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蒙学及伦理教育特点
中国古代蒙学的基本特点及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蒙学的基本特点及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一、蒙学的起源和发展蒙学是中国古代一种普及于民间的、以教育儿童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方式。
它起源于汉代,经唐代发展至盛行于明清时期。
在蒙学中,教师使用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古代读物,让学生通过朗读、默写和背诵等方式学习基础知识。
二、蒙学的基本特点1. 以家庭为单位蒙学是基于家庭教育的教育方式。
在古代中国,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亲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会教授一些基础的读写算术,而刻意的教育则需要请专门的先生。
2. 按年龄段授课蒙学按照年龄段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这与现代学前教育中按照儿童发展阶段分类教育是一致的。
在蒙学中,学生分为蒙童、幼童、小童、大童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教育内容和要求。
3. 重视口耳相传蒙学中的教育方式注重口头传授,在学生的记忆力聚焦,利于记忆和理解。
课文结构简单易懂,富有韵律美感,有助于吸收。
4. 教学内容单一古代的蒙学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受教育者只需学习一些简单的课文。
三、蒙学的启示1. 家庭教育重要性蒙学注重家庭教育,体现了“家庭是儿童第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
家长应该适时引导孩子学习,进行家庭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尊重和帮助家人。
2. 年龄逐级分类教育蒙学按年龄段分类教育,这与现代学前教育中按照儿童发展阶段分类教育是一致的。
孩子从小学会分辨自己的年龄阶段,逐步学习适合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为孩子选择适当的书籍、游戏和其他教育资源。
3. 口头传授是个好办法蒙学中的口头传授,在学生的记忆力聚焦,利于记忆和理解。
现代学前教育中,一些诗歌、童谣等的口头传授,能够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4. 把教材内容控制在适当范围古代蒙学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受教育者只需学习一些简单的课文。
现代学前教育中,也需要开展适合儿童的简单、易于掌握的教育活动,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四、结论尽管蒙学已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的地方。
我国古代蒙学教材发展历史与启蒙教育特点
我国古代蒙学教材发展历史与启蒙教育特点孙太雨,马彦超【摘要】古代蒙学教材经历了以识字教育为主体的周秦汉魏初创时期,注重伦理道德教育的隋唐五代大发展时期,集识字读本、韵语读本、经书读本三大体系并存的宋元明清成熟时期,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启蒙教育特点。
探讨和研究我国蒙学教材历史发展的轨迹和启蒙教育特点,对促进当今启蒙教育发展,提高启蒙教材编纂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3【关键词】古代蒙学教材;蒙学教育;特点;启示蒙学,最早的论述源于《周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蒙以养正,圣之功也”[1]。
《辞海》解释为:“蒙学,即蒙馆,封建社会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伦理道德教育。
”[2]蒙学教材,即古代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在书馆、私塾、村学等蒙学场所进行启蒙教育的课本,又称为蒙书、小儿书、启蒙教材、蒙学读物、蒙童课本、古代儿童读物、语文教育教材等。
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为代表的一批经典蒙学教材中蕴含了处世哲学、道德伦理等丰富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朗朗上口,凝聚了古人的蒙学教育经典,构成了自身所独有的完整知识体系、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和艺术体系,加之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其受众层面极为广泛,不仅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同时也对普通的民众产生了教化作用。
因而被历代所传颂,在传统识字教育、儒家道德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历史最早的蒙学教材出现在西周时期,即为《史籀篇》,是识字类蒙学教材。
根据班固《汉书》记载:“《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
”[3]《史籀篇》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蒙学识字类教材的主要范本。
此后,秦代新编《仓颉》《爰历》《博学》等用于识字的蒙学教材,其体例与《史籀篇》并无太大差别。
到了汉代,蒙学教材有了新的发展,《凡将篇》《急就篇》《训纂篇》《元尚篇》等逐渐代替了之前的蒙学教材,其中以《急就篇》为当时蒙学教材的集大成之作。
古代孩子启蒙教育
古代孩子启蒙教育在古代,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古代孩子的启蒙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古代孩子启蒙教育的方式和特点。
首先,古代孩子的启蒙教育注重家庭教育。
在古代,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
父母会亲自教导孩子读书识字,传授家风家训,教导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家庭中,孩子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礼仪和行为规范,还培养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其次,古代孩子的启蒙教育注重师傅传授。
在古代,孩子要学习一门手艺或者技能,通常会找一个有经验的师傅来传授。
师傅不仅会传授技艺,还会教导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勤劳精神。
通过与师傅的相处,孩子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技能,还受益匪浅。
古代孩子的启蒙教育还注重书院教育。
在古代,书院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
孩子在书院里学习经典著作,领悟先贤的智慧,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在书院里,孩子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人脉关系,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孩子的启蒙教育还注重实践教育。
在古代,孩子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参与农耕、家政等实际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孩子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动手动脑的能力,锻炼了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总的来说,古代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它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古代孩子在家庭、师傅、书院和实践中接受教育,形成了独特的启蒙教育体系,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我们借鉴和传承。
