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字的发明与“伊”字

合集下载

浅析“伊”是如何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的

浅析“伊”是如何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的

浅析“伊”是如何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的“伊”字最初多用于口语,且只是个指示词,但在中古及近代汉语中,“伊”主要被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古文献中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用“伊”的实例。

我们认为,“伊”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应该是语言发展的渐变性使然。

标签:伊指示词第三人称代词学术界普遍认为,先秦没有特有的第三人称代词,“古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其’都是由指示代词发展演变而来的。

”“伊”字最初多用于口语,但在中古及近代汉语中,“伊”主要被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伊”究竟是如何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的呢?这个问题至今在学术界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

本文试图通过有关“伊”的语料分析来对此作些探讨。

一、上古时期文献资料显示,“伊”字是有所称代的“伊”的本义指人。

《说文解字》:“伊,殷圣人阿衡,尹治天下者。

从人,从尹。

”上古时期,“伊”还只是个指示词,但已经开始在人称方面得到使用,即指“管事的,为人倚重的人”。

由于“伊”在上古时期始终活跃在汉语口语当中,故不为经籍传注和先秦诸子文章所重视。

因此,要想找到“伊”字原始含义,还得从“伊”的甲骨文写法谈起。

我们从“伊”的甲骨文写法(“伊”在甲骨文里写作左边一个侧身站立的人,右边是一只稍稍举起的手)可以看出,伊从人从尹会意。

“尹”《说文解字》释为:“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

”正因为此种解释,我们才认为“伊”是指“管事的,为人倚重的人”。

但从“伊”的字形结构来看,还有一种解释:伊,从人尹声,形声。

虽然两种解释有相左之处,但均可表明“伊”的本义是指人。

即“伊”在上古是个指示词。

据学者考证,先秦古籍当中大概只有《诗经》能较全面地反映“伊”的本来面目。

如:《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中的“伊”指代第三者事物,与“我”相对应;该句大概可理解为“我看那些政治措施,它将发展成为怎么个样子。

”《诗经·豳·东山》“伊可怀也”,意即它多么令人怀念啊。

一字一世界——伊和尹

一字一世界——伊和尹

释义


(1)旧时表官名,如:府尹、道尹、京兆尹。 (2)甲骨文、金文中的“尹”字,那根表示权杖 的一竖是表示一支笔。手持笔,表示治理百姓。这 也许指的是文治。不管是以笔文治还是以权杖代表 的权力来治,都是表示管理民众。 (3)是旧时的官名。 (4)姓。尹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九。宋元时,有大批尹姓迁徙,广布于南方地区。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尹姓由山西大槐树徙于河南、 河北、江苏、天津等地广人稀之处。
治理天下的人——伊


甲骨文和小篆的“伊”字,是个形声兼会意字。 左边是“人”字,表示与人有关。右边是“尹” 字,表示读音。本意是治理天下的人。古人用 “尹”字作声旁是有道理的。 在甲骨文中“尹”字是个会意字。字形像一个手 持权杖或手持一支笔的人,表示治理天下,是官 职的名称。
来源
1 、源于上古。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 他出生时,寄养于 百家姓伊耆侯长孺家, 他的后代便以伊为姓,称伊氏。 2、伊尹之后。商朝大臣伊尹,曾居在伊川, 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居 住地名;伊;为姓。伊 尹后来佐商汤灭夏,商初辅佐四代五王, 是上古有名的贤相。历史上的伊川,在今 河南的伊河一带。伊尹之后,有莘 氏之女 采桑伊川,以地为姓。

词义
(1)本义治理天下的人。 (2)假借为指示代词:此、这。如:伊人。 (3)第三人称代词:指他、她、彼。 (4)文言文中,表示语气词:伊始,就是开 始。 (5)姓。

故事——旁若无人


关于“伊”字,有段“旁若无人”的文字故事。 明末清初,山东曲阜有一位姓伊的读书人,名叫伊长清。 一天,伊长清到一家酒馆饮酒,可店掌柜是个势利眼,对他这个穷书生 根本不放在眼里,半天也不来招呼一声。 伊长清见店家如此待他,心中不快,便大声喊道:“掌柜的,快上酒菜 来。” 店掌柜没好气地说:“尹书生,再等等吧,过一会儿招呼你。” 这店主不认得“伊”字,竟错念成“尹”了。 伊长清一听,又好气又好笑,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伊” 字,然后冷冷地说:“掌柜的,你看清楚了,这个念‘伊’,本人姓伊, 不是姓尹,你怎么能‘旁若无人’呢?” 店家一看,也被逗乐了,连

