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ppt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市场经济:讲求经济效率,节约资源, 作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力, 也就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以市场的需 要为导向,尊重经济规律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背景: 计划经济出现弊端
2、决策
1993年11月《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A.计划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 D.公有制经济
6、 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亚太经合 组织是在
A 1989年
C 1886年
B 1990年
D 1991年
7、2001年,江泽民在上海会见了前来参 加APEC会议的美国总统布什。该组织 的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 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 少区域内贸易壁垒”。这个组织的中 文名称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亚欧大陆合作组织
第 14 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政治
经济
外交
社会主义民主 与法制建设
确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推进建立国 际新秩序
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自学P76-77“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2.想一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民主 法制建设取得的哪些成就?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大法
刑法
民法通则…
新 《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刑事诉 讼法
……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西藏“村官”选举现场——村委会主任选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PPT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时间
1950— 1952 1953— 1956
名称
土地 改革
变化原因
变化结果
影响
封建土地所有 废除封建土地所 解放农村生产 制阻碍生产力 有制,建立农民 力,实现耕者 土地私有制 发展 有其田 小农经济阻碍 生产力发展 建立集体经营 的农业合作社 完成对农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 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的重大问题。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时期。
“文革”结束, 阶级斗争转移到 真理标准问 经济建设 题讨论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1、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必要性: 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 严重弊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 ,不能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要求。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 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由农村逐步转向城市,由试点向全面铺开
为什么说“真理标准”讨论是一场 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否定两个凡是 纠正“左”倾错 误 打破个人崇拜 抛弃教条主 义
重新确立
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
2、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在徘徊中前进 思想 内容 政治 实事求是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组织
历史意义:一标志、二形成、三功绩
标志: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
1979年,广东、福建获得特殊优惠政策
步骤
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 80年代末,沿海经济开放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PPT精品课件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宝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③京九铁路建成通车
④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⑤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⑥大亚湾核电站兴建
A.①③④⑤
B.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4、(2003年全国)下列关于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 生产关系的变革?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旧人教版)
第八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胡锦涛做十七大报告
1978年 改革开放
主要内容 一、经济体制改革 二、对 外 开 放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
一、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
➢农业: 全面振兴 ➢工业: 取得重大成就 ➢对外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 ➢科教文化事业: 蓬勃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 显著提高
走进新时代
凤阳小岗村
一纸契约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深圳新貌
南巡
1995年京九铁路全线贯通
青藏铁路通车
高速公路
杨浦大桥
兰州银滩大桥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注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未发生根本变革
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 改革?
原因:旧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 的发展。
2、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探究:①过去农村实行什么体制?有什么局限性? 人民公社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PPT课件
5、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日常生活的影响 • 在日常生活方面,新的西方科技事物如 电、自来水、电影、广播、等等逐渐改变 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新的思想 改变了许多传统日常生活中的习俗,包括 一些被视为迷信的民间信仰、缠足风俗, 传统式的婚姻等等都逐渐被废除。
6、对传统史学的影响
• 20世纪初,梁启超受到西方民族主义史学 影响,主张为国家国民社会而非朝廷的新 史学,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影响的史 学界。到了民初时期,这些史学思潮逐渐 落实于史学界,史学家们开始用不同于传 统史学的方式撰写中国史,中国现代史学 逐渐形成。
A、经济的近代化
(一)实质:
从传统的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
(二)表现:
洋务运动:
前期: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求富--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政治的近代化
(一)实质:
从君主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制度转化
(二)表现:
维新变法-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革命派的政治主张: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借助皇权进行政治变革的第一次尝试
政治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政治的民 主化。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从戊戌变法开始。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国的第一个成功行动。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国的第一个成功 行动。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共和制度的建立。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 西学东渐在经济方面的影响是逐渐发生的。 包括新的经济思想的传入,使得一批知识分子愿 意投入实业,而民族主义思想则有助于民族工业 的发展成形。而新的科学、管理、金融等技术的 传入及应用,更是逐渐整个改变了中国的交通运 输、生产方式、商业交易等基本经济事物。
课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02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
01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指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通过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 的国家。
02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的是国 家的整体现代化,包括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 个方面的现代化。
特征
政治现代化
拥有健全的民主制度,法 治体系完备,政府治理能 力现代化,公民权利得到
经济社会的转型压力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供给减少, 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带来压力。
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环境压力逐 渐加大,需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城乡、 区域之间人均收入差距较大,需要加强政策 协调和区域合作。
会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背景和意义
背景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 然选择。通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家的综合 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04
增进人民团结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需要增进人民团结,加强民族 团结和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创新和文 化产业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课件
