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故事5则

合集下载

林徽因的一生

林徽因的一生

林徽因的一生1. 前言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3月1日),原名林徽音,字徽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和女性解放运动领袖。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辉煌,不仅在建筑界有卓越的成就,也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回顾林徽因的一生,探讨她的生平事迹和影响。

2. 幼年与教育林徽因出生在江苏苏州的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家庭中。

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因此她在家庭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父亲的熏陶下,林徽因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艺术与建筑的结缘在读完高中后,林徽因进入了上海美术学院学习绘画。

在学习过程中,她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专注于建筑设计的学习。

她在美术学院期间展示了她的天赋和创作能力,备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4. 婚姻与职业生涯1925年,林徽因嫁给了著名的建筑师梁思成。

这段婚姻对她的职业生涯有着积极的影响,两人合作设计了许多著名的建筑作品。

他们共同追求着建筑艺术的卓越,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文学创作与女权主义除了在建筑领域的成就,林徽因还以其诗歌和散文作品而闻名。

她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她对生活、爱情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此外,她也是中国女性解放运动中的重要人物,积极倡导女权主义和性别平等。

6. 后期生活与逝世尽管林徽因在事业和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她的一生也有许多不幸和挫折。

她的丈夫梁思成在1952年因病去世,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之后,她的身体健康也逐渐恶化,最终在1955年离世。

7. 影响和遗产林徽因在建筑界和文学界的成就和贡献为后人所推崇和追随。

她以其独立、坚韧和创造力而被人们铭记,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她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也被广泛传播,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总结林徽因是一位多才多艺、充满魅力和影响力的女性。

她在建筑、文学和女权运动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她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她的勇气和才华使她成为人们敬佩和赞颂的对象,她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和经典语录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和经典语录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和经典语录林徽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文学家、旅行家和建筑师,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撰写了许多经典的散文和小说,并留下了许多深入人心的爱情语录。

通过她的爱情故事和经典语录,我们可以看到她的独立、坚强和勇敢。

以下是七个案例:1. 爱情故事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是她最著名的。

当时,林徽因是徐志摩的学生,他们在北京相遇并相爱。

尽管他们彼此深爱,但林徽因持续的欧洲之旅后,两人感情开始疏远,最终以分手告终。

2. 经典语录:“人的生命中总是会有那么几个人,你一旦遇见了,便无法忘怀”林徽因笔下的这个经典语录,是表达她对那些与自己有过错过却无法忘怀的人的思念和感慨。

人们也提出这个议题:这句话多数谈的是徐志摩吗?3. 爱情故事林徽因与洛阳工学院校长张幼仪的爱情故事令人称道。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林徽因认识了张幼仪。

他们相识仅仅几天,却在一起旅行了数百公里,从西安到陕北。

在旅途中,林徽因领悟到了爱情真谛,也更加坚定了对张幼仪的爱。

4. 经典语录:“我是一只非常顽固的鸟”这句语录体现了林徽因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而且也用来解释她情感生活中的意志和坚定。

5. 爱情故事林徽因与建筑师梁思礼的爱情故事备受敬佩。

尽管她与梁思礼年龄相差很大,但林徽因毫不顾虑地跟从他去了美国。

之后,他们一起在南京玄武湖畔建了一座美丽的别墅,这座别墅成为了他们对彼此的告白和爱情的见证。

6. 经典语录:“也许人生有过很多次相遇,互相擦肩而过。

唯独那次遇见,震动了整个天地,也无法重来。

”这句话让人们体会到了林徽因对于爱情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的深刻感悟。

一个人能够遇到那个让他震撼重生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7. 爱情故事林徽因和作家金岳霖的爱情故事,也是她的经典。

两人于1930年相遇后,爱情火花便迸发了出来。

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最快乐的,林徽因写道:“走在大街上,跟金岳霖手牵手,我觉得,我再也不需要什么了。

”总之,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和经典语录,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传奇的一生,更被引荐人从中汲取爱情智慧,以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爱情。

林徽因的小故事

林徽因的小故事

林徽因的小故事【篇一:林徽因的小故事】的故事一:太太客厅逸事 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住在北京东城总布胡同时,她家的客厅名为太太客厅。

当时,一批文坛名流巨子,包括朱光潜、梁宗岱、金岳霖等,常聚集在这里,一杯清茶,些微点心,谈文学,说艺术,天南地北,古今中外。

在太太客厅里,林徽因一直是最活跃的人物,读诗,辩论,她的双眸因为这样的精神会餐而闪闪发光。

朋友是林徽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优秀也是因为有他们的欣赏和激励。

作家萧乾就是在太太客厅里认识林徽因的。

那是在1930年,萧乾正与美国的安澜一同编辑期刊《中国简报》,经他的老师杨振声的介绍,萧乾访问了沈从文。

在这次见面后,他即以《当今中国一个杰出的人道主义讽刺作家》为题,写了一篇专访刊登在《中国简报》上。

1933年秋天,萧乾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蚕》寄给沈从文,请他指教。

当时沈从文正在编《大公报文艺副刊》,他在萧乾的稿子上作一些修改后发表了,这使萧乾得益匪浅。

萧乾的这篇手稿现陈列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那天,还是燕京大学三年级学生的萧乾穿了一件新洗的蓝布大褂,与沈从文一起来到太太客厅。

萧乾早就听说林徽因的肺病很厉害,想象中她应是一脸病容;谁知当他看到林徽因时,不禁呆了。

只见她穿了一套骑马装,显得美丽动人,像个运动员。

原来她时常和朋友到外国人办的俱乐部去骑马。

林徽因对萧乾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

生活底子。

林徽因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因为那里有着很离奇的情节,很特别的人物,都是她闻所未闻的。

