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
北京版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解答参考
北京版化学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水 (H2O)B、氧气 (O2)C、二氧化碳 (CO2)D、氯化钠 (NaCl)2、在化学反应中,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会改变B、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会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会发生改变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保持不变3、下列哪项关于同位素的描述是错误的?A、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B、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C、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D、同位素的质量数不同。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A、氧化钠(Na2O)B、二氧化硅(SiO2)C、四氧化三铁(Fe3O4)D、氧化铁(FeO)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水(H2O)B. 二氧化硫(SO2)C. 氧化铁(Fe2O3)D. 氯化钠(NaCl)6、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 + H2SO4 → FeSO4 + H2↑)B.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2H2 + O2 → 2H2O)C. 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 + 2CuO → 2Cu + CO2↑)D. 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氢气(Cu + 2HCl → CuCl2 + H2↑)7、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五价的是()。
A、N2 (N的化合价为0)B、NH3 (N的化合价为-3)C、NO (N的化合价为+2)D、HNO3 (N的化合价为+5)8、在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B、氢气和氯气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中会吸收能量D、生成的氯化氢分子中电子总数为10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 盐酸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 10、将等质量的镁、锌和铁分别放入同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 镁B. 锌C. 铁D. 三者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水溶液C. 水晶D. 酱油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B.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C. 硫酸钠和硫酸铜的化学式都是Na2SO4D.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都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以下哪种元素在反应中既可能做氧化剂又可能做还原剂?()A. 氯B. 氧C. 硫D. 碘2、下列化合物中,哪些在常温下是液体?()A. 氯化钠B. 液态氯C. 固态硫D. 液态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一定越强B、所有的盐类都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C、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金属,位置越靠前,其单质与酸或盐溶液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D、pH=5的酸性溶液与pH=9的碱性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一定是酸性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在化学反应2H2 + O2 → 2H2O中,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______ 和______ 。
北京市北大附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北大附中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某可燃物1.6g在O2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1.8gH2O和2.2gCO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C、H两种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C、H、O三种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无法得出肯定的结论2.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3.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4.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5.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是50 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3∶56.一定质量的乙醇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 27.6g,其中水为10.8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乙醇质量为 9.2gB.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2.8gC.燃烧产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 4:1D.若该质量的乙醇完全燃烧会多消耗 0.8g 氧气7.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O3C.H2SO3D.H2SO48.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2023-2024学年北京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
故选:D。
22.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氮元素B. 氧元素C. 碳元素D. 氢元素
【答案】A
【解析】尿素中C、O、N、H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2):(1×4)=3:4:7:1,则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故选C。
9. 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 H2B. 2HC. 2H2D. 2H+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
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H2表示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
D、铝的元素符号为Al,错误。
故选A。
24. 碳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氧元素未参与该循环过程
B.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
C. 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
D. 动植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可产生CO2
【答案】A
北京市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D.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A.x=2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C.c不是化合物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4.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5.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C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D .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6.已知:22Mg OH M O (gO+H ),CaCO 3高温CaO+CO 2↑。
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 点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 3、MgO 和Mg (OH )2B .y 点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为1.2gC .z 点发生的反应为CaCO 3高温CaO+CO 2↑D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 3和MgO 7.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 、Cu 2O 。
称取14.4g 仅含Cu 、O 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九年级)第一学期(上期)期末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东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初三化学2022.1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39道小题,满分7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画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O 16 Na 23 Mg 24 S 32 Hg 20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25分。
1.右图所示图标表示A.禁止烟火B.禁止燃放鞭炮C.禁止吸烟D.禁止放易燃物2.下列C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能燃烧 C. 难溶于水D.常温下为气体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氢气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大理石C.天然气D.二氧化碳5.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A.O2B.2O2C.2O D.2H2O6.下列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净化水B.用自来水制蒸馏水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研碎胆矾7.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Fe +H2SO4 === FeSO4 + H2↑B.CaCO3高温CaO+ CO2↑C.CO2+C 高温2CO D.3CO+Fe2O3高温2Fe+3CO28.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石油 B .天然气 C .煤 D .酒精 9.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CB .HC .NaD .N10.实验室过滤操作中,不需要...的仪器是A .B .C .D . 1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H 2SO 4B .Na 2CO 3C .KClD .H 2O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OB .SiC .AlD .Fe13.能闻到饭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A .分子之间有间隔B .分子的质量很小C .分子的体积很小D .分子在不断运动 1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B .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C .2KMnO 4 ==== K 2MnO 4 + O 2↑D .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15.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氧化铜 CuO 2B .二氧化硫 SO 2C .氯化钠 Na 2ClD .氢氧化钾 K 2OH16.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由水分子构成 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D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取用固体粉末 D .加热液体 18.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 .闻气味B .观察颜色C .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水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9.下列气体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A .COB .N 2C .CO 2D .O 2钛合金是常用的航天材料之一。
