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案例分析1
2019公共管理优秀案例
2019公共管理优秀案例前言2019年,公共管理领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案例,这些案例在提高政府效能、服务社会民生、优化政府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公共管理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文将介绍几个2019年的公共管理优秀案例,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案例一:数字化政府服务平台改革2019年,某市政府启动了数字化政府服务平台的改革项目。
通过整合原有的政务服务系统和数据资源,建设了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部门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互通。
同时,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政府服务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案例二:社区治理的社会参与模式创新另一市的社区治理在2019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其成功之处在于创新了社会参与模式。
该市政府通过建立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开展社区公共事务讨论会等形式,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推动了社区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
这种创新的社会参与模式为公共管理注入新活力,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案例三:创新财政扶贫模式助力精准扶贫2019年,某县政府开展了一项创新的财政扶贫模式,通过建立贫困户台账、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实施精准帮扶等措施,实现了精准扶贫的目标。
同时,该县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提升技能,实现了脱贫致富。
这一财政扶贫模式的成功实施,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
案例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覆盖某市在2019年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覆盖,通过建设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公共文化设施。
同时,该市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质和幸福感。
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覆盖的做法,使得文化资源更加均衡地分配到每个角落,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案例分析一 e政府:电子时代的政府构造
《公共管理案例》考试题目:e政府:电子时代的政府构造班级:江苏省委党校2006级在职研究生班姓名:学号:公共管理案例的考试要素1、案例标题2、案例标属案例摘要(100字左右)适用对象3、案例正文(1500字左右)引言正文结束语4、案例思考题(不得少于三问)5、案例分析分析工具和方法(不得少于两种)运用理论案例分析(三问的回答、1500字左右)6、案例附录(主要是资料的应用)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子政务悄然兴起,各级政府都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带来的机遇,花大气力建设电子政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以下是5个主要的大城市在电子政务方面的进展。
北京:由点及面、逐步推进北京市电子政务首批试点项目是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展开的。
1998年,中关村网站正式建成。
1999年,中关村创新资源网和企业协会助新网建成。
2000年5月,"数字园区"工程启动;7月,一期开通;8月,二期启动。
该系统以网上办公系统为核心,将海淀园科委会所辖的12个直属职能部门5大类64项管理与服务项目转移到网上来实施,同时开放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其他5个政府部门的接口,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网络化。
今年,北京市"电子政府"的实施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促进目标早日实现。
这些具体措施包括: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优化政府的业务工作流程;继续完善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加快建设高速宽带政务网络系统;大力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一批政务数据库,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集中财力,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大信息化标准和信息安全工作力度等。
另外,北京市的123个机关、单位也都在首都公用信息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各级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市40多个委办局和16个区县机关都建成了内部办公网络;电视电话会议网络也基本覆盖了全市。
上海:越来越注重网络服务上海市电子政务的进程已由1999年的"政府上网年"工程推进到今天的第二步、第三步,即越来越注重网络服务。
天津 首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奖案例(第一部分)
天津市是我国北方的一座现代化城市,其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城市的公共管理水平。
为了鼓励和表彰在公共管理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单位和个人,天津市政府于今年举办了首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经过激烈的角逐,评选出了一批优秀的案例,并授予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奖。
获得一等奖的案例是天津市某社区开展的“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模式,该案例在全市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以下是该案例的详细内容:一、背景该社区位于天津市南部,总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人口密集,涵盖了各类居民和企业。
在采访中得知,该社区长期存在治安问题严重、基础设施滞后、居民矛盾突出等突出问题,且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为了改善社区治理状况,社区多方联合,共同探讨了一种符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的工作模式,最终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
二、具体做法1. 建立“三共”协商机制社区成立了“三共”协商机制,即社区居民、社区政府、社区企业三方代表共同参与,开展多轮协商,制定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方案》,明确了各方责任和任务。
2. 完善社区治安体系社区政府加大了公共安全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力度,增设了监控探头、警务室等设施,提升了社区治安。
3. 加强居民自治和参与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居民自治和参与活动,例如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儿童公园建设志愿者小组等,增强了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感。
4. 引导企业社会责任社区政府积极引导社区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参与社区公益事业,提高了社区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