沈从文碰到一些事,也会跑到林徽因家去寻求安慰。

有一天,沈从文差不多是哭着赶到林徽因家,说他的妻子张兆和到苏州娘家去了,他每天都给妻子写信,但得不到理解。

林徽因觉得这就是生活,生活就应有喜怒哀乐。

林徽因在她的客厅里认识了沈从文和萧乾,但这对师生在她去世后竟相互反目,这是她万万想不到的。

1932年,林徽因梁思成夫妇结识了美国朋友费正清和费慰梅夫妇,他们两家恰巧住在同一条胡同里,费正清说:中国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梁氏夫妇在我们旅居中国的经历中起着重要作用。

林徽因的故事五则

林徽因的故事五则

林徽因的故事五则林徽因,福建闽侯人,是中国着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林徽因的故事,希望能帮到你!“太太客厅”逸事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住在北京东城总布胡同时,她家的客厅名为“太太客厅”。

当时,一批文坛名流巨子,包括朱光潜、梁宗岱、金岳霖等,常聚集在这里,一杯清茶,些微点心,谈文学,说艺术,天南地北,古今中外。

在“太太客厅”里,林徽因一直是最活跃的人物,读诗,辩论,她的双眸因为这样的精神会餐而闪闪发光。

朋友是林徽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优秀也是因为有他们的欣赏和激励。

爸爸的掌上明珠林徽因生于杭州,祖籍是福建闽县(今福州市)。

出身书香门第,又是家中的长女,生得清秀可人,因此她从小就受尽宠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尤其得到父亲的宠爱,她的小名“徽徽”便是父亲经常挂在嘴边儿上的。

1912年,林徽因的祖父从杭州迁居到上海,林徽因进入爱国小学读书。

1914年,10岁的林徽因又随祖父到北平,与父亲林长民住在一起,三个月后祖父去世。

1915年,袁世凯称帝,林徽因随全家迁居天津英租界的红道路,在天津生活了一年。

从杭州到上海,到北平,到天津,童年的林徽因可谓大开眼界。

一个天资聪慧的小女孩儿,总是会用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来审视这个世界,接纳这个世界,她那幼小的心中,也许正在一点一滴地学会如何看待美,追求美,创造美。

这一点,恐怕最了解女儿的爸爸林长民也不能够完全了解吧。

尽管看遍了大江南北那些优秀的建筑瑰宝,年幼的林徽因对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及其文化内涵,还未深刻理解,但是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外观样式,却使她感受到建筑艺术的诱人魅力。

1916年,林徽因又随全家返回北平,进入英国教会学校培华女中读书。

在这里,林徽因开始了解到西方文化以及英国发展的历史,了解到宗教的一般人生意义,见识到多种西洋乐器,也学会了一点钢琴演技,特别是跟外国教员学会了一口地道而流利的英语,使她受益匪浅。

林徽因故事5则

林徽因故事5则

林徽因故事5则林徽因故事5则寄语: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今天励志故事网为读者收录的是林徽因故事5则,希望大家喜欢。

林徽因的故事一:“太太客厅”逸事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住在北京东城总布胡同时,她家的客厅名为“太太客厅”。

当时,一批文坛名流巨子,包括朱光潜、梁宗岱、金岳霖等,常聚集在这里,一杯清茶,些微点心,谈文学,说艺术,天南地北,古今中外。

在“太太客厅”里,林徽因一直是最活跃的人物,读诗,辩论,她的双眸因为这样的精神会餐而闪闪发光。

朋友是林徽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优秀也是因为有他们的欣赏和激励。

作家萧乾就是在“太太客厅”里认识林徽因的。

那是在1930年,萧乾正与美国的安澜一同编辑期刊《中国简报》,经他的老师杨振声的介绍,萧乾访问了沈从文。

在这次见面后,他即以《当今中国一个杰出的人道主义讽刺作家》为题,写了一篇专访刊登在《中国简报》上。

1933年秋天,萧乾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蚕》寄给沈从文,请他指教。

当时沈从文正在编《大公报·文艺副刊》,他在萧乾的稿子上作一些修改后发表了,这使萧乾得益匪浅。

萧乾的这篇手稿现陈列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那天,还是燕京大学三年级学生的萧乾穿了一件新洗的蓝布大褂,与沈从文一起来到“太太客厅”。

萧乾早就听说林徽因的肺病很厉害,想象中她应是一脸病容;谁知当他看到林徽因时,不禁呆了。

只见她穿了一套骑马装,显得美丽动人,像个运动员。

原来她时常和朋友到外国人办的俱乐部去骑马。

林徽因对萧乾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

”这话给了萧乾很大的鼓励。

沈从文是常常到林徽因家去的,他从小在湘西长大,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底子。

林徽因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因为那里有着很离奇的情节,很特别的人物,都是她闻所未闻的。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_名人故事素材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_名人故事素材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

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是的,她已经是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

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

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

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选择他。

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

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

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

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

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林徽因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关于林徽因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林徽因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林徽因的故事有哪些林徽因在1904年6月的时候出生,8岁的时候移居上海,16岁的时候在英国剑桥留学,也是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人生的启蒙老师徐志摩。

徐志摩可以说是林徽因人生道路的引导者,他带领着林徽因走进了文学的殿堂,让林徽因的世界豁然开朗。

1921年的时候林徽因回国继续学习,之后徐志摩、胡适等人创办了新月诗社,林徽因成为成员之一。

1924年,林徽因到美国学习建筑学,遇到了自己未来的丈夫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他们在1928年成婚了,他们一起学习建筑,一起研究关于古代建筑的结构图画等等,他们有共同的志向,梁思成也非常爱她,可以说他们生活的非常幸福。

1937年抗战爆发,林徽因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也是在这个时候,她的好友徐志摩逝世,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在革命胜利之后林徽因回到了北京,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旅程,她在建筑方面的成就也是在这个时候创造的。

1955年的时候林徽因因病去世了。

她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很多考古资料,为中国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众所周知金岳霖、林徽因和梁思成三人之间的一段倾世之恋,是民国时期的一段传世虐恋。