古代童蒙教育特点
古代童蒙教育特点
古代童蒙教育的特点包括:
1. 早期教育:古代童蒙教育以婴幼儿时期为重点,注重培养儿童的基本品德和礼仪。
父母或家庭长辈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孩子最初的成长阶段起到了教育的角色。
2. 传统价值观:古代童蒙教育强调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主要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为主导。
孩子被灌输着尊敬长辈、孝敬父母、顺从教师等核心价值观念。
3. 重视礼仪教育:古代童蒙教育强调培养儿童的礼仪和道德素养。
孩子需要学会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的仪容仪表,使其具备得体的举止和言谈举止。
4. 传统文化教育:古代童蒙教育注重向孩子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包括经典文学、诗词歌赋等。
儿童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了解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5. 劳动教育:古代童蒙教育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需要从小学会一些实用的劳动技能,如种植、耕作、缝纫等。
通过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能力。
6. 个性发展:古代童蒙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和才能。
父母和老师会根据孩子的天性和兴趣,给予他们适当的激励和引导,发展他们的特长。
试论我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德育特色
中就有 “ 蒙 以养 正” 的记 载 。颜 之 推在《 颜 氏家训 ・
勉学》 中也 肯定 : “ 自古士 大夫 子弟 , 数 岁 已上 , 莫 不
被教 , 多者 或至《 礼》 《 传》 , 少者不失《 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 。 ” 文 中“ 数 岁 已上 , 莫不被教” , 已清楚 表 明幼 儿 教 育 在
也通 俗 易懂 , 琅琅 上 口, 易记 易背 诵 , 如《 弟 子规 》 中 的“ 兄道 友 , 弟 道 恭 。兄 弟 睦 , 孝 在 中。长 者 立 , 幼
勿坐, 长者坐 , 命乃坐, 尊 长前 , 声要低 , 低不 闻, 却
非 宜 。进必 趋 , 退 必迟 , 问起对 , 视勿 移” 。此 外 , 蒙 学 还多 用故 事来 讲道 理 , 如为宣 扬 刻苦学 习 , 《 三 字 经》 就用 “ 头悬梁 、 锥刺 股” 之 类 的历 史 典 故 来 作
洒扫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打扰尊长要轻轻地扫先扫尊长处然后请尊长落坐再清扫别的地方还要倒退着扫不使垃圾污及尊长扫完后要将外他还提出了所谓检束身心之礼入仕父兄出事师长之礼书堂肆业之礼由于其内容过于繁琐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第 2 8卷 第 3期
2 0 1 4年 9 月
金 陵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J i n l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Vo l _ 2 8,No . 3
Se p . , 20 14
德教育 , 其 精 华 在 某 些 方 面 于 当今 社 会 依 然具 有 现 实 意 义 。 关键词 : 蒙学 ; 道德 ; 现 实 意 义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特点及借鉴意义研究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特点及借鉴意义研究摘要:蒙学即启蒙之学,是特指对儿童所进行的启蒙教育。
我国古代的蒙学,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小学。
重视蒙养教育,重视儿童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
本文结合分析了我国传统蒙学教育的三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传统蒙学教育思想对当代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蒙学;德育;借鉴一、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特点1.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努力使学生懂得并自觉实践传统的伦理道德。
比如《三字经》内容就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多方面我国古代所提倡的思想品德。
首先,传统蒙学,十分强调对儿童的礼仪教育。
《三字经》中有“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对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饮食起居,都有具体的礼仪规范和要求。
可见,古代蒙学教育家都重视倡导对儿童的礼仪教育。
其次,重视“孝”。
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宗亲、宗族、宗法体制以传统伦理道德为纽带,人伦纲常成为道德的核心,“孝亲”观念也成为人伦纲常的中心内容。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可见,孝亲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直所倡导的行为美德。
“百行孝为先”,《三字经》有“首孝弟,次见闻”。
正确处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首先当牢记“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再者,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传统蒙学教育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远大的道德理想,实现寓德育与智育,养成儿童的道德人格。
因此,传统社会一直主张培养儿童的理想和志气。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2.教材编纂适应学生心理特点。
儿童爱听故事,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东西,喜欢大声朗读。
古代蒙学教材适应这一共同的心理特点,在教材中编入许多简短的故事和浅显的诗歌,有的还附有插图,以引起学生兴趣。
把讲故事和讲历史结合起来,儿童喜欢听,愿意学。
如《日记故事》中的“击瓮出儿”、“磨杵成针”等都通俗易懂,易于理解,有启迪教育意义。
中国古代蒙学的基本特点及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蒙学的基本特点及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蒙学的基本特点及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中国学前教育的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蒙学,它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教育传统之一,它不仅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影响,也对学前教育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建议。
首先,蒙学强调诗歌传授。
古代国家实行典教,认为文学和音乐经典是接受教育的重点。
古代的教育方法多以诗歌的形式传授,特别是中国古代的“三百篇”、“千古百家”以及“文选”等诗歌语文。
以古人的《诗经》为例,它侧重野兽的教育原则,不仅表达了古代的思想情感,还具有浓郁的人类性,所以古人把它用在学前教育中更加合理。
其次,蒙学重视实践。
古代实践教育主要表现在教学环节中,其重要性也不可低估。
古代学前教育认为,实践是最好的考试和教学结果,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影响。
