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摊破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题)
李清照的诗词《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赏析
李清照的诗词《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赏析《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宋•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赏析】词人大病初愈,看到眼前的桂花,心情渐好,遂填此词。
词中所写是寻常之事、自然之情——“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词人因为大病,两鬓斑白,稀疏了不少。
然而词人并没有接着伤感下去,而是写看月和煎药的活动。
“卧看”两字极为传神,因为身子乏力懒散,心情散漫,所以卧看残月。
“上”字说明月亮初升,表明时间还早,病中之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
作者以豆蔻煮水,代替茶水,因茶性凉,而豆蔻性正与之相反,记录十分真切。
上片写的是夜间活动,下片则写白日消闲情事。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作者闲散地躺在枕上看些闲书,或是观赏一下院中的雨景,别有一番情趣。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结句赋予木犀以人的情思,显得隽永有致。
“木犀花”点出作词时间,即秋季。
作者每日欣赏院中的桂花,却不说自己看花,偏说是桂花终日“向人”表示“酝藉”,把木犀写得十分多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其无限的喜爱。
“酝藉”即蕴藉,谓含蓄的样子,写出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
它的花小而黯淡,不以色媚人,花香浓厚,以“酝藉”形容,深得桂花神韵。
王思宇:“或许由于久病初愈,使人欣慰吧,此词格调轻快,心境怡然自得,与同时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读来情味深长,有如词中赞美的木犀一样酝藉有致。
”扩展阅读:李清照的简介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溪沙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①隐花钿。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溪沙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①隐花钿。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8分)浣溪沙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①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②,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山枕:枕头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溪沙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①隐花钿。
古之枕多以木、瓷为之,中凹,形似山。
②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之民俗游戏。
10.请分析“黄昏疏雨湿湿秋千”中“湿”字的表达达效果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溪沙李清照淡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水袅残烟,梦回山枕①隐花花钿。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ro m m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浣溪沙李清照淡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袅残烟,梦回山枕①隐花钿钿。
来自学优网http:/// e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黄黄昏时分,疏疏落落的细雨雨打湿了空挂着的秋千,一一“湿”字将暮春、黄昏、、细雨连在一起,营造了一一种空寂的意境(或氛围),表现出词人感伤、凄清清的心境。
11.评者认认为这首词以物写人、以景景写情,有“无我之境的妙妙趣”,请简要分析(4分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这首词描描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千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的事物,并通过对暮春风光光(如“江梅已过柳生绵”)和闺室景物(如“玉炉炉沉水袅残烟”)的描绘,,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把把春日少女的姿态和惜春的的情感写得活灵活现。
《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和赏析
《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和赏析《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和赏析这首《浣溪沙》是李清照的早期的作品。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和赏析。
希望大家喜欢。
浣溪沙李清照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宝鸭: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的头饰。
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
请赏析“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开”的妙处。
(5分)2.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得形象。
(6分)参考答案:1. “开”字既指芙蓉花开,又表示词中女主人公情窦初开。
以花喻人,相得益彰,形象生动。
2.全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对爱情大胆追求的少女形象。
词的上片以“绣面芙蓉”“斜飞宝鸭”刻画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外表,以“眼波才动”写出了少女美目流盼、情窦初开的神态;下片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少女的思念、幽怨与主动写信相约。
二(1)“秀面芙蓉一笑开”中的“开”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答:好:“秀面芙蓉”形容这个女子姣美的面庞如出水芙蓉,光艳明丽。
这个“开”字,无疑是指芙蓉花开,但其深层意思是表示词中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苞蕾正在绽放。
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起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之欲出的奇效。
