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P430单片机实现的无线传输模块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温度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温度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0705402b160b4e767fcf63.png)
图 1 系统结构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 2温度采集 部分 根据温 室大棚 控制精 度 的要 求 ,选 用 D S 1 8 B 2 0 做 为温度 传感 器 。 D S 1 8 B 2 0内部结构 框 图如 图 2 所示 。主要是 由存储 器 、 控制 器 、 单线 接 口、 温度 敏感器 件构成 。
信 息 技 术
2 0 1 3 年 第3 4 期l 科 技创新 与应 用
基于MS P 4 3 0 单片机的 温度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王 玉
( 黑龙 江八一农垦 大学信息技 术学院 , 黑龙江 大庆 1 6 3 3 1 9 ) 摘 要: 随着现代数字化和智能化技 术的发展 , 温度检测在工业和农业等方面都有 着广泛的应用。 温度采集系统通过采用以新型 超低功耗 M S P 4 3 0 F 2 4 7单 片机 为 控 制核 心 ,低 功耗 的 H M 系类 蓝 牙模 块 以及 低 功 耗 的 D S 1 8 B 2 0数 字温 度 传 感 器为 外 部 数据 采 集, 完成现场温度 的实时监测并通过蓝牙模块将采集的温度数据以无线方式传输到上位机 , 从 而实现异地温度监测的功能, 具有 数据传输准确 , 可靠性高等特点。 关键 词 : 温度 采 集 ; 无线 传 输 ; 低 功 耗
2系统软 件设 计 2 . 1主程序 的设计 该 系统 为了避免一 些可能 因为操 作而导致 的误动作 ,在程序 的设 计 中加 入一定 的处理方 法 ,例 如程序设计 过程 中为 了避 免 由于 开机 按 键按下 时间太 长导致显 示屏没 开机就 自动关 机的状况 ,程序在 开机时 采用 了松手检 测 , 开机按 键按下后 , 检测到 手松开后 才开机 。开机 后时 钟初始 化 , 时钟初 始化 函数 中包 括 了串 口的初始 化 ; 接下来是 系统初 始 化, 系统 初始 化 中包 括 : m 口的初 始化 , 定 时器 A 、 B初 始化 , 液 晶屏 初 始化 , 对 比度初 始化 以及 变量初始化 。其 中变量初 始化 中对上 次关机 中 系统 的状态读 取 出来 ,上次关 机记忆 的状 态本次 开机保 持上次 关机前 的状态 , 能够记 忆的状态 有 : 语言 的选择 , 背光 灯 的开与关 , 无 线传 输开 关, 报警开 关以及报警 上下限 没置 的数值 。 系统 主程序 的流程图如 图 5 所示 。 2 . 2 无线蓝牙模块的程序设计 蓝 牙部分采用异 步 串行 通信 ,本 程序一 开始在 ̄ - , t g t , 初始化 的阶段 就对 串 口进行 了初 始化设 置如 下 : v o i d DRV U A R T O I n i t ( v o i d )
基于MSP430的433 MHz无线收发模块设计
![基于MSP430的433 MHz无线收发模块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05c9c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1.png)
办公自动化杂志1433MHz 无线收发模块应用随着无线通讯的迅猛发展,自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33.05-434.79MHz 作为国内免许可的ISM 开放频段,其绕射能力强、通信距离远、接受灵敏度高,适合于比较复杂的环境。
同时无线收发模块作为自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在低功率遥感勘测、住宅和建筑自动控制、无线警报和安全系统、工业检测和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等行业广泛应用。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MSP430的433MHz 无线收发模块。
2433MHz 无线收发模块设计2.1无线收发模块设计指标2.2硬件电路设计无线收发模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CC1101UHF 收发器、单片机MSP430F5418及供电电路。
CC1101UHF 收发器为数据包处理、数据缓冲、突发数据传输、清晰信道评估、连接质量指示和电磁波激发提供广泛的硬件支持。
单片机MSP430F5418为数据包处理、数据缓冲、数据传输等提供软件支持。
本文着重介绍单片机MSP430F5418电路设计(如下图)。
3433MHz 无线收发模块数据正确率的测试将发送模块的485输出信号线A 和B 分别和电脑串口232转485线上的A 和B 相连,打开串口程序,配置波特率为9600,检验位NONE,数据位为8,停止位为1,然后选择16进制数显示,打开接收,然后给发送模块供电,可以看到如果其发送接收正确则输出0X52(R 的Ascii 码),基于MSP430的433MHz 无线收发模块设计王志霞(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030031)摘要:自动控制是无线收发模块的核心,在通信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对目前自动控制领域蓬勃发展,设计了一款基于MSP430的433MHz 无线收发模块。
主要介绍该模块的硬件电路原理图、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参数选择,同时对实物进行调试测试,使模块得到进一步完善,能夠稳定运行。
关键词:无线收发模块单片机;MSP430F5418;电路原理图中图分类号:TN9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7696Design of 433MHz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Based on MSP430WANG Zhixia(Business 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030031Abstract :The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utomatic control.It also is the indispensable link of communication system.In view of the present booming automatic control field,a 433MHz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based on MSP430is designed.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cheme selection of the hardware circuit schematic of the module,unit circuit design and component parameter selection.At the same time,it debuggs and tests the physical ob-ject.So that the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and able to run stably.Keywords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MCU;MSP430F5418;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20201215Education总第437期29··办公自动化杂志(上接第47页)(上接第28页)4总结本文通过LabVIEW软件,在电脑上以虚拟仪器的方式实现了声音信号分析器。
