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每一对相对性状,无论是豌豆种子的粒形还是粒色,只
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看一对相对性状,依然遵循
。比例均为
。这说明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彼此独立,互
五、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
不干扰的。
在自由组合定律中,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每一性状出现的概率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风前一天我分页符ZNBX吃噶十
第7页 共8页
第8页 共8页
重组类型(表现型):黄色皱粒、绿色圆粒(指亲本 P 中没有的表现型)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主题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一、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1.1 生命现象的共性特征:组成与构造、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转化、生命活动的调控、生命活动的增殖与发展。
1.2 生命现象的多样性:形态多样性、功能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1.3 生物学的特点:现象性、普遍性、科学性、功能性。
二、生物系统与生物系统层级2.1 生物系统:由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体组成的动态系统。
2.2 生物系统层级:分子层、细胞层、器官及组织层、器官系列及系统层、个体层、种群层、生态系统层。
三、生物技术的应用3.1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转基因、基因治疗。
3.2 组织工程:人类组织与器官的修复与再生。
3.3 生物制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
3.4 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基因编辑等。
四、生物认识的三个重要里程碑4.1 显微镜的发明4.2 配对规律的发现4.3 DNA的结构与意义的揭示五、细胞理论的建立5.1 细胞学的前提:细胞是一切生命现象的基本单位。
5.2 细胞理论的主要内容:(1) 所有生命形式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2)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功能单位;(3) 细胞只由现有细胞分裂生成;(4) 细胞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的载体;(5) 细胞在生物界中进行功能协调和分工。
5.3 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六、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6.1 原核细胞:包括细菌和古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基因组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的内膜系统。
6.2 真核细胞:包括动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基因组结构复杂,有内膜系统。
七、生物信息学与生物数据7.1 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物学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学科。
7.2 生物数据:基因组数据、蛋白组数据等。
7.3 生物信息资源:生物数据库、生物网络等。
八、生物伦理8.1 生物伦理的概念:研究生物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8.2 生物伦理的基本原则:尊重个体、公正和责任。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第一章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1.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系统、生物命名法等2.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概念、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态位、生态平衡等3.生态问题生态环境的污染、生态失衡、生态破坏与生态保护等第二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1.起源和原生生物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原生生物等2.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变异、适应、自然选择等3.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进化、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关系等第三章细胞及其生命活动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组成、细胞器及其功能、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叶绿体、细胞骨架、中心体等2.细胞膜和物质运输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过细胞膜的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吞作用等3.细胞的代谢细胞的能量转化、酶、代谢途径、无氧和有氧代谢、细胞呼吸以及光合作用等4.细胞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和无丝分裂、染色体、遗传物质的复制和修复等第四章遗传与遗传的分子基础1.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2.遗传的分离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单因素遗传、二因素遗传、自由组合规律、连锁性遗传等3.分子遗传学基础DNA、RNA、基因的分子结构、遗传密码、基因表达调控等4.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细胞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第五章免疫系统1.生物的免疫机制非特异性防御机制、特异性防御机制、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等2.人类免疫系统人类身体的免疫系统、抗体、人造免疫等3.疫苗和疾病控制疫苗的概念、疫苗种类、疫苗的制备、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等第六章生物科学与社会1.生物技术和社会生物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伦理、基因治疗、生物农业等2.生态问题和社会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森林砍伐、生态灾害和生态保护等3.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生物学与化学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1.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指所有由细胞组成的有机体,具有遗传信息传递和能量转化功能的物质。
-细胞:生物的最基本单位,包含许多细胞器,如细胞核、质壁、细胞质等。
-有机体:由细胞组成、具有生命活动、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生物个体。
2.生命起源:-地球的年龄:大约46亿年前形成。
-原始地球的环境:主要是无机物质和小分子有机物质,缺乏氧气和稳定的气候。
-生命起源的理论:包括自然选择理论、地球原始蛋白质中的有机分子理论、原始海洋热液喷口理论等。
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生命起源的具体过程。
3.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分类的意义:便于研究、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依据。
-分类的基本原则: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结构和分子系统等。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指具有相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能繁殖后代的个体群体),再由物种组成属、科、目、纲、门等分类单位。
-生物的分类等级:物种→属→科→目→纲→门。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个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4.生物的进化:-进化的概念:生物种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包括宏观进化(种类形成)和微观进化(个体遗传信息变化)。
-适应与进化:生物在特定环境中适应生存,适应程度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繁殖,从而将适应性特征传递给后代,进化能够推动物种的适应性变化。
-进化的证据:主要有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
5.生物的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的现有理论:地球原始蛋白质中的有机分子理论、原始海洋热液喷口理论等。
