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3 大渡河流域地理位置流域及开发方案图
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_灌木资源空间分布与开发利用
![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_灌木资源空间分布与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16365af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0.png)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十分特殊的地域之一,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干旱问题异常突出,植被退化严重。
甘孜州干旱河谷分布面积广,干旱化与次生干旱化问题突出,尤其长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的大渡河流域的地理条件与垂直气候分布复杂,值得关注与研究[1]。
大渡河干流长239.2km ,主要流经甘孜州泸定、康定、丹巴等地进入雅安市,年径流量约153.8亿m 3,河床比降约5.8%,干旱少雨,蒸发量极大,气候极干燥,生境砾石多、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恶劣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植被恢复困难[2],加剧了干旱气候,而灌木是分布在该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
为了解其灌木植物资源特征,基于《中国植物志》《四川植物志》《四川植被》《甘孜州志(1991—2005)》《甘孜州高等植物》等书籍[3-7],以实地调查为主、历史文献为辅,结合植物群落调查结果对该地区灌木植物特征与分布进行分析,对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保护、植被恢复及特色植物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源分布现状1.1资源概况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区(甘孜段)共有灌木植物32目68科166属682种7亚种65变种(表1)。
从分类系统上看,包括4种裸子植物和678种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从冬季是否落叶习性上看,包括495种落叶类灌木和187种常绿类灌木,以秋冬季落叶休眠类为主;从外貌表型上看,包括493种直立状灌木、119种丛生状灌木、28种攀援状灌木、16种匍匐状灌木、8种藤状灌木、5种草本状灌木、4种垫状灌木、4种丛状灌木、3种蔓生状灌木、2种附生状灌木,以直立和丛生两种形态为主。
收稿日期:2022-12-30基金项目:四川民族学院自办科研项目(XYZB2104ZB )。
作者简介:周扬(1994—),男,四川自贡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土壤生态学等研究。
E-mail :********************。
周扬.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灌木资源空间分布与开发利用[J ].南方农业,2023,17(11):246-250,257.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灌木资源空间分布与开发利用周扬(四川民族学院农学院/横断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研究中心,四川康定626001)摘要灌木是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区(甘孜段)重要的植物资源。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修2优质学案5:4-1流域内协调发展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修2优质学案5:4-1流域内协调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c99dcf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4.png)
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学习目标1. 掌握流域内协调发展;2. 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自主学习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1.基本概念:(1) 水系: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构成了水系。
(2) 分水岭:是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
(3) 流域:由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4) 自然区域:流域从源头到、从上游到下游、从左岸到右岸、从支流到干流之间通过水流相互连接和影响,形成完整、独立的自然区域。
K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①流域就是指主干河流及支流流经的范围。
()②任何一条山脉都能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③干流和支流的流向一定是相同的。
()④流域内部通过水流形成完整、独立的区域。
()2. 流域特点:流域是通过相互连接和影响,形成完整、独立的自然区域一强、高3. 水资源协作开发:(1) 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
水资源具有、、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多种功能。
⑵协作开发的必要性。
族的“摇篮”,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页献,例如人们利用黄河水灌溉、发电,还开发r许多旅游资源,但是黄河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灾难,例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流域旱涝灾害严重,民间对此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描述;黄河在春季易发生凌汛,在干旱严重时下游会出现断流现象。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1) 历史上黄河洪涝灾害多发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有关。
简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 洪涝、盐碱、缺水、风沙是黄河下游经常出现的问题,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洪涝、盐碱、缺水的原因。
(3) 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保障黄河的长治久安,黄河中上游地区应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K辨一辨』①X②X③X④J二、K辨一辨』①X②J③X④XK连一连』根本措施、/留茬少耕生物措施打坝淤地耕作措施K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封山育林K思考』提示: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示意图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2c9e89f0ba0d4a7302763a7c.png)
