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
医疗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医疗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设备保养管理1. 设备保养人员设备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设备的有效保养和维护。
2. 设备保养计划2.1 设备保养计划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频率进行制定,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2.2 设备保养计划应在每月初制定并报送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3. 设备保养流程3.1 设备保养人员应按照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
3.2 设备保养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和相关标准进行,确保保养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3 设备保养应记录保养时间、保养内容和保养人员,并进行备案管理。
4. 设备保养记录4.1 设备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保养情况和保养人员,以便进行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4.2 设备保养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并及时提供给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和备案。
5. 设备保养异常处理5.1 设备保养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5.2 设备保养异常处理应记录异常情况和处理过程,并进行备案管理。
三、设备维修管理1. 设备维修流程1.1 设备维修应按照设备的故障类型和紧急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并确立相应的处理流程。
1.2 设备维修应记录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和维修结果,并进行备案管理。
2. 设备维修记录2.1 设备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和维修人员,以便进行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2.2 设备维修记录应保存至少三年,并及时提供给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和备案。
3. 设备维修异常处理3.1 设备维修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2 设备维修异常处理应记录异常情况和处理过程,并进行备案管理。
四、设备安全管理1. 设备安全检查1.1 设备安全检查应按照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1.2 设备安全检查应记录检查时间、检查内容和检查人员,并进行备案管理。
医疗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疗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的医疗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科学、绿色。
第四条本制度的基本要求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能的设备制定相应的保养维护计划,加强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第五条本制度的实施机构是本医疗机构的设备科室,并由本医疗机构的领导层负责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本制度的执行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本制度的修改和完善由设备科室负责,并报本医疗机构领导层审批。
第二章设备管理与台账第八条本医疗机构设备科室负责设备的管理与台账的建立。
第九条设备科室负责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安装调试记录、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
第十条设备科室负责定期更新设备的台账,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一条设备科室应根据设备的类型、性能、用途等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第三章保养计划制定第十二条设备科室负责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
第十三条保养计划应包括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等内容。
第十四条保养计划应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使用频率、维修经验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保养计划应有具体的保养项目、保养周期、保养人员等要求,并进行详细说明。
第四章保养人员培训第十六条本医疗机构设备科室负责保养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十七条保养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八条保养人员应具备设备的基本知识和维修技能,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发现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第十九条保养人员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更新维修技能和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五章保养维护工作第二十条设备科室应按照保养计划的要求组织保养工作,并对保养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医疗设备是现代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尽管这些设备都具有精密的技术和高度的自动化能力,但它们同样需要维护和保养来确保其长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些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以便医疗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使用医疗设备,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一、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1. 定期清洁医疗设备不仅需要内部的清洁,如清洗过滤器、更换耗材,还需要外部的清洁。
常规清洁可以帮助设备保持优良的运行状况并延长设备的寿命。
对于某些医疗设备,如电子仪器,它们还需要保持干燥和无尘的环境。
定期使用吸尘器或清洁布对设备进行清洁,并确保设备表面没有残留液体或化学材料。
2. 定期校准大多数医疗设备都需要经过定期校准以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校准的频率取决于使用设备的频率以及设备的复杂程度。
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设备,如血压计和温度计,校准可以在使用前进行简单的比较即可。
而对于一些高级设备,如监护仪等,需要由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定期校准。
3. 定期更换零配件医疗设备通常被设计为使用一定的时间后需要更换零配件或更换整个设备,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因此,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医疗工作者应该了解设备的更换周期,并在更换时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操作进行。
这样可以确保设备性能的稳定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4. 定期进行保养即使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医疗设备在某些方面也会发生问题。
及时进行保养可以帮助识别这些问题并防止其恶化。
定期检查各个部分的运作状况,并排除任何故障。
