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最新整理)
序号
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和要求
技能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铁路运输概论
了解铁路运输分类
2
铁路货物运输基 熟悉铁路运输的基本 掌握联运单的组成,
2
本条件
条件
2 熟悉如何填写
铁路集装箱货运程 序
(1)空箱发放
了解铁路集装箱的分
铁路集装箱货运
(2)集装箱货物的
3
业务
类;熟悉铁路集装箱的 接收与承运
4
货运程序
(3)装卸车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掌握”、“了解”等笼统、
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
结合本校的教学加实训,教学实训并重的办学特色,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
2
念和分类
制及公共政策理论,
分组讨论、交流。
懂得什么是管制、
1.掌握我国水路、公路、什么是公共政策;能
够说出中国的五种运 铁路和航空运输的管制
输方式领域中的公共
4
2.熟悉我国运输公共政 政策,对国家的总体
策
政策环境有较好的把
握。
表 4.4 水路运输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序号 1 2
3
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和要求
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
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
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
《货物运输作业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
《货物运输作业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类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现代物流基础》《物流设备与技术》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货运企业组织货物运输的技术、方法和流程,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专业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物流运输管理业务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类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货物运输业务作业综合应用能力和货物运输业务的管理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仓储管理员、运输专员、采购员和物流客服专员等工作岗位需求,围绕货物运输作业流程操作的关键能力,反映物流运输工作的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货物运输作业流程“货物的托运与受理、货物的运送与交付、货物运输的费用处理和货运保险与理赔设计”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货物运输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货物运输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独立完成货物运输业务的操作,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1.掌握货物运输、货物运输市场、货物运输系统等知识,熟悉TMS系统的功能模块与操作流程,会简单的维护与管理。
2.掌握公路、铁路、水路以及航空运输方式货运的代理业务流程相关知识与管理技能,了解其特点及货代业务风险,能够办理货物计量、代办保险、拼箱、转运等货代业务,能够与相关当事人进行单证的交接与费用结算。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模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运输管理》核心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编制单位:商贸管理系编制日期:2011-12-28精选范本商贸管理系制《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运输管理实务》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运输是物流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通常企业物流成本的大部分属于运输管理成本。
通过运输可以使货物在物流据点之间流动,从而产生场所效应,解决货物空间间隔问题,具有扩大市场、稳定价格、促进社会分工、扩大流通范围等社会经济功效。
因此,运输对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的生产和消费,就是靠运输事业的发展来实现的。
主要教学任务是学习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运输流程的运作,使学生理解有关运输基本原理;掌握海上运输流程;掌握航空运输流程;掌握公路运输;掌握国际多式联运;按照用户的需要,有效、合理地开展物流配送活动,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掌握配送的基本运作模式与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熟练操作运输事务。
通过学习,使得高等职业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了解运输与配送知识和运输与配送领域的发展,具备基本的业务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开展运输与配送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开展运输活动的实际工作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运输与配送方面的工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精选范本(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进行社会调研的能力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仓储业务管理及进出库业务操作;(2)商品分类及装卸搬运作业方式的组织;(3)商品保管养护;(4)库存管理的方式;(5)现代仓储管理的经济核算、安全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
物流管理基础 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三年制专科)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物流管理基础》是主要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同时面向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各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门物流类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流业务、物流行业、物流管理、物流发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掌握现代物流领域所涉及的主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管理方法和主要领域。
本课程强调理论层面的介绍,重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对具体操作层面涉及较少。
本课程是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体系和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物流的相关概念,了解物流系统,掌握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熟悉物流企业作业管理与运作,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了解现代物流在企业竞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现代物流的总体框架有所掌握,为下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2、能力目标本课程重在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管理知识,就企业管理中的实际业务进行规范化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物流业务中的难题进行刻苦钻研经过再学习得以解决的能力,为取得物流师、报检员或报关员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打下一定基础。
三、授课内容和学时安排专题授课内容实践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课外作业绪论课程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学习方法介绍。
2*现代物流基础物流的概念及内涵,物流理论及物流观念,物流的功能及其合理化,物流形式,现代物流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6 2*现代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物流七大基本功能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的含义、内容及基本要求。
