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总论PPT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162页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162页课件)汇报人:日期:•医学影像诊断学概述•医学影像诊断学基础知识•医学影像诊断学临床应用目录•医学影像诊断学新技术与新进展•医学影像诊断学的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医学影像诊断学概述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CT、MRI等,对疾病进行诊断、评估和治疗的学科。
定义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发展定义与发展医学影像诊断学能够通过各种影像技术,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早期发现疾病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决策通过对疾病治疗前后的影像对比,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医学影像诊断学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临床决策。
030201医学影像诊断学的重要性医学影像诊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影像表现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等。
主要包括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疾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等。
医学影像诊断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内容研究对象02医学影像诊断学基础知识X线成像原理01X线是一种电磁波,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被不同程度地吸收,通过测量透射后的X线强度,可以重建出人体内部的二维图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原理02利用X线旋转扫描人体,通过测量不同角度的X线透射强度,经过计算机处理后重建出人体内部的三维图像。
磁共振成像(MRI)原理03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内的氢原子发生共振并吸收能量,通过测量共振信号的强度和频率,可以重建出人体内部的三维图像。
包括普通X线摄影、特殊X 线摄影(如点片摄影、体层摄影等)以及数字X线摄影等。
X线成像技术包括平扫CT、增强CT、高分辨率CT、多排CT等。
CT成像技术包括平扫MRI、增强MRI、功能MRI(如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等)等。
影像诊断学总论PPT课件
.
56
单层与多层螺旋CT的不同
探测器阵列不同 数据采集通道不同 X射线束不同 同一扫描周期内获得的层数不同 图象重建的算法不同
.
57
多层螺旋CT的优势
快速
更多相期扫描;减少运动伪影
薄层 大范围
层厚融合:提高信噪比
薄层再重建:减少容积效应得 到更佳的2D/3D/内窥镜图像
多脏器联扫;2D/3D/内窥镜 应用范围更大
.
58
多层螺旋CT带来的诊断模式转变
显示方式的转变:单纯横断面影像→实时 显示的重组图像
信息的融合:PET / CT 工作流程改善:在不同类型产品和/或同一
类型、不同型号产品应用了统一的操作界 面,从而易化培训与操作
计算机辅助检测(CAD)
.
59
CT图像特点
CT图像是由不同灰度的小方块(像素), 按矩阵排列构成
有机碘:
离子型与非离子型; 碘水与碘油
低密度(阴性)造影剂:空气,氧气,二氧 化碳等;
.
40
造影方法
直接引入
直接法;口服(食管及胃肠道钡餐) 灌注;钡灌肠、逆行肾盂造影及子宫输
卵管造影 穿刺注入:心血管造影及脊髓造影
间接引入
生理性,蓄积性,排泄性
.
41
造影剂反应:必须十分重视,注意防止!!
CT三维重建,CT仿真内窥镜等;
.
52
… …平板CT
螺旋CT的发展历程 2005年双源CT
2003年,64层CT机
2001年,16层CT机
2000年,8层CT机
1998年,四层CT机
1992年,双层CT机
1988年,螺旋CT机
1985年,滑环技术
影像诊断学总论ppt课件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血管检查可见动脉粥 样硬化的斑块形成。
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胃癌
肠梗阻
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部占位性病变, 胃镜可见胃黏膜异常。
X线可见肠道扩张和气液平面,CT可 见肠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肝癌
超声检查可见肝脏占位性病变,CT可 见肝脏密度不均。
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精准医学
02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影像诊断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为患者
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跨学科合作
03
影像诊断学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合作,共同推动医
学领域的发展。
影像诊断学的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与临床医学的合作
影像诊断学与临床医学的密切合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患者病情,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影像诊断学总论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影像诊断学概述 • 影像诊断学基础知识 • 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 影像诊断学新进展 • 影像诊断学的临床应用与价值 • 影像诊断学的挑战与展望
01 影像诊断学概述
CHAPTER
影像诊断学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影像诊断学是一门利用影像技术来诊断疾病的学科,其分类包括X射线、CT、MRI等多 种影像检查方法。
图像质量标准
包括对比度、分辨率、伪影等方 面,确保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