伊姓的来源,姓伊的名人百家姓

伊姓的来源,姓伊的名人百家姓

伊姓的来源伊姓是中文姓氏之一,据考证,伊姓源于古代的一个部落。

这个部落居住在今天的甘肃和陕西一带,他们在那个时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发展出了独特的语言和文化。

在此后的几千年中,这个部落逐渐向外扩张,成为了周边地区的主要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文化和语言也影响了周边的人群,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伊姓在历史上比较少有明显的记录,不过从《百家姓》中可以看到有不少人拥有这个姓氏。

在宋朝时期,有一个名叫伊尹的人,他是商朝的重臣,后来成为了周武王的谋臣。

伊尹在周武王封禅的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封为晋国的卿士,成为了晋国的宰相。

伊尹的成就为伊姓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也成为了姓伊的人的杰出代表。

姓伊的人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的成就和贡献。

以下是一些姓伊的名人和他们的事迹。

百家姓中的伊姓伊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6位,也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姓氏。

据传,伊姓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大概有两千多人取了这个姓氏。

在唐朝时期,伊姓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比较普遍,据《唐书》记载,当时的伊姓有七十多万人。

伊尹伊尹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在商朝时期就被封为正卿。

他对商朝的政治和社会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经常上书商王,提出政治建议和改革方案。

在周武王起义反商时,伊尹曾劝说商朝末代天子纣王退位,结果被纣王杀害。

周武王打败商朝后,把伊尹的后代封为晋国卿士,成为了晋国的重要官员。

伊达政宗伊达政宗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一位大名,他是伊达氏的祖先。

伊达政宗在1560年代表了大谷吉継,提交了官方和尚论的反对書,并且把他的抗议书通过飞鸽传书法交给了上杉谦信,最终打败了谦信,成为了东北地区最有权势的大名之一。

伊藤博文伊藤博文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改革者。

他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政治的奠基人之一,他领导了明治维新后的变革,通过修改宪法、建立新政府等措施使日本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伊利亚·伊利奇·梅契尼科夫伊利亚·伊利奇·梅契尼科夫是俄国的一位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作品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伊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伊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郡望:《郡望百家姓》中有记载云:伊氏望出陈留郡。

《姓氏考略》中记载:望出陈留、河南、山阳。

1、陈留:秦始皇置陈留县,汉代改置陈留郡。

在今河南省开封地区。

2、河南郡:汉高帝置郡。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3、山阳郡:西汉时的山阳郡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一带;东晋时的山阳郡在今江苏省淮安一带。

历史来源「伊」源出第一个渊源:源于伊祁氏,出自远古帝王唐尧,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今河北顺平),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长孺家,因此称他为伊祁氏,其后裔子孙便以伊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另有一说,尧帝出生在伊水边,为了纪念他的出生地,所以姓伊,在尧的后代中,有人就继承了伊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商朝大臣伊尹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伊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典籍《回教民族说》中的记载:伊司马仪之后裔姓伊。

第六个渊源: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迁徙分布伊姓起源于河南伊水流域,早期在中原地区活动,汉唐时在今山东、山西均有伊氏踪迹,以陈留郡(今河南开封)为郡望。

宋代以来,在今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江苏、福建、广东、云南及东北地区均有伊氏分布。

如今伊姓虽然人口不多,但分布极广,尤以河北为多。

目前伊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堂号任圣堂(任,信也):伊尹相汤,伐桀救民,以天下为己任。

孟子称他是圣之任者也(圣人中最讲信的。

把解放天下为自己的事)。

尹的出现的小故事

尹的出现的小故事

尹的出现的小故事
一、尹姓的姓氏典故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境内),西晋移到今天水市所在地。