(完整版)《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管理》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运输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运输系统的规划与统筹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输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仓储管理教学管理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仓储管理实训和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本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引入创新性教学手段和方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掌握”、“了解”等笼统、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结合本校的教学加实训,教学实训并重的办学特色,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物流管理综合应用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过程与结果并重,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课程标准1.前言1.1 课程性质课程地位:《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主要功能: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严谨、认真、踏实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能够适应物流行业工作操作时间;熟悉当地运输线路和运输市场供求信息;熟悉货物特性,具有货物配载和加固规划和设计能力;具有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较好的团队精神,能够服从上级的安排,能够协助上级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
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企业管理基础》、《物流认知实习》、《经济法基础》、《经济地理》;后续课程有:《集装箱运输管理》、《配送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物流》等。
1.2 设计思路课程设置依据:本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有: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物流管理专业调研报告等。
课程目标定位:《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
培养既有运输理论基础又懂运输操作流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本门课程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本课程在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同时,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使学生掌握货物运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素质。
课程内容选择标准:为使学生掌握运输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相关技能,本课程以运输业务流程为主线,依据不同货物的运输业务流程进行教学模块和任务设计。
全课程共设置8个教学项目。
30个模块。
8个教学项目分别是物流运输市场调研、选择物流运输方式、确定物流运输企业与签订运输合同、货物托运和承运、货物运输组织、货物交付结算与运输商务管理、特殊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30个教学模块,其中项目一物流运输市场调研有:物流运输系统调研、物流运输市场调研、运输合理性调研;项目二选择物流运输方式有: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经技术经济特征、熟悉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各种因素、掌握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项目三确定物流运输企业有:签订运输合同、确定物流运输企业、运输合同内容认知与运输合同的拟定、运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与合同管理、项目四货物托运与承有:公路货物托运与承运、铁路货物托运与承运、水路货物托运与承运、航空货物托运与承运、;项目五货物运输组织有:公路货物运输组织、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水路货物运输组织、航空货物运输组织;项目六货物交付结算与运输商务管理有:货物交付与结算、运输商务管理、货物的装卸;项目七特殊货物运输有:危险货物运输、超限货物运输、鲜活易腐货物运输;项目八国际货物运输有:落实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与确定委托内容、货物交接缮制票据洽谈签订运输合同、运输方式和航线确定、到达交付等到模块。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物流管理,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顺畅运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目标包括:1. 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物流管理问题;2. 具备物流管理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物流作业流程、物流信息系统等操作;3.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客户、供应商等进行沟通和协作;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提出新的物流管理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1. 物流基础理论: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2. 物流作业流程:讲解物流作业的基本流程,包括采购、库存、运输、包装、配送等环节;3. 物流信息系统: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等;4. 供应链管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风险管理等;5. 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1. 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2. 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3. 独立完成作业和案例分析,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4. 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应用;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物流作业流程的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包括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旨在介绍和培养学生对物流运作和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和技能。
本课程将涵盖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流程优化、运输与仓储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供应链策略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2. 掌握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配送和售后服务等;3. 熟悉运输与仓储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包括货物运输方式选择、仓库布局和管理等;4.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运用,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5. 了解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策略,包括供应链设计与协调等;6.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安排1. 物流管理概述- 定义物流管理及其作用-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2. 物流运作与优化-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生产与制造管理- 配送与运输管理- 售后服务与逆向物流管理3. 库存管理与仓储技术- 仓库的布局与设备选择- 仓储管理的优化与效率提升- 仓储安全与风险控制4. 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 电子商务与物流跟踪技术5. 供应链管理与策略- 供应链的概念与特点- 供应链设计与协调- 合作伙伴选择与关系管理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和个人作业等。
学生将通过课堂活动和实践任务来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 个人作业(30%):综合应用课程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个人作业;3. 课程论文(20%):对某一物流运作环节或企业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并撰写论文;4. 期末考试(30%):对课程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考核。