基于MSP430的无线动态充电电动汽车系统的研究
![基于MSP430的无线动态充电电动汽车系统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c52fd5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b.png)
工作研究基于MSP430的无线动态充电电动汽车系统的研究关壮壮 傅品翰 米双芊 武盛豪 杜江勇(吕梁学院,山西 吕梁 033000)摘 要:本文研究系统主要包括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电动车和超级电容储能装置。
首先,在试验阶段中,先将5V的直流电经过LC自激振荡电路道变成高频800kHz的交流电,在一次侧,通过德州TI公司MSP430系列单片机控制舵机动作隔离副边电路,此时维电器常闭触点动作,电容不充电,按下按键维电器恢复,同时定时分钟,交流电经过发射线圈向接收线圈传递能量,通过磁耦合请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式,接收线圈与接收线圈发生活振隅合,将电能转换成磁场能量进行传输,从一次侧化送到一次侧的能量经过全桥整流环节后供给超级电容储能,定时结束后,电器动作发射线圈停止向接收线圈传能量,同时电机动作使得系统电路接通,小车自启,沿着规定线路行驶直至停车。
此系统动态充电效率高,快捷智能,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利用的科研和发展有创新型价值。
关键词:LC自激振荡逆变;磁感应谐振式无线传能;全桥整流;超级电容;德州TI公司MSP430单片机;动态充电引言:无线电动汽车受到了许多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和实践。
其中科学家特斯拉早在1901年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大功率无线传输技术,他去世后,研究迫不得以停下来。
100多年后的今天,无线充电技术再一次达了高潮。
万物互联时代下,无线充电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能支持高达100万个/平方千米的连接数密度,有效支持海量设备接入,是万物互联时代的一组通信标准。
万物互联时代下用电设备数量实现数倍增长,不同设备采用不同标准的充电接口,为这些装置供电将成为一大挑战。
无线充电采用统一的充电标准,具备方便、安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同一无线充电底座能同时为不同设备充电,省去携带多种充电线材的麻烦;随放随充的特点有助于实现设备的碎片化充电,用户能在办公室、咖啡馆、机场、快餐店等场所轻松方便地获得电力支持。
基于MSP430和CC1100组成的无线集抄系统
![基于MSP430和CC1100组成的无线集抄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b97c882d0d233d4b14e6908.png)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杨辉(),男,河南唐河县人,助教,主要从事机电教育研究。
基于MSP430和CC1100组成的无线集抄系统杨 辉1,王俊霞2,冯德军3(1.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2.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河南郑州4530000;3.郑州安然测控设备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62)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M SP430单片机和CC1100无线射频芯片组成的无线集抄系统,详细叙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与软硬件的实现方法。
通过对本系统硬软件的设计,实现了无线集抄作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及管理成本。
关键词:M SP430;CC1100;无线网络;智能终端中图分类号:T 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60(2008)0420101205I n tegra tion syste m ba sed on the M SP430and CC 1100wh ich a reC om pos it ive w ith W i r eless Ra d io C ore SheetY ANG Hui 1,et a l .(1.Henan I 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Xinxiang 453003,China )Abstra ct:T hecont ents of 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w ire less i ntegrati on syst em based on the M SP430and CC1100whicha re compositive with wire less radi o core sheet,which recite the de sign of this syst em and the ways of soft wa re and hard wa re carried out .This system thr ough the de sign of t he s oft w are and ha rd ware,w ire less set copy a ssi gnment,can save the m a l ot of artific i a l and management co st .Key wor ds:M SP430;CC1100;wirele ss ne t work;i nte llectua lize te r m inal 传统的入户抄表和预付费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入户麻烦、管理运行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数据实时性差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管理和物业管理。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WIFI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WIFI无线传输模块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da78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4.png)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WIFI无线传输模块设计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发展,无线传输模块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具备WIFI功能的无线传输模块。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WIFI无线传输模块的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
