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的意思
孟郊《登科后》原文及赏析
登科后[唐] 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新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
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说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
孟郊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鹄的,颇出意料。
这就仿佛象是从苦海中一下子被超渡出来,登上了欢乐的峰顶;眼前天宇高远,大道空阔,似乎只待他四蹄生风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
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
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
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
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但诗人并不留连于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觉上的“放荡”: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还要“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车马拥挤、游人争观的长安道上,怎容得他策马疾驰呢?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又怎能“看尽”呢?然而诗人尽可自认为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也尽不妨说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看尽。
虽无理却有情,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也就不觉得其荒唐了。
同时诗句还具有象征意味:“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皇恩的象征。
所谓“得意”,既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进士及第之事。
诗句的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喜爱的名句。
孟郊《登科后》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登科后》为中唐孟郊的七言古诗,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在当今社会也广为流传。
注释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译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
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鉴赏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
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
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卜.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
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
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两个成语,但诗人极度的志满意得也表现了其气量不大。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
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
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
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
古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翻译赏析
古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翻译赏析《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
其全文古诗如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前言】《登科后》为孟郊于贞元十二年获得进士及第时所作的七言古诗,诗的前两句将作者过去失魂落魄的处境和现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进行今昔对比,突现今朝跃入新天地时的思绪沸腾。
后两句说他在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表现出极度欢快的心情。
【注释】1、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弟,经吏部复试取中厚授予官职称登科。
2、龌龊(ò 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3、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4、放荡(dàng):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5、思无涯:兴致高涨。
6、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7、疾:飞快。
【翻译】昔日科举不得志,心胸郁闷促狭的时光实在不值一提,今日及第萧洒旷达自由自在思绪开阔无涯。
乘着和煦的春风,志得意满,策马驰骋在宽阔的天街上,马蹄似乎也格外轻松迅疾,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尽长安似锦的繁花。
【赏析】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
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三、四句的诗歌形象之脍炙人口,除了它正面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一时间的欢快情绪外,也是与它同时具有的象征意味分不开的。
所谓“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诗人感到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适宜的政治气候的象征。
所谓“得意”,既有考中进士以后的洋洋自得,也有得遂平生所愿,进而展望前程的踌躇满志。
因而诗歌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就不仅仅限于考中进士以后在春风骀荡中策马疾驰于长安道上的孟郊本人,而且也是时来运转、长驱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了。
孟郊:登科后
孟郊:登科后《登科后》作者:孟郊原文: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1、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弟,经吏部复试取中厚授予官职称登科。
2、龌龊(wò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3、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4、放荡(dàng):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5、思无涯:兴致高涨。
6、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7、疾:飞快。
翻译:昔日科举不得志,心胸郁闷促狭的时光实在不值一提,今日及第萧洒旷达自由自在思绪开阔无涯。
乘着和煦的春风,志得意满,策马驰骋在宽阔的天街上,马蹄似乎也格外轻松迅疾,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尽长安似锦的繁花。
赏析: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
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三、四句的诗歌形象之脍炙人口,除了它正面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一时间的欢快情绪外,也是与它同时具有的象征意味分不开的。
所谓“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诗人感到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适宜的政治气候的象征。
所谓“得意”,既有考中进士以后的洋洋自得,也有得遂平生所愿,进而展望前程的踌躇满志。
因而诗歌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就不仅仅限于考中进士以后在春风骀荡中策马疾驰于长安道上的孟郊本人,而且也是时来运转、长驱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了。
这样,个别与一般、明快与含蓄,就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统一,使诗作获得了较大的思想艺术容量,既具体生动,又不乏概括性,既明朗畅达而又别具情韵。
诗的前两句把困顿的往昔和得意的今天对比,一吐心中郁积多年的烦闷。
登科后诗歌鉴赏
登科后诗歌鉴赏原文:登科后【作者】孟郊【朝代】唐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
