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园林建筑物名称辨析

合集下载

园林建筑名词解释

园林建筑名词解释

园林建筑名词解释园林建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设计和布局自然和人工元素,创造出美丽宜人的环境。

在园林建筑中,有许多特定的名词被用来描述不同的元素和特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的园林建筑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庭院:庭院是指住宅或其他建筑周围的开放空间,通常用于休憩、游憩和美化。

庭院可以是前院、后院或内院,具体形式取决于建筑的设计和功能。

庭院景观:庭院景观是通过植物、石头、水体和其他自然元素的布局和安排来创造出的视觉享受。

庭院景观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和惬意的环境,让人们与自然亲近。

园林造景:园林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植物、地形和水景的安排,创造出层次分明、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园林造景强调景观的整体性和自然美感。

假山水景:假山水景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元素,通过运用石头和水体的组合,形成仿真的山川景观。

假山水景追求自然和谐,将山水的韵味带入园林中,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湖泊:湖泊是指一种较大的、静态的水体,可以自然形成也可以人工制造。

湖泊常出现在大型公园和庭院中,为人们提供了观赏和休闲的场所。

庭院雕塑:庭院雕塑是一种艺术品,通常以雕塑的形式呈现。

庭院雕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为庭院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气息,成为庭院的一种亮点。

观景台:观景台是指为了观赏园林景观而设置的平台或建筑物。

观景台通常位于高地或湖泊旁边,为人们提供欣赏园林美景的理想位置。

回廊:回廊是指围绕庭院或花园的廊道,以供人们散步和休息。

回廊通常由柱子和拱券支撑,形成凉爽通风的走道,与园林元素相互融合,创造出宜人的环境。

花坛:花坛是指用来种植花卉的底座或容器。

花坛可以是地面上的土墩,也可以是室内的花盆和花盘。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选择花卉,花坛能够为园林增添色彩和美感。

这些园林建筑名词代表了园林设计和建筑中的一些常见元素和特征。

通过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和概念,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园林建筑的美学价值。

无论是在公园、庭院还是其他环境中,园林建筑都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平静,使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常见园林建筑物名称辨析

常见园林建筑物名称辨析

常见园林建筑物名称辨析摘要:本文从建筑形式、特点及作用等方面对几种园林建筑物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区分,以便于对这些建筑物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称呼,避免广大业界工作者和游人命名、书写和理解的混乱。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林建筑;辨析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rchitectural forms,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 of several garden buildings brief exposition and distinctio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a more unified call these buildings, to avoid the majority of the industry’s workers and visitors named, writing and understandingconfusion.keywords: landsca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rimination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等。

园林的三大构成要素是山水、植物和建筑,园林建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其作用概括起来有:点景、观景、围合园林空间以及组织游览路线等。

但是,有一部分园林工作者和游人对一些园林建筑的概念存在模糊的认识,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探讨作以简单的辨析。

1 廊(lang)。

《辞海》对廊的解释是“室外有顶的过道”。

现在普遍认为,廊指屋檐下或房屋内的过道和独立有顶的通道。

廊的特点是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在园林中作为“线”,把各类分散的“点”连系成有机的整体,它们与山石、绿化植物、水面相配合,在园林“面”的总体范围内可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景点”。

园林建筑的种类

园林建筑的种类

园林建筑的种类园林建筑是指园林景观中的各种建筑物,它们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园林建筑种类繁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园林建筑。

1. 亭台楼阁亭台楼阁是园林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们通常在花园的重要景点设置,起到观赏风景、避雨休憩的作用。

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多样,有古典的重檐歇山顶、重檐抬梁式,也有现代简洁的钢结构设计。

不同的亭台楼阁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建筑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

2. 廊桥廊桥是园林建筑中连接两岸的桥梁,它们通常横跨在湖泊或河流之上,起到连接景点、提供观景平台的作用。

廊桥的设计形式多样,有弧形的拱桥、直线的索桥等,每一座廊桥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在走廊桥时,人们可以欣赏到水面上的倒影,感受到水景带来的宁静与美丽。

3. 走廊走廊是园林建筑中的一种延伸空间,它通常沿着花园的主轴线设置,起到连接各个景点的作用。

走廊的设计风格多样,有纯净简洁的现代风格,也有古典华丽的欧式风格。

走廊两侧可以栽种花草,或设置假山、水池等景观,给人以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

4. 井亭井亭是园林建筑中的一种小型建筑物,它通常建在花园的角落或庭院的中央。

井亭一般由井和亭两部分组成,井亭的井一般是装饰性的,用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亭则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

井亭的设计风格多样,有古典的檐廊式、现代的钢结构式等,每一座井亭都有其独特的特色。

5. 园门园门是园林建筑中的入口,起到界定空间、引导人流的作用。

园门的设计风格多样,有华贵庄重的宫殿式,也有简约精致的现代式。

园门通常由两根门柱和一根门梁组成,门柱上会雕刻各种花鸟、龙凤等图案,门梁上会书写吉祥的对联。

走进园门,就像进入了一个独立的世界,感受到了园林的独特魅力。

园林建筑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意义。

它们不仅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园林建筑中漫步,欣赏着各种风格的建筑物,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与人文的底蕴,无疑是一种享受。

