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临床研究进展
瞬时弹性成像在肝病学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瞬时弹性成像在肝病学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张玲芬1,阴秀丽2,侯仁惠3,厉国栋3,李坤31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53;2 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消化内科;3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摘要: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在代偿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难以被早期发现,一旦进展至失代偿期,可出现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因此,准确诊断肝纤维化及其分期对慢性肝病病情评估、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
既往诊断肝纤维化及其分期主要依赖于肝组织活检,但肝组织活检系有创操作,因禁忌证、并发症以及患者接受度低等原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超声的非侵入性技术,可通过对肝脏硬度值(LSM)测量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相较于肝组织活检具有无创、迅速、安全、易重复等优点,并且在预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肝细胞癌以及抗病毒疗效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但LSM对肝纤维化程度、肝硬化以及肝脏相关事件诊断或预测的准确性和临界值在不同研究中存在差别。
因此,在临床上需结合病因及血清学或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定。
关键词:瞬时弹性成像;肝脏硬度值;肝硬化;肝纤维化;肝脏相关事件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13.024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13-0096-04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最为常见。
大部分患者在肝硬化代偿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一旦进展至失代偿期,可出现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
因此,准确诊断肝纤维化及其分期对慢性肝病病情评估、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
肝脏疾病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肝脏疾病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合成荷尔蒙、代谢药物、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等。
而肝脏疾病则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损伤和病理性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据统计,全球有亿万人口患有肝病,其中60%的死因是由肝癌、肝硬化等疾病所致。
肝脏疾病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导致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和疾病治疗上的挑战。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肝脏疾病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的危害,并提高治疗效果。
一、肝脏疾病研究的现状1. 基础研究肝脏疾病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如何防止或治疗仍然是一个关注的问题。
目前,基础研究对于肝疾病的认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人们已经发现许多与肝脏疾病有关的基因、蛋白质和代谢产物,并探索了许多肝癌、肝硬化等疾病的病理学和免疫学机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肝脏疾病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并且在病理变化的过程中,肝脏细胞的死亡和再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
2. 临床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领域的肝脏疾病研究也在蓬勃发展。
临床研究主要涉及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等方面。
随着体外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医生们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在治疗上,人们发展了各种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等,有效地控制了肝脏疾病的进展。
二、肝脏疾病研究的未来方向1. 个性化医学个性化医学是指根据个体的基因、病理学、生理学等特点,制定针对每个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在肝脏疾病的治疗方面,个性化医学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获得适当的治疗。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个性化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 精准医学精准医学是根据患者的基因特征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的方法。
其中,基因测序是精准医学中的重点,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基因组信息,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肝脏疾病方面,精准医学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肝脏疾病,制定治疗方法,预测疾病进展。
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DOI:10.13822/ki.hxsj.2021007745化学试剂,2021,43(1),34〜40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刘洪涛",杨玉鹏",任炳楠"(河北省人民医院a.药学部,b.口腔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摘要:胆汁淤积性肝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胆汁形成、分泌、排泄异常,从而引起肝脏发生病变。
目前,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药物主要为熊去氧胆酸(UDCA),但近一半的患者对UDCA应答不充分或不耐受。
这部分患者仅有奥贝胆酸(OCA)可用。
随着近几年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急需新型有效的治疗药物。
临床研究表明,FXR激动剂、PPAR-a/y激动剂和ASBT抑制剂能够有效改善胆汁淤积,有望成为新型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治疗药物。
针对以上靶点,对近几年较有前景的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此类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酸;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图分类号: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8-3283(2021)01-0034-07Progress in Clinical Research on Drug Therapy for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LIU Hong-tao*a,YANG Yu-peng h,REN Bing-nan a(a.Department of Pharmacy,b.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ebei General Hospital,Shijiazhuang050051,China),Huaxue Shiji,2021,43(1),34〜40Abstract: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refers to the abnormal formation,secretion and excretion of bile caused by various reasons,resulting in liver lesions.Currently,ursodeoxycholic acid(UDCA)is the main drug used to treat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but nearly half of patients have inadequate or intolerant response to UDCA.Only aubercholic acid(OCA)was available in these patients. With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ffective therapeutic drugs.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XR agonists,PPAR-a/y agonists and ASBT inhibitor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holestasis and are expected to be used as therapeutic agents for the new type of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Aiming at the above targets,this work reviews the promising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in recent year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this kind of drugs.Key words: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bile acid;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胆汁淤积性肝病是指由于遗传缺陷、机械性障碍、免疫系统调节异常、毒素作用等原因导致胆汁形成、分泌、排泄异常,引起肝脏发生病变⑴。