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注释: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赏析: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
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观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
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卜.... 古诗文网>>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新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
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说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
孟郊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鹄的,颇出意料。
这就仿佛象是从苦海中一下子被超渡出来,登上了欢乐的峰顶;眼前天宇高远,大道空阔,似乎只待他四蹄生风了。
作者介绍:孟郊,(751~814),唐代诗人。
字东野。
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
唐代著名诗人。
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
孟郊诗词《登科后》原文译文赏析
孟郊诗词《登科后》原文译文赏析《登科后》唐代·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以往不如意的处境再也不足一提,今朝金榜题名萧洒旷达自由自在思绪开阔无涯。
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完长安似锦的繁华。
【注释】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弟,经吏部复试取中厚授予官职称登科。
龌龊(wò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放荡(dàng):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思无涯:兴致高涨。
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疾:飞快。
【赏析】这首诗因为给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新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
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
诗的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
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的后两句是说,迎着浩荡春风得意的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这两句活灵活现的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的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这两句的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
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
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整首诗
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整首诗一、原文:《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二、衍生注释:“龌龊”在这里可不是指不干净的意思,而是形容过去处境的不如意、局促。
“放荡”也不是现在所说的放纵不羁的贬义,而是指自由自在、舒畅的心情。
“思无涯”就是思绪无边无际,表达诗人兴奋激动的心情,有很多美好的遐想。
三、赏析:主题和情感方面,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科举高中后的兴奋心情。
往昔经历的种种不如意此刻都不值一提了,现在满心都是欢快自由的感觉。
诗中充满了对自己新身份和美好未来的憧憬。
表现手法上,前两句是今昔对比。
往昔的“龌龊”和今日的“放荡”形成鲜明反差,强烈突出了金榜题名带来的巨大变化。
后两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生动形象,春风都仿佛在为诗人祝贺,一个“疾”字让人感受到诗人骑马飞奔的欢快场景,“一日看尽长安花”是极度的夸张,长安城那么大,花朵那么多,怎么可能一日看尽,但这种夸张却准确地表达出诗人当时急于要去欣赏京城美景、享受成功喜悦的急切心情。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孟郊。
孟郊出生于公元751年,他一生清幽孤寒,生活相当贫苦。
他对作诗极为热爱与投入,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一直到四十六岁才考中进士,这首《登科后》就表达了他在考中后的欣喜若狂。
他写诗多寒苦之音,但这首诗却充满了得意和欢快。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小李苦读多年,一直想要考取一个含金量特别高的职业资格证。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他终于顺利通过考试。
他从考场出来,那一刻就如同孟郊高中一样,走路都带风,心里想:“这真是昔日苦读累成狗,今朝得意乐无边。
恰似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啊。
”例子二:学校举行征文比赛,平常成绩一般的小张偷偷努力了好长时间。
最后结果出来,他竟然得了第一名。
他接过奖状,笑得特别灿烂。
在领奖台上他就想:“以前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那些沮丧的日子就像孟郊说的昔日龌龊不足夸,现在这拿奖的兴奋劲让我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啦。
长安花的古诗句
与长安花有关的古诗句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
长安花”**。
这句诗出自唐朝孟郊的《登科后》,原文如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为: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侍碧败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
策马奔慧神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孟郊:登科后
孟郊:登科后导语:《登科后》作者:孟郊原文: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1、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弟,经吏部复试取中厚授予官职称登科。
2、龌龊(wò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3、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4、放荡(dàng):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5、思无涯:兴致高涨。
6、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7、疾:飞快。
翻译:昔日科举不得志,心胸郁闷促狭的时光实在不值一提,今日及第萧洒旷达自由自在思绪开阔无涯。
乘着和煦的春风,志得意满,策马驰骋在宽阔的天街上,马蹄似乎也格外轻松迅疾,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尽长安似锦的繁花。
赏析: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
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三、四句的诗歌形象之脍炙人口,除了它正面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一时间的欢快情绪外,也是与它同时具有的象征意味分不开的。
所谓“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诗人感到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适宜的政治气候的象征。
所谓“得意”,既有考中进士以后的洋洋自得,也有得遂平生所愿,进而展望前程的踌躇满志。
因而诗歌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就不仅仅限于考中进士以后在春风骀荡中策马疾驰于长安道上的孟郊本人,而且也是时来运转、长驱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了。
这样,个别与一般、明快与含蓄,就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统一,使诗作获得了较大的思想艺术容量,既具体生动,又不乏概括性,既明朗畅达而又别具情韵。
诗的前两句把困顿的往昔和得意的今天对比,一吐心中郁积多年的烦闷。
此时的诗人是扬眉吐气、得意洋洋。
人生得意时的诗句
人生得意时的诗句1、《登科后》唐代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
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2、《和董传留别》宋代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3、《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宋代: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译文:堤上踏青赏春的游人如织,踊跃追逐着湖里的画船,春水荡漾,四周水天相接,波涛击打着堤岸。