园林景名汇总剖析

园林景名汇总剖析

康熙三十六景: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转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迭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越水流云在乾隆三十六景: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去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矶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圆明园四十景: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园林景观取名命名总汇园林景观取名命名总汇亭:松涛亭、耦香亭、百花亭、木香亭、怡红亭、听泉亭、探月亭、扇面亭、桂香亭、青枫亭、迎春亭、翼然亭、望荷亭、沁芳亭、赏心亭、知春亭、流杯亭、鉴碧亭、神秀亭、可中亭、仙弈亭、兰亭、春光亭、可亭、冠云亭、天泉亭、放眼亭、涵青亭、倚虹亭、待霜亭、雪香云蔚亭、荷风四面亭、笠亭、塔影亭、宜两亭、得真亭、静深亭、对照亭、真趣亭、飞瀑亭、湖心亭、月到风来亭、冷泉亭、荷风柳浪亭、生云亭、挹芳亭、养虚亭、琼蕊亭、山色亭、远香亭台:多景台、牡丹台、起云台、楼:含辉楼、四宜楼、碧桐花楼、法源楼、清旷楼、储水楼、烟雨楼、西楼、见山楼、倒影楼、阁:环翠阁、若帆之阁、清音阁、冷香阁、远翠阁、浮翠阁、留听阁、白梅阁、修竹阁、濯缨水阁、凌虚阁、榭:朝霞榭、芙蓉榭、沁芳榭、湖光榭廊:画廊、曲廊、夕照廊、、波形廊、殿:凝辉殿、正大光明殿、堂:中和堂、集福堂、蔚藻堂、清夏堂、畅和堂、沉心堂、慎德堂、澹怀堂、含经堂、泽兰堂、兰雪堂、远香堂、绣绮堂、立雪堂、心远堂、馆:涵秋馆、如意馆、长春仙馆、杏花春馆、玉玲珑馆、竹香馆、清风池馆、五峰仙馆、秫香馆、清韵馆、斋:春泽斋、思永斋、淳化斋、蕴真斋、静性斋轩:绿满轩、多嫁轩、深晨轩、君子轩、三支轩、闻木樨香轩、揖峰轩、听雨轩、南轩、小山丛桂轩、竹外一支轩房:寒碧山庄、玉兰山房娱乐与饮食:碧萝餐厅、松陵酒家、茅舍接待室桥:飞虹桥、石板桥、绿荫桥、枕流桥、青枫桥、凌波桥、九孔桥、颐波桥、迎客桥、小飞虹、引静桥、涵芳桥、烟霞桥、落虹桥水体:水禽池、银锄湖、白莲池、颐静湖景点:洞天深处、缕月云开、菇古涵今、山高水长、上下天光、菊院荷风、坐石临流、武陵春色、柳浪闻莺、水木明瑟、西峰秀色、菱荷香、紫碧山房、鱼跃鸢飞、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接秀山房、观鱼跃、别有洞天、南屏晚钟、夹镜鸣琴、一碧万顷、湖山在望、万景山庄、古木交柯、海棠春坞、梧竹幽居、柳荫路曲、听松风处、题名石:清如许、清虚山、寒山行、活泼泼地、真有趣、园:倩园、茹园、建园、藻园、枇杷园、吟春园、倚春园、荷风园、丹枫园、霜红园、暗香园、集芳园、四宜园、凝翠园、紫竹院、樱花园组团名称启园:一潭清澈荡漾的碧波开启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临水的会馆象征居民新生活的开始。

中国古建筑名词详解

中国古建筑名词详解

中国古建筑名词详解中国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建筑的世界里,有许多特殊的名词,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1. 亭台楼阁:亭、台、楼、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构造形式。

亭是一种供人休憩的小型建筑,通常建在园林、公园等景观的中心位置;台是一种以基座为主体的建筑,常见于庭院和神庙中;楼是多层建筑,有丰富的功能,如居住、办公、观赏等;阁是一种多层建筑,通常用于存放文物或展览。

2. 宫殿:宫殿是古代帝王的居住地,也是朝廷政务的中心。

宫殿通常由前殿、中殿、后殿等组成,每个殿内有不同的功能。

宫殿建筑注重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往往体现了统治者的权威和威严。

3. 寺庙:寺庙是宗教信仰场所,供奉神佛。

寺庙通常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组成。

寺庙建筑注重精神上的净化和人与自然的融合,往往采用宏伟壮丽的建筑形式。

4. 园林: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是人们修建和营造的艺术景区。

园林常见的构件有假山、池塘、廊桥、亭台等。

园林注重营造一种自然、和谐、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5. 古塔:古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高耸建筑,通常有四面或多面的塔刹。

古塔作为一种宗教建筑,常用于收藏经典书籍或保存舍利。

古塔建筑形式独特,充满着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6. 民居:民居是古代普通人居住的建筑。

中国的民居有着丰富多样的类型,如四合院、土楼、吊脚楼等。

民居注重舒适和实用,体现了中国人的居住哲学和生活方式。

7. 廊桥:廊桥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人行通道,常见于园林景区和古村落。

廊桥建筑形式多样,有石拱桥、木板桥等。

廊桥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能为人们提供赏景的场所。

8. 抱厦:抱厦是古代建筑中一种特殊的构造形式。

它由支撑柱和房梁组成,形状类似于人抱着的姿势,因此得名。

抱厦常见于古代宫殿和寺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建筑技术难度。

【古建文化】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尽显古韵之美!