北魏时相当于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

此支尹氏为晋时尹纬之族所在。

河间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平帝时相当于今河北献县、交河、武强等一部分地。

其后或为国,或为郡。

此支尹氏,为东汉尹敏的后裔所开基。

二、尹氏的姓氏趣事
上古就有叫尹寿的,为帝尧之师,居于河阳(今河南孟县)。

夏桀有臣叫尹谐被商汤杀死。

西周有尹轨为有道之士,居于终南山。

春秋时晋国有尹驿,赵简子曾派他到晋阳;秦国有尹喜,任函谷关令,相传老子游至函谷关被他留下,授《道德经》五千言而去。

战国时齐国有哲学家尹文善名辩。

《汉书艺文志》录其《尹文子》一文,被列为名家。

三、姓尹的姓氏故事
隋唐的时候,尹敏的后代在河间发展成为望族,尹氏在今湖北襄阳等地也有了聚居点。

唐代有尹思贞,长安人,一生为刺史13郡,皆以清廉闻名,还有画家尹琳以善画佛事鬼神着称。

元、明、清时期,尹氏又发展到今天的江苏、云南、辽宁等省的一些地方。

北宋有学者尹源,文学家,世称河内先生;学者尹淳,着有《论语孟子解》。

在现代,新加坡等国有尹姓华侨。

第三人称代词“他”、“渠”、“伊”的发展及地域分布

第三人称代词“他”、“渠”、“伊”的发展及地域分布

第三人称代词“他”、“渠”、“伊”的发展及地域分布作者:张甦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59-02上古没有用法完备的第三人称代词。

到了南北朝,随着佛经的翻译,白话文学的兴起,第三人称代词用法不完备便不能适应汉语交际和汉语语法逐渐严密化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新的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他”、“渠”、“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第三人称的“他”是从上古的无定代词“他”发展而来的。

但是“他”何时成为第三人称代词,各家众说不一。

潘允中先生认为,《左传》中出现了“他”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最早最可信的例子,南北朝以后“他”用得更为普遍了。

高名凯先生认为,“他”字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是汉以后的事情了”。

杨树达先生认为,“他”字用作人称代名词,“始于晋宋间”。

吕叔湘先生认为,“他”字作人称代词是从六朝开始的,到唐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三身代词“他”就比较常见了。

冯春田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形成,当不晚于初唐。

王力先生、郭锡良先生、也都认为“他”起源于唐代。

笔者经过考察认为,“他”字在上古文献中大多用作无定代词,加在名词的前面,当“别的”、“其他”讲。

如果指称的对象是人,通常作“他人”。

潘允中先生认为“公室四分,民食于他”(《左传·昭公五年》)这一句里的“他”是最早最可信的第三人称代词,笔者认为是不妥的。

笔者赞同吕叔湘先生对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认定: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必须是专指的,不是泛指的,必须是有定的,而不能是无定的。

考察汉代文献《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他”没有一例用来指称人的,但是却常常出现“他人”。

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搜神记》、《世说新语》、《百喻经》,这三部文献中“他”字出现的次数分别是16,8,41,“他”没有一例可以用为第三人称代词,但是有个别“他”的用例一直为许多学者所争论。

尹姓氏的来源和历史作文

尹姓氏的来源和历史作文

尹姓氏的来源和历史作文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想和你们讲讲尹姓氏的来源和历史呢。

你们知道吗,尹姓氏可是有着很悠久很悠久的历史啦!传说啊,尹姓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呢。

哎呀呀,那时候的故事可神奇啦!就好像我们看的那些神话故事一样。

据说呀,尹姓的来源有好多种说法呢。

有一种说法是和古代的官职有关。

就好像我们班级里有班长、学习委员这些职位一样,古代也有很多特别的官职哦。

说不定有个很厉害的人担任了和尹有关的官职,后来他的后代就用这个来作为姓氏啦,多有意思呀!
还有一种说法呢,是和某个地方有关。

就像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一样,也许那个地方对尹姓的祖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他们就用这个来作为姓氏啦。

在历史的长河中,尹姓也出了好多好多厉害的人物哟!他们就像夜空中闪闪发光的星星一样。

比如说,有很有智慧的尹文子,他的思想可了不起啦!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尹姓先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我们的历史增添了光彩呢。