六、参考书目1. 《物流管理导论》(李宁著)2. 《供应链管理与实践》(陈海平著)3. 《现代物流管理》(冯威著)4. 《物流信息系统与应用》(周国栋著)以上是《物流管理》课程的标准,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对物流管理的原理和实践有全面的了解,并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现代物流体系的组成结构、流程和相关策略,为将来从事物流管理相关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物流体系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原理;3.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核心功能;4. 学会运用物流策略和技术工具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5.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概念、发展历程、意义和作用、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等。
2. 物流体系与基本原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以及库存管理、供应链协调等原理。
3. 物流管理流程订单管理、运输计划、货物配送、售后服务等流程及其关键环节。
4. 物流策略与技术应用供应链管理、跨国物流、绿色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等。
5. 物流绩效评价与优化物流成本、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等绩效指标的评价与优化方法。
6. 物流风险管理天灾人祸、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对物流系统的影响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7.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实际物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及典型企业物流管理的案例研究。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物流管理中的问题。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物流企业,亲身体验物流管理的实际运作。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堂测试: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定期的知识测试。
3. 项目报告:学生可根据实际案例或企业调研,撰写物流管理相关的项目报告。
4.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行综合性考核。
六、参考教材1. 张力,卢旺达编著. 《物流管理导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物流管理B》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B》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4020051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课程学分 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16前导课程管理学、会计基础、经济学基础后续课程运输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制定人王晓云制定日期2013年3月审核人修订人修订日期审核人签发人签发日期一、课程定位《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也是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群的知识拓展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处于先导地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现代物流的功能及环节、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就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等实务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相关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生,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质量意识。
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素质,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能力目标◆能够从事物流策划、设计业务操作以及具有仓储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掌握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七大功能要素、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国际物流与物流标准的知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序号单元内容能力目标知识要求建议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1 第一章物流概述1、能够针对实际企业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物流管理目标1、了解物流的特征及行业组成;2、了解物流管理的形成及其发展;3、理解物流的分类、要素、功能、效用与价值;4、熟练掌握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一、引言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管理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物流管理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和全面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3. 熟悉物流管理的工具和技术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1.1 物流管理定义和范围1.2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角色1.3 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2. 物流环节和流程2.1 供应链管理2.2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2.3 生产和制造管理2.4 仓储和库存管理2.5 运输和配送管理2.6 售后服务和反向物流管理3. 物流管理工具和技术3.1 物流成本管理3.2 物流网络设计和优化3.3 运输模式选择和运输成本控制3.4 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4.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4.1 经典物流管理案例分析4.2 实际物流管理案例分析4.3 学生团队的物流管理案例研究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具。
2.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真实案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物流中心和企业,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小测验:对学生对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2. 作业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物流案例分析报告。
3. 实践操作考核: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4.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物流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物流管理导论,作者:李昊2. 现代物流管理,作者:张华3. 国际物流学,作者:刘奕光七、教学资源1. 课程PPT:提供给学生课堂学习的参考资料。
2. 实际案例和资料:用于学生案例分析和报告撰写。
八、结语通过学习物流管理教学大纲,学生将全面了解物流管理的概念、原理、工具和技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物流规划、采购、生产、仓储、运输、配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优秀物流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各个高校和相关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首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应该包含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需要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同时,还需要学习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课程标准应该包括物流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工具的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中涉及到的技术和工具越来越多,如物流信息系统、仓储设备、运输工具等。
