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案 人教版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能够根据小数加、减法运算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数与代数的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的意义2. 小数减法的意义3.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4.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例如:小明去超市购物,买了一本书和一支笔,书的价格是12.56元,笔的价格是3.28元,小明需要付多少钱?这里就涉及到小数加法的问题。
2. 探究新知(1)小数加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即把两个小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例如:2.35 1.47 = 3.82,就是将2.35和1.47合并成3.82。
(2)小数减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即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例如:5.63 - 2.18 = 3.45,就是已知5.63和2.18的和是7.81,求其中一个加数2.18,另一个加数就是3.45。
(3)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第一步: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第二步:从最低位开始,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第三步: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小数加、减法运算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例如:4.5 0.7 = 5.2,可以先将0.7分解成0.5和0.2,然后4.5 0.5 = 5,5 0.2 = 5.2。
3. 巩固练习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简便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与代数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范文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范文五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范文一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2页例1及做一做。
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在此基础上,本课时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
例1以本单元主题图的买书情境为线索展开教学,自然引入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学习,重点解决的是列竖式时小数点应对齐的问题,突出计算的算理理解。
为进一步学习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夯实基础。
(二)核心能力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的过程,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培养迁移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数感。
(三)学习目标1.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学习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五)学习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小数加减法(例1)》名师教学课件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想一想: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请你任意写出几个一位数加减法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二)课堂设计1.复习导入(1)口算,并说出口算的方法。
2.5+0.9=1.2-0.5=7.8+1.6=4.7-2.8=11.7+2=8.6-5.3=1.2+0.8=7.5-2.5=(2)列竖式计算3685+279=3685-279=师:你能说一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预设: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质优秀10篇
教材及学情分析:《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这册教材的第四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以表格、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
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究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沟通整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突破方法:通过理解小数的意义,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在计算中,要把小数点对齐。
教法和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观看过跳水比赛吗?跳水项目,一直是中国体育运动的强项,请看大屏。
(课件出示中国跳水运动员劳丽诗和李婷跳水的视屏)中国队又赢了,这样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我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庆祝一下祖国的胜利吧。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模板第【2】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计算算理,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难点:理解算理,即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预学单、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活动一:课前预学、检测迁移力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来研究什么呢?(小数的加减法)课前你们已经做了一份预学单,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请你把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惑、难题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吧!活动二、交流讨论、完善后规则1、小组讨论(5分钟)(期间老师请四个孩子板演第四题)12.43+5.67= 0.93+0.7=8.67-5.7= 8-5.7=小组汇报:难题或有分歧的题目师:嗯,这几个题目确实有点难得,那接下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听。
2、交流辨析,巩固法则(1)校对第一题,回顾一位小数加减法(2)讨论两位小数加减法算法课件展示:6.45+4.29师:两位小数的加法如何计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预设: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开始算起(3)验算师:该如何验算?用减法验算加法,学生口答得数(10.74-4.29)。
(4)对比沟通整数竖式师:同学两位小数竖式计算跟我们以前学的整数竖式计算一样吗?小结:一样,都是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只是多了小数点。
小数点对齐就可以相同数位对齐了。
3、图象表征,明晰算理(1)研究不同数位的小数加减法课件出示:师:这样算对吗?你能用画图、文字或其他方式说明吗?学生作品展示(上台解说)预设:圆角分、计数单位解释算式。
当说出计数单位时,出示表征图师:这个数可以分成6个1,4个0.1和5和0.01,8.3可以分乘8个1,3个0.1。
看一看谁应该跟谁加?那这个竖式正确的写法怎么写(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演)设计意图:该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学生受末尾对齐算法的干扰导致错误率较高,教师利用计算单位分析数据,用图形表征,从而外化了计算了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小数加减法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的累加。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年级:四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的掌握。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应用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那么小数能不能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呢?二、探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例题,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巩固运算规则。
三、应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应用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和布置作业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应用。
2. 教师布置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作为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重点关注的细节: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的掌握详细补充和说明: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是非常关键的。
《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中的《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加减法。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87页至第90页的学习,深入理解小数的内涵,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熟练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的加减法运算,难点是理解小数的性质,特别是小数点后零的个数对于小数大小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请大家准备好笔、纸以及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小明去超市买水果,他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 3.5元,请大家算一下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然后,我们来学习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有三个:一是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二是小数的加减法主要是针对小数部分;三是小数点后零的个数对于小数的大小没有影响。
我们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加减法主要是针对小数部分,我们要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七、作业设计1. 小数的意义: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小数的意义。
答案:小数的意义是用来表示整数之间的数。
2. 小数的性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小数的性质。
3.1 2.5 + 1.3 =答案:3.83.24.6 2.1 =答案:2.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同学们对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多加练习。
