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重要还是他律
自律与他律哪个更重要-辩论
![自律与他律哪个更重要-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9d24a38cd15abe23482f4dfd.png)
他律理由:1.他律是自律的基础,自律要靠他律来引起,自律是他律的内化。
2.能起到很好的约束、监督作用,稳定,长期,有效,对象广泛。
3.构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为秩序的稳定(自律)构建提供了一个平台。
自律理由:1、他律要通过自律来实现,没有自律,他律就没有了对象。
2、应有个人的主动调整,解决问题应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
自律在他律的基础上诞生,也就是说先有他律后有自律的.自律必须由他律建立,离开他律自律只能是无律。
人最初并无自律意识,在成长过程中受他律约束,才建起自己的内心准则。
自律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是对他律的认同与他律的内化。
轻视他律,又何言自律?他律的约束是稳定、长期的。
自律则不能,它对人行为的控制力是薄弱、有限度的。
自律依据的内心准则的权威性必须通过他律来确立,权威性消失,又如何使自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订下的律都会有差异。
那么统一的基准是什么?这个基准是他律而不是自律,所有人必须以之为律。
这是一个虚的自律和众多实实在在的他律,构成了律的基础。
而自律所依据的标准是人的内心准则,是分散、不统一的,因而仅依靠自律,会造成校园秩序的混乱。
他律则遵守准则,有了统一的标准,为秩序的稳定提供了平台。
尽管它依然需要自律,但规章制度(他律)不容忽视。
(注意:我们所辩论的观点是自律与他律哪个更重要,而并非要自律还是要他律。
)他律要通过自律来实现,自律是他律的载体,没有自律,他律就没有了对象。
他律的使命是帮助自律得到升华。
中学生一定要具备一种自律能力。
虽然他律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服务对象是自律,即使对自律产生一定影响,也不会动摇自律的核心地位。
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他律是为自律服务的。
没有自律,他律将困难万分。
没有个人的主动调整,制度不可能发生变革。
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好的自律意识,恐怕理想最终只能成为空想。
不管他律对我们的约束有多严多强,没有自律的支持,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他律为自律能更好的实现而生。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待人们建立了更为完善的自律意识后,他律的历史使命就完成,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cd9825c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f.png)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在探讨自律与他律何者更为重要的问题上,我方坚定地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这并非是对自律价值的否定,而是基于客观事实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得出的结论。
首先,让我们明确自律和他律的定义。
自律,是指个体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他律,则是依靠外部的规则、制度、监督等力量来约束个体的行为。
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看,他律在初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年幼的孩子和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此时,家庭的教导、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的法律规范等他律因素,为他们树立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和边界。
例如,交通规则要求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这一规则并非依靠每个人的自觉遵守,而是通过法律的强制力和交通警察的监督来保障执行。
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的自律,那么必然会有许多人因为疏忽或者侥幸心理而违反规则,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再看社会的运行,他律为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个社会由众多形形色色的个体组成,每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自律能力都存在差异。
如果仅仅依靠自律来维护社会秩序,那必然会出现混乱和无序。
法律作为一种典型的他律形式,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和惩处,从而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税收制度的存在,确保了国家有足够的资金来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也不是依靠每个纳税人的自律就能实现的。
在工作环境中,他律同样不可或缺。
许多职业都有严格的行业规范和操作流程,这些规范并非是员工凭借自律就能完全遵守的。
比如,在医疗行业,医生必须按照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诊断和治疗,否则就可能会导致医疗事故。
而这些规范的执行,需要医院的管理监督机制、医疗监管部门的检查等他律手段来保障。
自律固然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但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一个人的自律能力会受到情绪、环境、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面临巨大的诱惑或者困难时,单纯依靠自律往往难以坚守原则。
而他律则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能够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4e6d666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c.png)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在探讨自律与他律何者更为重要的问题上,我方坚定地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律和他律的定义。
自律,指的是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他律,则是依靠外部的规则、制度、法律等来规范和约束个体的行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律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实现。
人都有惰性和弱点,面对诱惑时,很容易失去自我控制。
例如,减肥是很多人的目标,但当面对美味的高热量食物时,仅仅依靠自律,有多少人能够坚定地拒绝?相反,如果有外部的监督和约束,比如身边朋友的提醒、健身教练的督促,或者是参加减肥训练营的严格规定,就更有可能坚持下去。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他律是建立秩序和保障公平的关键。
一个社会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的自律,必然会陷入混乱。
法律、规章、道德准则等他律手段的存在,为人们的行为划定了明确的边界。
如果没有交通法规的约束,马路上将会混乱不堪;如果没有商业法规的规范,市场交易可能充满欺诈和不公。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他律的存在,社会才能有序运转,人们的权利和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律更是不可或缺的。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控力。
这时候,家长、老师的教导和约束,学校的规章制度,社会的保护机制,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如果仅仅期望孩子们依靠自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很容易让他们走入歧途。
