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课件第七章 人口、劳动力、资产负债核算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产业部门分类是指按照产业部门的特 征和属性,将国民经济中的产业部门 进行归类。
常见的产业部门分类包括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这些分类有 助于了解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
地区分类
地区分类是指按照地区的行政区域或地理区域,将国民经济 中的地区进行归类。
常见的地区分类包括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地区等,这些 分类有助于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

会计核算方法
复式记账法
通过借贷记账原理,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 变化,并形成财务报表。
折旧计算法
根据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价值损耗程度,计算 资产的折旧费用。
成本计算法
根据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计算企业的利润和 亏损。
税务会计法
根据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计算企业的应纳 税额和税后利润。
其他核算方法
01
02
03
展潜力。
05
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
新兴核算议题与方向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关注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源 的价值,推动经济与环境 的协调发展。
幸福国民经济核算
将幸福感、生活质量等非 货币因素纳入核算体系, 以更全面的方式衡量经济 发展。
数字经济核算
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 研究数字经济的价值、生 产与消费等方面的核算方 法。
利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计算国内生 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 数等综合经济指数,反映国家经济发 展水平和趋势。
利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评估国家经 济发展水平,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经 济实力和发展差距,为制定国际经济 政策提供依据。
经济结构分析
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分析,研 究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区域经 济结构等,揭示经济结构变化及其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版)》教师教学ppt课件汇编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版)》教师教学ppt课件汇编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二、 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 第一,国民经济核算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 第二,国民经济核算可以有效地协调经济统计,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数据检验 的作用。 第三,国民经济核算是制定和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四,国民经济核算影响我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声誉。 第五,国民经济核算是进行国际比较的工具。
生产和生产核 算的基本概念
二、 生产核算的时空边界 (一) 生产核算的空间界定 生产核算的基本统计单位可以是基层单位及机构单位,但并不是所有的 基层单位及机构单位都在本国生产核算的统计范围内,只有一国的常住单 位才被统计。也就是说,统计单位只有具备常住性,才是国内单位,才成为生 产核算的统计单位。
国民经济核算 的基本分类
二、 产业部门分类 产业部门分类的对象是产业活动单位。 产业部门分类,就是按照从事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对产业活动单位 所做的部门分类。 部门分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在产业部门分类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做三次产业的划分。所谓 三次产业,就是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来划分的部门集团,具体如下: 第一次产业: 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 第二次产业: 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自来水、煤气 等)和建筑业。 第三次产业: 除上述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外的其他各业,包括商业、 运输、邮电、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信息服务、技术服务、 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和社会福利等行业,还有党政机关、社会团 体、军队和警察等部门。 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二) 生产核算的时间界定 时间界定是指所核算的生产活动的起止时间。生产核算是一个流量核 算,一般而言,最常见的是年度核算,通常以自然年份为起止点。当然,为了更 好地服务于宏观管理,季度核算、月度核算也非常重要,此时生产核算的核 算期间就小得多了。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课件

国民生产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3
国民收入的计算
国民收入可以通过计算劳动报酬、利
国民生产的计算
4
息、租金和利润等收入之和得到。
国民生产可以通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和净出口之和得到。
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的计算可以通过产出法、支出法和收入 法,三种方法得到。 产出法:将一个国家的生产活动总和作为 GDP的测算依据。 支出法:将一个国家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 出口作为GDP的测算依据。 收入法:将一个国家的劳动报酬、利息、租 金和利润等收入作为GDP的测算依据。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PPT课件
欢迎来到《国民经济统计概论》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GDP的定义和重要 性,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以及重要经济指标的测算方法。
GDP的定义和重要性
1 什么是GDP?
GDP是国民生产总值的 缩写,是衡量一个国家 经济活动总量的核心指 标。
2 GDP的重要性
GDP反映了一个国家的 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 对政府决策和投资者判 断具有重要影响。
3 GDP的计算方法
GDP可以通过两种方法 计算:支出法和收入法。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
统计
国民经济统计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 动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的过程。
测量
通过国民经济统计,我们可以量化和衡量经济 活动的规模、增长率、结构和质量。
比较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可以用于国际比较,帮助我 们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和相似性。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
核算体系的定义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进行系统的账务记录和统计分析。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分类2.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3.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构成3.2 生产账户与使用账户的关系3.3 国民经济账户的主要指标及其分析与应用第四章:收入分配核算4.1 收入分配核算的概念与意义4.2 收入分配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计算方法4.3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五章:价格指数编制与分析5.1 价格指数的概念与分类5.2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编制方法5.3 价格指数的分析与应用第六章:储蓄与投资核算6.1 储蓄与投资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6.2 储蓄与投资的计算方法6.3 我国储蓄与投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七章:国际收支核算7.1 国际收支的概念与构成7.2 国际收支的计算方法7.3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与问题分析第八章:环境与经济核算8.1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8.2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主要方法8.3 我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九章: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整理与分析9.1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整理的方法与步骤9.2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9.3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可视化展示第十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10.1 国民经济核算的前沿问题10.2 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创新与发展10.3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国民经济核算作为一门学科,其复杂性和抽象性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其真正的意义和应用。