三、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该社区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增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社区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社区的社会形象和公共信誉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以上即为该案例的第一部分,后续将继续介绍该案例的其他方面、及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兰州拉面与方便面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兰州拉面与方便面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兰州牛肉面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深受兰州市民喜爱,形成了发展成熟、规模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于2007年以来我国出现物价总水平快速上升,兰州当地包括食用油、猪肉等食品和水电、房租等居住价格都出现了明显涨幅,兰州各城区面馆也开始出现集体涨价现象。
兰州市物价局接到市民投诉举报后表示,兰州牛肉面价格为重要民生价格,经营者属串通涨价、哄抬物价,不利于市场价格总水平稳定,因此决定通过限价令,按评级水平对牛肉面行业价格进行规范。
限价令引发舆论极大反响,一方面,包括国家发改委在内的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政府部门不应当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调节方便面商品价格,违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很多普通市民认为限价令是一项服务民生,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有力举措,体现了政府的导向和调控作用。
然而限价令颁布后,不少消费者发现市面上的兰州牛肉面明显质量下滑,并有悄然再次涨价的现象。
兰州市物价局限价干预行为能否解决牛肉面涨价引发的矛盾,维持物价稳定和行业健康发展,是亟需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公共管理案例
案例: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是一直困绕各级政府难题。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已经在全国部分农村进行了改水、改厕、改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但一段时间后,新农村建设点的环境卫生又走上了老路子,并没有象想像的那样得到根本改观。
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多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但往往是花大力气整治过后,不能得到较长期的保持,总是治标不治本,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就像是一个顽疾,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分析:一、农村群众公共卫生意识淡薄新农村建设开展后,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是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的冲击,但部分农村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仍然薄弱,传统的陋习仍然长期存在。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对传统旱厕进行了改造,在条件好的村,建设了几所水冲式公厕。
运行一段时间后,公厕内水阀不同程度受到损坏,便槽堵塞,基本不能使用;我们在村民习惯的垃圾堆放处建设了几处垃圾池,不久便出现农村群众根本不将垃圾入池等等。
仅仅将基础设施按照城市标准建设,并不能唤起农村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
二、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运行机制苍白农村垃圾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项难题。
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垃圾处理运行机制不健全、不顺畅。
农村环境治理普遍存在人员、设备、资金、制度的欠缺,治理工作走上“边治理边污染”的恶性循环。
一方面政府出资组织开展了垃圾清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下一次的垃圾处理难题。
如果仅以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农村垃圾处理的主体,对农村环境卫生实行大包大揽,势力极大增加乡镇一级的财政负担。
而按照现在大多采取“以各村自主投入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模式,在基层组织经济实力不强的条件下,农村环境治理中人员、设备、资金、制度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
常常出现垃圾满池无人理,建起的垃圾处理站无法运转的情况。
制度仅仅停留在墙上,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无法正常运行。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垃圾成倍增长,人居环境“脏、乱、差”,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点评
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点评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管理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公共管理相关领域的创新和改革。
本次点评的案例是关于某市教育局推广“互联网+教育”模式的相关经验。
该案例发生在某市教育局推广“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早期阶段。
互联网+教育是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数字化手段改进传统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某市教育局认为互联网+教育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果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这一模式。
但在实施过程中,某市教育局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互联网+教育模式是一项全新的改革尝试,教育局面临着教师培训和技术支持方面的困难。
有些老师不太熟悉互联网技术,缺乏相关培训和支持,导致他们无法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进行教学。
此外,该市部分学校设施条件有限,无法提供必要的互联网设备和网络接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某市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教育局组织了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师掌握互联网+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教育软件、如何开设线上课程以及如何管理线上学习资源等。
同时,教育局还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为学校提供免费的互联网设备并改善网络接入条件。
此外,某市教育局还积极引导学校和家长的参与。
他们组织了家长会议,向家长普及互联网+教育的好处,并鼓励他们积极配合学校的推广工作。
教育局还与教育媒体合作,通过媒体宣传和访谈,向公众普及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和目标。
通过这些努力,某市教育局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教师和学生逐渐掌握了互联网+教育的技术和方法,学校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继续学习,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
与此同时,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节约了教育经费。
综上所述,某市教育局在推广“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过程中面临了挑战,但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持续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个案例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公共管理者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公共管理问题案例
公共管理问题案例
嘿,大家来瞧瞧公共管理中那些让人头疼又值得深思的问题案例呀!就说交通拥堵这事儿吧,这简直就是城市的老大难问题啊!你想想,每天上班、上学的高峰期,那路上的车堵得就跟停车场似的!就好像是一群小蚂蚁在慢吞吞地爬呀爬。
咱就说为啥会这样呢?还不是因为私家车越来越多,道路规划又跟不上呗!这就好比一个小杯子想装下一大桶水,可能吗?张大妈就常抱怨:“哎呀,这堵得我出门买个菜都不方便!”李大爷也会摇头叹气:“以前没这么多车也没这么堵呀!”