流域综述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比黄河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孙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
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
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
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
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
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
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带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虽然都超过长江,水量却远比长江少,前者约为长江的70%,后者约为长江的60%。
自然地理【上游段】长江自江源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m)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南支冰川开始,冰川融水与尕恰迪如岗雪山东南一交融水相会合,称纳钦曲。
往北穿过古冰川槽谷,出唐古拉山区与切苏美曲汇合后,称沱沱河。
河谷开阔,汊流发育呈辫状,北流至祖尔肯乌拉山区,折转东流,旁蚀发展,宽浅多汊,变化不定,为典洲的宽谷游荡型河流。
至囊极巴陇附近,当曲从右岸汇人后,始称通天河。
通天河向东南流河床逐渐束窄,两岸山岭相对高差可达500m左右,河谷呈宽“V”字形。
登艾龙曲口以下入峡谷区,河槽归一,水深增加。
长江流域地区PPT教学课件
![长江流域地区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32841e6294dd88d1d26bd3.png)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煤矿 B、________钨矿 C、_______铁矿 D、__________水电站 E、__________核电站
(3)a工业地区能源紧张,为解决其能源不足,将从 __________________输入水电,从__________________输入 天然气。
②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带
③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 _________等工业基地。
③以宜昌、重庆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 ④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_________、_________
沿江地带的城市
比较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的密度差异
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支流 有何内在的联系。
城市多分布在干支流的交汇处
形成以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为中心的四大城市群
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差 异。
➢上游城市密度
最低
➢中游城市密度
居中
➢下游城市密度 最高
沿江地带的工业
钢铁工业走廊:宝山、 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汽车工业走廊:上海、 南京、武汉、重庆
铁路
钢铁工业走廊
➢长江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比较长江上下游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种类和数量 上区别
上游: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下游:火电、核电集中,有色金属资源丰 富
能源缺乏
三.黄金腰带
会沿江地带的南北辐射作用
在图中填充完成长江部分支流,和经过重 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等城市的铁路干 线?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中国十二大水电基地
![中国十二大水电基地](https://img.taocdn.com/s3/m/b4af29f3c8d376eeaeaa31ac.png)
中国十二大水电基地1. 大渡河江流域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全长1062km,从河源至河口天然落差4175m,水能蕴藏量3132万kW,可开发装机容量2348万kW。
大渡河流域雨量丰沛,径流稳定,该河地理位置适中,紧靠负荷中心。
大渡河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双江口至铜街子河段,该河段长593km 天然落差837m,水能蕴藏量1748万kW。
大渡河干流双江口至铜街子规划拟建独松、马奈、季家河坝、猴子岩、长河坝、冷竹关、沪定、硬梁包、大岗山、龙头石、老鹰岩、瀑布沟、深溪沟、枕头坝、龚嘴、铜街子等16个电站,共利用落差177lm,总装机容量1805.5万kW,单独运行时保证出力415.3万kW,年发电量921.9亿kW·h,联合运行时保证出力723.8万kW,年发电量1009.6亿kW·h。
其中龚嘴水电站(高坝设计、低坝施工)、铜街子水电站已建成投入运行。
独松水电站是本河段“龙头”水库,总库容为49.6亿立方米,在金川县境内。
电站装机容量136万kW,单独运行时,保证出力50万kw,年发电量68.4亿kW·h,联合运行时保证出力53.2万kW,年发电70.1亿kW·h。
该电站以下有15个电站,总水头1553m,每增放1立方米/s,约可增出力1.3万kW左右。
大岗山水电站,位于石棉县境内。
拟修170m左右的高坝,水库总库容4.5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50万kW,单独运行时保证出力34.3万kW,年发电量81.2亿kW·h,联合运行时保证出力59.4万kW,年发电量89.7亿kW·h。
龙头石水电站,上距大岗山16km,电站装机50万kW,单独运行时保证出力11.4万kW,年发电量28亿kW·h,联合运行时保证出力23.2万kW,年发电量31.3亿kW·h。
瀑布沟水电站,位于汉源、甘洛两县境内,水库总库容51.77亿立方米是具有年调节性能的水库,电站最大坝高188m。
中国河流和湖泊
![中国河流和湖泊](https://img.taocdn.com/s3/m/073a24e3102de2bd9605881b.png)
特征:流量较大.汛期长(越往南,汛期越长,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越小 夏汛.珠江 有台汛).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原因:流经湿润区.植被较好.雨季较长.大部地区在均温0℃等温线以上
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 地区 河流 流量 水位变 化 汛期较 短(有 春汛、 夏汛) 汛期短 (雨季 短,集 中在夏 季) 有无结冰 含沙量 期 长(纬度 少(森 林茂密) 高,位于 寒温带、 中温带) 大(植 短(位 被少, 于暖温 水土流 带) 失严重)
东北
水量丰富(雨 黑龙江、水、积雪融水 松花江 补给为主;湿 润半湿润区) 辽河、 水量较小(雨 海河、 水补给为主; 半湿润、半干 黄河 旱地区)
长江、 珠江 水量丰富 (雨水补给 为主;湿润 地区)
秦岭— 淮河以 北
秦岭— 淮河以 南
