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总复习课
初中信息基础知识课教案
初中信息基础知识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操作。
3. 理解信息的概念和信息处理工具的作用。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操作。
3.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处理工具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操作。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计算机的了解和看法。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包括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的重要事件。
2. 教师介绍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如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
三、互动(10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操作的问题。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操作。
四、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信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信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教师介绍信息处理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手机等。
五、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任务,如编辑文档、制作幻灯片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部分、基本操作、信息的概念和信息处理工具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操作,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和信息处理工具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复习知识要点归纳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复习知识要点归纳本文档总结了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程的期末复知识要点。
单元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常见硬件设备,例如CPU、内存、硬盘等。
- 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关机和重启操作。
-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及常见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和Mac OS。
- 研究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如点击、拖动、复制和粘贴等。
- 知晓计算机的软件分类,例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娱乐软件等。
单元二:文字处理软件- 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布局和常见功能,如新建、打开、保存等操作。
- 学会使用字体、字号、颜色等文本属性进行格式设置。
- 掌握插入图片、表格和形状等元素的方法。
- 研究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排版和美化。
- 知晓如何进行拼写检查和文档打印等操作。
单元三:电子表格软件- 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 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数据、选择单元格、调整列宽和行高等。
- 学会使用函数和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统计分析。
- 熟悉数据排序、筛选和条件格式设置等高级功能。
- 了解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可以根据数据生成图表并进行简单的编辑。
单元四:网络与信息安全-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如服务器、客户端和IP地址等。
- 掌握上网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的浏览器操作。
- 研究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和网页浏览。
- 知晓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防止网络钓鱼和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
- 了解网络常用的聊天工具和社交媒体,了解网络使用的礼仪和安全知识。
单元五:多媒体技术- 熟悉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分类,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 学会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简单的编辑和处理操作。
- 掌握图片的裁剪、缩放和调整亮度等基本操作。
- 了解音频和视频的格式和压缩方法。
- 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幻灯片制作。
单元六:计算机编程初步- 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 研究使用Scratch等可视化编程工具进行简单的编程操作。
初中信息复习教案
初中信息复习教案课程名称: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的熟练度。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
2. 常用信息技术操作复习。
3. 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二、复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列出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复习,重点复习信息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处理方法等。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复习常用信息技术操作(40分钟)1. 教师选择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操作,如复制、粘贴、删除、保存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巩固操作步骤和技巧。
3. 教师设置一些实际操作任务,如制作一份简单的文档或表格,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二、培养信息处理能力(4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实际的信息处理任务,如整理和分析一组数据。
2.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处理方法和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三、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操作熟练度:检查学生在实际操作任务中的熟练度和正确性。
人教版pep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pep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复习课教案人教版PEP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复课教案第一课时:计算机基础概念回顾教学目标本节课是对计算机基础概念进行回顾,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组成与软件系统概述2. 计算机分类与常见应用领域3. 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应用广泛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进行介绍和说明。
2. 教学难点:对计算机硬件组成和软件系统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
第二课时:信息处理软件的应用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介绍信息处理软件,以及如何运用信息处理软件进行信息处理。
教学内容1. 信息处理软件的概念与应用领域2. Word文档编辑3. Excel表格处理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详细介绍Word文档编辑和Excel表格处理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信息处理软件进行信息处理。