乙肝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评价
一、乙肝治疗药物的现况
1、干扰素类:干扰素是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时产生的一种物质,能够增强 人体的抗病毒能力。在乙肝治疗中,干扰素作为一类重要的抗病毒药物,通过 抑制病毒的复制,帮助恢复肝功能。然而,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且常伴有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2、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是一类直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药物,如拉米夫 定、阿德福韦酯等。这类药物起效快,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然而,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耐药性。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是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目前,糖尿病的分型主要包括 以下几种: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年轻人和儿童中,发病机制为胰岛素绝对不 足,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成年人中,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多由胰岛素抵抗和 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需要综合治疗。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联合治疗和新老药物的组合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 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 孕妇和肝病终末期患者的治疗也需要特别,因为这些人群在药物治疗上面临更 高的风险和挑战。
此外,从预防角度出发,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知和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 教育和宣传,我们可以增强人们对乙肝的预防意识,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的覆盖 率,从而减少乙肝的传播和影响。
3、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身体的抗病毒能 力。目前,一些新型的免疫调节剂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二、乙肝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1、GLS4:甲磺酸莫非赛定(GLS4)是一款由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 制的HBV衣壳抑制剂。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信息显示,该 公司已启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IIIa期临床试验, 以评估GLS4胶囊/利托那韦片联合核苷类药物与核苷类药物单药相比,在慢乙 肝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果GLS4的临床试验成功,将为乙肝治疗提供 一种全新的策略。
中药药物性肝病的进展研究探析
中药药物性肝病的进展研究探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肝疾病中草药副作用综述文献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及中药在临床治疗和保健中的广泛应用,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liverdisease,DILD)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所谓药物性肝病,是指由于药物或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无肝病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物性肝病。
据美国统计,被批准进入市场的药物从市场撤出的最常见原因是药物的肝毒性作用,同时,一半以上的急性肝衰竭由于用药不当引起。
据国外统计,每年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发生率为9.5%[1],既往国内报道占1%左右(统计1994—1998年的病例),而宋建华[2]在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1998—2003年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发生率为4.17%,已经接近国外的发病率。
杜升东[3]在总结我国1915—1990年中药不良反应中,中药品种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39.5%。
陈一凡等[4]在总结近年来中药引起肝损害的病例共427例,结果中药引起的肝损害病例占所有药物性肝病的32.6%。
这说明中药在药物性肝病中所占比例不小,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因此,对中药的药物性肝病的研究应给予足够重视。
现对中药药物性肝病目前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常见药物吴乾生[5]回顾性分析80例中药制剂引起的肝损害,认为抗肿瘤药物、治疗皮肤病药物、解热止痛类中药易发生肝损害。
陆玮婷等[6]选取2000—2005年诊断为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住院患者72例,均为口服用药,中药中具体成分多数不详,但多为多味药物的合用,已知成分比较集中的有:蜈蚣、全蝎、白花蛇、水蛭、雷公藤等。
吴苑珊等[7]检索1990—2001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中药药源性肝损害102例,占总药源性肝损害例数的20.04%。
2023糖组学在肝病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3糖组学在肝病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糖组学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和疾病(包括肝病)诊疗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庄辉院士主要介绍了糖组学的检测技术进展和寡糖链检测试剂盒一一洁太司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明确了糖链检测可用于肝细胞癌(HCC )的早期诊断以及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辅助诊断。
基因转录、翻译为蛋白质,蛋白质经修饰后成为糖蛋白。
糖基化(G1ycosy1ation )是最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大多数蛋白质都需要经过糖基化修饰,连接上糖链形成糖蛋白而行使功能。
人血清中50%的蛋白质都连接了糖链,糖链是除核酸和蛋白质之外的〃第三条生命链二基因组(Genome )、蛋白质组(Proteome )、糖组(G1ycome )从三个不同的维度,解读生命活动。
糖组学(G1ycomics )是研究糖链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见图1)。
proteinIG1ycan 聚糖图1.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糖组学 转录、翻译 基因组 CDNA 1♦CRNA七二] ■specia1蛋白质组翻译后修饰,人血清中>50%蛋白质连接糖链,糖链是除核酸和蛋白质之外“第三条生命链” ,基因组(Genome )、蛋白质组(ProteOme )、糖组(G1yCome )从三个不同的维度,解读生命活动›糖组学(GIycomics ):研究糖链结构和功能httpsιf ∣⅞gccce.tħ∙rs.ac.jp newsZ4β8-2.htm1糖链参与细胞-细胞相互作用、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和识别、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可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和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预防等。
2023年4月,日本拨资321亿日元,启动了为期10年的人类糖组计划(HumanG1ycomeAta1asProject,HGA)o糖链与生命活动有关,贯穿生命起源、出生、发育、衰老、死亡的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糖链还与疾病有关,糖组学对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评价、验证、健康管理和预防都有重要意义。