哎呀呀,尹姓氏的故事真是说也说不完呀!我真想知道更多更多关于尹姓的有趣事情呢。

你们难道不想吗?我觉得尹姓氏就像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精彩的故事。

我们要慢慢去翻阅,去了解,这样才能发现它的魅力呀!
我觉得尹姓氏真的好神奇,好有趣呀!它承载着那么多的历史和故事,让我们对过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去了解它!。

刘半农造“她”字

刘半农造“她”字

刘半农造“她”字刘半农,原名刘寿彭,改名刘复;初字伴侬、时用瓣秾、后改字半农,号曲庵。

1891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县,1934年,在北京病逝后,葬於香山碧云寺东侧风景秀丽的玉皇顶。

他病逝后,鲁迅曾在《青年界》上发表《忆刘半农君》一文表示悼念。

他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

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

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

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刘半农在新文化运动中,写了大量的诗歌,内容多是反封建的,形式上着力模仿民歌,后结集出版诗集《扬鞭集》。

同时,刘半农又采集了不少民歌,编为《瓦釜集》。

他的名字以“半农”自诩,表明他眼光向下,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另外,他还精心研究语言学,并有不少语言著述,在中国现代语言史上卓有成就。

他创造的“她”就影响深远鲁迅在回忆刘半农时说:“他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

譬如吧,‘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中国的文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区分。

在“五四”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在此前后一段时间,“伊”字则被用来专指女性第三人称。

1918年,刘半农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二号首次发表了《她字的研究》一文,在此文中他最先“她”字专作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谁知,一个“她”字在文化界竟引起强烈反响。

1920年刘半农在英国伦敦将《“她”字问题》写好之后,寄给当时发表过几篇论辩文章的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栏。

此文写成于1920年6月6日,发表于1920年8月9日;发表之后,又收入《半农杂文》集中,获得了广泛认同。

渐渐,“她”字便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出现在文章书籍中,并最终为人们认可并广泛使用;就连刘半农只在文章中提及而未来得及深入解说的“它”字,现在也成为人称之外的其它物名的确定代词而广泛运用。

1920年9月,正在英国伦敦的刘半农,写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著名情诗,首次创造了“她”,并第一次将“她”字入诗。

“她”字发明与认同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她”字发明与认同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她”字发明与认同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作者:石佳豪来源:《美与时代·下》2020年第01期摘要:雅各布·格林说过:“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

”在2000年的“世纪之字”评选活动中,“她”字勇夺桂冠,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文字。

这个字从产生、商榷,到最终形成不过百年时间,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

该字所涉及的文化现象繁复,除了语言和性别研究外,同时还是文学史、思想史和社会文化批评史中值得关注的研究对象。

基于黄兴涛先生的《“她”字的文化史》一书,梳理“她”字历史,揭示这个字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文化含义。

关键词:她;文化一、“她”字的提出其实“她”字早在《玉篇》《广韵》中就已出现,之所以称其仅有百年历史,是因为那时候的“她”字,读音和释义都与现在的“她”字不相关,仅仅是作为“姐”的异体字而存在。

中国历史上本无区别第三人称的语言文化传统,但随着西风东渐,国外名著传到国内。

在翻译过程中,he、she、it,则让对应汉语的出现开始显得有所必要。

同时,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的兴起,增加了“他”“她”“它”理解上的困难,建立一个清晰的语法和词汇体系是大势所趋。

新文化运动时期,汉语在新形势下被激发出了现代性文化诉求。

为了填补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如何对待西方语言中第三人称所对应的性别问题上,各路学者都表现出来了积极探索和勇敢创新的精神,纷纷著书立说。

1917年,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开始着力讨论西方英文中的“she”如何翻译成对应汉语的问题。

刘半农在此时首先提出另创“她”字的建议。

1920年初,刘半农作文《“她”字问题》,正式公开提出创立“她”字,同时还进一步认为,第三人称代词还应该再造一个“它”字,以代指生物。

但是在“她”字提出之初,仍有其他代表女性第三人称的汉字存在,如“伊”和“他女”“牠”等。

这些字和“她”字的同时存在,造成了对第三人称女姓代词翻译“鱼龙混杂”的局面,也为巩固“她”字的基础地位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刘半农发明汉字“她”,“它”

刘半农发明汉字“她”,“它”