-生物的起源和演化的环境:原始地球缺乏氧气和稳定的气候,生命可能起源于海洋。
-生命的起源:可能是由化学反应和分子自组装逐步形成的。
-早期生命的形态:通过进一步的进化,最早的生命形态可能是原核生物。
总结起来,生物必修二第一章主要学习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生命起源、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生物的进化以及生物的起源和演化等内容。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整理生物必修课程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以下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介绍了地球的形成过程和地球上最早的有机化合物的形成。
-探讨了地球上可能出现生命的条件,如水、适宜的温度和化学成分。
2.生命的起源理论-讨论了地球上最早生命的起源可能涉及的几种理论,如原始汤理论、气体交换论和海底喷射论。
-解释了这些理论的原理和支持证据。
3.早期生命的发展-介绍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解释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演化关系。
-探讨了早期生命的发展可能涉及的关键事件,如细胞、光合作用和氧气的产生。
4.进化的问题-讨论了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探讨了进化的证据,例如形态学相似性、遗传证据、生化证据和古生物学证据。
5.进化的机制-介绍了进化的两个基本机制: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
-解释了自然选择是如何推动物种适应环境、演化和分化的。
-讨论了遗传漂变是如何通过随机基因突变和基因频率的变化来影响进化的。
6.剧烈的环境变化对生物演化的影响-探讨了环境变化对生物的选择压力和适应能力的影响。
-介绍了一些生物对剧烈环境变化适应的例子,如耐旱植物和冷水鱼。
7.物种形成与灭绝-解释了物种形成的过程和机制,包括隔离、适应和基因流动等。
-讨论了物种灭绝的原因和影响,如自然灭绝和人为因素导致的物种灭绝。
以上是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的知识点整理,主要包括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早期生命的发展、进化的问题与机制、剧烈的环境变化对生物演化的影响以及物种形成与灭绝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学习生物学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1.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生态环境的组成及其变化4.生态环境保护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2.性状的分离规律和单因素遗传3.性状的综合表现及多基因遗传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5.遗传变异的意义和遗传多样性的维护第三章生物的进化1.进化的概念2.进化的证据3.自然选择和适应4.物种形成和进化的速度5.人类的起源和演化第四章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和调节1.神经元的结构和神经传递2.激素的种类、生产和分泌3.激素调节的机制和作用4.信息传递的协调控制和反馈调节第五章生命活动与细胞1.生命活动的特征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细胞膜的结构和作用4.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细胞分裂及其后续事件第六章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1.营养物质的获取及运输2.植物生长调节的激素及其作用3.植物的繁殖和发育4.植物的适应和保护机制第七章动物体内环境的调节1.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机制2.温度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3.血糖调节和代谢物质的运输4.免疫功能和机制5.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第八章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生物资源的概念和种类2.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3.生态旅游和生物工程4.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非生物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物群落和生物圈两个层次。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体息息相关,相互作用的居住区域。
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式,离子质交换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式。
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环境。
现代工业化进程导致生态环境有了破坏,生态环境保护变得日益重要。
多种法律措施都在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遗传物质的信息在生物体之间的传递。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去雄♀ ♂人工传粉高茎(F 1) 高茎(矮茎)的花 矮茎(高茎)的花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 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严格的 自花传粉 、 闭花受粉 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纯种 。
(2)豌豆不同品种间具有易于区分、能稳定遗传的 相对性状 。
(3)豌豆花 大 ,便于人工操作。
(4)生长周期 短 ,易于栽培。
(5)子代 多 ,便于统计分析,结果更可靠。
2. 相对性状: 同种 生物 同一 性状的 不同 表现类型。
3. 人工异花传粉步骤:母本去雄→套袋→ 人工传粉 →套袋。
去雄: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 雄蕊 ,防止 自花传粉 ;套袋目的: 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
注: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作 异花传粉 。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 父本 ,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 母本 。
4. 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熟记,会写遗传图解)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 分析 P 高茎 × 矮茎 ↓杂交 F 1 高茎 ↓ 自交 F 2 高茎(787) 矮茎(277) 3 : 1 具有 相对 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 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 显性 性状具有 相对 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 隐性 性状F 1自交,F 2出现 性状分离 现象,分离比为 高茎:矮茎=3:1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 和 隐性性状 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①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 显性遗传因子 ,用 大写 字母(如D )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 隐性遗传因子 ,用 小写 字母(如d )表示。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成对 存在。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 纯合子 ,如DD 、dd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 杂合子 ,如Dd 。
③配子中遗传因子 成单 存在。
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 一个 。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二第一章主要讲解了生命的基础和生物的形态结构。
本章节的内容在我们的生物学科中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总结本章的知识点。
1. 生命的基础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能够进行代谢、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生物可以被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是细胞内核不完整的生物,如细菌;真核生物是细胞内核完整并具有细胞器的生物,如动植物。
2. 细胞细胞结构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
细胞质是细胞的胶状物,包括细胞器和线粒体等。
细胞核包含基因,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维持等重要生命活动。
