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九大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的教师能力结构
信息时代的教师能力结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他们需要具备全新的能力结构,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需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信息时代的教师能力结构。
信息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具备获取、评估、组织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师应当具备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包括互联网、电子邮件、多媒体等。
他们需要能够有效地搜索和筛选信息,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能够将信息整合到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意能力。
在信息时代,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模式。
教师应当能够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开发和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他们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信息时代的教师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信息时代的教学越来越强调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到教学中,提供更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他们应当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教师还需要具备个性化教学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教师应当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支持。
他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信息时代的教师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信息时代的教学注重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教师应当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同事、家长和学生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他们需要能够与其他教师合作,共同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他们还需要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信息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创意能力、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个性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这些能力结构将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环境和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标准引言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能力。
为了确保中小学教师具备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需求,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概述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标准。
标准一:基本硬件操作能力- 具备操作计算机及相关硬件设备的基本能力;-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 能够正确连接和配置多媒体设备,并进行简单故障排除。
标准二:教学资源应用能力- 理解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并能根据教学需求进行选择、评估和使用;- 熟悉各类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 具备多媒体教具的运用能力,能利用教学素材进行教学设计。
标准三: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 具备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包括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评估等方面;-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科知识的创新探究;- 具备信息安全与法律意识,能够正确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
标准四:教学管理与评估能力- 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学管理,包括排课、考勤和学情跟踪等;- 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生评估与测验的能力;- 能够利用教学数据进行分析和反思,优化教学过程。
标准五:教育研究与资源共享能力- 具备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育研究;- 能够参与在线教育社区和资源共享,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
结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各级教育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评估机制,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同时,教师个人也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素养,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需求。
信息时代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发表时间:2011-12-07T15:11:54.413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9月上期供稿作者:牛浩[导读] 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
牛浩(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9-0000-01 摘要:信息时代呼唤教师角色的迅速转换和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如何进行角色转换及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其能较好的进行信息时代的角色转换,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提高高职教师信息素养一、信息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渗透到社会生活与工作的各个方面,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材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要求,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解决教育、教学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的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当中,主要指学科教师能够熟练的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教师的信息素养及教师新角色的关系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
目前我国教师的信息素养低的主要表现为:(1)信息意识弱、信息敏感度低。
教师的学位和学历层次普遍偏低,这是因为我国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信息面窄,缺乏对信息的敏感和处理能力,甚至有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现象发生。
(2)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够,因此缺乏信息意识和观念,许多时候教师不是去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而是逃避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们更是裹足不前。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
所以当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新者,必然要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增强信息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变化,肩负起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重任。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广义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方面的素质,其中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
狭义的信息素养通常只指信息能力,着重于信息的获取、交流、分析、信息检索和评估,是一种理解、发现、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认知能力,已成为新时代教师的必备素质。
教师信息素养是一种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素养、多媒体技能、网络运用能力、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等。