汛期长 (雨季 长)
小(流 域内植 被好)
无(亚热 带,冬季 均温0°C 以上)
支流南北分布,正常年份受雨带影响,主干流涨水、洪峰 的时间错开,干流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
雨带异常在长江两岸长时间徘 徊,南岸洪水、川江洪水、汉 江洪水同时袭来,河水暴涨。
将图中字母和序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1)ABCDEFGH所代表的支流名称 (2)水电站名称:① 二滩 ② 三峡 。 ③ 葛洲坝 ④ 丹江口 。 (3)湖泊名称:⑤ 洞庭湖 ⑥ 鄱阳湖 ⑦ 太湖 。 (4)在图中标出宜昌、湖口、宜宾、攀枝花、武汉、重庆、南昌、 长沙的位置。
(2)注入印度洋流域: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后称 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与恒河相会后注入 孟加拉湾 )、怒江(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 後流入印度洋孟加拉湾 )、伊诺瓦底江(上游称 独龙江)
(3)注入太平洋流域:澜沧江(湄公河)和七大水系 ① 珠江:西江、北江、东江 ② 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 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
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
![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fb8b672cc58bd63086bd30.png)
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报批本,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二??六年五月1审定:审查:校核:编写:主要工作人员:2目录1 总论 ..................................................................... .......................................... 1 1.1 项目来源 ..................................................................... ........................... 1 1.2 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 .... 1 1.3 编制依据 ..................................................................... ........................... 2 1.4 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 3 1.5 工作等级 ..................................................................... ........................... 3 1.6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 ........ 3 1.7 水平年的确定 ..................................................................... .................... 4 1.8 委托书及委托单位和承担单位 .............................................................. 4 2 大岗山水电站概况...................................................................... .................. 5 2.1 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5 2.2 建设地点、工程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 5 2.3 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 ........ 7 2.4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 11 2.5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 16 3 大渡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 16 3.1 基本概况 ..................................................................... ......................... 16 3.2 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 21 3.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 22 3.4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25 3.5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 25 3.6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 26 4 大岗山水电站用水量合理性分析 ..............................................................26 4.1 大岗山水电站取水合理性 ...................................................................26 4.2 大岗山水电站用水过程及水平衡分析 ................................................ 27 4.3 大岗山水电站用水量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 (31)3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 ......... 31 5.1 地表水源论证 ..................................................................... .................. 31 5.2 取水水源分析 ..................................................................... .................. 39 5.3 取水方式与取水建筑物布置的合理性 ................................................ 40 5.4 水质论证 .............................................................................................. 41 6 大岗山电站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它用户的影响 ................................... 42 6.1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 ...... 42 6.2 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 ..................................................................... ...... 