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这些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便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
另外,课程标准还应该包括物流管理中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
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流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教学也非常重要,学生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方式,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和管理技巧。
此外,课程标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因此,课程标准应该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的来说,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能够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物流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各个高校和相关机构能够不断完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为培养更多优秀物流管理人才做出贡献。
(物流管理)现代物流专业教学标准
(物流管理)现代物流专业教学标准附件26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编目录一、现代物流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 (4)入学要求 (4)学习年限 (4)培养目标 (4)职业范围 (4)人才规格 (4)专业(实训)课程 (6)课程结构 (13)指导性教学安排 (14)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6)实训(实验)装备 (17)说明 (21)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22)物流业务流程课程标准 (28)物流运作法律法规与规则课程标准 (34)物流实用英语课程标准 (40)物流数据录入课程标准 (45)三、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物流运输专门化方向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标准 (50)多式联运实务课程标准 (58)货物运输实务课程标准 (63)仓储与配送专门化方向仓储作业实务课程标准 (70)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标准 (75)物流技术装备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 (80)口岸物流专门化方向港区物流课程标准 (86)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标准 (93)通关服务课程标准 (98)物流营销专门化方向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标准 (104)物流客户服务课程标准 (109)物流成本核算课程标准 (115)现代物流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现代物流【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学习年限】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与现代物流产业链相关连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运输、仓储、配送、国际货运代理、物流营销、物流信息处理等技能操作性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职业范围】【人才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熟悉现代物流作业流程,并能处理现代物流基本业务●具有中英文录入基本技能,能熟练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现代物流的相关信息●能使用与物流运作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与规则办理现代物流的各项基本业务●会用物流英语专业术语、习惯用语、常用口语,进行简单的商务沟通●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等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1~2张职业资格证书物流运输专门化方向:●了解运输货源市场的构成和各种运输作业流程的基本知识,能根据货物的特性选择运输方式,制定运输方案,会货物装卸的基本操作(除需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员》等证上岗方能进行的操作)●能运用与各种运输的相关基本法律法规及规则签订各种运输合同●会缮制和审核海运单、海运提单、空运单、铁路运单、货运单等各种单证●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的作业特征,能进行各种运输货物运价的洽谈和结算●会使用运输管理、货运监控、货运安全和货运保险等相关信息系统仓储与配送专门化方向:●知晓仓储与配送作业的业务流程,能进行仓库内布局及区域分类操作,能按照出入库作业流程操作●能运用货物基本知识验收入库货物,能根据货物性质进行合理堆垛、拆垛作业●会盘点货物,能处理常见的异常问题●会依据货物性能对货物进行基本养护操作●会依照仓库安全规程进行操作,会熟练使用各种消防器材●能熟练操作仓储、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能按订单进行备货、分拣、配载、送货●能使用和维护装卸搬运设备、计量器具、保管设备、养护检验设备、监控设备、分拣设备、包装设备●会对货物进行简单流通加工口岸物流专门化方向:●知晓国际货运代理条款;会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单证的缮制与使用;会订船、定舱、及货物交接业务操作;会进行国际货代费用、应缴税金计算;能从事跟单、交单结汇工作●知晓海运、陆运、空运及联运代理业务流程;能从事港区物流作业、集装箱货物进出口业务;会办理货物的保险与理赔业务,能从事港区保税、加工、监管作业●熟悉通关服务内容,会按办证流程办理商务证件;会报关、报检、原产地证明电子申报和缴纳关税;能从事报检现场通关业务操作物流营销专门化方向:●了解物流营销基本知识,能进行物流市场调查、分析和预测;会进行基本物流服务推广活动;会运用销售策略和技巧拓展销售业务,能利用网络进行销售●能根据物流客户服务要素和一般流程,收集物流客户信息并进行分类管理、按服务礼仪要求接待物流客户,按流程处理客户投诉,进行物流客户关系维护,评估客户服务风险并采取简单的规避风险的措施●能根据物流服务成本的相关知识,按物流作业流程作成本概算;进行基本的仓储、运输、配送、货代、营销等物流服务费用的核算;计算服务项目的成本;计算服务项目的税费,并提出降低服务成本的建议【专业﹙实训】课程】1.专业核心课程【指导性教学安排】1. 学年制教学方案2.学分制教学方案注:1.任意选修课各学校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排课,如参加高复的班级,可选开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专业班级可选开上表中的其他专业课程。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可编辑修改word版)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管理》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运输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运输系统的规划与统筹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输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仓储管理教学管理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仓储管理实训和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本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引入创新性教学手段和方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掌握”、“了解”等笼统、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结合本校的教学加实训,教学实训并重的办学特色,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物流管理综合应用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过程与结果并重,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识
二、课程性质
本学习领域(课程)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物流业在我国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运输作为物流最重要的环节,其发展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综合配套能力与社会化服务的作业呈现不断强化趋势,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是基于工作内容开发的,它主要通过了解公路、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作业流程,学生能根据工作任务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制定工作计划,编制和办理各种运输单证。
本学习领域(课程)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学习领域(专业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设计思想