【古建文化】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尽显古韵之美!

【古建文化】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尽显古韵之美!你走过很多园林,见过不少美景,然而风景中的那些古建筑,你却不一定都认识。

比如: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亭】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源于周代。

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

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

因为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

兰亭兰亭位于浙江绍兴兰亭镇兰渚山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块圣地。

现存兰亭为清代重建,景色宜人。

兰亭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浅溪淙淙,幽静雅致。

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建筑精巧古朴,是不可多得的园林杰作。

▼鹅池亭为一三角亭,内有一石碑,上刻“鹅池”二字,“鹅”字铁划银钩,传为王羲之亲书;“池”字则是其子王献之补写。

一碑二字,父子合璧,乡人传为美谈。

▼小兰亭为一四角碑亭,内有康熙帝御笔“兰亭”二大字的石碑。

▼流觞亭就是王羲之与友人吟咏作诗,完成《兰亭集序》的地方。

湖心亭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中央。

初名振鹭亭,又称清喜阁。

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万历后才称湖心亭。

此亭于1953年重建,一层二檐四面厅形制,金黄琉璃瓦屋顶。

昔人诗云:“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说的就是湖心亭的景致。

▼西湖夜色▼夏日风情“湖心平眺”在清代的时候被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

环岛皆水,环水皆山,置身湖心亭,确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

▼风月石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夜游湖心亭,被美景吸引,便题下了“虫二”二字,寓意“风月无边”。

这两个字取自繁体字“风月”二字的中间部分,把外框去掉,变成“虫二”。

▼亭中赏雪明代文人张岱作《湖心亭看雪》:“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更是展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与高雅的生活方式。

园林中的建筑类型

园林中的建筑类型

园林中的建筑类型一、引言园林建筑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有美学价值。

园林建筑类型多样,包括亭、阁、楼、台、桥等,每一种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园林中常见的建筑类型。

二、亭1. 亭的定义亭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小型建筑物,通常用于遮蔽阳光或雨水,供人休息或观赏风景。

2. 亭的分类根据形式和功能不同,亭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例如:(1)凉亭:主要用于遮蔽夏日炎热的阳光;(2)雨亭:主要用于避雨;(3)望楼:主要用于观赏远处风景;(4)对联亭:两侧各有对联,通常作为门前或庭院中的装饰物。

3. 代表性亭子中国古代园林中著名的凉亭有苏州拙政园内的“留香阁”、松江月湖公园内的“潇湘亭”等;雨亭有北京颐和园内的“琉璃雨亭”、苏州拙政园内的“醉翁亭”等;望楼有北京颐和园内的“万寿山房”、苏州拙政园内的“慧因阁”等。

三、阁1. 阁的定义阁是一种多层建筑,通常用于观赏风景或存放书籍。

2. 阁的分类根据形式和功能不同,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例如:(1)景观阁:主要用于观赏风景;(2)藏书阁:主要用于存放书籍;(3)瞭望台:主要用于观察远处风景或军事用途。

3. 代表性阁子中国古代园林中著名的阁有苏州留园内的“荷花池边小阁”、扬州瘦西湖内的“智取华山楼”等。

四、楼1. 楼的定义楼是一种多层建筑,通常用于居住或观赏风景。

2. 楼的分类根据形式和功能不同,楼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例如:(1)观景楼:主要用于观赏风景;(2)居住楼:主要用于居住;(3)藏书楼:主要用于存放书籍。

3. 代表性楼房中国古代园林中著名的楼有苏州拙政园内的“全园春”、北京颐和园内的“万寿山房”等。

五、台1. 台的定义台是一种平面较小,高度较低的建筑物,通常用于观赏风景或举办活动。

2. 台的分类根据形式和功能不同,台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例如:(1)观景台:主要用于观赏风景;(2)舞台:主要用于演出和表演;(3)祭祀台:主要用于祭祀活动。

园林建筑小品种类和功能

园林建筑小品种类和功能

园林建筑小品种类和功能1.亭子:亭子是园林中常见的建筑,通常是用于供行人休息或避雨的场所。

亭子分为各种形式,如四方亭、八方亭、假山亭等,具有增添景观、提供休息场所的功能。

2.拱桥:拱桥是一种起到连接作用的建筑,通常用于跨越河流、池塘等水体。

拱桥有着独特的造型和设计,不仅美观,还能提供人们通行的便利。

3.假山:假山是一种具有艺术性和景观性的园林建筑,常见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

假山利用石头和土壤等材料堆砌而成,形象生动,常常反映山水自然景观,起到增加景观层次、凸显主题的作用。

4.彩塑:彩塑是一种以陶瓷、玻璃、金属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立体雕塑,通常用于园林装饰。