再看看垃圾分类这件事,宣传了这么久,还是有人不重视啊!到处乱扔垃圾,这环境能好吗?这就像是在干净的脸蛋上乱画一样让人难受。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伙子随手就把饮料瓶扔地上了,旁边的环卫工人直摇头。
我就忍不住问他:“你为啥不扔进垃圾桶呀?”他还一脸不在乎地说:“不就一个瓶子嘛!”你说气不气人!
还有公共设施的维护问题,那些公园的长椅、健身器材,刚装好没多久就坏了。
这就像新衣服还没穿几次就破了个洞,多可惜啊!小区里的王叔叔就经常说:“这些设施就是要大家共同爱护呀,怎么这么快就坏了。
”
这些公共管理问题真的不能忽视呀!它们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病魔,不治好就会一直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大家都应该重视起来,从自己做起,为我们的公共环境出一份力,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呀,不是吗?
我的观点就是,公共管理问题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和行动,不能只是等别人去解决。
我们要把公共环境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护,只有这样,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公共管理经典案例范文
公共管理经典案例范文一、瑞典垃圾处理案例瑞典是世界上垃圾处理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以其先进的公共管理而闻名。
瑞典通过建立高效的垃圾回收系统,将垃圾处理转变为资源再利用的过程。
他们采用了分拣和分类的方法,将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分开处理,使可回收物得到充分利用,并通过焚烧非可回收物产生能源。
这种垃圾处理方式不仅节约了资源,还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新加坡水资源管理案例新加坡是一个没有天然水资源的国家,但通过创新的公共管理方式,成功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他们采用了多管齐下的策略,包括收集雨水、海水淡化、废水回收等,以确保水资源的充足供应。
此外,新加坡还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日本灾害管理案例日本是地震和台风频发的国家,但通过其高效的公共管理,成功应对了各种灾害。
他们建立了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及时警报,提高了人们对灾害的警觉性。
此外,日本还注重灾后重建和防灾教育,通过提供适当的援助和支持,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恢复生活。
这些措施不仅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还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案例美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国家公园,通过其优秀的公共管理,成功保护了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定,限制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此外,美国还注重公众参与和教育,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宣传,提高了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意识,促进了公众对国家公园的关注和保护。
五、中国扶贫工作案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其扎实的公共管理,成功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
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帮助贫困地区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注重精准扶贫,通过建立贫困人口数据库和精准识别机制,确保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六、韩国电子政务案例韩国是电子政务发展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通过其高效的公共管理,成功推动了政府信息化的进程。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相关知识梳理
WHAT 概括
税收收入定义:
税收收入是政府为了行使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凭借 权力机关赋予的行政权力,按照特定的法律,强制、无 偿、固定地从纳税主体征收的资金或资源。
WHY 分析
税收的重要性
现在,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杠 杆,在保障政权运行、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 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 主要支柱。另一方面,税收是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的基石。 税收对改善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促 进 产 业 结 构 合 理 化。 税收涉及面广,通过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可以扶持弱势 产业,并对不良产业起到抑制作用,更 好 地 实 现 国 家 的 产 业政策。
WHY 分析
为什么福布斯榜会得出这种不实结论
按照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的统计方法,各税种都选 用最高的边际税率来计算痛苦指数,例如,2009年,我 国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为25%,则相应的痛苦指数为25, 按照这个方法,个人所得税痛苦指数为45,企业缴纳的 社会保险费用痛苦指数为49,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痛 苦指数为23,增值税的痛苦指数为17,财产税的痛苦指 数为0,直接加总得出中国大陆的税收痛苦指数为159, 仅次于法国的167.9,名列全球第二。 而这种税负痛苦指数是科学性较差的一种算法,在 反映税负高低问题上有重大缺陷。
税收还可以监督经济活动,优化资源配置,调节需求总量等。 总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 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与调节作用。政府征税取得财政收入,按 不同的用途进行规划,并将其用于国家发展上。
mpa公共管理大赛案例
MPA公共管理大赛案例背景介绍MPA公共管理大赛是一项旨在提高管理学生实践能力的比赛。
该比赛旨在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在公共管理领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平台,并帮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项MPA公共管理大赛的案例。
案例概述该案例是关于一所大学的食品安全管理问题。
该大学的学生餐厅近期接连发生了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师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面对这一情况,大学管理部门决定邀请参加MPA公共管理大赛的队伍,以制定一项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案。
挑战及解决方案队伍面临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性、食品储存和处理的规范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队伍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 - 定期检查食品供应商的资质和食品质量,建立完善的食品供应链管理机制; - 制定食品储存和处理的规范流程,确保食品安全; -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 设立食品安全投诉渠道,及时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实施效果经过实施上述解决方案,该校学生餐厅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师生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信心也得到加强。
这项案例展示了MPA公共管理大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公共管理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
总结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MPA公共管理大赛对于培养学生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这种实践性强、具有挑战性的比赛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是关于MPA公共管理大赛案例的介绍,希望能对读者进一步了解这项比赛的意义和作用有所帮助。
公共管理典型案例
公共管理典型案例
哇塞,今天咱就来说说公共管理典型案例!你知道吗,就像咱每天出门得看好路一样,公共管理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呢!