质量控制措施
包像质量稳定可靠。
图像评价方法
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通过专 业医生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和打分。
03 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CHAPTER
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01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ppt课件
33
34
多层面容积再现(MPVR)
35
多层面容积再现(MPVR)
36
37
容积再现(VR)
38
39
CT仿真内镜成像(CTVE)
40
41
CT诊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 头颈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内分泌系统
形态成像 功能性成像 急诊医学
42
颅脑
43
医学影像诊断-总论
Diagnostic medical imaging
1
内容
序言 成像技术特点和临床应用 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与综合应用 影像诊断原则和报告书写 《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方法
2
diagnostic medical imaging -范畴
放射诊断diagnostic radiology,DR 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 核素显像٧-scitigraphy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once imaging,MRI 正电子发射成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9
--共性
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 了解人体解剖及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 化 判断有无疾患或疾病程度
活体视诊(隔着肚皮看内涵)
10
-进展的基础
综合性影像诊断 分子影像学 数字化影像管理 医学影像诊断的价值与地位
11
学习影像诊断学的要点
诊断的主要依据或信息来源是图像 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 而做出诊断 不同成像技术具有不同的优势与不足 影像诊断是根据图像做出的推断,不是 病理诊断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16课件)
2024/1/25
24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Chapter
2024/1/25
25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医学影像诊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医学影像的获取、处理、分析和解读等方面 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医学影像诊断思维和方法
包括观察、分析、综合、判断等步骤,以及如何 结合临床信息和医学影像进行准确诊断。
ABCD
肺结核
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和后基底段,呈多态性改变, 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和病变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 。
肺癌
表现为肺部肿块或结节,常呈分叶状,边缘有毛刺,可伴有阻塞性肺 炎或肺不张。
2024/1/25
17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影像表现及诊断要点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或梗死,表现为心肌灌注异 常、室壁运动异常等。
定义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对人体 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非侵入性的观察和评估,以辅 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医学学科。
2024/1/25
发展历程
自X射线发现以来,医学影像技术经历了从简单的 X射线平片到复杂的医学影像技术,如CT、MRI、 超声、核医学等的发展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医 学影像诊断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为临床 医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膀胱癌
膀胱壁增厚、僵硬,形成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龛影 ,可伴有膀胱挛缩或盆腔淋巴结肿大。
2024/1/25
20
05
医学影像诊断学新进展与挑战
Chapter
2024/1/25
21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趋势
2024/1/25
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
结合不同成像技术,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162页PPT课件)
(Medical diagnostic imaging)
總論
儀器設備
1
❖ 透視 ❖ 胃腸透視 ❖ 照片:CR / DR ❖ CT ❖ MR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電腦體層成像 Computed tomography CT
1
1
1
1
1
Lightspeed 64層螺旋CT
1
CT檢查
1
1
腦窗:窗位35,窗寬100
骨窗:窗寬2000,窗位350。
1
1
高
低
密 度
腦
密 度
質
密
度
改
混
等變
雜 密
密
度
度
1
密度增高—腦出血並破入側腦室
1
腦膜瘤冠掃—軟組織窗
1
硬 膜 外 血 腫
1
硬膜下血腫及其骨窗
1
腦 積 水
1
副鼻竇冠狀位
1
頸間 盤突 出— 後正 中型
1
腰 椎 間 盤 突 出
脂肪為高信號 亞急性出血為高信號
T1加權像是MR成像最基本的脈衝序列
1
T2加權像
顯示病理改變 特點:水為高信號
脂肪為高信號 亞急性出血為高信號
T2加權像是MR成像最基本的脈衝序列
1
水抑制成像—FLAIR
顯示病理改變 特點:自由水為低信號