二、教师应当具备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环境下,作为当代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种信息素养。
1.信息获取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收集各种学习资料和信息,能熟练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在网络时代,除了常规的途径外,教师还可以从互联网获取大量信息。
网络信息具有数量庞大、超文本链接、格式多样、良莠并存等特点,因而从互联网获取的信息对教师信息获取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利用专业网站或利用专题网站进行检索、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利用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浏览的方法、应用分类目录和网络资源指南检索、利用专用搜索软件进行检索的能力;具有超文本阅读的能力和信息鉴别的能力。
2.资源整合的能力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资源的筛选、组合和应用三个方面。
(1)资源的筛选能力能够从大量的资源中剔除无关资源,最后挑选出教学所需要的资源。
信息时代呼唤教师的信息素养
人们在离开学校后仍然需要继续接受教育, 才能适应不 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也才能满足人们自我完善、 自我发展的需 要, 由于人们自我发展是多元化、 多层次的, 一般的正规学校 不能够满足这种需要,而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学校、网络学
校、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可以在承担这一切已经成为世界上所有关心教育的人们的一种 共识。 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 大都在围绕这些方面 进行努力。 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引发学习的革命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 人们的学习方式 ,是继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后的第三次人类学 习的革命。 例如, 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 过程,而代之以按照 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兴趣选择适合 自己水 平和生长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新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 一隔离的语意, 书面符号交流, 而是集声音、 图像、 动画等多种 信息形态的超文本系统, 更有利于学生包括教师对知识意义 的生动构建与拓展、 创新。 同时, 教育也由学校教育的一定时间区段 、 一定场所实施 组织 式转向了没有人学年龄、 没有毕业年龄、 没有一定教学 时间地点,以发展个人个性特长与更新职业技能为目 标的终
科教学的现代技术支撑。 由此可见 , 无论从职业工作的需要 , 还是从一个人进人现
代文明社会的需要来说, 都需要接受信息技术的教育。 信息技 术应该而且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基础教育课 《 程改革纲要(试行)》 提出了六个目 其中之一就是要“ 标, 改变 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 , 倡 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同时, 还强调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 整合, 可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对教师的自 身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诸方面的综合素养,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方能成为跨世纪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那么。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对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对科学技术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转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热爱教育,甘作铺垫的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尚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更要有甘作铺垫、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能心甘情愿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2.严格要求,真诚关爱学生的师德情感。
尊重、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教育学生的先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力量的发挥和“亲其师、信其道〞目标的实现,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根底。
当然,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应是公正、适度、合理、科学的,要遵循“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那么,做到爱而有“格〞、严而有“度〞。
3.以身作那么,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和引导者,首先要在道德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做“人之楷模〞,要遵守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标准,并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平安、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
4.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时代精神。
教育活动不是某一个教育工作者或某一个教育小团体所能完成的,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集体的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在掌握基本信息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信息时代所应具备的终身学习能力。
具体来说,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意识: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能够及时捕捉到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
信息知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范围等。
信息能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包括信息检索、信息处理、信息评价等能力。
信息道德: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时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如保护学生隐私、不传播不良信息等。
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教师的信息意识较为薄弱,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和捕捉能力还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
一些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缺乏正确的道德规范,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信息意识的培养: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增强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
深化信息技术的学习:通过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班、自主阅读书籍等方式,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
强化信息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加强信息道德建设:通过制定相应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规范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行为。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教师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宣传,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需求。
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和提高是当前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加强信息意识的培养、深化信息技术的学习、强化信息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及加强信息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我们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浅谈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
提高人的素质关键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只有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