具体保养方式可以根据设备的类别、版本、用户手册等来确定。
二、医疗设备常见问题解决方案1. 设备出现故障一旦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失灵的现象,需要即时停止使用设备,并寻求医疗设备维修服务。
尽管技术人员可提供帮助,但是医疗工作者同样应该了解一些设备的基本故障解决技巧和方法,以便在临时故障情况下进行处理,比如参数设置、设备开关操作、设备清洁等。
2. 设备垃圾箱清空医疗设备的垃圾桶、废物桶等定期需要清空。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医院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制度医院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制度(精选3篇)医院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制度篇1医疗器械包含医疗设备、医用耗材(低值易耗品、卫生料子、一次性用品、高值耗材)、医用试剂、消杀用品、医疗设备配件及软件。
1、医疗器械的计划管理(1)凡医院由国家无偿调拨、拨款购置、租赁、嘉奖、院资金购置及接受捐赠的医疗设备均属于此管理范围。
(2)医院全部医疗设备一律由医疗设备科有计划地统一购入。
各使用科室应本着先急后缓、勤俭节省的原则,结合临床和科研工作需要,在做好可行性预算的前提下,向医疗设备科做出每月计划和年度计划,由医疗设备科统一汇总,经有关部门及医院领导批准后方能实施。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订购任何医疗器械。
(3)医疗器械使用科室有责任介绍欲订购物资的品名、产地、规格、型号、性能、数量等,供购置时参考。
(4)医疗设备的购置计划须经使用科室论证小构成员签字,报设备科统一订立计划,经医院院务会议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
(5)为保证计划的严厉性,经批准后的购置计划一般不得随便改动。
如系特殊情况需调整时,也应书面呈报设备科并由医院领导同意后方可改动。
2、医疗器械的采购管理(1)医疗设备科所购医疗器械严格执行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供应商查验索取必需的证件,审查招标医疗器械公司是否有不良记录(如有,一票否定,两年内不允许参加医院任何形式的招标)、是否为进口二手大型医疗设备、是否为国家已公布的淘汰机型,并备档。
(2)一般医疗设备的购置,使用科室要填写“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科室主任签字后报医疗设备科长审核后再报院长办公会议讨论批准后由设备科组织采购。
大型医疗设备除填写“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外,还需要填写“大型医疗设备购置论证报告”。
5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批准后报政府采购办批准购买。
50万元以上设备经过院长办公会议讨论批准后报政府采购办批准后委托招标公司招标购入。
(3)新进的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必需严格执行贵州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集中采购的相关规定,严格依照中标(成交)产品采购手册进行采购。
完善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
完善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院内的医疗设备正常运转,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的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工作。
第二章维护和修理管理第三条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应遵从以下原则:1. 维护和修理工作应高效、准确、安全。
2. 维护和修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必需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3. 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应严格依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维护和修理手册进行操作。
4. 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应注意维护和修理记录的完整性,包含故障原因、维护和修理方法、维护和修理时间等,并及时报备。
第四条医院设立维护和修理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修理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收集、整理和归档维护和修理记录和维护和修理报告。
2. 监督维护和修理人员的工作,确保维护和修理工作的质量和进展。
3. 定期评估维护和修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4. 组织设备相关培训,提高维护和修理人员的技能水平。
第五条维护和修理人员应依照下列程序进行工作:1. 接到维护和修理任务后,及时前往维护和修理地方,并查看设备的故障情况。
2. 依照规定的维护和修理流程进行维护和修理,并及时记录维护和修理过程。
3. 维护和修理完毕后,填写维护和修理报告,认真描述维护和修理过程和结果。
4. 将维护和修理报告提交给维护和修理管理部门,并在维护和修理记录中进行相关标记。
第三章保养管理第六条医疗设备保养应遵从以下原则:1. 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
2. 保养工作应严格依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保养手册进行操作。
3. 保养过程中应注意保养记录的完整性,包含保养项目、保养时间等,并及时报备。
第七条医院设立保养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的保养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订立设备保养计划,并把计划依照规定时间进行执行。
2. 监督保养人员的工作,确保保养工作的质量和进展。
医疗设备巡检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巡检和维护和修理保养管理制度1. 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保证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规范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和修理保养工作,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和修理保养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医疗仪器、医疗设备以及相关辅佑襄助设备等。
2. 负责部门和人员2.1 负责部门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和修理保养管理工作。
2.2 负责人员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和修理保养工作。
同时,各科室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医疗设备的日常巡检,并帮助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
3. 巡检管理3.1 巡检内容依据医疗设备的使用频次和紧要程度,订立巡检计划,其中包含:—设备电源、接地及线缆的检查,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要求;—设备外观及标识的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设备输入输出的检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连接和通信;—设备功能性能的检查,包含仪表校准、功能测试等,确保设备功能正常;—设备配件和耗材的检查,确保充分并符合要求。
3.2 巡检频率医疗设备的巡检频率应依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进行订立,一般分为日常巡检、定期巡检和定期校准。
•日常巡检:科室负责人指定专人每天对设备进行外观、基本功能的检查,并记录在巡检日志中。
•定期巡检:医院设备管理部门依据设备的使用频次和紧要程度,订立定期巡检计划,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校准:医院设备管理部门依据设备的使用要求和科学标准,订立设备的定期校准计划,确保设备的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3.3 巡检记录与整改巡检人员应依照巡检计划进行巡检,并及时记录巡检结果。
