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制度
实名出生登记管理制度

实名出生登记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出生登记管理工作,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个人身份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产生登记1. 新生儿出生后应在出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出生登记。
2. 产妇或新生儿父母可选择到本地派出所或民政局进行出生登记。
3. 需要提供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份证明及相关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或医院出具的医学证明。
4. 登记人员应核对身份证明、出生证明等资料,核实信息准确无误后,办理出生登记手续。
5. 如产妇或新生儿父母因特殊情况无法到派出所或民政局登记的,可委托亲友代办,但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和相关证明材料。
三、登记内容1. 新生儿出生登记应包含以下内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点、父母姓名、父母身份证号等。
2. 核实无误后,应及时录入电脑数据库并办理出生证明等相关资料。
3. 出生登记信息应当及时传递给户籍管理部门进行数据更新。
四、登记保密1. 出生登记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未经本人或监护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透露或公开。
2. 登记工作人员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应保密出生登记信息,不得私自泄露、出售或篡改登记资料。
3. 出生登记信息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系统中,防止信息泄露。
五、登记查询1. 公民可凭本人身份证件到派出所或民政局查询自己或家庭成员的出生登记信息。
2. 查询工作人员应核实查询人身份信息,核对登记信息后,及时提供查询结果给查询人。
3. 查询人可要求打印出生证明等相关资料,但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六、责任追究1. 对于未按规定进行出生登记、迟延登记或提供虚假信息的,相关单位应责令限期办理,逾期未办理的,可依法进行处罚。
2. 对违反出生登记管理制度的个人和单位,将依法追究责任,对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刑事责任。
七、监督检查1. 派出所和民政局应定期开展出生登记管理工作的自查和互查,并报告上级机关。
2. 相关监管部门应组织对出生登记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情况。
分娩实名登记管理制度

分娩实名登记管理制度
1、建立首诊医师负责制。
首次接诊医师在接诊孕产妇时,应告知孕产妇入院分娩实名登记的项目和重要意义,对少数特殊对象(如未婚生育者),在做好保密工作和有效沟通情况下,也必须实名登记。
如发现孕产妇提供假身份证明、住址或拒不提供真实情况的平诊入院孕产妇,接诊医师应立即向医院医务科报告,医院医务科向所属卫生计生行政管理部门妇幼健康服务科(股)报告。
2、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产科要指定 2 名工作人员,在《湖北省助产技术服务单位分娩登记簿》上如实登记实名信息,并于婴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录入“湖北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简称“共享平台”)和“《湖北省妇幼健康服务管理系统》”(简称妇幼系统),并保证录入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对因急诊入院分娩,孕产妇暂时不能提供身份证等实名信息的,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要先安排孕产妇住院分娩,2 日内补齐实名信息,不得以信息不全为由拒绝孕产妇住院分娩。
住院分娩身份核验制度与流程及职责

住院分娩身份核验制度与流程及职责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背景介绍在医疗体系中,确保住院分娩患者身份的准确核验是至关重要的。
医院婴儿姓名登记制度范本

医院婴儿姓名登记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为了规范医院婴儿姓名登记工作,保障婴儿姓名权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登记范围和对象1. 本医院出生的所有活产婴儿。
2. 转入本医院新生儿病房的婴儿。
三、登记条件1. 婴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场。
2. 婴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供婴儿姓名。
四、登记程序1. 婴儿出生后,护士应及时告知婴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新生儿姓名登记的相关规定。
2. 婴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应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提供婴儿姓名,并填写《医院婴儿姓名登记表》。
3. 护士对《医院婴儿姓名登记表》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在出生证明上填写婴儿姓名。
4. 出生证明一份交婴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一份留存医院档案。
5. 医院对登记的婴儿姓名予以公告。
五、登记要求1. 婴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供的姓名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不得使用不文明、怪异、重复等不适宜的姓名。
2. 婴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应保证提供的姓名真实、准确、完整,如有虚假,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 医院应妥善保管《医院婴儿姓名登记表》和出生证明,确保信息安全,不得泄露婴儿个人信息。
六、变更和更正1. 婴儿姓名登记后,如婴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要求变更姓名,应提交书面申请和户口簿、身份证等证明材料,经医院审核同意后,予以变更。
2. 婴儿姓名登记后,如发现登记错误,医院应及时更正,并通知婴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
七、法律责任1. 违反本制度,未按时登记婴儿姓名的,医院有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2. 违反本制度,提供虚假姓名或者不文明、怪异、重复等不适宜姓名的,医院有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 医院工作人员违反本制度,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泄露婴儿个人信息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3. 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医院分娩记录信息管理规范