比如,未成年人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如果没有家长和学校的限制,可能会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
再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他律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比如工作单位,往往会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需要遵守。
这些他律的要求,虽然在一开始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束缚,但长期来看,却有助于我们形成高效、负责的工作态度。
而且,他律所带来的外在压力,也会转化为我们提升自己的动力。
有人可能会说,自律是内在的力量,更具有持久性。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律的形成往往也是在他律的基础上逐渐培养起来的。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63283e8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2.png)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在探讨自律与他律何者更为重要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两者的本质和在个人成长、社会秩序维护中所发挥的作用。
我方坚定地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以下是我方的观点阐述。
首先,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在成长的初期,往往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判断能力,难以依靠自身形成有效的自律。
儿童在年幼时,对于是非对错的观念较为模糊,他们需要家长、老师等外部力量制定规则、进行教导和约束,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比如,小孩子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按时睡觉、为什么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如果没有家长的督促和教导,他们很难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则。
即使在成年后,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规范也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工作中,公司的规章制度、上司的监督和管理,促使我们按时完成任务、遵守职业道德;在公共场合,法律法规的约束让我们遵循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如果仅仅依靠自律,每个人对于规则的理解和执行可能会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混乱和无序。
其次,他律具有更强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自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意志和自我约束能力,然而不同的人在自律程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有些人天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而另一些人则可能相对较弱。
相比之下,他律通过明确的法律、规章、制度等形式,为所有人提供了统一的行为标准和准则。
这些标准不因人而异,无论个人的自律能力如何,都必须遵守。
这种普遍性和客观性能够确保社会的公平和稳定,避免因为个人自律水平的不同而产生不公平的现象。
再者,他律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监督和纠正机制。
当个人出现违规行为时,他律能够迅速地进行干预和处罚,从而防止错误行为的进一步扩大和恶化。
例如,在交通领域,如果有人违反交通规则,交警会及时制止并给予相应的处罚,这不仅能够纠正违规者的行为,还能对其他潜在的违规者起到警示作用。
而自律往往在错误发生之后,个人才会进行自我反思和纠正,这种滞后性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
此外,他律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从而促进个人自律的形成。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https://img.taocdn.com/s3/m/299bf6b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f.png)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实用版)目录1.引言2.他律的定义和重要性3.自律的定义和局限性4.他律和自律的比较5.他律在我国社会中的应用和效果6.结论正文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各位观众,大家好。
我今天来和大家探讨的话题是“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在这个话题上,我方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律的定义和重要性。
他律,简单来说,就是接受他人的约束和监督。
在一个社会中,他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没有他律,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人们的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自律的定义和局限性。
自律,指的是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
虽然自律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自律往往会受到个人利益的影响,而难以做到公正和公平。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他律和自律。
他律是通过外在的约束和监督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公正性和公平性;而自律是依赖于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容易受到个人利益的影响,难以做到公正和公平。
因此,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在我国社会中,他律的应用和效果也十分显著。
我国实行法治国家,法律对他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保障了公民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我国的道德规范也强调了他律的重要性,如“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对他律的一种强调。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他律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自律虽然也有其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做到公正和公平。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他律,以此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https://img.taocdn.com/s3/m/2413f3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4.png)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摘要:一、引言1.辩论主题:他律与自律的重要性2.目的: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与作用二、他律的定义和作用1.他律:外部规则和约束2.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三、自律的定义和作用1.自律:自我约束和规范2.作用:提升个人品质,促进自我成长四、他律与自律的关系1.相互补充2.他律是自律的基础3.自律是他律的升华五、案例分析1.社会现象:他律与自律的体现2.个人经历:他律与自律的实践六、结论1.他律与自律并重2.强化他律意识,提升自律能力正文:在当今社会,关于他律与自律的重要性争论不休。
一部分人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因为外部规则和约束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自律比他律更重要,因为自我约束和规范有助于提升个人品质,促进自我成长。