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小数的乘除法,请大家预习相关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详细说明。
一、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是学生们理解小数概念的基础,也是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前提。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如小明买苹果的情景,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小数的作用,帮助他们理解小数是用来表示整数之间的数的。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完成课本P51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二、坚式计算完成课P51第8题。
三、提高练习1、完成课本P51第9题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2、完成课本P51第10题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课后延伸练习八的思考题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
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五、课堂六、布置作业〖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口答下面各题① 2.5+3.3————②6.8-5.2—————③2.4-1.8=④3.2+1.3=⑤0.7元-0.2元=()元⑥2.1元+2.9元=()元第(6)小题追问结果用5.0表示还是用5表示。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1、出示情境图(例1课本图去掉钢笔、小芳)小明说:“我买一个讲义夹”,小芳说:“我买一个笔记本”(1)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学生提问,课件出示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小数加减法-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小数加减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笔算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够根据数据特点及运算符号灵活选择口算或笔算。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再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2. 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再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够根据数据特点及运算符号灵活选择口算或笔算。
四、教学难点1. 小数点对齐。
2. 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过程中,注意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去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教学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例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2)教学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例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出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2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3页的练习题。
4.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道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同的,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进行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加法和减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根据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重要性,掌握计算法则。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旧知: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提问:我们学过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那么小数有没有加法和减法呢?二、探究小数加法的意义1. 出示例1:小明买了一支铅笔0.8元,又买了一块橡皮0.5元,一共用去多少钱?2.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列式计算。
3.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三、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1. 出示例2:计算下列各题。
0.7 0.3 = 1.05.2 3.8 = 9.02. 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
3.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四、巩固练习1.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几页的练习题。
2. 教师巡视指导,并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加法,那么小数有没有减法呢?二、探究小数减法的意义1. 出示例3:小明有3.5元,买了一本书花去1.8元,还剩下多少钱?2.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列式计算。
3.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小数加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小数加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开始加,满十进一。
2. 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开始减,不够减时向高位借一当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和小数位的处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例题。
2. 学具: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数加减法,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出示例题:计算0.8 0.6。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开始加,满十进一。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出示例题:计算1.2 - 0.7。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开始减,不够减时向高位借一当十。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强调小数点对齐和小数位的处理。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小数乘除法。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计算-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计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2. 培养学生数感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时借一当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时借一当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 新课: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通过例题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布置:布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时借一当十。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提高题: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小数点对齐: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将各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如果小数位数不同,可以在较短小数的末尾用“0”补足,使各数的小数位数相同。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创新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创新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法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
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
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注意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
如,教学例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
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需要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教案精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小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新课(1)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a. 通过购物场景,让学生列出小数加法算式。
b. 讲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即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d. 按整数加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强调相同数位相加。
(2)小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a. 让学生尝试自己列出小数减法算式。
b. 讲解小数减法的意义,即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d. 按整数减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强调相同数位相减。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数加法:(1)意义:合并两个数为一个数(2)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法法则计算2. 小数减法:(1)意义: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2)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减法法则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面各题:2.5 + 1.3 =5.6 2.8 =(2)应用题:小明有3.2元,妈妈又给了他2.7元,小明现在有多少钱?2. 答案:(1)3.8;2.8(2)小明现在有5.9元。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数与代数的基本思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2. 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2.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 新课: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通过教学视频和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2. 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提高题:解决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小数加减法的更多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然后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如购物找零、体重变化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这些情景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简单小数加法计算过程,将整数加法方法迁移到小数加发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铺垫孕伏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怎么计算的。