医院分娩记录信息管理规范为落实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求,确保产妇分娩与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的关联与一致,保障出生医学证明的顺利签发,维护办理出生医学证明人员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范。
一、高度重视住院分娩信息记录工作,保证住院产妇分娩信息录入准确性,加强信息质控,强化产妇分娩与出生医学证明信息一致性校验工作。
二、加强产妇分娩数据管理,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规定,在24小时内及时记录分娩信息,并实时录入基层卫生信息系统。
三、做好产妇分娩信息与出生医学证明字段的关联。
字段包括: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年月日时分)、出生孕周、出生体重、出生身长。
母亲姓名、年龄、国籍、民族、有效身份证件类别、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保障产妇分娩信息唯一性字段:分娩编号、新生儿编号。
四、产妇分娩记录保存后原则上不得修改,查明原因需要修改的,应当根据院内数据修改流程,由护士长核对、签字,经医务科审核后,报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修改。
五、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工作人员不得在未经审批同意下私自修改分娩信息。
六、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工作人员使用基层卫生信息系统签发出生医学证明时,经与省级妇幼信息平台比对,对比一致的,可以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对比不一致或查找不到分娩信息的,查明原因后办理。
对于无法当场取得出生医学证明的,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工作人员应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明。
七、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工作人员应及时解决分娩信息上传、保存、校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八、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承建公司反馈,确保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各项工作有效衔接。
九、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院内分娩数据修改审批流程附件分娩数据修改审批流程。
分娩信息录入管理制度

分娩信息录入管理制度一、前言分娩信息录入是医院产科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协助医护人员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监测、管理和照护的重要手段。
分娩信息录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确保分娩过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产科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分娩信息的录入和管理流程,保障分娩信息的安全、准确和及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产科部门的所有医务人员,包括产科医生、护士、病历员等。
三、分娩信息录入的相关定义1. 分娩信息:指分娩过程中产妇和新生儿的生理数据、医疗护理记录、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操作记录等相关信息。
2. 分娩信息录入:指将产妇和新生儿的相关信息以电子或纸质形式录入系统或记录在病历上。
3. 分娩信息录入管理:指对分娩信息录入过程中的规范和管理措施,包括数据准确性审核、录入时间要求等。
四、分娩信息录入的操作流程1. 分娩信息的采集产科医生、护士在分娩过程中需要对产妇和新生儿的生理数据、医疗护理记录、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操作记录等相关信息进行采集。
2. 分娩信息的录入(1)产科医生在产程记录表上记录产妇的相关信息,包括产程时长、宫缩情况、宫口开张情况等。
(2)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理数据、医疗护理记录、药物使用情况等。
3. 分娩信息的审核产科护士负责对录入的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分娩信息的录入系统将审核通过的信息录入电子系统中,备份纸质信息。
5. 分娩信息的访问权限控制对已录入的分娩信息进行访问权限控制,只有相关人员才能查看和修改相关信息。
六、分娩信息录入的管理要求1. 准确性要求对录入的分娩信息进行准确性核对,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
2. 完整性要求对录入的分娩信息进行完整性审核,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3. 及时性要求对录入的分娩信息进行及时性审核,确保信息的及时性。
4. 安全性要求对已录入的分娩信息进行备份和安全存储,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5. 录入人员的培训要求医院应对参与分娩信息录入的人员进行相关操作规范和信息安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做好安全风险防范,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
二、孕产妇住院实行实名制。
住院时须将《孕产期保健手册》(或产科门诊病历)交给产科接诊医师。
产科医师应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住院分娩情况。
三、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病房管理制度、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
四、加强孕产妇安全防范,孕产妇不得擅自离开病区,发现擅自离院者护士电话及短信通知孕产妇及时返回病房,告知医生并做好记录和交接班,防止孕产妇跌倒、坠床。
加强护患沟通、尊重孕产妇,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完善签字手续。
五、严格落实院内感染各项措施,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本(一、二)