第三课时:多媒体应用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介绍多媒体应用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多媒体应用制作PPT和视频。
教学内容1. 多媒体应用的概念与应用领域2. PPT制作3. 视频制作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详细介绍PPT和视频制作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应用多媒体应用进行PPT和视频制作。
第四课时:网络安全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知识,以及如何保证网络安全。
教学内容1. 如何保证网络安全2. 常见网络安全威胁与防范措施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如何保证网络安全。
2. 教学难点:如何防范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第五课时:信息素养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介绍信息素养的概念,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内容1. 信息素养的概念2. 如何培养信息素养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详细介绍信息素养的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结本套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概念,信息处理软件的应用,多媒体应用,网络安全,以及信息素养的概念等内容。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能够加深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信息化素养,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学习和工作。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总复习每课重点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总复习每课重点第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定义和作用-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如显示器、键盘和鼠标- 常见的计算机软件,如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第二课:计算机操作与控制- 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 桌面图标的基本操作,如新建文件夹和快捷方式-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如复制、剪切和粘贴- 常见的文件格式,如文本文件和图像文件第三课: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常用字处理软件的界面介绍- 创建和编辑文档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本和修改字体- 保存和打开文档的方法第四课: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 图像处理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常用图像处理软件的界面介绍- 打开和保存图像的方法- 基本的图像编辑操作,如调整大小和旋转图像第五课: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多媒体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常用多媒体软件的界面介绍- 播放音频和视频文件的方法- 基本的音频和视频编辑操作,如剪辑和混音第六课:网络和网络应用- 网络的定义和作用- 常见的网络应用,如浏览器和电子邮件- 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和搜索- 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第七课: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 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保护个人隐私和密码安全的方法-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保护- 遵守网络使用的相关规定和道德准则第八课:信息处理和创造- 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法- 利用计算机创造信息的方法和工具- 制作简单的电子文档或幻灯片- 发表和分享创造的信息的方式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每课的重点总复习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复习教案新部编本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复习教案新部编本一、教学目标1. 复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的核心知识点及技能。
2. 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复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功能。
2. 复文字处理和排版:文本输入和编辑、字体和样式、段落格式等相关知识。
3. 复图像处理和编辑:图片文件的导入、编辑和保存,如调整大小、剪切、旋转等操作。
4. 复多媒体应用:音频和视频文件的播放和编辑,如调整音量、剪辑、添加特效等。
5. 复互联网应用:浏览器的使用、网页的浏览和搜索等操作。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实践与练: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实践并巩固所学内容。
3. 小组合作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和讨论,促进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4. 教材网站资源利用:利用教材配套网站提供的资源,进行在线研究和练。
四、教学步骤1. 复计算机基础知识:-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复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常见操作。
- 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系统功能的练,如文件管理、快捷键的使用等。
2. 复文字处理和排版:-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复文字输入和编辑的基本技巧。
- 组织学生进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练,如输入文本、插入图片等。
3. 复图像处理和编辑:-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复图像文件的导入和基本编辑操作。
- 组织学生进行图像处理软件的操作练,如调整图片大小、旋转图片等。
4. 复多媒体应用:-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复音视频文件的播放和基本编辑。
- 组织学生进行音视频编辑软件的操作练,如剪辑音频、添加特效等。
5. 复互联网应用:-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复浏览器的使用和网页浏览。
- 组织学生进行互联网搜索和浏览网页的操作练。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操作技能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PEP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总复习以及练习
PEP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总复习以及练习
本文档提供了PEP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的总复以及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复所学的知识。
复内容
本节将简要回顾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的重要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
2. 电子邮件和互联网使用技巧
3. 简单的编程概念和基本算法
4. 电子表格和图表制作技巧
5. 多媒体和图像编辑基础知识
复练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以下是一些复练的题目:
1. 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是指什么?请列举几个例子。
2. 电子邮件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使用电子邮件的好处。
3.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编程。
4. 如果要创建一个简单的电子表格来记录学生的成绩,你会使用哪个软件?
