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 1 - 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 - 13 -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 - 23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概念: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①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是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的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 内环境(1)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内环境之间的关系(3)作用之一: 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4)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 a. 组织液、血浆②毛细血管壁细胞 b. 组织液、淋巴液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c. 淋巴液、血浆④血细胞 d. 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e. 血浆提示: ①—d ②—a ③-b ④-e ⑤-c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 主要成分(1)血浆(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 成分和含量相近, 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本质是一种盐溶液, 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 渗透压概念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与溶质微粒的关系影响因素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②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高一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

高一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

高一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1.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答案】B【解析】据题意分析,人在饥饿状态下,为了维持血糖的平衡,胰岛素含量减少,而胰高血糖素含量会增加,从而促进肝细胞中糖原的分解,以及一些非糖物质的转化,所以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①小腿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①小腿抽搐是由于血浆中钙离子浓度减低所致;②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③尿毒症是由于血浆中尿素含量过多所致;④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引起的,故①③④是由于内环境的成分发生变化引起,所以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稳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其水的来源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中⑦的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

(3)人体红细胞运输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________。

【答案】(1)[B]组织液A C (2)2/3细胞外液无机盐、蛋白质组织液和血浆⑶⑤→④→③→⑥→⑦6⑦组织细胞【解析】⑴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会引起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生活的体内环境,它包括血浆(不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主要成分都是水,无机盐和蛋白质,但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尤其是Na+,Cl-)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主要为H2CO3和HCO3-,其次还有磷酸二氢根和磷酸氢二根等。

pH为7.35~7.455.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6.内环境的作用: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7.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8.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都属于传出神经,(迷走神经一般属于传出神经),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意义: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9.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元的作用接收传导信息,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神经元的功能。

10.神经系统的组成11.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所有感觉(痛觉、痒觉、味觉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感觉的形成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12.脑干是具有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13.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14.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及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即是内分泌活动枢纽,又是神经中枢15.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做反射;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广西南宁市三中2024_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段考试题文含解析

广西南宁市三中2024_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段考试题文含解析
17.兴奋通过突触以神经递质的方式传递,如图所示。神经递质在突触的正确传递途径通常是()
A.③==›②→①B.①‹==›②→③
C.③→②→①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须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详细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变更,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广西南宁市三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文(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1.下图为果蝇正常翅基因诱变成异样翅基因的部分碱基对序列,异样翅的出现是由于碱基对的
故选D。
【点睛】
3.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近期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一种高耐盐的“海水稻”,使数亿公顷盐碱地有望成为粮仓。此杂交育种技术的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杂交育种的相关学问。
【详解】A.诱变育种 原理是基因突变,故A错误;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须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详细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化学信号,A错误;
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汗液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细胞外液渗透压:渗透压、酸碱度(pH值)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细胞外液渗透压:渗透压是溶液本身的一种性质,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来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血浆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血浆的渗透压与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大致相等,故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前者又叫生理盐水。

凡高于0.9%的NaCl溶液者称为高渗溶液,低于这则成为低渗溶液。

血浆渗透压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血浆中的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

由于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非常多,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晶体渗透压。

细胞内液:细胞内液是机体细胞总体所含的体液。

细胞的平均水含量约70%,细胞内液量约占体重的40%(女性约占体重的35%)。

这是由于细胞内液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肌群中,女性的肌肉不如男性发达,但体内脂肪较多(脂肪的含水量仅为10%~30%),因此女性的细胞内液占体重的百分率较低。

细胞内液中重要的阳离子是K+(约150mmol/L),Mg2+(20mmol/L),主要阴离子是P3-和蛋白质。

体液是高等动物细胞内所有液体成分的总括,不包括植物。

体液又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核液,细胞器的基质的细胞液;细胞外液:主要有组织液、血浆(非血液)、淋巴、脑脊液。

人体体液约占体重的65%左右,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称细胞内液,是原生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小部分存在于细胞外,称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