生育证号
住 院 分 娩 出 生 实 名 登 记 本(一)
产妇基本情况 序 分娩 床 住院号 号 日期 号 是 否 年 民 职 农 龄 族 业 业 户 籍 家庭现住址 (产后住址) 丈夫信息
孕产 期中 重度 缺铁 性贫 血
联系电话 姓名 身份证号
户籍地
姓名
产 次
预 产 期 / 孕 周
初 检 孕 周
乙肝 表面 HIV检测RPR检测 是 产 抗原 否 检 检测 卡 次 仅 仅 仅 键 数 孕 孕 孕 产 产 产 期 期 期 时 时 时
产 前 筛 查
产 前 诊 断
住 院 分 娩 出 生 实 名 登 记 本(二)
分娩方式 接 胎 臀 生 方 助 地 顺 胎 产 位 、 点 产 吸 钳 臀 牵 手术 原因 总产程 第 一 产 程 第 二 产 程 会阴情况 胎盘胎膜 羊水情况 情况 高 危 因 素 围产儿情况 危 Apgar评分 重 产后 死 出 出血 身 头 抢 量ml 娩出 性 体重 胸 活 死 死 亡 生 1 5 10 长 围 救 时间 别 g 围 产 胎 产 原 缺 分 分 分 cm cm cm 因 陷 钟 钟 钟 领 实 领 降 施 访 出 消 三 视 生 补 早 证 助 孕产妇 手册号 发证 单位 接产者 签名 第 裂 不 三 完 侧 完 其 量 分 伤 完 清 产 整 切 整 他 ml 度 度 整 程
分娩上报工作制度 文档

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关于网络直报工作制度为了加强我科实行人工终止(妊娠14周以上)妊娠手术及分娩的实名登记和网络直报工作,统计出生人口性别比,健全和规范出生人口登记制度,做好母婴保健工作,特制定以下制度:1、所有住院分娩和实行人工终止妊娠(孕14周以上)的孕产妇相关信息一律实行实名登记,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内容包括:孕产妇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民族、身份证号、联系电话、配偶姓名、现居住地、户籍地、产妇分娩信息、入院时间、住院号、孕次∕产次、现有子女数、分娩方式、接生人员签名、出生婴儿信息、性别、存活∕死亡、有无出生缺陷等。
实行人工终止妊娠(孕14周以上)的实名登记内容包括:孕妇姓名、证件类别、证件号码、联系电话、职业、工作单位、婚姻状况、现存男孩∕女孩数、户籍地、现居住地、施术时间、手术名称等。
填写内容要求准确、及时、完整。
2、建立和实行住院分娩和人工终止妊娠(孕14周以上)个案登记直报制度,将信息12小时内准确、完整地录入妇幼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急产没有带身份证的,先办理入院,随后按要求查验产妇身份信息,并补全上报手续。
对拒绝提供身份信息的人员,签署情况说明附病历中,产妇签字并按手印,同时上报张湾区计生局,且告知产妇相关后果并延迟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3、对实行人工终止妊娠(孕14周以上)的孕妇严格按照十卫生计生办发【2015】128号文件执行。
4、分娩及实行人工终止妊娠(孕14周以上)上报责任归属:个案:定为接生人员12小时内准确、完整地填写上报信息。
责任人:副护士长余菊,负责每日定时督促检查信息上报的及时率和完整性。
5、科室定时自查:刘艳娟为每周检查并统计汇总,田力为每月检查并统计汇总。
本制度自2015.7.6开始执行。
产妇分娩信息登记上报制度

产妇分娩信息登记上报制度
1、产妇分娩和出生信息是预测和分析人口形势、规划布局妇幼健康服务资源的重要依据,也是推进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促进改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重要措施。
各助产机构需按照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产妇分娩信息报送及输入工作。
2、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加强工作协调和督促指导,各报送机构负责保障基础数据的输入准确性、及时性,加强对数据报送工作的技术指导。
妇幼健康主管部门和统计信息机构要建立工作联系机制,积极推进产妇分娩信息输入、统计及上报工作。
各助产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产妇分娩信息的核查及上报工作。
3、注重时效,确保质量。
请各助产机构于每月3日前将上月分娩登记录入系统,并统计相关报数据。
加强数据核查和质量控制,杜绝漏报、错报和瞒报,确保产妇分娩信息完整、准确、及时。
4、准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产妇及新生儿信息,一旦违规违法,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信息直报管理制度