比如说城市交通管理吧,哎呀,那可真是个大工程!想象一下,每天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要是没有合理的规划和管理,那得多乱套呀!就像一堆没头苍蝇到处乱撞。
有一次我在一个路口,红绿灯坏了,那场面,简直了!车都堵成一团,大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喇叭声此起彼伏。
这时候我就想啊,要是有高效的交通管理该多好,就不会这么混乱了。
这不就和家里得有个规矩一样嘛,不然还不得天翻地覆呀!
还有城市规划呢,可别小看它哟!规划得好,咱生活得就舒服便利。
要是规划不好,那可麻烦了。
比如说小区周边设施不全,想买个菜都得跑老远,多不方便呀!这不就是没把咱老百姓的生活考虑周全嘛。
再说说公共卫生管理,这更是关乎咱们每个人的健康呀!在疫情期间,那严格的防控措施就像一把保护伞,保护着咱们大家。
还记得当时社区工作
人员挨家挨户地排查、宣传,真的太辛苦了!他们不就像守护我们健康的卫士嘛。
公共管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真的超级重要!它就像是一个大管家,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让我们能安居乐业地生活。
所以呀,咱可得重视公共管理,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呀!。
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范文
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范文标题:中小城市物业管理创新案例,智慧社区管理系统一、引言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中小城市的物业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传统的物业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日益复杂的社区环境,并且存在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对于中小城市物业管理的创新方案,智慧社区管理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社区的管理水平,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二、项目背景中小城市物业管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不对称、管理效率低、服务不规范等。
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依赖人工,难以及时、精准地获取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意见,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无法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还严重制约了社区的发展。
三、方案描述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创新方案。
它通过构建社区信息平台,将物业服务、居民生活等各个环节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了全面、精准的管理。
1.社区信息平台:建设一个信息化的社区平台,集成社区物业、公共服务、商业资源等各方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2.基础设施建设: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社区内各个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报警预警。
3.服务管理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管理系统,包括业主报修、维修派单、投诉处理等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和响应速度。
4.数据分析与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社区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智能优化算法,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
四、实施效果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在中小城市的实施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透明度提升:社区信息平台将社区内各方信息进行整合和展示,居民可以实时了解社区的各类服务、活动等信息,提高信息共享和传递效率。
2.服务效率提高:通过建立服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业主报修、维修派单等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提高服务效率和响应速度。
3.资源优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优化算法,可以对社区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公共管理学小组案例1
北京车租车业管制案例分析本小组以北京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为案例,针对北京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结合出租车行业特征进行分析。
同时,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对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的依据、内容方式与效率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市场失灵"——出租车行业管制依据由于出租车行业本身存在特有属性,出租车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资源无法达到最优配置状态,,这就为政府介入提供了依据。
下面我们将逐个进行具体分析: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信息对称”是市场主体间利益均衡实现的前提,是供求双方拥有足够的共享信息。
而“信息不对称”则可能导致占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损害另一方或社会公共利益。
出租车行业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1)司机与乘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公司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的信息不对称。
(3)公司与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公益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北京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公共交通并非十分发达、公共交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出租车客运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在保证重大场合用车以及特殊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部分公益性特征。
