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自负》读书报告
《致命的自负》读后感
《致命的自负》读后感
《致命的自负》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因自负而走向灭亡的
故事,引发了我对自负这一人性弱点的思考。
小说中的主人公,一个自以为是的成功商人,在自大和自负的驱使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结局。
自负是一种让人难以自拔的毒药,它让人失去了谦逊和谨慎,盲目自信地认为
自己无所不能,从而忽视了周围的警示和提醒。
主人公在小说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因为自负而拒绝接受他人的建议和帮助,一意孤行地走上了自己的道路,最终导致了事业的失败和人生的悲剧。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深刻体会到了自负的危害性。
自负让人失去了对自己的
客观认识,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从而忽视了外界的反馈和警示。
这种盲目自信很容易让人走向错误的道路,最终导致失败和灭亡。
因此,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一定要保持谦逊和谨慎,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和帮助,不要被自负蒙蔽了双眼。
除了对自负的警示,这部小说还让我思考了成功的真正含义。
成功并不仅仅是
事业的辉煌和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主人公虽然在外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内心却空虚而痛苦,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结局。
成功应该是全面的,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之为成功。
在读完《致命的自负》后,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负的危害性和成功的真正含义。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要时刻警惕自负的陷阱,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不断完善自己,追求全面的成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愿我们都能远离自负,走向成功和幸福的彼岸。
读哈耶克-《致命的自负》有感
读哈耶克《致命的自负》有感---哈耶克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及见解班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一班姓名:李云学号:20090840141指导老师:杨立峰2010、4、22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勉强看完《致命的自负》,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晦涩,不知识这是因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致,还是自己的功底实在浅薄。
于是谈到读后感就不知该从何说起,有些不知所措。
即使略有感悟,也觉得难免主观臆断,误解了哈耶克的思想,只能说明我的阅读水平有限,此方面的知识实在是太过匮乏,但愿下次再读之时能有不一样的感受。
于是错误及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老师能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哈耶克(1899-1992),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
先后任维也纳大学讲师、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等。
哈耶克早期以研究货币和经济周期理论成名,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信贷变动引起的投资变动。
他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有一种自行趋于稳定的机能,反对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
他把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的出现归罪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
哈耶克一直反对社会主义,反对计划经济,他还反对西欧社会民主党和英国工党的社会改良措施。
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西方国家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著有《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资本纯理论》、《通向奴役的道路》等。
近代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极大的崇拜“理性”。
科学尽管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也隐藏着一个陷阱:人类对自身拥有完全理性能力的幻觉。
这就是哈耶克意义上的致命的自负。
在他看来,一切打算对整个社会实行计划的企图,不管它们的动机有多么高尚,都是建立在这种危险的自负上。
哈耶克所处的时代,社会改革的时尚是社会主义的取向,哈耶克声明他同社会主义者的分歧,并不像其他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出于意识形态或价值选择的对立,而是基于事实判断上的不同——“问题不在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所设定的目标在道德上是否可取,而是用它所主张的办法是否能够达到目标”。