0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为全 球治理体系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04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
人才支撑
人才是战略资源
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战略资 源,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具有 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高素质人才
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途径,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高素质人才。
资源利用效率
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降低能耗物耗。
03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坚持创新驱 动发展
01
创新驱动战略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坚 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 动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 级。
02
创新驱动的意义
创新驱动发展可以提高国 家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02
建立健全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政府 治理能力和效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06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实施
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
分析国家发 展形势
在制定战略规划时, 要深入分析国家的 发展形势,了解国 家发展的优势和劣 势,机遇和挑战。
明确战略目 标
在制定战略规划时, 要明确战略目标, 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目标, 以及实现这些目标 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党的领导能够凝聚全党全国力量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够更好地凝聚全党全国的力量,推动国家 战略的实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1
法治体系建设
加强法治体系建设,确保国家各项事务在法治轨道上运 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为全 球治理体系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04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
人才支撑
人才是战略资源
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战略资 源,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具有 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高素质人才
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途径,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高素质人才。
资源利用效率
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降低能耗物耗。
03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坚持创新驱 动发展
01
创新驱动战略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坚 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 动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 级。
02
创新驱动的意义
创新驱动发展可以提高国 家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02
建立健全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政府 治理能力和效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06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实施
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
分析国家发 展形势
在制定战略规划时, 要深入分析国家的 发展形势,了解国 家发展的优势和劣 势,机遇和挑战。
明确战略目 标
在制定战略规划时, 要明确战略目标, 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目标, 以及实现这些目标 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党的领导能够凝聚全党全国力量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够更好地凝聚全党全国的力量,推动国家 战略的实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1
法治体系建设
加强法治体系建设,确保国家各项事务在法治轨道上运 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PPT课件5 人教版
出谋 划策
1、 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如果请你策划一个大型纪念活动, 你将如何策划?请写出活动方案。
2、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金 华地区农村状况,请谈谈你的看法。你对我市农 村发展前景的有何看法或意见?
蓦然 回首
1、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如果请你策划一个大型纪念活动,你 将如何策划?请写出活动方案。
——解读《时代》周刊 “年度风云人物”邓小平
风云人物邓小平 关键词之一:
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
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
内容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
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
目的
生产力。
——教材P129
必要性 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
7、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
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
10、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
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
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
•
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26、行动不必须带来愉悦,而无行动则决无愉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PPT课件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安徽、四川
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
全国
家庭联产承包 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 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 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 的”。
7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 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 合作社
意义:城市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15
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的题词
16
1、对外开放: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 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 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17
对外关系
一边倒 两只拳头打人
对外开放
18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
9
1978年-1998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占世界的比重变化 示意图
50 40 百 30 分 比 20 10 0 谷物(%) 棉花(%) 油料(%) 肉类(%) 禽蛋(%) 水产品(%)
1978年 1980年 1995年 1998年
10
1978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示意图
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含义
经济体制改革
必要性 农村改革
改 革 开 放
对外开放
城市改革
成
经济特区
就
步骤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 城市
沿海经济 开放区
内地和 边境城市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新格局。
安徽、四川
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
全国
家庭联产承包 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 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 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 的”。
7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 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 合作社
意义:城市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15
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的题词
16
1、对外开放: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 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 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17
对外关系
一边倒 两只拳头打人
对外开放
18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
9
1978年-1998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占世界的比重变化 示意图
50 40 百 30 分 比 20 10 0 谷物(%) 棉花(%) 油料(%) 肉类(%) 禽蛋(%) 水产品(%)
1978年 1980年 1995年 1998年
10
1978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示意图
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含义
经济体制改革
必要性 农村改革
改 革 开 放
对外开放
城市改革
成
经济特区
就
