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a071b8ff00bed5b8f31d18.png)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
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救援和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可靠的个体防护用品。
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防护用品应有专人管理,负责维护保养。
使用防火隔热服注意事项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
兼职救护队应配备齐全各种抢险救援器材、设备,平时应加强维护,确保各种器材、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安全带使用时应高挂低用,严禁低挂高用。使用大于3m长绳应加缓冲器(除自锁钩用吊绳外),并要防止摆动碰撞。安全绳不准打结使用,更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钩子必须挂在连接环上用在攀登和悬空等作业中,必须有牢靠的挂钩设。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物体上,禁止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不得系在棱角锋利处。安全带要高挂和平行拴挂。
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伤员营救组职责
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医疗救护组职责
负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伤员营救结束后组织抢修设备;
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现场物资。
后勤保障组职责
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
保障部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
清理恢复组职责
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负责事故救援现场供水、供电、供气的保障,做好应急通讯和运输等工作;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4aa0c876c66137ef061985.png)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2. 事故风险分析2.1. 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分为溺水伤害和溺水死亡两种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2.2. 危险源高位水池、水井、循环水池、余热发电冷却塔等。
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均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循环水池淹溺伤亡事故。
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员工不慎落入大夏河等。
2.3.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淹溺事故是指人员淹没在水里,造成伤亡的事故。
发生淹溺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可造成溺水死亡(溺死),如心脏未停止的,可造成近乎溺死。
循环水池淹溺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
2.4. 危险性分析2.4.1. 水井或高位水池检维修时,不慎落入水中。
2.4.2. 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2.4.3. 水塔过滤网维修维护期间,未挂安全带,从顶部坠入水池中。
2.5. 事故前的征兆2.5.1. 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和病症的人员带病在水上作业。
2.5.2. 有恐高症的人员从事水塔过滤网的拆装工作。
2.5.3. 进行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检修工作时,入口、出口电动阀门误开,造成瞬间大量返水。
2.6. 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由于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触电、烫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受伤人员造成终生残疾或瘫痪等二次伤害。
3. 应急工作职责3.1. 组织机构3.2.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熟料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
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3.3. 职责3.3.1. 组长的职责3.3.1.1. 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3.3.1.2.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3.3.1.3. 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2023年工贸企业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023年工贸企业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86ffe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8.png)
2023年工贸企业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概述:2023年工贸企业发生了一起循环水池淹溺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该工贸企业的循环水池是工艺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但由于管理不善和相关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事故现场的处置步骤:1. 抢救受伤人员:事故发生后,首先要迅速调集现场急救人员和救援力量,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
应将现场围起来,防止人员进入,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救援人员要分批进入水池进行抢救,使用专业救援设备,如救生衣、救生圈等,尽量迅速地将受困人员救出并送医院抢救治疗。
2. 通知相关部门: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如当地公安、消防、安监等,协调救援力量。
由公安部门负责现场的治安秩序和交通疏导,消防部门负责灭火和协助人员救援,安监部门负责调查原因和追责等。
3. 水池排水:事故发生后,要对水池进行排水。
排水时应注意控制排水速度,避免将水池内的水迅速排出,导致附近的土地受到冲刷和污染。
排水的同时,需要有专人监控水池周围的安全状况,确保没有人员误入或被冲走。
4. 清理现场:事故现场要进行清理,把散落的物品收集起来,清除污染物,防止二次污染。
对于因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坏,要进行记录,为事故调查和保险理赔提供依据。
5. 事故调查和处理:事故发生后,要尽快成立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
该调查组由政府有关部门、工会、企业管理人员、安全专家等组成,要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加强管理和监管。
6. 事故应急预案的完善:事故发生后,要重新审视企业的应急预案,查找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包括相关设施和设备的更新维护,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措施等。
三、事故预防和应对措施:1. 加强安全管理:工贸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安全管理,明确责任人,实行属地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常规检查和隐患排查。
2024工贸企业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024工贸企业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fd40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9.png)
2024工贸企业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概述2024年X月X日X时X分,位于某地的X工贸企业发生循环水池淹溺事故,共造成X人死亡、X人受伤。