肝硬化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100034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第一作者:徐京杭,女,45岁,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㊂E-mail:ddcatjh@通讯作者:徐小元,E-mail:xiaoyuanxu6@ ㊃述评㊃肝硬化临床研究进展徐京杭,于岩岩,徐小元㊀㊀ʌ关键词ɔ㊀肝硬化;病因;诊断;治疗㊀㊀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2.001㊀㊀Liver cirrhosis:Current state of the art㊀Xu Jinghang,Yu Yanyan,Xu Xiaoyuan.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034,China㊀㊀ʌKey wordsɔ㊀Liver cirrhosis;Etiology;Diagnosis;Treatment㊀㊀多种慢性肝病均可导致肝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导致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成为沉重的疾病负担㊂全球约有1.23亿LC患者[1,2],我国有700万LC及数亿LC高危人群,包括约2.7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㊁6500万慢性HBV感染㊁6200万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和1000万慢性HCV感染者[3]㊂近年来,LC的自然史和临床分期理念逐步在更新,其诊断及评估手段㊁病因治疗㊁并发症管理措施和疾病预防方面也在不断取得进展㊂1㊀肝硬化临床分期与再代偿传统上,LC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㊂出现腹水㊁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和肝性脑病(HE)等并发症前称为代偿期LC;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之一,则诊断为失代偿期LC㊂这种临床分期简单易行,易于临床使用㊂近来,还提出要重视LC失代偿亚临床形式,即轻微肝性脑病㊁超声发现2cm 以下的少量腹水和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排除其他原因)等情况㊂分期预测病死率可采用6期法:1期无食管胃静脉曲张或腹水,2期有食管胃静脉曲张但无腹水,3期有腹水伴/不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4期有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伴/不伴有腹水或肝性脑病,5期出现脓毒症㊁难以控制的消化道出血或顽固型腹水㊁急性肾损伤-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脑病等多器官损伤,6期为肝功能晚期失代偿[4]㊂在LC的分期方面,近年来的研究突出了LC可逆转及再代偿的观点㊂既往认为,一旦发生LC病变则不再可逆,尤其进入失代偿期后病情逐渐加重,难以再回到代偿期㊂随着相关临床证据逐渐丰富,上述传统观念已经被摈弃,失代偿期患者可再代偿的观念也逐渐被接受[5]㊂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已将 再代偿 列入诊断范畴[6]㊂多个临床研究证实LC可被逆转㊂在有效的抗HCV治疗后, 49%~61%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HCV-LC)可被逆转;在抗HBV治疗5年后,74%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HBV-LC)可被逆转,6年后100%逆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导致的LC(NASH-LC)患者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随访30个月,68%LC被逆转[7]㊂但不同研究中采用的LC逆转组织病理学标准不完全相同,如METAVIR评分或ISHAK评分,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差异[5]㊂即便进入失代偿期,只要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和并发症管理,相当部分LC患者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不再出现失代偿表现,即再代偿㊂120周治疗后56.2%HBV-LC患者达到Baveno VII共识的再代偿标准[8]㊂立即开始抗HBV治疗,约40%在6年抗病毒治疗期间保持稳定的再代偿[9]㊂新近发表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196例失代偿期HBV-LC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12个月㊁24个月㊁36个月㊁48个月和60个月时,无腹水再代偿比例分别为59.7%㊁70.0%㊁52.3%㊁59.4%和46.2%[10]㊂为尽早识别不能再代偿者,多项研究分析了再代偿的预测因素,发现治疗前较好的肝功能水平㊁治疗早期应答㊁尽早接受病因治疗等因素影响再代偿的实现㊂回顾性多中心研究发现早期再代偿预测因子包括基线较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ɤ85.5μmol/L)㊁无严重并发症㊁较好的凝血功能,如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alized ratio,INR)ɤ1.5㊁较高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ȡ50ng/mL)㊁较高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ȡ200U/L)和较早开始抗病毒治疗的BC2AID模型预测价值优于Child-Pugh㊁MELD和MELD-Na等[11]㊂另一项研究发现,治疗2年时再代偿者可以预测远期的稳定再代偿,远期病死率和肝移植率显著下降[9]㊂LC的再代偿标准中病原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相对清晰,而门静脉压力梯度(HVPG)㊁白蛋白㊁INR和胆红素的改善程度等标准需更多的探讨[5]㊂2㊀肝硬化诊断和评估LC的诊断和评估进展主要表现在病因㊁肝纤维化精准检测和并发症无创评估等方面㊂此外,需鉴别恶性肿瘤肝转移等情况下的假性LC[12]㊂LC的病因分布存在地区差异[13]㊂随着抗HBV治疗的推进和HBV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的开展,HBV的构成比在逐渐下降,而其他原因,如NASH逐渐增加[14]㊂更重要的是,NASH-LC比HBV-LC预后可能更差㊂与HBV-LC腹水患者比,NASH-LC腹水患者稀释性低钠血症㊁难治性腹水㊁LC相关死亡和肝移植累积发生率也更高[15],提示LC防治领域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早期诊断和干预NASH-LC非常必要㊂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治疗前后重复检查可准确判断LC的发展趋势,但其有创性和花费等限制了临床应用㊂我国学者根据肝组织纤维间隔特征变化提出了 北京标准 :将治疗后肝纤维化和LC的动态变化分为进展为主型㊁不确定型和逆转为主型,仅依据治疗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即可判断LC发展趋势,避免两次肝穿刺带来的风险和经济负担[16]㊂组织病理学评分相同的患者可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亟需对肝纤维化进行精准评估[17]㊂我国学者应用单细胞RNA测序等技术建立了基于肝纤维化特异性基质基因的纤维化分类新方法,揭示了传统组织学评估无法检测到的隐藏信息,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㊂通过非侵入性方法评估门脉高压并发症,如脾硬度测量㊁血小板计数和影像学检查等具有创伤小和可重复等优点的方法,其应用越来越广㊂脾硬度测量在筛查高危静脉曲张(high-risk varices,HRV)㊁减少胃镜检查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18,19]㊂我国多中心研究验证了Baveno VII共识中提出的采用脾硬度测量值(ɤ40kPa)排除HRV的良好价值[20]㊂3㊀肝硬化治疗和并发症预防既重视LC的病因治疗,也应关注其他治疗,如抗纤维化㊁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s)㊁阿司匹林㊁他汀类药物㊁监测出凝血功能和补充人血白蛋白等㊂抗HBV治疗给HBV-LC患者带来的获益包括抑制HBV复制,促进肝小叶结构恢复,改善肝功能储备,减少失代偿,降低HCC发生风险,逆转LC,促进LC再代偿,降低病死率,减少肝移植需求等[21,22]㊂目前,尚缺乏上市相对较晚的艾米替诺福韦(TMF)在本领域的大样本长疗程治疗数据㊂在抗HBV药物可及性显著提高和抗HBV治疗适应证扩大的背景下,将有更多的临床研究结果涌现,以对临床结局进行更好的分析[21]㊂针对HCV-LC伴临床显著门脉高压者,有效抗病毒治疗后长期随访,少有失代偿发生[23]㊂NAFLD合并肝纤维化和LC者经过治疗可带来肝脏和肝外获益[7,24,25]㊂肝纤维化的消退缓慢[26],且抗病毒联合抗纤维化治疗1年后仍有一定比例患者存在肝纤维化[27],目前认为抗纤维化疗程不能短于1年㊂抗纤维化治疗中成药具有较好的应用证据,研究证实安络化纤丸㊁鳖甲软肝片和扶正化瘀等不仅可改善纤维化本身[28,29],还可改善硬终点[30,31]㊂慢性乙型肝炎(CHB)伴ISHAK纤维化ȡ3分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鳖甲软肝片可进一步降低肝癌发生风险和肝病相关死亡,联用组7年累积肝癌发生和肝病相关死亡率分别为4.7%和0.2%,均显著低于抗病毒单药治疗组(分别为9.3%和2.2%)[31]㊂此外,多中心㊁随机㊁双盲㊁安慰剂对照的II期临床试验研究显示,恩替卡韦联合口服羟尼酮可促进肝纤维化改善[32]㊂Baveno VII肯定了卡维地洛相对于其他NSBBs 在改善门脉高压方面的优势[33,34]:代偿期HBV-LC 合并中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核苷(酸)类(NUCs)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卡维地洛可进一步改善门脉高压,延缓食管静脉曲张的进展[35]㊂血压㊁脉搏正常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特别是顽固性腹水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在一级或二级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时,可谨慎使用NSBBs[36,37]㊂临床研究提示非传统肝病药物可使肝病患者获益:CHB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与肝癌发生风险下降相关;他汀可降低NAFLD发生肝纤维化风险[38],降低转氨酶异常率㊁肝脏硬度和失代偿风险[39]㊂重视出凝血功能的动态平衡被用于对门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监测[40]㊂白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LC并发症管理方面的重要药物,不仅要关注其数量,也要关注其质量㊂入院时有效白蛋白(effective albumin, eAlb)水平比总白蛋白水平更能预测LC急性失代偿患者的预后[41],有望成为预测LC结局的新指标㊂期待eAlb检测方法的商业化和便利化,以实现其指导肝硬化患者治疗和管理的价值[42]㊂2023年发表的荟萃分析认为利福昔明可改善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改善肝性脑病[43],提示其预防肝性脑病的价值㊂ʌ参考文献ɔ[1]Collaborators GC.The 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burden of cir-rhosis by cause in195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1990-2017: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0,5(3):245-266.