湖畔绿杨掩映的小楼之外,传出秋千少女的欢愉之声。
莫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头插鲜花,我随着委婉动听的《六幺》琵琶曲调,频频交杯换盏。
人生万事,何似对酒当歌?4、《采桑子·重阳》近现代: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5、《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宋代:黄庭坚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表示意气风发和豪情壮志的中国古诗句
表示意气风发和豪情壮志的中国古诗句1,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后》白话文释义: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
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出自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白话文释义: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出自宋代: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白话文释义: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4,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白话文释义: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
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
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
5,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出自宋代: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白话文释义:我年轻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
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去名叫金仆姑的箭。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处:《登科后》孟郊原文: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释义:过去那种穷困窘迫的生活是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今天我高中了进士,才真正感到皇恩浩荡;我愉快地骑着马儿奔驰在春风里,一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
这首诗把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千古名句。
登科后-古诗-赏析
登科后-古诗-赏析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
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赏析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
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
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卜.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
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
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两个成语,但诗人极度的志满意得也表现了其气量不大。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
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
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
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
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但诗人并不留连于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觉上的“放荡”: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还要“一日看尽长安花”。
祝贺提拔 诗词
祝贺提拔诗词
以下是祝贺提拔的诗词:
1.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意思是: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
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此诗为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表达了他在科举考试中得到提拔后,得意兴奋的心情。
2.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意思是: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
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起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的声音在回廊里响起。
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
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鹏鸟一样展翅翱翔于九天之上。
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此诗为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表达了他对廓之参加科举考试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取得好成绩,得到提拔。
青春得意的诗句
青春得意的诗句
孟郊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那种穷困窘迫的生活是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今天我高中了进士,才真正感到皇恩浩荡;我愉快地骑着马儿奔驰在春风里,一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
这首诗把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千古名句。
"春风得意"原指读书人考中后的得意心情,现在一般形容事情办成功,达到目的后那种得意洋洋的情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
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
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
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
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
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翻译赏析
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翻译赏析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翻译赏析《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
其全文古诗如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前言】《登科后》为孟郊于贞元十二年获得进士及第时所作的七言古诗,诗的前两句将作者过去失魂落魄的处境和现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进行今昔对比,突现今朝跃入新天地时的思绪沸腾。
后两句说他在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表现出极度欢快的心情。
【注释】1、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弟,经吏部复试取中厚授予官职称登科。
2、龌龊(wò 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3、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4、放荡(dàng):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5、思无涯:兴致高涨。
6、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7、疾:飞快。
【翻译】昔日科举不得志,心胸郁闷促狭的时光实在不值一提,今日及第萧洒旷达自由自在思绪开阔无涯。
乘着和煦的春风,志得意满,策马驰骋在宽阔的天街上,马蹄似乎也格外轻松迅疾,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尽长安似锦的繁花。
【赏析】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