孩子们可以通过实践,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经验来引导和指导孩子们,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世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蒙学注重言传身教,古代蒙学认为,古老的言传身教比单纯的语言更有效。
现代学前教育也表示赞同,用多种方式,以有趣的方式,传授孩子知识,使孩子更容易接受,孩子们可以通过相应的展示和表演,获得学习的全方位体验,而不是单纯依靠灌输。
总之,中国古代蒙学具有以上主要特点,它不仅丰富了学前教育的形态,更重要的是,为学前教育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基础。
现代学前教育应把这些传统纳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把它们用到重要的地方,以古为鉴,促进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做出新的贡献。
小议我国古代蒙学教材
小议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特点牛莹[摘要]蒙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机构,蒙学使用的教材就是蒙学教材。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古代蒙学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蒙学教材在内容和编排上的特点,提出古代蒙学教材对我国今天的儿童启蒙教育读本的编写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我国古代蒙学教材蒙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机构。
我国古代的蒙学,大致相当于我们现今的小学。
蒙学教材,指的就是为实现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目标而编成的各种读本。
我国的蒙学教育大致始创于奴隶社会的夏朝,在秦汉时期得到不断发展,唐宋以后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程序。
古代的蒙学教育承担的教育目的不仅是对儿童进行读书、习字、作文的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儿童进入官学、书院学习以及日后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
我国古代教育传统十分重视儿童的启蒙教育,很多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都参与过蒙学教材的编写,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蒙学教育的发展,也保证了蒙学教材的质量。
我国古代蒙学教育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蒙学教材的种类繁多,大约有二千种左右,古代很多蒙学教材为我们今天编写儿童教材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研究古代蒙学教材的价值,对我们现今儿童启蒙教材的编写是有极大帮助的。
从发展状况来说,我国的蒙学教材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
第一时期是周朝至唐朝。
这个时期的蒙学教材内容上主要以识字为主,同时进行道德教育,并包含了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周朝是我国蒙学教材出现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最早的蒙学教材是字书《史籀篇》,是周宣王时用来教学童识字的。
由于我国早期的儿童教材特别重视儿童识字和写字的教学,所以我国最早的能够蒙学教材,主要是字书一类的读本。
秦代的蒙学教材最重要的是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和胡母敬的《博学篇》,这三个教材都是以识字和写字为主的,是在《史籀篇》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汉代时,这三种书被称为“三仓”是主要的蒙学教材。
汉中时,闾里书师将这三种教材编为一集,取名《仓颉篇》。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一、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概况笔画少的常用字,编成语句,好记易写。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 ,大体可分为三个阶:第一阶段,周秦至汉唐。
这一时期的蒙学教材多为综合性读物,以识字为主 ,同时进行品德教育 ,并包含各方面知识。
最早的蒙学教材是字书《史籀篇》,是周宣王时用来教学童识字的。
秦代的蒙学教材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这三种教材都是以识字写字为主的 ,是对《史籀篇》的发展。
汉代,闾里书师将上述三种教材编为一集,取名《仓颉篇》;司马相如作《凡将篇》;史游作《急就篇》;李长作《元尚篇》;杨雄续写《仓颉》,取名《训纂篇》;贾鲂作《滂喜篇》;蔡邕作《劝学篇》等。
其中,以《急就篇》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 ,有多种蒙学教材出现 ,如:束皙作《发蒙记》,顾恺之作《启蒙记》,周兴嗣作《千字文》,此外,还有《杂字指》、《俗语难字》、《杂字要》等,这些杂字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其中,流传最久远而广泛者首推《千字文》。
唐代的蒙学教材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前编写,当时仍在使用的,如《急就篇》、《开蒙要训》、《千字文》等;另一类是当时新编写的:有抄写名言谚语,向学童进行识字教育和封建教育的,以《太公家训》为代表;有将典故编成韵语,供学童识字和学习历史知识的《兔园策》和《蒙求》;有供学童讽诵的当代诗歌选本《文场秀句》;有供学童临时查阅的字书和常识问答 ,以《杂抄》和《俗务要名林》为代表;还有专供蒙童用的习字教材 ,其特点是:所有的字都是笔画少的常用字 ,编成语句 ,好记易写。
第二阶段,宋至清中叶。
这一时期,蒙学教材由综合性读物向分类专写的方向发展,在以识字为主的基础上,注意伦理道德教育。
蒙学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生活日用常识知识,识字教材更加适合汉字的特点,多数蒙学教材采用韵语体裁和对偶句式,内容上更加注意适应儿童的特点和兴趣。
宋代以后的蒙学教材,大体上可分为五类,在内容上各有侧重。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进行评析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进行评析
蒙学教材是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必修之课,具有独特的思想体系和鲜明的教育特点。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在传授知识、培养道德、开发智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中国古代蒙学教材注重德育教育。
蒙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蒙学教材,都强调了孝顺、友爱、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这些品质的培养为儿童日后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古代蒙学教材注重知识传授。
蒙学教材的内容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哲学等。
这些知识不仅让儿童了解世界,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千字文》用一千个不同的字来描述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种富有创意的教育方式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最后,中国古代蒙学教材还注重智力开发。
蒙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关于思维训练和智力开发的,例如谜语、对联、诗歌等。