那么,他律与自律究竟哪个更重要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他律和自律的定义。
他律是指外部规则和约束,例如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
他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没有他律,社会将陷入无序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变得紧张。
自律则是指自我约束和规范,即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信仰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自律对于提升个人品质、促进自我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自律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他律与自律之间,两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
他律是自律的基础,只有在遵守基本的他律规则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律。
例如,法律法规规范了我们的行为,使我们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实现自我约束,达到自律。
同时,自律是他律的升华。
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自我约束和规范,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和个人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律与自律的关系。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既体现了他律的重要性,也反映了自律的能力。
我们不仅要遵守交通法规,还要在内心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律。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8e8404ef76a20029bd642d47.png)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我方观点是他律比自律更重要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定义,“自律”就是德治,“他律”就是法治。
我们并不否定自律,只是认为他律更重要,在强调“自律”,提高每个公民道德素质的同时,还必须严格执行“他律”,采取法治手段。
每个人,总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
就像自己的后背,如果不借助他人或者工具,是看不到的。
我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同学们很活跃,有的同学是无法做到完全自律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他进行他律是正确的。
要明白一点,他律,是来帮助我们的,而不是来限制我们的,是让同学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为我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句话说得好,纪律是成功的前提,是胜利的保证。
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为什么是中国人几千年的陋习?为何诸如此类的小事总是禁而不止呢?如果自律更重要的话,就不会禁而不止,成为几千年的陋习。
相信大家记得地理老师讲的花园城市——新加坡。
据说,新加坡法治多用重典,政府规定,凡在大街上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大小便不冲等,只要被巡警发现,都要受到严厉处罚。
一般情况下,第一次罚款1000新元(约合人民币6500元);第二次加倍;第三次除处以罚款外,还要穿上号衣上街扫马路,甚至挨鞭刑,不论是高官还是平民百姓,所有人都是如此。
所以,在76%的国民是华裔的新加坡,街道清洁干净,没有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等现象。
如果新加坡没有他律,那怎么会有现在的花园城市?这难道不是他律的重要性吗?自律承诺再惊天地泣鬼神,无非是制度外的修补而已,我们认可它会有一定的作用,但自律必然要建立在他律的基础之上,没有严格的监管与严厉的处罚制度,仅仅靠自律就幻想天下太平,其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自律比他律更重要,国家为什么还要有法律?学校、班级为什么还要有校规校纪、班级文明公约?法律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比如严禁酒驾的交通法规出台之前,难道酒驾者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重要吗?可是多少交通事故是由酒驾造成的。
辩论资料——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
![辩论资料——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6eceee1776c66137ee061950.png)
辩论资料——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自律重要:资料:自律重要,因为自律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纪律的。
他律必须要通过外在的约束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是外因,只有通过自律才能起作用。
所以自律更重要。
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自己要求自己。
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外因是矛盾次要方面。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而自律的地位无可厚非。
第二,自律是他律的基础。
他律必须通过自律内化于内心,外见于行动,才得以实现;没有自律,他律再美,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因此,自律是基础,他律只是对自律的辅助和补充。
第三,自律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自律要求我们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律是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多管的目的是少管,管的最终目的是不用管;他管的目的是自己管。
因此,他律的终结目的是自律,自律是归宿,他律只是手段,自律才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
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自我管理,像人民的好法官姜霜菊、神奇的操作手刘二伟、村队的好书记祁昌岱等。
第四,自律优点众多,优势明显,势在必行。
其一,自律以人为本,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其二,自律的主动性,易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三,自律的柔性、软性、暖色,符合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自律就是遵循法度,自加约束。
《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唐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宋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
辩论资料——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
![辩论资料——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2863dd27f46527d3240ce0e7.png)
辩论资料——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自律重要:资料:自律重要,因为自律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纪律的。
他律必须要通过外在的约束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是外因,只有通过自律才能起作用。
所以自律更重要。
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自己要求自己。