为了满足和保障这些公益性需求,必须政府介入。
三、出租车公司现已形成的利益集造成的失灵出租车行业具有强势地位的是,行业内所有在位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终形成的利益集团。
出租车公司利益集团为确保其市场地位,经常会运用自身力量,游说政府制定对其有利的优惠政策,同时,利用政策的漏洞,做出一些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利益集团的影响,直接导致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但目前出租车市场不可能完全放开,特别是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经营模式,而政府管制的存在则提供了另一种渠道。
二、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内容与方式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内在缺陷为目的,对出租车市场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约束的行为,即政府管制,目的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1].doc
A、案例分析:公共管理与中国改革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公共管理所涉及的领域中各种与改革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虽然经过20多年不懈的改革、调整,但是,多年的历史积弊想在短时间内全部解决是不现实的。
归结起来,我国目前公共管理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政府财政压力依然很大;2、在行政立法和执法上,存在重立法、管理,轻执行、监督等现象;3、政府机构依然庞大,政府职能虽然有所减少,但随着改革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的新职能也在增加;4、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服务理念还较差,长官意识严重,存在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5、人事成本居高不下。
机关、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大量冗员;人才选拔录用机制、绩效管理与评估机制、晋升机制、奖惩机制和公共责任机制尚未形成;6、行政效率低。
机构层次多、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扯皮,缺乏服务意识、成本意识等,使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无法走出“追求高效率——低效率——无效率”的循环。
综观各国公共管理改革实践,虽各有特色,但也有共性。
对中国来说,所采取的是渐进或分阶段进行的改革方式,即“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
在这种改革的开始阶段,进行具有特色的试验,当取得成就和经验之后再加以推广;表现形式是体制改革由点到面,即抓住重点突破,进而逐步深化和渗透到全局的过程;具体的做法是先试点后推广,即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先在某个地方或企业进行试验,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中国的公共管理过程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借鉴国外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可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
答: 1、构建适应WTO要求的公共管理体制;2、按照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建立“企业型政府”;3、进一步精兵简政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4、加强公共管理法制建设;5、推进公共管理民主化和信息化改革。
案例一:1、案例内容介绍:北京限字当头解决拥堵是否可行北京的街头每天都要上演无数场免费的“汽车展示会”。
公共管理学-案例1
公共管理案例1 :大学里的“官僚制”1、案例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最初是由教师和学生行会组建而成的自治团体,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和事务的增多,大学的运转越发需要行政管理机构的支撑。
当官僚制作为高效率的组织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社会组织之中时,大学也逐渐走上了官僚制组织的道路。
◆教师篇:陈丹青请辞清华美院教授1980,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与罗中立的《父亲》并称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里程碑,陈丹青由此名声大噪。
2000年,陈丹青作为清华大学“百名人才引进计划”的引进人才,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为教授、博导。
然而陈丹青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无法认同现行高等教育制度,尤其不能容忍在研究生、博士生的录取标准中,政治与外语分数优先于专业成绩的规定。
正是因为这种制度,长达四年,陈丹青没有招到一名硕士生。
陈丹青感到荒谬和气愤的是,众多投考他的学生中,许多学生艺术气质、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但他们因为政治和英语成绩不及格而落选,有的因为只差一分而与心爱的专业无缘。
2004年,陈丹青向清华大学提出辞职,“辞职信”有附件五份,陈丹青的杂文访谈集萃《退步集》收入其中两份。
公开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让陈丹青感到不合理和荒谬的第二点是:“教孝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思想、教学评估,是艺术学院的头等大事:没完没了的表格、会议、研讨、论文,加上满坑满谷的教材——艺术学院从未像今天这样臃肿庞大,像今天这样充斥办学的教条。
”他弄不明白,那些充斥了“量化”、“管理”、“科学”、“科研”等词汇的表格和人文艺术的规律与本质有什么关系。
没有学位,只有小学毕业证和研究生毕业证的陈丹青,2000年作为“百名人才引进计划”中的一员,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为教授、博导,从这一点来看,足见清华唯才是举的胆识和气魄,但五年后,这位著名画家终因无法忍受“学术行政化”体制而不得不离开,可想而知,这一怪圈是何等的坚硬,即使是清华这样顶尖的大学也无法打破。
我国城市更新的公共管理分析(1)