这些内容不仅锻炼了儿童的思维能力,也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发智力。
例如,《论语》中的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思考与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这种教育思想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中国古代蒙学教材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珍贵遗产,它们在德
育、智育、知识传授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通过对这些蒙学教材的评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古代蒙学及其特色与借鉴价值
古代蒙学及其特色与借鉴价值
古代蒙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汉代,到唐宋时期更加完善。
古代蒙学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把握大致、熟悉细节”为教学原则。
古代蒙学强调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致的概念,以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知识,然后再深入细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是以“联系现实、培养实践能力”为教学原则。
古代蒙学强调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是以“强调综合、培养分析能力”为教学原则。
古代蒙学重视综合性思维,让学生从多方面全面理解一个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古代蒙学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特点及借鉴意义研究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特点及借鉴意义研究一、引言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是从先秦时期开始,历经汉、唐、宋等多个朝代,直至清代废除科举制度而彻底消失。
蒙学,即私塾和家塾,是传统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在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地位。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变迁,蒙学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特点及借鉴意义:蒙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蒙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蒙学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影响,以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二、蒙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所谓蒙学,指的是古代私塾和家塾。
私塾是由一些知识渊博的老者和学究创建的,主要是传授儒家经典和文化知识,同时也教授一些基本的技能和知识,这些技能和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家塾则更多地是由父亲或祖父亲自为家族后代所设立,教育范围主要是家族后代。
这两种形式的蒙学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当时,社会上的教育都是由个别的知识分子为一小部分人传授,没有形成特定的教育体系。
但到了汉朝时期,出现了“家学”和“师古”,也就是私塾和家塾。
学生一般从六岁开始进入蒙学,通常只有男孩子才有机会接受教育。
唐代时期,经学开始成为蒙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宋代时期,科举制度是贯穿始终的主题,蒙学也随之发展壮大。
到了明清时期,则形成了完整的封建教育体系,科举制度也更加完善。
在封建社会,蒙学教育成为社会统治阶层垄断知识教育的主要方式。
三、蒙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蒙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经典和文化知识。
经典有《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还包括历代文人的诗词、文章和历史典籍等。
蒙学注重学生的精神修养和道德教化,重视学习过程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蒙学教育把“教人以德,传承中华文化”作为首要任务,要求学生遵循道德规范,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经典和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古代教育中宋代蒙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探究
古代教育中宋代蒙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探究一、蒙学教育的背景和特点1. 蒙学教育的起源宋代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蒙学教育作为当时主要的教育方式,起源于唐代,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特点的教育体系。
2. 教育内容和方法蒙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著作的背诵和理解,以及基础的文字、数学和礼仪知识的学习。
而教育方法主要以师徒传授、裙体学习和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
3. 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在宋代,蒙学教育主要面向士大夫家庭的子弟,但也逐渐向一部分平民家庭开放。
蒙学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大,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教育形式,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宋代蒙学教育的原因分析1. 社会政治因素在宋代,社会政治稳定,科举制度的实施为士大夫阶层提供了上升通道。
士大夫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也大大增加,蒙学教育成为他们培养子弟的重要手段。
2. 文化传统的影响自古以来,我国文化便重视教育,强调“教育为本”。
蒙学教育作为传统教育方式的延续,自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宋代是儒家思想的全盛时期,儒家对蒙学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3. 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宋代,商业、手工业和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蒙学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途径,自然备受关注。
三、结语在古代教育中,宋代蒙学教育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原因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对古代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其发展的深入探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教育的演变历程,还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教育经验,为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四、个人观点就我个人而言,宋代蒙学教育确实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不仅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才,对我国古代教育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借鉴意义。