对该环节的讲解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国民经济核算在政策制定、经济分析等方面的重要性。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GDP的计算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和计算方法,如生产方法、收入方法、支出方法等,学生可能对其混淆。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课件

支出法
GDP = 最终消费支出 + 政府消 费支出 + 固定资本形成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工资和薪金收入
• 工资 • 奖金 • 津贴Βιβλιοθήκη 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
• 个体经营净收入 •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净收入 • 其他经营净收入
• 利息净收入 • 租金净收入 • 红利净收入
国民支出的计算方法
1 最终消费支出
个人消费支出 + 政府消 费支出 + 地方政府消费 支出
核算应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 包括生产活动、收入分配、支出情况 等。
计量性
核算应使用一定的计量方法和指标, 使得数据具有可比性和可分析性。
国民经济核算的分类
• 生产流派核算 • 收入流派核算 • 支出流派核算
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
生产法
收入法
GDP = 价值增加法 + 净产品税法 GDP = 国民收入 + 净外汇收入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探讨核算的基本原理、 分类,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中重要的指标计算方法和应用。
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
定义
国民经济核算是研究和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以统计和分析经济数据为基 础,对国民经济的总量和结构进行测算和分析。
目的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速度、 分配情况等重要经济指标。
重要性
国民经济核算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指导经济管理和预测经济未来发展 的重要工具。
核算的基本原理
1
逻辑性
2
核算应符合经济现象演化的规律,具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1.4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实践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分类2.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2.4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变化趋势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3.1 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概念与方法3.2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分析3.3 投入产出在国民经济分析中的应用3.4 我国投入产出核算的实践与进展第四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4.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结构4.2 收入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关系及其核算方法4.3 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4.4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在我国的应用与实践第五章:国民经济分析方法5.1 国民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指标5.2 宏观经济预警与风险分析5.3 经济计量模型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5.4 我国国民经济分析的实践与成果《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六章:收入分配核算6.1 收入分配核算的概念与意义6.2 收入分配核算的主要指标和方法6.3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与问题6.4 收入分配核算的国际比较与启示第七章:价格核算与通货膨胀7.1 价格核算的概念与方法7.2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7.3 通货膨胀的概念、原因与影响7.4 我国价格核算与通货膨胀的现状与对策第八章:国际收支核算8.1 国际收支核算的概念与方法8.2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与分析8.3 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与风险8.4 国际收支核算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应对第九章:环境与经济核算9.1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9.2 绿色GDP的概念与计算方法9.3 我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的现状与问题9.4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第十章: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10.1 新经济形态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挑战10.2 大数据、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应用10.3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合作与标准化10.4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展望《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十一章: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政策评估11.1 国民经济总体分析的方法与指标11.2 宏观经济模型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11.3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政策评估的实践11.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第十二章:区域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12.1 区域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方法12.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政策12.3 我国区域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与问题12.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第十三章: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核算13.1 可持续发展核算的概念与指标13.2 我国可持续发展核算的实践与进展1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13.4 可持续发展核算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第十四章:国民经济统计与信息披露14.1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4.2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有效性14.3 我国国民经济统计的实践与问题14.4 信息披露制度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第十五章:国民经济核算的教育与培训15.1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5.2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培训的方法与手段15.3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教育与培训的现状与问题15.4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培训的国际经验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体系、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计算方法2.2 国内生产总值的意义与作用2.3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实例第三章:投入产出分析3.1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与结构3.2 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与应用3.3 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四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4.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构成4.2 国民经济账户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4.3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分析与应用第五章: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评价5.1 国民经济总体分析的方法与指标5.2 国民经济总体评价的标准与方法5.3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评价的实践第六章:失业与就业6.1 失业与就业的基本概念及其衡量6.2 失业率与就业率的计算与分析6.3 我国的失业与就业现状及其政策第七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7.1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定义及其影响7.2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7.3 我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问题及其对策第八章:财政与金融8.1 财政的基本概念与政策工具8.2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8.3 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实践与效果分析第九章:对外经济关系9.1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政策9.2 我国的国际贸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9.3 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其他问题如外资、外汇等第十章:国民经济预测与政策评估10.1 国民经济预测的基本方法10.2 国民经济政策的评估与调整10.3 我国国民经济预测与政策评估的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国民经济核算概述难点解析: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难点解析: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不同经济体系中的应用。

