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征》观后感
《我的长征》观后感范文
《我的长征》观后感范文我的长征观后感(一)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历史影片——《我的长征》。
《我的长征》这部电影讲述了长征经历者王瑞老人回忆自我年轻时在长征时与敌人进行生死战斗的历程。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资料,给我们上了一堂历史教育课,影片中那腥风血雨的场面令我震撼。
日军来侵略时,我军将士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可是,面前的景象却令人心痛士兵们冒着枪林弹雨打敌人,四周血流成河,血花四溅,惨不忍睹。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要经过桥面十三根铁索,,应对桥下水流湍急的泸定桥,他们毫不退缩,应对敌军的枪林弹雨,他们不畏惧,凭着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铺开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当我看到瑞伢子把上次停电用剩的蜡烛头包好时,我被他这种节俭的精神感动了。
此刻,有哪些人会懂得珍惜,会把用剩的东西包好?我想应当不会有了吧。
即使有,也很少吧。
可是我们不能忘了,此刻我们的幸福生活正是靠他们这样一点一点的节俭、英勇奋战而创造出来的。
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繁荣昌盛的今日!他们的这种行为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学习。
长征途中,能和自我的战友一齐抗战,是欢乐的;当你的亲人相继牺牲时,是痛苦的。
正如影片开头那一位老人所说“长征,是我一生当中最欢乐的时光,也是我最痛苦的时光”。
看着红军战士为了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看着他们穿着破草鞋过草地翻雪山,我这才感受到红军长征的不易。
是啊,红军是英勇的,是伟大的,是了不起的!为了革命胜利,他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牺牲了多少的生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基本上都是饿肚子的。
有时,一把炒黄豆都能分五六个人呢。
如果能像我们此刻每一天都能吃饱喝足,那他们打起仗来肯定会更加英勇。
此刻,我们每一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可口的饭菜。
每一天都睡在温暖的被窝里。
看看过去,想想此刻,我们简直就处在人间仙境了。
当红军遇到土匪时,他们用一片赤诚来对待,最终把他们感化了,他们在一齐载歌载舞。
我想我们也应当这样,用一片赤诚之心来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我的长征观后感1000字(精选5篇)
我的长征观后感1000字(精选5篇)我的长征观后感1000字(精选5篇)电影《我的长征》通过写实的手法,记述了十五岁红军小战士王瑞参加长征、历尽艰辛的全过程。
结尾通过老红军重走长征路,告诉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那么你知道《我的长征》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我的长征观后感1000,希望你喜欢。
我的长征观后感1000字精选篇1星期天,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历史影片——《我的长征》。
长征途中,能和自己的战友一起抗战是快乐的;当你的亲人相继牺牲时,又是痛苦的。
正如影片开头那一位老人所说:“长征,是我一生当中最快乐的,也是我一生当中最痛苦的时光。
”那位老人正是影片中的主人公——王瑞老人。
长征时,王瑞才十几岁,他的一家:爸爸,姐姐,姐夫都参加了长征,他的姐姐是一名护士。
在一次渡江时,遭遇敌军突击,上有飞机突击,地有坦克追袭,当时场面惨烈,王瑞的父亲不幸牺牲了。
我军损失惨重;垂头丧气地回营了。
第二天,王瑞来到楼上,碰见了毛主席,毛主席让王瑞帮他梳头,王瑞看自己的双手乌黑,正要洗手,毛主席却说:“不用洗了。
”王瑞一边帮主席梳头,一边和主席闲谈。
当毛主席问王瑞父亲在哪儿时。
王瑞一时没忍住,他哭着告诉主席,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毛主席忍住悲伤把他搂在怀里,并让人买了点东西给他吃。
后来,她的姐姐也牺牲了。
亲人的离去更激起王瑞的斗志,他的姐夫当时是第一批进攻泸定桥的战士。
当时,泸定桥只有13根铁链,没有一块木板,场面惊心动魂,只听见子弹与铁链“砰砰砰”的撞击声。
会场一片寂静,大家都沉浸在紧张地战斗中,心不时的就在一起,大家都在为桥上的战士担忧。
不幸还是发生了,王瑞的姐夫也中了几粒子弹,最后也牺牲了。
他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王瑞在硝烟尚末消散的泸定桥定定地站着,毛主席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王瑞擦干眼泪,望着主席坚定地说:“有红军这样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什么能阻止我们的呢?”画面从此定格在我的心中,王瑞老人的一家为了革命的胜利,抛头颅酒热血的爱国之情深深震撼了我,我想和一起观影的同学们一定会和我一样吧!我们深知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观看《我的长征》个人观后感500字(推荐16篇)
观看《我的长征》个人观后感500字(推荐16篇)篇1:《长征》个人观后感500字长征是什么?难道只是区区的两万里路途吗?不,他是现代的开端,是意志的磨练,是胜利的伏笔;长征难啊!多少有多少的红军战士倒了下来,多少又多少的青年战士被活活饿死;在饥饿与死亡面前,他们都选择了把粮食让给别人,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他们何时想过自己的生命,想过自己的安危。
脑海里清晰的记着那个镜头“彭德怀举枪忍痛杀战马?”他这是为了什么?在饥饿面前,在战士的生与死面前,他别无选择,他只能这么做,为了团体,他亲手杀死了他最好的朋友,与他朝夕相处的战马,他完全不必这么做,可他却有一颗顾全大局的心,你是否曾经体验过失去最好伙伴的感觉,是否体验过一个人孤单的感觉?!彭总也正是如此。
但为了集体,杀死战马是惟一的选择,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吧。
