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化 高考试题

合集下载

高考考点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

高考考点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

[2019湖南六校联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提升水环境质量、推进水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共识。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一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01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地下径流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02该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是()①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②解决城市洪灾③增加下渗量④补充地下水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019云南十一校调研]城市首位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

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有关人员根据GDP数据来计算27个省会(首府)城市的首位度。

计算方法:省会(首府)城市GDP/非省会(首府)城市中GDP最大的城市的GDP。

下图示意我国27个省会(首府)城市的首位度排行榜。

读图,回答3~4题。

03我国城市首位度较低的城市大多位于()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边疆地区04成都比济南的城市首位度高的主要原因是()A.四川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山东B.成都的行政级别高于济南C.四川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山东D.青岛拉低了济南的城市首位度[2019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三模]英国伦敦东部5 km左右泰晤士河沿岸的道克兰地区原来是一个繁忙的港口,随着其货运需求的降低,港口逐渐衰落。

伦敦的老金融城地区虽早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但其很多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金融业办公条件的需求。

1981年伦敦政府正式在道克兰地区启动新的中心商务区开发计划,历时17年将其建设成为英国的金融新地标,负责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外汇交易。

据此回答5~7题。

05伦敦政府将道克兰地区打造成为金融中心主要得益于其()A.地价低廉B.资金充足C.经济基础D.海运便利06伦敦金融新地标的建成能够()A.提升城市等级B.完善产业结构C.扩大港口腹地D.转变区域职能07与老金融城地区相比,推测政府在道克兰地区开发中的优惠政策有()①新城建设不受旧城保护限制②鼓励绿化美化环境③鼓励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④低价转让土地房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9山西晋城一模]行政区划的调整,如行政区中的弱区被合并或撤县(市)设区,会对房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考一轮复习城市和城市化选择题同步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城市和城市化选择题同步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城市和城市化选择题同步训练读某国城市人口比例、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贫穷率变化图,完成1-2题。

1.有关该国的城市化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进入逆城市化,人口流向乡村B.农业人口较少,基础设备完备C.城市化水平高,属于兴旺国度D.属虚伪城市化,为开展中国度2.该国的咖啡豆远销世界各大洲,影响该国咖啡树种植的自然要素是A.热量B.交通C.地形D.降水量【答案】1. D 2. A【解析】1.读图剖析可知,该国城市人口比例到达70%以上,说明该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但是同时也看出该国的贫穷率较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说明该国的城市化与该地的经济开展水平不相顺应的,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经济开展水平,属于虚伪城市化,为开展中国度的城市化特点,故答案选D项。

2.该国的咖啡豆远销世界各大洲,而且属于开展中国度,由此判别该国为巴西,咖啡属于热带经济作物,巴西纬度较低,有大面积的热带气候区,热量充足,适宜咖啡的生长,故答案选A。

读〝某日洛杉矶几种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图〞,依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回答3-5题。

3.〝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A.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B.硫氧化合物和臭氧C.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D.碳氢化合物和臭氧4.关于〝光化学烟雾〞及该日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7点左右CO和NO浓度到达最大值,且NO浓度大于CO的浓度B.O3浓度的与气温的日变化相分歧C.〝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浓度与交通流量的日变化有关D.午夜时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最低5.关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成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位于40°~60°N,常受西风影响B.与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辐射关系亲密C.夏季发作〝光化学烟雾〞的能够性大于夏季D.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夏季是〝光化学烟雾〞发作的有利时节【答案】3. A 4. C 5. D【解析】3.此题考察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汽车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7)城市与城市化训练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7)城市与城市化训练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7)城市与城市化训练题(含答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7)城市与城市化我国东部某市为促进城市进一步合理发展,规划建成了新的城市功能区,下图中①为该市老城区,②③④为城市新区。

据此完成1—2题。

1.城市功能区规划合理的是( )A.M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B.②为重化工业区C.③为中心商务区D.④为高新产业区2.随着该城市新功能区的建成,四个城市功能区人口平均密度增长最快的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如图示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B.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C.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D.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4.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户籍管理趋严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D.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城市绿心”指在城市中央或多个城市组团围合起来的绿色空间,通常兼顾有多种自然或人工绿地、水域、湿地等类型。

从2013年至今,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一直致力打造“中国绿心”(如图示意)。