事故发生前,因循环水池正常运行,但在作业人员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事故应急预案1. 现场疏散及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首先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知事发现场的其他人员立即疏散到安全地点,并报告给企业领导及相关部门。
- 在报告中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伤亡情况等详细信息,以便于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现场安全控制- 安排专人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控制,划定现场封控区域,防止事故蔓延和二次事故发生。
- 对可能存在危险的设备、物品进行隔离和封存,确保现场安全。
- 要注意事故现场的通风状况,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3. 伤员救治与送医- 对事故伤者要做好紧急救治,尽快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常规急救措施。
- 对伤者进行初步的伤情评估和临时处理,然后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4. 救援人员进场- 向相关救援部门通报事故情况,并请其派遣专业救援人员进场。
-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与企业现场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事故发生情况、熟悉现场环境,并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
5. 应急物资调配- 根据事故现场需要,调配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如救生救援器材、防护装备等。
三、事故处置方案1. 事故现场勘查- 由相关专业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了解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具体情况,并做好现场调查记录。
2. 水池排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水池的排空工作。
可以采用抽水泵等设备进行排水,也可以通知相关部门提供协助。
3. 救援人员进入水池- 经过水池排空后,救援人员可以进入水池进行搜救工作。
由于水池的特殊性质,需要救援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装备,并遵循救援程序进行搜救。
4. 受伤人员救治及家属安抚- 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妥善的救治,并与家属保持联系,及时向其提供事故情况及伤者状况的信息。
17.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设计
![17.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bec2adaa00b52acfc7cad9.png)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分为溺水伤害和溺水死亡两种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1.2.危险源高位水池、水井、循环水池、余热发电冷却塔等。
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均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循环水池淹溺伤亡事故。
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员工不慎落入大夏河等。
1.3.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淹溺事故是指人员淹没在水里,造成伤亡的事故。
发生淹溺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可造成溺水死亡(溺死),如心脏未停止的,可造成近乎溺死。
循环水池淹溺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
1.4.危险性分析1.4.1.水井或高位水池检维修时,不慎落入水中。
1.4.2.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1.4.3.水塔过滤网维修维护期间,未挂安全带,从顶部坠入水池中。
1.5.事故前的征兆1.5.1.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和病症的人员带病在水上作业。
1.5.2.有恐高症的人员从事水塔过滤网的拆装工作。
1.5.3.进行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检修工作时,入口、出口电动阀门误开,造成瞬间大量返水。
1.6.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由于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触电、烫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受伤人员造成终生残疾或瘫痪等二次伤害。
2.应急工作职责2.1.组织机构2.2.《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熟料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
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职责2.3.1.组长的职责2.3.1.1.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2.3.1.2.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2.3.1.3.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工贸企业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工贸企业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90371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1.png)
工贸企业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嘿,兄弟,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的现场处置方案,这可是个大活儿,咱们得细致入微,一步一个脚印来。
一、报警及启动应急预案1.立即拨打110报警,并报告公司领导。
2.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救援人员。
现场救援人员要迅速行动:二、现场救援1.确定落水人员位置,尽快将其救出水面。
注意,救援时要确保自身安全。
2.对落水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3.如果落水人员意识清醒,将其移至安全地带,并给予保暖措施。
然后,我们要对现场进行管控:三、现场管控1.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2.对现场进行拍照、录像,以便后续调查分析。
3.指派专人负责现场信息收集和上报。
调查事故原因:四、事故调查1.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2.调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责任人等。
3.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提出整改措施。
2.针对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3.整改措施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设施、提高救援能力等。
下面,我来详细讲解一下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1.报警及启动应急预案一旦发现有人落水,立即拨打110报警,并报告公司领导。
同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救援人员。
2.现场救援救援人员要迅速行动,确定落水人员位置。
如果落水人员在水下,要尽快将其救出水面。
救援时要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3.现场急救对落水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如果落水人员意识清醒,将其移至安全地带,并给予保暖措施。
4.现场管控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对现场进行拍照、录像,以便后续调查分析。
指派专人负责现场信息收集和上报。
5.事故调查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责任人等。
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提出整改措施。
我要强调的是,事故预防胜于救援。
我们要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7.3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7.3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7aafc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a.png)