细胞膜是细胞的界面,对细胞的内外环境起着保护作用。
3. 细胞代谢细胞的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用于制造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等;分解代谢则是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以进行细胞能量的释放。
4.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
细胞增殖是指细胞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的方式增加数量。
细胞分化是指同种细胞从原始状态向不同的细胞功能分化和发展过程。
5.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等特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专有的结构,在细胞外形成一层保护层。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可以将光能转化为有用的能量。
大液泡则是植物细胞储存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器官。
6. 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但有丝状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特有的细胞器。
丝状质能够形成拟肌原纤维,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质网包含粗面内质网和平滑面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高尔基体则是细胞内分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总结来说,生物必修二第一章介绍了细胞生命的基础和生物形态结构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本质特征和生物细胞的组成。
这对我们理解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
新高一生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新高一生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新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高一生物必修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和概念。
下面将介绍该学期的知识点及其重要内容。
第一章细胞与生物膜1. 细胞的结构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组成。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溶胞质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2.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同时,细胞膜还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细胞的识别。
第二章细胞呼吸与糖原醇代谢1. 细胞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质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
包括三个阶段:糖解、氧化、磷酸化。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2. 糖原与葡萄糖的代谢糖原是动物体内的能量储备物质,通过糖原醇代谢产生葡萄糖燃料。
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主要能源。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物质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
DNA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复制和修复遗传信息。
2.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包括mRNA、tRNA、rRNA 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RNA在细胞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第四章生物基因组1. 基因与表现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素,由DNA组成。
基因的表达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征与性状。
2.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遗传信息的传递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第五章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1. 克隆技术克隆技术通过核移植等方法复制和繁殖生物个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在风险。
2.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用于改良和调控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有助于农业和医学领域的发展。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与环境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 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可以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 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2.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 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等,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 实验过程。
- 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P)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₁)全部是高茎豌豆。
- 让F₁自交,得到的子二代(F₂)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且高茎∶矮茎 = 3∶1。
2.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这些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
-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 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 所以F₁(Dd)产生的配子中,D∶d = 1∶1。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含D的配子与含d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所以F₂中会出现DD∶Dd∶dd = 1∶2∶1的比例,表现型为高茎∶矮茎 = 3∶1。
3.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 测交的概念。
- 让F₁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 测交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 用F₁高茎豌豆(Dd)与隐性纯合子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后代高茎(Dd)∶矮茎(dd)=1∶1,这一结果验证了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
4. 分离定律。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假说 - 演绎法。
1. 提出问题。
必修二生物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生物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1. 生物的特征:有机体结构、功能和遗传。
2. 有机体结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可以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
3. 有机体功能:自养、呼吸、运动、感应、内分泌、排泄、生殖和适应能力。
4. 生物的遗传:遗传物质是 DNA,遗传信息通过基因在个体之间传递。
5.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按照共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包括形态、生理、生态、遗传等方面。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细胞膜:由脂质双层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胞浆,包括细胞器和细胞内液体。
4.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信息。
5. 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溶酶体等。