50 7 大岗山水电站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 52 7.1 退水系统及其组成 ..................................................................... .......... 52 7.2 退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 ...... 53 8 水资源保护措施 ..................................................................... .................... 53 9 影响其它用水户权益的保护补偿措施 ....................................................... 56 10 水资源论证结论 ..................................................................... .................... 56 10.1 取用水的合理性 ..................................................................... .............. 56 10.2 取水水源的可靠性 ..................................................................... .......... 56 10.3 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其它用水户的影响 ........................................ 57 10.4 退水情况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57)10.5 建议 ..................................................................... (57)附图:附图1 大岗山水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大渡河流域图附图3 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梯级开发方案纵剖面图附图4 大岗山水电站枢纽总布置图附图5 大岗山水电站取水口模型图附图6大岗山水电站尾水剖面图附图7大岗山水电站丰水年用水过程线(电站建成投产年)附图8 大岗山水电站中水年用水过程线(电站建成投产年)4附图9 大岗山水电站枯水年用水过程线(电站建成投产年)附图10 大岗山水电站丰水年水量平衡图(电站建成投产年)附图11大岗山水电站中水年水量平衡图(电站建成投产年)附图12 大岗山水电站枯水年水量平衡图(电站建成投产年)附图13大岗山水电站丰水年用水过程线(规划水平年)附图14 大岗山水电站中水年用水过程线(规划水平年)附图15 大岗山水电站枯水年用水过程线(规划水平年)附图16 大岗山水电站丰水年水量平衡图(规划水平年)附图17大岗山水电站中水年水量平衡图(规划水平年)附图18 大岗山水电站枯水年水量平衡图(规划水平年)附图19大岗山水电站论证范围图附图20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及其与大岗山水电站区位关系示意图附图21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其与大岗山水电站区位关系示意图附图22田湾河风景名胜区与大岗山水电站区位关系图附图23 大渡河水功能区划图附件:(1)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水资源论证委托函;(2) 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92]640号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渡河干流规划报告的批复》;(3)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办函[2004]196号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审查意见的函》;(4)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水电规规[2005]0013号文关于印发《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附技术方案审查意见);(5)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水电规水工[2005]0012号文关于印发《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可行性研究坝址选择报告审查意见》的函(附技术方案审查意见);(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国环评估纲[2005]100号文《关于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评估意见》;(7)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保监[2005]101号文《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大纲技术评估意见》;(8) 四川省建设厅川建函[2006]22号《关于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对贡嘎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环境影响专题评估报告的函》;5(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环审[2005]691号文《关于四川省大渡河龙头石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高中地理选修2《区域发展》(人教版)4.1流域内协调发展
![高中地理选修2《区域发展》(人教版)4.1流域内协调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c822f9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5.png)
知识点二 黄河的调沙减淤
1.“地上悬河”的成因 黄土高原_水__土__流__失_严重,导致黄河挟带泥沙数量之多,居世界 大河首位。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___变__小___,流速__缓__慢____, 泥沙___沉__积___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为了防治水害,两岸__不__断____ 加高大堤,使得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世界上著名的
利枢纽工程对遏止下游河道淤积具有重要作用。
[联系生活] 列举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具体措施。 生物措施主要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耕作措施包括沿 等高线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梯田和水平沟、 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
知识点三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1.问题:径流量少是黄河又一突出的水文特征。黄河流域人 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__人__水____矛盾突出。