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外因是矛盾次要方面。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而自律的地位无可厚非。
第二,自律是他律的基础。
他律必须通过自律内化于内心,外见于行动,才得以实现;没有自律,他律再美,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因此,自律是基础,他律只是对自律的辅助和补充。
第三,自律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自律要求我们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律是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多管的目的是少管,管的最终目的是不用管;他管的目的是自己管。
因此,他律的终结目的是自律,自律是归宿,他律只是手段,自律才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
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自我管理,像人民的好法官姜霜菊、神奇的操作手刘二伟、村队的好书记祁昌岱等。
第四,自律优点众多,优势明显,势在必行。
其一,自律以人为本,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其二,自律的主动性,易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三,自律的柔性、软性、暖色,符合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自律就是遵循法度,自加约束。
《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唐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宋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https://img.taocdn.com/s3/m/d5c579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1.png)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摘要:1.引言:自律与他律的定义和关系2.自律的局限性3.他律的必要性4.他律比自律更重要的观点5.结论:他律和自律的结合正文: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对方辩友,大家好!在这场辩论中,我方的立场是: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自律和他律的定义。
自律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来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
而他律是指在外界规则、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下,个体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律和他律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行为准则。
然而,本场辩论的重点在于探讨他律和自律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自律的局限性。
虽然自律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它也有局限性。
首先,自律需要个体具备较强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尤其是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自律往往会受到很大的挑战。
其次,自律很难确保个体始终如一地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有时会受到情绪、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行为失范。
在这个问题上,他律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相较于自律,他律具有更强的约束力。
法律、道德和规则都是外部约束,可以确保个体在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
此外,他律还可以帮助个体克服自身的弱点,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例如,一个爱拖延的人,在制定了详细的时间管理计划并坚持执行后,他的自律能力会得到提高。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自律的重要性。
自律和他律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保证了个体在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他律起到了主导和关键作用。
只有通过他律的约束和引导,自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之,在这场辩论中,我们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我们并不是要否定自律的价值,而是强调在现实生活中,他律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只有在他律的基础上,自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辩论资料 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
![辩论资料 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cf86a445da38376bae1fae75.png)
辩论资料——自律重要还是他律重要自律重要:资料:自律重要,因为自律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纪律的。
他律必须要通过外在的约束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是外因,只有通过自律才能起作用。
所以自律更重要。
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自己要求自己。
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外因是矛盾次要方面。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而自律的地位无可厚非。
??第二,自律是他律的基础。
他律必须通过自律内化于内心,外见于行动,才得以实现;没有自律,他律再美,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因此,自律是基础,他律只是对自律的辅助和补充。
?第三,自律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自律要求我们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律是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多管的目的是少管,管的最终目的是不用管;他管的目的是自己管。
因此,他律的终结目的是自律,自律是归宿,他律只是手段,自律才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
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自我管理,像人民的好法官姜霜菊、神奇的操作手刘二伟、村队的好书记祁昌岱等。
?第四,自律优点众多,优势明显,势在必行。
其一,自律以人为本,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其二,自律的主动性,易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三,自律的柔性、软性、暖色,符合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自律就是遵循法度,自加约束。
《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唐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宋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的例子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25a9c17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8.png)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的例子