本学习领域按照“16653”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即“1岗6情境6步法5单3评价”。
针对运输物流员岗位,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多式联运和调运计划6个学习情境,按照6步法实施教学,应用任务单、作业单、工作单、记录单和评价单等5个单证完成运输任务,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物流运输管理学习领域的学习评价。
(1)课程开发按照企业(行业)调研→分析调研报告→确定 行动领域→转换
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实施教学内容(教学六步法)→组织学习效果评价的路径推进,在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工作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讲授、情景模拟等方法,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贯穿在学习领域中。
(2)将物流管理专业原有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解构。
原有的运输实务、物流法规、物流地理等课程的知识重构后形成了物流运输管理学习领域。
(3)在学习领域在整体设计上,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运输任务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通过任务驱动构建课程体系。
在本学习领域以培养运输管理能力和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运输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和独立评估计划的工作能力。
(4)在学习领域的目标定位上,以满足运输物流员岗位对运输管理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原则,同时充分满足学生的职业生涯需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学习情境选取的基本依据是根据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考虑知识点的合理分配以及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循序渐进,以具体的运输任务为载体设计,按并列式设计学习情境。
(6)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6个工作步骤进行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咨询者、督导者、评价者的教学氛围,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讨论、演示、模拟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提高学习知识的效果和效率。
(7)依据各学习情境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学习领域(课程)中的比重分配各学习情境的课时数。
四、课程目标
以运输任务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知识重构,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所必需的运输作业的基本知识与职业技能,同时通过运输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健康的情感和工作态度。
(1)知识目标
熟悉我国主要的公路、铁路、水路干线和航线。
了解常用的运输设备与设施
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作业流程
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熟悉运价的计算
了解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合同的内容及订立过程
熟悉各种运输单证的结构和填制方法。
采用表上作业法和图上作业法为大型物流企业多结点的运输业务制定物
资调运计划。
(2)职业能力目标
①专业能力
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作业流程,了解常用的运输设备与设施,会正确操
作使用相应的运输工具或设备设施。
具备各种运输设备保养得管理知识,能够适时和定期组织维护保养。
能根据运输任务,合理地选择运输方式,优化运输路线。
能够根据运输任务,制定运输计划和规划,合理安排任务,如期高效地
完成任务。
能够进行沟通协调,充分地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正确的分配设备。
能够妥善处理各种事故或不利情况对运输质量的影响,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
能够编制、办理各种运输单证和许可证,确保运输作业顺利进行。
具有业务管理能力,能够处理管理工作产生的资料和信息,并进行相应的统计与整理,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②方法能力
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
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评估工作结果(自我、他人)的能力 ③素质能力
团队合作和团结协作,妥善处理工作分工、信息交换问题,正确处理角色及利益的定位,顾及他人、善于沟通和合作的专业素养。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自我学习、创新管理意识。
承受挫折的能力,能接受批评,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和自我调控能力。
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较好的自我表现力、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精
神。
五、课程内容及情境设计
1、课程内容设计
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 序号
学习情境 学时 学期 1
公路运输 16 第三学期 2
铁路运输 8 3
水路运输 8 4
航空运输 8 5
多式联运 10 6
运输调运计划 6 合计
56 2、课程教学设计
学习情境1:公路运输
学时:16学时
六、教学实施建议
(1)采用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掌握本学习领域的职业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境,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在实践实操中,使学生掌握企业物流运输作业流程,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录像、企业参观、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4)教学条件应具有能满足项目教学要求的实验、实训和实际作业的场所,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资源以及配备相应的实训仪器、设备。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并将有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七、课程考核建议
1、教学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要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学考核
(1)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2)考核比重:3评价(教师评价50%、小组评价30%和学生自评20%)相结合,其中模拟操作考核40%、平时学习态度30%、作业20%、出勤率10%。
(3)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考核。
八、教学资源要求
1、教材要求
本课程要求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突出技能要求,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划分,充分体现当前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精神,突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创新。
2、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学校投入一百多万元资金进行校内实训室建设,配置有能进行仿真实训和操作的教学软件和设备,基本能满足校内仿真实训需要,设施设备利用率高。
(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①校外实训基地与保障体系的建立
学校先后与湖北捷龙物流、武汉大道物流有限公司、宅急送物流公司、湖北汽运总公司、上海远成物流公司等大型物流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
②“校企融合”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与顺丰快递等物流企业签订顺丰班合作协议,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不但可以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或学习过程中到企业的现场进行认识实习或请企业的现场工程师进行现场教学外,还可以在学完全部专业课程之后,
到企业进行半年以上的顶岗与轮岗实习,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有效地结合,校内实训与企业实践有效地衔接与贯通,使学生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体系。
3、教学资源
建立本课程相关资料库,它包括电子教案、网络课件、试题库、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等尽快上网,以便于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