(2)流域内水资源开发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①不同的__利__益____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 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 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 ②考虑到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需要以流域为单 元进行__统__筹____管理。 ③流域需要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 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 各区域提供公平的___共__同___发展的机会。
“地上悬河”。
2.黄河沙患的解决 (1)基本方针:侵蚀区需要减少__入__河____泥沙量,堆积区需要减 少___河__道___淤积。 (2)具体措施: ①中游的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_水__土__保__持_是减少 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 ②在黄土高原,由政府投资、补偿,以_小__流__域___为单元,因地 制宜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相结 合的___综__合___治理。 ③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小浪底水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1课时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1课时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ac477a1f242336c1fb95ebb.png)
4.读气候 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或具体区域判断出该地气候类型为亚热 带季风气候。 5.读水文、水系特征 如流量大小、季节变化等水文特征和干支流形状、河网密度、 河流长度、流域面积等水系特征。 6.读资源 上图区域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上建有 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
整理ppt
整理ppt
参考答案: (1)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梯级开发;市场需 求量大;位于高山峡谷地段,建坝工程量小;位于高山峡谷地区,(流域 内)人口密度小,迁移人口少;水库淹没耕地和城镇少。 (2)筑坝阻隔鱼类通道;(水库淹没及施工占地)破坏动植物资源,导致 生物多样性减少;可能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施工建设产生水土 流失等环境问题。 (3)河道变宽,航道变深,利于航运业的发展;发展库区水产养殖,促进 就业,增加收入;形成新的景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高耗能工业 及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吸引投资和产业转入,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整理ppt
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 000多平方千米,流 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 500米。历史上多洪涝灾害。现在清江上已建有 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 据此回答3~4题: 3.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少,流域面积广 B.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落差大,多曲流 4.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 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 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 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迁移应用 1.根据流域内的自然条件判断河流开发利用方向。 2.判断流域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各水电基地资料详情
![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各水电基地资料详情](https://img.taocdn.com/s3/m/baaae6fc59eef8c75ebfb3af.png)
水电站 水电站名称
装机容量
(万千瓦)
开发商
下游四级水电站
龙井口水电站
180
华能集团
鲁地拉水电站
216
华电集团
观音岩水电站
大唐集团
上游川藏段开发
岗托水电站
110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华电)岩比水站30波罗水电站
96
叶巴滩水电站
198
拉哇水电站
168
巴塘水电站
74
苏哇龙水电站
116
雅砻江水电基地
水电规划: 根据近期进行的四川省水力资源复查统计,雅砻江流域水能 理论蕴藏量为3372万千瓦,其中四川境内有3344万千瓦, 占全流域的99.2%,其中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2200万千瓦, 支流1144万千瓦,全流域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为3000万千 瓦。在全国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中,装机规模排名第三。 雅砻江干流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省的24%,省内排名第
,约占全国5%。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和进行前期准备施工
的有锦屏一级、锦屏二级、官地、两河口、桐子林等梯级水
电站。雅砻江除上游少部分在青海境内外,干流绝大部分在 四川境内。干流呷衣寺至江口拟定21级开发方案,天然落 差2845m,装机容量2856万kW,年发电量1516.36亿kWh。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372万千瓦,其中四川境内有3344万千瓦,占全流域的99.2%。
溪洛渡水电站总投资675亿元,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年 平均发电量571亿千瓦时,已于2005年12月26日正式开 工,2007年11月8日截流,计划2013年首批机组发电,2015年完工。
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各水电基地资料详情
![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各水电基地资料详情](https://img.taocdn.com/s3/m/279e804ff18583d048645902.png)
中游河段 两河口水电站 300
牙根水电站 150
楞古水电站 230
孟底沟水电站
..
.
170
杨房沟水电站 220
卡拉水电站 106
下游河段 锦屏一级水电站 360
锦屏二级水电站
..
.
480
官地水电站 240
二滩水电站 (已建 ) 330
桐子林水电站
60 三.
大渡河水电基地
..
.
水电规划:
大渡河水电开发——主要梯级格局为 3 库 22 级 根据 2003
..
.
小湾水电站 420 漫湾水电站 155 大潮山水电站 135 糯扎渡水电站 585
..
.
景洪水电站 175
橄榄坝水电站 15.5
勐松水电站
60 七.
黄河上游水电基地
规划:
本河段规划分 16 个梯级(如取大柳树高坝方案则为 15 级)
..
.