1. 你看那些小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就能好好学习,一旦放假没了约束,可能作业都不写了,这不正说明他律比自律更重要吗?比如我小侄子就是,在学校可听话了,回家没人管就完全变样了!
2. 想想那些犯了错进监狱改造的人,如果只靠他们自己能真正改正吗?还不是因为有了监狱的严格规章制度来约束他们,这难道不是他律起了更大的作用吗?就好像一个总爱犯错的人,没了外在的规范怎么行!
3. 咱们上班的时候为啥都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呀?还不是因为有领导监督,有公司的各种规定,要是完全靠自己的自觉,那得乱套成啥样啊!这就和学生有老师管着是一个道理嘛,他律真的特别重要啊!比如我们公司的小张,有人管着和没人管着效率差别老大了!
4. 很多人健身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但是如果请个健身教练监督着,效果是不是就好多了?这就是他律的力量啊!就像我朋友,自己健身总坚持不下来,找了教练后就不一样了。
5. 再看看那些交通规则,如果没有交警严格执法,大家都随意开车,那路上得多乱呀!这不就是他律保证了秩序吗?好比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会乱成一团。
6. 一个团队一起做项目,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监督,很容易就有人偷懒或者出错,只有外在的规则和管理才能确保任务顺利进行呀!就像上次我们小组做项目,没了组长的督促,就差点搞砸了。
7. 社会的稳定不也是靠各种各样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维持的嘛,如果大家都只靠自己的所谓自律,那不乱套了啊!这就像是没有堤坝的洪水,肆意泛滥啊!所以说,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总之,他律在很多时候真的比自律更能保障事情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结果的达成。
自律比他律更重要演讲稿
![自律比他律更重要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887809c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3.png)
自律比他律更重要演讲稿自律比他律更重要。
自律,是指一个人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标准去要求自己,不受外界干扰,做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而他律,则是指依赖外在的规则和他人的指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我需要别人监督我才能做好事情。
”或者“如果没有人逼着我,我就不会努力。
”这些人明显缺乏自律,总是依赖外部的压力和规则来约束自己,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因此,我认为自律比他律更重要。
首先,自律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力和毅力。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和毅力,才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取得成功。
而自律就是培养意志力和毅力的有效途径。
一个自律的人,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不动摇,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能够克服懒惰和拖延的习惯,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这种自我约束的能力,可以帮助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其次,自律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效率和质量。
一个自律的人,会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能够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偏离自己的轨道。
在工作中,自律的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不会因为拖延和敷衍而影响工作的效果。
在学习中,自律的人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投入,不会因为懒惰和消极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因此,自律可以帮助一个人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提升工作和学习的质量。
最后,自律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
一个自律的人,能够自主地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不会被外界的因素左右,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一个缺乏自律的人,往往会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容易迷失方向,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因此,自律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综上所述,自律比他律更重要。
自律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力和毅力,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帮助一个人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二辩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二辩](https://img.taocdn.com/s3/m/50a0ba3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6.png)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辩论稿二辩一、引言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和观众们,今天我作为二辩,将就“他律比自律更重要”这一命题发表我的看法。
在我的观点中,他律和自律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二、论证1. 社会秩序需要他律社会秩序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
如果没有法规制定和执行,人们就会变得不可预测和混乱。
因此,我们需要政府和执法机构来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
2. 个人行为需要自律尽管政府可以制定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但是个人的道德标准也非常重要。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自我约束并且遵守道德规范,则社会将更加稳定和有序。
3. 他律可以防止犯罪犯罪分子不会因为自己的良心而停止犯罪。
相反,他们需要被制度性地约束住,并且受到惩罚。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法机构来监督并惩罚犯罪行为,则社会将充满暴力和混乱。
4. 自律可以提高个人品质自律是一个人内在的道德标准。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自我约束并且遵守道德规范,则社会将更加稳定和有序。
自律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加有纪律性、坚定和成熟。
5. 他律可以保护弱势群体弱势群体需要政府的保护。
例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少数族裔等群体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以确保他们不会受到歧视或虐待。
6. 自律可以提高个人幸福感自律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加有纪律性、坚定和成熟。
这种内在的成长过程会让一个人感到更加满意和幸福。
三、结论综上所述,他律和自律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社会需要政府来维持公共秩序和安全,并且需要执法机构来制度性地约束住犯罪分子。
同时,每个人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以遵守道德规范和提高个人品质。