三人之间的的感情到现在被人们谈起,还是十分的倾慕。

林徽因最后选择了梁思成,而金岳霖则终身未娶。

林徽因曾经沮丧地告诉梁思成说,“我苦恼急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告诉林徽因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福你们永远幸福。

”林徽因后来又把对梁思成说的话转述给了金岳霖,金岳霖则回答林徽因说,“看来梁思成是真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后来金岳霖就退出了和梁思成的竞争,林徽因金岳霖终身为友。

梁思成是早于金岳霖和林徽因相识的,爱情真的就那么刚刚好,不早也不晚刚好是他。

对于林徽因来说,金岳霖更像是身边的默默守护着她的守卫者,这种感情也许并不是爱情,而且这种感情一旦变味,对于林徽因来说,她不但失去一份爱情,还有少去一个不失分寸的守护者,更会伤害一个苦苦痴恋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人。

旷世才女林徽因_名人故事

旷世才女林徽因_名人故事

旷世才女林徽因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似乎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

她不仅最早加入了“新月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还致力于建筑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她几乎标志了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气质如兰的多才少女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杭州,原籍福建闽侯。

父亲林长民是诗人兼书法家,早年留学日本,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林觉民、林尹民是堂兄弟。

林长民是新派人物,他思想开朗,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长。

1916年把自己的掌上明珠送入教会学校——北京培华女子中学,接触西方文化,学会一口流利的英语。

1920年4月随父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开拓了自由的视野。

同年入伦敦圣玛丽女校学习。

在此期间,林徽因受邻居女建筑师的影响,立志将来以建筑为业。

这年10月,本来是留学读经济的徐志摩却对文学发生了兴趣,辍学到处游览。

他在伦敦听说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来了,即上门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了美若天仙的少女林徽因,当即堕入爱河,开始了几乎疯狂的追求。

然而24岁的徐志摩比林大了整整8岁,而且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当时就在伦敦!林徽因了解到这个情况,又为火辣辣的情书所感动,她被折磨得辗转难眠。

在徐志摩发动多次进攻之后,看似牢固的防堤也决了口,她说: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

浪漫的徐志摩回家后就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

张感到十分突然,但也理智,随即带着孩子往德国留学去了。

徐志摩的父亲是一个银行家,气愤之下宣布断绝了父子关系,停止了对徐志摩的经济供应。

林长民与维新派首领梁启超是好友,临出国前他已将爱女林徽因许配给了梁的二公子梁思成,尽管他们只是订婚,也尊重爱女的选择,但还是感到以后无法交代,就给徐志摩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阁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mockery(嘲笑),想足下误解了。

林徽因励志的故事

林徽因励志的故事

林徽因励志的故事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下面是林徽因的故事,请参考!林徽因励志的故事5岁的林徽因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

深得族人宠溺的林徽因眉宇间灵气飞扬。

旧式家族庶出的大小姐,来自亲情的倾轧与磨难,是必修课。

她一定将一干人敷衍得很好,在失宠的母亲之外,另寻可倚重的亲情树干。

庭院深深,无时不发生着微妙的情感拉锯战,林徽因在决赛中拔了个头筹。

林泽民女儿的记忆中,母亲爱表妹徽因胜过其亲生母亲:可想,伊足令众姐妹“侧目”。

聪慧,是不消说的,另一面,她一定有着超乎寻常女人的心劲。

讨人喜欢是件巨大的工程,要有天分。

“讨”字有“寸”,她能拿捏出个中分寸。

林徽因做足了功课,亲情方面,博取掌声一片。

1920年,随父游历欧洲这样的头彩,终砸到头上。

随父游历欧洲,是林徽因一生最大的转折点。

在英伦,她得遇徐志摩。

我们有理由相信,1920年初秋的一天,伦敦大雾初霁,23岁的徐志摩,是以焕发的容光、轻盈的脚步走人林长民家客厅的。

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他美容光焕,轻盈的脚步踩的是唯美的鼓点。

潇洒地出现在林徽因面前的志摩,至少持有3个证书:北大毕业证书、美国克拉克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证书、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徐志摩亦怔忡不已:面前的少女,有着驯鹿般清亮柔美的眼睛,分明有一股异样的灵气,在她的瞳仁氤氲。

“恨不相逢未娶时”啊。

满腔情思,急欲寻找喷薄的出口,他给林徽因写信。

父女俩商定,决定由林长民代为回信: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怵……令林家父女俱感“悚惶”的情书,摧毁力何等之强——大约更在《爱眉小札》之上吧,首枚情书导弹啊!总乐意乘一匹想象的快马,驰骋康桥,亲睹河畔金柳下斜倚着的林徽因的倩影,她是令诗人怦然心动的夕阳中的新娘,伊在波光里的艳影,在诗人和读者的心头荡漾……林徽因有没有爱过徐志摩?这不重要。

林徽因的故事

林徽因的故事

林徽因的故事林徽因,一个传奇的女性,她的一生如同一部精彩的小说,充满了坎坷和辉煌。

林徽因,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和美术教育家。

她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分,让人肃然起敬。

林徽因,生于1892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她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在上海读书期间,她结识了许广平,两人迅速坠入爱河,最终结为夫妻。

他们的婚姻,可以说是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

林徽因和许广平,不仅是夫妻,更是志同道合的伴侣,他们共同追求着艺术和建筑的理想。

林徽因在文学上也有着非凡的成就,她的诗歌和散文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她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如今也被后人传颂不衰。

她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除了文学上的成就,林徽因在建筑方面也有着非凡的贡献。

她和许广平共同创立了林徽因与许广平建筑事务所,设计了许多著名的建筑作品,如中山陵、南京总统府等。

她的建筑作品,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现代建筑的探索,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林徽因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辉煌。

她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但她始终坚守着对艺术和理想的追求,不断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传奇。

她的故事,让人感动,让人敬佩,也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林徽因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传奇的人生经历,更是一部关于理想和追求的启示录。

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执着,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愿我们都能像林徽因一样,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作为女人,林徽因是幸福的,徐志摩爱了她一辈子,梁思成相伴了她一辈子,金岳霖等了她一辈子下面是,希望对你有帮助。