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各种品质的综合。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础条件。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因此,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是否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将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掌握现代教育技术1.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主张通过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强调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媒体(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改变传统、落后、刻板的教学模式;强调教育的社会化、终身化,不断更新知识等。
2.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运用教学设计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以教学理论和学生理论为指导。
不同的学习理论其教学设计原则也有所不同,应很好地进行学习和领会。
二是不要形成单一的固定模式。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教师所采用的策略方案和过程模式可以有不同的风格。
3.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探求规律、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活动。
从事教育技术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工作,必须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研究。
这是促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教学研究还可以指导和促进教学,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必须通过教学研究来总结与提高。
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参考文档:
一、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发展
1.1 信息时代带来的教育变革
1.2 教师在信息时代的角色定位
二、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
2.1 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
2.2 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
2.3 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三、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
3.1 信息技术能力的定义和分类
3.2 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信息技术能力
3.3 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
四、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结合的应用案例
4.1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4.2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4.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师间的教学资源共享
五、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与评价
5.1 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5.2 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方式
六、教师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
6.1 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2 教师的持续发展路径和途径
附件:
1.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计划范例
2.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自我评价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 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创造性成果及作者的权益的法律法规。
- 数据隐私: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处理的相关法规。
- 网络安全法: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网络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
- 信息安全:保护信息系统及其相关设备、数据和信息资源不受非法侵害的安全性要求。
- 个人信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的各种信息。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信息素养与教学能力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信息素养与教学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和利用信息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与教学能力成为教师必备的核心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信息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信息素养对教学能力的影响信息素养是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评价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等方面。
首先,信息获取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的基础。
教师需要从互联网、教育资源库等平台上获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整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信息加工能力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
教师需要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选择对学生有启发性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深度。
再次,信息评价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线作业、实时测验等方式,获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评价,进而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最后,信息应用能力是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基础。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教育软件等资源,设计出富有创意和灵活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信息素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通过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够更好地应对信息化教学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
二、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能力的策略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培养策略。
首先,教师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育前沿理论和信息化教学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其次,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学校可以建立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培训机制,为教师提供各类培训课程和资料,鼓励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活动。
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信息化教学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和平台。
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
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
教师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信息素养即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
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 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
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
2、多媒体素养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媒体。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掌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过程并尽量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和Flash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网络素养网络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