只有在政府和每个人都能够兼顾他律和自律的情况下,社会才能更加稳定、有序和幸福。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4c4fe9e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a.png)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我方观点是他律比自律更重要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定义,“自律”就是德治,“他律”就是法治。
我们并不否定自律,只是认为他律更重要,在强调“自律”,提高每个公民道德素质的同时,还必须严格执行“他律”,采取法治手段。
每个人,总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
就像自己的后背,如果不借助他人或者工具,是看不到的。
我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同学们很活跃,有的同学是无法做到完全自律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他进行他律是正确的。
要明白一点,他律,是来帮助我们的,而不是来限制我们的,是让同学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为我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句话说得好,纪律是成功的前提,是胜利的保证。
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为什么是中国人几千年的陋习?为何诸如此类的小事总是禁而不止呢?如果自律更重要的话,就不会禁而不止,成为几千年的陋习。
相信大家记得地理老师讲的花园城市——新加坡。
据说,新加坡法治多用重典,政府规定,凡在大街上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大小便不冲等,只要被巡警发现,都要受到严厉处罚。
一般情况下,第一次罚款1000新元(约合人民币6500元);第二次加倍;第三次除处以罚款外,还要穿上号衣上街扫马路,甚至挨鞭刑,不论是高官还是平民百姓,所有人都是如此。
所以,在76%的国民是华裔的新加坡,街道清洁干净,没有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等现象。
如果新加坡没有他律,那怎么会有现在的花园城市?这难道不是他律的重要性吗?自律承诺再惊天地泣鬼神,无非是制度外的修补而已,我们认可它会有一定的作用,但自律必然要建立在他律的基础之上,没有严格的监管与严厉的处罚制度,仅仅靠自律就幻想天下太平,其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自律比他律更重要,国家为什么还要有法律?学校、班级为什么还要有校规校纪、班级文明公约?法律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比如严禁酒驾的交通法规出台之前,难道酒驾者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重要吗?可是多少交通事故是由酒驾造成的。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e96b33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f.png)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在探讨自律与他律何者更为重要的问题上,我方坚定地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这并非是对自律价值的否定,而是在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后得出的客观结论。
首先,让我们明确自律和他律的定义。
自律,是指个体依靠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来规范自身的行为;而他律,则是通过外部的规则、监督和约束来引导人们的行为。
从个体的成长过程来看,他律在最初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对是非善恶的准确判断能力。
在这个时候,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规范和教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和老师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为他们树立起基本的行为准则。
比如,不能撒谎、不能偷窃、要尊重他人等等。
这些外部的约束帮助孩子形成了最初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如果仅仅依靠孩子自身的自律,他们很可能会因为认知的局限而做出错误的选择,甚至走上歧途。
再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他律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秩序框架。
法律、法规、制度等都是他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没有这些外在的约束,社会将会陷入混乱。
例如,交通规则的存在使得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能够有序通行,如果每个人都只依靠自律来决定如何行走和驾驶,那么交通事故将会频繁发生,交通瘫痪将成为常态。
同样,商业活动中的法律法规保障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没有这些他律的约束,市场可能会被不法商家所操纵,消费者的利益将无法得到保障。
他律还具有更强的普遍适用性和公正性。
自律往往受到个人意志、情绪、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同的人自律能力参差不齐,有些人可能能够很好地自我约束,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面对诱惑时难以坚守。
而他律则是基于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普遍价值观制定的,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无论个人的自律能力如何,都必须遵守相同的外部规则,从而保证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此外,他律能够及时有效地纠正错误行为。
当一个人的行为违反了外部的规则和法律时,会立即受到相应的制裁和惩罚,这种及时的反馈能够让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促使其改正。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451a1a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1.png)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在探讨自律与他律何者更为重要的问题上,我坚定地认为他律比自律更具关键作用。
首先,让我们明确自律和他律的定义。
自律,指的是个体依靠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他律,则是通过外部的规则、监督和约束来引导个体的行为。
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看,他律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尚未完全成熟,难以准确地辨别是非善恶。
此时,家庭、学校和社会所设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以及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与监督,成为他们形成正确行为模式和价值观的重要引导。
比如,学校规定学生按时上课、完成作业,禁止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这些他律的措施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为日后的自律打下基础。
在社会生活中,他律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法律、道德规范以及各种行业准则,都是他律的具体体现。
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他律手段,对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仅仅依靠个体的自律,很难确保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法律,不违法犯罪。
正是因为有了法律的威慑和制裁,才使得大多数人不敢轻易越界,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再从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来看,他律能够提供更为稳定和一致的标准。
自律往往受到个人情绪、意志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波动和不一致。