林徽因的爱情简介【篇一】与徐志摩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

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

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

两人也都是以书信来往。

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

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

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

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

徐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已嫁做人妇的陆小曼很快两人就相恋了,陆小曼为了徐也跟丈夫王赓离婚了。

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

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与梁思成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

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

又因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做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

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

关于林徽因的故事 关于林徽因的人生故事

关于林徽因的故事 关于林徽因的人生故事

关于林徽因的故事关于林徽因的人生故事作家李筱懿从林徽因的故事感悟女性励志的一篇文章:每一个女神都活的很努力1955年3月31日,林徽因几天没有进食,全身无力,多个器官衰竭。

夜半,她忽然用微弱的声音对护士说:“我要见一见梁思成。

”护士看了眼指针刚刚落到“2”的时钟,回答:“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谈吧。

”可是,她已经没有明天了。

她很快陷入了深度昏迷,再也没醒来。

最后的话,她终究没能亲口告诉梁思成。

当陪伴了她二十七年的丈夫在护士的搀扶下走进病房时,她平静、安详、冰冷,再也没有了气息。

他第一次哭得不能自已,摸索着坐到她的床边,拉着她的手,不停地重复:“受罪呀!受罪呀!徽,你真受罪呀!”凄惶又感伤。

原来,在生命的尽头,无论曾经怎样的丰富与绚丽,都不过是一个苍凉的句号,她的句号划在1955年4月1日6时20分。

生得好、长得好、学得好、嫁得好、爱得好,“五好女性”林徽因完美得像一尊偶像,把其他同性映衬得平淡而局促。

女人们对她总是两边倒的态度,欣赏的奉为指路明灯,恨不能按模子复刻一份爱情事业双丰收的灿烂人生;不入眼的鄙夷她虚伪作秀,花蝴蝶一般穿梭在男人堆里,靠绯闻、花边和半吊子的才情博得美女兼才女的虚名。

而男人们,却把她当做解语花,争先恐后挤进她的“太太客厅”,他们都是那个年代最出色的男子,胡适、徐志摩、沈从文、萧乾、金岳霖、李健吾、朱光潜等等,把这样一批优质而成功的异性聚拢身边,至少,她不是个虚妄的女子。

抛开那些夸张的吹捧、泛滥的溢美和捕风捉影的八卦,她究竟是个怎样的女子?1904年6月10日,她出生在浙江杭州一个极品牛棚(牛人之棚),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与梁启超、胡适、徐志摩等当时的顶尖牛人都是好友;堂叔林觉民就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与妻书》的作者。

或许上苍为了平衡,给了她如此优秀的父亲便为她安排了极其平凡的母亲,她的生母何雪媛是父亲的侧室,思维就像自己的小脚,守旧还有点畸形,家里开小作坊,目不识丁不说,还急躁任性,与自己工书法善女红的大家闺秀婆婆游氏素来不和。

徐志摩林徽因的故事

徐志摩林徽因的故事

徐志摩林徽因的故事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很大。

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

下面是徐志摩林徽因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康桥之恋“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再别康桥》1920年秋,徐志摩满怀热忱,不惜放弃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转而投奔英国的罗素,为的是想向他学习哲学。

可是事与愿违,罗素早已人去楼空,已赴中国讲学。

无奈,徐志摩退而求其次,决定拜访文学家狄更生。

人生地不熟的他,想到司法总长林长民现在也在伦敦讲学,便决定让他代为引荐。

从此,他的生命里迎来了他的那道“天上虹”,亦是他的初恋——林徽因。

那个情窦初开的美丽的姑娘,像一朵清纯的白莲花,静静地盛开在康河的湖面,开在多雾多雨又多情的伦敦。

17岁的她,也怀揣一颗少女的心,希望能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邂逅一段浪漫的爱情。

“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

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

”然后,一位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青年仿佛听到了她的心声,生生闯入了她的心扉。

而一切,来地又是那么地突然、那么地热烈。

康河的温柔,需要你和它贴得很近,很近。

于是妹妹她船头坐,哥哥他来撑长篙。

两人在康河的柔波里,纵情地游玩。

他们一起看榆树上的夜莺歌唱,看夕阳下绚丽的云彩,看夜空中斑斓的星光。

一起谈天说地,谈浩瀚的文学艺术,谈异域的风土人情,谈多雨的如同伦敦一样浪漫且忧郁的江南。

最让两个人投机的话题还是文学。

雪莱、济慈、拜伦、曼殊斐尔的诗歌让他们如痴如醉。

从此,两人内心的情感,都开始倾向于分行的抒写——诗歌。

我总觉得初恋,得加上诗歌,这样才完美。

美丽的诗歌,就像调味剂,让初恋更鲜,更浪漫。

情到深处难自拔。

为了能扫除在追求林徽因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他决定与张幼仪离婚。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是徐志摩,而不是林徽因。