(中国作文网)无情的长征夺走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但他们都是心甘情愿的。
有谁不想平平安安,如果没有他们那些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那么,我们现在终将沦为外国人的奴隶。
战场上,他们还来不及大显身手,草原上饥饿已夺走了他们的生命,为了革命,为了中华民族,他们用他们那精彩的人生写下了最磅礴的凯歌。
让我们再一次举起双手,为他们祈福吧!篇2:《长征》个人观后感500字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顔。
”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因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战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这几天,我观看了纪录片《长征》。
它多少次让我热泪盈眶,多少回让我痛哭流涕,又多少次让我倍受感动......面对险恶莫测,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练意志的艰辛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
电影《我的长征》观后感作文500字精选五篇
电影《我的长征》观后感作文500字精选五篇影片《我的长征》以一个普通红军小战士王瑞的命运为主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我的长征》观后感作文500字精选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电影《我的长征》观后感作文500字精选五篇(一)我很早就会背《长征》这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感觉它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却根本不懂得它的背后意味着什么,直到看了电影《我的长征》。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说:我最幸福的回忆是我的长征,我最痛苦的回忆也是我的长征。
这是电影《我的长征》开始的画面,这位老人就是主人公王瑞。
长征开始时,他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不像现在的我们,在安静的教室里读书,在繁华的商场里玩耍,在父母的怀里撒娇。
他的身边是枪林弹雨,脚下是冰山雪地沙漠,亲人们一个又一个地倒下。
就在这残酷的环境中,王瑞成长了,正是他和革命先辈们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影片结束后,我感觉自己重新认识了长征,并且被主人公王瑞感动着。
就像影片开始时他说的那样,长征是他最幸福的回忆,因为他在长征中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奉献;长征是他最痛苦的回忆,因为他在长征中失去了父亲、姐姐、姐夫、好兄弟、好连长一一那个为了救他失去生命的连长。
我会将长征精神永远刻在心里,并用它来时刻提醒自己:好好珍惜现有的生活,为美好的明天不断奋斗,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影《我的长征》观后感作文500字精选五篇(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打开电脑观看电影《我的长征》的这短短的几秒在钟,我不由的想了毛主席的这首词。
一连串的问题涌入我的脑海: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一路上又有怎样的故事……电影讲述了以为曾经的红军战士,回忆起当年红军长征的故事,那年他才16岁,就参加了红军,大家亲切的加他“瑞那子”再渡桥的时候,敌人的炸弹夺去了他爸爸的生命,在长征的路上他摔倒了,是毛主席亲自扶起了他。
《我的长征》观后感-《我的长征》观后感心得体会
《我的长征》观后感-《我的长征》观后感心得体会电影《我的长征》主要讲述了一个叫王瑞的16岁孩子当红军后经历了万里长征这件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我的长征》观后感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我的长征》观后感【1】在假期里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我的长征》。
这部电影很好看,剧情非常感人,催人泪下。
而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竟是七十年前的十六岁的少年。
他的名字叫王瑞。
十五岁那年,他们一家四口参加了长征。
湘江突围时,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中,他认识了毛泽东。
父亲也在炮火中牺牲了。
可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却坚定着他的信念:“跟着走!”在继续长征的途中,他亲眼目睹了毛泽东、贺子珍为了坚守红军的纪律,在紧急环境中被迫丢掉刚刚出生女儿的场面。
悲痛激发了战士们更加强烈斗志,红军第一次赢了——娄山关大捷。
红军在彝族时又有一位红军战士加入了进来,他叫达尔火。
他的伴侣索玛目送她远去。
后来姐姐竹妹子牺牲了,王瑞失去了第二个亲人。
有一次红军强度大渡河时,哥哥为了救他,也牺牲了,他失去了第三个亲人。
姐夫和达尔火在渡河时被射中而死,他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王瑞在硝烟尚未散尽的泸定桥头又一次见到了毛泽东。
被烟火烧焦的头发,轻声感叹:“有红军这样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呢?”七十年后,白发苍苍的他又重新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这部电影剧情非常的感人,激起了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怀念,我们更要学习他们肯为别人奉献大无畏精神。
还有,就是这些牺牲的战士,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为了国家美好的日子奋斗到底,还有一些女子,宁死也不做蒋介石的俘虏,任他们强暴,他们是我们中国的英雄儿女,也是我们的革命英雄,他们把祖国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把和平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才是我们应具备的品格,为这些红军战士们唱起赞歌吧!《我的长征》观后感【2】看了电影《我的长征》之后,体会很多。