FLAIR 水抑制成像對各種病理改變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1
正常頭部
1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医学ppt课件影像诊断学总论
X线检查方法
包括普通X线检查、计算 机X线摄影(CR)、数字 X线摄影(DR)等。
X线检查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呼 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 的诊断,如骨折、肺炎、 肺结核、胃肠道疾病等。
8
CT检查技术
2024/1/25
CT成像原理
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 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 处理。
医学ppt课件影像诊断 学总论
2024/1/25
• 影像诊断学概述 • 影像检查技术与方法 • 影像诊断原则与步骤 • 常见疾病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 影像诊断新技术与新进展 •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2
01
影像诊断学概述
2024/1/25
3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影像诊断学是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非侵入性的 观察和评估,以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
伦理和法律问题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 要关注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如隐 私保护、数据安全等。
25
0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2024/1/25
26
实践操作注意事项和技巧分享
熟悉影像设备
在操作前,应充分了解所使用 的影像设备,包括其性能、参
数及操作规程等。
2024/1/25
标准化操作
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进行影 像检查,确保获取高质量的影 像资料。
2024/1/25
24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不同影像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实 现多模态影像融合,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影像诊断学总论ppt课件
影像诊断学概论 ppt课件
CT诊断的临床应用
CT诊断由于它的特殊诊断价值,已广泛 应用于临床。但CT设备比较昂贵,检查费 用偏高,某些部位的检查,诊断价值,尤 其是定性诊断,还有一定限度,所以不宜 将CT检查视为常规诊断手段,应在了解其 优势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应用。
PPT课件
38
螺旋CT(spiral CT)
螺旋CT扫描时,检查床沿纵轴方向连续 移动,同时X线球管连续旋转式曝光,采集 的扫描数据分布在连续的螺旋型空间内, 又称容积CT。 特点:1.扫描速度快; 2.容积数据避免小病变的遗漏; 3.可进行高质量的后处理工作。
PPT课件 32
窗宽与窗位
肺窗 W(800 ) L(-700)
PPT课件
纵隔窗 W (500) L(0)
33
窗宽与窗位
纵隔窗W (500) L(0)
PPT课件
34 骨窗 W (2000) L(500)
CT基本概念
• 伪影(Artifact) 伪影是指在被扫描物体中并不存在而图像 中却显示出来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影像。一类 与病人有关,一类与CT机性能有关。伪影 影响图像质量,在诊断时应予注意。
12
生物效应
X线穿透机体被吸收时,与体内物质产生 相互作用,使机体和细胞结构产生生理和 生物学的改变,主要是细胞组织产生抑制、 损害甚至坏死,称为X线的生物效应。
X线对机体的损害程度与吸收X线量的大 小有关。X线的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学的基 础,同时也指导X线检查和治疗的防护措施。
PPT课件 13
X线摄影(radiography)
PPT课件 28
CT设备
PPT课件
29
CT操作间
PPT课件
30
CT基本概念
• CT值 X线穿过人体的过程中,计算出每个单位 容积的X线吸收系数(亦称衰减系数μ 值)。 将μ 值换算成CT值,以作为表达组织密度的 统一单位。其单位名称为Hu(Hounsfield Unit)。 人体组织的CT值界限可分为2000个分度, 上界为骨的CT值(1000Hu),下界为空气的 CT值(-1000H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心脏大血管,颅脑中的血管
.
24
美国GE OEC 9800 C. 型臂血管造影机
25
MRI (核磁共振检查)
原理:
先加一个强磁场,再加一个特定的 射频脉冲,使带一个质子的氢离子进入 高能状态,当停止磁场与脉冲后。H+会 恢复原来状态。
.
26
纵向弛豫时间(T1) :加射频脉冲后,由纵向变 横向的时间和停灯丝通电----钨丝温度伸高----自由电 子群脱离灯丝----加入高电压 自由电子高 速直线运行----碰撞阳极靶面----进入能量 转换----放射能0.1%、热能99.9%
.
3
X线的特性
1, 穿透性:
X线能穿透普通光线不能穿透的物质,
在其过程中被物质所吸收。
----------X线成像基础
---------------摄片的基础
4, 电离效应:
X线无论通过何物,均会使其产生电离
检查空气电离情况------检查防护措施
对人体细胞中的水产生电离作用
---------------放射治疗学的基础
.
5
X线的成像原理
不同密度:穿透后X线剩余量多 屏-- 亮 胶片-- 黑
不同厚度:穿透后X线剩余量少 屏-- 暗 胶片-- 白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1977 时间对比法
原理:
将受检部位未注入造影和注入后的X线
荧光→经影像增强器增益后→用高分辨力摄
像管作矩阵化扫描→形成由像素组成的视频
图像→将未注入视频图像相反数字化处理
(负变正 正变负)→经计算机在数字化图像
之间减影处理,使两个数字矩阵中代表骨骼
与软组织的数字被抵消,而血管的不被抵消。
2, CT图像密度分辨率比X线片高,而空间分 辨率较之低
CT值:是一种衰减值,一种吸收系数,
是以水为标准(水的CT值为0),将CT值定义
为 : 该 物 质 的 CT 值 =1000× ( 该 物 质 吸 收 系
数—水的吸收系数)/水的吸收系数
像素越小,数目越多,构成的图像越细致,
即空间分辨率高
3,可作出量化分析:测出CT值大小
课程安排及要求
安排 1-18周 2课时/周 36课时
要求 了解X线及常用X线设备基本原理 理解正常X线表现及常见病的X线征像 熟练运用X线诊断方法协助自己诊断
.