8+6=?28+5=?37+9=?(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
(说明减法的问题明天再研究)2、合作学习:小数加法教学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小组合作、交流)(可能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一是以元作单位用小数,二是以角作单位用整数)引导观察比较: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学生试笔算小数加法(小组合作)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怎样计算?反馈练习:1、列出 2.8+2.1、 6.4+0.9、 19.2+0.9的竖式,然后计算。
(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2、96页做一做。
三、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同?四、作业练习二十二1题第一部分、5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减法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减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人教版
《小数加减法》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数感与符号意识,通过小数加减法运算,使学生在抽象的数与具体的量之间建立联系,增强对小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形成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注重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提升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本章节学习,全面提升学生在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的对齐方法,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重要性,能够准确进行小数加法计算。
举例:0.35 + 0.42,指导学生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到高位逐位相加。
(2)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理解小数减法中小数点的处理方法,掌握借位与退位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减法计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小数加减法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小数点的对齐这一概念掌握得还不够熟练。在讲授过程中,我通过重复示范和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我发现,将抽象的小数运算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结合,比如购物找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小数加减法,可以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解释估算的过程。
技能目标: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
情感价值观:在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体会数的运算的广度,不仅在整数的领域中可以有加减法,在其它数的领域中同样适用。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克隆技术吗?教师简介克隆技术。
2003年10月29日和31日双双和康康的自体繁殖后代,键键和壮壮在我国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了。
这是键键与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出示情景图和统计表)。
对此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学生自主提问,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小数加减法问题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指名列出算式:0.77+0.03 = 或0.03+0.77=二、新知学习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
可是我们从来没学过两个小数相加,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0.77米=77厘米0.03米=3厘米77厘米+3厘米=80厘米也就是0.8米生2:0. 7 7+ 0. 0 30.8 0(4)指导看书。
小组讨论: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答案是一样的吗?(5)现在请同学们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6)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
(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第一种算法的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这同样遵循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第二种算法,把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小数末尾的0 在横式中可以省略。
小数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简便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 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3.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四、教学难点1. 小数点对齐。
2. 进位和退位。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1)学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小数加法的特点,归纳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开始加,满十进一。
(2)学习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小数减法的特点,归纳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开始减,不够减时向高位借一。
3. 练习(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教师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
七、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自选一些小数加减法的题目进行练习。
八、板书设计小数加减法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开始加,满十进一。
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开始减,不够减时向高位借一。
注意事项:小数点对齐,进位和退位。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数与代数的观念,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4. 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以及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时的处理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PPT、计算器、练习题。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整数加、减法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课(1)小数加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加法的例子,总结小数加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小数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减法的例子,总结小数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3)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板书设计小数加法和减法1. 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小数点对齐;(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时,一般要把0去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内容: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同时对学生进行从小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将下面各数变成三位小数,但大小不变。
5.6 4 0.2 8.4600
2.填空:3735克=( )千克 4075克=( )千克
3.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
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
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让学生板演,并说说为什么用加法?再让学生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授
1.教学例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
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
两个小队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问:应该怎样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计算时怎样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
自学课本例1的算法。
回答上面的问题。
(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2.得数7.8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想一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
(同: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意义相同。
计算法则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不同: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最后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如果末尾有“0”的应去掉。
)
2.教学例2:少先队采集中草药。
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
第一小队采集了
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千克?
分析数量关系。
列出算式:7.81-3.735 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得出减法的意义:
我们可以把它们改写成用克作单位进行计算。
让学生进行计算。
如果用小数计算应该怎样计算?
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在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点?
4.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