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说课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 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

第三节城市化(第1课时)说课稿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赵书印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是来自济源一中的赵书印,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第一课时。说课的主要环节有:一、课标解读,二、教材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法学法,五、教学过程,六、学生感悟与教学反思。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课标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运用”和“概括”,它体现了课标对学生能力的具体要求;“运用”是条件,“概括”是学生要达到的水平。所以本节课旨在精选“有关资料”,通过地理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概括”得出结论;不仅要掌握得出的结论,更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

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处理)

通过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思维,但是缺少利用各种资料的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而本节课城市化概念比较抽象,课本有关资料又比较简略概括,不够丰富生动。所以在教材处理上着重补充完善相关资料,使资料丰富,生动,贴近生活。适当补充了济源城市化图文资料,又结合课本,课前组织学生搜集补充《中国城市化进程》和《英国城市化进程》资料。

让学生从这些丰富生动的材料入手,以科学的地理方法指导贯穿,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标志,理解城市化的概念;

②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课前分工搜集资料,课堂合作探究;对资料分析提炼,归纳总结,得出相应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关注家乡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培养以可持续发展观念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法学法

根据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为主的资料引导法和问题探究法。

1、资料引导法:精心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图表、文字、数据,济源历史时期的照片,中国与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情况等),运用资料进行形象、直观的启发与科学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探究城市化。

2、问题探究法:设计有梯度、有启发意义、有思维价值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针对本节课内容和目标,设计如下环节:

1、图片链接,导入新课

联系济源城市变迁,展示新旧济源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城市化。

2、运用资料,合作探究

一:什么是城市化。

首先明确要求与目标。让学生结合下面展示资料和课本,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然后,展示资料。

(1:利用谷歌地球动态展示济源城区面积变化;在谷歌地球上找到济源市,对比现在和历史航片,观察变化。通过展示,学生对该软件和家乡变化很感兴趣。)

(2:展示济源城镇人口变化表格。)

(3:展示河南省城市发展图。)

通过资料的展示,学生很容易概括总结得出城市化标志,然后引申出城市化的概念。

那么,为什么会有城市化呢?通过几组对比鲜明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谈一谈:你会迁往农村还是城市?为什么?来学习城市化的动力。

前面这些过程中主要能够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联系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习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之后,让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案例,进行下一个问题的探究。

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本探究要完成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和时间进程两块儿内容。为此,设置了递进式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第一步:分享材料:按照课前分工,在组内分享己方搜集的《英国城市化进程》或《中国城市化进程》资料。了解两国城市化情况。

第二步:填一填表:根据材料填充两国城市化水平表格。

第三步:动一动手:根据表格数据绘制两国城市化曲线图。(通过绘图既能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又能让学生明白曲线图更加形象直观。这是课堂上学生在绘图。)第四步: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老师做适当点评)

第五步:让学生根据所绘制的曲线图,合作探究,得出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曲线图的分析方法,特别是“目前速度”的差异,由于两幅图的坐标不一致,学生很容易出错,在学生错误的基础上,让学生把中国曲线转绘到英国的图上,再进行对比,就一目了然了。这是学生在展示)

第六步:通过一个“思考:随着时间的推进,中国曲线图会有变化什么趋势?”,提炼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具有相似性,也就是城市化进程“S”型曲线。

第七步:结合“S”型曲线,让学生再回归到课本和搜集的资料上来,合作探究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问题,完成下表。最后由小组成员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为了区别该过程中出现的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概念,通过小动画,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并设置“对比思路”引导学生区别这两个概念。

到此,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已经学完,让学生结合济源本地状况,学以致用:

①首先带领大家了解济源目前城市化水平,处于什么阶段?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②然后,通过图片对比,让同学们观察,城市化给济源带来了什么变化,学习城市化意义。

③那么,济源城市化过程中有没有问题呢?学生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谈一谈。

④最后,发起一个活动:为了建设美好的济源,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献计献策。课后做成画报,校内张贴宣传。

在以上“运用资料,合作探究”这个环节,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递进式问题的设置,课堂上的讨论,作图,分析等,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图文转换,读图析图的能力。又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研究身边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以可持续发展观念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3、理清脉络,建构知识

通过课堂小结,建构知识系统,形成知识网络。(这也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4、运用评价,能力提升

设置三个有梯度的问题,当堂测验,强化知识。

六、学生感悟与教学反思:

这是课后学生的感悟发言。

最后谈点自己的感受:

1、真心感谢这次大赛,让我得到了历练,对“讲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思想上有所进步,以后要在工作中注重研究,精益求精,实现好好讲课到讲“好课”的一个转变。

2、我对本节课比较满意的是:能够结合本土资料,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项项任务,能使学生快乐在其中,享受在其中,收获在其中。

3、本节课也留有遗憾,感觉在教学设计上创新不够鲜明,课后,希望在座的老师不吝赐教。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