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博客或自己制作的网站(页)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
4、课程整合素养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具备把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算式。
由于有了前面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以及一年级学习2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对运算顺序的掌握,并且在上节课学习了连写竖式的的写法,实际上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什么难点,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适当提高了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课本提出的问题。
信息素养:当代教师必备的素质
信息素养:当代教师必备的素质摘要:信息时代的特征、新型人才的特点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巨大影响促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它是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对于当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
关键词:信息素养;终身学习;专业化所谓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中,高效地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有效地应用信息的综合素质。
考虑教师职业的教育性特点,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包含信息导航、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心理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等能力。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信息时代的特征所决定1.信息资源成为社会的战略资源。
国际通信联合组织发布的(全球共享基本通信与信息服务声明)概括了知识与信息在信息时代的五大价值:(1)知识与信息是正在形成的全球信息社会的生命线与社会基础;(2)知识与信息是发展中信息经济的主要资源;(3)知识与信息是日益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的中心,并正在促进一个以一系列崭新的遥距模式为特征的遥距经济(tele—economy)的产生和发展;(4)知识与信息将对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划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决定企业与国家经济的竞争能力,并且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与模式;(5)知识与信息比任何时候都更具有威力,它们将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商品,是效率与效益的关键所在。
2.信息总量急剧增加,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面对海量的信息,研究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去获取、处理和利用各种信息就显得特别重要。
3.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生产转向依靠高新技术、智力资源;人际沟通和交流方式变得多样、高效;思维方式由线性思维逐渐过渡到立体网络思维,大幅度拓展了人类的思维空间。
二、信息时代所要求的新型人才的特点所决定1.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
日本学者增田米二在其论文(信息社会给教育的影响)中指出:“信息社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会生产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人,信息社会的教育亦可称信息能力教育。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技能与素养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技能与素养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以适应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化教学。
本文将探讨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技能与素养,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信息技术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技能之一是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包括掌握各种教育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能够有效利用教育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在线作业布置和批改等。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媒体编辑等基本能力,以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班、自主学习并实践,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例如建立教师技术支持团队,为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
二、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另一个核心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管理和信息传播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教学资源,筛选并评估其质量,有效地管理和组织所获取的信息,并能够运用各种手段和渠道传播信息。
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学校提供有关信息素养的培训和指导,并将信息素养纳入教师培训和评估的内容中。
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关注当前的教育技术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技能之一。
教师需要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地设计信息化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的方法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学设计培训、与同事交流和分享教学设计经验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学校也可以建立教学设计团队,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的指导和支持。
四、创新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设计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能够积极探索和应用教育技术的新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鼓励。
数字化时代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数字化时代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1. 基本技能:教师应具备掌握基本的数字化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技能,如操作电脑、网络、移动设备、文件管理等。
2. 信息搜索与评估:教师应了解有效地使用搜索引擎,判断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3. 信息处理与分享:教师应能够使用数字化工具处理信息,包括制作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能够进行网络协作和资源分享。
4. 教育应用与创新:教师应具备数字化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能力,推广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化学习。
5. 安全与保护:教师应明白数字化世界中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应保护的重要性,在平时的使用中谨慎对待信息,维护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
6. 信息素养的提高:教师应具备持续学习、自我调整和不断完善自己信息素养的意识,积极参与数字化教育相关的课程、培训和研讨活动。
信息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九大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九大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设计和组织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交流和分享等已成为当今教师常常采用,这对教师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当具备九大信息素养.一、信息获取能力在网络尚未到来之前,教学信息主要是通过教学参考书、报刊、杂志等常规途径获取的.而在网络时代,除了常规途径,还可以大量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网络信息具有数量庞大、超文本连接、格式多样、良莠并存等特点,因而从互联网获取教学信息对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是要具有信息检索能力.互联网为知识爆炸提供了最好的释放空间,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庞大得难以统计,并且每时、每刻都在高速增加,在如此庞大和快速变化的信息网里,尽管有简单、快捷的搜索工具,要精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也并不是一件易事,确定关键词、二次检索以及搜索式阅读等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