3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城市更新治理及其运行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07JA630020)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城市更新的公共管理分析3姜 杰 宋 芹[摘 要]城市化必须借助于城市更新,其间集中爆发的社会矛盾和公平效率问题,使城市更新管理上升为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体制性的利益主体缺失,政绩成本隐性化和政绩外溢及社会共识评价标准缺失等致使城市更新问题丛生。
有效供给公共物品、公平调整各社会群体利益、提高效率和前瞻性、科学界定辐射半径是城市更新的关键内容。
本文认为,实现城市更新的科学管理,必须厘清城市更新中企业行为与公共服务的边界,推动第三方评估制度,确保利益主体的监管到位和城市规划的主导,构建科学的城市更新有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城市更新;治理;公共管理;运行机制[中图分类号]C912181;F29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09)04-0011-04 城市更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客观物质实体(基础设施等建筑物硬件)的拆除、改造与重新建设;二是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视觉环境的改造与延续,包括社会网络结构和由此形成的心理定势。
在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以拆迁、改造、投资建设为主要过程的城市更新是不可避免的。
从客观物质实体看,城市更新的核心是效率,即损毁消耗最少的物质文化财富,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从社会内容方面看,城市更新的核心是公平,合理调整城市各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让各社会群体都能分享到城市发展进步的成果。
近几年,我国的城市更新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多数呈现混乱无序状态以及产生越来越多的利益公平和经济效率问题,显示出公共管理的严重不到位。
城市更新管理越来越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城市更新的内在矛盾与外在表现我国现在的城市更新是基于社会三个大的基本事实前提:第一,社会全面转型期。
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过渡;第二,城市化。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案例的分析对于政府和公共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是一种研究公共管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城市交通管理的案例。
某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地铁、完善公交系统、限制机动车数量等。
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单一的措施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交通问题,需要综合施策,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因此,公共管理者需要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其次,让我们看一个关于教育管理的案例。
某县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学校条件好,教学质量高,而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学质量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县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调配教师资源、改善农村学校条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
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要想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在资源配置上做出更加公平合理的安排,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水平。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案例。
某地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关闭污染企业、加强环境监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等。
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监管污染企业的排放,同时也需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对于政府和公共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希望政府和公共组织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重视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公共管理案例
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公共管理案例你想了解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的公共管理案例呀,这可有的说了。
一、啥是公共管理案例。
你可以把公共管理案例想象成一个个真实发生在公共事务管理领域的小故事。
就好比在一个城市里,怎么管理交通是个大问题。
这时候就有一个案例,说某个大城市交通拥堵得不像话,每天上下班就像参加一场大型的汽车蜗牛比赛。
那公共管理部门就得想办法呀,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管理案例的开始。
二、案例的来源。
1. 实际工作场景。
很多案例就是从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的日常工作里扒拉出来的。
比如说社区管理,社区工作人员想让小区环境变好,但是遇到了各种麻烦。
有的居民乱堆杂物,有的对垃圾分类不配合。
这就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事儿,然后就被整理成案例了。
2. 热点社会问题。
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期间,各地政府怎么组织抗疫工作。
从医疗资源的调配,到社区的防控措施,再到对受影响企业和居民的帮扶,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是可以成为公共管理案例的素材。
三、案例里都有啥。
1. 问题描述。
这就像是给病人看病前先描述病症一样。
还是说交通拥堵那个例子,得先把拥堵的程度说清楚。
比如主干道在高峰期车速每小时不到10公里,某些路口堵得车能排出几公里长。
而且还要分析为啥会堵,是道路规划不合理,还是车辆太多,或者是交通信号灯设置有问题。
2. 相关方。
在公共管理案例里,肯定会涉及到好多相关方。
就拿社区环境改善来说,有社区居民,他们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有社区居委会,他们负责管理协调;还有可能涉及到城管部门、环保部门等。