细胞内液并不是细胞液。

细胞液是指液泡内的液体,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B.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维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维持稳态需要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2.下列有关血浆pH和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维持细胞的渗透压B.正常情况下血浆pH为7.34~7.54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D.两者都属于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3.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①小腿抽搐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①尿毒症①组织水肿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4.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体液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B.泪液、尿液和消化液均不属于体液C.饮水过多,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内环境中5.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定状态①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①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①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7.下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那么BC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8.下列哪些离子在人血浆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A.钠离子和钾离子B.钠离子和氯离子C.钾离子和氯离子D.碳酸氢根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代谢废物的排出只能通过肾脏C.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实现间接的物质交换D.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获得10.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①①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①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 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水、无机盐等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 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11.如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①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若①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①增多C. ①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D. ①为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与淋巴进行交换,以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12.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B. ①属于血浆,①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①增多C. ①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13.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表示的含义相同B.由乙图可知,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甲图中淋巴和组织液是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D.由乙图可知,一般内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比细胞内液中的高14.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B.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C.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5.下列不属于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是()A.渗透压B. pHC.温度D.酶的活性1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若被破坏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导致疾病。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课时规范练26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课时规范练26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时规范练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基础练1.(2020山东淄博一模)人的血液通过离心可以分成血浆和有形成分两部分,有形成分又可分为上层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下层的红细胞。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血浆胶体渗透压会下降C.组织液中的大部分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血浆D.成熟红细胞通过厌氧代谢产生ATP以维持细胞内高钾低钠的状态2.(2020山东青岛二模)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B.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3.(2020山东一模)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

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4.(2020山东济南一模)正常人的血浆pH通常维持在7.35~7.45,与其中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在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反应的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B.血浆中过多的CO2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属于反射C.多余HC O3-通过肾脏以主动运输方式排出体外D.血浆pH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合理饮食5.(2020河北石家庄二模)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

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液中可以存在乙酰胆碱,甲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液和丙液中D.丁中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6.(2021年1月辽宁适应性测试)下图曲线为某人讲行1 min全速跑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的变化。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含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含答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体液各部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3.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含义: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据图填空]:图中①~⑥为人体内的液体,它们依次代表: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3)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连线]: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成分[填图]2.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成分完全相同吗?提示:不完全相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填表]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据图分析:(1)体内细胞只有通过F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据图填出参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需要的系统或器官。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D.皮肤,E.循环系统。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体液即为人体的内环境(×)(2)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血红蛋白、尿素等(×)(3)淋巴的成分与血浆完全相同(×)(4)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5)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渗透压越高(×)(6)人体内的细胞可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葡萄糖B.血红蛋白C.唾液淀粉酶D.呼吸酶解析:选 A 分布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呼吸酶)和分布于消化道内的物质(唾液淀粉酶)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答案】C【解析】静脉注射的药液将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浆,然后经过组织液作用于病变细胞。

故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联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内环境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原体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C.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器官和系统活动随之改变D.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答案】D【解析】病原体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血浆,组织液中,故A正确。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故B正确。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器官和系统活动的改变,故C 正确。

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4.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液体增多导致水肿?()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图中①-④依次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水肿是组织液增多,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5.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液被分解成氨基酸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答案】C【解析】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发生在小肠中,故A错误;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故B错误;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故C正确;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故D错误。

生物文档:专项四 三轮冲刺抢分练 抢分1 五、个体稳态与调节 含解析

生物文档:专项四 三轮冲刺抢分练 抢分1 五、个体稳态与调节 含解析

五、个体稳态与调节【适考原文汇总】1.(必修三8页)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说明内环境的指标极多,并不只是温度、pH、渗透压、血糖这几点。

内环境的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需要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运行。

2.(必修三12页小字)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具有信息分子。

基因表达、器官、种群和生物圈都存在稳态现象。

3.(必修三13页选择题)血浆中水的主要来源有: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

4.(必修三14页技能应用)糖和肉分别喂狗,几天后它们的血液中都有大量糖分,这说明非糖物质可以转化为糖类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5.(必修三19页)特定情况下,神经递质除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也能直接使某些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直接作用于效应器)。

6.(必修三25页下图)血糖的正常含量一般是0.8~1.2 g/L,主要来源是消化吸收,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7.(必修三26页模型建构)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8.(必修三31页)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9.(必修三32页资料分析)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肝脏和骨骼肌细胞中有机物氧化放能,主要去路是汗液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散热。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既涉及水平衡(渗透压)的调节,还涉及盐平衡的调节(课本只详细讲述了渗透压的调节).10.(必修三33页练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排尿不只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还通过水的溶解排出大量有害物质如尿素等。

激素传递速率不如神经调节快,神经递质传递又不如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快。

11.(必修三36页资料分析)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节测试附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节测试附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节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

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增加2.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