隆隆的枪炮声中,红军战士接二连三地倒下;瓢泼的暴风雨中,红军战士跋山涉水;泸定桥上,红军战士奋不顾身……伴随着感人的画面,我的心灵中分明感受到一种震撼。
《我的长征》观后感(通用15篇)
《我的长征》观后感(通用15篇)《我的长征》观后感1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热播的大型文献纪录片《长征》,当说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电视纪录片的力作。
它完美地体现了历史纪录片的两个结合,即讲事实与讲政治的辩证统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并举。
它既展示了长征是历史的丰碑,又揭示了长征是伟大的精神,激励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军队,以长征的精神为永远长征的源动力,胜利的走过一代人的长征路。
从军事斗争史上说,长征的本身就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大型文献纪录片《长征》的第四集——《战史奇观》,主题旨在揭示长征中的作战奇观。
首先是集中描述和揭示党中央率领的中央红军的四渡赤水战役行动。
要知道,这是决定中央和中央红军命运的一搏,胜利了则“病树前头万木春”,失败了则“无可奈何花落去”。
可是,这是3万无后方、流动中的红军,与拥有国家战争资源支持的国民党军40万重兵的对抗。
本集《战史奇观》抓住了这个极不对称的较量,揭示战争指导者毛泽东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划性相一致,以敌变我变的巧妙应对,夺取了胜利。
从而,体现了孙子兵法上所谓的用兵如神,回答了毛泽东因何把这次战役,当成他在战争指导艺术上的得意之笔。
它启示人们,战争当然要力求优势,起码是要势均力敌,但在处于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更应当发挥指导者的主观灵动作用,因势利导,在敌变我变中,以智取胜、以弱胜强。
本集中还摘取并剖析了长征中的独树镇战斗、西渡嘉陵江战役、飞夺泸定桥和乌蒙山回旋战这4个典型战例。
凸现了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上独树镇遭遇战,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展示了红四方面军的争渡嘉陵江,横扫千军如卷席,创造了红军史上大兵团强渡江河连续进攻作战的成功先例;特写了中央红军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这一人类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解释了红二、红六军团,以己之能走长处,克敌之不能走短处,用拖着强敌在大山中行军,而迫使强敌不得不退出追杀,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兵上策。
《我的长征》观后感2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
2024年《我的长征》观后感集合15篇_1
2024年《我的长征》观后感集合15篇《我的长征》观后感1(约774字)暑假的一个下午,我观看了《我的长征》这部影片,它讲述了主人公王瑞老人回忆他所经历的长征的故事。
我忘不了他在飞机上说的那句话:“我最幸福的回忆是我的长征,最痛苦的回忆也是我的长征……”王瑞小小年纪就参加了红军,他和家人一起跟着部队踏上了漫长而艰险的长征之路。
途中,王瑞父亲被敌军的子弹击中,失血过多而死亡,后来姐姐被火活活烧死,姐夫也在飞夺泸定桥的战役中英勇献身了。
年幼的王瑞虽然失去了亲人,但在长征道路上得到了包括毛主席在内的所有长辈和战士们的照顾和教诲,他迅速地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一一跟着党走!跟着毛主席走!就一定能见到新中国胜利的曙光。
影片看完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那样那样艰苦的环境,那样残酷的战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可能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的。
红军战士们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忍受着恶劣的自然条件,风餐露宿,食不果腹,还要顽强地反击敌人炮火的袭击……我不由得对我们的战士肃然起敬。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幸福和美好:吃的是可口的饭菜,穿的是漂亮的衣服,学生们坐在宽敞叫亮的教室里上课,假期还能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与长征时的艰难险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毛主席曾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是何等的气魄和大无畏精神!我深深地懂得今天这安宁祥和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没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和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我们就不可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
”作为祖国接班人的我们,从小就要学习红军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向上,长大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长征》观后感2(约757字)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星期三下午我们学校高年级学生观看了影片《我的长征》,仅仅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却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的精神得到了洗礼。
我的长征观后感500字(11篇)