刘半农发明汉字“她”,“它”前几天去乡下,看到侄儿和邻居家的孩子,趴在客厅桌子上做作业。

侄儿指着邻居小孩的作业本,说:“你写了错别字。

”侄儿正读七年级,邻居小孩应该是小学生。

邻居小孩抬头问哪个字写错了。

侄儿说:“你看啊,爸爸、妈妈和姐姐她们三个人,去了外婆家。

这里要用单人旁的他,不能用女字旁的她。

”“为什么?”邻居小孩用迷茫的眼神看着我侄儿,“老师说,表示女的,用女字旁的她,表示男的,用单人旁的他。

妈妈和姐姐都是女的,只有爸爸是男的,难道不应该写女字旁的她们吗?”侄儿张口结舌,不知怎么回答。

我在一旁看得有趣。

俩孩子想不明白,转头问我。

我告诉他们,如果三个人都是女的,就要说“她们”,一群人中,只要有一个男的,就只能说“他们”。

“为什么是这样呢?”邻居小孩颇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我一时语塞,想了一会儿,找不到有说服力的证据,只好敷衍他们:“就是这么规定的,不需要理由。

”然后起身走开,拿手机百度了一下。

没想到,这个“她”字,还真有一番来历。

古代汉语中,原本是没有统一的第三人称指代词的。

虽然有“他”字,却可以指代一切事物。

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逐渐得到推广。

“他”字一般被用来称男性,性别不明或没必要区分时,也用“他”来指代。

但对于女性,当时并没有一个适当的第三人称词来指代。

鲁迅的作品中用“伊”,也有说“彼女”的,没有统一的意见。

西学东渐之际,文化人发现,英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有she (她)、he(他)和it(它)的区别,如果翻译成汉语,特别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1929年,北大教授刘半农编撰《标准国音中小字典》时,发明了两个字,一个是“她”,用作女性第三人称指代词。

一个是“它”,指代人以外的事物。

说起刘半农,可能有些读者比较陌生。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在当时,刘半农的名声,其实一点儿不输鲁迅、胡适等人。

刘半农,1891年生于江苏江阴一知识分子家庭,自幼聪慧,6岁即能吟诗作对。

16岁考入常州府中学堂。

尹字的故事

尹字的故事

尹字的故事
嘿,咱今天来讲讲“尹”字的故事。

你说这“尹”字,看着简简单单,就那么几笔,可它背后的故事那可不少呢!就好像咱生活里那些平平常常的东西,你仔细一琢磨,嘿,有意思得很呢!
“尹”字最早的时候啊,跟官职有关系呢。

想象一下,在那古老的时代,那些被称为“尹”的人,那得多威风啊!他们管理着一方事务,就像咱现在的领导一样,得操心好多事儿呢。

咱平常过日子,不也有个当家作主的嘛。

这“尹”就好比家里那个拿主意的人,大事小事都得管一管。

有时候啊,还真得有个这样的人,不然这日子不就乱套啦?
再看看那些历史上有名的“尹”姓人物,那可都是有故事的人呐!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就像夜空中闪亮的星星。

咱虽然不一定能像他们那么厉害,但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呀。

你说这“尹”字是不是挺神奇的?它就像一个小窗口,让我们能窥见过去的那些人和事。

咱生活中不也常常会遇到和“尹”字有关的事情吗?比如说遇到一个姓尹的朋友,你会不会一下子就对他多了几分好奇?说不定还会跟他开开玩笑说:“嘿,你这姓氏可有来历啦!”
而且啊,“尹”字的结构也挺有意思的。

上面一个横,下面一个“又”,这多像一个人张开双臂在做事呀!这是不是也在告诉我们,做事就得放开手脚,大胆去干呢?
咱可别小瞧了这一个小小的字,它里面蕴含的东西可多着呢。

就好像我们每个人,看起来普普通通,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价值。

所以啊,下次再看到“尹”字,可别只是一扫而过啦,好好想想它背后的故事,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新的启发和乐趣呢!这就是“尹”字的故事,简单却又充满魅力,不是吗?。