读哈耶克《致命的自负》
读哈耶克《致命的自负》最近重读哈耶克:《致命的自负》。
哈耶克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如果一定要以一个什么标准衡量其贡献的话,那么可以说,假如没有哈耶克,许多国家和经济体包括中国,至今还可能在计划经济的黑暗中摸索。
当然对普通人影响最大的是他早期的著作《通向奴役的道路》,它犹如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夜空,这也是我许多年以前第一次阅读时的感觉。
而《致命的自负》作为哈耶克的最后一部学术著作,全方位地论证了市场经济以及资本主义文明这种扩展秩序的起源、运行和演变,思想更加深睿博大,论证更加缜密精致。
我无意全面阐述哈耶克著作的思想,仅仅摘录几段与大家分享:1、文明可以扩展,但是在接管了公民日常事务处理权的政府的统治下,它不太可能得到很大发展。
如果没有一个把保护私有财产作为自己主要目标的政府,似乎不太可能发展出先进的文明,但由此引起的进一步的进化和成长过程,却一再被“强大的”政府所中断。
2、要想保证个人之间的和平合作这一繁荣的基础,政权必须维护公正,而不承认私有财产,公正也不可能存在。
“无财产的地方,亦无公正”这一命题,就像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的任何证明一样确定。
3、对经济史的了解越多,就越会发现,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国家的建立构成了早期文明发展的顶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与其说政府会促进远距离的贸易,不如说它经常阻碍这种贸易。
实际情况似乎是,强大的政府对自发的改进一再造成破坏,使文化的进化过程半途夭折。
使极为先进的中国文明落在欧洲后面的,是它的政府限制甚严,因而没有为新的发展留下空间,而欧洲,它在中世纪的异乎寻常的扩张,很可能应当归功于政治上的无政府状态。
4、扩展秩序产生于一个竞争的过程,决定成功与否的是这个过程,而不是某个伟大的头脑、某个委员会或者某个神主的认可,也不是因为它符合某种有关个人功德的公认原则。
文明不但是进化的产物,也是一个过程。
通过建立起普遍规则和个人自由的构架,它会让自己继续进化。
这种进化不能用人们的需要加以支配,而且常常不会产生符合人们需要的结果。
致命毒药读后感四百字《致命人生的65个坏毛病》读后感
致命毒药读后感四百字《致命人生的65个坏毛病》读后感“All Roads Lead to Rome。
”这是一则著名的英语谚语。
当我脑海里浮现它的时候,我却在看一本特别的书——《致命人生的65个坏毛病》,可以这样解释,所有的失败都能找到不同的原因,相似或相异的,而《致命人生的65个坏毛病》把所有原因中特别严重的几十个一一呈现在我面前,让我避无可避,直面人生的几大缺陷,思考如何做人,如何处世。
其实,自开辟鸿蒙、黄土抟人以来就有了“如何做人、怎样处世”的问题。
经过漫长探索,人们发现:应该对人与人之间的往来进行道德立法,以使每个人都知道如何与别人在一起生活。
西方把这种道德立法称作“黄金法则”。
以黄金喻法则,意在说明这个法则之重要。
简言之,黄金法则就是待人接物,以己及人: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你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别那样对待别人。
这个法则早就被中国人发现。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庄子的“不能容人者无亲”等,都是对黄金法则的阐述。
这些劝人为善的箴言构成了儒教的基本内容。
印度的另一部经典《往事书》是这样阐述黄金法则的:“这个法律是永恒不变的,我应当在我的同伴悲伤的时候悲伤,在他们喜悦的时候喜悦”。
在非洲,有个生动的比喻:“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折断了一棵树枝,让他想一想如果他是树枝会感觉怎样……如果说黄金法则是基本法则的话,它只能约束人的基本行为,让人勿损人利己。
但仅仅不损人利己远远不够。
宋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黄金法则上升为一种情操。
再如印度人通过黄金法则进一步发现,人必须克服对自己的偏爱:“别人的缺点,哪怕像芥子一样小,你也看得清楚;自己的缺点,哪怕像果子一样大,你也看不见。
”颇似几何定理的推论,把人际关系问题延伸到心理领域,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总有他自身的缺点和优点,取其精华,祛除糟粕,从小事开始做起:不凌辱别人的弱小、不抹煞别人的实力、不疏忽别人的小事、不记恨别人的过错……书的封面有句不知谁写的经典语句:别为自己的失败流泪,最重要的是扫除掉致命人生的坏毛病。
致命的自负读后感
《致命的自负》读后感哈耶克,英国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一直反对社会主义,发对计划经济,认为社会目标是跟人目标的总和,社会目标不能抑制个人目标。
他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有一种自行趋于稳定的机能,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他认为社会主义违背人性,计划经济将导致政府极权,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是一种“致命的自负”。
《致命的自负》是哈耶克的最后一部作品,书中集中体现了他全面而系统地批判他所谓的“社会主义”主题。
这一点从本书的副标题“社会主义的谬论”可以看出。
“有人看到光,有人看到的却是影。
”即使是阅读同一著作,每个人的感受和收获都不尽相同。
有人获得力量,有人获得安慰。
如此悲哀,它没有给我什么启发。
我只能说我的阅读水平有限,在这方面的知识实在是太过匮乏,希望下次再读之时能有不一样的感受。
导言中强调,哈耶克所谓的“社会主义”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可是令人费解的是,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在我看来,两者虽有不同,但是本质上相差不远。
哈耶克的矛头直指韦伯的“理性社会主义”及其“社会主义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适用于我们现实行的社会主义。