从容理智的林徽因,做了人生之中最重要的决定!没有一个拥抱、没有一声告别,匆匆地离开了热情似火的徐志摩、离开这座被徐志摩的热情灼伤的城市。

林徽因的故事,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doc

林徽因的故事,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doc

林徽因的故事,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5 的林徽因由大姑母林民授蒙。

深得族人溺的林徽因眉宇灵气。

旧式家族庶出的大小姐,来自情的与磨,是必修。

林徽因一定将一干人敷衍得很好,在失的母之外,另可倚重的情干。

庭院深深,无不生着微妙的情感拉,林徽因在决中拔了个筹。

林民女儿的中,母表妹徽因其生母:可想,伊足令众姐妹“ 目” 。

慧,是不消的,另一面,林徽因一定有着超乎常女人的心。

人喜是件巨大的工程,要有天分。

“ ”字有“寸”,林徽因能拿捏出个中分寸。

林徽因做足了功,情方面,博取掌声一片。

1920 年,随父游欧洲的彩,到上。

随父游欧洲,是林徽因一生最大的折点。

在英,林徽因得遇徐志摩。

我有理由相信, 1920 年初秋的一天,敦大初, 23 的徐志摩,是以的容光、盈的脚步走人林民家客的。

深厚的文化底令他美容光,盈的脚步的是唯美的鼓点。

洒地出在林徽因面前的志摩,至少持有 3 个:北大、美国克拉克大学史学学士学位、哥比大学士学位。

徐志摩亦怔忡不已:面前的少女,有着鹿般清亮柔美的眼睛,分明有一股异的灵气,在林徽因的瞳仁氤。

“恨不相逢未娶”啊。

腔情思,急欲找薄的出口,他林徽因写信。

父女商定,决定由林民代回信: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怵⋯⋯令林家父女俱感“悚惶”的情,摧力何等之——大更在《眉小札》之上吧,首枚情啊 !意乘一匹想象的快,康,睹河畔金柳下斜倚着的林徽因的倩影,林徽因是令人怦然心的夕阳中的新娘,伊在波光里的影,在人和者的心漾⋯⋯林徽因有没有徐志摩 ?不重要。

关是,林徽因曾被徐深深吸引,林徽因的情感,被徐启蒙——她所的“富于启迪性的友” ,他有“交会互放的光芒”。

是的,徐志摩的情圣火,是少女林徽因点燃的;徐志摩的情,也是少女林徽因剥抽的。

林徐二人的情感,因彼此而丰沛。

1921 年 10 月。

林徽因随父林民提前回国。

林徽因想以不辞而的方式冷徐氏那狂的情。

“ 身出”的徐志摩追回国内。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林的情感,已非徐所能左右。

关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关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关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一位风华绝代的福建才女,演绎了中国近代的一部真实传奇。

她是林徽因,她在那个才女辈出的时代,无疑是无数男人心中最温暖和最温柔的印记。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关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林徽因毕生情感,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诗人徐志摩、建筑学家梁思成、哲学家金岳霖。

江湖传说,徐毕生为其神魂颠倒,金为其终生不娶,唯梁思成修成正果,才子佳人珠联璧合。

江湖传说终究当不得不真。

林、梁的结合,实际上不过是长辈设计好的结果,其中有多少林徽因的个人意志,颇值得怀疑。

梁启超1923年曾给长女梁思顺写信,曾颇为得意地谈到此种“设计”:“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徽音又是我第二回的成功。

我希望往后你弟弟妹妹们个个都如此。

”按“设计”流程,林徽因在美国须与梁思成谈一场卿卿我我的恋爱。

但流程的执行并不顺利,林徽因不但与梁思成合不来,与同在美国的梁家长女梁思顺也闹到几乎决裂。

1925年7月10日,梁启超致信梁思顺等在美儿女,曾隐约提及此事:“思顺对于徽音感情完全恢复,我听见真高兴极了。

这是思成一生幸福关键所在,我几个月前很怕思成因此生出精神异动,毁掉了这孩子,现在我完全放心了……”按林徽因之弟林宣的说法:“梁思成、林徽因结婚以后,家庭生活充满矛盾。

……从性格上讲两个人很合不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处处让着林徽因,经常沉默。

林徽因对此很反感。

”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正式结婚——当林父在1925年死于流弹,林徽因之个人学业生活,及其生母之赡养,均全赖梁家照料,此种恩情,已将“林梁热恋”迫入必须修成正果的境地。

林、徐间的感情,按林徽因长子梁从诫的说法:“我一直替徐想,他在1931年飞机坠毁中失事身亡,对他来说是件好事,若多活几年对他来说更是个悲剧,和陆小曼肯定过不下去。

若同陆离婚,徐从感情上肯定要回到林这里,将来就搅不清楚,大家都将会很难办的。

南渡北归林徽因事迹

南渡北归林徽因事迹

南渡北归林徽因事迹
《南渡北归》是一部描绘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的史诗巨著,其中涵盖了林徽因的事迹。

林徽因(1904-1955)是我国著名建筑师、文学家、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知识分子。

以下是关于南渡北归过程中林徽因的一些事迹:
1. 抗日战争时期,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一同赴西南联大任教。

在此期间,他们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致力于保护国家文化遗产。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战火中艰难地进行古建筑调查,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 在西南联大期间,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共同创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他们为培养中国建筑事业的后继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3.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与梁思成返回北京。

他们积极参与故宫、颐和园等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为我国古建筑保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4. 林徽因还是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参与者。

她参与创建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并担任编剧。

她的剧本《九一八以来》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

5. 除了在建筑、文学、戏剧领域的成就外,林徽因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

她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新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南渡北归过程中,林徽因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的事迹体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担当与坚守,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建筑师林徽因的个人事迹

建筑师林徽因的个人事迹

建筑师林徽因的个人事迹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既然这样,那么建筑师林徽因的个人事迹有哪些?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建筑师林徽因的个人事迹,供大家参考!建筑师林徽因的个人事迹(精选篇1)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至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浙江杭州人。

它的原名是林徽因,它的名字来源于“石大雅四七:大思的继承人徽因,然后是白思的男性”。

后来,它经常被误认为是“林伟音”,一个当时的男作家,所以它被改名为“徽音”。

中国著名建筑师和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建筑师林徽因的个人事迹(精选篇2)林徽因早年立志投身建筑事业需要极大勇气,建筑师和建筑行业很长时间里都是男性垄断。

她最初想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但因建筑系不招女性而只好选择先进美术系,再选修建筑课程这样的迂回战术。

在林徽因后来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她不断将自己的女性经验和主体意识融入作品,成功证明了自己作为女建筑师的地位。

1935年,梁氏夫妇设计的北京大学女生宿舍建成,该建筑是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设计采用不对称的布局,造型简洁,比例匀称。

徽因心细,考虑女生手小,楼梯扶手比一般细小,体贴入微,备受称赞。

”抗战爆发前,梁氏夫妇在华北地区对存世古建筑进行了抢救性考察,其中的高光时刻就是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唐代佛光寺。