常见的选择有Arduino、Raspberry Pi等。
这里我们选择Arduino作为控制核心,因为它具备易上手、低功耗等特点。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WIFI模块。
常见的选择有ESP8266、ESP32等。
这里我们选择ESP8266作为WIFI模块,因为它具备低功耗、价格便宜等特点。
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需要将单片机与WIFI模块进行连接。
首先,将单片机的RX引脚连接到WIFI模块的TX引脚,将单片机的TX引脚连接到WIFI模块的RX引脚。
接下来,将单片机的VCC引脚连接到WIFI模块的VCC引脚,将单片机的GND引脚连接到WIFI模块的GND引脚。
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需要编写程序将单片机与WIFI模块进行通信。
首先,我们需要初始化单片机和WIFI模块的串口通信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单片机的串口发送AT指令给WIFI模块,实现无线传输功能。
常用的AT指令有连接WIFI网络、断开WIFI网络、发送数据等。
由于字数限制的原因,无法详细展开所有的设计细节。
但是希望通过以上的描述,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思路,方便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
总之,基于单片机控制的WIFI无线传输模块的设计是一个相对较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等多方面因素。
然而,一旦成功设计和实现,它将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农业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基于MSP430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MSP430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bf27f5941ea76e58fa0456.png)
2 系统 的硬 件 结构 设 计
本文 无线数 据采 集 系统 的监 测终 端 节点 和 传感 器 探测 节 点 均 以 MS P 4 3 0 F 1 4 9单 片 机为 控 制核 心 , 监 测 终端 和探 测节点 的发 射 电路采用 2 7 . 1 4 5 MH z 载波 、 A S K调制 方式 经 高效 开关 式谐 振 功率 放大 器完 成 , 节 点 的接 收 电路采用 具有 间歇 工作状 态 的超再生 检波 电路 。构成 无线 传感 网络 的各探测 节点 之 间的转发 功能 主 要 由软件 实现 , 数 据 编码方 式采用 双相 码 , 监 测终 端处 理探 测节 点 传输 回来 的数据 经 液 晶显 示 器实 时 显示 。 无线传 感 网络 中 , 温度 检测 使用 温度传 感器 D S 1 8 B 2 0 , 光照信 息检 测使 用光敏 电 阻。监测 终端节 点功 能框 图 如 图 2所示 , 传感 器探 测节 点功 能框 图如 图 3所示 。
第3 3卷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河 池学 院学 报
J OUR NAL OF HE CHI UNI VE RS I T Y
V o 1 . 3 3 N o . 5 Oc t . 2 01 3
基 于 MS P 4 3 0的 无线 数 据 采集 系统 设 计
蒙
( 柳 州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信息发送给网络的所有者_ 2 ] 。无线传感器 网络通过节点 的数据采集和传输 , 可以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获
取对 象 的信 息 , 对 环境 的变 化具 有很 强 的鲁棒 性 , 因此 它具 有广 泛 的应用 前景 , 可 以应用 于军 事情 报侦察 、 工 业 生产 过程 控 制 、 环 境 监 测 和 保 护 以及 现 代 化 交 通 管 理 等 领
NRF2401使用详解
![NRF2401使用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ca04f1ec5da50e2524d7ff3.png)
基于NRF2401和MSP430F149实现无线通信一、实验目的:1、掌握无线通信模块NRF2401的使用方法,学会用此模块实现数据传输;2、进一步了解MSP430F149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环境。
二、实验功能:本实验完成无线通信功能,具体是通过NRF2401实现一个发送数据一个接受数据,发送端实现0~99循环发送,接收端接受数据并显示在数码管上。
注意:由于NRF2401价格不菲且易坏,所以将此模块插入到最小系统板上的插槽时应注意师父查反,正确的方向是天线端向外,且插拔时一定要断电。
三、实验原理:NRF2401是单片射频收发一体芯片,工作于2.4—2.5GHz ISM频段,适用于多种无线通信场合,如无线遥控器、无线鼠标等,且传输数据稳定,这种无线通信解决方案适合传输距离较近的无线控制项目,它只需要和处理器配合使用便能实现可靠的数据传递。
下面详细介绍如何运用MSP430单片机控制NRF2401完成无线通信。
1、RT2411模块按照设计流程,应该是根据NRF2401的datasheet搭建硬件电路,但是为了使用方便,我们使用了模块电路RT2411,RT2411是NRF2401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1所示),使用此模块电路的好处是我们只需要将各个引脚连到单片机对应管脚,配合正确的程序就可实现无线通信功能。
相关的两个文档是《NRF2401A..pdf》和《RT2411使用手册》,尤其要注意RT2411模块价格昂贵且容易损坏,使用前一定要认真阅读《RT2411使用手册》第二页的五个注意事项,要尽量避免由于使用不当造成芯片损坏。
图1. RT2411模块实物图(左)和原理图(右)2、实验说明和硬件连接我们将做一个简单实验,由发送机连续循环发送数字1-99,接收机接收数据并将其显示到数码管上,这样可以看到实验效果:接收机数码管上循环显示数值1-99。
发送机和接收机都是由一块MSP430F149最小系统板和一个RT2411模块组成,共需两套MSP430F149最小系统板和两个RT2411模块。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检测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329b1e0b4e767f5acfce8d.png)
机 需
,
其 突 出 的 特 点 是 可 以 实现 极 低 的 功 耗
的工
。
它有 5
1
种可编程
作 模 式 其 中活 动 模 式 下
,
工
作电流仅
IJ A
。
280 p A
L PM 4 ,
模 式 下 仅 需
4 8K B + 2 56B
以 及
口
0
.
M S P 4 3 0 F 16 1 1
内部 具 有
,
的
F la s h
s o gc aa tr t so w o t, ih rl bl , i l tu tr , tbep ro ma c n r ciai , n y t n h rce i i fl c s hg ei i t smpe s cu e sa l ef r n ea dp a t l a d ma r sc o a i y r c t y
序 列 号 是 出厂 前 被
,
0 0 62 5 ℃
.
,
可 实现 高 精 度 测 温
.
。
适 应 电压 范 围
,
:
光 刻 好 的 其 排 列 是 : 品 类 型 标 号 接 着的 4 8 位 是 产
该 D S l 8 B Z O 环 冗 余 校 验 码 (C R C 码 ) 光 刻 R O M 的
。
3 0
E E PR OM 性 质的上
.
