人杰地灵,早在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留下了2.5万平方米的李楼遗址北魏于此置汝北郡。西部石台村为广成聚、广城苑、广城关旧址。汉隋为梁县治,北魏为石县治。杨楼镇在历史上就是汝州市境内西部政治中心。清咸丰年间,汝州直隶州在杨楼设立分别州衙门。1919年改为杨楼镇,1947年12月临汝县人民民主政府在杨楼镇和尚庙村成立,并在当地设立第二区公所,1948年9月,第二区公所移驻杨楼村,1958年8月成立杨楼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为杨楼乡,2009年撤乡建镇。 二、自然条件 杨楼镇地势南高北低,属半丘陵地带,省道庙洪线纵贯南北,县道前石路横跨东西,平临高速公路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地处北纬33°28′至34°06′,东经112°24′至114°

36′的范围,海拔高度286m至310m,气候属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区和温暖带湿润大陆性气候,阳光充沛,雨水适量,灌溉便利,土壤以黑土潮土为主,适宜多科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日照约2200小时,年平均气温14.8℃;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温度零下19℃;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降水量790mm,年最大降水量1124mm,年最小降水量446mm,冻结期由12月至次年2月,最大冻土深度80mm。 杨楼镇境内主要河流为北汝河,发源于嵩县龙池漫山北麓车村镇,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储量多,河水清澈多被用于饮用。镇域内有水井1800余口,属软水质。 杨楼镇受土壤气候及地形地貌的影响,形成多种类型的生物群落。植物自然较好,属落叶阔叶树和针叶树组成的多层次植被群落。植物种类繁多,有杨树、槐树、杜仲、柏树、松树等林业资源,且质量较好、分布广、产量高。农业资源有小麦、玉米、红薯、烟叶、花生、大豆等。汝河北部河滩地更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杨楼镇农业经济多元化和农业产业化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经济概况 镇党委、政府按照“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兴镇、生态靓镇”战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2011年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58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225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58222万元,招商引资预计完成4.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6901元,粮食总产量完成27158吨,畜牧业肉类总产量完成7005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