据此完成5-6题。

5.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打造“中国绿心”的优势条件是( )A.湘、鄂、院之间,居全国中心位置B.位于阶梯交界处,山林茂密C.“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D.城市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6.图示“城市绿心”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 )A.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B.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C.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D.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城市首位度是用来反映地区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的指标,一般用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之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2010年的城市首位度(横轴)及其相对于2000年的变化(纵轴)。

据此完成7-8题。

7.根据城市首位度变化特点,对四类省份分类正确的是( )A.类组Ⅰ——高首位度扩散B.类型Ⅱ——低首位度集聚C.类型Ⅲ——高首位度集聚D.类型Ⅳ——低首位度扩散8.甲省可能是( )A.山东省B.辽宁省C.陕西省D.广东省房价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总价与年度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这一指标衡量城市居民购买住宅的支付能力。

城市与城市化2013-2017年高考专题练习

城市与城市化2013-2017年高考专题练习

(2014-2017高考)城市与城市化专题练习【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1~3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2017天津卷】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

读图回答4—5题。

4.盘山从山顶至山脚分上、中、下三盘,夏季常出现“三盘暮雨”的现象。

图1中受“三盘暮雨”影响最明显的自然景观是A.a B.bC.c D.d5.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图2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C.人口的迁移D.文化的融合【2017江苏地理卷】图11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

读图回答6~7题。

6.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A.1985~2004年增多B.1985~2004年减少C.2004~2013年增多D.2004~2013年减少7.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C.郊区化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2016•上海卷)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7.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

这样做是为了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8.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

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2016•上海卷)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高考一轮复习城市和城市化选择题同步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城市和城市化选择题同步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城市和城市化选择题同步训练读某国城市人口比例、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贫困率变化图,完成1-2题。

1.有关该国的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逆城市化,人口流向农村B.农业人口较少,基础设施完备C.城市化水平高,属于发达国家D.属虚假城市化,为发展中国家2.该国的咖啡豆远销世界各大洲,影响该国咖啡树种植的自然因素是A.热量B.交通C.地形D.降水量【答案】1. D 2. A【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该国城市人口比例达到70%以上,说明该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但是同时也看出该国的贫困率较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说明该国的城市化与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属于虚假城市化,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故答案选D项。

2.该国的咖啡豆远销世界各大洲,而且属于发展中国家,由此判断该国为巴西,咖啡属于热带经济作物,巴西纬度较低,有大面积的热带气候区,热量充足,适合咖啡的生长,故答案选A。

读“某日洛杉矶几种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图”,根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回答3-5题。

3.“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A.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B.硫氧化合物和臭氧C.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D.碳氢化合物和臭氧4.关于“光化学烟雾”及该日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7点左右CO和NO浓度达到最大值,且NO浓度大于CO的浓度B.O3浓度的与气温的日变化相一致C.“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浓度与交通流量的日变化有关D.午夜时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最低5.关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40°~60°N,常受西风影响B.与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辐射关系密切C.冬季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可能性大于夏季D.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夏季是“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有利季节【答案】3. A 4. C 5. D【解析】3.本题考查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汽车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城市及城市化高考题专题

城市及城市化高考题专题

12.(2014浙江自选.11,10分)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其服务 对象和服务范围不同。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大城市郊区 建设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 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 下降。读图,完成(1)一(3)题。 (1)说明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主要特征及有利条件。(4分)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 图回答下面两题。
14.(2014四川文综9,4分)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
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D )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15.( 2014四川文综.10,4分)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
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 A )
A.节约建筑用地 B.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建筑能耗 D.扩大用地规模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下题。
5.(2014福建文综,2,4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 要的
作用是 ( D )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2013山东文综,7,4分)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 D)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7.(2013山东文综,
8,4分)该城市 ( C )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
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 品质:增加产品品种。
(2)该企业拟将上图中A、B两处作为咖 啡店的备选地,请分别说出A、B处的 两点区位优势。(要求:两处回答的区 位优势不重复,每处回答超过两点的按 前两点计分)(8分)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12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12

2009年联考题一、选择题(湖南省长沙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读30°N线附近四个地区简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四城市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2.关于图中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B.②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C.③为该国重要的金融中心D.④所在地区有飓风灾害答案 1.C 2.D(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已知某城市规划合理,读图回答3~4题。

3.该图的指向标应该是()4.该图可能位于()A.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 B.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C.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D.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 3.C 4.B(江苏省东台市2009届高三地理期末考试)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A.K2线B.AC曲线C.AD曲线D.AB曲线6.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答案 5.D 6.C(江苏省徐州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7~8题。