再 由 复 制 R A M 命令 写 入
。
(4 ) 成 本 低 廉
1) S 18 8 2 0
。
、
下 限 报 警寄存 器 中
6 内部 结 构 主 要 由 四 部 分 组 成 : 4 位 光
基于MSP430F133和RFW模块的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
![基于MSP430F133和RFW模块的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https://img.taocdn.com/s3/m/952406f7c8d376eeaeaa3119.png)
RF mo ue S F — 0 n F l 2 c a a t r t s a d a pia in r ls a a c mmu ia in b s d o MA p o W d l R W D1 0 a d R W 0 h r c e i i n p l t sWi e s d t o sc c o e nc t a e n CS r . o t c 1 n tr aie i fmw r r g a o o . d i e l n i a e p o r m. a z r K y r s MS 4 0 R W — 0 。 W l 2 C MA e wo d : P 3 . F D1 0RF 0 . S
围 1 系统 硬 件 实 现 的 主 要 连 接 围
括 R W2 . F 8 C 和 R W4 8 三 个 芯 片 。R W2 F 4 R W4 8 F 8R F 4完 成 所
硬 件 设 计 中 对 MC 提 供 双 晶 振 系 统 ,低 频 晶 振 3 . 8 U 27 K 6 为 R 2 2接 L提 供 频 率 支 持 , 频 晶振 8 为 系 统 运 行 的 主 时 S3 I 高 M 钟 , 1口 的 8位 为 R W — 0 P F D1 0的 8根 数 据 线 , 40 P . 为 P . ̄ 44
是 在 固件 编 程 时 有所 不 同 。 设 计 中采用 的处 理 器 为 MS 4 0 1 3,它 是 一 种 超低 功 耗 P 3 F3
读一 个字节 , 每一个 中断 MCU可 以读 1 6个字 节 , 这就减 少 了 MCU处理数据的开销。
无 线 数 据 通 信 的收 发 硬 件 设 计 是 一 样 的 。基 于 电 路 的 复 杂
刘 佳 周 广 荣 夏 志 忠 (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工程 学院, 宁 大连 16 2 ) 辽 06 1
基于MSP430和STM32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基于MSP430和STM32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4ec182cc22bcd126ff0cb4.png)
2 . 1 射 频 芯片
这里采用的 n R F 2 4 L 0 1的典 型 外 围 电路 如 图 1 。
由于 涉及 到射 频方 面 的知识 , 对 电路 P C B布局 等 尤 为 重 要 , 所 以 我 们 一 般 使 用 现 成 的 模 块 , 现 成 的
由于考虑 到 一 些具 体 的应 用 场合 , 发送 端 一 般是 n R F 2 4 L 0 1 模 块性 能 比较 高 , 并且 易于使 用 。 通 过传 感器 将 采 集 的数 据通 过 无 线方 式 发 送 到 接 收 端的, 比如 环 境 监 控 系 统 中 , 需 要 实 时将 环境 数 据 如
工作, 并 且拥 有 5个 低 功耗 模 式 可供 选 择 , 在L P M 4 . 5
模 式下 能够 到达 0 . 1 u A在 3 . 0 V下 , 【 】 是发 送 端 的 理想 选择 。
接 收端采 用 了时下 比较 流行 的基 于 A R M C o d e x —
M3的意法 半 导 体 公 司 的 S T M3 2系 列 单 片机 , 该 单 片
图1 n RF 2 4 L 0 1 射 频 电路 图
2 . 2发 送端
机主 频 能够 达 到 7 2 MHz , 囱 具有 强大 快 速 的处 理 能力 ,
有 强大 的处 理能 力提供 了可能 。
采 用 MS P 4 3 0 F 5 4 3 8 A+ n R F 2 4 L 0 1 作 为 发送 端 , 发
所 未 有 的革命 。我 们 的生产 生活 中有 线 的通信 目前还 够 满 足不 同功 能 的主控 单 片机 的需 求 , 即使 像 普通 的
0 5 1 也 能 够 通过 I O 口模拟 S P I 时序 对 n R F 2 4 L 0 1进 占据 着 主要 , 但 是有 线通 信 在 一些 场 合无 法 解 决 实 际 8 问题 或 者铺 设 有 线 的 成 本较 高 , 比如 远 程 环 境 的监 行控 制 , 并且 它 集 成 增 强 型 S h o c k B u r s t 功能, 具有 自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录井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录井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8980f10242a8956bece4a8.png)
摘要: 分析 了综合 录井仪 采用有线方式传输数据存在的 问题 , 设计 了一种利 用低 功耗单 片机和无 线数字传 输芯 片构 成 的录井无线数 据采集 系统 , 实现 了录井数 据采 集的无 线传输 。文 中对 以 MS 40 2 P 3 13单 片机 为控 制核 心的 录井无线收 发 系统 的硬件和软件 实现进行 了详细 阐述。现场使用表 明该 系统具有抗 干扰 能力强、 可靠性 高、 功耗低 的特点 , 适用 于生
L i Z i-a IBn, OU Jay n
( olg f eh ncl n lcrncE gneig S uh s erlu U iesy C eg u6 0 0 , hn ) C l eo c a i d Eeto i n iern ,o twet toem nvri , h n d 15 0 C ia e M aa P t
wrls aaaq iio y tm o oe f o o rsn lc i n ieesd t rn cie ,c ivd t o gn aa aq ii i esd t c us in sse cmp sd o w p we ige hp a d wrls aat s ev ra he e o lg igd t c us- e t l a
Ab t a t T i p p ra ay e h r b e fu ig t e c b e w y t a s t aa i d lg ig u i , e in d a lg i g sr c : h s a e l z d te p o lmso sn h a l a t n mi d t mu o gn nt i d s e gn n or n t g o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6e3d9e6529647d2728527f.png)
( 作者 单位 :武汉 交通职业 学院 )
图2磁 耦合 式 无线 电能 传输 系统
三、其他主要 电路设计
(1 )振 荡 电路 。由5 5 5 定 时器组 成 的多谐 振荡 器 ,其 中 R 、R 和电容C: 为外接 元件 。 电容 c : 充 电时 ,定时 器输 出 , 电容 C : 放 电时 , 0 ,电容不 断地 进 行充 、放 电 ,输 出端便 获
S YS P R ACT I C E 系统 实践
基 子单片机 控制 的_ 无 线 电能传输装 置 的设 计
◆赵
摘 要 :本 系统利 用大功 率 高频传 输 线共振 变压 器( 放 大发射 机) 的原理 对 能量进 行 放 大与传 输 ,同 时 应 用 了耦合 强磁 共振 原 理将 电场 能量 转化 为磁 场能 量 ,完成 了无 线 电能传输 装置 的设 计 。 系统 主要 由发射模 块 、传输 模块 、接 收模 块 、S T C1 2 C5 A 6 0 S 2 单 片机控 制模 块 、1 2 8 6 4 显示模 块 等五部 分构 成 。 发 射 模 块 与接 收 模 块 通 过 磁 场 耦 合 相 联 系 , 发 射 电路 将 电 能 转 换 为 磁 场 能 量 发 射 出去 , 通 过 前 后 级 绕 组 的 电磁 感应将磁 场 能量传输 到接 收 电路 。整 个 系统 的 实现 了高精度 、 高性 能 、低 成本 、低 功耗 。 关键 词 :单 片机 ;无 线 ;接 收 ;磁耦 舍 通 过调 节 电阻R 可改 变其振 荡频 率 ,其实 质是将 直 流形式 的
S T C 1 2 C 5 A 6 0 S 2 单 片机控制 模块 、1 2 8 6 4 液晶显示 模块 等五 部