(2)此人在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答:刻画了一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形象。
她美丽动人,性格天真可爱,对幸福、自由的追求真挚、热烈、大胆。
附注释1. 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花样。
2. 芙蓉:荷花,此处指很好看。
3. 飞:《历代诗余》作“偎” 宝鸭:指两颊所贴鸦形图案,可参敦煌壁画供养人之妇女绘画,或以为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钗,古代妇女头上的饰物。
4. 香腮:美丽芳香的面颊。
5. 一面:整个脸上。
6. 风情:男女爱慕之情。
7. 韵:标致。
8. 笺:纸,指信笺、诗笺。
赏析:《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是李清照早期作品。
写一位风韵秀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浣溪沙①苏轼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②。
垂白③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④。
问言豆叶几时黄?【注】①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当地曾发生严重春旱,他前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写了一组《浣溪沙》,这是第三首。
②络丝娘:指缫丝的女子。
③垂白:老人。
④捋青捣麨软饥肠:把没有成熟的青麦炒干后捣成粉末充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描写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人的活动,既充满田园情趣,又富有生活气息。
B.上阕综合运用视觉、嗅觉和听觉描写,把雨后农村的景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
C.下阕描写了谢雨途中遇到的一位农村老人,这位老人因久旱逢雨而喜悦醉酒。
D.这首词对农村风物人情的细致描写,隐藏着作者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16.对比上阕和下阕,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5.C16.上阕,心情喜悦;下阕,内心忧虑。
作者内心喜悦,是因为看到久旱雨后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内心忧虑,对百姓的关切,是因为看到一位老人要用没有成熟的青麦充饥,看到了春旱给百姓造成的灾难之重,表现了词人的爱民之意,对百姓的关切之心。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这位老人因久早逢雨而喜悦醉酒”分析有误。
并非醉酒,只是眼神迷离似醉,好像喝醉之人的眼睛。
下阕主要写老人因久旱无食物充饥,只好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想要捣碎做成干粮充饥,展现的是老人生活的困难而非因久早逢雨而喜悦。
故选C。
16.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能力。
上片“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主要写了麻叶因甘霖的滋润焕发着光泽,村庄里弥漫着煮蚕的香味,还听到缫丝的妇女在隔着篱笆悦耳的谈笑声,展现的是农村生活的情趣,表现了词人对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喜爱。
下片“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写年迈老人因没有食物充饥而不得不从还没有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想要做成干粮。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理解《浣溪沙》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理解《浣溪沙》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①苏轼其一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
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床②初下瓦跳珠。
归时冰颗乱粘须。
其五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樽前呵手镊霜须。
(注)①作于词人被贬黄州期间。
有小序云:“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
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两首。
”②雪床:指霰粒。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雨脚”三句描绘了雨后微雪的情景,由雨景写到雪景,层次清晰,逼真传神。
B.“翠袖”二句回忆与徐君猷筵间欢闹情景,含蓄表达了对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生活的批判。
C.“但令”句与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所寄托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D.其五用词准确自然,形象突出,对比强烈,情思深婉,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2.两首词的结尾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从中可见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3分)【答案】1.B2.(1)其一尾联运用拟人手法,将雨雪拟人化,写出了苏轼略带诙谐的形象,也表现了词人不以贬谪为意的洒脱形象。
(2)其五尾联抓住富有典型特征的动作,写出了词人的忧思,表达了词人对百姓生活的担忧,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词人形象。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含蓄表达了对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生活的批判”错,下片回叙前一天徐君猷过访时酒筵间的情景,以白雪萦绕翠袖和鲜艳的绛唇与“呵手镊霜须”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忧思。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写作手法及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其一尾联写“归来冰颗乱粘须”,将雨雪人性化,冰颗胡乱地粘在胡须上,一个“乱”字,苏轼与徐君猷的诙谐之情跃然纸上。
此句反映了苏轼将自然美与人性美高度融会的写作技巧,也表现了其五尾联写词人在酒筵歌席间,呵着发冻的手,捋着已经变白了的胡须,思绪万端。
《浣溪沙》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浣溪沙》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11分)