书中多次提出“拓展秩序”,但是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合理的解释。
有人说是指“资本主义”。
这是一种误解了。
拓展秩序是哈耶克在书中提到的核心概念,是他早年“自发秩序”的思想延伸。
他指出“为了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必须明白,这种拓展秩序并不是人们的设计或意图造成的结果,而是一个自发的产物。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拓展秩序也是盲目的,自发的。
在论证这一观点时,哈耶克用的是生物学和经济学的理论。
其最精彩的一部分当属达尔文的进化论。
生物进化引出文化进化,两者再进行比较,进而说明文化和文化的传递,几乎不可能受遗传的决定。
它们必定是被所有类似的人通过传统而学会的。
在这方面,哈耶克与亚当斯密的传统颇为相像。
但事实上,他更受惠于阿尔钦安的“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
哈耶克和各类社会主义争论了一辈子,认为不管是以科学、事实还是逻辑为根据,社会主义都是错误的,而且历来如此。
致命的自负与致命的失败
致命的自负与致命的失败在《昨日的世界》一书的开头,斯蒂芬?茨威格这样写道:“倘若要我今天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我长大成人的那个时代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那么我希望我这样说: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
”那个黄金时代正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百年和平”的晚期。
当时的欧洲上流社会享受富足,迷信进步,以为这样的好日子永远不会有尽头。
如茨威格所说,欧洲弥漫着“一种巨大而又危险的自负”,抱定了一种“以为能阻止任何厄运侵入自己生活的深刻信念”。
但是,100年前的6月,萨拉热窝的一通冷枪结束了这个妄想,一战随后爆发。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在整个欧洲熄灭了。
一战结束后不到20年,又爆发了以欧洲为中心、最终将全球都卷入其中的二战。
这是西方文明制造出的骇人的野蛮。
相比翻检战争的各种耸人听闻,更有意义的是讨论黄金盛世何以骤然崩塌。
垄断资本主义茨威格生于1881年,那时候,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其实已经终结,帝国争霸已经开始,后来被引爆的“火药桶”已经在蓄势了。
通过作家的记述可知,在一战爆发前,这一切甚少渗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宏大的历史变迁也没有进入年轻茨威格的视野。
他在回顾一生时(《昨日的世界》写于二战期间),也只写下了对失去的美好往昔的哀叹,却没能给出解释。
相比翻检战争的各种耸人听闻,更有意义的是讨论黄金盛世何以骤然崩塌。
民族主义的狂热,加上政客们的短视与愚蠢,破坏了自由贸易、市场机制和国际均势,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的悲剧―这是当年流行的解释,这种说辞到今天也还有市场。
但这是浅薄之见。
要理解世界大战的发生,我们需要借助更深刻的理论家的思考,有两个人的意见特别值得借鉴,一个是列宁,一个是卡尔?波兰尼。
他们都没有就战争谈战争。
“百年和平”的起始伴随着自由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体制的成型,时间为19世纪的第一个10年。
但到了19世纪60年代,自由竞争就开始走向垄断了。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用翔实的统计资料说明,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金融资本的集中到了极高的程度;在这种新形态的资本主义体制下,资本家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开始向国外输出资本,由此发展起资本家的瓜分世界的同盟,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以垄断替代竞争;进而,各国瓜分世界的领土,直至将世界瓜分完毕。
自负与偏见读后触动800字
自负与偏见读后触动800字自负与偏见读后触动《自负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一部经典小说,它讲述了19世纪英国社会中的婚姻观念和社会阶级问题。
这部小说深深触动了我,引发了一些深思。
首先,小说中揭示了人们对他人的偏见和自负问题。
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和达西先生因为误会和彼此的偏见而错过了很多机会。
这让我反思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提前下定论的不足之处。
我们应该尝试更加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与他人交流,避免因为偏见而错过了可能的友谊和机遇。
其次,小说中描述了婚姻观念对女性的束缚。
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家族背景、财富和地位成为决定婚姻对象的重要因素。
这让我反思了婚姻观念对女性自由和幸福的限制。
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权,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不论是两性婚姻还是同性婚姻,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自由的权利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此外,小说中还展现了家庭和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班纳特家庭中的五个姐妹个性各异,但家庭环境和社会压力对她们的态度和行为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让我反思了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不仅关乎个人,也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