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信息直报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住院分娩信息网络直报工作,根据XX省卫生计生委住院分娩实名登记管理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我院确定产房工作人员负责全院住院分娩信息个案直报,按上级要求做好身份核查和实名登记,24小时内将出生信息录入系统,并上传,不累计、不遗漏。
录入信息要准确、全面、完整、规范(户籍地、现住址、或工作单位等具体到村或社区)。
二、产房工作人员通过住院分娩直报系统实名注册后,通过身份验证机具验证,在分娩实名登记管理系统将住院分娩个案信息直报省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实现住院分娩查验证明、实名登记、个案直报三个100%,确保出生信息登记准确、上报及时。
三、建立考核制度。
将住院个案登记直报制度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实行个案责任追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反规定不如实登记、不及时上报出生人口信息、信息采集录入错误或对外泄露人口信息的工作人员和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四、出生医学证明办公室要定期进行信息核查,明确住院处、产科门诊、病房、产房等相关科室责任,强化督导,确保住院分娩个案登记直报工作质量。
出生实名登记工作制度

出生实名登记工作制度一、背景及意义实名登记制度是一种社会管理手段,通过对个人身份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登记,实现对个人行为的有效管理。
在我国,实名登记制度已经广泛应用于户籍管理、身份证办理、电话开户、网络实名等方面,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预防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出生实名登记工作制度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对其父母身份信息和新生儿基本信息进行登记的制度。
实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有利于保障新生儿合法权益,加强人口管理,预防拐卖儿童等犯罪行为,同时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二、出生实名登记工作制度的内容1. 登记对象:出生实名登记制度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出生的所有新生儿。
2. 登记主体:出生实名登记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医疗机构、户口登记机关等相关部门协助开展。
3. 登记内容:包括新生儿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点等)、父母身份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等)以及新生儿户籍信息(户口簿、身份证等)。
4. 登记时间:新生儿出生后,医疗机构应当在其出生后24小时内将新生儿信息报送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及时进行登记。
5. 登记方式:采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在线登记,确保信息真实、完整、准确。
6. 信息共享:相关部门应当实现信息共享,确保出生实名登记信息在户籍管理、身份证办理、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得到应用。
三、出生实名登记工作制度的好处1. 保障新生儿合法权益:通过实名登记,确保新生儿出生后能够及时获得户籍、身份证等合法权益,为今后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提供保障。
2. 加强人口管理:实名登记有助于准确掌握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3. 预防犯罪:通过实名登记,可以有效预防拐卖儿童、非法买卖户口等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4. 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出生实名登记工作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政府在人口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治理能力。
产房分娩核查制度

产房分娩核查制度是指为了确保新生儿与母亲的身份匹配,避免错误交换或弄混婴儿的情况发生,医疗机构实行的一项管理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核查流程:医务人员在婴儿出生后,通过一系列的标识和核对程序,将婴儿与母亲的身份进行核对确认。
例如,检查母亲和婴儿的医院住院号、身份证号、腕带等信息,确保匹配无误。
2. 核查记录:医务人员需将核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婴儿的诞生时间、母婴身份的核对结果等信息。
3. 双重确认:在人工核查的基础上,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核查准确性。
例如,使用电子医疗记录系统,将婴儿与母亲的信息录入系统,并通过条码或RFID等技术进行匹配核对。
4. 告知权利:医务人员应当向产妇和家属明确告知有关分娩核查制度的规定和目的,以增加其对核查过程的理解和支持。
5. 监督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分娩核查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确保其有效实施。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可参与监督,确保制度的全面落实和执行。
通过产房分娩核查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防止婴儿的错误交换或弄混,保障婴儿的身份安全和家庭的权益。
医疗机构在制定和执行该制度时,需充分考虑实际操作情况和技术手段的可行性,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制度

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制度
一、产妇入院分娩时,必须核实产妇提供的《居民身份证》和《生育保健服务证》,如实详细登记并在分娩登记薄上如实登记孕产妇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户口所在地、详细住址等有关情况,并存档备查。
二、对少数特殊对象,如未婚生育者,在做好个人隐私权保密工作的情况下,必须实名登记。
分娩后,如实出具《出生医学证明》,并做好发证登记,确保证件内容准确无误。
三、对拒不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及真实情况的住院分娩对象,暂缓为其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急产而没有带身份证的,先给予入院分娩接生手术,随后按要求查验孕妇身份信息,并补全手续;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做到存根联、证明联、户口申报联相一致。
产房分娩安全核查制度