三、投入产出分析难点解析:理解投入产出表的编制过程及其在经济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四、国民经济账户体系难点解析:掌握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国民经济统计学PPT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学PPT课件

生产范围 综合性生产 限制性生产
核算方法 帐户(复式) 平衡表(单式)
§1.2 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
<补充>
• 1)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 System Of Materal Product
Balances)简称MPS。它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适应计划经
济管理的需要,而实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于
分配、再分配和最终使用平衡表(综合财政平衡表);部门联
系平衡表(投入产出表);劳动力平衡表;国民财富和固定资
产平衡表;非物质服务平衡表;居民物质财富和非物质服务
总消费表。这7个平衡表组成了MPS的基本结构。
• 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
1977年和1984年分别公布了MPS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
原则,从整体上规范了MPS体系。

MPS以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使用为主线,
侧重反映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它由30个平衡
表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平衡表是社会产品的生产、消费和积
累的平衡表(物质平衡表);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生产、
国民经济统计学
统计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国民
经济统计(核算)课程?
每当我们要学一门新的课程时,首先会想到以下几 个人们通常比较关心的问题,即我为什么要学这门课? 这门课程与我的专业是什么关系?它对我以后的工作有 用吗?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完全是人之常情。
统计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国民经济统计?应该说这是由国民 经济统计这门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国民经济统计知识 对我们以后工作的指导作用等诸多因素决定的。1)从国民经济统 计在统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统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学 习国民经济统计。(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2)学 好国民经济统计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就国民经济统计的学科性 质而言,它属于统计学范畴。我们如果能够将学到的国民经济统计 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去,通过收集宏观经济信息帮助微观决策那将 是如虎添翼,无往而不胜。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影响
2 投资对国民经济的
影响
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经济增长、就业、 产业结构等方面产生重 要影响。
投资对经济增长、创新 能力、劳动生产率等方 面产生积极影响,是经 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 政府财政对国民经
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支 出和债务等方式影响国 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结 构和可持续性。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核算方 法和指标将不断更新和完善。
《国民经济核算》PPT课 件
国民经济核算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运行规律的重要工具。它通过 计量经济活动来了解和分析经济的运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I. 简介
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
系统衡量和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经济部门的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国民经 济总量和结构的统计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
1
国民经济核算在宏观经济调控
中的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在企业经营决策 中的应用
2
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评估政策效 果,推动经济平稳增长、调整产业结 构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为企业提供了经济数据和统计指标, 帮助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控制成本和
评估经营绩效。
VII.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比较
国内外国民经济核算的比较
IV. 国民收入的分配
1
居民收入的构成及分配方式
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工资、社会福利、财产收入等,分配方式涉及工资水平、福利 政策和财产租金等。
2
企业收益利润的构成及分配方式
企业收益利润由销售额、生产成本、税费等构成,分配方式涉及股东分红、再投 资和税收政策等。
V. 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因素
1 外贸对国民经济的
III. 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国民经济统计》PPT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PPT课件

生产法 GDP=∑(各部门的总产出-该部门的中间消耗)
=∑各部门的增加值 收入法 GDP=∑各部门的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折旧+营业盈余) 其中:生产税净额=生产税-政府补贴
支出法 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
净出口额
三、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价格问题
影响GDP的因素
国民经济核算主要的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及 使用核算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消费、 投资和进出口等基本经济总量.