[2]Devarbhavi H,Asrani SK,Arab JP,et al.Global burden of liverdisease:2023update.J Hepatol,2023,79(2):516-537. [3]Xiao J,Wang F,Wong NK,et al.Global liver disease burdens andresearch trends:Analysis from a chinese perspective.J Hepatol, 2019,71(1):212-221.[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诊治指南.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22(6):770-792.[5]徐京杭,于岩岩,徐小元.肝硬化逆转及再代偿相关研究进展.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31(7):673-676.[6]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3):S18-39. [7]Salman MA,Mikhail HMS,Nafea MA,et al.Impact of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on fibrosis stage in patients with child-a NASH-related cirrhosis.Surg Endosc,2021,35(3): 1269-1277.[8]Wang Q,Zhao H,Deng Y,et al.Validation of baveno vii criteriafor recompensation in entecavir-treated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re-lated decompensated cirrhosis.J Hepatol,2022,77(6): 1564-1572.[9]He Z,Zhou J,Tian Y,et al.Two-year free of complicationsduring antiviral therapy predicts stable re-compensation in immediate-treatment hbv-related decompensated cirrhosis.Scand J Gastroenterol,2023,58(4):403-411.[10]Li M,Zong Z,Xiong X,et al.Ascites re-compensation in HBV-related first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fter anti-viral therapy.FrontCell Infect Microbiol,2022,12:1053608.[11]Kim TH,Um SH,Lee YS,et al.Determinants of re-compensation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starting antiviral therapy.Aliment Pharmacol Ther,2022,55(1): 83-96.[12]刘智慧,王祥旭,白引苗,等.恶性肿瘤肝转移假性肝硬化发生机制及诊疗的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2022,30(7): 1312-1315.[13]樊亚楠,纪童童,李鑫飞,等.双中心肝硬化住院患者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实用肝脏病杂志.2024[ahead of print]. [14]徐京杭,樊亚楠,纪童童,等.50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临床特征:一项来自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回顾性分析.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30(5):541-545.[15]Tan HK,Teng MLP,Soh AYS,et al.Poor outcomes of cirrhosisdue to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compared with hepatitis b after decompensation with ascites.Am J Gastroenterol,2021,116(7): 1437-1446.[16]Sun Y,Zhou J,Wang L,et al.New classification of liver biopsyassessment for fibr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Hepatology,2017,65(5):1438-1450. [17]Chen W,Sun Y,Chen S,et al.Matrisome gene-based subclass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liver fibrosis identifies clinical and molecular heterogeneities.Hepatology,2023,78(4):1118-1132. [18]Wang H,Wen B,Chang X,et al.Baveno vi criteria and spleenstiffness measurement rule out high-risk varices in virally suppressed hbv-related cirrhosis.J Hepatol,2021,74(3): 584-592.[19]Wang B,Zhou J,Wu X,et al.Screening varices in patients withHBV-related cirrhosis on antiviral therapy:Platelet alone or together with lsm.Liver Int,2021,41(2):369-377. [20]Zhang X,Song J,Zhang Y,et al.Baveno vii algorithm outper-formed other models in ruling out high-risk varices in individuals with HBV-related cirrhosis.J Hepatol,2023,78(3):574-583.[21]王哲,胡可,于岩岩,等.不同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结局的影响.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5):360-363.[22]Chen S,Wang B,Zhou J,et al.A new glutamine synthetase indexto evaluate hepatic lobular restoration in advanced fibrosis during anti-HBV therapy.J Med Virol,2023,95(2):e28555. [23]Tosetti G,Degasperi E,Farina E,et al.Decompensation in direct-acting antiviral cured hepatitis c virus compensated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ortal hypertension:Too rare to warrant universal beta-blocker therapy.Am J Gastroenterol,2021,116(6): 1342-1344.[24]Lassailly G,Caiazzo R,Ntandja-Wandji LC,et al.Bariatricsurgery provides long-term resolution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nd regression of fibrosis.Gastroenterology,2020,159(4):1290-1301,e1295.[25]Aminian A,Al-Kurd A,Wilson R,et al.Association of bariatricsurgery with major adverse liver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biopsy-proven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JAMA, 2021,326(20):2031-2042.[26]Pais R,Aron-Wisnewsky J,Bedossa P,et al.Persistence ofsevere liver fibrosis despite substantial weight loss with bariatric sur-gery.Hepatology,2022,76(2):456-468.[27]Gui HL,Zhao CQ,Wang Y,et al.Histological outcome of fuzhenghuayu plus entecavir combination therapy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liver fibrosis.J Clin Transl Hepatol,2020,8(3):277-284.