伊姓为什么读yin

伊姓为什么读yin

伊姓为什么读yin
伊姓的读音一直以来都是“yin”,但它的历史源流就非常神秘,对它的传说
有很多。

最古老的传说来源于汉书·同胞录,它说道,伊姓起源于公元前三千多年,当
年“尧”帝时,一个人叫“伊原”,因为他是国王的最宝贝的孩子,所以凡是“伊”开头的都被认定为他下属。

他们后称“伊姓”,所以伊姓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姓氏。

伊姓的另一个传说是:当年,诸侯殷襄公分封部分官员,其中一个官员叫“伊犯”,后来他的子孙归他的姓,就叫伊犯,所以他们的后称叫“伊姓”,即今日伊姓。

还有一个传说:公元前三千多年,伊原,孔子的学生,他曾经为尧的儿子大叔写了一封信,建议他们把自己的氏族归为一个,使得他们的姓氏共同贵族。

伊原把他家族的姓氏叫“伊”,后来他的子孙把这个后称叫“伊姓”,因此伊姓源流就源自这个古老传说。

无论古代神秘的传说与真实有多大的关系,只要我们了解,伊姓就是中国历史
悠久的姓氏,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的业绩。

古人认为,伊姓是贵族,而今天,伊姓仍然象征着人们对传统与礼仪的尊重,表达了这个民族的气质和文化的传承。

作为一个伊姓的中国人,无论身处任何国家,都是拥有传统历史文化的象征。

刘半农发明了“她”字

刘半农发明了“她”字

刘半农发明了“她”字中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出现在约13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经过上千年的演化与发展,逐渐出现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不同类型的文字。

不过这可不是汉字最早的历史,汉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六千年前,也就是所谓的“象形文字”时期。

汉字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即便是周边的邻国文字,也大都受到了它的影响,比如日文、韩文等。

不过,汉字也有“尴尬”的时候!比如我国著名文学家刘半农先生,就因为发明了一个新的汉字,被中国女性骂得是“狗血喷头”。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刘半农!刘半农,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城内的一个清贫知识分子家庭。

虽然家境贫寒,但好在父亲是个读书分子,虽然每天吃饭成问题,但精神食粮却管够。

刘半农自幼聪明伶俐,加上父亲的悉心教导,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吟诗作对。

而他的才华也注定了他会在文学上有一番大作为。

民国二年(1913年),刘半农在中华书局当编译员,先后在《时事新报》、《小说界》等刊物上发表了四十多篇他翻译和创作的小说,详细介绍了安徒生、小仲马等著名作家的作品。

而在这期间,他勤奋的工作也让他对文学了解得更深了。

1917年,也就是民国六年的时候,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了一篇《我之文学改良观》的文章,其中包含了他对文学革命深刻的见解。

而这也让当时北大的校长蔡元培先生发出“竟有如此人才”的感叹。

同年,蔡元培便破格聘用仅初中学历的刘半农做预科国文教授!虽然这位北大的教授从小就接受着旧式的教育,但是他的思想却没有停留在旧式教育的体制中,而是非常的开放和先进的。

1920年,他写了一篇名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文章,更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然了,倒不是说这篇文章写得有多完美,而是他在这篇文章中首创了一个新的汉字——“她”。

因为刘半农当年在担任编译员的时候,每当翻译到“she”这个单词时,总会觉得非常麻烦。

因为在中国古代时期,“他”指的是一切事物,没有所谓的“它”和“她”。

古代汉语里没有“她”字,这个字从何而来,是谁造的?

古代汉语里没有“她”字,这个字从何而来,是谁造的?

古代汉语里没有“她”字,这个字从何而来,是谁造的?
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她”来指称女性。

但在古汉语中是没有“她”字的,我们表达第三人称使用“之”或“他”。

“他”在宋元的话本、戏曲中可以泛指第三称的一切事物,包括男人、女人以及其他无生命的东西。

“她”的产生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其创造者是刘半农。

当时普遍提倡白话文,大量引进了西方现代文化。

但在翻译欧美文学作品时,汉语第三人称不能区分性别,造成了很大的混淆和不方便。

鲁迅先生曾尝试过使用“伊”来代指女性,但“伊”来自古汉语和南方方言(本义并非专指女性),使用起来一不切实际,二不方便,很难推广。

刘半农在其1917年翻译的英国戏剧《琴魂》中,试用了自己创造的新字“她”,引来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舆论争论十分激烈。