彩塑可以根据主题和风格塑造不同的形象,为园林增添艺术氛围,吸引游客的眼球。

5.观景台:观景台是为了达到欣赏风景和景观的目的而建造的平台或层次。

观景台通常建于山顶或高架位置,供游客远眺周围的景色,是观赏园林景观的最佳地点。

6.长廊:长廊是一种起到连接作用的建筑,通常用于园林中的步道、走廊等。

长廊一般设有顶棚和围墙,能够提供遮阳、避雨的功能,同时也能为游客提供一条畅游园林的道路。

7.泉池:泉池是园林中的水池,通常用于供人们饮水、观赏和游玩。

泉水从池中喷涌而出,形成壮观的喷泉景观,为园林带来清新和活力。

8.石榴花亭:石榴花亭是一种常见于园林中的小型建筑,通常建于花坛或草坪中。

石榴花亭设有座椅和休息区,供游客观赏花草、休息放松。

9.游乐设施:园林中的游乐设施包括各种儿童游乐场、游乐园、碰碰车、旋转木马等。

这些设施能够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为游客提供游玩、放松的机会。

10.纪念碑:纪念碑是为了纪念重要人物或事件而建造的建筑物。

园林中的纪念碑常常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不仅起到装饰景观的作用,还能够向游客传递相关的历史信息。

以上是园林建筑小品种类和功能的一些常见例子。

这些小品在园林中起到了吸引游客、丰富景观、提供休息、游玩等多重功能。

它们不仅具有美观和实用性,同时也传达出园林所代表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仿古建筑和园林工程名词解释大全剖析

仿古建筑和园林工程名词解释大全剖析

名词解释仿古建筑项目1、一斗三升:牌科之一,位于桁底与斗盘枋之间,下坐斗一,上架拱及三升。

2、一斗六升:牌科之一,即于一斗三升上,再加拱及三升。

3、丁字科:牌科之一种,仅一面出参者。

4、十字科:牌科之一种,其内外均出参者。

5、大梁:架于两步柱上之横木,为最长柁梁之简称。

6、土衬石:基础出土处,四周所砌之石。

7、三飞砖:用砖三皮,逐皮挑出作为装饰,常用于墙门及垛头上。

8、三飞砖墙门:墙门上不用牌科,而代以三皮逐层挑出之砖者。

9、川(抱头梁):长一界之柁梁,一端承桁,一端连于柱。

位于廊者为廊川;位于双步者称短川,或简称川。

10、川夹底(穿插枋):位于川下之短梁,断面长方形,以增强联系,仅用于边贴。

11、山界梁(三架梁):位于大梁之上,山尖处,进深二界之柁梁。

12、山墙:建筑物两端山形之墙。

13、山花板(山花):歇山式殿庭山尖内;以及厅堂边贴山尖内,所钉之板。

14、山雾云:屋顶山界梁上空处,斗六升牌科两旁之木板,刻流云仙鹤装饰者。

15、弓形轩:轩式之一种,其轩梁弯曲若弓形者。

16、飞椽:钉于出檐椽之上,椽端伸出,稍翘起,以增屋檐伸出之长度。

17、飞罩:与挂落相似,花纹较为精致,两端下垂似拱门,悬装于内部者。

18、门楼:凡门头上施数重砖砌之枋;或加牌科等装饰,上复以屋面,而其高度超出两旁之塞口墙者。

19、门当户对(门框):将军门两旁,直立之木框。

20、天王:殿庭屋顶竖带下端之人形饰物。

21、天花:屋内上部用木板制成的吊顶,板下施彩画称天花。

22、五山屏风墙:山墙高起若屏风状而成五级者。

23、五间两落翼:即七开间之歇山建筑物。

24、斗:牌科中其较大形似斗之立方木块,其上承拱及昂。

25、斗口:斗之开口处。

26、斗盘枋(平板枋):枋子之上,承托坐斗之枋。

斗盘枋上不置斗者则称定盘枋。

27、月台:楼上作平台,露天者。

28、月洞:墙垣上辟有空宕,而不装窗之空洞。

29、月兔墙:将军门下槛之下,高门槛两端,所砌之半墙。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类型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类型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类型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亭:是园林中最常见的点景建筑,可置于水际、山颠、山腰、桥头、路旁等,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

廊:是园林中的一种通道,通常贯穿园林的主要景点,起到引导游客、遮阳、避雨等多种作用。

榭:是园林中的一种建筑形式,通常有多层,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观景台,下层为休息之所。

厅堂: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体形高大,位于园中重要位置。

舫:下部船体石制,上部船舱木制,通常位于水边。

楼阁:与堂相似,但比堂高一层,造型较轻巧。

轩与台:轩类似于古代的车子,取其宽敞而又居高之意;台保持之意,筑台高而坚,上面平坦成为台。

斋与堂:一般为屏绝世虑、隐修秘居之所,一般式样较收敛(聚气敛神),令人有肃然起敬之感。

此外还有桥、墙等类型。

以上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一些常见类型。

园林名词解释大全(doc 8页)

园林名词解释大全(doc 8页)

园林名词解释大全(doc 8页)1,平桥。

外形简单,有直线形和曲折形,结构有梁式和板式。

板式桥适于较小的跨度,如北京颐和园谐趣园瞩新楼前跨小溪的石板桥,简朴雅致。

跨度较大的就需设置桥墩或柱,上安木梁或石梁,梁上铺桥面板。

曲折形的平桥,是中国园林中所特有,不论三折、五折、七折、九折,通称“九曲桥”。

其作用不在于便利交通,而是要延长游览行程和时间,以扩大空间感,在曲折中变换游览者的视线方向,做到“步移景异”;也有的用来陪衬水上亭榭等建筑物,如上海城隍庙九曲桥。