7.左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加速发展B.城市郊区化C.逆城市化D.城乡差别拉大8.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A.③时段B.④时段 C.⑤时段D.⑥时段答案 7.C 8.A(江苏省常州市2009届高三期末质量调研)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

据此回答9~11题。

9.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A.住宅区B.文化区C.工业区D.中心商务区10.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是()A.g环境优于aB.a地价高于gC.g人口密度大于aD.影响a、g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因素11.10年后,规划部门为快捷准确地获得该地变化状况,可借助()A.GPS技术B. GPS及GIS技术C.RS及GIS技术D.GIS技术答案9.C 10.A 11.C(衡阳市八中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读某假想区域规划图,图中①~⑧点需规划高新工业区、港口、机场、水厂、城市绿化带、火电厂、污水处理厂、疗养区,回答13~14题。

高考地理练习题:城市与城市化word文档

高考地理练习题:城市与城市化word文档

高考地理练习题:城市与城市化(3)例 1 以下列图为广州市不同样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 (1) ~ (2) 题。

(1)据图剖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乡村人口逐年下降B.2018 年前城市人口增加主要源于当地乡村人口的转变C.2018 年后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速D.广州未来的城市化速度将不断加速(2) 近来几年来惹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根源因是()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乡村基础设备的完满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剖析】第(1)题,从图中察看可知,2018 年后,城市人口比重显然提升,乡村人口数量大幅下降,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反应出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速,故 C 项与图中信息吻合。

由 1983 年— 2018 年,乡村人口数量变化不显然,其实不是逐年下降 ;2018 年前城市人口的增加应主要根源于外处人口的迁入 ; 广州未来城市化水平达到后期发展阶段,城市化速度将趋于迟缓,故A、 B、D 项均错。

第 (2) 题,惹起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根源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1)C (2)B针对训练 1 以下列图为某地域城市发展过程(A~ C 代表不同样时期 ) ,读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 A~ C 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发生了什么变化?(3)在上述过程中,来自城市的拉力要素有哪些?(4)简述由 A 到 C 的变化过程中,该地域产业构造和交通运输方式发生的变化。

答案 (1) 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2)城市人口比重上涨。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

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A卷全国卷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016·新课标全国Ⅰ,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市用地结构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而且城市之间相互独立。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四个核心区都有各自的主要服务功能,核心区之间服务的互补性较强,因此,四个核心服务的种类是不同的,但每个核心区的服务范围都覆盖整个城市,等级也相同,人口具有流动性,所以不可能限制服务人口,故选A项。

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各核心区分工明确,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因此会导致同类产业在空间分布上集聚到一起。

故选B项。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20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兰斯塔德地区形成国际性的城市群,但城镇扩张程度小,结构体系稳点,说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故选D项。

答案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与城市区位(2014·大纲全国,10~11)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4~5题。

4.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5.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解析第4题,图中显示甲城市建有港口,而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故甲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港口。

2024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模拟+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模拟+答案解析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地理·必修2·人教版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改革开放40来建成区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促进该城市建成区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社会经济发展B.城郊农业发展C.人口自然增长D.建筑工业发展2.建成区面积变化对该市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地价房租上涨B.热岛效应加剧C.绿地面积增加D.雨水下渗增多1.A 【解题思路】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城市的发展。

因此城市建城区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

2.B 【解题思路】 地价房租上涨不属于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A项排除;建成区面积增加导致城市绿地面积减少,雨水下渗减少,C、D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会导致热岛效应加剧,故选B项。

【知识链接】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四川省乐山市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乐山的自然条件,中心城区采取了“绿心环形生态城市”的布局结构。

读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回答3—5题。

3.城市绿心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休闲用地B.耕作用地C.居住用地D.商务用地4.该规划的实施,将会促进城市产业( )A.规模扩大B.空间聚集C.结构优化D.技术创新5.风景区建在城市中心区的河流对岸,其目的是( )A.地价便宜B.风景优美C.交通便利D.便于市民游玩3.A 【解题思路】 由材料可知,乐山市为生态城市,绿心位于城市中心,可优化城市环境,不适宜作为耕作用地、居住用地和商务用地,B、C、D项错误。

4.B 【解题思路】 该城市规划了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将会促使同类产业在空间上集聚,B项正确;该规划的实施对城市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没有直接影响,A、C、D错误。