北京市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②Y、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9③Z是反应物,X、Y、Q均为生成物④反应后X的质量为0 ⑤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A.①②④B.③④C.④⑤D.②④⑤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8g,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其质量增加了9. 6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2. 8gB.4. 4gC.5.2gD.7.2g3.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B.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C.该气体- -定含有C2H4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24.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
那么对该混合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A.可能是H2和CH4B.可能是CO2和COC.一定含有CO2D.一定含有CO5.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6.有 C5H10、C3H6O、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60% B.45% C.30% D.22.5%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312110反应后质量(g)4406X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5:2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比较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D.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一定质量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北京版化学初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北京版化学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O2)B、食盐水(NaCl溶液)C、蒸馏水(H2O)D、二氧化碳(CO2)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的最终产物越多B、升温一定能够加快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C、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D、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热力学平衡3、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因此氧气是单质。
B、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因此铁是单质。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会放热。
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会吸收热量。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5、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粒子的总称B、元素是具有相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既能支持燃烧也能提供呼吸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C、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没有实际应用价值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H₂O(液态水)B、C₆H₁₂O₆(葡萄糖)C、CO₂(二氧化碳)D、NaCl(氯化钠)8、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 + CuSO₄ → FeSO₄ + CuB、Zn + 2HCl → ZnCl₂ + H₂↑C、Na₂CO₃ + CaCl₂ → 2NaCl + CaCO₃↓D、2H₂O₂ → 2H₂O + O₂↑9、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NaOH)B. 氯化钠(NaCl)C. 氢氧化钙(Ca(OH)2)D. 醋酸(CH3COOH) 10、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氢(H)B. 氧(O)C. 碳(C)D. 铁(Fe)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B. 酒精挥发C. 水分蒸发D. 木柴燃烧1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氯化钠B. 二氧化碳C. 氢氧化钠D. 氧气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关于化学基本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B、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和不同的中子数C、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没有分子存在的形式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拆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下列实验现象中,与化学反应发生有关的是:A、水加热沸腾变成水蒸气B、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C、点燃蜡烛后出现火焰和光D、将面粉撒在空气中,面粉四处飘散3、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氮气分子(N₂)中的氮原子之间通过三键连接,使得氮气分子非常稳定B. 氯化钠(NaCl)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熔点较高,不易挥发C. 硫化氢(H₂S)分子中的硫原子比氧原子大,因此硫化氢的沸点比水(H₂O)低D. 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其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已知化学反应:2H2+O2 = 2H2O,根据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此化学反应中,氢气和氧气的消耗比是______ 。
北京市北大附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北大附中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 与 b 质量差是生成氧气的质量B .P 点处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C .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16(a-b)g 32D .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 2.已知:22Mg OH M O (gO+H ),CaCO 3高温CaO+CO 2↑。
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 点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 3、MgO 和Mg (OH )2B .y 点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为1.2gC .z 点发生的反应为CaCO 3高温CaO+CO 2↑D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 3和MgO 3.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 ,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 ,则另 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A .Al 2O 3B .CuOC .CaOD .Fe 2O 34.某元素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 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 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 A .+6B .+4C .+2D .+15.将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6.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
初中化学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考试卷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考试卷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未分类(共1题)评卷人得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答案】【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答】解: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位于第一位,所以正确.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位于第二位,所以错误.C、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远少于氮气和氧气,所以错误.D、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远少于氮气和氧气,位于第三位,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用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等,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题的关键.二、选择题(共19题)1.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A.Cu B.Zn C.Mg D.Ag【答案】【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解答】解: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就比较容易获得电子变成原子,其活动性就越弱;铜、锌、镁、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是:镁、锌、铜、银,所以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银.故选D.【点评】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难度:中等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硫粉 D.红磷【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不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3.下列属于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A.B.C. D.【答案】【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加油站应注意的事项来回答本题.【解答】解: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为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故要严禁烟火.A、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性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4.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 B.中子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A、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错误.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原子核的中子数,故选项错误.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核內质子数,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故选项错误.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5.下列气体中,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A.H2B.CO2C.N2D.O2【答案】【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解答】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6.