[28]Liu YQ,Zhang C,Li JW,et al.An-luo-hua-xian pill improvesthe regression of liver fibr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treated with entecavir.J Clin Transl Hepatol,2023,11(2):304-313.[29]Rong G,Chen Y,Yu Z,et al.Synergistic effect of biejia-ruanganon fibrosis re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treated with entecavir:A multicenter,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Infect Dis,2022,225(6):1091-1099. [30]Shi K,Liu Y,Wang X,et al.Adjuvant fuzheng huayu capsule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caused cirrhosis.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20,2020:8826091.[31]Ji D,Chen Y,Bi J,et al.Entecavir plus biejia-ruangancompound reduces the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 Hepatol,2022,77(6): 1515-1524.[32]Cai X,Liu X,Xie W,et al.Hydronid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fibrosis related to chronic hepatitis b:A phase2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3,21(7):1893-1901,e1897.[33]de Franchis R,Bosch J,Garcia-Tsao G,et al.Baveno vii-rene-wing consensus in portal hypertension.J Hepatol,2022,76(4): 959-974.[34]Villanueva C,Albillos A,Genesca J,et al.Beta blockers toprevent decompensation of cirrhosi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ortal hypertension(predesci):A randomis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re ncet,2019,393 (10181):1597-1608.[35]Wang B,Zhou J,Wu X,et al.Carvedilol plus nucs for compensa-ted hbv-cirrhosis patients under virological suppression:A random-ised,open-label trial.Am J Gastroenterol,2023[ahead of print].[36]Turco L,Reiberger T,Vitale G,et al.Carvedilol as the new non-selective beta-blocker of choice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Liver Int,2023,43(6):1183-1194. [37]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31(8):813-826.[38]Lee JI,Lee HW,Lee KS,et al.Effects of statin us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 nation-wide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Am J Gastroenterol,2021,116(1):116-124.[39]Markova AA,Deterding K,Port K,et al.Liver stiffness across dif-ferent chronic liver disease under therapy with statin in a real life cohort.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1,32(2):223-229. [40]靳珂珂,丁惠国.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监测及抗凝管理.实用肝脏病杂志,2024,27(1):3-6.[41]Baldassarre M,Naldi M,Zaccherini G,et al.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albumin 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Clinical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Hepatology,2021,74(4):2058-2073.[42]张舒茜,谢雯.有效白蛋白概念㊁检测及其临床应用前景.实用肝脏病杂志.2024,27(2):165-168.[43]Zacharias HD,Kamel F,Tan J,et al.Rifaximin for prevention and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people with cirrhosis.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23,7(7):CD011585.(收稿:2024-01-04)(本文编辑:陈从新)。
肝脏再生医学与肝病治疗新进展
肝脏再生医学与肝病治疗新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人体器官的深入研究,肝脏再生医学和肝病治疗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新进展。
本文将从细胞治疗、基因编辑、干细胞应用以及器官再生等方面探讨这些新的发现,并分析其在未来对于肝脏修复与肝病治疗的影响。
一、细胞治疗——改写受损基因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肝脏再生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通过使用CRISPR-Cas9等工具,科学家们能够精确地定位并编辑人类基因组中与特定遗传性肝病相关的突变点。
实验数据显示,在小鼠模型中,基因编辑成功修复了部分重要遗传性肝炎和代谢相关性肝脏疾患。
此外,在初步实验阶段,科学家还利用个体体内已有资源进行有效治疗。
例如,他们在体内诱导成体细胞重新转化为多能干细胞(iPSCs),并通过进一步诱导使这些细胞分化为肝脏功能细胞。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消除供体器官的需求,还可避免由于移植引起的排异反应。
然而,尽管这些技术在实验室环境中已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但它们与广泛应用之间尚存在距离。
基因编辑在人体内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依然需要进一步验证,并且大规模制备和有效传递基因修饰工具仍面临挑战。
二、干细胞应用——开启再生之门干细胞作为可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的前体细胞,被广泛视为肝再生治疗潜在候选者。
近年来,多个研究团队利用干细胞成功地分化出具有肝脏特征和功能的肝细胞。
通过向体外培养提供适当环境条件,科学家们通过改变培养方法和添加指定因子,将干细胞成功转变为类似于正常肝脏功能的终末分化状态。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如何维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如何高效地将干细胞分化为特定功能细胞等。
此外,还需要克服移植后产生肿瘤或出现排异反应等安全性问题。
三、器官再生——帮助病人重返健康当可用的治疗方法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时,器官再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近年来,在动物模型中不断涌现的成功实验表明了器官再生领域的巨大潜力。
肝脏组织工程学,即通过细胞和生物材料构建人工肝脏,在临床试验中已显示出良好效果。
肝脏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新进展
肝脏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新进展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功能涵盖了体内物质代谢、解毒、合成等多个方面。
然而,由于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新进展。
一、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1.1 基因变异与肝病关系的研究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对肝脏疾病患者和正常人群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一些基因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例如,alph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肝脏疾病,研究发现该病与SERPINA1基因突变相关。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免疫相关基因和肝癌的关联性。
通过对这些基因变异的研究,对于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1.2 炎症反应与肝脏疾病的关系肝脏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炎症反应在肝脏疾病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进展往往与炎症反应的加剧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肝脏疾病患者的肝脏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