产房分娩安全核查制度一、身份核查1.1 入室时,必须核对产妇的身份证、产检记录、住院证等身份证明材料。
1.2 产妇入室后,医护人员应再次确认产妇身份,并告知产妇及家属身份核查的重要性,取得产妇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二、医疗核查2.1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安全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2 在分娩前,应进行全面的产前检查,包括胎心监护、B超检查、血液检查等,确保母婴健康状况良好。
2.3 分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做好各项护理记录,及时报告异常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三、物品核查3.1 产房内应备齐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用品,如手术器械、药品、氧气、急救设备等。
3.2 医护人员应熟悉并掌握各种物品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
3.3 使用过的物品应及时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四、消毒核查4.1 产房应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确保产房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4.2 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传播。
4.3 产房内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应按规定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五、应急处理5.1 产房应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包括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5.2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应急处理预案,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实施救治措施。
5.3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应提前做好应急准备,确保母婴安全。
六、记录核查6.1 产房应有完整的医疗记录体系,包括产妇的病史、产前检查记录、分娩记录、产后护理记录等。
6.2 医护人员应认真填写各项记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6.3 记录应妥善保存,并按照规定进行查阅和修改。
七、培训与演练7.1 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产房分娩安全核查制度的培训,提高对安全核查工作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7.2 医院应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协作能力。
7.3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医护人员应提前进行沟通和讨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应急预案。
入院病人信息登记与统计制度

入院病人信息登记与统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院病人的权益,规范入院病人信息的登记与统计工作,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病区入院病人的信息登记与统计工作。
第三条入院病人信息登记与统计工作应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的规定进行,确保信息的安全、准确和隐私保护。
第二章入院病人信息登记第四条入院病人信息登记是指医院在病人住院前,对其基本信息进行系统化记录的工作。
第五条每位入院病人均应填写入院病历表,包含以下内容: 1. 姓名、性别、年龄、降生日期等基本信息; 2. 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联系方式; 3. 身份证号码、医保号码等相关证件信息; 4. 紧急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等紧急情况联系方式。
第六条入院病人信息登记表应由病人本人或其家属填写,并在填写前向其说明相关情况,并确保填写信息的真实准确。
第七条医院应建立入院病人信息登记系统,将入院病历表中的信息录入系统,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准确。
医院应订立相应的信息保密措施,对入院病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未经病人本人或其家属同意,不得将其信息泄露给任何单位或个人。
第三章入院病人信息统计第九条入院病人信息统计是指医院对入院病人各项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并进行分析的工作。
第十条医院统计部门应定期对入院病人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入院人数统计; 2. 各科室入院人数统计; 3. 入院病人性别、年龄分布统计; 4. 入院病人疾病类型、诊断结果统计。
第十一条医院统计部门应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将统计结果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入院病人信息统计制度,对统计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并定期对统计结果进行复核和整理。
第十三条医院应乐观利用入院病人信息统计结果,为医院管理决策和临床诊疗供应参考依据。
第四章监督管理和违规处理第十四条医院管理部门应对入院病人信息登记与统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并定期检查与评估相关工作的执行情况。
对于未依照本制度要求进行入院病人信息登记与统计的单位或个人,医院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矫正和警告,并督促其改正错误。
住院分娩身份证核验工作流程

住院分娩身份证核验工作流程英文回答:The process of verifying the identity card for hospitalization and childbirth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lega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First and foremost, the hospital staff will request the expectant mother's identity card, which serves as an official document for identification purposes. The identity card contains personal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person's full name, date of birth, and identification number.Once the identity card is obtained, the hospital staff will carefully examine the card to ensure its authenticity. This may involve checking for security features such as holograms or watermarks, as well as comparing the information on the card with the expectant mother's appearance. Additionally, the staff may use electronic devices or systems to scan the identity card and verify itsvalidity. These devices can quickly detect anydiscrepancies or signs of tampering.After the initial examination, the hospital staff will proceed to verify the expectant mother's identity by cross-referencing the information on the identity card with relevant databases. This step is crucial to ensure that the expectant mother is indeed the person she claims to be. The databases may include government records, such as the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database, or hospital records from previous visits. By comparing the information, the staffcan confirm the expectant mother's identity and ensure that she is eligible for hospitalization and childbirth services.In some cases, additional documentation may be required to further validate the expectant mother's identity. This could include documents such as a marriage certificate or proof of residency. These documents serve as supporting evidence and help establish a more comprehensive profile of the expectant mother.Once the identity verification process is complete, theexpectant mother can proceed with the necessary medical procedures and care. The hospital staff will keep a recordof the identity verification process to ensureaccountability and compliance with legal requirements.中文回答:住院分娩身份证核验工作流程包含多个步骤,以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产科特殊制度