林徽因在东大殿北次间大梁上辨认出了“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的字样,意味着这座千年佛殿很有可能就是一位名叫宁公遇的女性出资重修的,欣喜之余,她还与宁公遇的塑像留下了一张著名合影。

(完整版)关于林徽因简介及小时候的故事

(完整版)关于林徽因简介及小时候的故事

关于林徽因简介及小时候的故事林徽因,福建闽侯人,是中国着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20世纪30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

从20世纪30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

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相关建筑方面的论文二十几篇。

在文学方面,她一生着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做出莫大的贡献。

林徽因简介,林徽因小时候的故事爸爸的掌上明珠林徽因生于杭州,祖籍是福建闽县(今福州市)。

出身书香门第,又是家中的长女,生得清秀可人,所以她从小就受尽宠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尤其得到父亲的宠爱,她的小名“徽徽”便是父亲经常挂在嘴边儿上的。

1912年,林徽因的祖父从杭州迁居到上海,林徽因进入爱国小学读书。

1914年,10岁的林徽因又随祖父到北平,与父亲林长民住在一起,三个月后祖父去世。

1915年,袁世凯称帝,林徽因随全家迁居天津英租界的红道路,在天津生活了一年。

从杭州到上海,到北平,到天津,童年的林徽因可谓大开眼界。

一个天资聪慧的小女孩儿,总是会用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来审视这个世界,接纳这个世界,她那幼小的心中,也许正在一点一滴地学会如何看待美,追求美,创造美。

这个点,恐怕最了解女儿的爸爸林长民也不能够完全了解吧。

即使看遍了大江南北那些优秀的建筑瑰宝,年幼的林徽因对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及其文化内涵,还未深刻理解,但是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外观样式,却使她感受到建筑艺术的诱人魅力。

1916年,林徽因又随全家返回北平,进入英国教会学校培华女中读书。

真实的林徽因,远比她的绯闻精彩,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真实的林徽因,远比她的绯闻精彩,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真实的林徽因,远比她的绯闻精彩,林徽因的爱情故事1、不是完美的女人,却是完美的母亲“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时值四月,春风十里,令人不禁吟咏林徽因的这句诗。

大多数人都以为这首诗是她对徐志摩的表白,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首诗是她写给儿子梁从诫的。

林徽因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却堪称完美的母亲。

和平年代里,林徽因用旧货店淘来的老家具、野外考察拾到的石雕与无数卷书,把租来的四合院修饰得极富文化气息。

她与孩子们一同阅读书籍,为他们朗诵诗文。

每逢假日,不同领域的学者前来,围坐在她精心布置的茶桌边,饮一杯清茶,畅谈文学艺术。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家人辗转逃难到西南,林徽因和梁思成亲手和泥、烧砖、垒房子,建起一座小房子,没有电、自来水和厕所,老鼠和蛇时常出没、木床上臭虫成群结队,条件异常艰苦。

但每天夜里,一盏油灯,梁思成在一块木板上写作,林徽因在旁查阅资料,还不忘用流利的英语,为孩子们讲解英文作品。

她身体力行,培养他们时时、处处阅读的好习惯。

2、爱,但不在爱里迷失谈到林徽因,总免不了说说她和徐志摩之间的故事。

林徽因在《悼志摩》里,也回忆了两人的往事,写得真诚、深情。

林徽因十六岁时,在英国与徐志摩相遇,后者很快便陷入了她清亮的眸里。

徐志摩坦言,自己是因为她才走上了诗歌的道路,她是落在他心湖里的一朵云,他甘愿做她手中所执的那把伞,永远呵护她。

徐志摩的深情感动了诗人泰戈尔,甚至曾代他向林徽因表白。

但林徽因最终选择了梁思成。

老诗人也爱莫能助,只能感叹: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唉!”多年以后,林徽因对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她欣赏徐志摩的浪漫与飘逸,但面对爱情,她却能保持理智、冷静,而不在爱里迷失自己。

但这也给她带来了许多非议,她唯一的女性朋友是外国人。

但她不介意,也不辩解,而是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与生活中:“我不会以诗人的美誉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

植物养育之名人故事:林徽因与她的花园。

植物养育之名人故事:林徽因与她的花园。

植物养育之名人故事:林徽因与她的花园。

林徽因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东方女性的代表”。

她的文学作品、建筑设计和艺术品收藏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界的一位重要代表。

然而,林徽因除了才华横溢的文学和艺术天赋外,她还是一位善于植物养育的女性。

林徽因对植物的热爱和养育开始于她十岁时,当她在山川湖海之间的孟家岭小学读书。

校园里有一片花园,里面种着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这种绚烂多彩的自然美景让她感到无比的惊喜和欣喜。

从此,她爱上了花草树木,开始养育植物。

在林徽因的花园里,她不仅养了各种各样的鲜花和绿植,还养了许多奇花异草,她对植物的热爱像是一种狂热。

她不但在收集植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才华和美感,更为重要的是,她从植物的生命和生态系统中汲取到了深刻的哲思和人生领悟。

林徽因的花园不仅是她让身心放松的场所,也是她与自然界纵横交错的心灵之地。

她常常在花园里行走,研究植物的生长规律、色彩意境和枝叶纹理,不断地寻找植物之美和它们所能带来的人类文化和审美价值。

林徽因的花园不但展示了她植物养育的才华和艺术技能,更熔合了她心灵的抒发和精神文化的沉淀。

在林徽因的花园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内心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喜悦,也可以领略她对美的讲究,对艺术的追求,对世界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林徽因知道,植物的生长是一种自然和谐的过程,它们不像人类那样执着和纷繁,而是不断地向阳生长,顺应着天地变化和人类的需求。

因此,她相信,只有用心去养育植物,才能真正感受到自然的姿态和生命的美好,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交互影响。