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这里的“铁”指的是()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答案】【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人体缺铁性贫血是指人体内储存的铁元素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解答】解: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是指人体内缺乏铁元素引起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元素的理解和应用.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B.C. D.闻气味收集CO2验满称量固体熄灭酒精灯【答案】【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实验操作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多数气体有毒,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把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要在瓶口轻轻煽动闻气味分析.B、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进行判断.C、左放物质,右放砝码(即“左物,右码”).D、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解答】解:A、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许气体进入鼻孔即可,闻气味不能把鼻子凑到瓶口去闻,操作正确;B、应该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进行判断,操作错误;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操作正确;D、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难度:基础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8.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C.H2OD.2H2【答案】【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解答】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P+O2P2O5B.4Fe+3O22Fe2O3C.C+O2CO2D.2Fe+3CuSO4═Fe2(SO4)3+3Cu【答案】【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CuSO4═FeSO4+Cu.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难度:容易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0.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答案】【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B错误;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1.如图为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在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A.氢分子和氧分子B.氢原子和氧原子C.氢分子和氢原子D.氧分子和氧原子【答案】【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观察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不发生变化的微粒.【解答】解:由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的认识与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此过程中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1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NaOH B.氧化钙 CaOC.硫酸铜CuSO4D.氯化氢HCl2【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aOH,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B、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a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C、硫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CuSO4,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D、氯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HCl,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洗菜水用于浇花B.工业废水任意排放C.使用节水型水龙头 D.收集雨水经净化处理再利用【答案】【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解答即可,可以从防止水污染以及节约用水的角度解答.【解答】解:A、洗菜水用于浇花使用节水马桶能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B、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l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活性炭作口罩滤芯碳棒(含石墨)作电极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性质干冰升华后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活性炭吸附性石墨导电性氧气助燃性()A.A B.B C.C D.D【答案】【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氧气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分析】A、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进行解答;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进行解答;C、根据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进行解答;D、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所以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故A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活性炭作口罩滤芯,故B正确;C、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碳棒(含石墨)作电极,故C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化学常考的题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5.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C.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D.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答案】【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B、根据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分析;C、根据氢气燃烧分析.D、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气体遇到明火能否发生爆炸,要看气体混合物中是否有可燃性的气体和氧气同时存在.【解答】解: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可燃物不一定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故错误.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C、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D、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爆炸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16.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的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B.青蒿素是由l【解答】解:A.因为青蒿素的湿热条件下易分解,所以不宜在高温下进行提取,故正确;B.由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错误;D.青蒿素是一种对抗疟疾的特效药,所以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7.为了探究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将稀盐酸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下列对比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对比实验探究影响因素A①和②反应物的接触面积B②和③温度C②和④温度D③和④反应物的接触面积()A.A B.B C.C D.D【答案】【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探究影响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可结合控制变量法,分析温度、反应物接触面积、盐酸浓度等对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对比实验①和②,大理石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反应条件相同,但大理石的状态(反应物接触面积)不同,可研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A正确;B、对比实验②和③,大理石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因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条件(温度)不同,大理石的状态(反应物接触面积)不同,无法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B不正确;C、对比实验②和④,大理石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条件(温度)不同,可以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C正确;D、对比实验③和④,大理石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反应条件相同,但大理石的状态(反应物接触面积)不同,可研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可选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其它条件不变,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碳单元测试18.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点燃气体,观察到火焰为蓝色,证明该气体为氢气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瓶中气体为氧气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D.分别向盛有ZnSO4溶液、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铁,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答案】【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点燃气体,观察到火焰为蓝色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进行解答;B、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解答;C、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D、根据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而铁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小于锌进行解答.【解答】解:A、点燃气体,观察到火焰为蓝色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例如一氧化碳燃烧也发出蓝色的火焰,故A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瓶中气体为氧气,故B正确;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故C正确;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而铁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小于锌,所以向盛有ZnSO4溶液、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铁,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质量的碳酸钠中不断加入盐酸B.向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样品中不断加入稀硫酸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A.A B.B C.C D.D【答案】【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一定质量的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析;B、根据铜锌合金与稀硫酸的反l①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N2B.CO2C.PM2.5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小宇能做些什么呢?