分 构成 1 。 系统 总体 框 图如 图 1 所示 :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WIFI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WIFI无线传输模块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c196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c.png)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WIFI无线传输模块设计WIFI无线传输模块是一种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的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设计方案中,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来实现对WIFI模块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WIFI模块。
常见的WIFI模块有ESP8266、ESP32等,这些模块都具备较强的无线通信能力和低功耗特性。
我们可以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块。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WIFI模块与单片机进行连接。
一般情况下,WIFI模块通过串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
我们可以通过将单片机的TX引脚连接到WIFI模块的RX引脚,并将单片机的RX引脚连接到WIFI模块的TX引脚,实现双向通信。
在单片机程序的设计中,我们需要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来控制WIFI模块。
首先,我们需要初始化WIFI模块的串口通信设置,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向WIFI模块发送特定的AT指令来进行控制和配置。
例如,可以通过AT指令连接到WIFI网络、获取本地IP地址、发送数据等。
在驱动程序中,我们还可以定义一些函数来简化AT指令的发送和接收,使控制更加方便。
另外,在设计中我们需要注意WIFI模块的电源供应。
一般情况下,WIFI模块需要3.3V的电压供应,而单片机输出的IO信号一般为5V。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逻辑电平转换器将单片机的IO信号转换为3.3V,以兼容WIFI模块的工作电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设计不同的功能。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远程控制系统,通过WIFI无线传输模块将用户的控制指令发送到被控制的设备上。
我们可以通过配置WIFI模块为TCP服务器,在单片机程序中监听特定的端口,接收来自用户的控制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总结起来,基于单片机控制的WIFI无线传输模块设计涉及到WIFI模块的选择、与单片机的连接、驱动程序编写、逻辑电平转换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编程,可以实现WIFI模块与单片机的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
基于单片机Wifi无线通信方案 (5)
![基于单片机Wifi无线通信方案 (5)](https://img.taocdn.com/s3/m/181a2a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6.png)
基于单片机Wifi无线通信方案1. 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嵌入式系统中,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
本文将探讨基于单片机的Wifi无线通信方案,并介绍其原理、实现步骤和应用场景。
2. 方案原理2.1 Wifi技术简介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基于IEEE 802.11系列协议。
通过Wifi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具有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2.2 单片机与Wifi模块的连接为了实现基于单片机的Wifi无线通信,需要将单片机与Wifi模块进行连接。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串口或SPI接口与Wifi模块通信。
在连接时,需要根据Wifi模块的规格和引脚定义,正确连接相应的引脚。
2.3 通信协议Wifi无线通信需要使用一定的通信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TCP/IP和UDP。
TCP/IP协议可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UDP协议则更适合传输效率较高的数据。
3. 实现步骤3.1 硬件连接首先,根据Wifi模块的规格和引脚定义,连接单片机和Wifi模块的相应引脚。
一般情况下,需要连接供电引脚、地线、串口或SPI接口等。
3.2 编写驱动程序根据使用的单片机型号和Wifi模块型号,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包括初始化Wifi模块、配置网络参数、发送和接收数据等功能。
3.3 客户端程序开发在单片机端,开发相应的客户端程序,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根据通信协议的要求,将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封包,发送到目标设备。
同时,接收来自目标设备的数据,并进行解包处理。
3.4 服务器程序开发在目标设备的服务端,开发相应的服务器程序,用于接收来自单片机的数据,并处理响应。
根据通信协议的要求,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4. 应用场景基于单片机的Wifi无线通信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特别是物联网领域。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矿井无线报警系统设计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矿井无线报警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290d8bbceb19e8b9f6ba09.png)
宰文 姣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摘 要 :设计一种 高性 能、低功耗 、低成 本的矿井 无线报警 系统.MSP430单 片机 为 系统控 制器,CCI100模块 实现 信息
的无线收发,LCDI2864和键盘模块 构成人机 交互平台,语音 芯片 ISD4002.120实现报 警信息的语 音播报,详细叙述 了系
3 系统硬件设计
收 稿 日期 :2012.11.14 作者简介:宰文姣(1979-),女,湖北武汉人,讲 师,研究方向:智能控制 、单片机技术,Email:zaiwenjiao@126.tom. 基金项 目: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 目,四川师范大学校级项 目(08QNL02)
14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系统由若干个节点构成,在本系统的实际过程中,设计并研制了 6个报警节点,每一个节点进行 了编号.在 工作状态期间,每一个节点均处于待机模式,若其 中某一个节点所在 的位置 出现安全后紧急事故,该节点附近 的工作人员可以键 盘输入报警 事故,同时在 系统中设置 了常见的不同事故类型,并通过语音芯片进行了存储. 在特 殊 紧急 情 况下直 接 按 下事 故按 钮就 可 以将 报警 信 息通过 节 点传 送 出去并 进行 语 音播放 .在 键 盘录 入 的情 况 下,可先将该报警信息转发出去,然后把相应 的报警信息转换成相应 的语音报警和液晶显示报警.报警节点重 复 报警 5次 后,重新 进 入待机 状态 .