在林徽因的花园里,她不仅让植物生长得茁壮,更用她的才华和灵魂赋予了它们赤诚的生命和绚丽的美丽,这堪称植物养育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

她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让我们充分意识到自然之美和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协调关系,这是我们作为当代文化人理应认识的。

林徽因的花园,是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的延伸,也是她留给人类和世界的一份贡献和美好礼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徽因故事5则寄语: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今天为读者收录的是林徽因故事5则,希望大家喜欢。

林徽因的故事一:“太太客厅”逸事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住在北京东城总布胡同时,她家的客厅名为“太太客厅”。

当时,一批文坛名流巨子,包括朱光潜、梁宗岱、金岳霖等,常聚集在这里,一杯清茶,些微点心,谈文学,说艺术,天南地北,古今中外。

在“太太客厅”里,林徽因一直是最活跃的人物,读诗,辩论,她的双眸因为这样的精神会餐而闪闪发光。

朋友是林徽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优秀也是因为有他们的欣赏和激励。

作家萧乾就是在“太太客厅”里认识林徽因的。

那是在1930年,萧乾正与美国的安澜一同编辑期刊《中国简报》,经他的老师杨振声的介绍,萧乾访问了沈从文。

在这次见面后,他即以《当今中国一个杰出的人道主义讽刺作家》为题,写了一篇专访刊登在《中国简报》上。

1933年秋天,萧乾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蚕》寄给沈从文,请他指教。

当时沈从文正在编《大公报·文艺副刊》,他在萧乾的稿子上作一些修改后发表了,这使萧乾得益匪浅。

萧乾的这篇手稿现陈列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那天,还是燕京大学三年级学生的萧乾穿了一件新洗的蓝布大褂,与沈从文一起来到“太太客厅”。

萧乾早就听说林徽因的肺病很厉害,想象中她应是一脸病容;谁知当他看到林徽因时,不禁呆了。

只见她穿了一套骑马装,显得美丽动人,像个运动员。

原来她时常和朋友到外国人办的俱乐部去骑马。

林徽因对萧乾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

”这话给了萧乾很大的鼓励。

沈从文是常常到林徽因家去的,他从小在湘西长大,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底子。

林徽因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因为那里有着很离奇的情节,很特别的人物,都是她闻所未闻的。

沈从文碰到一些事,也会跑到林徽因家去寻求安慰。

有一天,沈从文差不多是哭着赶到林徽因家,说他的妻子张兆和到苏州娘家去了,他每天都给妻子写信,但得不到理解。

林徽因觉得这就是生活,生活就应有喜怒哀乐。

林徽因在她的客厅里认识了沈从文和萧乾,但这对师生在她去世后竟相互反目,这是她万万想不到的。

1932年,林徽因梁思成夫妇结识了美国朋友费正清和费慰梅夫妇,他们两家恰巧住在同一条胡同里,费正清说:“中国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梁氏夫妇在我们旅居中国的经历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时,费正清夫妇一起到梁家去,见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太太客厅”朗诵中国的古典诗词,那种抑扬顿挫、有板有眼的腔调,直听得客人入了迷。

而且,他们还能将中国的诗词和英国诗人济慈、丁尼生或者美国诗人维切尔·林赛的作品进行比较。

费正清曾和他们谈起哈佛广场、纽约的艺术家及展品、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剑桥大学巴格斯校园。

由于费慰梅有修复拓片的爱好,因此与林徽因夫妇更有共同的语言了。

林徽因的故事二:考察发现唐代建筑梁思成撰写的《清式营造则例》于1932年3月脱稿后,直到1934年才由中国营造学社出版。

林徽因除为这本书写《绪论》外,自开始至脱稿以后的数次增删修改,以及照片的摄制及选择等,都花去了她大量的精力。

梁思成在序言里写道:至少说,她便是这书一半的着者才对。

林徽因是一位古建筑学家,但她将科学家的缜密、史学家的哲思、文艺家的激情融于一身,在这门科学上造诣很深。

那时梁思成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大多经过她的加工润色,所以后来梁思成常常对人说,他文章的“眼睛”大半是林徽因“点”上去的。

1935年初,南京政府决定对山东曲阜的孔庙进行修缮和养护。

梁思成到曲阜勘察孔庙,并作修葺计划。

就在这时,林徽因的肺结核又复发了。

医院的大夫要求她卧床休息三年,林徽因只答应休息六个月。

每天,林徽因除了睡觉外,就进行写作。

2月,她的诗《忆》被选入杨晋豪编的《中国文艺年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6月1日,她的诗《吊玮德》发表在《文艺月刊》第7卷第6期上。

她的小说《钟绿》、《吉公》,诗《城楼上》,散文《纪念徐志摩去世四周年》等,发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

另外她还写了诗《灵感》,生前没有发表,后收入1985年出版的《林徽因诗集》。

1936年5月,林徽因觉得自己已经康复,便和梁思成到达洛阳,会同刘敦桢和陈明达等,一起考察龙门石窟。

接着又去考察了位于洛南市南郊的关羽墓,并到开封考察了宋代的繁塔,去泰安考察了泰山脚下的岱庙——这是历代帝王祭祀的地方。

日本人曾经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代的木构建筑,要看唐制木构建筑,人们只能到日本奈良去。

但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相信,中国这么大的地方,肯定会有唐代的木构建筑存在。

他们到图书馆去翻阅了很多材料,结果有重大的发现。

在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写的《敦煌石窟图录》里,有两张唐代壁画的研究引起他们的注意。