比如,一个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可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锻炼、健康饮食,但在情绪低落或压力较大时,就可能放松对自己的约束。
而他律所制定的规则和标准相对稳定,不会因为个体的主观因素而发生变化,能够更好地保证行为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他律还能够弥补个体自律的不足。
不可否认,有些人由于自身性格、习惯或心理因素,难以做到有效的自律。
对于这些人来说,外部的监督和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对于一些有吸烟成瘾等不良习惯的人,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自律很难戒除,而通过家人、朋友的监督或者参加戒烟康复项目等他律手段,更有可能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3bf7553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b.png)
辩论会:他律比自律更重要在探讨自律与他律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上,我方坚定地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这并非是对自律价值的否定,而是基于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现实的客观考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律和他律的定义。
自律,指的是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他律,则是通过外在的规则、法律、舆论等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看,他律在一个人的早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一个孩子刚刚开始认识世界、形成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时,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来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
比如,小孩子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为什么要按时睡觉、按时吃饭。
这时,就需要家长、老师等通过制定规则、教导和监督,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
如果仅仅依靠孩子的自律,很可能会导致他们养成不良的习惯,甚至走上错误的道路。
而且,人的本性中存在着一定的弱点和局限性,如懒惰、贪婪、短视等。
这些弱点往往会影响我们的自律能力。
例如,很多人都知道应该坚持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常常因为懒惰或者缺乏毅力而无法做到。
这时候,他律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健身教练的督促、医生的建议,都能够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弱点,更好地实现目标。
在社会层面上,他律更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关键。
法律作为一种最典型的他律形式,为整个社会设定了明确的行为准则。
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人们可能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无序。
正是因为有了法律的强制力和威慑力,才使得大多数人能够遵守规则,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他律还能够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在商业领域,各种行业规范和监管制度的存在,可以防止企业的不正当竞争和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在公共事务中,政府的监管和政策的引导,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此外,他律还具有更强的普遍性和公正性。
自律往往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的人自律能力不同,而且自律的标准也可能因人而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用精彩的言辞告诉我们他律在学风建设中的辅助作用,然而,我不得不对对方辩友以偏盖全的论调深表遗憾。
自律是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制度,法规,道德允许的范围内。
在文明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虽然他律作为外因起到了辅助作用,然而,自律作为内因不断自我约束则更为重要。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而自律的地位无可厚非。
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自律而依赖他律的人将怎样步入社会,要知道没有人会因为他律而成功,在学习方面,成绩优异的往往是自觉自律的人。
他律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为什么不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规定一个规章制度来使学风建设的更全面呢?很显然他律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我们同样重视他律对少数自律能力较弱的大学生的规制作用,但这只是一个引领的工具而已。
学风建设关键还是在自律。
他律可能会促进学风的建设,但若我们本身不接受这种规范与监督,是不可能形成一个永久性学风的,只有我们先控制监督了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接受了他律,之后把他律内化成自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否则那些法律,规范,不过是一纸空文!因此,只有充分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靠自我约束,才能更顺利的养成一个文明习惯。
他律总是要通过自律来实现的。
,没有了自律,他律就没有了对象,就推动了原有的意义。
但是,如果我们总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
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有这样一则寓言:风筝和线手牵手在天空中飞翔,风筝不耐烦的对线说:“老兄,请放幵我,不要限制我的自由。
”线劝说道:“老弟,我的责任就要限制你。
否则,你就会失去飞翔的自由。
”风筝不听劝告,拼命挣脱了线的束缚,然而就在它将线挣断后不久,便一头栽进了无底的深渊。
自律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许多伟人以自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敬仰。
宋濂不受锦衣美食的诱惑刻苦读书,朱自清宁死不接受美国救济粮,鲁迅在桌子上刻上“早”字提醒自己做事要及早,周总理毕生严于律己,勤俭廉洁,连自己的骨灰都撒到中华大地。
自律使他们成绩斐然,自律塑造了他们的人格魅力,让他们赢得了人民衷心的爱戴和钦佩。
由此可见,明辨是非,做有自律性的优秀中学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要求。
只有每个人都自律,学校生活才能和谐,社会秩序才能正常维护。
自律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学生、全体公民的事。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严格要求自己,收获自律的硕果吧。
对方辩友为什么班级的成绩存在一定的差异,你们有一样的老师,一样的课程,成绩存在差异,如果不是自律的原因,难道对方辩友是在说老师教学不公平了?现在不少高校都提出要增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不断的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这不是有利的说明了自律的重要性吗?一个人首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然后才是融入社会的。
所以,人应该具有自主性。
其实,人的素质并不是要到紧急关头才表现出来,而是无时不在的。
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当你一个人遇到危险,并且又不能求助的时候,你是选择:什么都不做的去等待他人,还是选择自救?乔叟曾说过一句话:“一个将法律施用于他人的人,他自己当然应该服从这一法律。