我的长征观后感500字(11篇)篇1:我的长征观后感500字长征,这震惊中外举世皆无的两万五千里的军事长征,是中国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
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五岭、乌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险的阻隔,红军要战胜克服这些艰难险阻,不仅身体要遭受超出人类种.种极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还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长征本身是一曲悲壮的交响乐,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
看完《长征》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使我感慨万千。
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长征精神,带领中国人民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了扬眉吐气的日子。
在长征诗中,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长征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克服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老一辈无的产阶级革命家身上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我们生活在他们为我们创造下的和平年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把《长征》的精神用到学习、生活中,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奋斗。
作为一名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决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
迎来自己人生的“尽开颜”。
篇2:我的长征观后感500字岁月的奔流从不停歇,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
我看过许多纪录片,这其中少不了旷世奇作,然而,却从来没有一个,比《长征》带给我的震撼更加强烈。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句诗形容历经千锤百炼的中国红军,再合适不过了。
红军用他们的双脚,丈量出了两万五千里的土地,他们忍受的苦难,无人知晓,他们经历的艰辛,不可想象,他们洒下的鲜血和汗水,已汇聚成河,浸润了中国的土地,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力量。
2022年电影《我的长征》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观后感
2022年电影《我的长征》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观后感电影《我的长征》观后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一】在飞机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着说道:我最幸福的回忆是我的长征,我最痛苦的回忆也是我的长征。
这是电影《我的长征》开始的画面。
说实话,我很奇怪,这位老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没容我多想,我已跟随主人公走进了他的世界里。
那一年,他,王瑞,小名瑞伢子,还是一个在父亲和姐姐百般呵护下的孩子,跟着父亲四处躲藏敌机的轰炸。
这时,幸运的他在度过湘江时,遇见了从未谋面的他。
从此,两人便结下了一段深厚的情谊,并且,瑞伢子开始了他最幸福又最痛苦的长征生活。
看到湘江战役时,我突然想: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文字来描述以往的长征?长征是伟大的,因为他见证了一个内忧外患的民族的成长史;但同时他又是沉重的,因为他让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由于某些人的错误指挥,湘江边上尸体成山,其中就有瑞伢子挚爱的父亲的尸体。
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眨眼之间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看到那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回头看看我们此刻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我们还有资格抱怨吗?以往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在民族大义面前果断献身,毫无怨言,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当然,长征的胜利,除了因为士兵的献身精神,还有党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上,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在我心里,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所以,不管是以前还是此刻,党的地位永远无法替代。
此刻,虽然有很多的党员干部贪污fu败,但这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在这部影片中,有三个字让我很感动:跟着走。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包含了无数人的信念与力量;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瑞伢子的父亲说过,瑞伢子说过,曾连长说过-----无数的人都说过。
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跟着共产党走永远是正确的。
所以,尽管党内有不和谐的音符在,我们也不能一口否决了整部曲子。
我们要始终相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日的幸福生活。