随后,刘半农撰写学术论文《“她”字问题》,并将文章寄回上海发表。

他的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更是脍炙人口,表达了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她”的思念。

刘半农创造了“她”字,结束了汉语中第三人称男女表达混乱的现象,丰富发展了汉语言文字。

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说,“她”字的创造是“打了一次大仗”。

【一日一甲第127期】人人识读甲骨文之“伊”字

【一日一甲第127期】人人识读甲骨文之“伊”字

【一日一甲第127期】人人识读甲骨文之“伊”字第127期一日一甲人人识读甲骨文伊「伊」字神奇。

怎麽说???「伊」者,尹者之人也。

「尹」者,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右手执杖之形。

杖者,神杖形。

顶天立地,丨也。

祭祀巫者,接引神意而及人事,故借引音而为「尹」。

《说文》:「尹,治也。

握事者也。

」伊者,握杖者也。

兄者、父者、师者、相者、王者,皆一者也。

故借一音而为伊。

《说文》:「伊,殷圣人阿衡也,尹治天下者。

从人尹。

」伊尹,殷汤时期辅国太甲,名臣之父,一也。

甲骨「伊」字,其线形曲折伸申,抖擞焕发,神意十足,啓我「灵性甲骨」之发端。

崔学路《玄一书道》甲骨文参考书目1.《甲骨文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65年9月第一版。

2.《中国书法艺术.第一卷殷商春秋战国》谷溪编,文物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3.《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著,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4.《马王堆帛书艺术》陈松长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5.《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6.《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版。

7.《中国艺术史.商代书法》陈滞冬著,巴蜀书社,1999年1月第一版。

8.《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第一卷甲骨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简明甲骨文词典》崔恒升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10.《甲骨文拓片精选》王本兴编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1.《易经大传新解》殷旵珍泉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12.《易经的智慧》殷旵珍泉著,九州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13.《细说汉字部首》左民安、王尽忠著,九州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14.《甲骨文书法鉴真》杨红卫、杜志强编,黄山书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15. 《北京大学珍藏甲骨文字》(韩)李钟淑、葛英会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伊是什么意思

伊是什么意思

伊是什么意思伊,古代汉语中“他”的意思。

有了这个字眼以后,就让人很想去探索它背后的故事。

其实从一开始,是因为她才认识的他。

曾经因为他才接触到百家讲坛。

当时只觉得奇怪,历史竟然可以如此生动,又有趣。

于是,便去关注,去研究……慢慢地发现,历史原来也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并且用着简单的话语给大家展示出来,既轻松又快乐!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那些带有哲学色彩的文字。

仿佛被困住了的精灵一般无法脱身;好像永远都解释不清楚;只能把所有对问题的理解,都写进去;每天脑子里都会浮现很多新鲜词汇,但有些根本连它们叫什么名字都还不知道呢!就像“伊”这个字一样,至今都没弄明白她的含义和它的由来,也许正是因为我没有真正读懂吧?她虽不及《庄子》、《论语》的深刻内涵,却如流水潺潺般滋润心田;她虽不及《红楼梦》的缠绵悱恻,却足够感动与震撼;她虽不及鲁迅先生犀利冷峻,却总是让人陷入沉思。

最初之时,看着那些字符,总是纠结它们的来源,找不到答案的我常常在键盘上敲打着疑惑,总期待会有奇迹出现,但过后回想起来,总是失望。

有时候甚至会怀疑自己,看书到底有没有效果?但如今已然习惯,随遇而安。

心情愉悦时拿起一篇美文细细品味,心情忧伤难受时也要独自在夜晚的房间回忆那段青春岁月,或是静坐在阳台听音乐冥想。

而现在,更加热衷于看他的节目,我从未想过他也会沦落为娱乐主持人,并且还玩儿得风生水起。

相比较,更愿意做个听众,尽管他说的话有时会令人反感,但不影响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严谨、专业、博学、平易近人。

以前总觉得:《百家讲坛》应该是个老年人的世界,可谁料在他们口中却变成了:“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当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才体会到:他们不仅年轻,更重要的是激情四射,充满活力,并拥有非凡的智慧。

