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解放战争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解放战争》PPT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解放战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229400852458fb760b5641.png)
知识纲要
预习作业 一、总结提炼 1. 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 和平 要求,发动了内 战。 2. 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后,1947年6月开始 战略反攻 。 3. 经过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等,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7 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 1.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主要史实。2.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01课前自主学习
一、内战的爆发 1.背景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 ①原因: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中共争 取和平。
(1)图一中“中原突围”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国民党又发动 了什么进攻?结果怎样?
(2)图二和图三分别发生在哪一年?有何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解放战争的进程。
提示:(1)原因:1946年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中原 解放军被迫突围;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再次被解放军 粉碎。
(2)图二:1947年,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图 三:1948年,基本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史料助读 【史料一】 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 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 务。” 说明蒋介石发动内战是其既定方针
【史料二】 美国飞机运送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说明抗战胜利后,美国支持蒋介石政府发动内战
【史料三】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对记者说:“一觉醒 来,和平已经死了!”
②成果:国共双方签署《 双十协定 》。内容: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解放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解放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defb6c6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9.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解放战争》一、教材分析《解放战争》是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讲述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和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它既是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逐步确立的历史,更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
本节内容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还是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重庆谈判、三大战役的胜利与意义(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表,阅读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建国方针材料,学生培养读表与阅读解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做出的努力,学生培养总结归纳历史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学生感知解放战争对当今社会的影响;(2)结合三大战役地图,讲授三大战役的经过,体会其中所包含科学的军事战略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做出的努力难点: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的条件;三大战役战略战术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解放战争这一内容有一些了解。
对历史人物、战争的细节比较感兴趣。
教师可以在这方面设计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采用材料解析、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知历史并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此时的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采取假和平的策略,为发动内战做准备。
面对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将走向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c0b4d4cf84b9d529ea7a72.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黄百韬
杜聿明
淮海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敌55万余人
黄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平津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灭和改编敌52万余人
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三大战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 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 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备工作
目的: “假和平、真内战”策略。 缓兵之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谈判地点 重庆桂园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材料二: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 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 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思考: 蒋介石发起谈判的原因和 目的是什么?由此可知,他采取 了什么策略?
原因: 第一,当时国际国内的舆论的压力 第二,蒋尚未完成打内战的全部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的 顺序?
2020版历史新教材人教必修一同步学案: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和答案
![2020版历史新教材人教必修一同步学案: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1cfc5bf46527d3250ce01a.png)
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2)毛泽东在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几个重要文件。
(3)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2.开国大典(1)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学习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包括序言和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
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知识点二人民政权的巩固1.新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1)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
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解放战争》教案.doc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解放战争》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f4dded55f0e7cd18525361b.png)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解放战争》教案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解放战争》教案1.知识与能力知识: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通过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的学习,教会学生领悟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尤其是策略问题。
通过图表法引导学生归纳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阶段和概况,注意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感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年屈辱的终结,是伟大中华复兴的开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内战背景(国际国内形势、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研讨交流,使学生分析认识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习展示,认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方针调整的原因及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
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回顾民主革命的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加深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史实的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采取策略和方针得到了人民的真正的拥护。
从原因上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从史学的角度理解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必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此时的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采取假和平的策略,为发动内战做准备。
面对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将走向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一、内战的爆发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1)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中日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2) 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共产党——尽力争取和平民主。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原因:①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
2021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解放战争(人教版)
![2021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解放战争(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d10102f8c75fbfc67db2bf.png)
2021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解放战争(人教版)高中学生仅仅有想学的念头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
不定期的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给大家编辑了2021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供大家参考复习。
2021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解放战争(人教版)1、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3、宣告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结束的事件是解放军占领南京。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3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4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巧用数字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点记数记忆法就是通过记住数字,运用联想,从而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这里所谓的数字并非书本中的数字,而是经过学习和归纳后发现的数字,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运用得法,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难度。
【例1】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十五点:四个方面分别有3、4、5、3个要点。
其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可这样记忆:“三局”: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设置邮政局。
“两算”: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一奖”:奖励创造发明。
【例2】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三次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解放战争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解放战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8a1c244431b90d6c85c7c3.png)
二、战争经过
1.全面进攻 2.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3.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6 4.三大战役(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概况
歼灭改 战役名称 作战部队 战役时间 编敌人 解放地区
数
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 1948.9—11月 47万多人 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中原、华东解 放军
1948.11月— 1949.1月
55万多人
长江以北 中下游地 区
平津战役
东北、华北解 放军
1948.11月— 1949.1月
52万多人 华北全境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1949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新年讲话,表示与中共和平谈判。21日 蒋下野。4月1日北平谈判开始。15日周恩来把《国内和平协定》交 给国民党代表团。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第17课
解放战争
(1946夏---1949、4)
要求: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主要史实。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一、过渡阶段
1.重庆谈判 1945、8 2.内战爆发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6、6
二、战争经过
1.全面进攻 2.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3.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6 4.三大战役(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5.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1949、4、23——国民政府覆灭
又接受了日伪大量军事装备。总兵力以达到400万人,正
规军280个旅,约200万人,其中一部分完全由美国训练
与装备。
——《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课解放战争共43页PPT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课解放战争共4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f1d23f49649b6649d74766.png)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33页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3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7796066294dd88d1d26b94.png)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3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课解放战争共43页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课解放战争共43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44518c8dd3383c4bb4cd28b.png)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傲,审容膝之易
安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课解放战争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问题探究:
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什么要玩弄“假和平、 真内战”的反革命两手策略? 2.面对国民党的反革命策略,中共如何应对? 3.抗战结束后,中共是怎样赢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的?