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1)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清朝文人许昂霄曾云:“细雨二句,合看乃愈见其妙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溪沙李Z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溪沙李Z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这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3)下篇结句“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试从全词概括“恨”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1.描绘了一幅衰败、凄凉(1分)荷塘秋残图(1分)。
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荷塘绿水间吹起了秋风(2分)。
(大意对即可)
2.(1)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寄托深远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溪沙李Z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文章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溪沙李Z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手法1分)
(2)“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写思妇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而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
(3)“玉笙吹彻”为实景,“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
(分析手法,作用共3分,答“对比”给分)
3.“无限恨”包含了伤秋之恨,思夫之恨,家国之恨。
(一点1分)。
《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赏析《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赏析浣溪沙赵令畤水满池塘花满枝。
乱香深里语黄鹂。
东风轻软弄帘帏。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
玉窗红子斗棋时。
1.词上阕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4分)2.词下阕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主人公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上阕通过描写春水、繁花、啼莺、东风等意象,表现了春光之美好,营造出美好的意境;交代抒情主人公春心萌动的诱因;以乐景衬托主人公的哀愁;写景由远及近,自然引出下阕对室内主人公的描写。
2.下阕通过做春梦、望飞燕、独斗棋三个生活细节,表现了主人公为相思之情所困的形象。
主人公相思之情难以排遣,白天做起了春梦,可惜春梦太短,很快醒来;向窗外望去,烟柳低垂处燕子双飞,又加深了内心的思念;百无聊赖,只好借斗棋来排遣相思之愁。
赏析此词以极其委婉、含蓄的手法抒写闺怨。
词中共包含六个画面,其中有四个画面是描摹春景的,另有两个画面是一般闺阁生活的掠影:一为做梦,一为下棋。
这六个画面完美、和谐地组合成一个特殊的意境,使此词具有词浅意深、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
上片写女主人公被春光打动,心魂为之摇曳、陶醉。
“水满池塘花满枝”,是从视觉上观察到春天的到来的。
春水初涨,百花怒放,自然是春天特有的身姿和光彩。
“乱香深里语黄鹂”是从听觉和嗅觉上体味到春天的存在的。
花香而乱,说明是百花飘香。
“乱香深里”,即百花丛中。
黄鹂在飘香的百花丛中歌唱,这自然又是春天特有的气息和声音。
“东风轻软弄帘帏”,是从触觉上体察到春天的温柔的。
轻软的、多情的东风不时拂弄着帘帏,抚掠着女主人公的鬓发,这自然又是春天的温暖和柔情。
如此种种,无不撞击着女主人公的心扉,必然会使她产生细微而曲折的心理反应。
春天是青年男女播种和耕耘爱情的季节,她却是孤身一人,面对这撩人的春光,自然会触发对爱情的.向往或回忆,会感到怅惘。
词的下片写这个女子沉浸于相思之中。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意思是说:既然春心已经萌动,那么只有到午梦中去会心上人,以疗爱情的饥渴,可是春梦又偏偏是那么短促,心上人杳无踪影,唯见春燕交飞,烟柳低垂。
《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鉴赏
《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鉴赏《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鉴赏旋抹红妆看使君②,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③,乌鸢翔舞赛神④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①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果然求得甘霖。
初夏,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
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是第二首。
②使君:苏轼。
③收麦社:夏天麦收后的祭祀谢恩仪式。
④赛神:用仪仗、箫鼓、杂戏迎神的活动,又称赛会。
(1)上片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旋抹红妆写得极为精彩,请加以赏析。
(2)下片用什么描写方式表现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加以分析。
答案:(1)上片写了一群农家女聚在家门前争看州官的情景。
(2分)旋抹红妆的抹红妆表现对使君的敬重、看使君的隆重,旋表现看使君心情的急切。
(2分)(2)下片用侧面描写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农家丰收后的富足与欢乐的喜悦心情。
(2分)第五句写祭品的丰厚表现百姓的喜悦,第六句写一喝醉的老翁表现百姓的喜悦,从而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
(2分)赏析: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有诗云: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起伏龙行》)。
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
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
这是第二首。
这首词写谢雨途中见闻。
上片作者着重写村姑形象。
村姑不像朱门少女深锁闺中,但仍不能和男子们一样随便远足去瞧热闹,所以只能在门首聚观,这是很富于特征的情态。
久旱得雨是喜事,使君(州郡长官的敬称,这里是作者自谓)路过是大事,不免打扮一下才出来看。
劳动人民的女子打扮方式,决不会是弄妆梳洗迟的,旋抹红妆四字足以为之传神。
匆匆打扮一下,是长期生活养成的习惯,同时也表现出心情的急切。
选择一件茜草红汁染就的罗裙(蒨罗裙)穿上,又自含爱美的心理。
看使君当然有一睹使君风采之意,同时也有观看热闹的'意味在内。