开发, 总利用水头 1118m,装机容量 1415.48 万 kW ,保证出 力 487.22 万 kW ,年发电量 507.93 亿 kWh 。 龙羊峡、刘家峡、小观音(或大柳树)三大水库分别处于本 河段的首、中、尾部有利的地理位置。龙羊峡是多年调节水 库,总库容 247 亿 m3,可普遍提高其下游各梯级电站的年 发电效益,改善各电站的施工条件。小观音(或大柳树)水 库可起反调节作用,在适应黄河河口镇以上灌溉用水、防洪 及防凌安全以及给中、下游河道补水条件下,使龙羊峡至青 铜峡河段大部分梯级水电站能按工农业用水要求运行,成为 稳定可靠的电源。 目前本河段已建刘家峡、 盐锅峡、 八盘峡、 青铜峡、龙羊峡、李家峡 6 座电站,继李家峡水电站之后, 规划建议安排大峡、黑山峡河段、公伯峡、拉西瓦等水电站 的建设。
八年级地理河流和湖泊长江的开发1
![八年级地理河流和湖泊长江的开发1](https://img.taocdn.com/s3/m/b875c5125f0e7cd18425366c.png)
荆江分洪工程
“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荆江河道 弯曲狭窄,洲滩遍布,上游水深流急,下游 宣泄不畅,河床淤积日高,两岸地势低洼, 是长江全线水涝最多、洪水威胁最大的区域。 每遇汛期,总是险象环生,给人民带来了忧 患和灾难。
防洪任务艰巨
流域广、支流多,降水丰,干流汛 期长,水量大 荆江段河道变曲,泥沙淤积,流水 不畅 近年来长江上中游山区植被遭到破 坏,水土流失严重;中游湖泊减少, 调节作用弱
黄河
480 10000 3500
1 20.8 7.3
流量相比
长江
珠江
长江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 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在世界上 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居第三位。
————我国水量最大
流经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
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 国土面积近20%,居我国各河之首——— —我国流域面积最广
思考:长江为什么是我国第一大河? 思考:长江为什么是我国第一大河?
•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 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 河流,所以说长江是中国 第一大河。
自主学习:
• 自学课本P52—53页及图2.36,完成探究学 习1.
提示: 提示
1、 流经的省份 (地图册P22页) 2、上中下游的划分: (P53页图) 页图) 、上中下游的划分: 页图 3、主要支流(P53页图) 页图) 、主要支流( 页图 4、流经的地形区 (地图册 地图册p22页) 、 地图册 页
思考1 历史上, 思考1.历史上,长江流域多次发生洪水 进入80年代 几乎年年发生洪灾, 年代, ,进入80年代,几乎年年发生洪灾, 原因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 原因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
原因: 长江流经地区降水量大且集 原因:①.长江流经地区降水量大且集 中,多暴雨 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②. 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湖泊面积缩小 措施:兴修水利;退田还湖; 措施:兴修水利;退田还湖;植树种草
流域的综合开发
![流域的综合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b972fed080eb6294dd886c61.png)
看图,请分析图中气温A、降水量B最可能 的数值。
A: 15℃
B: 200mm
A
B
从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差异以及成 因两个方面区别两地气候的异同点。
备课资料:根据地形和水系分布分析,美国田纳西河 流域为什么“夏秋降水少,冬春降水多”?
1、田纳西河在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冬季成为南下冬 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经过五大湖、哈得孙湾广阔的 水面,吸收了一定的水汽,到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后被 抬升容易形成地形雨。 2、该流域位于阿巴拉契亚山地西坡,夏季时属于海 洋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河流的冲积平原是农业生产 的先进地区,能为城市提供 大量的农副产品,河流还能 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淡水和 方便的运输条件。
水系 —— 指流 域内所有大小河
流流以域及湖和泊水、系沼
泽、地下暗河等 组成的水流系统。
流域 —— 是指河流 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观察图片,怎样在图上判读分水岭 的位置。
分水岭就是分开相邻流域的山脊 或边界线。
长江流域属于湿润地区, 降水量大,汛期长
水能资源丰富
三峡地区
读“我国某河道纵剖面图与流量变化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中
是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
因是什么?