6. 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胞吞是细胞摄入外物质,胞吐是排泄废物或分泌物质。
7. 细胞的功能:代谢、生长、分裂和差异化。
以上是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以及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探索生命的起源、发展、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体的种类、分类、遗传和进化规律等。
本章主要涉及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分类学等方面的知识。
一、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一种物质形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有机体构成的生命系统、具有新陈代代、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代谢、繁殖和发育等生命功能。
2.生物体的结构生物体由细胞组成,是多细胞体和细胞体两大类,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的组成单位。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
3.生物体的功能生物体的功能主要包括营养、呼吸、排泄、信息传递、生殖和运动等,这些功能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障。
4.生物体的调节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调节,维持内稳态,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保持内部稳定性,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5.生物体的增长与发育生物体在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来实现生物体的增长与发育,并伴随着形态和功能的变化。
6.生物体的遗传生物体的遗传特征是通过基因进行遗传,遗传是生物体传递自身特征的关键。
7.生物体的进化生物体是一种动态的系统,通过变异和选择,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生物种类,这就是生物的进化。
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蛋白质合成和分泌以及物质运输等。
2.组织的形成和功能组织是由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细胞聚集而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协调组织内的细胞,实现生物体的功能。
3.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为实现生命活动提供保障,如心脏、肺、肝脏等。
4.器官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器官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具有相互协调的功能,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等。
5.生物体的生物能转换生物体利用新陈代谢将外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体内部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呼吸作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花的结构雌蕊结构双受精果实和种子形成与结构生物必修2 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概念分析一、遗传学中常用及1.交配方式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受粉)闭花,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植物()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1.(1豌豆是自花传粉 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3.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杂交(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7 书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异花传粉):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取粉→授粉→套袋(防干扰)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一)★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 ×dd↓↓F:高茎豌豆F:Dd 11↓↓自交自交F: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DD Dd dd 221: 2 :1 1 : 3测交一对相对性状★:的隐性纯合子杂种子一代高茎矮茎dd 测交Dd ×d 配子 D ddd测交后代Dd矮茎高茎1 1 :实质:基因分离定律的中,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隐性性状(并且显性性状:≈ 3 :1杂交两对相对性状的:(二)yyrr :YYRR ××绿皱P P:黄圆↓↓YyRr F:F:黄圆11↓↓自交自交yyrr rr yyR Y:黄皱绿皱FYR :F黄圆绿圆----2–—21 :3 :3 ::9 3 :3 :1 9:1:种表现型,比例种组合方式,代中在F有169种基因型,49:332YYRR 1/16YYRr 2/16双显(Y_R_) YyRR 2/16 9/16 黄圆亲本 YyRr 4/16 类型纯隐(yyrr) yyrr 1/16 1/16 绿皱YYrr 1/16单显(Y_rr) YYRr 2/16 3/16 黄皱重组yyRR 1/16 类型绿圆) yyRr 2/16 3/16 单显(yyR_ ,× yyRR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YYRR × yyrr,但亲本为YYrr。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分离定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遗传学实验的科学杂交实验包括:人工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首先选择了相对性状明显和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进行杂交,其次运用了科学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研究。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5)分离定律在杂交育种方面的应用是:选育出显性性状的个体后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以获得纯合子;选育隐性性状的个体时无需连续自交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
拓展:①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3:1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
②一个生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以从亲本自交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来判断,出现分离则为杂合子。
二、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内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拓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通过测交实验,若测交实验出现1:1,则证明符合分离定律;如出现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验证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通过杂合子自交,如符合9:3:3:1及其变式比,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不符合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熟练记住杂交组合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并能熟练应用。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备知识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 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4.结果: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 又可进行减数分裂)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分裂间期: 染色体复制, 细胞大小略有增大前期: 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减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数末期: 染色体、DNA数目减半分前期:(对二倍体生物而言, 已无同源染色体)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断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末期: DNA数目再减半三、精子的形成过程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1.相同点: 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2.不同点: 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体均等分裂), 精原细胞的分裂为细胞质均等分裂;②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 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 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