1
一
1895年11月8日
概述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阴极电子管放电试验
-----发现X射线 (是一种放射能,一种波长很 短的电磁能。 )
.
8
4、 总结
A、 X线一定要有足够的穿透力才能穿透被照 射的物质
B、被照射的物质一定要有密度差异(人工对 比、自然对比)和厚度差异,吸收X线量不同, 剩余X线量才有差异
C、有差别的剩余X线量仍然是不可见的,还 需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而形成黑白对比的图 象
.
9
X线检查方法
1、 普通检查
透视:
优点:方便,便宜,动态观察运动 的器官,多方位移动病人来观察病变的 形态
缺点:清晰度较平片差,不能显示 细微的病变;不能留下永久的记录,不 便于复查对比
.
10
2、特殊检查 :
摄片(平片、体层摄影)
优点:清晰度高,能显示细微的病
变;能留下永久的记录,便于复查对比
缺点:不能动态观察运动的器官,
.
21
CT的检查技术
1,平扫:颅脑(脑血管疾病、意外、脑 外伤、 先天性畸形)
脊柱(椎间盘疾病)
2,增强扫描:如肝脏出现肿块作增强扫描,可 见大部分(正常组织)供血由门脉系统,少部 分由肝动脉(肿瘤部分)
病灶先于其他部分出现高密度则为肿瘤, 如海绵状血管瘤等。
3,造影扫描:胆道、椎管
.
22
德国SIEMENS公司SOMAT. OM PLUS 4型CT扫描机 23
2, 荧光效应:
X线作用于荧光物质(钨酸钙、硫化锌
镉等)上时,使波长短的X线转变为波长较长
的可见光----荧光。
---------透视的基础
.
4
3, 感光效应(摄影效应):
当X线作用于原有乳剂溪化银的胶片上 使感光,产生潜影---经过显影、定影后-----把被感光的溪化银还原成金属银(黑色)---黑处银多。
荧光 荧光
.
6
1, 组织器官的密度和厚度的差异是X线成像 的基础。
2, 自然对比:利用人体组织和器官本身密度 差异来形成对比鲜明的影像者
骨骼:密度最高------白色 软组织和体液:密度次高-------灰白色 脂肪组织:密度次低---------灰黑色 含气组织:密度最低--------黑色
15
多槽式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
16
东芝Ultimax型多功能数字化胃肠机
.
17
SIEMENS MAMMOMAT NOVA3000乳腺钼靶X线机
.
18
CT总论
CT:Computed tomography 计算机体层成像 1969年研制成功 1972年公布于世 英国 Hounsfied
.
.
7
3、 人工对比:缺乏自然对比,可以认为
引入一定量的密度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 使其形成对比(造影检查)
造影剂:
钡剂 医用B aSO4 如: 消化道检查
碘剂
A、碘油 如:支气管、子宫、输卵管
B、碘水 ( 泛影葡胺 ) 盂造影
如:静脉肾
C、非离子型造影剂 CT检查时碘过敏实验 阳性患者(安全系数高)
19
原理
大容量X线管----人体----探测器(转 换为可见光)------光电转换器(转换为 电信号)-----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 信号)-----计算机(排列成数字矩阵)----数/模转换器------CT图像(由多个像素 组成的图像,按矩阵排列)
.
20
特点
1, 断面图像:横断面扫描
3,原则:认识正常:正常,正常变异
分析异常:病理基础(基本病变)
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
查及相关科室的资料
X线诊断结果有:
肯定性结果:骨折、脱位
否定性结果:排除法
可能性诊断
.
13
德国SIEMENS CF-1000mA数字成像多功能数字遥控X线机
.
14
PHILIPHS DR胸片机
.
不能多方位移动病人来观察病变的形态
.
11
3,造影检查
直接引入法:钡餐(胃肠造影)、逆行输 尿管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ERCP等
间接引入法:
吸收性:淋巴管造影
排泄性:静脉肾盂造影(ivp),
口服、静脉胆道造影
.
12
X线诊断的原则
1,密度的概念:白色=高密度 黑色=低密度
2,重叠图像(平面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