2,拱桥。

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

单拱的如北京颐和园玉带桥,拱券呈抛物线形,桥身用汉白玉,桥形如垂虹卧波。

多孔拱桥适于跨度较大的宽广水面,常见的多为三、五、七孔,著名的颐和园十七孔桥,长约150米,宽约6.6米,连接南湖岛,丰富了昆明湖的层次,成为万寿山的对景。

河北赵州桥的“敞肩拱”是中国首创,在园林中仿此形式的很多,如苏州东园中的一座。

3,亭桥、廊桥。

加建亭廊的桥,称为亭桥或廊桥,可供游人遮阳避雨,又增加桥的形体变化。

亭桥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在曲桥中段转角处设三角亭,巧妙地利用了转角空间,给游人以小憩之处;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多孔交错,亭廊结合,形式别致。

廊桥有的与两岸建筑或廊相连,如苏州拙政园“小飞虹”;有的独立设廊如桂林七星岩前的花桥。

苏州留园曲奚楼前的一座曲桥上,覆盖紫藤花架,成为风格别具的“绿廊桥”。

4,其它。

汀步,又称步石、飞石。

浅水中按一定间距布设块石,微露水面,使人跨步而过。

园林中运用这种古老渡水设施,质朴自然,别有情趣。

将步石美化成荷叶形,称为“莲步”,桂林芦笛岩水榭旁有这种设施。

其他形式的桥如内蒙古扎兰屯人民公园内有钢索吊桥;武汉东湖风景区有仿名画《清明上河图》虹桥结构建成的“叠梁拱桥”;还有天然石梁、石拱构成的天然桥。

5.园墙园墙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

精巧的园墙还可装饰园景。

墙体和设置中国传统园林的墙,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磨砖墙、白粉墙等。

从建筑题名解读园林意境

从建筑题名解读园林意境

从建筑题名解读园林意境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表达。

园林中的建筑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建筑的题名更是对园林意境的一种重要表达。

下面从建筑的题名来解读园林的意境。

一、假山:假山在园林中是非常常见的,如果仔细观察假山的题名,可以发现假山的设计意图及其文化内涵。

例如,苏州园林中的假山多以山水为蓝本,山则以五岳为主,水则以巨石、水池为主,而假山的名字,则各有千秋。

比如拙政园的天目山、翠微山、空谷幽泉,这些名字表现了假山极致的自然美和宁静神韵,同时也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二、亭、楼、阁、轩:亭、楼、阁、轩是园林中重要的建筑形式,在题名上也各有特别。

九华山石亭中的“春晓阁”表现了春天的清晨景象,取名婉转动人;玉泉寺的“翠微楼”则气势恢宏,表现楼的高度和优雅;中山陵的“明月亭”则通过亭子名字体现主人公孙中山的高尚品德,展现伟人气度。

三、厅、殿、堂、轩:园林中的厅、殿、堂、轩大多是用于供奉神祇和人物的场所,常常嵌入庭院中,烘托出园林的宗教属性和文化内涵。

比如颐和园的“福宁府”、北海公园的“蒲团殿”、天坛的“皇穹宇”等,这些名称不仅让园林中的建筑具有功能美,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四、门、楼、庑:门、楼、庑作为园林中的传统建筑,它们的名字通常与园林的周边环境息息相关。

比如拙政园的“东西洞庭”、颐和园的“宫苑门”等,这些名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水”、“门”等符号的精神内涵和功利价值,同时也展现了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融合。

五、廊、走、径、桥:园林中的廊、走、径、桥是贯穿园林的路径系统,它们在景观中的分布、长度、形态和设计等方面,都是展现园林意境的重要元素。

比如圆明园中的“月河走廊”、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三道茶道院”、天坛公园的“祈年廊”等,这些名称让人们想象出一幅幅别有风情的园林画卷,让人们沉醉其中,感受清真之美,感受传统之美。

六、塔、寺、庙:园林中的塔、寺、庙大多是供奉神灵或佛教一类的场所,这些建筑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也是无法忽视的。

建筑园林名词全释专辑

建筑园林名词全释专辑

建筑园林名词全释专辑建筑园林作为建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涉及的专业知识涵盖面非常广泛,其常用名词更是多不胜数。

对于刚刚接触建筑园林的人来说,理解这些名词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理解和掌握建筑园林学科的基础。

为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名词,我们整理了一份“建筑园林名词全释专辑”,希望能对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一、建筑园林植物名词1.牵牛花:也称为爬山虎,常用于城市饰林、公园绿化等地方。

2.铁线莲:一种喜爱阳光、湿润环境的常绿植物,花色多样,通常用于庭院景观、生态景观等地方。

3.黄栌:一种具有草酸、黄酮等化学成分的植物,树龄达300年,常用于庭院绿化、城市饰林等地方。

4.紫薇:以花色艳美、枝叶柔美、芳香浓郁的特点著称,常用于城市饰林、公园绿化等地方。

5.杜鹃:木本植物,以花色多样、色彩鲜艳、花期长的特点著称,常用于庭院景观、公园绿化等地方。

二、建筑园林设计术语1.造景:指按照人的审美意识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园林景观。