对于发现的设备故障和缺陷,应立刻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并依照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整改。
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响应巡检报告,订立相应的处理措施,跟进和督促整改工作,并将整改情况记录在巡检记录中。
4. 维护和修理保养管理4.1 维护和修理保养计划设备管理部门应依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巡检记录和厂商要求,订立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保养计划,包含维保周期、保养内容和保养方法等。
医疗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制度(5篇)
医疗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制度为使我院医疗设备的预防保养、日常维护、故障请修、备品零件管理、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使用率,根据____《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规定,制订本办法。
一、大型医疗设备定义及分类1.中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单机价值超过人民币万元以上(重点十万元以上)用于医疗急救、诊断、治疗和医学科研设备。
2.设备分为:____线诊断机械设备类、监护及手术室设备类、碎石设备类、超声诊断及检验设备类、供氧及呼叫设备类、消毒及常规设备类。
二、工作职责与保养1.保养维护人员(1)协助新购置设备的安装、试机和验收。
(2)故障修护的执行。
(3)定期检修计划的拟定和执行。
(4)设备使用异常反应和故障原因分析。
(4)委托外部修理的申请、督导与验收。
(5)对使用部门的清洁保养实施情形的检查。
(6)建立各项设备档案。
(7)闲置设备的整修或报废建议。
(8)工作改善、设备改善方案的实施情形追踪。
(9)督促各使用部门依规范执行保养维护工作。
(10)会同财会科定期盘点使用部门设备。
2.设备使用人员(1)协助新添置设备装机、试车、验收等作业。
(2)设备清洁、整理及周围环境整洁的维护。
(3)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清洁保养作业。
(4)协助设备定期保养、故障维修作业。
(5)设备改善建议及报告研究如何提高利用率。
3.设备保养管理(三级保养)(1)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
应该做到:班前检查:开机前应按要求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记录》。
规范操作: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及《标准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操作设备。
班后清理:下班前,彻底清洁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整理工具使之摆放整齐。
设备维修人员每月月底收齐《设备使用记录》,建立档案保管。
(2)二级保养:设备维修人员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数校正,填写《设备二级保养记录》并由设备使用主管核实验收签字。
医疗设备保养及维修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保养及维护和修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医院内的医疗设备正常运转,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订立本规章制度。
二、设备分类与管理责任2.1 设备分类依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将医疗设备分为以下几类: 1. 诊断设备:如CT、MRI等影像设备; 2. 治疗设备:如手术台、呼吸机等; 3.监测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仪等; 4. 试验室设备:如离心机、分析仪等。
2.2 管理责任2.2.1 设备部门负责人:负责全院范围内医疗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和修理管理工作,包含设备的采购、验收、调配、维护、保养和维护和修理等。
2.2.2 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内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保养和维护工作,并提交设备使用情况报告。
2.2.3 科室设备管理员:负责相应科室内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及时上报设备故障情况,并帮助设备部门负责人组织维护和修理工作。
三、设备采购与验收3.1 采购流程3.1.1 提出采购需求:科室主任依据实际需求,填写采购申请表,并提交给设备部门负责人。
3.1.2 设备选型与比价:设备部门负责人会与科室主任协商并介绍适合的设备型号,进行市场调研和比价。
3.1.3 采购合同:设备部门负责人与供应商对设备的性能、价格和售后服务进行谈判,在谈判达成全都后签订采购合同。
3.1.4 付款与交货:财务部门会依据合同商定的付款方式及时付款,供应商依照合同商定的交货日期及时交付设备。
3.2 验收标准3.2.1 外观验收:验收人员通过对设备外观进行检查,确保外观无破损,并与合同规定的外观要求相符。
3.2.2 功能验收:验收人员依照设备的操作手册,测试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并与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相符。
3.2.3 文件验收:验收人员核对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等相关文件是否齐全,并与合同规定的文件要求相符。
3.2.4 签订验收单:当设备通过验收后,设备部门负责人与供应商签订验收单。
四、设备保养管理4.1 保养计划4.1.1 设备部门负责人负责订立全院医疗设备的保养计划,并定期通知各科室设备管理员执行。
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
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寿命,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医疗设备维护的方法1. 定期维护:医疗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维护可以包括清洁设备、更换易损件、检查电路和传感器的连接等。
2. 条件维护:医疗设备在特定工作条件下需要进行维护。
例如,高温、高湿度或高噪音环境下的设备需要额外的维护措施。
3. 预防性维护:通过定期检查和保养,提前发现并解决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以防止设备出现故障。
4. 故障维护: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立即进行维修和维护,以便将设备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并减少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5. 备件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备件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备件库存管理系统,确保备件的充足供应。
二、医疗设备保养的重要性1. 提高设备可靠性: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确保设备在医疗过程中的连续工作。
2. 延长设备寿命:良好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换的频率,从而节约医疗机构的开支。
3. 保证医疗质量: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只有保证设备的完好,才能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诊疗结果。
4. 减少意外风险:设备维护和保养可以减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保障医疗机构的安全生产。
5. 符合法律法规:合理的设备维护和保养也是医疗机构符合法律法规的重要要求。