BC段 该河段(流经青藏高原边缘),河道落差很
大;(受来自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河流水量
陡增
返回
看图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 类型和特点。
特
点
相对高度
地面起伏
很大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相对高度大
丘陵 平原 高原 盆地
较低(500米以下)
较小(多在200米 以下)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较低(200米以下) 较高(500米以上)
大渡河流域天然径流特性变化分析
![大渡河流域天然径流特性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7b8d89af1ffc4fff47ac23.png)
大渡河流域天然径流特性变化分析本文分析了大渡河流域主要干支流水文站1960-2010年间不同阶段、丰枯段天然径流年际和年内分配变化情况,以及沙坪水文站天然径流量组成的变化特點。
研究结果表明,50年间,大渡河天然径流年际变化上游较下游剧烈,且丰枯期交替出现。
沙坪站天然径流量组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表现在上游来水比例略有下降,中游来水比例略有增加,径流整体呈现略微增加趋势。
标签:天然径流;特性变化分析;大渡河1、流域概况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果洛山南麓。
该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四川盆地西部的过渡地带,干流河道全长1062km,流域集水面积77400 km2 (不含青衣江)。
根据大渡河河道特征及降水特性,一般划分以泸定以上为上游,集水面积为58943km2,占全流域集水面积的76.2%;泸定至铜街子为中游,集水面积为17440km2,占全流域集水面积的22.5%;铜街子以下为下游,集水面积为1017km2,占全流域集水面积的1.3%。
沙坪站与铜街子距离较近,集水面积相当,且下游所占集水面积较小,沙坪站径流已基本反映了大渡河流域径流组成。
本文根据大渡河流域主要干支流12个水文站(干流的大金、丹巴、泸定、农场、毛头码、沙坪及支流的足木足、绰斯甲、小金、康定、安顺场、岩润)1960-2010年天然径流资料系列,分析了近50年来大渡河流域天然径流量年际和年内分配变化情况,以及下游沙坪站以上天然径流量组成变化特点。
2、水文资料年际变化为了反映大渡河流域上下游天然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对各水文站径流资料进行分时段统计。
2.1基本变化表1给出了大渡河流域主要干支流共计12个水文站1960-2010年间天然径流年际变化基本特征值。
由表可知,泸定、毛头码及沙坪站1960-2010年多年平均流量分别为919m3/s、1306 m3/s、1435m3/s,与各站至今的多年平均流量相比,泸定1960-2010年系列均值增大约3.4%,下游的毛头码及沙坪站减小约2.1%。
大渡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化格局分析
![大渡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化格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e1371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c.png)
大渡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化格局分析郭兵;刘丽峰;姜琳;范业稳;张慧;何田莉【摘要】基于大渡河流域的地理国情(地势陡峻,林草地广布),改进了土壤可蚀性因子K、坡度坡长因子LS和植被盖度因子C的提取方法,构建了大渡河流域土壤流失方程,进而分析和探讨了2005-2015年大渡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大渡河流域总体上属于轻度侵蚀,其空间格局表现为小面积的高强度侵蚀,主要分布于中上游地区的高山峡谷地带以及下游的泸定县、九龙县、汉源县、峨边彝族自治县等地区.(2) 2005-2015年,大渡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状况呈现总体稳定,局部加剧的态势.(3)近十年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然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频繁的地质灾害(特别是地震)极大地加剧了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研究成果可以为西南山区,特别是横断山区的土壤侵蚀量估算提供重要借鉴,对区域水土保持的防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期刊名称】《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33)002【总页数】7页(P7-13)【关键词】土壤流失方程;RUSLE;空间格局;大渡河流域;退耕还林【作者】郭兵;刘丽峰;姜琳;范业稳;张慧;何田莉【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49;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3079;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49;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49;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3079;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49;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51土壤侵蚀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定量评价和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尺度下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格局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2]。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35a2da360cba1aa811da51.png)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开发背景1.流域概况及其水资源利用状况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干流河道全长1 062km,天然落差4175m,全河流域面积为77400km2(不含青衣江),年径流量470亿m’。
大岗山水电站坝址位于大渡河中游上段的石棉县挖角乡境内,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2 727km2,占大渡河流域面积的81%。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 010m3/s,年径流量315亿m’。
根据《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报告》,大渡河干流推荐22级开发方案,大岗山水电站为第14个梯级,上游衔接硬梁包水电站,下游衔接龙头石水电站。
目前,大渡河干流按照水电开发规划已经建成了龚嘴和铜街子两个梯级电站;瀑布沟、深溪沟和龙头石3座水电站正在建设中。
2.流域规划环评情况根据环评法的规定,流域规划开展了环评工作。