投入产出核算

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之间部门之间 互相依存的技术经济联系。


资金流量核算
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全社 会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流向。
国际收支核算
核算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 贸易、非贸易往来和资本往来。
什么是活动部门分类?
从生产的角度.按各基 层单位活动性质的同类 性对常作单位的分类。
(1)非金融公司部门(2Biblioteka 金融公司部门SNA中的机构部门
(3)一般政府 (4)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
(5)住户
注:我国机构部门分类 : 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政府部门 、住户部门
三次产业分类图
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 农业
资产负债核算
核算一定时点上的国民经济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其主体部分 是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基本表,八张补充表;
第二部分:经济循环账户。包括一套国民经 济账户体系。
基本框架如下图
社会再生 产 核算表
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
经济循环 帐户

国民经济统计学_国民经济核算原理(杨灿主编)PPT模板

国民经济统计学_国民经济核算原理(杨灿主编)PPT模板
0 2 第二节 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0 3 第三节 发展水平测度与新国民财富
统计
0 4 第四节 社会总供需测算与分析倡 0 5 本章小结 0 6 思考题与练习题
1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2
后记
后记
LOGO
感谢聆听
07
第六章 资产负债与国际头寸核算
第六章 资产负债与国际头寸核算
第一节 资产负债与国 际头寸的核算概念
第三节 资产负债变动 核算
本章小结
第二节 资产负债存量 核算
第四节 对外经济关系 与国际头寸核算
思考题与练习题
08
第七章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概述
第七章 国民经济 账户体系概述
第一节 国民账户的特点和种类 第二节 国民经济账户的编制原理 第三节 国民账户体系的其他表述 形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三章 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 核算
第一节 国内总产出核算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与生产净 值核算 第三节 国民收入与可支配收入 核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05
第四章 投入产出核算与分析
第四章 投入产出核算与分析
第一节 投入产出核算 概述
第三节 投入产出表的 编制和修订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节 基本的技术经 济系数和投入产出模型
第四节 投入产出法的 应用和拓展
思考题与练习题
06
第五章 资金流量与国际收支核算
第五章 际收支的核算 概念
0 2 第二节 非金融交易的资金流量核算 0 3 第三节 金融交易核算和资金流量表 0 4 第四节 对外经济交易与国际收支核

0 5 本章小结 0 6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 法

国民经济统计概述PPT学习教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述PPT学习教案
产储备。 (四)误差与遗漏:由于各个项目资料渠道不同或资料不完整,以及记录时
间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误差,称为“误差与遗漏”。该项目在国际 收支平衡表中起平衡数据的作用。 (五)各项目之间的平衡关系 误差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储备资产差额)
第24页/共40页
12-25
两大核算体系之间的主要差异。 ⑴核算范围的差异。 ⑵核算方法的差异。 ⑶核算内容的差异。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SNA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取代了MPS。
199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又通过新修订的SNA,目前它已成为普 遍适用于世界各国国民核算的国际标准。
第3页/共40页
12-4
三、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并不是万能的。它的主要缺陷是:计算生产成果时,未将 本应由企业承担却让外部承担的成本加以抵扣。另外,该指标只是反映生产 成果的指标,仅依靠该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经济效益、生产效率和实际的生 活福利。
第18页/共40页
12-19
(三)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生产法”和“使用法”
1.从生产角度计算──生产法
第23页/共40页
12-24
四、对外经济往来指标
我国现行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包括的主要项目有: (一)经常项目:指与国外交往而经常发生的收支往来。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该项目由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部分组成。资本交
易引起资产所有权变更,金融交易则引起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变化。 (三)储备资产变动:储备资产是中央银行拥有的可直接对外支付的金融资
我国原有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属于MPS,自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我国的国民经济 核算体制开始逐步向国际通行的核算标准 (SNA)转轨。2002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了《中 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人口的总变动 年人口增长量=人口自然增长量+人口机械增长量
年人口增长率= (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总平均人口 数=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人口机械增长率
或 年人口增长率=(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初人口
全国人口变动
年份
1949 1952 1957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1
第七章 人口、劳动力、自然资源 及
资产负债核算
再生产基本条件核算
第一节 人口及其再生产核算 一、 人口统计的意义与范畴 人口: 具有生命现象的个人总和. 生活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特定区域内,具有一定数量和特 定标志的人口总和。 特点:人口具有质与量
人口是个变动的总体 人口具有特定的范畴
时间范畴
2002年,根据卫生部监测统计数据,中国的婴儿死亡 率为29‰,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只有亚洲婴儿死亡率 (54‰)的一半左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6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尚很明显。
(二) 人口的机械变动 由于人口迁入迁出等社会因素而产生的人口变动。指标有: 迁入率=迁入人口数/该时期平均人口数 迁出率=迁出人口数/该时期平均人口数 总(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
2000
126743
2000(普查) 129533
2003
129227
人口增长速度
时间005 人口总量 每增1亿需时
1949-1964 5亿---7亿 7.5年
1964-1974 7亿---9亿 5年
1974-1994 9亿---12亿 7年
1995-2005 12-13
10年
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时间
职业构成(三种职业标志:工作部门;工作职务;就业身 份)
民族构成
文化教育构成(各类教育入学率;大学教育普及率;文盲 率;人均受教育年限。。。)
三、人口变动及平均寿命统计 (一) 人口的自然变动 由于人口的出生、死亡等自然因素而产生的人口数量变动。计 算的主要相对数有: 反映出生情况: 总(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
比例相对数)
年龄构成 国际标准分组
社会再生产 0——14岁(少儿组) 15——64岁 (劳动年龄组) 65岁以上(老年组)
人口再生产 0——14岁 15——49(生育年龄组) 50岁以上
根据社会再生产性质分组后可以计算: 少儿人口系数=少儿人口数(14岁以下)/人口总数 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总数 老少比=老年人口数/少年人口数 负担少儿系数=少儿人口数/劳动力人口(15-64岁) 负担老年系数=老年人口数/劳动力人口(15-64岁) 总负担系数=(少儿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力人口
人口密度
46 118 134 337 319 6747 478 27 32 231 244 109 191
地区
北美洲平均 美国 加拿大 墨西哥 南美洲平均 巴西 阿根廷 澳大利亚 新西兰
人口密度
22 30 3 52 20 21 14 3 14
上海(五普) 2588
(二)人口构成统计 1、 人口的自然构成 性别构成(结构相对数
人口
年代
所用时间
(亿)
(年)
10
1800