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

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疱的化学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液体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浆的pH通常为7.35~7.45B.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为37℃,并恒定不变C.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当D.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大量的缓冲对有关4.组织液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在组织液中增殖B.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使组织液减少C.肌肉注射后,药液进入人体后主要途径为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饮水量增多会引起人体组织液的渗透压下降5.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外界环境摄入的O2进入肝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呼吸系统→A→①→②→肝脏细胞B.①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②③D.肾炎导致①渗透压增加,②的量减少6.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血糖C.肾上腺素D.睾酮7.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浆8.下表为某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几天后再次测量,此人的各项数据与此表相同9.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10.组织水肿是人体内组织液增多所导致的。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后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后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生物试题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下列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解析:组织液可以扩散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只能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而不能形成组织液。

答案:D2.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答案:C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肝脏细胞和肾脏细胞都生活在组织液中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淋某某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解析:人体代谢过程中的各种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肝脏细胞和肾脏细胞都浸润在组织液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的外部环境;毛细淋巴管壁内侧的细胞外液为淋巴,外侧的细胞外液为组织液;消化液存在于消化道中,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所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答案:D4.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提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抑制尿液的形成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解析:一次性过量饮水会导致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降低,使其渗透压降低,从而使细胞吸水肿胀,功能受损。

治疗时可静脉滴注高浓度的生理盐水,提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使其渗透压恢复正常。

答案:A5.右上图是人运动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是( )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被消耗掉了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解析:乳酸进入血浆后,与NaHCO3反应生成了乳酸钠和碳酸,碳酸为弱酸,且能分解成CO2和H2O,CO2经呼吸排出,使血液中乳酸含量下降,pH基本不变。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2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2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选择题1.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不可能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恒定不变C.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就是神经—体液调节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析:选D 抗体存在于内环境中,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基本不变。

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

2.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解析:选C 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有运输激素的作用;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3.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解析:选B 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失水,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减少。

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使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因吸水而体积增大。

发生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组织肿胀时,该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会使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渗出,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形成局部肿胀,因此不是由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引起的。

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神经细胞内K+外流导致的,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会增加神经纤维外K+的浓度,导致K +外流减少,因此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 必修三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解析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 必修三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解析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1.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 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及其维持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A错误;B.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C.血红蛋白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会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中和,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明显变化,D错误。

故选B。

2.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②人吃酸性食品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⑤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A. ①②④⑤B. ②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⑤【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离子等含量有关,①错误;②人体血浆中含有调节pH的多对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等,所以人体吃酸性食品不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②错误;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③错误;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内环境稳态就会被破坏,④正确;⑤严重腹泻、呕吐时,在失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的无机盐,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淡盐水,Na+必须补充,⑤错误。

精品解析: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福州一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高二生物学科选择性必修一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 抗利尿激素增加B. 血浆渗透压降低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减弱【答案】A【解析】【分析】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详解】A、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A正确;B、哺乳动物脱水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血浆渗透压也会升高,B错误;C、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C错误;D、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D错误。

故选A。

2.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原理是A. 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 促进抗利尿溶液的分泌C. 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 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答案】A【解析】【详解】过量饮水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原因是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导致细胞吸水肿胀,因此可通过提高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方法达到细胞失水的目的,题干中提示用静脉注射高浓度盐水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一措施原理恰好是提高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方法,所以A选项正确。

3.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的A.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方面B.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为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 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D. 若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则组织液生成增多【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株洲市尧水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株洲市尧水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株洲市尧水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A.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C.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D.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参考答案:A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变形虫是否含有细胞核,因变量是生命活动,根据题意分析,去掉变形虫的细胞核后发现其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同种细胞核后,发现变形虫又能恢复各种生命活动,从题意中可以看出细胞核对变形虫的生命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故选A。

【考点定位】细胞核的功能2. 下列哪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猫的黑毛与蓝眼C.狗的身高与体重 D.羊的长毛和卷毛参考答案:A3. 人工催化鲤鱼产卵采用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的方法,理由是 ( )A.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C.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D.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使鲤鱼生长加快,提前进入繁殖期参考答案:C4. 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A.大脑两半球B.大脑皮层C.小脑D.中枢神经系统参考答案:B5. 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下丘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条件反射的完成和低级神经中枢无关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参考答案:B6. 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酶①为DNA解旋酶,能使DNA双链解开;酶②为DNA聚合酶,可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结合在一起B. 图中可体现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C. 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D. 若该DNA分子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 200个,则图示过程共需C 300个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图示酶①使DNA双链解开,为解旋酶;酶②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结合在一起,合成新的DNA单链,为DNA聚合酶。