我的长征观后感三篇
我的长征观后感三篇我的长征观后感三篇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去观看电影《我的长征》的路上,我不由想起了毛主席的这首诗词。
一连串的问题涌入我的脑海: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一路上又有什麽样的故事……电影讲述了一位曾经的红军战士,回忆起当年长征的故事。
那年他才16岁,就参加了红军,大家情切地叫他“瑞纳子”。
在渡桥的时候,敌人的炸弹夺去了他爸爸的生命。
在长征路上他摔倒了,是毛主席亲自扶起了他。
一路上,大家互相帮助,一包豆子还分着吃;寒冷的冬天,大家紧紧地围着火堆取暖……想想我自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确不懂得谦让,真的很惭愧。
毛主席的妻子在长征路上生下了一个孩子,可部队要打仗,怎么能把他带在身边呢?他们只能狠狠心,把孩子留在一间房子里,希望能被好心人收养。
一路上,瑞纳子还结识了少数民族青年达尔伙,他用那颗真挚善良的心打动了达尔伙,使红军和少数民族兄弟结成了亲密的伙伴。
最使我感动的是,连长为了救瑞纳子,自己却跌入了无底的深渊。
瑞纳子在长征中失去了所有的亲人:爸爸、姐姐、姐夫和新朋友达尔伙,看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回程途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红军在长征出发时有30万人,而到达终点只剩下了2万人,28万人永远倒在了长征途中。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报效我们的祖国。
没有革命战士,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哪有我们美好的今天。
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求金色的理想和灿烂的明天。
我的长征观后感三篇2《我的长征》讲述了王瑞老人回忆年轻时跟随红军长征的'故事。
那时,王瑞一家全参加了长征。
湘江之战上,父亲被惨烈的炮火夺去宝贵生命。
在大渡河中,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都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倒在血泊中。
最终,他在毛主席的关怀和鼓励下,重新振奋起来,继续“跟着走”。
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每个人都坚定自己的信念,最终取得了胜利。
《我的长征》观后感(15篇)
《我的长征》观后感《我的长征》观后感(15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长征》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的长征》观后感1长征——一段神秘的历史,一段属于人类传奇的历程,它的背后有着不少的酸甜苦辣的故事。
《我的长征》就是演示长征的故事,一位战士回忆他长征时与毛主席、连长的感人故事,让人不禁泪流满面。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收益匪浅。
红军战士们为了中国竟愿去完成那么大的一个目标。
再想想自己,家长让我做些数学题我就不高兴,让我写一篇周记就嘟嚷着不愿意。
这么小的事我都不愿意去做,长大还能成什么材,当什么博士。
我曾在一篇日记上立志要把自己的名字挂在世界的横幅上,现在一想,那可能是天方夜谭,成功不会轻易地服从懒惰的人,更不会把自己拱手相送到一个懒惰的人面前。
在红军战士长征的过程中,相信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成功地穿过雪山草地,他们并没有空想,而是努力地实现目标。
我呢?一天漫无目的,总是这逛逛,那转转,心里所谓大的目标都是空想,比如拉小提琴吧,想着要拉30分钟,可拉一会就不想拉了。
记得国庆节我们去黄龙玩,传说中美丽的五彩池就在山顶,我去就是为了看五彩池,可是爬到山的三分之一,因为把脚扭伤了,就闹着下了山,后来看到临座的小妹妹拿着在五彩池拍的照片时,我又后悔又羡慕。
我是多么没毅力,一点困难就退缩,跟红军根本不能比,也不敢比。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我们得到的太多失去的也太多。
让我们学习红军长征的精神吧!《我的长征》观后感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去观看电影《我的长征》的路上,我不由想起了毛主席的这首诗词。
一连串的问题涌入我的脑海: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一路上又有什麽样的故事……电影讲述了一位曾经的红军战士,回忆起当年长征的故事。
那年他才16岁,就参加了红军,大家情切地叫他“瑞纳子”。
在渡桥的时候,敌人的炸弹夺去了他爸爸的生命。
《我的长征》观后感(精选5篇)
《我的长征》观后感(精选5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长征》观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长征》观后感篇1这个星期二,我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观看了《我的长征》这部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电影,观后,我的心犹如海潮澎湃,思绪万千,剧中那一幕幕动人心魄的瞬间时常拂过脑海……《我的长征》这部电影演的是一位年仅16岁的少年王瑞跟着父亲和姐姐、姐夫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途中遇到的千难万险,王瑞的姐姐、父亲姐夫先后壮烈牺牲,可王瑞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之后,毅然决定为红军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继续红色之旅。
看着看着,感动的热泪不禁夺眶而出,我的眼睛模糊了,可是,我的脑子却更加清楚了。