2.景观:指人工改造或自然演化的地表形态和植物风貌的总称,包括山、水、花、草、石、树等元素。

3.轴线:在园林中,指设计者以某一方向为主线,将景点、建筑、绿化等元素按照一定方式排布形成的线性构成。

4.景点:园林中通过艺术手法造出的刻意设置的景观,令人愉悦或感悟的观赏对象。

5.衍生景观:在园林设计中,建筑、水池、景点等景观构成的相互配合、相互衬托、相互渗透的景观。

三、建筑园林材料名词1.拱形结构:一种构造形式,常用于园林建筑中,如制作门楼、亭台等。

2.科尔斯柚木:一种南美洲常见的树种,具有硬质坚韧、耐久防腐等特点,适用于园林建筑、家具、船舶等领域。

3.鲁班红木:一种中国传统名贵木材,质地细腻、亮丽,适用于园林建筑、家具、文玩等领域。

4.花岗石:一种人造石材,质地坚硬、密度高、抗压性强,适用于园林建筑中制作墙壁、地砖等。

5.人造草坪:一种采用聚酯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等材料制成的人造草坪,适用于园林绿化、运动场地等领域。

建筑园林名词全释专辑

建筑园林名词全释专辑

建筑园林名词全释专辑
1. 建筑篇
1.1. 结构
结构是建筑物的基本支撑系统,由柱、梁、墙等构件组成。

它能够
承受荷载并使建筑物保持稳定。

1.2. 立面
立面是建筑物的外立面或正面,通常由墙体、窗户、门等元素构成,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楼层
楼层指建筑物内部水平分隔的一层,通常由地板、天花板、墙壁等
元素构成。

楼层的高度可以根据需求来设计。

屋顶是建筑物的顶部覆盖结构,主要起到遮雨、遮阳等作用。

常见的屋顶类型包括平顶、坡顶、穹顶等。

1.5. 梁
梁是建筑结构中起承重作用的构件,通常位于两个柱子之间,能够将荷载传递到柱子上。

1.6. 柱
柱是建筑结构中起支撑作用的构件,通常垂直放置,能够承受楼板等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

2.1. 庭院
庭院是园林中的一种形式,通常是指私人住宅中的户外空间,以围墙、树木、花草等装饰元素为主。

2.2. 花坛
花坛是园林中种植花草的地方,通常呈现圆形或方形等形状,用以增加园林的美观度。

2.3. 喷泉
喷泉是园林景观中用水装置制造水幕、水柱等效果的装置,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2.4. 池塘
池塘是园林中一种常见的水景元素,通常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可以种植荷花、莲蓬等水生植物。

露台是园林中一种建筑构造,通常位于建筑物的较高处,在上面可以观赏园林风景。

2.6. 假山
假山是园林景观中以石头堆砌而成的山形构造,可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艺术效果。

以上是关于建筑园林名词的全面解释。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理解建筑和园林领域中的相关术语提供帮助。

“亭、榭、厅、堂、轩、馆、楼、阁、廊、舫”的区别

“亭、榭、厅、堂、轩、馆、楼、阁、廊、舫”的区别

“亭、榭、厅、堂、轩、馆、楼、阁、廊、舫”的区别
亭: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榭”建于水边或者花畔,借以成景,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憩,眺望。

水榭则要三面临水
“榭”是中国园林建筑中依水架起的观景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

榭四面敞开,平面形式比较自由,常于廊、台组合在一起。

堂,正房,高大的房子,可以用来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室,如:惜抱轩。

馆、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一些文化工作场所。

阁:四周设栏杆回廊的楼,如:滕王阁
舫:有房屋的船。

仿照船的造型建在园林水面上的建筑物。

廊:屋檐之下的过道,如:九曲回廊
塔:用来藏舍利和经卷的建筑,以方形、八角形为多,如:大雁塔。

祠:比庙规模小一些的建筑,如:宗祠
喜欢的关注一下作者。

“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的区别来了!

“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的区别来了!

“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的区别来了!
走过很多园林,见过不少美景,然而风景
中的那些古建筑你却不一定都认识比如:亭、
台、楼、阁、轩、榭、廊、舫。

亭子是供人憩息的场所,
也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

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
高出地面而建的平面建筑物,
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性的建筑。

楼是指两层以上的大型建筑物。

楼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
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

重屋为楼,四敞为阁。

阁四面皆有窗,且也设有门,
四周还都设有挑出的平座,
供人环阁漫步、观景。

与亭相似,同是供游人休息、纳凉、
避雨与观赏四周美景的地方。

多置于高敞或临水之处,
用作观景的小型单体建筑。

多指水榭,是临水而建,
供人们休息、观景的建筑。

依靠周围景色建榭,
且平台的一部分伸出水面。

廊是连接两个建筑物之间的通道。

上有顶棚,以柱支撑,
用以遮阳、挡雨,
便于人们游走过程中观赏景物。

似船而不能划动,
故而又称之为“不系舟”。

仿照船型而造的一种建筑,
大多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建筑园林名词全释专辑

建筑园林名词全释专辑

建筑园林名词全释专辑园林建筑1.园亭供游人休息与观景的园林建筑。

园亭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的小而集中,因此,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并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