5. 图像编辑软件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图像编辑的用途。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PEP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总复以及练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
复时,请注意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关键概念和基本技能,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和实际应用中的挑战。
祝愿大家复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202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复习教案(全册)
202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复习教案(全册)目标本教案的目的是为小学六年级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复教案,帮助他们复和巩固信息技术上册所学的知识。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上册所有单元的复内容,主要涵盖以下知识点:1. 计算机基础知识2. 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3. 网络与互联网4. 图像处理与多媒体5. 电子表格和数据处理6. 编程基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应能够:1.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操作;3. 理解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使用方法;4. 掌握图像处理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操作;5. 熟练运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6. 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本教案按照上册的章节顺序,每个单元包含以下步骤:1. 复概念:回顾该单元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点;2. 引导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和练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3. 提供扩展:提供一些扩展研究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4. 梳理重点:总结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和要点,帮助学生进行复;5. 综合测试:提供一套综合测试题,测试学生对该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辅助资源本教案还提供了一些教学辅助资源,包括教案配套的教学PPT、题集和参考答案等。
教学评估本教案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综合测试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可以参考学生在综合测试中的得分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
结束语通过对本教案的研究和复,相信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教案能为各位老师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参考,祝教学顺利!以上是《202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复教案(全册)》的内容概述。
详细教案请参考附件。
最新部编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总复习
最新部编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总复习
一、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1. 计算机硬件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 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操作方法。
3. 计算机的基本输入操作:键盘输入、鼠标点击等。
4. 计算机的基本输出操作:显示器显示、打印等。
二、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
1. 了解信息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2. 掌握信息处理软件的启动与关闭方式。
3. 掌握信息处理软件的页面布局和基本功能。
4. 熟悉信息处理软件的常用操作技巧,如文字输入、格式设置、插入图片等。
5. 学会保存、打开和关闭信息处理软件文档。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2. 掌握多媒体软件的启动与关闭方式。
3. 熟悉多媒体软件的页面布局和基本功能。
4. 掌握多媒体软件的音频和视频文件的导入和编辑。
5. 学会保存、打开和关闭多媒体软件项目。
四、网络与信息安全
1.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了解网络的分类和连接方式。
3. 知道网络的常见应用,如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等。
4. 掌握网络的安全使用方法,如保护个人隐私和密码安全等。
五、信息技术与生活
1. 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家居、电子支付等。
2. 掌握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原则和方法,如确保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等。
以上为最新部编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总复习的内容大纲。
希望能够在复习过程中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章节名称:信息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3.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如通信、计算机、网络等。
3. 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如信息的编码、传输和处理。
4.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如提高工作效率、改变生活方式等。
5. 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大数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基本原理和社会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5.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章节名称: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
3. 计算机的基本软件组成,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如信息的编码和处理。
5.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关机、文件管理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演示:进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 操作练习:安排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练习,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5.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学评价:2. 实际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复习资料
第一、二章1、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起来。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首次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
2、Big6方案:确定任务、信息搜寻策略、检索获取、信息的使用、集成、评价3、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培养信息素养4、信息技术的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73】5、李克东提出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2)对信息内容的批判和理解水平3)能够使用信息并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水平李艺信息新界学说:1)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水平上;2)从心理学视野上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问题的解决上;3)从社会学视野上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上;4)从文化视野上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上。