三三五五总起来说人不少,分散着便不能说太多,但棘篱门毕竟小了一些,都争着向外探望,你推我挤(相排),便有人尖叫裙子被踏破了。
浣溪沙阅读题及答案
浣溪沙阅读题及答案【篇一:古诗文阅读理解:浣溪沙(含答案解析)】照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宝鸭: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的头饰。
12.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
请赏析“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开”的妙处。
(5分)答: 13.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得形象。
(6分)答:动。
13.全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对爱情大胆追求的少女形象。
词的上片以“绣面芙蓉”“斜飞宝鸭”刻画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外表,以“眼波才动”写出了少女美目流盼、情窦初开的神态;下片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少女的思念、幽怨与主动写信相约。
【篇二:浣溪沙晏殊阅读试题附答案】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词表达了作者面对暮春残景的叹惋惆怅,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业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
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清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示例:“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昨是今非的怅惘情思。
(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表达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 【解析】本题考查对“对比”手法的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要抓住写景的特点,分析景物所营造的氛围与意境。
这首词的妙处在于不作态,不用典,通过时间和景物对比,不言愁苦,而愁苦自见。
通观全词,我们不难看出,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对时光年华易逝难留的愁苦与无奈,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在警醒后人,应努力抓住今天,不要给自己留下日后的无奈和哀愁。
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
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浣溪沙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①袅残烟,梦回山枕②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③,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沉水:即沉水香,简称“沉香”。
②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
③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
8、试分全词的结构层次。
(5分)9、末句“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8、全词分为两层,前三句为一层,写室内所见。
少女春睡初醒,感受到春光融和,屋内熏炉中燃着沉水香,轻烟袅绕。
后三句为第二层,写室外景象。
女伴们斗草嬉戏,无比欢畅。
江梅花期已过了,杨柳又正在飞花。
寒食时节的雨打湿了户外的秋千。
9、“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寒食黄昏时分屋外院落细雨朦胧的春景。
(3分)日暮黄昏忽然飘起的细雨打湿了空荡荡的秋千,营造了一种空寂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惜春、伤春之情(无可奈何的春愁)。
(3分)这首词为作者早年所作,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
上片写少女春睡初醒情景,用的是倒叙,头两句是第三句睡醒后的所见所感。
「淡荡」犹荡漾,形容春光融和遍满。
寒食节当夏历三月初,正是春光极盛之时。
熏炉中燃点着沉水香,轻烟袅绕,暗写闺室的幽静温。
这两句先写出春光的宜人,春闺的美好。
第三句写闺中之人,词中没有去写她的容貌、言语、动作,只从花钿写她睡醒时的姿态。
「山枕」谓枕形如山。
「梦回山枕隐花钿」是少女自己察觉到的,不是别人看出来的。
暮春三月,春困逼人,她和衣而卧,不觉沉沉入睡,一觉醒来,才觉察自己凝妆睡去,自己也觉诧异。
熏香已残,说明入睡时间已久,见出她睡得那样沉酣香甜。
她梦回犹倚山枕,出神地望着室外的荡漾春光,室内的沉香烟袅,一种潜藏的春思隐约如见。
这几句不事修饰,淡淡道来,却别有一番情致。
下片写少女的心曲。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题)
11. 诗词鉴赏。
(6分,每小题3分)摊破浣溪沙①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②,太鲜明③。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①这是一首咏桂花词。
②彦辅:晋代名士乐广的字,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
③太鲜明:《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夷甫(王衍)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①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的上阕前两句都用了____修辞手法来写桂花的______和______。
(3分,每空1分)②请分析词的下阕写“梅花”和“丁香”的作用。
(3分)答:答案:11.(6分)①比喻、颜色、叶子(3分,每空1分,如果学生进一步答出“颜色金黄”和“叶子碧绿、茂密、繁多”也可。
)②”来形容词人分别用“梅花”和“丁香的“俗”、“粗”,来反衬(对比)桂花清雅不俗,表达词人对高尚品行的向往与追求。
(3分,答出“对比”或“反衬”1分,答出桂花清雅不俗,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答出词人的情感得1分)12. 在横线上填写出古代诗文原句。
(10分,每空1分)①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②,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④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⑤,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⑥问今是何世,,。
(陶渊明《桃花源记》)⑦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