这两张壁画描述了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全景,并标明了每座寺的名字。

梁思成又在北平图书馆见到一本《清凉山(山西五台山)志》,里面有佛光寺的记载。

梁思成和林徽因估计这个地方由于交通不便,进香的人也不多,比较有利于古建筑的保存。

他们决定去碰碰运气。

1937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莫宗江、纪玉堂一起乘火车到太原。

之后坐汽车,到了半路改骑驮骡,往五台山进军。

在险峻的山路上迂回前进,有时连牲口也不肯向前,他们只好拉着毛驴步行。

这样走了两天,才到达位于五台县城东北60华里的佛光寺。

只见那里的唐代木构、泥塑、石刻、壁画、墨迹,以及寺内外的魏(或齐)唐墓塔、石雕,荟萃一处,相互依衬。

这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瑰宝。

梁思成在《寻找古建筑》一文中,详细地描述了他们在佛光寺的一些情况。

他说,他们第二天就开始了仔细的调查。

斗拱、梁架、藻井以及雕花的柱础都细看过,无论是单个或总体,都明白无误地显示了晚唐时期的特征。

当他们爬进藻井上面的黑暗空间时,在那里看到了一种屋顶架构,使用双“主椽”(借用现代屋顶架的术语),其做法只有在唐代绘画中才有。

这个“阁楼”里住着好几千只蝙蝠,它们聚集在脊檩上边,这使他无法找到在上面可能写着的日期。

除此之外,木材中又有千千万万吃蝙蝠血的臭虫。

他们戴着厚厚的口罩掩盖口鼻,在黑暗和难耐的秽气中好几个小时地测量、画图和用闪光灯照相。

在大厅里工作的第三天,林徽因在一根梁的根部下面注意到有中国墨的很淡的字迹。

这个发现对大家的影响犹如电击一般,没有比实际写在庙的梁上或刻在石头上的日期更让人欢喜的东西了。

当大家忙着想办法在佛像群中搭脚手架以便清洗梁柱和就近审视题字时,她把头尽量往后仰,从各个不同角度尽力辨识梁上的文字。

经过一番努力,林徽因认出一些隐约的人名,还带有长长的唐朝官职。

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右边的那根梁上,当时依稀可辨的是:“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

而在外面台阶前的石柱上刻的年代是“唐大中十一年”,相当于公元857年。

他们回北平后,林徽因见到朱自清和萧乾,还兴致勃勃地向他们描述考察时的情景。

林徽因和同伴们发现的佛光寺大殿,是当时国内已知的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林徽因的故事三:林徽因与林洙1948年秋天,林徽因家里来了一位叫林洙的姑娘。

她身材不高,鹅蛋形的脸上,长着端正的五官。

1955年林徽因去世,林洙于1962年嫁给了梁思成。

林洙1948年中学毕业后,随男友程应铨来到清华大学。

程应铨在建筑系任教,林洙想进先修班学习。

经程应铨介绍,林洙慕名去拜访林徽因。

她一进门,就听到里面传出一阵猛烈的咳嗽声。

林徽因问林洙考大学的事,林洙说自己没能考上,觉得数学、化学、语文还可以,最难的是英语。

林徽因一听笑了,说:“你和我们家的孩子相反,他们都怕数学,你为什么怕英语?”她告诉林洙,英语并不可怕,接着林徽因就谈起了北京的历史,并谈到了颐和园。

她说:“颐和园前山太俗气了,颐和园的精华在后山。

沈从文现在正住在谐趣园,你可以去找他,请他做向导。

由于清华大学不办先修班,林洙只得自己进行复习,有时还去听梁思成讲的西方建筑史和其他几个教授的课。

林徽因知道这些情况后,决定自己来教林洙的英语,规定每周二、五下午上课。

林徽因上课很严厉,这使林洙进步很快。

林徽因的身体越来越差,冬天到了,房里得有暖气,因此梁思成每天给林徽因烧暖气。

那是很累的活,要往大炉子里添煤,要倒炉渣,还要掌握好温度,梁思成不敢把这活交给别人去干。

另外,他每天定时给林徽因打针,有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梁思成都会。

为了让林徽因坐得舒服一些,梁思成给她放了各种各样的靠垫和垫圈。

林洙看到这些,心想,他真是个好丈夫呵!林洙的第一次婚姻是林徽因替她操办的。

当时林洙收到父母从香港辗转寄来的信,让她和程应铨尽快完婚。

为准备婚事,林洙准备卖掉自己的首饰。

这事不知怎么让林徽因知道了,就对她说:“营造学社有一笔用来赞助青年学生的专款,你可以先用这笔钱,以后再还。

”说着就把存折给了林洙。

第二天,林洙到银行里去取钱时,发现上面写着梁思成的名字。

以后林洙每次要还钱时,林徽因总是把话题岔开。

此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中,林洙才搞清楚,林徽因给她钱的时候,营造学社早就停办了,这其实就是林徽因自己的钱啊!1948年12月13日,解放军进入京郊清华园,进逼北平城。

一天深夜,老朋友张奚若带着两位军人来到林徽因的家,原来他们是解放军十三兵团政治部联络处负责人。

来人开门见山地说:“梁教授,我受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的委托,前来向你请教,城里有哪些着名建筑和文物古迹需要保护,请你把它们的位置准确标在这张地图上,以便我军在攻城时避开。

”梁思成和林徽因感动万分。

梁思成不仅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而且拿出了带领学生们收集古建筑文献时记载的《全国建筑文物简目》,把它们一并交给了解放军干部,并对他们进行了详细讲解。

后来,那张北平军事地图变成了《北平重点文物图》,在西柏坡,挂在了毛泽东指挥所的墙壁上。

解放后,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与梁思成等一起参加了国旗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那时,文工团经常到大学里去演出。

林洙从来没有接触过那些表现农民的秧歌剧,觉得很新鲜,就讲给林徽因听。

林徽因很感兴趣,有一次清华大学里演出大型秧歌剧《血泪仇》,林徽因得知后,执意要去。

林洙只得为她留一个位子,但林徽因从家里出来只走了几步路,就咳嗽喘息不止,只好回家躺下。

50年代初,北京市委领导决定大批拆掉大城墙和城门楼,人们都记得梁思成曾为此作了痛苦的抗争,其实林徽因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到1954年,林徽因已经病得很重,她仍然拖着颤巍巍的身子去找当时的市委领导辩论。

她充满感情地对他们说:“你们拆的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历史证明,她说的都是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