其中信息处理是基础,信息问题的解决是关键,信息交流是根本,信息文化是导向,四者相互依存,构成一个统一而丰满的整体。
6、2003年推出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1)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水平;2)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实行评价水平;3)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展开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水平;4)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和相适合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5)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给出多达11条的较为详细的描述。
7、信息素养详解:信息素养是有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
并认为,知识为其他五部分提供基础准备,而评价调控为其他部分提供必要和重要的形成保证,知识和评价调控为其他部分(包括知识)提供必要和形成的保证,知识和评价调控共同构成其他四个部分的共同载体;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三个部分有机相连并表现一定的层级;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精神的导航,渗透与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之中,并相互影响。
8、我国信息技术发展:82~90(起步阶段)计算机文化论:程序语言的学习91~99计算机工具论:应用程序工具软件的使用2000年:学校中改为信息技术课:信息文化论2001年高中成为正式课程1982年,根据世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需求和趋势,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附中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
2022年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一章第三节课时2编码1课件必修1
D.B2C5
答案 C 解析 图中前3个字节对应的十六进制代码32 31 31都在[00,7F]范围 内,所以是ASCII码字符。“人”是汉字内码占2字节,响应的十六进 制内码有4位,所以其内码为C8CB。
·全角状态 每个字符存储2B→16bit→4H
典例3UltraEdit软件显示的十六进制内码如下图所示。第2个“好” 字的编码为( )
A.BA
B.A3B1
C.C3A3
D.BAC3
答案 D 解析 汉字的半角和全角输入的内码一致。所以第2个“好”字和第1 个“好”字内码一致,61、31为ASCII码字符“a”和“1”的十六进制内 码,“好”的十六进制内码为后面的“BA C3”。
·繁体和简体的异同:形同码同、形异码异
典例4UltraEdit软件显示的十六进制内码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简
体“国”和繁体“國”的内码
(选填:相同/不同)。
答案 不同 解析 简体“国”和繁体“國”字形不同,所以内码也不相同。
十六进制
00~7F
名师点睛:ASCII码的十六进制范围:00~7F,大于7FH(从80H开始)的 都不是ASCII码字符。
3.常用需要记忆的ASCII编码值
字符 十进制ASCII码
空格 32
—
十六进制 ASCII码
20
0 48
30
A 65
大小写字母 41
a 97
十进制编码 相差32D
61
—
大小写字母 十六进制 码相差20H
课时2 编码(1)
考点1编码 & 解码 1.编码:信息按照某种规则或格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 过程。
2.解码:编码的逆过程。
考点2数据的存储容量单位 1.表示信息和存储信息的单位 ·b:比特(bit),存放1位二进制数码,0或1。表示计算机中存储容量的 最小单位 ·B:字节(Byte),存储器容量计量的最基本单位 ·1B=8bit 2.常用二进制数量级 1K=210=10241=1024B 1M=220=10242=1024K 1G=230=10243=1024M 1T=240=10244=1024G 1P=250=10245=1024T 1E=260=10246=1024P 1Z=270=10247=1024E
2022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一章第二节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课件必修2
典例2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下列选项中 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 A.Flash B.Windows C.WinRAR D.Windows Media Player
答案 B 解析 Flash是一款动画编辑软件,属于应用软件;Windows属于操作 系统,是系统软件;WinRAR是一款解压缩软件,属于应用软 件;Windows Media Player是一款视频播放软件,属于应用软件,故选 B。
答案 B 解析 信息系统的用户大多是信息系统的使用者,非计算机专业人 员占多数。故选B。
考点6信息系统的功能 A.数据收集和输入功能:把数据收集并记录下来,整理成信息系统 要求的格式和形式。 B.数据存储功能:当数据达到一定数量后,形成数据集合,实际上形 成了“数据仓库”。 C.数据传输功能:为了收集和使用信息,需要把信息从一个子系统 传送到另一个子系统,或者从一个部门传送到另一个部门,即数据 通信。 D.数据加工处理功能:包括从简单的查询、排序、合并、计算一直 到复杂的经济模型的仿真、优化计算、统计分析、预测决策等。 E.数据输出功能:对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根据不同的需要,以不同的 形式和格式向不同的通信端口输出。 F.数据查询功能:用户可以进行单项查询、组合查询和模糊查询,也 可以实现对本地信息的查询或者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信息的查询。
典例3某中学机房局域网中,学生机通过教师机(代理服务器)访问因 特网,这种因特网接入方式属于( ) A.电话拨号接入 B.有线电视接入 C.局域网接入 D.无线接入
答案 C 解析 接入因特网常用的两种方法:一是通过电话线路直接与ISP(因 特网服务提供商)连接,另一种是连接到已经接入因特网的局域网, 题中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特网属于局域网接入。故选C。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2)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线路交换网络(Circurt Switching)、报文交换 网络(Message Switching)和分组交换网络(Packet Switching); (3)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网络、树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 型网络和网状网络。
2022年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课时3三种控制结构的程序实现课件必修1
典例10要输出所有包含数字6的三位正整数。实现上述功能的
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上合适的代码。
#输出所有包含数字6的三位正整数
c=0
for i in range(
①
):
if
②
:
③
print(i)
print('共有',c,'个包含数字6的三位正整数')
答案 ①106,997,1 ②i // 100==6 or i // 10 % 10==6 or i % 10==6或 者str(i)[0]=='6' or str(i)[1]=='6' or str(i)[2]=='6'或者'6' in str(i) ③
[else: <语句块n+1>]
①只有第1个条件跟在if后面,其他条件都跟在elif后面。 ②只要某个条件成立,就执行其相应的语句块,然后退出该分支结 构。 ③elif表示对上一条件的否定并同时引导一个新的条件。 ④else是对最后1个条件(条件n)的否定,若所有条件均不成立时,程 序需要做的处理就是“语句块n+1”的内容。 ⑤语法中[]部分是可以省略的。当程序不需要对所列条件均不成 立的情况做出处理时,else及“语句块n+1”部分可以省略。
课时3 三种控制结构的程序实现
考点1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 1.程序实现:按照算法中的顺序逐步实现。 范例: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求位移。
v0=float(input('请输入初速度:')) a=float(input('请输入加速度:')) t=float(input('请输入时间:'))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总复习(题库)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总复习(题库)第一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______。
A)1945年 B)1946年 C)1948年 D)1952年2.当前,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已进入以 ______ 为特征的时代。
A)并行处理技术 B)分布式系统C)微型计算机 D)计算机网络3.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计算机的______。
A)第一代产品 B)第二代产品C)第三代产品 D)第四代产品4.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______ 的发展为特征的。
A)主机 B)软件C)微处理器 D)控制器5.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计算机所采用的______来划分的。