了解肝脏疾病中炎症反应的机制,对于治疗和干预肝炎、脂肪肝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3 自由基与肝脏疾病的关联自由基是一类非常活跃的物质,其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可以被机体内的抗氧化物质清除,但当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抗氧化系统功能障碍时,就会引发细胞损伤和肝脏疾病。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等都与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失衡密切相关。
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通过增加体内的抗氧化物质水平,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肝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肝脏疾病治疗的新进展2.1 药物治疗随着对肝脏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药物治疗方法。
例如,丙肝和脂肪肝的治疗中,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此外,抗纤维化、抗肝癌等药物的研发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中医治疗肝病进展
中医治疗肝病进展汇报人:2023-12-12•中医对肝病的认识•中医治疗肝病的方法•中医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目录•中医治疗肝病的优势与挑战•参考文献01中医对肝病的认识A BC D感染中医认为肝病的发生与感染有关,如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等,导致肝脏受损和炎症。
情志内伤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可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发展为肝病。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等不良饮食习惯,可损伤肝脏,引起肝病。
药物不当长期使用药物不当或滥用药物,可能损害肝脏功能,导致肝病发生。
湿热蕴结中医认为湿热之邪是导致肝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湿热蕴结肝胆,导致胆汁分泌失常,出现黄疸、胁痛等症状。
肝气郁结情志内伤可引起肝气郁结,导致肝脏疏泄功能失常,出现胁痛、胸闷等症状。
瘀血阻络肝病日久,瘀血阻络,导致肝脏质地变硬、疼痛等症状。
脾肾亏虚肝病影响到脾肾两脏,导致脾肾亏虚,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
包括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以黄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为主要症状。
急性肝炎肝脏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出现肝区疼痛、发热、消瘦等症状。
肝癌病情迁延不愈的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病程长、死亡率高的肝炎,可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重型肝炎肝脏质地变硬、变形,导致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症状,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肝硬化020103040502中医治疗肝病的方法汤药根据个体差异,医生会开具不同的汤药方剂,以调节患者的体质和症状。
中成药针对不同的肝病类型,有各种中成药可供选择,如水飞蓟宾胶囊、益肝灵胶囊等。
草药使用天然的草药,如甘草、茵陈、黄芪等,具有保肝、去毒、调节免疫等作用。
常规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目的。
电针利用微电流刺激穴位,增强针灸效果,促进肝病的恢复。
穴位注射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特定的穴位,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
通过按摩特定的部位和穴位,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门冬氨酸鸟氨酸的肝病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门冬 氨 酸 鸟 氨 酸 于 2 0 世纪 6 0 年 代 研 发 于 德 国 , 在 临 床 协 会 慢 性 肝 炎 致 肝 性 脑 病 实 践 指 南 中 , 门 冬 氨 酸 鸟 氨 酸 被 上 最 早 用 于 解 酒 与 肝 性 脑 病 的治 疗 。 随着 临床 应 用 经 验 的积 推荐用于肝性脑病 的治疗【 2 l 。一项最新的关于 门冬氨酸 鸟氨
Abs t r a c t : L— o r n i t h i n e . L— a s p a r t a t e h a s b e e n wi d e l y u s e d a s a n a n t i — i n l f a mma t o r y a n d h e p a t o p r o t e c t i v e d r u g i n
关键 词 : 门冬 氨 酸 鸟 氨 酸 ;肝 脏 炎 性 ;N MD A受 体
Cl i ni c a l a ppl i c a t i o n a nd pha r m ac o l o gi c a l e f f e c t of L- - or ni t hi ne ・ - L- - a s pa r t at e i n l i ve r di s e as e s
wa s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N— me t h y 1 . D . a s p a r t a t e ( NMDA ) r e c 印t o r . L — o mi hi t n e — L — a s p a r t a t e c o u l d p r o mo t e 1 i v e r c e l l
C H E NG J u n( C e n t e r o f L i v e r Di s e a s e , B e i j i n gD i t a n Ho s p i t a l , C a p i t a l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1 0 0 0 1 5 , C h i n a )
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进展--V3.0ppt模板
中国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之简化标准的确认 Validation of the simplified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in Chinese patients
背景:在1999年,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IAIHG)对自身 免疫性肝炎(AIH)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随后,该组织在 2008年发布了简化诊断标准,以扩大其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 增强实用性。在本研究中,在中国AIH患者及其他慢性肝脏疾 病患者中,对AIH简化诊断标准和原修订版诊断标准进行了对 比验证。
近年来还有研究报道AIH或PBC在病程中相互转变而非同时出现,被称为“ 序贯综合征”而有别于AIH-PBC重叠综合征。
先有PBC,然后发生AIH
文献报道AMA阳性患有PBC的病人,有胆管炎及胆管损伤,多伴 有淤胆,对UDCA治疗有应答;随后出现AIH的临床表现,AMA 阴性,对免疫抑制治疗有应答;
自身免疫性胆管炎 (Autoimmune Cholangitis,AIC)
AMA阴性; ANA高滴度或ASMA阳性,IgM增高; 有胆汁淤积或肝细胞损害: --GGT、ALP及ALT、AST 病理与PBC相似;
AIC治疗
UDCA---首选治疗 --对GGT、ALP效果明确 --ALT、AST下降不显著 --组织学肝细胞坏死改善欠佳
J Hepatol. 202X Feb;54(2):340-7, IF9.33
方法:我们对405例患有不同肝脏疾病的患者使用简化诊断标准和原修订标 准分别进行了诊断评分。
研究样本包括: 127例I型AIH患者(采用描述性标准[即原修订标准]进行诊断) 7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 6例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 47例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 3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 8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 30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
肝病研究的进展及治疗策略
肝病研究的进展及治疗策略肝病是指肝脏出现异常和病变的疾病。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因此肝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极为严重。
许多研究者致力于肝病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肝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肝病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病研究的进展以及治疗策略。
第一部分:肝病的病因肝病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和酒精消耗。
在病毒感染方面,乙肝、丙肝和戊肝是主要的感染类型。
肝癌也与病毒感染有关。
而在酒精消耗方面,长期酗酒可能导致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例如遗传因素、药物毒性和脂肪肝疾病等,都可能导致肝病。
第二部分:肝病研究的进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病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进展。