步骤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 城市
沿海经济 开放区
内地和 边境城市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新格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pptx
严格依法行政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 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确保政府行为在法治轨道 上运行。
权力运行机制完善方向
建立健全权力监督体系
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形成党内监 督、国家监察、审计监督、群众监督 等多元化的监督格局,确保权力不被 滥用。
推进政务公开透明
优化权力运行流程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和群众 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意识。
国际合作在生态文明领域表现
国际环保组织合作
加强与国际环保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 球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国际绿色技术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和理念,推动国内生 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发展。
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区域、城乡、校际 差距,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实施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失学 ,建立健全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
加强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 条件,提高师资水平,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就业创业环境优化措施介绍
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灵魂,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 供价值引领和道德支撑,推动全社会 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人民群众期待与诉求
01 02
物质生活改善
人民群众期待经济持续发展,收入稳定增长,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实现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 有所扶。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基层治 理提供坚强保障。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 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确保政府行为在法治轨道 上运行。
权力运行机制完善方向
建立健全权力监督体系
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形成党内监 督、国家监察、审计监督、群众监督 等多元化的监督格局,确保权力不被 滥用。
推进政务公开透明
优化权力运行流程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和群众 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意识。
国际合作在生态文明领域表现
国际环保组织合作
加强与国际环保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 球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国际绿色技术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和理念,推动国内生 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发展。
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区域、城乡、校际 差距,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实施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失学 ,建立健全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
加强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 条件,提高师资水平,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就业创业环境优化措施介绍
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灵魂,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 供价值引领和道德支撑,推动全社会 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人民群众期待与诉求
01 02
物质生活改善
人民群众期待经济持续发展,收入稳定增长,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实现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 有所扶。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基层治 理提供坚强保障。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骤
安徽、四川
“放宽政 策”“休养生息” 方针,试行包产 到组、包产到户 的生产责任制
全国
(1)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为主要形式
(2)发展乡镇 企业和非农产业
方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陕西长安韩家湾生产队社 员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 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据 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迅速发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
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
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 节,最终达到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的目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涵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想一想:那个时候,党 和政府为什么要作出改 革经济体制的决定?
为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呢?
(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大部分, 这就决定了农业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
(2)计划经济时代,优先发展重工业,导 致农村问题突出,影响到政治稳定和经济 发展
(3)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经营管理过于 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 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 温饱问题还未解决。
课 堂 小 结
改革
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发 展 乡 镇 企 业
制
改
扩
革
大
所
企
有
业
制
自
和
主
管
权
理
体
制
改革开放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
开放 对 外 开 放 新 格 局
练习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地区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废除封建土地所有经营. (3)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 (4)土地公有制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
必须实事求是,符合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 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 发展.
2.过程
经济 特区
沿海开 放城市
沿海经济 开放区
内地
3.特点
多层次、有重点,点、 线、面结合的全方位 开放的新格局。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 旧中国的“开放” 有什么区别?
提示:可从开放前提、开放 原因、和开放结果入手思考
改革开放的成就
• 农业经济全面振兴,乡镇企业异 军突起。
• 工业迅速发展。 • 对外贸易与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 • 科技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讨论:
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有没有 改变所有制形式?
(1)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
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
内 经济形式
容
(2)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 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
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扩大企业自主权,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厦漳泉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浦东
1.目的
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5.下列哪些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1)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宝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3)京九铁路简称通车
(4)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5)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6)大亚湾核电站兴建
A.(1)(3)(4)(5) B.(3)(4)(5)(6)
C.(2)(3)(5)(6) D.(1)(2)(5)(6)
C.城市
D.国营企业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
A.改革生产关系
B.坚持社会主义
C.恢复国民经济
DD..解放社会生产力
3.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对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土地私有,自负盈亏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土地所有制的根本改变 BB.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C.符合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D.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