A)内存容量 B)电子器件C)程序设计语言 D)操作系统6.从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到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的,称为_______体系结构。
A)艾伦·图灵 B)罗伯特·诺依斯C)比尔·盖茨 D)冯·诺依曼7.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A)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B)主机、键盘、显示器C)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D)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8.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由______组成。
A)内存、外存和输入输出设备 B)CPU和输入输出设备C)主机、显示器和键盘 D)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9. 中央处理器是由 ______组成。
A)控制器和主存储器 B)主存储器和运算器C)控制器和运算器 D)运算器、控制器和主存储器10. 通常所说的主机是指______。
A)CPU B)CPU和内存C)CPU、内存与外存 D)CPU、内存与硬盘11.运算器和控制器的总称是______。
A)CPU B)ALU C)主机 D)逻辑器12.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A)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B)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C)分析指令并执行 D)负责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13.CPU中控制器的功能是______。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复习资料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复习资料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大理论基础:1、构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概念: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意义的制定,学习是原有经验的迁移。
建构主义强调:世界是客观的,但人的认识主观的,人对于世界的解释是依赖个人经验的。
1、学习者为中心2、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情境、协作、会话、资源几点共识: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性行为,学习需要交流和合作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如何发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
教师如何成为学习者学习的帮助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2、多元智能理论1. 有关智力与智能传统的智力观: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解答智力测验题(IQ)的能力或善于应试学习能力倾向测验(SAT)的能力加德纳的智力定义: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八大智能1、自然观察智能:观察自然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
- 复和巩固已研究的信息技术知识;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 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复屏幕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复鼠标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复键盘的基本操作;
4. 复文件的存储和管理。
三、教学过程
1. 复屏幕的基本组成部分:
- 解释屏幕的划分和各部分的功能;
- 引导学生观察屏幕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复鼠标的基本使用方法:
- 复鼠标的左键和右键的功能;
-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点击、拖拽和选择操作。
3. 复键盘的基本操作:
- 复字母、数字和符号的键位;
-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键入和删除操作。
4. 复文件的存储和管理:
- 复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
- 引导学生在电脑上创建文件夹、保存文件和删除文件的操作。
四、教学工具
1. 电脑;
2. 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五、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状态和参与程度;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3. 教师布置课后练,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课教案》的基本框架。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及方法。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总结一、引言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操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信息技术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硬件组成、操作系统等。
2.办公软件操作: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邮件、网页浏览等日常应用软件的操作。
3.网络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IP地址、DNS、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使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
其中,实验操作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
四、实践经验通过实验操作和项目实践,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积累项目经验。
同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够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五、挑战与对策1.基础水平差异:学生入学前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较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对策: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2.课程内容更新: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较快,课程内容需要及时更新。
对策:教师可以关注最新的信息技术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3.实践环节不足:本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但学时有限,可能导致实践环节不足。
对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或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六、结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学习其他信息技术课程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原始题目:计算机科学总复习教案
原始题目:计算机科学总复习教案计算机科学总复教案
简介
本教案适用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总复,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操作系统
- 计算机网络
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是一种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式。
下面是常用的数据结构:
- 数组
- 链表
- 栈和队列
- 树和图
算法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通常是指计算机程序中的过程。
下面是常用算法:
- 搜索算法
- 排序算法
- 动态规划算法
- 贪心算法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下面是操作系统的主要概念:
- 进程和线程
- 存储管理
- 文件系统
- 中断和异常处理
- 设备驱动程序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之间相互连接的系统。
下面是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内容:
- OSI模型
- TCP/IP协议
- 网络安全
- 无线网络
结论
本教案提供了计算机科学领域总复习所需的基本知识。
在复习时,建议重点关注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祝您复习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的计算
音频文件数据量计算
一分钟的采样频率为44.1kHz,16位量化 分辨率,立体声双声道的音乐的数据量是 多少?