请你给她的出行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2)来到“与门捷列夫对话”展台.看到熟悉的元素周期表,依据图②中显示的信息回答.①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②镁元素是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镁原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③写出图②中一种元素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身边的元素”展台摆放了一些家居用品,告诉大家身边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依据化学式计算出Na2S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来到“新型材料”展台,小宇对记忆合金特别感兴趣.常见的双向记忆合金是钛镍合金,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5)太空探索”展台周围吸引了很多观众.①航天员出舱所穿的宇航服能为其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质是氢氧化锂,已知其中锂(Li)的化合价为+1,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②钛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可用于制造飞船和火箭发动机的壳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钛合金密度小,可以减轻飞船重量B.钛合金的机械性能好、易于加工C.钛合金耐高温,可以有效防止飞船高速飞行时被烧损.【答案】【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①根据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进行分析;②根据减少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进行分析;(2)①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②根据镁的原子序数是12,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进行分析;③根据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进行分析;(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4)根据常见的双向记忆合金是钛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进行分析;(5)①根据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②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1)①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故选:C;②减少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有:乘公交车出行等;(2)①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②镁的原子序数是12,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③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3)Na2S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28+16×3=122;。
北京市东城区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25分。
1. 如图所示图标表示A. 禁止烟火B. 禁止燃放鞭炮C. 禁止吸烟D. 禁止放易燃物【答案】D【详解】所示图标表示禁止放易燃物,故选:D。
2. 下列C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无色、无味B. 能燃烧C. 难溶于水D. 常温下为气体【答案】B【详解】A.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C.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常温下为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B。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 红磷B. 木炭C. 铁丝D. 氢气【答案】A【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D、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海水B. 大理石C. 天然气D. 二氧化碳【答案】D【详解】A. 海水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 大理石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 二氧化碳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故选:D。
5. 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A. B. C. 2O D. 【答案】C【详解】A 、O 2 表示一个氧气分子是由两种氧原子构成的,选项A 错误;B 、2O 2 表示两个氧分子,选项B 错误;C 、2O 表示两个氧原子,选项C 正确;D 、2H 2O 表示两个水分子,选项D 错误;故选:C 。
6. 下列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用活性炭净化水B. 用自来水制蒸馏水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O 22O 22H OD. 研碎胆矾【答案】C【详解】A 、活性炭净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带解析)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带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相同质量的C、CH4、CO和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对于这些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2H5OH生成的CO2质量最少B.C消耗O2质量最多C.CH4的生成物质量总和最多D.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2.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 B.B C.C D.D 3.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A.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4.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5.实验室中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对该瓶气体中可能有哪些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判断:a.可能是甲烷b.可能是甲烷和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e.可能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A.1个B.3个C.4个D.5个6.图中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表示()A.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7.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9.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和都是l0 g。
初三北京版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北京版化学上册期末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氧气不能燃烧,不能作燃料,故A错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使水中的生物能够生存,故C正确;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D正确。
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D. 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答案:C解析: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A错误;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故B错误;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有许多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就能进行,有许多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也不是专作催化剂的,故D错误。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答案:B解析:溶液可以有颜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误;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酒精溶液中的溶质酒精是液体,故C错误;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故D错误。
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B. 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C. 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离子D. 分子大,原子小答案:D解析: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A正确;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B正确;原子得失电子后带上电荷,变成离子,故C正确;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D 错误。
北京版化学初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解答参考
北京版化学初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碳(C)B、氧(O)C、铁(Fe)D、氯(Cl)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O2)B、氯化钠(NaCl)C、水(H2O)D、二氧化碳(CO2)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氢气(H₂)B、水(H₂O)C、二氧化碳(CO₂)D、氯化钠(NaCl)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增加或减少会导致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量在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D、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纯净的空气C. 纯净水D. 沙糖水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Zn + CuSO4 → ZnSO4 + CuB. Fe2O3 + 3CO → 2Fe + 3CO2C. 2H2 + O2 → 2H2OD.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7、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C、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D、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在通常情况下是相等的。
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A、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
B、共价键只存在于非金属原子之间。
C、金属键是一类特殊的化学键,存在于金属中。
D、氢键是一种弱的化学键。
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二氧化碳可以通过水的吸收而生成碳酸。
C、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的光合作用直接用于制造葡萄糖。
D、二氧化碳是人体呼吸过程中唯一的产物。
10、以下关于化学式的表示,正确的是:A、氧化镁的化学式是MgO。