医疗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三、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维护计划:医疗机构应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确保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2. 培训维护人员:医疗机构应对设备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并确保其具备合格的维护能力。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为确保医院内设备的正常运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订立本《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2 本制度订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管理。
2.2 全部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必需依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有违章操作和私自修改维护保养计划。
第二章维护保养工作的组织与职责第三条维护保养工作的组织3.1 医院设立专职维护保养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3.2 维护保养部门设立专职维护保养负责人,负责协调、组织和监督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第四条维护保养部门的职责4.1 订立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和细则,并及时更新。
4.2 负责医疗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工作。
4.3 组织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维护和修理质量。
第三章维护保养计划的订立与执行第五条维护保养计划的订立5.1 维护保养部门依据医疗设备的类型、用途和规模订立年度维护保养计划。
5.2 维护保养计划包含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具体维护保养项目和维护保养方法等内容。
第六条维护保养计划的执行6.1 维护保养部门依照维护保养计划的要求组织和执行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6.2 维护保养部门要做好维护保养工作记录,并进行归档保管。
6.3 维护保养部门要定期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四章维护保养的具体要求第七条定期检查和保养7.1 维护保养部门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和安全性能。
7.2 检查项目包含设备外观、电气安全、性能指标等方面的内容。
7.3 保养项目包含设备的清洁、润滑、调校等方面的内容。
第八条维护和修理和更换8.1 维护保养部门依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记录,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潜在问题,并进行维护和修理。
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制度
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院的医疗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和保持良好的维护状态,以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该制度适用于全部医院内的医疗设备。
2. 负责部门医院设立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负责管理、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医院内的全部医疗设备。
该部门由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其中包含设备维护和修理工程师、维护和修理技术员等。
3. 设备维护和保养3.1 设备台账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建立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台账,记录每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和保养情况,包含维护和修理时间、维护和修理内容、费用等。
3.2 维护计划依据设备使用情况,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订立维护计划,并严格执行,确保设备定时得到维护和修理和保养。
3.3 定期维护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功能正常、操作准确、安全可靠,并记录维护时间和内容。
3.4 防备性维护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对设备进行防备性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隐患,防止设备显现故障并影响正常使用。
防备性维护应依据设备的特性和厂家建议进行,并记录维护时间和内容。
3.5 库存备件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建立合理的备件库存,确保维护和修理和保养所需备件的及时供应。
备件的采购应符合医院的采购程序,并记录备件的使用和库存情况。
4. 设备故障处理4.1 故障报修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向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报修,并供应认真的故障描述。
4.2 优先级分类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依据设备故障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将故障报修进行优先级分类,并依照优先级进行处理。
4.3 故障处理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及时派遣维护和修理人员到现场进行故障处理。
维护和修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维护和修理经验,确保故障得到正确解决。
4.4 故障记录和分析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认真记录,并进行故障分析。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精选6篇)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6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6篇)》,快快拿去用吧!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11、职责1、1全院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由信息设备管理部负责和承担。
1、2使用科室的重要设备(包括急救设备及大型贵重设备)应有专人保管、操作人员人,该保管、操作人员要对仪器实行一级保养,即每天的清洁除尘,机械运转应按时润滑,开机前检查各种工作条件是否具备?经验证无误后可开机使用。
其他仪器的操作人员对使用的仪器也要做一级保养工作,科室设备负责人要经常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设备信息管理部。
1、3设备信息管理部主任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全院医疗设备各级维护和保养工作。
设定切实可行的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表,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1、4设备信息管理部定期(2次/年)对全院的医疗设备(主要是急救设备及重要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在巡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记录巡查结果,由使用科室负责人或设备负责人确认签字后交设备信息管理部保管。
1、5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有医疗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临床使用科室有医疗设备需要维修,及时上报设备信息管理部,维修人员要尽快组织力量检修或请厂商维修,修理完毕,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告知使用科室。
1、6凡大型贵重设备和急救设备尽量与供应商签订保修或保养合同,厂商技术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临床工作顺利进行。
1、7每年年底针对使用科室操作人员及科室设备负责人的保养状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报有关职能科室。
对厂商技术人员保养状况也进行考核。