答案:12.(10分,每空1分)①玉垒浮云变古今②浊酒一杯家万里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④落日故人情⑤荷笠带斜阳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⑦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⑧古道西风瘦马。
《浣溪沙》阅读答案
《浣溪沙》阅读答案《浣溪沙》阅读答案《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
词中感怀前尘往事。
上阕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描绘丧妻后的孤单凄凉;下阕写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借用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描绘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浣溪沙》阅读答案。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浣溪沙①纳兰性德(清)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②被酒:醉酒。
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8、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5分)9、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8、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
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
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
9.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
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
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
赏析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
西风渐紧,寒意侵人。
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
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文言文李清照《鹧鸪天》《摊破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以桂花为吟咏对象的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摊破浣溪沙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1】,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释:【1】彦辅:晋代名士,以其与世无争、见识深远、风流清高为人推崇。
14. 下列对第一首词《鹧鸪天》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片“暗淡轻黄体性柔”中,“暗”“淡”“轻”形容桂花的颜色是暗黄、淡黄、轻黄的,“体性柔”写的是桂花的体态和品性特点。
B. 上片描述桂花凭借着柔雅的“体性”,“情疏迹远”的浓郁香气,以及“浅碧”“深红”的美妙颜色,成为了第一流的名花。
C. 下片“妒”“羞”两字,写姿容秀丽的“梅花”和清雅秀美的“菊花”在面对桂花时,也定会生出嫉妒之意,应会现出羞愧之容。
D. 下片“骚人可煞无情思”中,“骚人”指的是屈原;词人认为屈原写《离骚》时,不收入桂花是憾事,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15. 下列对第二首词《摊破浣溪沙》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开头两句“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描摹了桂花初放时的风貌,写出了桂花的外形特征,富有生机,美丽超凡。
B. 上片“风度精神如彦辅”中,以花喻人,用桂花的“风度”和“精神”来比喻名士彦辅的翩翩风度和高洁的精神品质。
C. 下片中“俗”“粗”,是写不管是旺盛的梅花,还是繁茂的丁香,都不免粗俗,难与桂花媲美,借梅花和丁香来赞美桂花。
D. 下片“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词人极写桂花之香,明贬暗誉,言桂花以其沁人的浓香熏透了千里梦遥的愁人,太过无情。
16. 李清照的这两首词都以“桂花”为主意象,请结合词句内容,赏析两首词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在抒发思想感情上的不同点。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摊破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
[ 古诗文阅读]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
[ 古诗文阅读]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①,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②,木犀花③。
[注]①熟水:古代指煎泡而成的饮料、药汤。
②酝藉:同“蕴藉”。
③木犀花:通称桂花。
8.词中所写多为平凡之事、寻#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end# 常之情,请简要概括。
(4 分)
9.词的末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案:
8.(4 分)主要叙写了观景、熬药、读书、赏花等日常琐事,闲静中显出闲适、淡泊之情。
9.(4 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末句将木犀拟人化,“酝藉”即写出木犀花温雅清淡的风度。
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借以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
《摊破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
《摊破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摊破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摊破浣溪沙⑴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⑵,依前春恨锁重楼⑶。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⑷。
青鸟不传云外信⑸,丁香空结雨中愁⑹。
回首绿波三楚暮⑺,接天流。
注视: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
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⑵真珠:以珍珠编织之帘。
或为帘之美称。
《西京杂记》:“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
玉钩:帘钩之美称。
⑶依前:依然,依旧。
春恨:犹春愁,春怨。
锁:这里形容春恨笼罩。
⑷悠悠:形容忧思不尽。
⑸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汉武帝。