5.D 【解题思路】 风景区建在城市中心区的河流对岸,距市中心近,便于市民游玩,D项正确;地价便宜、风景优美和交通便利是风景区建设的条件,不是目的,A、B、C项错误。

高考地理关于城市与城市化的模拟题和答案.doc

高考地理关于城市与城市化的模拟题和答案.doc

高考地理关于城市与城市化的模拟题和答案一、选择题(2016·河南1月教学质量检测)2000年以来,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快于全国,2014年城市化水平已达6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但南北差距大。

下表是江苏省最新城市等级与数量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

城市等级(常住人口)数量城市特大城市(500万人以上)1南京Ⅰ型大城市(300~500万人)2苏州Ⅱ型大城市(100~300万人)8徐州、常州、南通、淮安、扬州、连云港、昆山、江阴中等城市(50~100万人)6盐城、镇江、泰州、宿迁、宜兴、常熟小城市(50万人以下)40张家港、启东、高邮、仪征、丹阳等1.江苏省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化比较少B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C.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最早D.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2.江苏省城市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南京控制人口规模,导致城市等级降低B.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不合理C.北部产业饱和,亟待向南部转移D.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用地紧张3.下表是春分日江苏省中学生在不同城市测试的正午太阳高度,下列城市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是( )城市南京淮安苏州徐州正午太阳高度57°58′56°30′58°42′55°45′A.南京B.淮安C.苏州D.徐州解析第1题,据图表可知,目前江苏省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主要是江苏省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促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快,使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化活跃。

第2题,南京城市等级,控制人口膨胀,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级别不会改变;江苏省3题,江苏省在北回归线以北,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同时,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越大,比较四个城市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可知,徐州纬度,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

答案1.B2.D3.D(2016·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1月综合模拟)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

2024届全国高考(统考版)地理复习好题专项(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统考版)地理复习好题专项(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统考版)地理复习好题专项(城市与城市化)练习一、选择题[2023ꞏ浙江绍兴模拟]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能有效反映城市建设与发展状况,下表为长沙市部分片区1990~2019年城市部分建设用地贡献率表(单位:%)。

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城市建设用地类型是()A.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B.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C.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D.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2.岳麓片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贡献率偏高,与其相关性最密切的是()A.政府机关集中B.高等院校众多C.交通用地为主D.休憩绿地广阔[2023ꞏ安徽六安测试]都市会展业为全球型新兴行业,该行业包含上游的会展公司、中游的场馆、下游的会展服务配套产业等部分。

上海依托大型会展场馆等设施,举办大型会展、节事活动,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变化。

下图示意2020年上海会展企业密度分布。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会展业空间密集区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策扶持B.土地租金高C.人口素质高D.经济活动频繁4.高密度会展区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是()A.提升商业区的价值B.促进住宅区的扩建C.减少城市绿地的面积D.利于工业区的集聚[2023ꞏ陕西省丹凤高三测试]始建于百余年前的某城市位于9°N,下图示意该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描述符合该城市特点的是()①炎热草都 ②热带春城③富氧大都 ④温润山宫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该城市吸引人口定居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B.降水丰富C.海拔较高D.土壤肥沃[2023ꞏ浙江金华模拟]建设用地爬坡是指通过平整和梯化改造坡地进行城乡建设的过程,在空间上表现为建设用地向坡度大的地区发展。

下图是中国四大地区平均建设用地爬坡指数(指数越大表示建设用地爬坡程度越强烈)与上限坡度图。

据此完成7~8题。

7.属于西部地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8.乙地区建设用地上限坡度较高的原因是()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化发展快C.地形条件复杂D.社会经济发展快[2023ꞏ全国高三专练]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式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高考一轮城市与城市化同步测试题

高考一轮城市与城市化同步测试题

高考一轮城市与城市化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某国际大都市及周边区域的铁路运输系统与通勤车站群密集。

图6为该市2021年距市中心70千米范围内昼间与夜间人口数量散布表示图。

读图,完成以下下面小题。

1.该城市中央商务区距市中心大约为A.0—5KmB.0—10KmC.10—20KmD.0—20Km2.在该都市的开展进程中,由中心区逐渐向外转移的产业最有能够为A.金融业B.信息业C.制造业D.餐饮业以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寓居用地比例时空变化表示图。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3.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应用类型契合普通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工业用地、寓居用地、商业用地B.寓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寓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寓居用地、工业用地4.2021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A.工业用地比例添加,寓居用地比例减小B.工业用地比例添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寓居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寓居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共同别方感的宜居城镇形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倡议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以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应用今昔对比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与〝国际慢城〞要求相契合的消费、生活方式是A.骑单车出行B.运营手工业作坊C.去速食店就餐D.建大型游乐场6.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效劳业相结合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读〝我国城市数量散布表〞,回答下面小题。