2工作流程2、1使用科室的重要设备(包括急救设备及大型贵重设备)及常规设备应由保管、操作人员对仪器实行一级保养,即每天的清洁除尘,机械运转应按时润滑,开机前检查各种工作条件是否具备?经验证无误后可开机使用。
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医院各类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高标准要求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包含但不限于医用影像设备、手术器械、监护仪器等各类医疗设备。
第三条责任范围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的责任由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及相关科室共同承当。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科室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各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第四条维护与保养原则维护与保养工作应遵从以下原则: 1. 安全:确保医疗设备运行安全,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及时:依照规定的维护和保养周期进行工作,做到及时和有效; 3. 全面:对全部的医疗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和保养,包含防备性维护、日常维护和应急维护和修理;4. 连续:确保维护与保养工作的长期性和连续性,杜绝疏于管理和疏于维护的现象;第二章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第五条维护与保养计划设备管理部门应订立医院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
计划应包含设备的分类、维护与保养周期、责任部门、负责人和实施时间等内容。
各科室在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下完成维护与保养工作。
第六条防备性维护防备性维护是指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以防备设备故障和损坏。
设备管理部门应依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订立相应的防备性维护方案。
各科室负责依据计划对设备进行防备性维护。
第七条日常维护日常维护是指对医疗设备进行日常检查、清洁和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各科室应订立日常维护制度,明确维护频率和责任人,并将维护记录填写在设备维护台账上。
第八条应急维护和修理应急维护和修理是指设备显现故障或突发情况时的紧急修复工作。
各科室应及时上报故障设备的情况,并搭配设备管理部门的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修复工作。
第九条设备巡查与检测为了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医疗设备进行巡查和检测。
医疗设备定期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定期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医院各类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订立本《医疗设备定期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员工,包含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管理员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二章维护与保养责任第一条医院管理必需强调防备为主、维护与保养并重的原则,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第二条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每年订立医疗设备的维护计划,并将计划报告上级领导。
第三条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由设备的使用部门搭配完成,设备使用人员应当依照规定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第四条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培训,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操作和维护水平,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需的技术和知识。
第五条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维护与保养措施第六条日常维护与保养:1.设备使用人员应依照设备使用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的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2.设备使用人员应及时处理设备显现的异常现象,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3.设备使用人员应做好设备周边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保持设备使用环境乾净;4.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关键部件和配件,并做好记录。
第七条定期维护与保养:1.设备管理部门依据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设备厂商的要求,订立医疗设备的定期维护与保养计划;2.设备管理部门应依照计划组织专业人员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3.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应严格依照维护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4.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记录维护情况,并订立下一次维护计划。
第八条突发事件处理:1.在设备发生突发故障时,设备使用人员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2.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并布置备用设备进行替换;3.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调查故障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订立防备措施。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随着医疗设备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医疗保健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维修与保养是不可少的环节。
这篇文章将探讨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的相关问题。
1.维修策略的制定针对不同的设备,维修策略应根据设备的特性和用途决定。
一些常用的设备如电视、空调等维修可采用维修换新的策略。
但是,一些医疗设备如CT、核磁共振等设备,由于价格昂贵,维修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因此应该采用定期保养和检测的策略。
2.维修与保养的流程维修与保养应该是一项有计划的持续性活动。
其流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设备的准备在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之前,需要将设备的使用麻醉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2)维护计划和流程在维护前,需要对设备进行评估和规划。
确定维护计划和流程,并编制相关的维护文件。
(3)设备的检测和维修设备检测应该包括普通检测和全面检测。
针对设备的问题进行修理,并在维护后测试设备的工作状态。
(4)维护报告和记录维护报告应该对维护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以供后续的维护记录和数据分析。
1.保养目的医疗设备保养的目的是保持设备的功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使设备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2.保养计划制定保养计划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根据设备的分类和工作原理选择相应的保养机制。