六、配子种类(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不考虑交换)(1)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 2n种1个精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 2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1个雄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的种类: 2n种(1)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 2n种1个卵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 1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1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 2n种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八、通过图像、曲线判断分裂方式、所处时期——三看识别法(二倍体生物)九、同源染色体的特点、判断程序1.特点: ①来源: 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②形态、大小一般相同③行为: 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两两配对(即联会)2.判断程序十、同源染色推、染色体、四分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 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十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十二、受精作用1.概念: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叫受精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复习整理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 × 矮茎豌豆
× dd
↓
↓
F1:
高茎豌豆
↓
↓自交
F2: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dd
3: 1
2 :1
★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测交 Dd
× dd
配子 D d
d
测交后代 Dd
高茎
1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dd 矮茎
1
DD
F1:
Dd
自
交
F2: DD Dd 1:
1/16 绿皱
YYrr 1/16
重 组 单显(Y_rr) YYRr
类型
yyRR
2/16 1/16
3/16 黄皱
单显(yyR_) yyRr 2/16
3/16 绿圆
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 YYRR × yyrr,但亲本为 YYrr ×
yyRR,
F2 中重组类型为 10/16 ,亲本类型为 6/16。
父本,甲为母本为反交(二者是相对而 传还是细胞质遗
言的)
传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
×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
×乙(♂)为反交。
2.性状类
性状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
式等。
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 表现出来的性状。
4.基因型
基因
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P67)
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遗传与进化1.遗传基础-介绍了基因、染色体、DNA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
-解释了基因的表达与控制机制,介绍了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遗传与进化-详细介绍了遗传的变异、随机性和可遗传性。
-研究了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如突变、基因漂变、遗传偶合等。
-着重介绍了自然选择与繁殖隔离对进化的影响。
3.单倍型和嵌合型-解释了单倍型和嵌合型的概念和意义。
-介绍了联锁和连锁不平衡的现象。
4.人类遗传与进化-研究了人类的进化历程,探讨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分析了人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生物工程与技术1.DNA技术基础-介绍了重组DNA技术和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解释了DNA指纹的原理和应用。
探讨了基因工程与生物信息学的关系。
2.人工选择与转基因技术-研究了人工选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如家畜和作物的改良。
-分析了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如转基因植物的耐逆性和抗病性等。
3.细胞工程与克隆技术-探讨了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分析了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和应用。
第三章:细胞与遗传1.细胞的复制与分裂-探究了细胞的复制和生长过程。
-详细介绍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解释了同源染色体互换和基因重组的现象。
2.DNA与蛋白质合成-分析了DNA的复制过程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详细讲解了DNA的信息传导,如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3.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了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包括转录调控和染色质调控。
-解释了基因突变和DNA修复的过程。
4.基因与优生优育-探讨了基因与智力、身高、性别等特征的关系。
-详细介绍了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物的种群与群落-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解释了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如共生、捕食、竞争等。
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如食物链和食物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
1、豌豆的特点
(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交,一般为纯种。
(2)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去雄(开花之前)→套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传粉→套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说明
P表示亲本,♂表示父本,♀表示母本
↓表示产生下一代
F1表示子一代
F2表示子二代
×表示杂交
×表示自交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
决定,用大写字母表示(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
子决定,用小写字母表示(矮茎用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为DD,纯种矮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dd。
(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发生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五、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相关概念
1、交配类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2、性状类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等。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黄、白)。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来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4、个体类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基因型+环境条件→表现型
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