【发展战略】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教育综论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颜佳琪(沈阳市第三十三中学 沈阳 110032)关键词:蒙学教材 发展 特点 一、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概况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周秦至汉唐。
这一时期的蒙学教材多为综合性读物,以识字为主,同时进行品德教育,并包含各方面知识。
最早的蒙学教材是字书《史籀篇》,是周宣王时用来教学童识字的。
秦代的蒙学教材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 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这三种教材都是以识字写字为主的,是对《史籀篇》的发展。
汉代,闾里书师将上述三种教材编为一集,取名《仓颉篇》;司马相如作《凡将篇》;史游作《急就篇》;李长作《元尚篇》;杨雄续写《仓颉》,取名《训纂篇》;贾鲂作《滂喜篇》;蔡邕作《劝学篇》等。
其中,以《急就篇》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多种蒙学教材出现,如:束皙作《发蒙记》,顾恺之作《启蒙记》,周兴嗣作《千字文》,此外,还有《杂字指》、《俗语难字》、《杂字要》等,这些杂字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其中,流传最久远而广泛者首推《千字文》。
唐代的蒙学教材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前编写,当时仍在使用的,如《急就篇》、《开蒙要训》、《千字文》等;另一类是当时新编写的:有抄写名言谚语,向学童进行识字教育和封建教育的,以《太公家训》为代表;有将典故编成韵语,供学童识字和学习历史知识的《兔园策》和《蒙求》;有供学童讽诵的当代诗歌选本《文场秀句》;有供学童临时查阅的字书和常识问答,以《杂抄》和《俗务要名林》为代表;还有专供蒙童用的习字教材,其特点是:所有的字都是笔画少的常用字,编成语句,好记易写。
第二阶段,宋至清中叶。
这一时期,蒙学教材由综合性读物向分类专写的方向发展,在以识字为主的基础上,注意伦理道德教育。
蒙学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生活日用常识知识,识字教材更加适合汉字的特点,多数蒙学教材采用韵语体裁和对偶句式,内容上更加注意适应儿童的特点和兴趣。
古代蒙学教材
古代蒙学教材摘要:一、古代蒙学教材的概述1.古代蒙学教材的定义2.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历程二、古代蒙学教材的分类1.基础文化知识类2.道德品行教育类3.历史典故类4.诗歌辞赋类三、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1.内容丰富,覆盖面广2.强调道德品行教育3.注重文化传承4.采用韵文形式,便于记忆四、古代蒙学教材的影响1.对古代教育的推动作用2.对现代教育的启示3.对社会风气的塑造正文:古代蒙学教材是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面向儿童和青少年,传授基础的文化知识、道德品行以及历史典故等。
古代蒙学教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体系。
古代蒙学教材可以分为基础文化知识类、道德品行教育类、历史典故类和诗歌辞赋类等。
基础文化知识类教材主要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等,这些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汉字、历史、地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道德品行教育类教材以《弟子规》、《孝经》为代表,强调孝道、忠诚、礼仪等道德品质的培养。
历史典故类教材如《史记》、《资治通鉴》等,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启发儿童对国家、民族的认识。
诗歌辞赋类教材如《诗经》、《楚辞》等,培养儿童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古代蒙学教材具有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的特点,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儿童。
同时,教材强调道德品行教育,注重文化传承,采用韵文形式,便于儿童学习和记忆。
这些特点使得古代蒙学教材在古代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代蒙学教材对现代教育仍具有启示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借鉴古代教材强调道德品行教育、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采用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学。
此外,古代蒙学教材对塑造社会风气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
蒙学著作的特点
蒙学著作的特点
蒙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
蒙学著作作为蒙学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蒙学著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蒙学著作注重实用性和教育性。
蒙学著作多以启蒙教育为目的,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道德伦理、礼仪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也对其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蒙学著作在内容上注重通俗易懂,注重教育实效,以期能够真正影响儿童的成长。
其次,蒙学著作强调传统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传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儒释道三家思想等都对蒙学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蒙学著作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传统价值观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要影响。
这种传统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传承,使得蒙学著作具有了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此外,蒙学著作在形式上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在古代,蒙学著作多以篇章、诗词、歌谣等形式呈现,以便于儿童记忆和理解。
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学习,也为后人了解古代教育方式
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资料。
同时,蒙学著作在形式上的多样性也为后人研究古代文化和教育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总的来说,蒙学著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儿童教育方式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生动体现。
通过研究和传承蒙学著作,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为当代教育事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我国古代蒙学及伦理教育特点