红军二万里长征,漫漫的征途,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又有多少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白雪皑皑的雪山上有老军需处长永远的丰碑;漫漫无边的草地上有倔强的小红军;泸定桥下有当年牺牲的战士们的白骨……记得当年的毛泽东主席说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无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横桥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难道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红军当年长征的艰险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小红军王瑞没有因失去亲人而放弃革命之旅,难道我们不应向他学习吗?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困难与挫折,可是有些人只能畏难却步,有些人却可以像红军战士一样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达到理想的境界。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当年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远程,途中上有敌机,前有堵截,后有围追,环境异常恶劣,可战士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啃草根,嚼嚼树皮,终于战胜了重重困难,使新中国得以诞生。
做为新世纪的人们,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伟大的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我的长征》观后感_应用文
《我的长征》观后感【篇一】在飞机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着说道:我最幸福的回忆是我的长征,我最痛苦的回忆也是我的长征。
这是电影《我的长征》开始的画面。
说实话,我很奇怪,这位老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没容我多想,我已跟随主人公走进了他的世界里。
是的,在毛主席等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在过赤水河和娄山关时都取得了大捷。
这给我党我军将士极大的信心和勇气。
尤其是在娄山关大捷后,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不仅是能打仗的队伍,还是一只团结的队伍。
当彝族兄弟拿枪对着他们时,他们坚决不抵抗,就怕不小心伤了这些无辜的人,接着他们用代表友好的歌声化解了一场误会,让他们认识到了共产党与其他党不同的地方。
且看今天五十六个民族拧成一股绳,把中国推向更美好的明天。
作为汉族的我们,绝不歧视少数民族,我们做到了。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注定是艰难的,它充满了无法预知的劫难。
冰山雪地沙漠永远伴随着将士们。
这部影片最让我感到的地方就是渡过大渡河的场面。
那时候,要想过河必须先抢回泸定桥,而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
但是,所有将士在接到两天的路程要一天走完的命令后,没有任何的抱怨,就这样穿着草鞋跑到了泸定桥。
为了让大部队安全过桥,将士们一边阻击敌人一边往铁桥上铺板子。
面对不长眼的1 / 5子弹,谁也没有退缩,只是前进,在枪林弹雨中前进。
铁索上的斑斑血迹,河里数不清的尸体,但是一拨一拨的士兵从未间断。
为民族献身的集体荣誉感在他们身上一直延续着。
虽然历史不断发展,但我希望这种精神会历久弥新,永不消亡。
到此,影片结束了,我感觉自己又重新认识了长征,并且被主人公王瑞感动着。
就像影片开始时他说的那样,长征是他最幸福的回忆,因为他在长征中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奉献;长征是他最痛苦的回忆,因为他在长征中失去了父亲,姐姐,姐夫,好兄弟,好连长,那个为了救他失去生命的连长。
我无法想象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我也无法体会他内心的痛苦,但我可以肯定的是,长征会永远在他心里,永不消失。
我没有经历过长征,我无法确切地了解那些经历过长征的人的感受。
观看《我的长征》个人观后感500字3篇
观看《我的长征》个人观后感500字观看《我的长征》个人观后感500字精选3篇(一)《我的长征》是一部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纪录片,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和采访,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征这段伟大壮丽的历史。
观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深受感动和教育,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和为人民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影片以年轻的红军战士马德和老红军胡延年的采访为线索,铺开了整个长征的历史画卷。
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真实地呈现了当时红军的艰苦生活和顽强斗志。
无论面对敌人的围剿还是自然环境的恶劣,他们始终坚定地走在前线,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
这种英勇奋斗的精神令我深受触动,也激励着我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不懈。
其次,影片通过红军和人民群众的交流,展现了红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情感。
在长征途中,红军在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下,艰难地突破了一个个困难和障碍。
红军不仅是人民的保护者,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
这种人民与军队血肉相连的关系,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正是人民的爱与支持,才赋予了他们无尽的力量。
同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人民对于军队的支持和信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最后,影片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决心。