20
1930
130
30
1960
30
40
1975
15
50
1987
12
60
1999
12
预计
70
2013
14
80
2028
15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02年世界各主要国家人口密度
地区
世界平均 亚洲平均 中国 日本 印度 新加坡 韩国 非洲平均 欧洲平均 德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出生率
36.00 37.00 34.03 37.88 33.43 23.01 18.21 21.04 21.06 19.68
总计 死亡率
20.00 17.00 10.80
9.50 7.60 7.32 6.34 6.78 6.67 6.70
自然 增长率
16.00 20.00 23.23 28.38 25.83 15.69 11.87 14.26 14.39 12.98
人口类型 少儿人口% 老年人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青型 > 40% < 4%
中间型 30%---40% 4%---7%
老年型 < 30% > 7%
人口类型 增加型 稳定型 减少型
0---14岁 40% 26.5% 20%
15---49岁 50% 50.5% 50%
50岁以上 10% 23% 30%
2、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 地域构成(行政区域、居住地)
空间范畴
人口范畴 (常住人口,现有人口)
常住人口:经常居住在该地区的人口(在常住地公安机关 登记了的人口) 现有人口:在某个调查时点上滞留在该地区的人口。 常住人口数=现有人口数+临时外出的常住人口-临时寄居的 外来人口数 现有人口数=常住人口数-临时外出的常住人口+临时寄居的 外来人口数
二、 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 (一)人口规模统计 1、人口数
年出生婴儿数/年平均人口数 特别生育率(Special Birth Rate) 育龄别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
世界上总和生育率最高与最低的国家
反映死亡情况: 总(粗)死亡率=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婴儿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 不同职业别死亡率 不同原因死亡率
2、人口密度
我国人口规模
年份
人口数(万人) 年份
人口数
1949 1950 1955 1960 1964 1978 1980
54545 55196 61456 66207 70499 96259(年底) 98705
1985
105850
1990
114333
1990(普查) 116001
1995
121121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002年世界婴儿死亡率为55‰,
包括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的发达地区的婴 儿死亡率为7‰,除此之外的包括中国在内欠发达地区高达 61‰,不包括中国的欠发达地区为65‰。由于中国的贡献, 使整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婴儿死亡率下降了4个千分点。非 洲的婴儿死亡率最高,为88‰,北美洲、欧洲的婴儿死亡率 仅为7-8‰,前者是后者的10倍。分国家来看,新加坡、 中国香港、日本的婴儿死亡率都低于3‰,而非洲的莫桑比 克高达201‰,而且,仅非洲就有21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超 过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