中国古代园亭中国园林中很早就运用亭。

据《大业杂记》载:隋炀帝广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见隋西苑),“其中有逍遥亭,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今古。

”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还能够看到那个时期亭的形象。

明末计成著的《园冶》一书中,有专节论述亭的形式、构造、选址等。

园亭的体量虽不大,但形式多样。

园亭的造型要紧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与屋顶形式等。

中国古建筑多是梁架体系的木结构,由木柱承重。

因此,平面与立面的处理都较自由。

屋顶的造型与曲线也可由人们的审美观点与视觉需要来确定。

这样一种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与轻巧、空灵的屋身与随宜布置基座的建筑形式,就很适合亭这类“观景”与“点景”建筑的需要。

亭的形式起初是一种体积不大的四方亭,木构草顶或者瓦顶,结构简易。

以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进展出多角形(三角、五角、六角、八角等)、长方形、圆形、扇面形、圭角形等形体。

在单体建筑平面上寻求多变的同时,又在亭与亭的组合,亭与廊、墙、房屋、石壁的结合,与在建筑的立体造型上进行制造,出现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录顶及组合亭等。

中国园林很讲究亭的位置的经营,在北京颐与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这类大型的离宫别苑中,亭多布置于要紧的观景点与风景点上,或者作为主体建筑的陪衬。

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与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

在一些风景游览胜地,亭则成为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

设计中经常运用“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制造风景画面。

设在风景点的“碑亭”,在亭中立碑刻石题诗,引起游人对园林意境的联想,也是常用的点景手法。

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在讨论到亭的位置时说:“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通泉竹里,按景山巅;或者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者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

常见园林建筑物名称辨析

常见园林建筑物名称辨析

常见园林建筑物名称辨析摘要:本文从建筑形式、特点及作用等方面对几种园林建筑物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区分,以便于对这些建筑物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称呼,避免广大业界工作者和游人命名、书写和理解的混乱。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林建筑;辨析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rchitectural forms,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 of several garden buildings brief exposition and distinctio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a more unified call these buildings, to avoid the majority of the industry’s workers and visitors named, writing and understandingconfusion.Keywords: landsca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rimination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等。

园林的三大构成要素是山水、植物和建筑,园林建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其作用概括起来有:点景、观景、围合园林空间以及组织游览路线等。

但是,有一部分园林工作者和游人对一些园林建筑的概念存在模糊的认识,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探讨作以简单的辨析。

1 廊(lang)。

《辞海》对廊的解释是“室外有顶的过道”。

现在普遍认为,廊指屋檐下或房屋内的过道和独立有顶的通道。

廊的特点是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在园林中作为“线”,把各类分散的“点”连系成有机的整体,它们与山石、绿化植物、水面相配合,在园林“面”的总体范围内可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景点”。

园林建筑——园林古建筑名词解释

园林建筑——园林古建筑名词解释

园林古建筑名词解释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

一般用于高级建筑。

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

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

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

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辇道或御路):是倾斜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6.土戚:阶级形踏跺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

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9.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10.坐栏: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宽,眼沿桥侧或月台边布置。

11.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常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

美人靠12.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3.步: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距离总和与侧面各开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14.举势:屋面坡度。

15.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5.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15.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16 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园林名词说明专辑

园林名词说明专辑

园林名词说明专辑园林建筑1.园亭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

园亭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的小而集中,因此,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并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腕。

中国古代园亭中国园林中很早就运用亭。

据《大业杂记》载:隋炀帝广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见隋西苑),“其中有逍遥亭,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今古。

”从敦煌莫高窟的唐朝壁画中,还能够看到那个时期亭的形象。

明末计成著的《园冶》一书中,有专节论述亭的形式、构造、选址等。

园亭的体量虽不大,但形式多样。

园亭的造型要紧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和屋顶形式等。

中国古建筑多是梁架体系的木结构,由木柱繁重。

因此,平面和立面的处置都较自由。

屋顶的造型和曲线也可由人们的审美观点和视觉需要来确信。

如此一种具有丰硕转变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和随宜布置基座的建筑形式,就很适合亭这种“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

亭的形式起初是一种体积不大的四方亭,木构草顶或瓦顶,结构简易。

以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慢慢进展出多角形(三角、五角、六角、八角等)、长方形、圆形、扇面形、圭角形等形体。

在单体建筑平面上寻求多变的同时,又在亭与亭的组合,亭与廊、墙、衡宇、石壁的结合,和在建筑的立体造型上进行制造,显现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录顶及组合亭等。

中国园林很讲究亭的位置的经营,在北京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这种大型的离宫别苑中,亭多布置于要紧的观景点和风光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的陪衬。

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

在一些风光游览胜地,亭那么成为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

设计中常常运用“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制造风光画面。

设在风光点的“碑亭”,在亭中立碑刻石题诗,引发游人对园林意境的联想,也是经常使用的点景手法。

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在讨论到亭的位置时说:“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通泉竹里,按景山巅;或翠筠茂盛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当中,非歌濯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园林建筑物名称辨析
摘要:本文从建筑形式、特点及作用等方面对几种园林建筑物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区分,以便于对这些建筑物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称呼,避免广大业界工作者和游人命名、书写和理解的混乱。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林建筑;辨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rchitectural forms,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 of several garden buildings brief exposition and distinctio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a more unified call these buildings, to avoid the majority of the industry’s workers and visitors named, writing and understandingconfusion.Keywords: landsca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rimination
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等。