我国古代蒙学及伦理教育特点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教育特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学为主体。
儒学极为重视教化,所谓“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善于化。
”(注:王符:《潜夫论·德化》。
)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
而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尤其受到重视,这就使我国古代的蒙学具有了明显的承载和传播同时期儒学伦理思想的特点。
事实证明,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深入人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有效地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传统蒙学的伦理教化功能。
研究传统蒙学的伦理教育特点,批判继承这一历史遗产,对探讨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蒙学即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问。
“蒙”有幼稚、暗昧之意,《易经》中《序卦》曰“蒙者,蒙止,物之稚也。
”幼童于事多暗味,因此称之童蒙。
启迪童稚,消除暗昧称之启蒙,或称之发蒙、训蒙、养蒙、开蒙 .对“蒙”的更具体的解释则融会于渐渐形成系统的伦理思想中。
春秋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就认为蛮、夷、蒙等所谓的不开化均表现为不知“礼”,不懂得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
会耕田、织布、疗伤、计算都称不上开化,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在道德条目的指导下处理各种人事关系,他仍旧处于“蒙”的状态。
“蒙以养正,圣功也。
”“而养正莫先于礼”。
受这种伦理观的影响,蒙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一开始就被确定为“明人伦”。
《孟子·滕文公上》中“教人以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理总纲,一直被后代的教育者所承袭。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通常依受教育者的年龄和教育目的将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有“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之说。
蒙学主要是对小学教育而言的,这一教育一般是在书馆、义学、乡学、社学、村学、家塾等地方进行的。
没入学之前的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具有同样的功能,也属于蒙学。
试析宋元时期蒙学教育的特点
试析宋元时期蒙学教育的特点发表时间:2007-3-28 16:02:56 编辑:安治国点击/评论:1259/0摘要:我国古代就有“蒙以养正”(《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
”儿童阶段是蒙昧无知的阶段,需要用正道来培养他) 的思想,十分重视儿童教育。
蒙学始于汉代,至宋日益完备;特别是在朱熹理学的影响和他本人身体力行的倡导之下,私学大兴,蒙学教育走向成熟,出现许多比较专门而系统化的蒙学用书。
蒙学对中国道德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的发展,甚至对整个中华氏族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研究宋元时期的蒙学教育,有助于为当今教育洞开新视野。
关键词:蒙学私学一、蒙学教育概述1、蒙学教育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叫“蒙学”,它所使用的教材叫“蒙学读本”。
其教育内容主要为识字、写字和道德教育。
学习年限无严格确定。
主要采用个别教学,偏重背诵和练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蒙学教育的传统。
古代对8—15岁的儿童的教育叫“蒙养”教育,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蒙馆”。
蒙养教育,即儿童初级阶段的教育。
在中国古代,官方办学的重点放在高等层次的精英选拔型教育上,除举办宫廷贵族子弟的小学外,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在社会上大办初等教育,蒙养教育主要是由家庭教育来承担,而私学则为那些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进行家庭教育的人家提供蒙养教育的机会。
进入科举时代以后,“学而优则仕”成为凡有条件的子弟追求的目标,于是蒙养教育大为扩展。
苏轼自称他8岁入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受业的学童有几百人。
陆游说:“农家十月,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
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
”(农家十月,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
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可见,宋代的蒙学已相当发达,乃至影响到少数民族统治的辽、金、元。
到明清时期,蒙学已遍布城乡,教育水平也有进一步提高。
2、蒙学教育主要植根于民间私学私学,是指私人或民间团体出资兴办并管理的学校,近现代称为私立学校。
蒙学的特点
蒙学的特点古代学者对蒙学特别关注,在教育家的训蒙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特点的蒙学理论和训蒙方法。
具体来说,古代蒙学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重视早期教育蒙学本身已是一种早期教育,而古代教育家提倡尽早进行启蒙。
宋代教育家二程就积极主动进行早期教育。
他们认为“幼学”是立圣之基,对人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如果没有这个根基,就好像“做室而无基也,成亦难”。
至于早期教育的起始问题,有些教育家认为“自能食能言而教之”,还有一些教育家主张从胎教开始。
汉代刘向的《列女传•周氏之母》就记载过文王之母太任的胎教。
此后,东汉的王充,南北朝的颜之推,西晋时的张华,唐代的孙思邈,宋代的朱熹、二程等人均对此有大量论述。
这些论虽不乏荒诞无稽,不合科学之言,但其中也有若干合理的成分。
2.重视家庭教育在中国古代,家庭不仅是生产和生活的单位,而且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
儿童不论是否进学校,家庭教育总是须臾不可离的,对于小学之前的孩童而言,家庭更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古代教育家非常重视家庭的功能,“教小儿,不但是出自外传谓之教,凡家庭之教最急。
”在教育方法上,古代教育家比较重视家长的言行对子女的影响,“教子须是以身率先”。
此外父母还要正确处理爱护及教育两者的关系。
如颜之推认为做父母的关键是“威严而有慈”,威严中有慈爱,慈爱里愈威严;当慈爱是慈爱,当威严时威严。
否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好歹,“终为败德”。
3. 重视行为教育古代教育以孩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强调蒙学应侧重于行为教育,加强行为习惯的训练,即所谓“教之以是”。
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明确指出,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儿童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让他们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即所谓“使由之”;而大学阶段则是给他们讲解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即所谓“使知之”。