2 工作原理
系统 由若干个节点组成,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报警节点,每个报警节点有相应的编号称为节点号.各节 点通常都处于待机状态,当在某个节点 附近发 生突然事故时,这个节点附近的工作人员通过键盘将发生的事件 输入该报警节点,该事件和节点号一起构成了报警信息供无线模块传输.报警信息则通过接力 (一站传一站)的 方式传遍各个报警节点.当报警器接收到其他节点的报警信息时,先将该报警信息转发出去,然后把相应 的报 警信息转换成相应的语音报警和液 晶显示报警.报警节点重复报警 5次后,重新进入待机状态.
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语音无线传输系统
![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语音无线传输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6b4aa0de87101f69e3195fe.png)
薹
1 概述
随着单 片机 的集成 化程 度越 来越 高 , 现代 的单 片机 已经 具备强大 的数字 信号 处理 的能 力 , 这使利 用小 型单 片机 系统 处理 , 存储 , 再生语音信号成为可能。本文利用美 国 T 公 司的 I Ms4 0 19作 为系统的 MCU来处理语音信号 。 - 3 F4 p 在无线通讯方 面 , 由于以往 设计 无线 数传 产 品需要 相 当 的无线 电专业知识 和价 格 昂贵 的专业 设备 , 统 的电路 方案 传 不 是 电路 烦 琐 就 是 调 试 困 难 , 而 影 响 了 用 户 的 使 用 和 新 产 因 品的开发 。本文采 用了挪威 N ri V S 公 司生产 的数 传频 odc L I 段 43 z 片无线 收发一 体芯 片 n F 0 。n 4 1 用蓝 3 MH 单 R 4 1 RF 0 采 牙核心技术设计 , 将很 多功 能和 外 围部件 协议集 成 在芯 片 内 部 , 以和单 片机 串 口直接 连接 。n F 0 可 R 4 1 有外 围部 件 少 , 功耗低等特点 , 适合便携式和手持产 品的设 计。
(co l fEetcl nier ga dA tmaino F T, ee 200 ) Sh o l r a E gnei n uo t fH U H fi 309 o ci n o
Ab t c :Th ampl g o oie sg alSte f n a i f oie sg sr t a es i fv c in h ou d t n i on o c i- v n lpo es ig.Thi r o l srt s te de i fv ie sgn r a rc sn s ep r iu ta e h sgn o oc i al o- t l p c ssn dsorges se b s d onMSP 3 e ig an t a y tm a e 4 0F1 CU rm x 49M f0 Te as Isr mens Ths e in s s PC tc oo y f r p e h o e, n tu t. i d sg u e L e hn lg o s e c c d s n s dgt at hou h wi es due n 4 I e d ii d a t r g r al el s mo l RF 0 an s n h sz d y t e ies oiial oie sg al tr evn at r n c in e iig p r. g v a c Ke r s:v c in r c s ig s se ;LP ;MSP 3 1 9 ywo d oie sg al o e sn y t m p C 4 0F 4
基于MSP430单片机无线多节点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MSP430单片机无线多节点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7052f6f3770bf78a6529547a.png)
过公 式 , 0 ,便 可 以计 算 出 L C 电 路 所 需 的 电 感 和 电 容。L = .5 H, 2 07 u
C =C5 0 F 4 =1 p 。 5
12 收 电路分 析 .接 无 线 接 收模 块 采 用 MO OR A公 司 T OL 图1 :无线 监测 系统框 图 的单 片窄 带 调频 接 收 芯片 MC 3 1为核 心 的接 收 电路 ,该模 块 36 片内包 含振 荡 电路、 混频 电路 、 幅放大 器、 分鉴频 器 、 波器 、 限 积 滤 抑 制 器 、扫 描 控 制器 及 静 噪 开 关 电路 。MC 3 1 围 电路 图如 36 外
器 组成 的 光传感 器 转变 为一 串数 据 ,送入 监测 节点 的单 片机 中。 信 号加 上 2 MH 0 z的载波调 幅 , 传送 到监 测终端 的无 线接 收模块 。
的中心振 荡频 率 f 0由 Pn 和 Pn 6脚外 接 晶体决 定 ,晶体 为基 i1 i1 的负载 为 L C构成 的并联 谐振 回路 ,谐振 频率 为晶体 的基频 ,而
装 置 ,该 装置 由多 个监 测 节点 和 一 个监 测 终 端构 成 。监 测 节 点 器增 益 由外 接 电阻决 定 ) 入 可 变 电抗 器 ,通 过调 制信号 改 变 ,送
周 边 的环 境 通过 一 个温 度传 感 器 和 一块 由光敏 电阻和 电压 比 较 可 变 电抗 ,从 而 改 变 射频 振 荡器 的频 率 实现 调 频。 射频 振 荡 器
然 后 再 由单 片 机 负责 将数 据 处理 以后 ,通 过 无 线发 射模 块 ,将 频 晶体 ,经 过调 频 后 的信 号 由缓 冲 器端 P 1 输 出 ,缓 冲 器 i 4脚 n
厂 1的基 该 模块 又 把 信 号解 调 以 后 ,将数 据 送 至监 测 终端 的单 片机 。 单 且还 扩展 了调 频 频偏 。信 号 经 电容耦 合 给 内部 晶体 管 \r
基于MSP430的无线多点数字测温系统的设计
![基于MSP430的无线多点数字测温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e639e3172ded630b1cb62f.png)
21 0 1年 1 0月
信 息 与 电 子 工 程
I NFORM AT1 0N AND ELECTRONI C ENGI NEERI NG
VO1 9. . NO. 5
Oc .. t 2O1 1
文 章 编 号 : 1 7 — 8 2 2 1 ) 50 4 —4 6 2 2 9 ( 0 0 -6 2 0 1