其中,基因技术、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对肝病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基因技术:基因技术可以用来研究肝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近年来,基因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乙肝、丙肝和肝癌等疾病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免疫学: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科学,可以揭示肝病发生的机制。
在肝病的研究中,免疫技术可以用来诊断和治疗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分子的科学。
在肝病研究中,分子生物学可以用来揭示肝病的分子机制,例如肝癌的基因突变和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机制等。
此外,肝移植和肝炎C病毒的HCV药物疗法等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肝移植是一种成功的治疗肝硬化和肝癌的技术,可以延长病人的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而肝炎C病毒的HCV药物疗法已经成为治疗丙肝的主要策略之一,使许多丙肝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第三部分:肝病的治疗策略肝病的治疗策略取决于病因和病情的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肝病治疗策略:1.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可以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肝病。
例如,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治疗丙肝和乙肝,而对于肝癌患者,化疗和放疗是常见的治疗策略之一。
2.手术治疗:如果肝病已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肝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临床研究进展
基因组成编码的小分子二 聚体蛋 白质( K FA和 N E - )可 N E- K FB , 显著增强 N K细胞毒 效应 , 在抗肿瘤 、 抗感染及保护机体重要蛋 白质与 D A等分子免遭氧化剂 的损 伤中起着 重要 作用。 N
13 红 细胞 全方位的参与细胞 因子调控 . 参 与抗病毒 活性细 胞 因子 的调控 ( 干 扰 素 ) 免 疫 调节 细 胞 因子 的调 控 ( I 如 ; 如 L 广 2; ) 炎症介 导活性 细胞 因子 的调控 ( T F I- ) 造血 生长 如 N , 6等 ; L 活性 细胞 因子的调控(L3等) 红 细胞 CM4 还参 与血 清透 明 I- ; I s
C 4 等分子 是淋 巴细 胞 C 2分子 的天 然配 体 , D4 D 二者相 互作 用 是红细胞调控细胞 因子 的主要分子基 础 , 过二次抗 原递呈作 通 用 间接调控细胞因子的产生 ( 红细胞上大量表达 的 C 1 R 分子可 通过 黏附抗原 物质递交给吞噬细胞 )红 细胞本身 又产生 N E , KF 细胞 因子 、 肿瘤 坏死 因子诱 导 因子 ( N I) T FF 和小 分子 量吞 噬抑
发生与免疫 不平衡 是 密切相 关 的。红 细胞 具有 多种非 特异 性
致病原有氧化破坏作用 ( 即有效应细胞样作用 )红细 胞 S D酶 , O
有增加 C 1 R 活性作用 。 12 红 细胞 调控 N . K细胞免 疫反 应 红细 胞通 过产 生 N K细 胞增强因子( K F调 控 N NE) K细胞非 特异性免疫 反应 。N E K F是 抗氧化剂族中的重要 成员 , 它存 在 于红细 胞胞 质 内, 由两组 是
免疫反应 原理 : 当致病原 ( 包括肿瘤细胞 、 菌 、 细 病毒 等 ) 入血 进
肝病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 医; 讲及 综 述 r -
ME I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 C L肿 O MA I N R TO N .8 0 1 00 2 1 ・41 3 ・ 3
揉肩中前、 风池 、 井 、 肩 肩髑 、 曲池 、 外关 、 合谷等 穴数次 。结果 : 愈 2 痊 O例 , 好转 3 例 , 5 总有效率 为 8 % 。林 氏等 L | 9 1 治法 : l 针刺 选取病 变节段 颈夹 脊 穴。点穴拨伸 , 医生用拇指从翳风横 向拨至风池穴 数次 , 再沿颈部两侧 向下 推按至肩井 、 天宗穴 , 然后用拿 法和 弹拨法在 颈部 、 部肌群施 治。临床痊 肩 愈2 1例 , 显效 8例 , 有效 1例 , 总有效率为 10 0 %。 1 9 体针加 牵引。魏 氏L J . l 治法 : 替选用 大杼 、 交 天柱、 风池 、 溪 、 后 肩 外俞 、 颈臂( 奇穴 ) 颈夹脊穴 ( 、 奇穴 ) 等穴 。肩 臂痛加肩髑 、 贞; 肩 上肢麻木 、 握物无力加曲池、 合谷 、 邪 ; 八 颈僵直 、 转动不利加大椎 、 骨。颈椎 牵引 : 崇 采 用枕颌式牵引法, 每次 2 ri,0次为 1个疗程 。治愈 3 0 n1 a 9例 ; 显效 5 8例 ; 好
转l ; 5例 总有 效 率 9 . % 。 46 2 火 针 .
察采取毫针 配合其他治疗 的综合疗 法。针 灸具 有调和气血 、 舒通 经脉、 扶正 祛邪 的作用 。现代研究显示针灸对机体 的作用 是多方面的 , 除镇痛 之外 , 对 各系统功能调整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方面也有 作用。针灸治疗在颈椎 病的 治疗 中起到重要作用 , 但在临床上对颈椎病 的治疗疗 效标准多 以症状 、 体征 的改善为主 , 少有客观指标。疗效观察 指标与评定 多数采用 “ 颈椎病 2 O分
妊娠期肝病临床研究进展
!J"!妊娠期肝病临床研究进展肖 鹏,巴桃桃,丁梦梦,高沿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长春130021摘要:根据肝损伤与妊娠的关系可将妊娠期肝病分为妊娠期特异性肝病和肝病合并妊娠。
妊娠期特异性肝病指的是只发生在妊娠期的肝脏疾病,而肝病合并妊娠指的是既往肝脏疾病基础上合并妊娠。
由于妊娠期涉及母亲和胎儿健康的特殊性,妊娠期肝病的诊治对产科和肝病科医生都具有一定挑战性。
在妊娠过程中迅速识别诊断及处理相关疾病,对母亲和胎儿预后十分重要。
总结评述了妊娠期肝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研究进展,以期为更多临床医生提供给参考。
关键词:肝疾病;妊娠;孕妇中图分类号:R714.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21)05-1229-04AdvancesinclinicalresearchonliverdiseaseduringpregnancyXIAOPeng,BATaotao,DINGMengmeng,GAOYanhang.(DepartmentofHepatology,TheFirstHospitalof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1,China)Abstract:Accordingtotheassociationbetweenliverinjuryandpregnancy,liverdiseasesduringpregnancycanbeclassifiedaspregnancy-specificliverdiseasesandliverdiseaseswithpregnancy.Pregnancy-specificliverdiseasesrefertotheliverdiseasesthatonlyoccurduringpregnancy,whileliverdiseaseswithpregnancyrefertopregnancywithpreviousliverdiseases.Duetotheparticularityofmaternalandfetalhealthduringpregnancy,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liverdiseasesduringpregnancyischallengingforbothobstetriciansandhepatologists.Rapididentification,diagnosis,andtreatmentofrelateddiseasesduringpregnancyareveryimportantfortheprognosisofthemotherandthefetus.Thisarticlesummarizesandreviewstheresearchadvancesintheepidemiology,pathogenesis,clinicalmanifestations,diagno sis,treatment,andprognosisofliverdiseasesduringpregnancy,inordertoprovideareferenceformoreclinicians.Keywords:LiverDiseases;Pregnancy;PregnantWomen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5.054收稿日期:2020-12-08;修回日期:2021-01-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2265);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0201324JC)作者简介:肖鹏(1994—),女,主要从事肝病研究通信作者:高沿航,yanhang@mail.jlu.edu.cn1 妊娠期特异性肝病1.1 妊娠剧吐(hyperemesisgravidarum,HG) HG多发生在妊娠早期,发病率约为0.3%~2%,其中50%~60%的患者肝脏受累。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目前 世界 医 学难 题之 一 即 自身免 疫 性疾 病 的发 病 机制 ,
【 sr c】 uo Ab ta t A ti n vrdsae( L ) hc eae b omai fi n yt i as ei p f h v mmu el e i s AID w i i rltdt a n r lyo i e hs o t mmu ess m c l y eo el - e s p at t i e i ae T eciia a p aa c f L cu e u dc ,e e, r r i ad S n Auonio i a efu d i r s s. h l c p ern eo D i ld s a n i fvr at is n Oo . ta t de cnb 0n n de nl AI n j e h t, b s
[ ywod 】A ti n vr i ae P to e ei; ig oi T et e t Ke r s uommu el e s s; ahg n s D an s ; ram n i de s s
