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当今时代,已跨入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化时代。作为一位教师,单凭过去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已经不适宜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网络技术在教育的发展中展示了其魅力无限的前景,既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又使教育的时空得到了近乎无限的扩展。

一、培训内容

1、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信息,若不能拨冗见简,我们会感到无从下手。而当我们掌握了便捷得当的检索方法,选择了正确的检索工具之后,获取信息资源将会得心应手。另外,检索到的信息资源有时并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及整合之后,才能变成真正可用的信息。所以,我校教师还应具备对信息加工处理及整合的能力。比如,如果要对图形图像信息进行处理,通常可采用MATLABPhotoshop等软件来进行;如果要处理动画信息,通常可用Flash等软件来进行,等等。为此,计算机教师还应熟练掌握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应用软件的操作技能。

2、网络交流协作能力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频繁。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如何与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是新时代新环境下产生的新课题。作为教师,应从两方面来提高网络交流与协作能力:一方面从教学的角度考虑,教师应学会

借助多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有效的网络信息资源,基于可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课外答疑辅导等多个层面与学生、同行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另一方面从融洽师生关系角度考虑,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网络教学的情感基础,为此,高校师生可以尝试采用新型的现代化的通信和交流方式,来弥补当今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普遍存在的缺乏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不足。如,我班就设了qq群,这样老师和家长就能很好的进行沟通交流了。

3、网络课程设计能力

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寓教于形象生动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主要应把握如下四点原则:第一,交互性原则。要有良好的交互性,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评价,并能将评价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第二,界面直观友好原则。界面要美观,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操作要简单,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第三,个性化原则。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设计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个性和特色的空间。第四,创新能力培养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网络学习能力

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诞生对我们人类的生产、工作和学习等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互联网就好比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在这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信息,只要你想得到的,就可以在互联网上

找到,可谓“一网打尽”。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网络信息时代,如果仅仅依靠阅读书刊来获取知识信息,那么,我们获取的知识是相当有限的,而且这种方式是不快捷的、低效的。作为一位教师,应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网络学习的平台和途径有很多,例如,教师想设计一节课,有关机构网站上都设有不同类别的精品课程展示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可以认真学习别人是怎样进行课程建设、课程设计及组织课程教学的,这对培养和提升我们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5、网络教学的组织实施能力

教学实施是指教师实践预先设定好的教学方案的全过程。网络教学组织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利用网络进行讲解和答疑的能力,同时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指导能力。因为网络教学的教学实施不具备传统课堂教学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现场操作的可控性和可变性,为此,教师事先一定要精心策划好教学实施的全过程,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学生协作活动的设置等),以确保整个网络教学能顺利、高效地进行。成功组织实施网络教学除了要求高校教师对教学内容本身了如指掌,还要求教师对网络教学的运作流程和相关教学软件的操作技巧十分清楚。因此,网络教学的组织实施对高校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建立评价制度

1、具有科学性、可行性评价机制

对于积极参与培训的教师,应予以奖励。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使其他教师产生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外部动机。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应以教师的长期发展为重,多以肯定、激励的方式予以引导,以培养其对信息化教育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同时,在合理的范畴内将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情况与教师的日常考核联系起来,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应用信息技术。同时鼓励计算机教师积极制作优秀课件、开发网络课程、建设教学个人主页。例如:我们学校就会对每学期举行的信息化教学进行评比,奖励。2、进行课题研究

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教师的素养,我们学校还开展各种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开展信息化教学课题研究,让教师带着“任务”去驱动“学习”,可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实践更多的应用教育技术。实行“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最好办法。目的就是使教师在教学中带着课题任务进行研究,再把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将课题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师资培训形式,并采取措施落实这项工作。

三、提高素养措施

1、建立制度

学校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方面建立了稳定的制度,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例如规定每个新进教师都必须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每个教师都必须持有经过考核颁发的合格证;每

年的暑假或者其它时间是教师培训的固定时间;每年要有几次邀请外校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专家来学校做信息化教学前沿理论实践的讲座,每学期都要上一节信息化示范课等等,具体实施内容可由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

2、确定内容

比如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信息化方面的讲座,并且要求每位教师必须进行实践操作演练。我了解的一些教师都曾经参加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计算机培训,在接受培训之后感觉收获很大,可在教学实际中进行应用时,却感到困难重重,有时甚至束手无策。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培训主要侧重于计算机技术本身,认为教师只要掌握了计算机技术,便能自然将其运用于语言教学。因此,在确定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内容时一定要根据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的要素进行整合式的信息技术培训。同时,由于信息化教学是一个发展更新速度很快的领域,无论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校本培训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应该根据信息化教学的前沿理论经常进行更新,避免一套内容使用几年不变的情况。我们学校是这样做的:一位老师备好课后,全组教师集体研究修改,这样,每位教师都在其中得到了锻炼,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

3、分级有别

在培训前应该对当前学校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定,在此基础上,确立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分级培训计划。对于那些信息化教学知识薄弱、信息技术能力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