摘 要 : 述 了利 用 MS 4 0单 片 机 进 行 大 范 围变 化 的 温 度 测 量 实 现 方 法 和 无 线 数 据 传 输 模 块 阐 P3 化 设 计 方 法 , 提 出 一 种 基 于 无 线 传 输 技 术 的 多路 温 度 数 据 采 集 系 统 。 通 过 无 线 发 送 接 收模 块 将 采 集 到 的 温 度 数 据 传 输 到 指 定 位 置 进 行 存 储 、显 示 ; 同 时 , 为 适 应 工 业 温 度 检 测 系 统 对 大 范 围 变 化
基 于MS 4 P 3 的无 线 多点 数 字测 温 系统 的设计 0
张秀 芳 ,袁 朝 辉 ,徐 荣 英
( . 北 工业 大 学 自动 化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 0 7 ;2西安 欧 亚 学 院 信 息丁 程 学 院 ,陕西 西安 7 0 6 1 西 10 2 . 10 5 3陕 西 省广 播 电 视科 研 所 ,陕西 西 安 7 Un v r i ua i ie st y,Xia h a x 1 0 5 C ia 3 I si t o h a x C & T ’n S a n i 0 6 , h n ; . t u e fS a n i 7 n t B V, Xi n S a n i 1 0 4, C i a ’ h a x 0 5 a 7 hn )
基于单片机Wifi无线通信方案
![基于单片机Wifi无线通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04b6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2.png)
基于单片机Wifi无线通信方案
基于单片机的WiFi无线通信方案可以使用ESP8266或ESP32模块来实现。
ESP8266模块是一款低成本的WiFi芯片,具有高度集成的特点,支持STA(Station)、AP(Access Point)和STA+AP模式,并且可作为TCP/IP协议栈的从站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该模块的工作电压为3.3V,可以通过串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
ESP32模块是ESP8266的升级版,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多的功能。
它集成了WiFi和蓝牙模块,支持蓝牙低功耗(BLE)功能。
ESP32模块也可以通过串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
使用ESP8266或ESP32模块实现WiFi无线通信的步骤如下:
1. 连接硬件:将ESP8266或ESP32模块连接到单片机上,通常是通过串口连接。
2. 配置WiFi连接:通过代码配置WiFi连接参数,包括WiFi的SSID和密码等。
3. 建立和管理网络连接:使用模块的API函数来建立与WiFi路由器的连接,并且可以通过TCP或UDP协议与其
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4. 发送和接收数据:使用模块的API函数,可以向其他设
备发送数据包,并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5. 处理数据:在单片机上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基于单片机的WiFi无线通信方案。
具体的实现细节和代码可以根据具体的单片机和WiFi模块型号进行调整和修改。
基于MSP430微处理器的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基于MSP430微处理器的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6b9943e45c3b3567ec8b08.png)
数据传输单元和 电源管理单元等功能模块组 成 。数据
采集单 元负责采 集监视 区域 的信息并 完成 数据转 换 .
采集 的信息包含 温度 、 度 、 强度 、 湿 光 加速度 和大 气压 力等 : 数据处理 单元 负责控制整个节点 的处理 操作 、 路
由协 议 、 步 定 位 、 耗 管 理 以 及 任 务 管 理 等 ; 据 传 同 功 数
并 且 这 些 时钟 可 以 在 指 令 的 控 制 下 打 开 和 关 闭 .从 而
低总功耗) , 进一步彰显其低功耗的优势。
该 系 列 M U强 大 的 硬 件 支 持 完 全 可 以满 足 复 杂 C 的 无 线 网 络 协 议 或 Zg e 协 议 的 要 求 芯 片 集 成 的 i e B
从 而 达 到提 高 无 线传 感 器 网络 的稳 定性 和 可 靠性 . 长 网络 生命 周期 的 目的 。 延
关 键 词 :无 线 传 感 器 网络 ; S 4 0;CC2 2 M P3 40
0 引 言
随着 自动化水平 的提高 , 对例如温度 、 湿度 等数据 采集 的实 时性 、 高效率和低耗能要耗的控制。
Fah存储 器支持在线编程 和仿 真 . l s 具有较 强的数据处
理 能 力 , 内 外设 多 样 MS 4 0系 列 MC 集 成 有 完 片 P3 U
需 要 一 种 能 够 自动 采 集 、处 理 并 能 够 无 线 传 送 数 据 系 统 同 时 此 系 统还 需 要 长 期 稳 定 工 作 , 以节 省 使 用 和 维 护 成 本 因 此 . 开发 一种 低 功耗 并 且 能 够 无 线 传 输 数 据 的 数 据 采 集 处 理 系 统 具 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无 线 传 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输时钟为SMCLK / 800
UBR0_0 = 0X20;
UBR1_0 = 0X03;
//调整寄存器,没有调整
UMCTL_0 = 0X00;
//发送中断允许
IE1 |= UTXIE0;
}
void CE_HI(void)
#include <MSP430X14X.h>
#define CE BIT0
#define CS BIT1
#define PWR_UP BIT3
#define ADDR_INDEX 8
#define ADDR_COUNT 4
void CE_HI(void);
void CE_LO(void);
{
nSend_TX0 = 0;
nTX0_Len = 0;
nTX0_Flag = 1;
}
}
}
interrupt [PORT1_VECTOR] void DR_ISR(void)
{
if(P1IFG & BIT2)
}
TXBUF0 = 0x0;
while ((IFG1 & UTXIFG0) == 0) ;