尤记得在某一集中,主持人提出:是战国,因为年龄跨度大吗?对此,北师大教授钱文忠直言:“任何文化都离不开政治。

”对呀!从秦统一六国,再到三国鼎立,南北分裂,魏晋交替……经济、政治乃至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尹字演变过程讲解

尹字演变过程讲解

尹字演变过程讲解尹字,是一个由两个部分构成的汉字,上面是"尔",下面是"㐽"。

"尔"是一个汉字,意为"你";"㐽"也是一个汉字,意为"并"。

尹字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一些变化,下面将详细讲解。

尹字最早的形态是"㐽",它是一个象形字,形状像是一个人站立的样子。

"㐽"在古代的象形文字中表示"站立"的意思。

后来,人们将"㐽"放在"尔"的上面,形成了尹字。

这种演变过程是由于人们对字形的简化和规范化的需求。

尹字的字义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

最早的时候,尹字表示"站立"的意思。

后来,尹字逐渐引申为"官职"的意义。

在古代,尹是一种官职,负责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所以,尹字也可以表示"官吏"的意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的形态和意义也在不断变化。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尹字的形态和现在有些不同,但整体结构和意义基本相同。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尹字的形态逐渐规范化,意义也逐渐丰富。

尹字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反映汉字演变规律的典型例子。

汉字的形态和意义往往受到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形态和意义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形态的变化往往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意义,而意义的变化则是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来调整的。

尹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汉字的历史和发展,也反映了汉字作为一种表意符号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尹字演变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也可以更好地运用汉字,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尹字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

从最早的象形字到现在的形态,尹字在形状和意义上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种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汉字的发展规律,也反映了人们对字形和意义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刘半农发明了一个什么字

刘半农发明了一个什么字

“她”字。

明清的古白话文里面只有一个总称第三人称的“伊”字。

而且这个“伊”所代表的含义特别多,甚至可以代表“你”。

所以1918年,刘半农特意发明了“她”以用来翻译she,因此“她”也就用来代表女性的第三人称。

刘半农简介
刘半农,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以及教育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

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中写道,“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但是,相比于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人,刘半农最终的结局显得寂静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她”字的发明与“伊”字
刘禾在《跨语际实践》一书中,曾别有趣味地谈到刘半农对“她”字的发明,以及这一发明与周作人、鲁迅等的关系。

她还在有关注释里,特别提到1920 年《时事新报》和《新人》杂志上讨论“她”字的几篇文章。

后来又有一些短文提到此事,并将五四时期刘半农等发明该字的过程及有关讨论之来龙去脉做了简要的历史复原。

由于笔者对此问题也甚感兴趣,故拟在前人有关文字的基础上,再对“她”字的历史做两点小小的补充。

首先,“她”字的正式创生虽在五四时期,但有关第三人称单数的男女性别区分词之类问题,却早在19 世纪初期的中国就已出现。

以“伊”字来明确对译“She”,使该字特别带上女性性别意义,同时使“他”字获得代表男性的专门含义,也并非如他们所说乃五四前后才有之事。

依笔者读书所见,至少在19 世纪70 年代就已经有了发明人。

“她”
字的创造,实则既是晚清以来中西语言接触之后的自然结果,又不免带有某种偶然性。

1823 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其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
文语凡例传》里,就已将汉语中没有字与“She”相对应的困境凸显了出来。

该书译He、She、It 分别为“他男”、“他女”和“他物”,译His、Her、Its 则分别为“他男的”、
“他女的”和“该物的”。

同时译Isawher 为“我见他(妇人)”,Thisishis 为“这个是他(男
人)的”;Thatishers 为“那个是他(妇人)的”(见该书64-66 页)。

像这样以括弧的方
式特别说明不同性别的“他”字之性质,在当时没有专门性别区分词与之对应的情况下,实属一种迫不得已之做法。

1879 年,对洋泾浜英语颇有研究的杨少坪著《英字指南》一书,遇到此类情形时,也只能作类似的处理(见该书卷6,第3-5 页)。

本来,在中文里,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的代词,除“他”字之外,文言中较常用的还有一个“伊”字。

尤其是在吴方言区,“伊”字在口语中的使用还甚为流行。

不过,该字却并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