每个相关方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利益诉求,就像一场大戏里的各个角色。
3. 解决方案及结果。
接着说交通拥堵的事儿,解决方案可能是重新规划道路,增加公共交通线路,优化交通信号灯时间等。
然后就得看看实施这些方案后的结果,是拥堵情况有所缓解了呢,还是没啥变化,甚至变得更糟了。
这就像做实验,有了假设(解决方案)就得看看实验结果(实际效果)。
四、这些案例有啥用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 1 ) 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
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
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 D )A.政企不分B.人员分流C.法制欠缺D.配置失衡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 B )A.缺乏服务意识和独立意识 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C.缺乏效率观念和法律意识 D.缺乏独立意识和法律意识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 C )A.实现人员分流B.建立健全法制C.转变政府职能D.机构协调配置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 B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文化职能D.军事职能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 D )A.协调、服务、评估、管理 B.协调、服务、生产、管制C.评估、管理、供应、补贴 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2)作为政府调控社会经济重要杠杆的行政审批权,长期以来保持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运转形态,在市场经济下表现出严重的弊端:政府机构职能错位,办事效率低下,吃拿卡要屡禁不止。
国务院于2002年11月作出决定,取消789项行政审批。
这次取消的789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国务院56个部门和单位。
其中涉及经济管理事务的560项,涉及社会管理事务的167项,涉及行政管理事务及其他方面事务的62项;依据行政法规设定的81项,依据国务院文件设定的88项,依据部门规章设定的279项,依据部门文件设定的303项,依据部门设机构文件设定的38项。
国务院决定要求,各部门、各地区要研究并及时处理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认真做好有关工作的后续监管和衔接,防止出现管理脱节。
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改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要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实行政务公开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1、在政府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中,行政审批属于( D )A.供应工具 B.补贴工具 C.生产工具 D.管制工具2、政府运用审批权,所针对的主要是( D )A.信息对称和部性问题 B.信息对称和外部性问题C.信息不对称和部性问题 D.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问题3、国务院对行政审批改革特别提出的原则为( D )A.自由、放权、合法、合理、公平 B.自由、放权、经济、效能、监督C.合法、合理、经济、公平、责任 D.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4、行政审批所面对的相对人主要是( D )A.政府主体 B.社会主体 C.文化主体 D.市场主体5、行政审批要解决的是( C )A.政府准入问题 B.社会准入问题 C.市场准入问题 D.法律准入问题(3)市2004年底开展的“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结果揭晓。
根据群众评议,社会各界对该市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的满意率和比较满意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在评议中处于末位的三个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被进行了“诫勉谈话”。
这是市第四次开展万人规模的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活动。
在二00一年底进行的首次万人评议中,市对排名“末位”的两名局长进行了免职处理,对另外三名局长进行“诫勉谈话”,此举曾在全国引起了强烈震动。
此后,该市每年年底都开展一次这样的评议活动。
较之以往,此次评议充实了一些新的措施,其中包括:建立评议人信息库;改进评议人的选取办法,除市级领导干部外,全部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产生;《评议表》的发放改变以往直接发放和回收的单一方式,采取直接发放和回收、邮寄发放和回收、委托发放和回收三种方式,增强了随机性;在“中国”等以及当地报纸上开辟评议专栏,使更多的群众有机会同步参与评议活动。
据介绍,此次评议共发出《评议表》一万二千五百九十一份,回收一万二千0九十九份。
评议结果表明,有近四成评议人对市机关作风表示满意,比较满意的超过百分之五十八,满意度与上年相比保持相对稳定。
而在评议人所提的三千二百五十条具体意见中,表扬意见超过一半第一次占了多数。
思考题:1、在传统的公共行政式下,科层制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价关注的是( C )A.人 B.事 C.过程 D.结果2、案例中的绩效评估指标为( B )A.财务角度 B.顾客角度 C.部业务角度 D.创新和学习角度3、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全国围推行政府部门的( D )A.岗位责任责任制 B.政治责任制 C.经济责任制 D.目标责任制4、案例中的绩效评估体系属于( B )A.政府主导型 B.社会主导型 C.市场主导型 D.部门主导型5、在组织的绩效管理中,其核心环节为( C )A.目标分析 B.目标设计 C.绩效评估 D.绩效反馈(4)如今在,市民安坐家中便能获得24小时的政府服务已不是梦想。
目前,有六成的家庭使用互联网,其中有七成使用过“电子政府”服务。
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查询到职位空缺、报名参加公开考试、换领驾驶执照及车辆牌照、申领长者卡以及购买统计数据和政府刊物等。
特区政府资讯科技署署长黄志光对“电子政府”的发展目标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24(小时)x7(天)x365(天),这个数字意味着“电子政府”将超越传统政府部门服务上的时空限制,为市民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服务。
2003年,被评为全球“电子政府”发展地区最快的前10名。
特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方式,由于“电子政府”的发展而显得更加方便、透明。