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三、四句的诗歌形象之脍炙人口,除了它正面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一时间的欢快情绪外,也是与它同时具有的象征意味分不开的。
所谓“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诗人感到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适宜的政治气候的象征。
所谓“得意”,既有考中进士以后的洋洋自得,也有得遂平生所愿,进而展望前程的踌躇满志。
因而诗歌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就不仅仅限于考中进士以后在春风骀荡中策马疾驰于长安道上的孟郊本人,而且也是时来运转、长驱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全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全诗导语:春风得意马蹄疾全诗《登科后》作者:孟郊原文: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1、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弟,经吏部复试取中厚授予官职称登科。
2、龌龊(wò 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3、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4、放荡(dàng):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5、思无涯:兴致高涨。
6、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7、疾:飞快。
诗意:昔日科举不得志,心胸郁闷促狭的时光实在不值一提,今日及第萧洒旷达自由自在思绪开阔无涯。
乘着和煦的春风,志得意满,策马驰骋在宽阔的天街上,马蹄似乎也格外轻松迅疾,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尽长安似锦的繁花。
赏析: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
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
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卜。
人逢喜事精神爽。
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
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
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两个成语。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
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
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
祝贺金榜题名的诗句
祝贺金榜题名的诗句
1、《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白话文释义: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
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2、《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白话文释义: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金榜题名的名字。
3、《送王克敏之安丰录事》
元代:王冕
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
白话文释义:科举考试的殿试环节洋洋洒洒写文章,科举得中,春风满面,皇上欢喜的收纳新上的进士,老百姓们应该得到好的官。
4、《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唐代:杜牧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白话文释义:放榜的时候,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榜上三十三位及第者都骑马向长安进发。
关中的少年朋友们,你们多准备美酒吧,很快就会把春色带进关内来。
5、《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唐代:卢肇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白话文释义: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
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6、《及第后作》
唐代:袁皓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白话文释义:金榜题名景姓氏被高高的悬着非常清楚,毫无疑问得到了"一枝春″的美称。
希望别人愿望实现的唯美诗句
希望别人愿望实现的唯美诗句
1、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释义: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释义: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4、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释义:西汉的扬雄读书写字的贫穷住所,淮南王刘安带着酒过去一起狂饮。
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坐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释义: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6、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释义:白发将军虎老雄心犹在,收复西京捷报昨夜传来。
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释义: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还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的意思“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古诗作品《登科后》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
1、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弟,经吏部复试取中厚授予官职称登科。
2、龌龊(ò 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3、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4、放荡(dàng):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5、思无涯:兴致高涨。
6、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7、疾:飞快。
【翻译】
昔日科举不得志,心胸郁闷促狭的时光实在不值一提,今日及第萧洒旷达自由自在思绪开阔无涯。
乘着和煦的春风,志得意满,策马驰骋在宽阔的天街上,马蹄似乎也格外轻松迅疾,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尽长安似锦的繁花。
【赏析】
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
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
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三、四句的诗歌形象之脍炙人口,除了它正面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一时间的欢快情绪外,也是与它同时具有的象征意味分不开的。
所谓“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诗人感到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适宜的政治气候的象征。
所谓“得意”,既有考中进士以后的洋洋自得,也有得遂平生所愿,进而展望前程的踌躇满志。
因而诗歌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就不仅仅限于考中进士以后在春风骀荡中策马疾驰于长安道上的孟郊本人,而且也是时来运转、长驱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了。
这样,个别与一般、明快与含蓄,就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统一,使诗作获得了较大的思想艺术容量,既具体生动,又不乏概括性,既明朗畅达而又别具情韵。
诗的前两句把困顿的往昔和得意的今天对比,一吐心中郁积多年的烦闷。
此时的诗人是扬眉吐气、得意洋洋。
后两句真切地描绘出诗人考中后的得意之情。
高中后的诗人纵马长安,觉得一切都无限美好,连路边美丽的花朵都无心细看了。
“一日看尽长安花”仿佛说自己在这一天赏尽了世间美景,使充满豪气的诗有了明朗轻快的结尾。
在这首诗里,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随,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酐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快畅达而又别有
情韵。
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流传后世。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