7.3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分析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分为溺水伤害和溺水死亡两种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危险源高位水池、水井、循环水池、余热发电冷却塔等。
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均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循环水池淹溺伤亡事故。
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员工不慎落入大夏河等。
循环水池淹溺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负责负责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现场或周边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组织救援队伍分工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负责事故救援现场供水供电供气的保障通讯运输等工作发生循环水池淹溺事故后,现场人员不要害怕和慌乱,要保持冷静,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检查并大声呼喊周围的人员现场第一责任人立即向部门领导汇报用纱布裹着手指将溺者舌头拉出口外,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抱起的腰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未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下颌,捏住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呼气。
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如溺水者心跳已停止,应先进行胸外心脏。
让溺水者仰卧,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面对溺水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f0af5c6294dd88d0d26bdf.png)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分为溺水伤害和溺水死亡两种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1.2.危险源高位水池、水井、循环水池、余热发电冷却塔等。
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均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循环水池淹溺伤亡事故。
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员工不慎落入大夏河等。
1.3.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淹溺事故是指人员淹没在水里,造成伤亡的事故。
发生淹溺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可造成溺水死亡(溺死),如心脏未停止的,可造成近乎溺死。
循环水池淹溺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
1.4.危险性分析1.4.1.水井或高位水池检维修时,不慎落入水中。
1.4.2.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1.4.3.水塔过滤网维修维护期间,未挂安全带,从顶部坠入水池中。
1.5.事故前的征兆1.5.1.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和病症的人员带病在水上作业。
1.5.2.有恐高症的人员从事水塔过滤网的拆装工作。
1.5.3.进行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检修工作时,入口、出口电动阀门误开,造成瞬间大量返水。
1.6.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由于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触电、烫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受伤人员造成终生残疾或瘫痪等二次伤害。
2.应急工作职责2.1.组织机构2.2.《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熟料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
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5f5c6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0.png)
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立即呼救与报警在发现淹溺事故后,首先要立即高声呼喊,吸引周围人员的注意,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和报警电话110,报告事故发生的地点、人员数量和淹溺情况。
同时,要保持冷静,迅速评估现场情况,判断是否具备自行救援的条件。
二、迅速展开救援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现场的救援器材或附近可用的工具,如救生圈、竹竿、绳索等,尝试将淹溺者拉向岸边或浅水区。
若无法直接施救,可投掷救生器材给淹溺者,为其争取宝贵的自救时间。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将淹溺者救上岸后,首先要检查其口腔和鼻腔内是否有异物或淤泥堵塞,若有则迅速清除。
同时,将淹溺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水流入呼吸道。
四、实施心肺复苏术对于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的淹溺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按照“C-A-B”的顺序进行:即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进行,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或淹溺者恢复意识。
五、辅助呼吸与保暖在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过程中,要保持淹溺者的呼吸道通畅,并注意观察其呼吸情况。
同时,要注意为淹溺者保暖,避免其因体温过低而加重伤情。
可以使用衣物、毛毯等物品为淹溺者保暖,但要避免直接包裹其头部,以免影响呼吸。
六、外伤处理与止血若淹溺者在救援过程中受伤,应根据伤情进行初步处理。
对于轻微的擦伤或划伤,可使用清水清洗伤口并涂抹消毒药膏;对于出血的伤口,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进行包扎止血;对于骨折或疑似骨折的情况,应避免移动淹溺者的受伤部位,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
七、安全转移与送医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协助他们进行淹溺者的安全转移和送医工作。
在转移过程中,要保持淹溺者的呼吸道通畅,并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要密切关注淹溺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向救援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八、事后总结与报告淹溺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报告。
总结本次救援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以提高今后应对类似事故的能力。
17.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7.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42dc60804d2b160b4ec0af.png)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分为溺水伤害和溺水死亡两种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1.2.危险源高位水池、水井、循环水池、余热发电冷却塔等。
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均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循环水池淹溺伤亡事故。
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员工不慎落入大夏河等。
1.3.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淹溺事故是指人员淹没在水里,造成伤亡的事故。