产科特殊制度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目录(1)新生儿重度窒息讨论制度(2)会阴三度裂伤讨论制度(3)孕产妇死亡讨论评审报告制度(4)围产儿死亡讨论评审报告制度(5)出生缺陷登记制度(6)产科出血讨论制度(7)新生儿产伤讨论制度(8)分娩登记制度新生儿重度窒息讨论制度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凡阿氏评分 4-7 分者为轻度窒息,0-3 分者为重度窒息。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应对其高度重视、尽量杜绝。
1、凡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均必须进行病例讨论。
2、讨论由产科主任主持,产科医师、儿科医师、产房护士及助产士、产科护士均必须参加。
必要时应邀请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参加。
3、讨论前必须做好准备,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供发言时参考,讨论的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再发生。
4、讨论程序按正常的病例讨论程序进行。
要求上级医师、护士长、当事医护人员均必须发言,认真分析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的原因。
5、讨论最后由主持人总结。
6、讨论记录应详细、准确记录每人的发言。
记录内容经整理后归入病历中。
会阴三度裂伤讨论制度会阴三度裂伤是阴道分娩的严重并发症,若处置不当,对产妇的生活质量会造成长久的严重的影响。
为了做好预防、尽量避免会阴三度裂伤的发生,制订本制度。
1、凡发生会阴三度裂伤均必须进行病例讨论。
2、讨论由产科主任主持,产科医师、产房助产士及护士、产科护士均必须参加。
必要时可邀请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参加。
3、讨论前必须做好准备,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供发言时参考,讨论的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避免会阴三度裂伤的再发生。
4、讨论程序按正常的病例讨论程序进行。
要求上级医师、护士长、当事医护人员均必须发言,认真分析会阴三度裂伤发生的原因。
5、讨论最后由主持人总结。
6、讨论记录应详细、准确记录每人的发言。
记录内容经整理后归入病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分娩实名登记制度
为了加强我院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工作,健全和规范出生人口实名
登记制度,做好母婴保健工作,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提供数据支持及考核评估标准,制定以下制度。
一、所有住院分娩的孕产妇相关信息一律实行实名登记,填写的《住院分娩实名登记表》。
实名登记内容包括:产妇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民族、身份证号、配偶姓名、现居住地、户籍地、产妇分娩信息、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住院号、本次政策生育属性、孕次/产次、现有子女数、分娩方式、分娩结局、接生员、出生婴儿信息姓洛、性别、存活/死亡、出生缺陷、出生医学证明编号等。
填写内容要准确、
字迹要清楚,严禁涂改。
对少数特殊对象,如未婚生育者,在做好个人隐私权保密工作的情况下,必须实名登记。
分娩后,如实出具《出生医学证明》,并做好发证登记,确保证件内容准确无误。
对拒不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及真实情况的住院分娩对象,应暂缓为其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急产而没有带身份证的,先给予入院分娩接生手术,随后要按要求查验孕妇身份信息,并补全手续
二、接收孕产妇分娩要严格查验生育证明、身份证明等,严格实行持证生育,实名登记。
特殊紧急情况急需接产,本人又不能提供生育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的,接生单位要及时通知所在地计划生育部门,并
做好记录。
对住院分娩过程中发生的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出生缺陷等个案,须如实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并及时上报人口计生部门。
二、对院内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开展业务指导和督导检查,保证住院分娩实名登记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真实性。
对不如实核对、登记和按月抄送住院分娩实名登记表的单位,要追究法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与人口计生、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与公安、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做好住院分娩实名登记的信息共享工作,确保资源共用、信息共享、数据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