2005年9月,《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了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会同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审查会。
规划环评要求大岗山水电站项目环评时应重视对施工期“三废”的污染防治;应分析、评价电站建设对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生态环境及景观的影响,尤其是工程取料和弃渣的影响,以及工程完建后的植被恢复措施的设计,应与风景区景观相协调,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避免电站建设对风景区实验区等其他区域的影响;进一步落实珍稀保护鱼类和特有鱼类的保护性和补救性措施。
3.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2005年3月编制完成《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进行了技术咨询;2005年8月编制完成《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施工前期准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经四川省环保局批复,目前工程已开展施工前期准备项目的工程建设。
鉴于大岗山水电站涉及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保护地带,2006年1月编制完成了《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对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影响专题评价报告》,已通过四川省建设厅评审,同意项目实施。
(二)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大渡河中游上段雅安市石棉县和甘孜州泸定县境内,坝址距下游石棉县城约40km,距上游泸定县城约72km。
(完整版)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
![(完整版)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5b1da4fe02768e9951e7389b.png)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流长6300km,流域面积180.7万km 。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
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除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占全江总落差的98.9%。
其中江源至当曲长约360km,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约2300km,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称川江。
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m 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
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m。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850km。
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称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
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系图黄河流域:一、自然地理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处于东经95度53分~119度05分北纬32度10分~41度50分之间,东西长1900km,南北宽1100km,流域面积79.5万km2。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
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河源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组成,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中部地区海拔在1000—2000m之间,为黄土地貌,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主要由黄河冲积平原组成,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洪水威胁较大。
大渡河流域水能资源
![大渡河流域水能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774f9fd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7.png)
大渡河流域水能资源大渡河流域水能资源一、流域概况1.自然地理特点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山东南麓,分东、西两源,东源为足木足河,西源为绰斯甲河,以东源为主源。
东、西两源于双江口汇合后,向南流经金川、丹巴、泸定,于石棉折向东流,再经汉源、峨边、沙湾等城镇,在乐山市中区草鞋渡纳青衣江后,于乐山市城南注入岷江。
大渡河干流全长1062km,四川省境内长852km。
天然落差4175m,四川省境内2788m。
流域面积7.74万km2,其中四川省境内6.80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91.5%。
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缘至四川盆地西部的过渡地带,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四周被崇山峻岭所包围,周界高程一般均在3000m 以上,西部的贡嘎山是大雪山山脉的主峰,海拔高程7556m,是全省的最高峰。
本河流泸定以上为上游,除双江口以上河源区为高山高原地貌外,其余属高山峡谷区,集水面积占全流域的76.1%;泸定至铜街子为中游,属川西南山地,区间集水面积占全流域的22.6%;铜街子以下为下游,属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区间集水面积占全流域的1.3%。
中上游河流下切剧烈,河谷深狭,落差大,水流湍急,沿河仅金川附近及汉源段河谷比较开阔。
下游河谷较宽阔,部分河段、沙滩、沙洲发育。
大渡河流域在大地构造上分属三个地质单元。
上游属川西甘孜褶皱带,岩性主要为中上三迭系砂岩、板岩及晚期黄岗岩侵入体。
中游河段属于川滇南北构造带,前震旦纪岩浆岩广泛出露,盖层分布于两侧,三迭系及其以前的古老地层除二迭系有峨眉山玄武岩外,均为海相炭酸岩或碎屑岩。
川滇南北构造带,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具有一系列大型断裂。
在泸定至石棉间,北西向的鲜水河——磨西断裂带和北东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与南北向的大渡河断裂带呈“丫”字型交汇复合,构造更为复杂。
下游河段属于四川盆地,中生代陆相红色岩系广泛分布,古老地层深埋或只在边缘出露,地质构造简单,以舒缓褶皱为特征。
区域内微、弱地震出现较多,一般无规律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