其次是要具有超文本阅读能力。
网络信息的交互性连接一方面使得所需要寻找的相关信息大量呈现,为获取目标信息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源;另一方面却使得网络阅读比较困难,次要的或具有诱惑力的信息常令人偏离目标,造成网络迷失。
所以网络阅读不仅要具有本文阅读中所要求的理解能力,还需要时时把握阅读目标、保持清醒的头脑。
再次是信息鉴别能力.报刊、杂志等传统媒质所发布的信息经过了严格的筛选,错误率小、可信度高.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者多元并存,官方的、民间团体的和个人的等都可以随时将自己的信息发布出去,因而信息的质量是良莠并存,这对读者的鉴别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读者需要具有判断信息的善与恶、真与伪、优与劣的能力.二、资源整合能力从互联网上获取的教学资源,能否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资源的筛选、组合和应用三个方面:资源筛选能力。
新时代教师的十大素养
新时代教师的十大素养一、专业知识素养在新时代,教师的首要素养之一是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的学科知识,并能够把这些知识有机地结合到教学实践中。
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等相关的知识。
二、教育科学素养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学素养,了解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评价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科学知识,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意识与实践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与实践的能力。
他们应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跨学科综合素养新时代的教师还应该具备跨学科综合素养。
他们应该具备多学科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通过跨学科的视角,教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多元文化意识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多元文化意识。
他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并能够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传授多元文化知识。
通过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六、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教师作为社会的培养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
他们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履行职责,关心和关爱学生。
同时,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注重自身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七、信息素养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他们应该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和利用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并能够辩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通过提高信息素养,教师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信息支持。
八、协作与沟通能力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协作与沟通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与同事和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而且,教师还应该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九、反思与自我提升教师应该具备反思与自我提升的能力。
以下哪些是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以下哪些是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以下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不仅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还需要掌握各种信息技能,如信息检索、数字化创作、网络交流等。
只有掌握信息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其次,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创新能力。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者,教师需要时刻思考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探索教育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新理念。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拥抱变化,勇于探索未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再次,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协作能力。
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教育者需要与同行、家长和社会各方面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在知识共享和教学经验交流中实现协作互惠,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最后,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自我学习能力。
随着科技和知识不断更新,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技巧,掌握新技术和新观念,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育水平。
总之,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不仅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提供支持,也为未来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希望广大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发挥教育教学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时代教师所应具备得九大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时代得来临,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为核心得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得应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设计与组织网络环境下得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交流与分享等已成为当今教师常常采用,这对教师得素质、特别就是信息素养提出了新得、更高得要求。
笔者认为,信息时代得教师应当具备九大信息素养。
一、信息获取能力在网络尚未到来之前,教学信息主要就是通过教学参考书、报刊、杂志等常规途径获取得。
而在网络时代,除了常规途径,还可以大量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
网络信息具有数量庞大、超文本连接、格式多样、良莠并存等特点,因而从互联网获取教学信息对教师得信息获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就是要具有信息检索能力。
互联网为知识爆炸提供了最好得释放空间,互联网上得信息量庞大得难以统计,并且每时、每刻都在高速增加,在如此庞大与快速变化得信息网里,尽管有简单、快捷得搜索工具,要精确地检索到所需要得信息,也并不就是一件易事,确定关键词、二次检索以及搜索式阅读等都需要一定得专业素养。
其次就是要具有超文本阅读能力。
网络信息得交互性连接一方面使得所需要寻找得相关信息大量呈现,为获取目标信息提供了充足得信息源;另一方面却使得网络阅读比较困难,次要得或具有诱惑力得信息常令人偏离目标,造成网络迷失。
所以网络阅读不仅要具有本文阅读中所要求得理解能力,还需要时时把握阅读目标、保持清醒得头脑。
再次就是信息鉴别能力。
报刊、杂志等传统媒质所发布得信息经过了严格得筛选,错误率小、可信度高。
而互联网上得信息发布者多元并存,官方得、民间团体得与个人得等都可以随时将自己得信息发布出去,因而信息得质量就是良莠并存,这对读者得鉴别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读者需要具有判断信息得善与恶、真与伪、优与劣得能力。
二、资源整合能力从互联网上获取得教学资源,能否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得应用,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得资源整合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资源得筛选、组合与应用三个方面:资源筛选能力。
即能够从大量得资源中剔除无关资源,并进行价值判断,如资源得优劣、真假、善恶等,最后挑选出教学所需要得资源。
资源组合能力。
即能够将她人得资源进行修改、加工、合并,构建一个为自身个性化教学所需要得新资源。
一个资源整合能力强得教师能够在分析、鉴别她人资源得基础上,吸收优点,将其融入到自己资源构建框架与体系之中,为自己得教学服务。
资源应用能力。
即能够将资源作为创设教学情境、解决教学难点、搭建演练平台、检测教学效果等得教学手段、工具与环境得能力。