探究1:蒋介石为什么玩弄“假和平、真 内战”的策略
1.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①国际因素:美国“扶蒋反共” ②国内因素: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共两 党的根本利益的冲突;国共双方都有强大的武 装力量。 2.内战为什么没有马上打起来? ①蒋介石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②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舆论压力。
“革命军队”是中坚
“统一战线”是保障
“群众支持”是基础
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背景:三大战役结束,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内容:①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农村——城市 ②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 ③“两个务必”: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 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意义: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彻底胜利,以及由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 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26课
解放战争
区分两个历史概念
解 放 战 争:指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内战(1946 年夏-1950年夏)
解放战争时期: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历 史时期(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9 年10月新中国成立) 分两个阶段:和平阶段(1945年8 月-1946年夏)和战争阶段(1946 年夏-1949年10月)
意义:①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表明了 争取和平的诚意;②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 派中扩大了影响;③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 针,国民党若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2.政治协商会议(1946.1) 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二、内战的过程(1946.6-1950.6)
战略防御阶段
南扼长江,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 ②该地区国民党兵力空虚。当时国民党正集中兵
力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兵力分布在东西两头,中原 成了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区。
意义: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
介石二十年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 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 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2.(2011年重庆卷,20)1946年7月,毛泽东 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 “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 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 白,都有精神准备。”据此,这一时期人民军队 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1948.9-1949.2)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北平谈判
追歼残敌阶段 渡江战役 国民政府覆灭
(1949.4-1950.6) 向全国进军,追歼残敌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的区别
土地革命
土地改革
实施阶段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
实施范围 中央革命根据地内实行, 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推
1. (2011年天津卷,31)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 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 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 获得了很大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和规模 范围不大,规模较小
行,建国后在全国推行
解放战争时期准备充分,
实施条件
创建根据地过程中仓促实 行,各方面准备不足,
稳健实施;建国后更是在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
才实施的。
对富农的 政策
打击、限制富农
经济上保护富农, 政治上中立富农
人民军队战略反攻为什么首先从中原开始?
原因: ①中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东慑南京,西逼武汉,
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比较
(1)相同点: ①形式: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谈判的。 ②目的:都是国民党为维护统治地位而争取时间备战。 ③协议:都是中共主动提出并努力争取得到的。 ④结果: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没有达到目标。 ⑤意义: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前者迫使蒋介石承认 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共产党获得了主动权;后者使国民党的缓 兵之计破产)。 (2)不同点: ①背景:前者国民党军队处于优势;后者国民党军队败局已定。 ②国民党的目的:前者是想制造和平民主的假象,把内战的责 任嫁祸给共产党;后者是想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 而治”的目的。 ③最主要不同:中共力量及其政权地位的变化。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
③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
④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
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⑤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党的领导”是前提
“理论指导”是灵魂
“革命道路”是方向
粉碎全面进攻
运动战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1946.6-1947.6) 粉碎重点进攻 陕北和山东
经济: 土地改革
解 战略反攻阶段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
放 战
(1947.6-1948.8)耕军者事有:其刘田邓,大按农军村挺人进口大平别均山分配序土幕地
争 战略决战阶段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探究2:中共如何应对?
⑴派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目的:①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
谋,以教育和团结全国人民; ②尽力争取国内和平。 ⑵对进犯的国民党军队坚决回击
探究2:中共是怎样赢得政治上的主动权的
1.重庆谈判(1945.8-1945.10)
内容:签署《双十协定》,规定了和平建国,坚决避免 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人民军队 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 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 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 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 东思想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