44.1*1000*16/8*2*60=10584000B≈10MB
WEND
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
第四章 信息的管理
数据库(database)是指有组织地、动 态地存储在辅助存储器上的,能为多个 用户所共享,与应用程序能彼此独立的 一组相互关联着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库管理系统是为了建立、使 用和维护数据库而设计的数据管理软件, 在计算机系统中它介于操作系统和用户 之间,负责对数据库资源进行统一的管 理和控制,所有用户或程序发出的有关 数据库方面的操作指令,都是通过数据 库管理系统来实现的。
PAL制式彩色视频需要的空间是多少? 720*576*3*25*5=155520000B≈148MB
各种格式的文件
音频文件的扩展名为:mp3、wav、rm 图片文件的扩展名为:jpg、bmp、gif、tif 文本文件的扩展名为:doc、txt 可执行文件扩展名为:exe、com、bat
8bit=1Byte 16bit=2Byte
1024B=1KB 1024KB=1MB 1024MB=1GB
图象数字化
象素也是一个度量单位,是用来度量计算 机中图片的单位。是一种单一颜色的点。
图像数字化:把图像分割成称为象素的小 区域
每个象素颜色的RGB表示 分辨率就是单位长度(或面积)的像素数
图像数据量的计算
存储画面为800*600像素的黑白两色的图像 需要多少字节?
800*600*1/8=60000B
8bit=1Byte
存储画面为800*600像素的彩色的图象需要 多少字节?
800*600*3=1440000B≈1.37MB
PAL制式彩色视频
每秒显示的25帧 存储一段5秒钟长的分辨率为720*576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发展历程: 第一次是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第二次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四次是电话、电报、电视及其它通讯
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五次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
应用。
信息技术一般可分为微电子技术、通信 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
计算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本结构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CPU (中央处理器)
内存储器 外存储器
输出设备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信息的加工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计算 计算机的基本特征:速度快、准确性高、
存储容量大
算法与编程
流程图中的基本符号 三种结构的流程图:顺序结构、分支结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
病毒的特征: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 爆发性、破坏性
根据病毒的破坏情况来分:良性和恶性 根据病毒感染的计算机系统来分:DOS型、
Windows型、Windows NT型、网络型 和其他系统型。
可伪性、相对价值性等
信息的编码
二进制与十进制整数位转换
字符编码:汉字编码GB2312-1980
繁体字编码BIG-5
ASCII编码使用7位二进制,计算机在存放时, 占用一个字节(1Byte=8bit),前面补0
汉字在计算机中也是用代码来表示的,1个汉字 占2个字节
多媒体信息编码
模拟信号通过“采样”、“量化”,实 现“模数转换”。
构、循环结构
执行a 执行B
Y
N
条件
执行a
执行b
执行a
条件 Y 执行b N
常用QB语言
6条语句:
1、数据输入语句 INPUT x , y , z
2、数据输出语句 PRINT min
3、赋值语句
Z=Y-X+1
4、程序段结束语句 END
5、条件判断语句 6、循环语句
WHILE 条件 语句1
例如:SQLServer、Access等
第五章 信息的表达
电子邮件的地址及其意义 例如:myname@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发送电子邮件协议 SMTP 接受电子邮件协议 POP3
SMTP
POP3
发件人的邮箱地址
收件人的邮箱地址
第六章网页的设计与制作
网页是按照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规 范要求表达文本、图像、动画等多媒体 信息的,网页之间遵循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进行相互链接访问,围绕相关主 题的若干个网页组成一个网站,网页和 网站的地址用URL(统一资源定位器)标 识。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 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划分的依据是元器件。
第二章 信息的来源与评价
信息获取的方法 网上资源检索和信息资源的评价 要求用哪些关键字搜索 信息资源的评价(练习第11页)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
现代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 算法与编程
期末复习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构成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 资源。
信息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 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 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的特征: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传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