中国古代教育家编著的蒙学教材无不侧重阐明行为训练的基本要求,如朱熹的《童蒙须知》,屠羲英的《童子礼》、真德秀的《家塾常仪》等,都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了学童的行为规范。
古代启蒙教育内容特点
古代启蒙教育内容特点
古代启蒙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特点包括了儒家经典的
学习、礼仪教育、文学艺术的启蒙等方面。
在古代,启蒙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对于塑造个体的品格、修养和学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古代启蒙教育的内容特点。
首先,古代启蒙教育的内容特点之一是儒家经典的学习。
在古代,孩子们在接
受启蒙教育时,首先要学习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等。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孩子们可以了解儒家思想,培养对于仁、义、礼、智等传统美德的认同和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其次,古代启蒙教育的内容特点还包括了礼仪教育。
在古代中国,礼仪教育是
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道德修养。
在启蒙教育中,孩子们要学习如何恭敬长辈、尊重师长、尊重他人等礼仪规范,同时也要学习如何言谈举止得体、文明礼貌。
这些礼仪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交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启蒙教育的内容特点还包括了文学艺术的启蒙。
在古代,孩子们在接受启
蒙教育时,也要学习诗词、文章等文学作品,同时也要学习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文学艺术的启蒙不仅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总的来说,古代启蒙教育的内容特点主要包括了儒家经典的学习、礼仪教育、
文学艺术的启蒙等方面。
这些内容特点既注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品德修养和学识素养,对于塑造个体的品格和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启蒙教育的内容特点为后世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教育特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学为主体。
儒学极为重视教化,所谓“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善于化。
”(注:王符:《潜夫论·德化》。
)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
而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尤其受到重视,这就使我国古代的蒙学具有了明显的承载和传播同时期儒学伦理思想的特点。
事实证明,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深入人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有效地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传统蒙学的伦理教化功能。
研究传统蒙学的伦理教育特点,批判继承这一历史遗产,对探讨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蒙学即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问。
“蒙”有幼稚、暗昧之意,《易经》中《序卦》曰“蒙者,蒙止,物之稚也。
”幼童于事多暗味,因此称之童蒙。
启迪童稚,消除暗昧称之启蒙,或称之发蒙、训蒙、养蒙、开蒙 .对“蒙”的更具体的解释则融会于渐渐形成系统的伦理思想中。
春秋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就认为蛮、夷、蒙等所谓的不开化均表现为不知“礼”,不懂得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
会耕田、织布、疗伤、计算都称不上开化,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在道德条目的指导下处理各种人事关系,他仍旧处于“蒙”的状态。
“蒙以养正,圣功也。
”“而养正莫先于礼”。
受这种伦理观的影响,蒙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一开始就被确定为“明人伦”。
《孟子·滕文公上》中“教人以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理总纲,一直被后代的教育者所承袭。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通常依受教育者的年龄和教育目的将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有“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之说。
蒙学主要是对小学教育而言的,这一教育一般是在书馆、义学、乡学、社学、村学、家塾等地方进行的。
没入学之前的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具有同样的功能,也属于蒙学。
小学阶段主要“教之以洒扫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文”;大学阶段主要“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朱熹概括为“ 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学,然后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
”(注:(清)张伯行:《养正类编·小学》。
)小学教育是使学生行其所当然,懂得礼仪之规,进退之节;大学教育是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
在我国历史上,蒙学一直受到极大重视,历代思想家、学者都提倡要重视蒙学教育,一些大学者常常亲自撰写蒙学教材。
秦宰相李斯、晋朝王羲之、南宋王应麟、元代许衡、明朝王守仁等人都写过蒙学教材或蒙学教育方面的文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他不仅发表了许多关于蒙学的见解,而且亲自撰写了不少的蒙学读物。
他写的《小学》被许多人奉若神明,称其为“万事养正之全书,培大学之基本者也”。
《朱子家训》也被作为家教的经典,广为流传。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除《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几本流行甚广的蒙学教材以外,各类蒙学书目近2000本,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蒙学之所以受到如此的重视,是因为历代学者都意识到对儿童从小进行教育,特别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蒙养极大事,亦最难事。
盖终身事业此为根本,而混沌初开,非可以旦夕取效者。
”(注:(明)沈鲤:《义学约》。
)蒙学以“明人伦”为目的,以孝悌为主要内容,始终肩负着承载和传播儒家伦理道德的使命。
伦理道德教育是传统蒙学的主要内容。
如《三字经》中明确提出“三纲五常”这些封建伦理观念,“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千字文》中也有类似的句子:“资文事君,曰严与敬,严当竭力,忠则尽命。
”在一些习字书中,也不乏“尊卑长幼、忤慢谨防”,“孝弟忠信、礼仪廉耻、好善恶恶、积德累仁”的道德说教,就连各类韵对中,也夹杂有“诗对礼”、“忠对信”、“道范对儒宗”、“父子对君臣”的价值观念的渗透。
(注:载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蒙学便读》,作者许梓。
)传统蒙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明人伦,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封建伦常秩序和忠孝仁义等观念。
二是孝悌,即事父兄尊尊长,它是忠的基础,礼的根源。
三是正心敬身,即敬其心意,肃其外仪,整饬自身。