无论是在长征中面临的艰难险阻,还是长征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为己任。
红军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了人民的事业奋斗到底。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深深地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所动容,也决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的长征》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和为人民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有了新的思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国人,我将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奋斗。
观红色经典影片《我的长征》观后感参考范文
观红色经典影片《我的长征》观后感参考范文观红色经典影片《我的长征》观后感参考范文【一】观看完《我的长征》这个电影,我感触颇深,即为红军大无畏的长征精神所折服,所感动,也深感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长征》以主人公王瑞的视角,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过程。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为躲避国民政府主力,红军开始踏上长征路。
王瑞的父亲、姐姐、姐夫都是红军,他跟随着家人,随着红军的脚步,保护红军主力部队的转移。
王瑞的父亲在敌机的狂轰乱炸中遇难,使得年幼的他意识到要坚持下去,坚持到红军胜利的一天。
长征的过程是艰难的,他们翻山越岭,踏过泥路趟过江。
没有足够的食物,只能忍饥挨饿。
寒冷的冬天,穿着草鞋走雪路,这种情景时我们无法想象的。
红军们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令我十分的感慨与钦佩。
长征路上困难很多,既有自然条件上的,也有政策与道路上的困难。
一开始由于缺乏正确的领导,伤亡惨重。
来到遵义后,召开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遵义会议,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党中央确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革命道路踏上了正轨。
电影中的一段情节令我印象深刻。
红军在大山中解救了被国军围困的群众,其中有一个彝族青年叫达尔火。
获救后,他主动要求加入红军,随队伍夺取革命的胜利。
红军的大无畏气概,争取自由的正义力量得到群众的拥护,这是民心所向,是正义与自由的号召。
电影中,长征路上的困难贯穿始终,亲友情、战友情、军民请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瑞父亲离世时体现出的浓浓亲情令人流泪、心酸;连长为了拉回险些坠入悬崖的王瑞,自己坠入悬崖下的洪流中,这一幕令人泪流满面;大雨中,泥路上,战友们相互搀扶,鼓舞着前进,令人不禁热血沸腾,被他们的战友情所打动。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情节最令我震撼,要完成长征,夺取泸定桥是必经之路。
桥的对面就是敌人机枪与炮弹的防守,但红军没有退路,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
他们拽着铁索,一步一步往前挪,一批倒下了,一批再上来。
就这样,红军硬是夺下了泸定桥,夺取了长征路上阶段性的胜利。
观央视纪录片《我的长征》个人观后感与收获
观央视纪录片《我的长征》个人观后感与收获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中,他第一次认识了毛泽东,他的父亲也在惨烈的炮火中牺牲了。
残酷的战争给他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创痛,父亲和连长说过的一句话却坚定着他的信念:跟着走!76范文精心整理了观央视纪录片《我的长征》个人观后感与收获,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优秀精选范文!观央视纪录片《我的长征》个人观后感与收获【一】在飞机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着说道:我最幸福的回忆是我的长征,我最痛苦的回忆也是我的长征。
这是电影《我的长征》开始的画面。
说实话,我很奇怪,这位老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没容我多想,我已跟随主人公走进了他的世界里。
那一年,他,王瑞,小名瑞伢子,还是一个在父亲和姐姐百般呵护下的孩子,跟着父亲四处躲藏敌机的轰炸。
这时,幸运的他在度过湘江时,遇见了从未谋面的他。
从此,两人便结下了一段深厚的情谊,并且,瑞伢子开始了他最幸福又最痛苦的长征生活。
看到湘江战役时,我突然想: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文字来描述以往的长征?长征是伟大的,因为他见证了一个内忧外患的民族的成长史;但同时他又是沉重的,因为他让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由于某些人的错误指挥,湘江边上尸体成山,其中就有瑞伢子挚爱的父亲的尸体。
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眨眼之间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看到那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回头看看我们此刻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我们还有资格抱怨吗?以往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在民族大义面前果断献身,毫无怨言,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当然,长征的胜利,除了因为士兵的献身精神,还有党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上,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在我心里,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所以,不管是以前还是此刻,党的地位永远无法替代。