频繁使用的设备需要定期保养。
对于较少使用的设备,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而定。
(3)保养方式针对不同的设备类型,选择不同的保养方式,如保养、校准、检测等。
(4)设备记录进行保养时应记录设备的相关信息,如保养的次数、时间等信息,为后续的保养和维护提供依据。
(1)开机前的检查在设备启动前,为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需要进行设备检查和准备。
针对设备的不同问题和需求,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并进行操作,进一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保养完之后进行设备校准,以确保其工作状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保养记录的管理对于设备的所有保养历史记录进行管理和维护,以便进行后续的保养和维护。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医疗设备是医院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管理十分重要。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是指对医院内的各类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保证医疗服务的正常开展。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涉及到设备的保养、保养记录的管理、设备维修、备品备件管理等内容,是医院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 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医疗设备是医院的核心资产,设备的寿命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运转情况和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对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修,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因设备损坏而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2. 保障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医疗设备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保养可以有效避免设备故障对医疗服务的影响,保障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
3. 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医疗设备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安全生产,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排除,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
4.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的经营者应当对其负责的医疗器械进行日常维护,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是医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
1. 制定维修与保养计划医院应根据医疗设备的类型、用途和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维修与保养计划,包括维修周期、保养项目、保养方法等。
2. 确保维修与保养的及时性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维修与保养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维修与保养责任人员,保证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及时性。
3. 建立设备档案对医疗设备进行档案管理,包括设备的购置资料、维修保养记录、使用情况等,以便对设备进行跟踪管理。
4. 建立备件库医院应建立备件库,储备常用备件,保障设备维修的及时性。
5. 健全维修与保养记录管理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包括维修与保养的内容、时间、人员等,以便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情况进行评估。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医疗设备是医院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们的正常运转对医院的医疗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管理是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维修与保养管理不仅可以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还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工作效率,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设备利用率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
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可以有效地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其利用率,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体验。
2.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医疗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而且升级换代的频率也较快。
通过良好的维修与保养管理,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医院的设备采购成本。
3.减少设备故障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而且设备故障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连锁效应,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通过定期的维修与保养管理,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4.保障医疗质量医疗设备的正常运作对医疗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严格的维修与保养管理,可以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医疗工作的质量。
5.降低人为破坏几率一些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不当使用或者管理不善往往会导致设备的人为破坏,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进行。
通过严格的维修与保养管理,可以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避免人为破坏的发生。
二、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的具体措施1.建立完善的维修与保养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维修与保养的责任部门和具体要求,明确维修保养的周期、方式和标准等内容,并通过内部培训等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购置优质设备在购置医疗设备的过程中,医院应选择优质的设备产品,考虑设备的质量、维修保养的便利性、设备的稳定性等因素,确保医院的设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7篇)
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7篇)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通用7篇)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篇11、医疗设备科应定期到临床科室对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进行巡检,并做好记录。