发生淹溺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可造成溺水死亡(溺死),如心脏未停止的,可造成近乎溺死。
循环水池淹溺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
1.4.危险性分析1.4.1.水井或高位水池检维修时,不慎落入水中。
1.4.2.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1.4.3.水塔过滤网维修维护期间,未挂安全带,从顶部坠入水池中。
1.5.事故前的征兆1.5.1.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和病症的人员带病在水上作业。
1.5.2.有恐高症的人员从事水塔过滤网的拆装工作。
1.5.3.进行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检修工作时,入口、出口电动阀门误开,造成瞬间大量返水。
1.6.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由于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触电、烫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受伤人员造成终生残疾或瘫痪等二次伤害。
2.应急工作职责2.1.组织机构2.2.《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熟料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
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职责2.3.1.组长的职责2.3.1.1.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2.3.1.2.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2.3.1.3.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17.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7.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292a990b4e767f5acfcef6.png)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分为溺水伤害和溺水死亡两种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1.2.危险源高位水池、水井、循环水池、余热发电冷却塔等。
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均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循环水池淹溺伤亡事故。
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员工不慎落入大夏河等。
1.3.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淹溺事故是指人员淹没在水里,造成伤亡的事故。
发生淹溺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可造成溺水死亡(溺死),如心脏未停止的,可造成近乎溺死。
循环水池淹溺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
1.4.危险性分析1.4.1.水井或高位水池检维修时,不慎落入水中。
1.4.2.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1.4.3.水塔过滤网维修维护期间,未挂安全带,从顶部坠入水池中。
1.5.事故前的征兆1.5.1.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和病症的人员带病在水上作业。
1.5.2.有恐高症的人员从事水塔过滤网的拆装工作。
1.5.3.进行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检修工作时,入口、出口电动阀门误开,造成瞬间大量返水。
1.6.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由于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触电、烫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受伤人员造成终生残疾或瘫痪等二次伤害。
2.应急工作职责2.1.组织机构2.2.《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熟料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
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职责2.3.1.组长的职责2.3.1.1.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2.3.1.2.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2.3.1.3.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dc775580216fc710afd09.png)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分为溺水伤害和溺水死亡两种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1.2.危险源高位水池、水井、循环水池、余热发电冷却塔等。
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均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循环水池淹溺伤亡事故。
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员工不慎落入大夏河等。
1.3.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淹溺事故是指人员淹没在水里,造成伤亡的事故。
发生淹溺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可造成溺水死亡(溺死),如心脏未停止的,可造成近乎溺死。
循环水池淹溺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
1.4.危险性分析1.4.1.水井或高位水池检维修时,不慎落入水中。
1.4.2.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1.4.3.水塔过滤网维修维护期间,未挂安全带,从顶部坠入水池中。
1.5.事故前的征兆1.5.1.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和病症的人员带病在水上作业。
1.5.2.有恐高症的人员从事水塔过滤网的拆装工作。
1.5.3.进行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检修工作时,入口、出口电动阀门误开,造成瞬间大量返水。
1.6.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由于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触电、烫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受伤人员造成终生残疾或瘫痪等二次伤害。
2.应急工作职责2.1.组织机构2.2.《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熟料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
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职责2.3.1.组长的职责2.3.1.1.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2.3.1.2.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2.3.1.3.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应急预案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d69ad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5.png)
一、目的和依据为了预防和应对循环水池可能发生的淹溺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降低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循环水池在生产、施工、检修等过程中发生的淹溺事故的应急响应和处理。
三、事故风险分析1. 事故类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
2. 危害程度:可能导致人员死亡、重伤,对企业的生产、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3. 事故征兆:水池周边环境湿滑、警示标志不醒目、防护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麻痹大意等。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企业主要负责人。
(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