园林的三大构成要素是山水、植物和建筑,园林建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其作用概括起来有:点景、观景、围合园林空间以及组织游览路线等。

但是,有一部分园林工作者和游人对一些园林建筑的概念存在模糊的认识,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探讨作以简单的辨析。

1 廊(lang)。

《辞海》对廊的解释是“室外有顶的过道”。

现在普遍认为,廊指屋檐下或房屋内的过道和独立有顶的通道。

廊的特点是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在园林中作为“线”,把各类分散的“点”连系成有机的整体,它们与山石、绿化植物、水面相配合,在园林“面”的总体范围内可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景点”。

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

狭长而通畅能促人产生某种期待与寻求的情绪,可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弯曲而空透可观赏到千变万化的景色,因为由可以步移景异。

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

2 亭(ting)。

亭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无论是古典园林中,或是新建的公园和游览区,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亭子。

或伫立于山岗之上;或附于建筑之旁;或浮于湖池之畔。

以其玲珑美丽、丰富多彩的形象与其他园林要素相结合,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亭子主要供游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

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按平面的形状分,最常见的有正多边形、园形、半亭和组合式。

按立体造型分,有单层和多层;单檐和多檐。

按屋顶的形式有平顶、攒尖顶、歇山顶等。

按建筑材料分,有木瓦亭、草木亭、竹亭、钢木亭、石亭、水泥混凝土亭等。

按所处位置分,有
桥亭、路亭、井亭、廊亭。

总之,它可以任凭造园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丰富它的造型,同时为园林增添美景。

3 厅堂(tingtang)。

厅堂是私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

堂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只是正面开设门窗,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

厅堂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从厅堂向北望,是全园最主要的景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

观赏面朝南,使主景处在阳光之下,光影多变,景色明朗。

厅堂的功能集聚会、宴请、赏景多种功能于一体。

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

厅堂又有四面厅堂、鸳鸯厅堂之分,多采用四面厅,为了便于观景,四周往往不作封闭的墙体,而设大面积隔扇、落地长窗,并四周绕以回廊。

另外,赏荷的花厅和观鱼的厅堂多临水而建,一般前有平台,供观赏者在平台上自由选择目标,尽情游赏。

4 榭(xie)。

榭是建在水面、花间或土台上的房屋,也指无室的房屋。

榭的特点是小巧玲珑、精致开敞、轻快自然。

其形式以单个或多个矩形组合为主。

室内装饰简洁雅致,近可观鱼或品评花木,远可极目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的景点,也是构成景点最动人的建筑形式之一。

5 阁(ge)。

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还可以藏书和供奉。

阁一般有两层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空透。

6 舫(fang)。

舫为仿照船的造型在园林湖泊、河池水边或水中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

由于舫不能动又称“不系舟”。

其前后分作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后舱建二层楼房,供登高远眺。

前端有平台与岸相连,模仿登船之跳板。

舫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境,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

舫这种建筑,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创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曾经成为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表示园主隐逸江湖,再不问政治,含有隐居之意。

但是舫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含意,如苏州狮子林,本是佛寺的后花园,所以其中之舫含有普度众生之意;而颐和园之石舫,按唐魏征之说,“水能载舟,也可以覆舟”,由于石舫永远覆不了,所以含有江山永固之意。

7 轩(xuan)。

《辞海》对轩的解释是:“堂之前沿,外周以栏”,似乎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房屋前的廊。

但是,自古至今,通常人们也把有顶、有柱(墙)、四面开窗,又
有廊的房屋称为轩,如绍兴沈园内的“孤鹤轩”等。

8 花架(huajia)。

架的本义是:支承或置物的用具。

花架在园林中,既能作为攀援植物的棚架,也可以作为摆放植物、山石的台架,还是游人消夏辟阴的地方,它在园林设计中往往具有亭、廊的作用。

架作为长线布置时,就象游廊一样发挥园林空间的脉络作用,形成导游路线;作点状布置时,就象亭子一般,形成观赏点,并可以在这里组织对周边景色的观赏,有时还取其形式轻盈以点缀其他园林建筑,使之更加活泼和明快。

花架最常见的造型有梁架式、半边墙垣半边列柱式,此外还有单排柱花架和单柱花架。

花架的形式多为长方形,也有圆形。

其在园林中的布局,既可以采取附建式,也可以建成独立式。

9 遮阳棚(zheyangpeng )。

遮阳棚的屋顶形式基本包括平顶、单坡顶、双坡顶和角锥顶,前两者使用最多。

其作用取决于它的设计形式和所在位置,如车库、运动场、更衣室,甚至可以用作教育场所和手工作坊。

参考文献:
〔1〕林方家, 潘红, 陈华编著. 景观营造工程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杜汝俭, 李恩山,刘管平主编. 园林建筑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成玉宁主编. 园林建筑设计.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4〕梁伊任等主编. 园林建设工程.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