北京初三初中化学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北京初三初中化学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矿石粉碎 B .纸张燃烧C .酒精挥发D .冰雪融化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 .氮气 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硅 B .氧C .铝D .铁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冰镇啤酒 B .新鲜空气C .优质燃煤D .干冰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 2 B .H 2OC .CO 2D .SO 2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 .红磷 B .木炭 C .甲烷D .铁丝7.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A .钻石(C)B .水晶(SiO 2)C .食盐(NaCl)D .钟乳石(CaCO 3) 8.成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的“钙”是指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D .单质9.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10.冬季室内燃煤取暖时,要注意保持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
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 .O 2 B .N 2 C .CO D .CO 211.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铁 B .氧气C .二氧化硫D .食盐1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豆浆C .冰水D .糖水13.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正确的是 A .2个镁原子: 2Mg B .钙离子: Ca +2C .2个氧原子: O 2D .氯化铝: A1C114.下列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 B C D15.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 .间隔增大 B .质量增大 C .体积增大D .个数增多16.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是用灯帽将其盖灭,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 .隔绝空气 B .降低温度 C .清除可燃物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7.C 3N 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人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测得压强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由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挤压了瓶内气体B.曲线由②到③,压强几乎不变,是因为未振荡装置C.曲线由③到④,压强迅速下降,是因为振荡装置后,二者充分反应D.曲线的变化可以解释检验二氧化碳为什么用氢氧化钙2.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
则原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A.9.2g B.6.9g C.4.6g D.2.3g3.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4.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5.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6.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锌粉C.水的电解D.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8.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 4+2H 2O==Pb+PbO 2+2X ,则X 的化学式为( )A .SO 2B .SO 3C .H 2SO 3D .H 2SO 4 9.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B .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C .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D .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2Al+3H O Al O +3H 一定条件10.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 2和1.8gH 2O ,另取3.2g 该有机化合物在O 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 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 .C 2H 4B .CH 4OC .CH 4D .C 2H 4O11.出取34克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CO 2和18克水,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碳氢元素②一定不含氧元素③可能含有氧元素④一定含有氧元素⑤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⑥一个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1,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⑤B .①④⑥C .①③⑤D .①④⑤12.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 固体,测得其中Ca 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 该CaO 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 )A .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 .该CaO 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 和Ca(OH)2C .生成CaCl 2的质量为11.1gD .该CaO 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 313.A 、B 、C 三种物质各15g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D30g ;若增加10gA ,反应停止后,只有物质C 剩余。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gB .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B 的质量比是3:2C .第二次反应停止后,D 的质量为50gD .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C 的质量比是5:314.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实验测得1.6g该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后,可生成3.6g水和4.4g二氧化碳,则该纯净物的组成为()A.只含有碳、氢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肯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判断15.1932年,美国化学家H.C.尤里等发现了一种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与氢原子相同的原子B.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C.是一种新元素D.是与氢元素不同类的原子16.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X,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及生成丙的质量比为甲:乙:丙=23:17: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丙属于单质B.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C.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D.甲这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17.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18.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A.A B.B C.C D.D19.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元素组成相同的两种气体,乙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转化①②④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C.转化①、②、③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D.转化①、②、③只能通过与氧气的反应实现20.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CaCO3中滴加稀盐酸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22.从石油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丁烯(C4H8)等。
某液化石油气可能由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4种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测其成分,取一定量该气体样品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浓硫酸增重45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88g,无剩余气体排出(每步完全吸收)。
下列对该液化石油气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该液化石油气中一定含有丁烷B.该液化石油气可能只由丙烷和丙烯混合而成C.该液化石油气一定是纯净物D.该液化石油气不可能同时含有4种气体23.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正钛酸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对人体健康有害B.纳米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消除甲醛C.纳米与普通的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D.制备纳米的反应:CO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24.如图所示2A.B.C.D.25.工业上使用一种国产低温催化剂生产氢气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为A.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二种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水与一氧化碳分子个数之比为1:1C.该反应中水起了催化作用D.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的同时还生成了二种氧化物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27.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
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
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是一种化合物B.乙是一氧化碳C.丙是一氧化碳D.丙是二氧化碳28.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过量的白磷放入容积为40mL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必须等实验结束装置冷却到室温之后再读数C.若先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移动到12mL刻度处D.若不使用弹簧夹,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前沿一直向左移动直至停在8mL刻度处2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在2A+B=2C的反应中,24g的A完全反应生成40g的C,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②鉴别CO、H2、CH4三种气体的方法是观察燃烧时火焰的颜色③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一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点燃④一定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元素且该物质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A.1个B.2个C.3个D.4个30.某可燃物1.6g在O2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1.8gH2O和2.2gCO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C、H两种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C、H、O三种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无法得出肯定的结论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31.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
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___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