2. 应急救援小组(1)组长:副总指挥。
(2)副组长:安全管理人员。
(3)成员:救援队员、医护人员、消防人员等。
3. 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事故应急工作。
(2)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事故调查等工作。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按照预案要求,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五、应急处置程序1. 紧急响应(1)发现淹溺事故后,立即启动本预案。
(2)现场第一目击人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3)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赶赴现场。
2. 现场救援(1)救援队员立即展开救援行动,确保被困人员安全。
(2)医护人员对被困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3)消防人员对现场进行警戒,防止事故扩大。
3. 伤员救治(1)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2)密切关注伤员病情,确保救治效果。
4.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
(2)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责任等进行调查。
(3)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救援小组、医护人员、消防人员等人员充足。
2. 物资保障:配备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等救援器材。
3. 通讯保障:确保应急通讯畅通。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8e3266172ded630b1cb6d2.png)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分为溺水伤害和溺水死亡两种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1.2.危险源高位水池、水井、循环水池、余热发电冷却塔等。
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均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循环水池淹溺伤亡事故。
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员工不慎落入大夏河等。
1.3.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淹溺事故是指人员淹没在水里,造成伤亡的事故。
发生淹溺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可造成溺水死亡(溺死),如心脏未停止的,可造成近乎溺死。
循环水池淹溺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
1.4.危险性分析1.4.1.水井或高位水池检维修时,不慎落入水中。
1.4.2.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1.4.3.水塔过滤网维修维护期间,未挂安全带,从顶部坠入水池中。
1.5.事故前的征兆1.5.1.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和病症的人员带病在水上作业。
1.5.2.有恐高症的人员从事水塔过滤网的拆装工作。
1.5.3.进行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检修工作时,入口、出口电动阀门误开,造成瞬间大量返水。
1.6.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由于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触电、烫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受伤人员造成终生残疾或瘫痪等二次伤害。
2.应急工作职责2.1.组织机构2.2.《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熟料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
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职责2.3.1.组长的职责2.3.1.1.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2.3.1.2.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2.3.1.3.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分为溺水伤害和溺水死亡两种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1.2.危险源高位水池、水井、循环水池、余热发电冷却塔等。
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均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循环水池淹溺伤亡事故。
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员工不慎落入大夏河等。
1.3.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淹溺事故是指人员淹没在水里,造成伤亡的事故。
发生淹溺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可造成溺水死亡(溺死),如心脏未停止的,可造成近乎溺死。
循环水池淹溺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
1.4.危险性分析1.4.1.水井或高位水池检维修时,不慎落入水中。
1.4.2.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1.4.3.水塔过滤网维修维护期间,未挂安全带,从顶部坠入水池中。
1.5.事故前的征兆1.5.1.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和病症的人员带病在水上作业。
1.5.2.有恐高症的人员从事水塔过滤网的拆装工作。
1.5.3.进行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检修工作时,入口、出口电动阀门误开,造成瞬间大量返水。
1.6.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由于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触电、烫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受伤人员造成终生残疾或瘫痪等二次伤害。
2.应急工作职责2.1.组织机构2.2.《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熟料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
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职责2.3.1.组长的职责2.3.1.1.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2.3.1.2.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2.3.1.3.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2.3.2.副组长(现场管理者)的职责2.3.2.1.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2.3.2.2.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2.3.2.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2.3.2.4.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3.3.伤员营救组职责2.3.3.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3.3.2.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2.3.3.3.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2.3.3.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2.3.4.医疗救护组职责2.3.4.1.负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3.4.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2.3.4.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2.3.5.警戒疏散组职责2.3.5.1.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2.3.5.2.负责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现场或周边;2.3.5.3.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2.3.6.物质抢救组职责2.3.6.1.伤员营救结束后组织抢修设备;2.3.6.2.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现场物资。