整合资源得目得就是为了应用,应用既就是资源价值得实现途径,也就是资源整合得航标。
三、网络工具应用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与网络得一些基本技能,能够应用一些基本得工具,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学中得一个基本前提。
这些工具主要有:获取信息得工具,如搜索引擎、专业网站等,利用这些工具,可以为获取各种信息资源提供极好得帮助。
加工处理信息得工具,主要指各类软件,如用来编辑文档得Microsoft Word、开发多媒体课件得Authorware、处理数据得Microsoft Excel 、制作动画得Flash等。
传递与发布信息得工具,如PowerPoint、E-mail、BBS、ftp等。
保存信息得工具,如网络硬盘、服务器空间、光盘、移动硬盘、U盘、软盘等。
协作学习得工具,如新闻组、聊天室、网上传真、论坛等。
另外,教师还应当具备一些资源管理得技能。
如本地资源得查找、分类、储存、提取,为网络资源建立收藏夹、多窗口浏览、资源下载等。
四、基于网络得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本就是教师所应具备得基本功之一,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得要求,如教师要能够设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协作学习策略、设计基于网络资源与工具得学习任务、依据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得心理特征设计学习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得智能化优势对学习中出现得问题进行诊断等。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冲击了原有课堂教学中得师生两极关系,媒体、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学系统中得三极,从而导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得变革,能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得主体、教师成为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与问题得指导者与咨询者,需要教师懂得设计新型得教学模式,开发有效得学习活动,促使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锻炼思维、发展能力。
笔者在英语网络教学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基于网络环境得教学设计五个“化”,具有一定得实效性与可行性。
这五个“化”就是:学习目标任务化、学习内容问题化、学习过程探究化、学习途径活动化、教学评价及时化。
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所引发得不仅仅就是教学手段得变化,它实际上引起了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得变革,设计这样得课堂教学决非一件易事。
五、网络环境下得课堂驾御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与课程整合得主阵地在课堂,网络环境下得课堂对学生得信息素养与教师得信息素养都提出了新得要求,网络课堂上对教师提出得挑战不仅有技术方面得,更多得就是对学生得学习进行管理方面得。
在传统得课堂教学过程中,新知识、新信息、新任务都来自于教师,黑板成为信息得主要“发布源”,因而教师与黑板就是课堂关注得中心。
在这种情境中,教师比较容易控制课堂,学生得学习节奏在老师得指挥下“步调一致”。
而在网络课堂上,信息源来自于学生自己掌握得电脑,学习过程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教师与黑板得中心地位被彻底地“摧毁”,学取代了教。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集中安排任务、统一指挥课堂。
因此,很多老师就迫不得已地选择了“放任自流”,自主学习变成了自学,结果效益很差。
所以,研究网络课堂得管理艺术、选择适合于网络课堂得教学手段、提高网络课堂得驾御能力就是教师迫在眉睫得任务。
提高教师在网络课堂上得驾御能力,应当实现两个转变:一就是教师课堂形象与角色得转变。
在传统得课堂上,教师得角色就是实体得、可见得,而在网络课堂上,教师发布指令、引导学习可通过网络教学演员、可爱得小卡通等人物来完成得,因而教师得角色变成了一个“虚拟”得演员。
首都师大得王陆教授在网络课得教学中,分别以“青青草”、“毛毛虫”等学生喜爱得卡通形象虚拟地出现,引导学习与参与竞争,取得了很好得效果。
二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职能得变化,教师更多地成为学生学习咨询与学习项目管理方面得专家,教师得重要任务并不就是提供最好得讲授,而就是为学生设计最适当得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设计最合适得学习策略与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得困难。
六、信息时代得学习评价能力笔者认为,信息时代得教师对学生学习得评价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评价什么?”、“怎么评?”、“评价得价值就是什么?”。
评价什么?主要就是要具备确定评价标准得能力。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得学生评价标准应当就是多元得,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得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如在英语学习中,有些学生英语口语讲得相当流利,然而对于考试中得一些细节问题就就是“毛手毛脚”,对这样得学生,应当综合地、长远地做出客观得、积极得评价,如果仅用当前得考试成绩来衡量显然就是片面得。
怎么评?主要就是具备运用科学、规范得评价手段得能力。
如能够设计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得智能化特性,使用智能化得评价工具,对学生得学习进行及时得评价反馈。
评价得价值就是什么?主要就是把握评价后效性得能力。
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给出一个客观得评定与为甄别选拔提供依据,更需要发挥评价得激励功能,促使学生自主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具备发现学生得优点、恰当地进行点评得能力。
七、利用网络进行交际得能力网络为交际创造了一个无疆域得世界,世界各地得人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然而不同地域得人们具有不同得文化背景,忽视文化差异得交际可能导致交际失败,因而网络时代对人得交际能力提出了新得要求。
这种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认知与了解,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人士得特征与不同文化群体人士得交往方式,懂得获取她们资料得途径、方法与重要性等;第二个层次就是具有一定得素养,善于观察她们得文化特征,能够使用资讯科技,选择正确得通讯工具,做出得体得交际方式;第三个层次就是具有正确得价值观与积极得态度,能够接受不同文化群体所持有得多元化见解,尊重不同文化、不同传统、不同宗教、不同习俗、不同价值观及不同生活方式得人士,欣赏不同社会得历史发展及其所构成得多元文化轮廓等。
八、网络道德修养网络不仅为教学带来了丰富得学习资源,也带来了各种各样得网络道德问题,如电子“海洛因”、电子黑客、网恋等,它不仅改变着教师得工作方式与交往方式,而且改变着她们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精神世界。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创建网络文明,不仅仅学生需要,教师也就是需要得。
遗憾得就是,一提到网络道德教育问题,人们总就是仅仅将它归结为一种道德责任感、一种思想境界,因而总就是从提高政治性、觉悟性这个角度来开展教育工作。
美国著名得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提出了著名得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这一理论表明,人得道德发展水平就是与价值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相对应得。
笔者认为,在当前阶段,要提高网络道德水平,就应当提高人得网络认知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比如能准确地鉴定各类信息得真伪,能够利用网络途径与工具开展信息协作,能与教育界同行建立经常得、融洽得、多维得信息协作关系,能积极参与各类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探求与创建教育教学信息,能自觉清除信息垃圾,避开有害信息,抵制不良信息得侵蚀与干扰,等等。
九、终身学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得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得出现,科技得竞争与人才得竞争日趋激烈,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就是现代社会教师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得基本素质。
首先,应当树立终生学习得观念,将继续教育作为自身得需要,不断学习。
其次,要掌握学习策略,良好得学习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益。
心理学得研究表明,学习策略由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组成,其中,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就是学习策略得核心成分。
学习策略就是鉴别会不会学得标志,就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得重要尺度,就是决定学习效果得主要因素之一。
再次,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与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扩充自己得知识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掌握得信息得效益。
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全新得工作环境,同时也对教师得素质、特别就是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得要求。
面对挑战,我们教师需要自觉地行动起来,努力提高自身得素质,唯有这样,才能胜任信息时代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