2、对5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设备科除定期到临床科室了解其设备性能及使用情况外,临床科室应填写:“大型医疗设备医用分析表”。
3、医疗设备科对临床科室填写的“大型医疗设备应用分析表”进行汇总,做出相应的分析、总结,并报医院领导参考。
4、根据分析结果,设备科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做出大型医疗设备年度更新计划。
一次性植入人体医疗器械管理制度1、一次性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现在医院开展的医用钢板、心脏瓣膜、人工关节、血管支架、心脏起搏器、人工晶片、各种补片、生物胶、球囊等。
2、凡医院购入的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须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相关文件要求采购,并与供货商签订合同。
3、使用科室应根据临床的实际需要,提前送交申请计划,必须写清产品的生产厂家、供应商、规格、型号、价格、病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住院号、诊断病情、手术医师姓名、手术日期,并由科室主任签字。
4、库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对高值耗材的管理要求,逐一进行核实,登记生产厂家、供应商、产品名称、详细清单、产品的检验报告或报关单、价格、生产日期及失效期和企业确认的可追溯的唯一性标识,如条码或统一编号,并对唯一性标识的内容、位置、标识方法以及可追溯的程度作出记录,做到没件高值耗材可追溯。
相关资料由设备科整理并存档。
5、使用时由手术室派专人负责领取,将其送往手术室进行消毒,以备手术时使用。
手术室有责任对所送植入材料数量等手续进行核实,再次验货,以防在材料消毒前的货物调换。
使用后的植入人体医疗器械的相关标识载入病历。
6、一旦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照有关程序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篇21、医用计量器具的购进,须先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经设备科长,主管院长审批后方可招标购买,与医疗器械的采购相同。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随着医疗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对于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管理也在不断加强。
这不仅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能力,同时也保障了医疗设备的稳定运转和安全使用。
本文将介绍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的相关内容。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转和性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全过程管理。
医疗设备是医疗机构服务的重要工具,对于医疗工作的影响较大。
因此,维修管理工作应注重以下方面:1、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设备维修计划是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关键。
通过合理制定维修计划,可保障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转,避免设备因偶发故障导致病人病情变化等风险。
因此,医疗机构应制定细化到设备、维修周期和检修内容等具体方面的维修计划,确保每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并适时进行大修和升级。
2、设备维修质量的监控设备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和维修效果。
医疗机构应对维修公司或维修人员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格行为,确保维修质量符合维修标准要求。
3、设备备件配备与采购医疗设备备件是设备能否长时间稳定运作的重要保障。
医疗机构应制定设备备件配备标准并及时采购、储备,以确保在设备维修过程中能够及时更换备品并保证备品质量。
4、设备维修信息和档案管理设备维修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和信息都应及时记录和储存,形成资料档案作为维修管理的依据,对于设备的维修保养过程和设备状态进行整理和分析,便于更好地进行维修管理工作。
医疗设备保养管理是指将设备的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预防性保养等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维护工作,保证设备良好的性能和长期的使用寿命。
医疗设备保养管理关注以下几点:1、日常设备保养日常设备保养是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的过程。
包括根据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的清洁、消毒、调整、切换操作、电池充电等操作。
定期设备保养是指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以确保设备性能长期稳定运作。
定期维护包括对设备进行例行检查、校正、清洗、消毒、养护,及时更换易损部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
发表时间:2020-03-20T06:48:12.82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1期作者:卜艳红余良(通讯作者)
[导读] 那么怎样降低维修保养的成本,该文以该院为实例,探讨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管理。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外科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医疗设备是医疗服务开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临床诊断与治疗服务实施的重要前提。
确保医疗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准确性,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是保障医院医疗服务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先进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各种疾病的诊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2]。
而设备的工作性能与医疗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
如何保证医疗设备的性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工作,是目前设备管理中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3]。
有研究[4]表明,医疗设备的性能以及损耗情况与其维修和保养工作密切相关,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关注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
因此,该次研究主要针对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的重要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医疗设备;保养;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革命性的医疗设备相继出现,各大医院积极采购更加先进的医疗设备,以此来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但是医疗设备的增多会加重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成本,甚至像很多基层医院因为没有合理的管理方案会不堪重负。
医疗设备的管理是设备科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医院安全和高效的运转。
那么怎样降低维修保养的成本,该文以该院为实例,探讨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管理。
1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医疗设备的工作性能与医疗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