2.3.7.后勤保障组职责2.3.7.1.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2.3.7.2.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2.3.7.3.保障部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
2.3.8.清理恢复组职责2.3.8.1.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2.3.8.2.负责事故救援现场供水、供电、供气的保障,做好应急通讯和运输等工作;2.3.8.3.负责事故结束后维修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1.1.循环水池淹溺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四周呼救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现场处置小组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1.2.发生一般循环水池淹溺事故(Ⅱ级),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3.1.3.由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3.1.4.按照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的指令,现场抢救组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启动相应的处置措施。
3.1.5.伤员营救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引导救护人员营救受难人员。
3.1.6.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处置小组组长要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启动公司《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1.7.发生较大循环水池淹溺事故(Ⅰ级),较大伤亡、经济损失较大的事故,由部门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启动《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发生循环水池淹溺事故后,现场人员不要害怕和慌乱,要保持冷静,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检查,并大声呼喊周围的人员,现场第一责任人立即向部门领导汇报。
3.2.2.将溺水人救出水面。
3.2.3.用纱布裹着手指将溺者舌头拉出口外,脱离水面后立即检查并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
3.2.4.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2.5.抱起溺水者的腰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溺水者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3.2.6.如果溺水者处于昏迷状态但呼吸心跳未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按压,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人工呼吸的方法是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溺水者下颌,捏住溺水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辅助呼气。
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该过程,直至溺水者恢复呼吸为止。
3.2.7.如溺水者心跳已停止,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方法是让溺水者仰卧,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面对溺水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该过程,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3.2.8.以上施救过程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结束,工作人员应配合救援人员进行救治。
3.2.9.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溺水者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试溺水者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3.2.10.判断有无意识的方法。
轻轻拍打伤员肩膀,高声喊叫“喂,能听见吗?”。
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
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
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3.2.11.通畅气道。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秒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
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2.12.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秒。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3.信息报告3.3.1.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迅速召集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成员,所有成员在5分钟内达到事故现场,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人汇报,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
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联系表》。
3.3.2.发生循环水池淹溺事故,岗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和生产调度汇报,同时向应急值班室报警。
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汇报后,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并做好应急值班记录。
3.3.3.现场出现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事故隐患,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3.3.4.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
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室:7231498,报警内线8000。
3.3.5.应急值班室要有对外部联系电话,包括医疗救护队、上级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方式。
可采用电话、手机、传真等方式对外联系和求援。
具体见附件10《外部人员联系表》。
3.4.应急保障3.4.1.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重点器材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3.4.2.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讲设备等6部。
3.4.3.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药品、器具、设备等2套。
3.4.4.抢修设备,包括吊车等工程车辆、登高设备、千斤顶和割枪、滑轮、安全绳、安全带、三脚架等维修工具2套。
3.4.5.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箱、消防铲、消防沙袋等2套。
3.4.6.运输设备,包括面包车、救护车等1辆。
3.4.7.图表资料:包括夏河季风玫瑰图、消防器材分布图、供电系统图、程控电话安装图、公司厂区平面图等。
3.4.8.人员技能保障:广泛宣传循环水池淹溺安全知识,使员工掌握基本循环水池淹溺常识,提高员工的防范能力。
定期进行应急队伍人员培训和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4.注意事项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4.1.1.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