这里指带信的人。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幸有三足鸟为之使。
”注:“三足鸟,青鸟也。
主西王母取食。
”云外:指遥远的地方。
⑹丁香结:丁香的花蕾。
此处诗人用以象征愁心。
⑺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
三楚地域,说法不一。
这里用《汉书·高帝纪》注: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南楚。
吴(今江苏吴县一带)为东楚。
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一带)为西楚。
“三楚暮”,一作“三峡暮”。
译文: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
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阅读答案:试题:(1)“春恨锁重楼”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恨”传达出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析。
(4分)(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两句。
(4分)答案:(1)“恨”的真正原因是“青鸟不传云外信”。
由此联系“丁香”在唐宋诗词中多喻指因思念恋人而郁思难解,可知“恨”传达出了抒情主人公因得不到恋人的音信而生难解的相思之愁。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咏桂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咏桂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摊破浣溪沙·咏桂花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①,大②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①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
②大:一作“太”。
1.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桂花?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①形:有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的如刀裁似的层层绿叶。
有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
(3分,色彩,形态,香气各占一分)②神:精神气度如魏晋名士一般超凡脱俗,个性鲜明,风度翩翩,节操高尚。
令人崇敬欣赏。
(2分,言之成理即可。
)
2.①比喻。
用“黄金”比喻桂花,用“碧玉”比喻桂叶。
把桂花比做晋代名士,赞美桂花的品格。
②对比或反衬。
用梅花和丁香反衬桂花,从侧面衬托桂花的翩翩风度和高风亮节。
③用典:采用魏晋名士的典故,暗示桂花的精神风貌。
④反语:“却无情”看似抱怨,实际上表现了对桂花的喜爱。
(写出三点即给满分。
)
简析
李清照在此词中高度赞扬了桂花,首先她从桂花的颜色和形态甚至是“精神”和“风度”程面给予了肯定。
然后用桂花与梅花、丁香作对比,在她的眼中梅花和丁香是远远不如桂花的。
当词人从桂花香中惊醒过来,词人又反过来嗔怪桂花的无情。
《摊声浣溪沙》阅读附答案
《摊声浣溪沙》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8~9题。
摊声浣溪沙
天雨新晴,孙使君宴客双石堂,遣官奴试小龙茶
毛滂
日照门前千万峰,睛飙先扫冻云空。
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
定国①精明过少壮,次公②烦碎本雍容。
听讼阴中③苔自绿,舞衣红。
【注】①定国,于定国,西汉人,官至丞相,为人清廉,裁决案件公允准确。
②次公,盖宽饶,西汉人,官为司隶,勤于职政,行清能高。
③听讼阴中:传说西周召公行巡乡邑,在甘棠树下审理诉讼案件,故有“听讼阴中”之说。
8.前人把这首词归为豪爽词,请结合词的开头两句说明这样归类的理由。
(5分)
答:
9.下片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作用。
(6分)
答:
参考答案
8.(5分)理由:①意境开阔:晴空万里,日照千峰,体现了阔大的意境。
②语言富有气概:“千万峰”数量众多,“扫”有席卷、涤荡的豪迈气概。
(答对其中一点2分.答两点得5分)
9.(6分)①用典。
(1分)应用于定国、盖宽饶、召公等人的典故,涵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孙使君清廉公正、勤政能高的讴歌之情。
(2分)②借景抒怀。
(1分)孙使君治郡清平,民无讼事,所以庭中绿苔白生,委宛地表达了作者对孙使君治政能力的讴歌之情。
(2分)③即事抒怀。
(1分)“舞衣红”描述了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表达了对孙使君治政有方的讴歌之情。
(2分)(答对其中2点便可得满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诗词鉴赏。
(6分,每小题3分)
摊破浣溪沙①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②,太鲜明③。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①这是一首咏桂花词。
②彦辅:晋代名士乐广的字,以风
流清高被人推崇。
③太鲜明:《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
夷甫(王衍)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
①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的上阕前两句都用了____修辞手法来写桂花的______和______。
(3分,每空1分)
②请分析词的下阕写“梅花”和“丁香”的作用。
(3分)答:
答案:
11.(6分)
①比喻、颜色、叶子(3分,每空1分,如果学生进一步答出“颜色金黄”和“叶子碧绿、茂密、繁多”也可。
)
②”来形容词人分别用“梅花”和“丁香的“俗”、“粗”,来反衬(对比)桂花清雅不俗,表达词人对高尚品行的向往与追
求。
(3分,答出“对比”或“反衬”1分,答出桂花清雅不俗,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答出词人的情感得1分)
12. 在横线上填写出古代诗文原句。
(10分,每空1分)
①锦江春色来天
地,。
(杜甫《登楼》)
②,燕然未勒归无
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
钩。
(李煜《相见欢》)④浮云游子
意,。
(李白《送友人》)
⑤,青山独归
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⑥问今是何
世,,。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⑦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
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
答案:
12.(10分,每空1分)
①玉垒浮云变古今②浊酒一杯家万里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④落日故人情⑤荷笠带斜
阳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⑦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⑧古道西风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