特区政府所有的决策局和部门均已设有中英文,而政府资讯中心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政府。
政府经常就重要的政策建议或社会人士所关注的问题咨询公众意见。
市民可透过各决策局和部门的与政府接触,以电子方式向政府表达意见。
在“政府新闻网”上,开辟了“读者来函”等专栏。
据透露,为使发展成为“领先的电子商务社会和数码城市”,特区政府资讯科技署今年7月1日将与其他相关部门成立“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肩负包括为政府部和社会各界制订资讯政策和计划等多项职责。
1、在现代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信息源为( A )A.政府 B.社会 C.市场 D.公民2、建立电子化政府的前提为( A )A.信息收集 B.信息分析 C.信息流动 D.信息公开3、电子化政府可以大大提升信息收信和处理的( B )A.全面性、公正性和效益性 B.全面性、时效性和可靠性C.公正性、时效性和效益性 D.时效性、可靠性和效益性4、政府信息的最终归属权应属于( D )A.利益集团 B.政策集团 C.工会 D.公民5、电子化政府最基本的功能是( D )A.推动机构改革的功能 B.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功能C.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功能 D.利用网络的信息与资源共享的功能(5)据报道,10年前,某市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组建起一个精干高效的政府机构,政府仅设有政府办、经济局等14个单位(经济局对应上级34个单位和兄弟县市的22个单位);党委仅设党务工作部和市委办。
这种改革,使得某市成为当时全国地方机构改革的5种模式之一。
如今,10年过去了,当年的这个“小政府典”却重新走上了机构膨胀的老路。
10年中,该市精简的人员、机构逐渐反弹,机构由14个增至25个,党政工作人员由600人增至1300多人,再次出现“官”多“兵”少的现象,仅市委常委就达15人,正副市长9人。
1、该市机构改革失败的原因为( D )A.市场力量的发展壮大 B.利益集团的力量强大C.社会力量的发展壮大 D.行政权力的自我扩性2、我国机构改革的主流理念为( C )A.大政府、大社会 B.大政府、小社会C.小政府、大社会 D.小政府、小社会3、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为( D )A.行政科学化 B.行政化 C.发展生产关系 D.发展生产力4、与传统行政相比较,当代公共管理更注重( B )A.过程和投入 B.过程和结果 C.结果和产出 D.投入和产出5、行政职能与行政活动的载体为( D )A.利益集团 B.管制机构 C.工会 D.行政组织(6)实行政务公开,是现代公共行政改革的潮流和基本趋势。
1988年,省藁城市在全国首创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省海兴县在学习藁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在容和形式上逐步趋向规化。
中央纪委专门就藁城市、海兴县的经验发了通报,进行推广,一些省区市纷纷在本地加以推广。
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推行政务公开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6年中央纪委明确提出,要实行政务公开制度。
1997年中央纪委再次提出要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此后,政务公开逐步进入推广阶段。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推行政务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
十五大报告指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
”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要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中央纪委先后多次在全会上对政务公开工作作出部署,并在2000年7月召开的全国乡镇政务公开经验交流电视会议上,对乡镇政务公开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明确了在乡(镇)推行政务公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对县(市)政务公开提出要求。
目前,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乡镇政务公开逐步走上规化轨道。
各地按照便民高效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不断探索新的公开形式。
有的地方还推行了“点题公开”“一站式办公”等公开形式,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充分肯定。
市(地)、县(市)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正在全面推行。
绝大多数市(地)、县(市)制定了推行政务公开的规性文件,把公开的重点放在与事权、财权、人事权有关的事项上,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
省(部)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逐步展开。
截至2004年底,31个省(区、市)和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已经推行政务公开,绝大多数建立了领导机构,制发了规性文件,对本级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与此同时,全国大中小学校普遍实行了校务公开,很多地方的医院积极推行院务公开,水、气、电、公交等部门和行业普遍推行了办事公开制度。
1、我国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为( A )A.政府或受行政机关委托的有关组织 B.社会群体C.利益集团 D.人民群众2、我国政务公开的目标为( D )A.成为政府施政的基本制度 B.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C.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D.实现公平和效率3、我国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 C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实事,让事实说话C.保障权利,维护群众利益 D.以人为本4、实行政务公开是为了使人民享有( D )A.生存权、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 B.生存权、参与权和监督权C.知情权、监督权和言论自由权 D.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5、我国政务公开的原则为( A )A.信息公开、监督、追求效率 B.信息公开、全面真实、监督C.监督、严格依法、及时便民 D.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7)据有关媒体报道,在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第一个典型案例出现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