7.影响我国城市散布的主要自然要素是A.地形B.交通C.气候D.经济8.我国最东部〔130°E以东〕和最西部〔90°E以西〕城市数少的缘由是A.最东部面积范围小B.最东部冬天太冷C.最西部为少数民族聚居区D.最西部自然条件差以下图是某特大城市开发区社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空间差异图。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真题汇编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真题汇编

省会城市高速公路地级市影视城机场铁路省界河流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影视城图1城市与城市化高考真题汇编一、单项选择题(2012·重庆文综2、3)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1~2题1.图1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 A .林海雪原 B .奇山秀水C .椰风海韵D .大漠孤烟2.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3.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最适宜布局在( )A.固原B.中卫C.银川D.石嘴山4.图2是该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① ② ③ ④图2A .①B .②C .③D .④(2012·天津文综5~6)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

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3~4题。

5.对该城市功能区的评价,正确的是( )A . 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B . 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C . 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D . 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6.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中的( ) A . a 地 B . b 地 C . c 地 D . d 地(2012·广东文综10~11)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7~8题。

7.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 . 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地 B . 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 . 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D . 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8.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9.(2012·广东文综9)下图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km )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

高考地理 专题八 城市与城市化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 专题八 城市与城市化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八城市与城市化挖命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点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Ⅲ2018某某单科,4—5,6分城市地价与功能区分布★★★2017课标Ⅲ,5—6,8分城市功能区与空间形态城市等级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Ⅰ2017课标Ⅲ,4,4分影响城市服务等级的因素★★☆2014课标Ⅰ,6,4分城市区位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Ⅲ2017课标Ⅰ,2,4分城市景观管理★★★2015课标Ⅱ,1,4分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解读近5年课标卷对本专题共考查了7次,考点分布较均匀,分值4—12分。

试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对获取、解读图文信息能力有较高要求。

备考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强化对获取、解读图文信息能力的培养。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集训】考点一城市空间结构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市尝试了一种新的共享经济形式,即“共享停车”,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激活闲置车位,如白天居民区闲置车位较多,可临时租给到附近办理业务需要停车的车主,到了夜晚,居民们可以租用附近一些单位的闲置车位停车。

下图为某城市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9届某某某某摸底测试,3)据图推断,图示功能区最可能为( )A.住宅区B.仓储区C.工业区D.金融区答案 A2.(2019届某某某某摸底测试,4)城市管理机构在规划夜晚共享停车服务区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绿地与水源B.地形与路况C.空间与距离D.噪声与照明答案 C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3.(2019届某某某某三中调研一,15)图例①②③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D.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答案 B4.(2019 届某某某某三中调研一,16) 对②功能区布局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地租水平B.交通运输C.人口数量D.生态环境答案 D5.(2019届某某某某三中调研一,17)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则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答案 D考点二城市等级体系巴伦西亚位于地中海沿岸巴伦西亚湾,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一直有着“地中海明珠”的美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
1.(2013年广东文综,11)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可知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2013年山东文综,7~8)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3.该城市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2012年天津文综,4~5)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

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4~5题:
4.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5.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如图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2012年江苏地理,11~12)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

如图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

读图,回答6~7题:
6.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7.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
D.文化教育区
(2011年福建文综,5~6)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如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8~9题:
8.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9.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2011年江苏地理,17~18)如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11.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2013年安徽文综,23)如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读图,回答第12题:
12.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013年四川文综,11~12)如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
时期
(年)
1985~
1990
1990~
2000
2000~
2011 城市用
地年
均增长
率(%)
6.49 5.72 6.22
城市人
口年
均增长
率(%)
3.77
4.28 3.79
13.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
14.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2011年浙江文综,1~2)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
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读表,
国家甲乙丙丁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15.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16.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17.(2011年广东文综,3)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

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2010年北京文综,10~11)如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19.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20.(2012年广东文综,9,)如图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 km)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 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

由此可判断( )
A.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在距离车站0.5~1.0 km圈层中最少
B.关联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以 1.0~1.5 km圈层中最小
C.派生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由内圈到外圈先增后减
D.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由内圈向外圈依次减少
(2012年广东文综,10~11,8分)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2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