渗透压试题

渗透压试题

渗透压试题试题一题目:下列有关渗透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浓度溶液的渗透压一定比低浓度的溶液大B. 1 mol/L的氯化钠溶液比1 mol/L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C.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无关,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D. 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溶质数量越多,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就越大解析:本题考查渗透压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选项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而非溶液的绝对浓度。

因此,高浓度溶液的渗透压不一定比低浓度的溶液大,故A错误。

选项B:1 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1 mol/L的葡萄糖溶液,虽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但氯化钠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成两个离子(Na+和Cl-),而葡萄糖是非电解质,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

因此,1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微粒数目多于1 mol/L的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也相应较大,故B错误。

选项C: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密切相关,而非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

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也越大,故C错误。

选项D: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溶质数量越多,即溶质微粒数目越多,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就越大,渗透压也越大,故D正确。

试题二题目:关于渗透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出汗可以使散热增多,同时也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B.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 血浆渗透压越大,抗利尿激素分泌越少,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D. 血浆渗透压的改变可引起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改变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和水盐调节的相关知识。

选项A:出汗是机体散热的一种方式,同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故A正确。

选项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如Na+、Cl-)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这些物质在血浆中占据主导地位,对血浆渗透压有重要影响,故B正确。

选项C:当血浆渗透压增大时,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也会增大,从而增强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少尿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外界环 境的变化过于剧列,或人体自身的调 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会 遭到破坏。
B. 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 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解析】腹泻引起的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D错;淋巴循环是 对血液循环的补充,淋巴管阻塞使水分过多地存在于组织液中而 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过敏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 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C正确;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B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通过一些生理现象的 分析,考查学生对于内环境中成分及其作用和免疫等知识。属于 理解层次。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分析能力。
(D )
①葡萄糖分解成CO2和水 ②抗体与抗原反应 ③淋巴因子 ④神经递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变式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 的各种变化,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D )
①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② 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尿素的生成
P147高考警示
组织水肿:组织液积累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 其引发原因如下。P148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 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
引起组织水肿。
过敏反应 淋巴循环受阻 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代谢废物积累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 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O2

环环
内环境
血浆 组 细

中 呼吸系统

CO2
物 尿素、水、无机盐
系 统
淋 巴 循 环
淋巴


质 泌尿系统、皮肤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思考:
1、整个过程 涉及到人体几大系统?
整个过程涉及到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大 系统。
2、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到最后被利用 至少要经过几层生物膜?
内环境概念的内涵
1. 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 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 的细胞内液提出的。
2.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 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 分。
3.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 界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 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P147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成分来源
①从消化道吸 收而来
②从组织液中 回渗而来
③淋巴在左右 锁骨下静脉汇 入
①血浆渗出毛 细胞血管壁
②组织细胞代 谢产生
①组织液渗 入毛细淋巴 管形成
②由消化道 吸收而来
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 化学成分 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
③所含化学成分有差异: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 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间的关系:
血浆
渗透
组织液
渗透(90%)
渗透(10%) 淋巴
淋巴循环
(2/3)
血浆 组织液 (1/3)(内环境) 淋巴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 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 B. 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 ④比①多,在生命活动中④比①更重要
P109 5 如图为人体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B )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练习
P109 1、下列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反应或存在的物质是
6层
思考:
3、血浆中CO2浓度与肺泡中CO2浓度哪个较高?
血浆中CO2浓度较高
4、消化道和呼吸道中的液体是否属于内环境?
不属于。
练习:P110 4
右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部分之间
的相互转化模式图,则( A )
A.乙的成分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氨基酸 B. 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C. 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 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 狭义的稳态, 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 仅仅针对内环 动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境而言。
六、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目前观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 络是机体维持稳成乳酸钠和碳酸
A. ①②④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⑥
五、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体温变化规律: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 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不同存在个体差 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 但一般不超过1℃。
2.稳态:
神经-内体液环-境免稳疫调态节的概念p8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
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渗透压90%以上来 源于Na+和Cl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7.35-7.45。 3、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的媒介
外 营养物质
界 消化系统

循液

量较少。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
(1)相同点: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 内环境,除蛋白质外化学组成基本相同。
(2)不同点
①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 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 管中。
②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 中的是体内各种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 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管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 单细胞生物
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 多细胞生物
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二 、体液
体 概念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分类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细胞间隙液)
淋巴
列表比较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