自身 免疫 性 肝病 是 一 种 由 自身 抗 体介 导 的 肝 胆 系统 免 疫性 疾 病 , 根据 其 临床 表现 、 响学 改变 、 影 组织 病 理学 特 点 可 分 为 3种 类 型 , 括 自身 免疫 性 肝 炎 (uom n eais 包 a timu eh p ti, t
te p t n sb a o aoy tss T e p t n so LD ma lo s fe rm t e uommu e dsa e .Homo e ,a ah o h ai t y lb r tr et. h ai t fAI y as u frfo oh ra ti e e n ie ss r n s z ti— pi ea d oh ri rn n t e mmu ou p e sv g nsae teman t ea e tcd u stk nb h s ains Aln t h e eo - n s p rsiea e t r h i h rp ui r g a e y te ep t t. o gwi te d v lp e h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长期大量饮酒后酒精对肝脏产生毒性损伤并导致相关健康问题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ALD 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标签:ALD;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临床上将ALD分为酒精性的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肝纤维化(alcoholic fatty liver,ALF)和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
酒精是亲神经物质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可造成不可逆损害。
在治疗ALD上无法达到医院、社会、家庭相结合导致酒精中毒和依赖者无法彻底治愈。
终日嗜酒可加重人格改变及智力衰退,青少年及女性饮酒也是普遍存在,可给他人及家庭带来隐患。
1 ALD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酒精导致4%的患病率和 3.2%的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ALD已成为威胁生命的第三危险因素。
西方国家及中东欧国家,AC患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美国AC的死亡率为43.6%,在35~44岁的肝硬化人群占60.2%,每年死亡约28000人;英国AC的死亡率是80%,女性患AC的死亡率甚高。
专家预测到2050年在墨西哥ALD是其他肝病的20倍。
在亚洲国家,HBV及HCV 的感染对ALD的流行病学有影响,酒精相关的肝癌发生率较低。
1982年在中国12个地区的一般人群中嗜酒者占0.21%;1991年北京市16个县区有14.3%的嗜酒者,仅9年的时间嗜酒者超过了70倍以上。
我国4大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示:人均年饮酒量3.6L纯酒精,一般人群饮酒率为59.5%;男性为84.6%,女性为29.4%。
ALD的在我国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并呈低龄化,南北方及不同民族之间ALD患病率的差异性可能与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区域经济状况不同有关,提示ALD在我国发生的情况不易忽视。
08美能肝病-临床应用新进展
甘草酸苷制剂的原创品牌
研究对象及方法:
18
甘草酸苷制剂的原创品牌
研究结果:1、生物化学应答
治疗开始0-4周及4-26周各治疗组ALT中位值的变化情况: 1.2×ULN, 1.9×ULN and 2.5×ULN(p ≤0.001)
19
甘草酸苷制剂的原创品牌
初始ALT应答者(ALT ≤1.5ULN或基线值降低50%)在继续治 疗时的情况:三个治疗组分别为:75% (15/20), 48% (12/25) 和26% (6/23) (p ≤0.001)
2007年美国肝病学会年会专题报告
10
甘草酸苷制剂的原创品牌
2个主要的有效治疗终点: • 12周治疗后ALT下降≥50%的患者比例; • 52周治疗后炎症坏死评分有改善的患者比(>60%)。
2007年美国肝病学会年会专题报告
11
甘草酸苷制剂的原创品牌
结果:
•ALT下降≥50%的患者比例:5 次 / 周 美 能 组 ( 30% , p=0.000003 ) 与 3 次 / 周 美 能 组(32%,p=0.000001)显著 高于安慰剂对照组(6%)。
14
甘草酸苷制剂的原创品牌
临床应用新进展(二)
关于甘草甜素对慢性丙型肝炎 治疗26周后的
生物化学和组织学的影响(欧洲)
Journal of Hepatology 45 (2006) 539-546
15
甘草酸苷制剂的原创品牌
目的:在西方持续4周的Ⅰ/Ⅱ期研究已经证 实用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以降 低ALT值。此课题研究目的是测定治疗超过4 周时甘草酸苷维持ALT应答时的给药剂量以及 评估对肝脏组织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用于肝病历史悠久,1958年起就由 日本学者山本佑夫首先用于肝病治疗,这在全世 界开创了甘草酸苷治疗肝病的先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病临床研究进展
1. 引言
肝病是指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肝脏损伤,其中包括病毒感染、酒精滥用、脂肪积累以及药物中毒等。
肝病对全球范围的人口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肝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肝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关注肝病临床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2. 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研究
2.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针对HBV感染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核苷类似物药物(Nucleos(t)ide analogs,NAs)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乙肝患者的肝炎活动性和病毒载量。
此外,联合应用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然而,对于乙肝慢性感染的治愈仍然存在挑战,因此,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一个研究热点。
2.2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s,DAAs)的引入极大地改善了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
新一代的DAAs具有高效,安全,短周期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近乎100%的治愈率。
此外,针对
特定基因和蛋白的干扰剂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为丙肝的治疗开辟了新
的途径。
3.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研究进展
3.1 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
肝纤维化是肝病进展的关键步骤,是许多肝病(如病毒感染、酒精
性肝炎等)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之路。
目前,非侵入性评估肝纤
维化的方法,如血清学指标、超声弹性成像以及磁共振弹性成像等,
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肝纤维化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包
括抗病毒治疗、抗炎治疗以及抗纤维化治疗等。
3.2 肝硬化的治疗与干预
肝硬化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害,是各种原因所致肝病的最终
结果。
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干预治疗以及肝移植等。
例如,利用抗炎和抗纤维化药物(如类固醇、胰岛素生长因子等)可以减缓肝硬化的进展。
此外,早期干预,如戒酒和积极控制肝病的
进一步恶化也是肝硬化治疗的重要手段。
4. 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4.1 肝癌的诊断与早期筛查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肝病(如乙型肝
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等)基础上发生的肝癌更为常见。
近年来,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方法不断丰富,包括肝癌标志物的检
测、影像学检查以及新兴的基因检测技术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有利于及早治疗和提高预后。
4.2 肝癌的治疗与个体化医疗
肝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
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等。
近年来,个体化医疗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中。
通过基因检测和分子靶向药物等的应用,可以更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5. 结论
总结全文,肝病临床研究在治疗方法、诊断手段以及个体化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乙肝的治愈、肝硬化的有效干预以及肝癌的早期筛查等。
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深入探索肝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并寻找更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提高肝病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