其中的传统美德,如节俭、诚实、守信、忠义等内容仍然是我们今天应当借鉴和学习的。
但其中的封建伦常、道德观念不仅距离儿童天真无邪的世界非常遥远,而且严重束缚了儿童的思想。
至于后来的《二十四孝》、《列女传》等几乎不近人情的道德典范,更是给儿童套上了礼教的枷锁,压抑了儿童的个性,使整个蒙学教育丧失了本应具有的活力。
从总体来说,传统蒙学的内容是封闭的、陈腐的,并日益趋向于僵化,它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
尽管如此,如果我们抛开传统蒙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这一教育目的,以及它所宣扬的封建伦理观念,我们会看到传统蒙学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的东西,尤其是蒙学教育中的训蒙方法,更是它的精华所在。
具体说传统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有以下特点。
第一、先入为主,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提高。
这就决定了蒙学教育主要在于打基础,形成良好习惯。
因此传统蒙学的道德教育基本是一种外在规范的养成教育。
由于蒙童心智未全,“蒙昧未知向方”,极易受到外界的熏染,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先入为主,使儿童从小接受纯正的儒家伦理思想,以端蒙养之基,为今后成圣贤之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入头处如果出错,将无处查究,入头处产生偏差,就会一偏到底。
“凡人有记性,有悟性 .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
”(注:(清)陆世仪:《养正类编》。
)此时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道德教育应先入为主,先铄于外,然后渐化之。
所谓“古之人自能食能言而教之,是故小学之法,以豫为先。
盖人之幼也,智愚未有所主,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者,日复一日,虽有谗说摇惑,不能入也。
若为之不豫,及乎稍长,意虑偏好生于内,众言辨口铄于外,欲其纯全,不可得已。
”(注:(清)张伯行:《养正类编·小学》。
)先入为主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异端思想的侵入,抵制周围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且由于儿童可塑性强,“使之则为,使止则止”,先入为主易于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渐至习惯成性。
传统蒙学强调从生活细微之处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
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开篇就讲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
”只有在小学阶段就“于洒扫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长大以后才能穷究事理,通达事物。
坚持习礼,久则体貌习熟,德行坚定,如孔子所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如从幼便骄惰坏了,及至长大“则于其亲,已有物我,不肯屈下,病根常在,病随所居而长,至死只依旧。
”(注:(南宋)吕祖谦:《少仪外传》。
)以后,习染将深,性情已就,再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教之不及,即使“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乎成长,终为败德”。
第二、规范行为,强调道德的可操作性。
传统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道德教育要求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实施。
传统蒙学是为封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的,其目的性决定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要把儒家伦理道德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就必须把经书的精言微义,化作揖让言辞,使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被蒙童所接受。
如《童子礼》规定了蒙童在家里的举止要求:盥栉、整服、叉手、肃揖、拜起、跪、立、坐、行及至进退、出入、邂逅、朔望、晨昏等二十三目。
可以说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大事小情。
而且每一目都有具体、严格的标准,诸如叉手:“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大拇指,其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以右手掩其胸 .手不可太着胸,须令稍离方寸。
”(注:(明)屠羲英:《童子礼》。
)又如“立”目要求:“拱手正身,双足相并。
必顺所立方位,不得歪斜。
若身与墙壁相近,虽困倦不得倚靠。
”(注:)这些要求具体、规范,包罗万象,既有外在的礼仪规范,也有自身的整饬要求,甚至连大小便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至于塾课方面的要求,由下面这些书名,就可知道其严格详尽程度了;《家塾常仪》、《塾中琐言》、《变通小学义塾章程》等可见一斑。
蒙学把深奥的道德理论、抽象的道德说教化做具体的行为要求,这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极易操作,便于监督。
单吃饭这一项就作了如下详尽的要求:“毋先,毋后,毋择,毋翻,毋邻(谓取邻簋食也),毋以箸入口,毋以舌接食,毋归余(谓以食余再入簋肩也),毋他顾,毋含食与他人语,毋遗粒,箸毋过肩(肩谓箸肩也),毋桥(以箸高置簋上也)。
嚼无声,咽无疾,啜无流。
食毕,敛齐两箸,乃起。
”(注:(清)崔学古:《幼训》。
)要求具体、明确,但如此详细的要求,也显得过于繁琐,苛板,缺乏灵活性、变通性。
要求的整齐划一,束缚了儿童的个性,使儿童动弹不得,同时,这一种罗列方法,也难免会挂一漏万 .第三、顺其天性,量资循序渐进。
传统蒙学遵循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道德教育内容的安排上,体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原则;在道德教育方法的采用上,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量力而行,留有余地。
传统蒙学的道德教育虽然也讲封建伦理纲常,但不究其义理,只是从浅近处着手,先教之以小学规矩,使儿童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习之,及至智慧渐开,性情已就,才可近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
尽管后来受科举制度的影响,一些儿童从小诵习经书,但古代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先习经书,犹作室而无基,对儿童是十分有害的。
“后生学问,切须理会《曲礼》、《少仪》、《仪礼》等,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及先理会《尔雅》训诂等文字,然后可以语上,下学而上达,自此脱然有得,自然度越诸子也。
不如此,则是躐等,犯分陵节,终不能成。
孰先传焉,孰后传焉,不可不察也。
”(注:(南宋)吕本中:《童蒙训》。
)“君主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
蒙学还根据不同的学童采取不同的训蒙方法:“极慧者,必摘其短以抑之,则不骄;极钝者,必举其长以扬之,则不退。
倦者必加以礼貌,则不鄙;稍长必砺以蒙工,则不佻。
”(注:(清)崔学古:《幼训》。
)认为道德教育要量弟子的资禀,循序而进,操功于悠久,不可操之过急。
内容要少而精,贵乎简约,不可庞杂。
道德的循序渐进还表现为要留有余地,能接受十分,只可予以七八分。
第四、熏渍陶染,以歌诗讽诵化育之。
儿童活泼好动,此乃天籁之发,天机之动,“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于歌诗,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