”这说明什么?我们不言而喻。
国家为什么提出以德治国,其原因很明了嘛。
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把握住自己,总依赖于他人是不切实际的。
他人的监督必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随时随地跟着你。
所以,一个人的品质、道德修养究竟如何,关键还是他的自律能力。
朋友,你希望整天生活在他人的监督之下吗?那样的人生是真正的人生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如何独立生存?再讲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吧。
现在,我们都面临着考试,成功与否不取决于考试制度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老师的压力,而是取决于你的自身压力,对学习的正确态度,和自我的约束能力。
学会自我管理,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的去探索,你怎能不成功呢?假如每天连作业都不完成,而依赖于教师与家长的监督,学习中没有严格的律己精神,那失败将属于你。
自律就是遵循法度,自加约束。
唐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
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在很多情况下,他律不可能处处约束人的行为。
而我们更需要自律。
在大街上捡到钱包,是应该放入自己的兜里还是交给警察?在商店被多找了零钱,是假装不知道还是还回去?这些现象反映出:他律和自律哪个更重要。
试想,法律规定着人们行为的限度。
他制约着你,监督着你,使你不做出犯罪的行为。
但如果人缺乏自律能力,他律只能是一纸空文。
衡量人品质是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他将做出什么选择,这是自律的表现,这比别人评价我们更有效。
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律,使我们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他:首先,我认为对方辩友对我方观点的解释并不完整。
何为他律?他律就是他人对自我的培养、教育;外部规章制度,对个体的约束、规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广而言之,人一生中一切外力的作用都可称之为他律。
学风建设关键在于他律还是自律,我方认为学风建设关键在于他律。
他律是指他人的约束与监督,更多的是现实世界种种规则,大自然存在的种种法则,以及人类社会的社会规范,只有以此为基石,自律为辅导,才能更加顺应世界,增加自身对世界的索要。
仅仅靠良知自省是否就能够培养和造就出人们所希望的良好学风?是否就会出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道德奇迹?如果说古人还有这样的观念的话,那么今天我们是不会再抱有这种天真简单的想法了。
特别是在改革幵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下,在仅靠自律难以遏止滋生蔓延的种种不道德、坏学风的消极现象面前,就更不会把培养和造就理想道德人格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依靠个人良知和道德自省之上了。
新加坡人的素质高吧那并不能说是人的素质原本就高,而是来源于制度的约束,例如新家坡人都不乱扔垃圾,是因为有高额罚款的制度•首先,他律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人们总是通过他律达到自律。
人说日三省吾身,认为这是自律。
我要问:省什么?我想省的是我的为人处世,我的师德是否符合规范或普世的要求。
这规范和要求,就是他律。
他律有约定俗成,也有决策者制定。
但一定是在自律无法解决师德的情况产生他律。
这样看来,自律显示不能解决师德问题。
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逐利性和惰性是人的天性,在重大的利益面前,难免不受诱惑,不讲师德,这正需要完善法制,加强他律。
自律相对于他律,具有趋利性、盲目性、易变性;然而他律相对于自律,则更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
目前的他律建设,各地千方百计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概括起来不外两大类:一是偏重他律性的,另一是偏重自律性的。
属于他律性的举措,诸如制定各种规范学生的条例、规章、准则;;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幵展评比、检查、监督、评估活动;,对扶正抑邪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有助于向自律转化,是必要的。
次,他律是自律的保障和制约,实他律,相对于自律,更加有利于成长,更加有利于思想道德的成熟,更加有利于自律能力的培养。
而自律则指的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规范,对各种法规自学的认识,是没有处在监督下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他律”指的是道德法律等对个体的约束。
社会正是在这种两种方式的结合下有效地实现师德的,一味强调师德自律,或偏重师德自律,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既不务实,又不现实。
践证明,没有他律的制约,自律仅仅是虚置的,无力的,他律的缺失使脆弱的自律机制难以抵御社会不良的冲击。
他律,是外在的规律,主要表现在理性对个体欲望的约束、驾驭和把握上。
社会这部巨大而精密的机器,并不能仅仅依靠每个人的自律就保证顺畅地运转,还要依靠他律。
如果站在社会架构和运转的角度上看,他律甚至比自律更为重要,因为作为他律具体化的道德规范、法律、契约、信用保障、现代制度、社会监督等等,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外部条件,离幵了这些,整个社会将不能正常运转。
自律的标准是分散的,不统一的。
自律所依据的标准是人的内心准则。
在当今社会,社会意识的多元化趋势使得个人的内心准则即价值观多元化。
而不能予以控制。
自律不能长期稳定的发挥效用。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人做一件好事很简单,人做一生好事却很难。
而他律的约束一般是稳定,长期地对人发挥作用。
自律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力是薄弱的。
自律依据的内心准则的权威性必须通过他律他律由他人引导,约束,有一定的标准,不象自律可波动性大,不能确保文明习惯的养成。
他律对中学生的文明习惯的保持有可靠性和长久性 3 他律具有权威性可见,他律相对于自律有很大的优越性。
因而我们要贵自律而重他律。
而且,自律必须由他律引起。
人最初并无自律意识,在成长过程中文明习惯受他律约束,培养,才建立起自己的内心准则,因而自律是他律的内化,他律被轻视,又何言他律的内化。
历史的车轮不停的运转,他律是养成文明习惯路上的关卡,把不文明淘汰,引导走向文明!的社会舆论与法律规定在确立,没有他律,就无自律的权威性。
权威性消失,又如何使自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过分高估了自律,人的认知是有限度的,意识形态也是分散和不统一的,在不同意识形态的控制下,自律如何在社会中达到统一,进而附和社会的利益,推动社会发展。
人是利益主体,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在利益的驱使下,自律所依照的道德法则只能成为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因而必须用他律加以规范。
自律由他律引起的,是自律的内化,没有他律,自律就没有形成的基础,离开他律的自律只能是无律。
他律的对象并非局限的,他律不仅针对有错误行为的主体,而且对于没有发生这种行为的主体也有约束作用,如法律的禁止即是约束法行为的主体。
他律的对象并非局限的,他律不仅针对有错误行为的主体,而且对于没有发生这种行为的主体也有约束作用,如法律的禁止即是约束法行为的主体。
社会发展至今各项工作都必须纳于他律的范畴中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总体看来,他律重于自律。
自律是指自己约束自己,自觉遵守道德;他律是指靠外界督促、约束来遵守道德法者天下之公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他律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极重要的作用。
不可否认,自律也在完善个人与发展社会中占有的地位,但相对于他律,自律有不忽视的局限性,自律的标准是分散的,不统一的,自律是自私的,有包庇性的,自律是不能长期稳定的发挥效用。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人做一生好事真的很难,难道对方便有敢说自己可以自律的一辈子都做好事?因此,我方认为,文明习惯的养成靠自律是脆弱的,只有靠他律才能使文明习惯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