此刻,虽然有很多的党员干部贪污fu败,但这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在这部影片中,有三个字让我很感动:跟着走。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包含了无数人的信念与力量;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瑞伢子的父亲说过,瑞伢子说过,曾连长说过-----无数的人都说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长征》观后感
“人的一生常常生活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有幸福的回忆,也有痛苦的回忆。
我最幸福的回忆是我的长征,我最痛苦的回忆也是我的长征。
”
——《我的长征》
与以往长征题材影片不同,电影《我的长征》从一个普通的基层红军小战士的视角,通过其情感命运折射种种重大历史事件,再现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着力展现了主人公在长征路上坚定不移的“跟着走”的信念之旅。
《我的长征》讲述的是王瑞老人重访长征故地,回忆年轻时跟随红军长征的故事。
少年红军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的惨烈炮火夺取了他父亲的生命,王瑞被毛泽东救起。
战争给王瑞内心留下了创伤,但父亲和连长说过的一句话却坚定着他的信念:“跟着走!”。
跟着走的王瑞随着红军的胜利转折,从痛苦和阴影中更加坚强勇敢起来,但他又在红军过彝区、强渡大渡河中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
苦难与艰险磨砺和刺痛着少年的心。
然而一直关心他的毛泽东却用自己长辈般的慈爱和坚定博大的个体牺牲,抚慰和激励王瑞,使他在炮火硝烟中真正成长了起来,继续坚定自己的信念向前行进。
七十年后王瑞老人重走长征故地,举世无双的长征之路再次使老人陷入回忆……
电影里激烈的战斗场景和红军战士们艰苦的生活深深震撼了我,但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长征中每一个人对信念的坚定和对长征精神的追求。
在影片中,毛泽东、贺子珍为了坚守红军的纪律,在紧急环境中被迫丢掉刚刚出生的女儿;红军战士们经历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娄山关战、乌江大捷、过彝区、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一场场浴血的奋战,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一名名战友相继倒下……当湘江的水映红那片天时,当面对枪林弹雨匍匐泸定桥时,红军战士们共同吃苦、拼搏,死战到底,永不言弃,不怕牺牲,这无一不体现了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而我们的主人公王瑞在长征途中目睹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地牺牲,他也痛苦过、迷
茫过,但王瑞自始至终坚定“跟着走”、“跟着党走”的信念,最终在长征的磨练下、在时间的洗礼下,他成长为一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每个人都坚定自己的信念,最终取得了胜利。
如果人没有坚定自己的信念,半途而废,就不会得到最终的胜利。
有人曾经说过:“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
”如果想成功就必先拥有自己的信念,如果没有自己的信念,又何谈为其而努力呢?只会让自己变得更迷茫。
所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是想要成功的基础,但光有信念还是不够的,还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为其努力,就像乔·桑塔亚那说的那样:“只因生命在继续才盲目地产生信念,这种信念是空的。
”如果只有信念而不付出行动,那么这些信念就会成为幻想,甚至会成为阻碍成功的绊脚石。
许多人在上了大学以后都会觉得人生像突然间失去了目标和奋斗的动力,每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高中时期的豪情壮志一去不复返,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在我看来,这正是由于缺乏信念或是没有坚定自己的信念。
或许年轻的我们会迷途,会不知所措,就像红军当年那样不知往何走,但请不要轻言放弃,只有不动的目标最容易被找到,正如哈佛图书馆馆训所言“学习时的痛苦是短暂的,学不到的痛苦才是终生的”,在我们这个最需要知识的时期浇灌的时候,或许为了将来的胜利我们要静静的沉寂、蓄势待发,但是绝对不要怀疑自己的价值,我们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因一时的迷茫或挫折而气馁。
同时,要学习和发挥《我的长征》中王瑞“跟着走”的信念——往哪走,跟着走,跟着党走,用党的先进思想不断武装自己,承担起我们大学生背负着的铁的使命——振兴中华民族,要以铁的意志来要求自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完成我们“铁的使命”。
七十年前的长征,为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史为鉴,想着我们的革命先烈在我们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一路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看着他们的故事想着我们自己的人生,想着我们周围的是是非非,无疑会为我们浑浊的灵魂注入道道甘泉,而且这也会给我们如何去走未来的路指明方向,往哪走,跟着党走,跟着我们人生的目标走,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心同德,艰苦奋斗。
只有这样,我们的困惑才可以迎刃而解;也只有这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才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