nVal = RXBUF0;
CE_LO();
//延迟
Delay_us(300);
return nVal;
}
{
nDR = 1;
// 清除中断标志位
P1IFG &= ~(BIT2);
}
}
void Delay_ms(unsigned long nValue)//毫秒为单位,8MHz为主时钟
{
unsigned1)
{
TransmitPacket(3);
Delay_ms(3);
n = ReceivePacket();
}
}
void Port_Init(void)
{
P1DIR = 0;
//设置CE为输出管脚
P1DIR |= BIT0;
{
int i;
nDR = 0;
//激活nRF2401
PWR_UP_HI();
//延迟
Delay_ms(4);
CS_HI();
Delay_us(100);
CE_LO();
Delay_us(100);
//发送配置信息
for(i = 0;i < 15;i++)
for (i = 0x20; i > 0; i--);
}
while ((IFG1 & OFIFG) == OFIFG); // 如果OSCFault =1
BCSCTL2 = 0X00; //将寄存器的内容清零
void Delay_ms(unsigned long nValue);
void Init_RF2401(void);
char ReceivePacket(void);
void TransmitPacket(unsigned char nVal);
//定义串口操作变量
unsigned char UART0_TX_BUF[25]; // 串口 0 的发送缓冲区
};
unsigned char txConfig[15] = {
0x08, 0x08,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87, 0x65, 0x43, 0x21, 0x83, 0x6c, 0x04
};
void main(void)
{
char n;
CS_HI();
Delay_us(10);
TXBUF0 = 0x05;
CS_LO();
Delay_us(300);
CE_HI();
Delay_us(10);
for(i = 0;i < ADDR_COUNT;i++)
{
UART0_TX_BUF[i] = rxConfig[ADDR_INDEX + i];
}
UART0_TX_BUF[i] = nVal;
nTX0_Len = ADDR_COUNT + 1;
// 设置中断标志,进入发送中断程序
IFG1 |= UTXIFG0;
CE_LO();
//延迟
Delay_us(300);
}
char ReceivePacket(void)
P3DIR |= BIT3;
//P3.1作为输出管脚
P3DIR |= BIT1;
return;
}
void Init_SPI (void)
{
//SPI0模块允许
ME1 |= USPIE0;
//将寄存器的内容清零
U0CTL = 0X00;
{
char nVal;
CS_HI();
Delay_us(10);
TXBUF0 = 0x04;
CS_LO();
Delay_us(300);
CE_HI();
while(1)
{
if(nDR == 1)
{
break;
}
//设置CS为输出管脚
P1DIR |= BIT1;
//设置PWR_UP为输出管脚
P1DIR |= BIT3;
//将中断寄存器清零
P1IE = 0;
P1IES = 0;
P1IFG = 0;
//管脚 P1.2 使能中断
P1IE |= BIT2;
//数据为8比特,选择SPI模式,单片机为主机模式
U0CTL |= CHAR + SYNC + MM;
//将寄存器的内容清零
U0TCTL = 0X00;
// 时钟源为SMCLK,选择3线模式
U0TCTL = CKPH + SSEL1 + SSEL0 + STC;
WDTCTL = WDTPW + WDTHOLD; // 关闭看门狗
_DINT(); // 关闭中断
Init_CLK();
Port_Init();
Init_SPI();
_EINT(); // 打开中断
Init_RF2401();
{
P1OUT |= BIT0;
return;
}
void CE_LO(void)
{
P1OUT &= ~(BIT0);
return;
}
void CS_HI(void)
{
P1OUT |= BIT1;
return;
}
void CS_LO(void)
int nTX0_Len;
char nTX0_Flag;
int nSend_TX0;
int nDR;
unsigned char rxConfig[15] = {
0x08, 0x08,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87, 0x65, 0x43, 0x21, 0x83, 0x6c, 0x05
//对应的管脚由低到高电平跳变使相应的标志置位
P1IES &= ~(BIT2);
//将P3口所有的管脚设置为一般I/O口
P3SEL = 0;
//P3.1 P3.2 P3.3被分配为SPI口
P3SEL = BIT3 + BIT2 + BIT1;
//P3.3作为输出管脚
{
int nCount;
int i;
int j;
nCount = 3;
for(i = nValue;i > 0;i--)
{
for(j = nCount;j > 0;j--);
}
return;
}
void Init_RF2401(void)
{
UART0_TX_BUF[i] = rxConfig[i];
}
nTX0_Len = 15;
// 设置中断标志,进入发送中断程序
IFG1 |= UTXIFG0;
}
void TransmitPacket(unsigned char nVal)
{
unsigned char i;
void CS_HI(void);
void CS_LO(void);
void PWR_UP_HI(void);
void PWR_UP_LO(void);
void Init_CLK(void);
void Port_Init(void);
void Init_SPI (void);
void Delay_us(unsigned long nValue);
{
unsigned int i;
BCSCTL1 = 0X00; //将寄存器的内容清零
//XT2震荡器开启
//LFTX1工作在低频模式
//ACLK的分频因子为1
do
{
IFG1 &= ~OFIFG; // 清除OSCFault标志
BCSCTL2 += SELM1; //MCLK的时钟源为TX2CLK,分频因子为1
BCSCTL2 += SELS; //SMCLK的时钟源为TX2CLK,分频因子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