如何保证医疗设备的性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工作,是目前设备管理中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医疗设备的性能以及损耗情况与其维修和保养工作密切相关,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关注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
2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控制
医院不断购入新型的医疗设备,在这个过程中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维修费用,例如医疗设备考察、市场调研、价格、安装等,如果检查前能将相关细节问题整理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则能有效地降低医疗维修费用。
在引进设备之前就要派专业的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可以派人到已经使用了这种设备的单位医院去考察,了解设备的质量、返修率,配件价格等情况,如果经过调查这种设备口碑不佳,故障率高,可以放弃购买这种设备,选择质量更好的设备引进。
在购买设备之前需全面了解医疗设备生产商或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如何。
尤其是售后服务,要做到快速、高效、合理的收费。
并要求在合同中以条款的形式明确地表达出来,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现在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内部结构十分精密,很多供应商或者是生产厂家为了提高自己的利益。
垄断零配件与技术资料等手段,这就造成有很多设备在出现故障后,医院的维修人员无法修理的情况。
对此医院有必要通过购买保修服务的方法来降低高使用率的设备运行成本。
同时,应根据该院实际情况购置一定的保修合同。
但是,保修合同购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维修技术难度。
同类设备的台数,分析好单台大型设备的运行情况,整理设备的维修费用记录等。
3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维修保养管理效果,医院要制定相关的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以及医疗设备维修等级制度等管理措施,同时根据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避免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生,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保养,并对操作人员定期进行考核,检查操作人员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熟练度和操作的准确性,加强医疗设备使用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充分调动维修管理人员在这一工作中的参与性,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的应用价值。
同时还需要根据医疗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过往损耗情况做好预测工作,关注库存状况,避免设备彻底损坏之后没有备用设备支持,做好各部门的协调与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率。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由于医疗设备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包含了许多先进的技术,而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不但需要掌握医疗设备维修相关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加强设备保养与维修意识,熟悉行业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学习英語,从而能更好地完成进口设备的检查、维修与保养。
同时,仪器工程师应加强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监督,评估医疗环境以及医疗设备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估工作,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性[5]。
医院需要组织维修管理人员参与厂家或其他医院举办的培训班,学习医疗设备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对医疗设备的精通水平。
在购买新设备之前,建议组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到生产厂家学习设备的操作与保养知识,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就能够完成设备操作与维修工作,避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术没有跟上设备的变化。
加强设备的检查,由于很多设备都是单一性的,长期超负荷使用可能导致硬件磨损或元件损耗,从而出现设备故障影响医疗服务的开展。
若将故障设备送到厂家进行维修不但消耗时间长且维修费用昂贵。
为了提高该院医疗设备的使用率,降低维修成本,应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3.1 急救、生命支持设备
急救与生命支持设备类型相对较多,包括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该类设备在患者疾病抢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日常工作中应加强上述设备的维护、监护,保证其处于运行状态,具体管理方法如下:①配备上述仪器、设备的科室必须每天安排专人进行
检查,保证所有的设备在正常运行内。
同时,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池使用情况,对于存在故障的设备立即进行上报;同时,仪器使用完毕后及时进行清理、消毒,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做好相应的保养。
②医院、科室制定专门人员每3个月对设备进行1次检查,包括仪器的外观、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及报备情况,并将其作为绩效评估之一。
③当急救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更换急救设备,避免延误最佳诊疗时机。
同时,医院开通绿色救援通道,为科室提供更多的便利。
④每周、每月对呼吸机、麻醉机进行开机检测,定期清洗过滤网、呼吸阀等,检查仪器电池等;对于监护仪、除颤仪等医疗急救设备均属于强制剂量仪器,每年进行1次强制检修。
3.2 消毒灭菌类设备
医院设备科不断完善技术档案,必要时可以进行电脑管理,定期检查,动态监测压力表、压力阀等,以保障设备的安全使用。
3.3 检查设备
检查类设备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生化指标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CT、X线等;而生化检验指标包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血液分析仪等。
4 小结
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是多部门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好的工作,能保證医院顺利运行,降低医疗急救设备的差错率,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降低医疗设备在患者抢救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应树立科学的管理与维修观念,不断提高我国的管理能力、水平,提高医疗设备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银英.探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S1):139-140.
[2]梁爽.医疗设备维修成本分析与控制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118,125.
[3]周斌.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方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32(2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