我们需要积极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交圈,以促进个人的发展和幸福。
总之,《自负与偏见》这部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见解,触动了我对人际关系、婚姻观念和家庭的思考。
它提醒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他人的选择,同时也提醒我们家庭和社会背景对个人的重要影响。
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致命的自负
《致命的自负》读后感(一)启蒙运动一直被看作是人类文明的骄傲。
康德赞美道,“启蒙运动就是把人们从自己造成的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
”在启蒙运动中,理性作为蒙昧的对立面受到了对待教皇般的爱戴。
狄德罗在《百科全书》的卷首插图让拟人化的“理性”试图揭开“真理”的面纱,但理性的目标不仅仅是找到真理,它还要更进一步。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只不过重复了自卢梭开始就有的浪漫主义思想。
而这种从启蒙运动中产生的唯科学和唯理性的浪漫主义一直存活到今天。
在中国,“革命”一词已成了一个绝对正当的概念,与此相对的“反革命”就是绝对的恶。
我们明白,革命总要付出代价,它的正当性和意义并不是建立在摧毁旧的制度上,而是建立在对新的建设的许诺上。
革命中包含的浪漫主义思想必须被理解为建构一个更好的社会的浪漫主义。
革命者或将来的建设者所用来建构更好的社会的工具往往就是理性和科学。
在理性看来,传统中腐朽的,不道德的部分必须被改变,而改变的最好办法就是彻底摧毁传统,并按理性的道德观重建一个新的世界。
在这个新的世界中,真、善、美将得到更大的体现。
我们于是记起了社会主义的许诺,它自称是建设这种新的世界的一种目前看来是唯一的方式。
然而,同样是出于理性,我们需要一个对这种方式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证明。
从启蒙运动开始,一大批打着理性旗号的有着良心的知识分子已经在这条证明的路上走得很远,也似乎找到了不少论证和论据。
而且在很多人眼中,这个命题的存在性部分已被认定为真。
哈耶克不能完全证伪这个命题,不论是存在性还是唯一性。
但他却给了试图证明这个命题的存在性论证的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称这些论证的基础是“致命的自负”(fatal conceit)。
《致命的自负》是哈耶克生前最后一本书。
在进入这本书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两点:一、和米塞斯的《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一样,本书是论战性的,而非《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那样纯学术性的著作。
致命的自负读书笔记
致命的自负读书笔记【篇一:致命的自负读书笔记】致命的自负1、我的工作起点,完全可以用休谟的一个见解来表示,即“道德准则……并非我们理性的结果”(《人性论》,1739/1886:Ⅱ:235)。
这一见解将在本书中起关键作用,因为它构成了本书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即我们的道德观念如何出现和如何才能出现,以及它的产生方式对我们的经济和政治生活意味着什么。
2、既然进化论在本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应当指出,近年来在导致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成长和作用(波普尔,1934/1959)以及各种各样复杂的自发秩序(哈耶克,1964,1973,1976,1979)方面令人鼓舞的进展之一,是进化论的认识论的发展(坎贝尔,1977,1987;拉德尼茨基和巴特利,1987),这是一种把理性及其产物理解成进化过程的知识理论。
我在本书中还谈到了一些相关问题,它们虽然极其重要,但基本上仍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3、在早期思想家看来,人类活动存在着一种超出有条理的头脑的想像范围的秩序,似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亚里士多德这位相对而言较晚近的人物,也相信人类之间的秩序只能扩展到传令官声音所及的范围之内(《伦理学》,ix,x),因此一个拥有10万人的国家是不可能的。
然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在他写下这些话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
亚里士多德虽然作为一个科学家成就斐然,当他把人类秩序局限在传令官声音所及的范围时,他的言论所依据的却是自己的本能,而不是他的观察和思考。
这种念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以前很久便已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类本能,并不是因为他现在生活于其中的环境或成员而产生的。
这些本能适用于流动的小部落或群体的生活,人类及其前辈就是在这些群体中演化了数十万年,形成了人类基本的生物学构造。
这些由遗传而得到继承的本能,主导着一个群体内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必然范围狭小,仅限于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同胞之间的交往。
这些原始人受眼前的共同目标支配,对他们环境中的危险和机会——主要是食物来源和藏身之地——有着相似的感受。
致命的自负
《致命的自負》讀後感假期讀了一本書。
當然是官網貼出的LIST 上的。
我不得不說,那個奇怪的LIST 上面的書名不僅大多數都沒聽過,而且非常之難找…並且很多書的內容…都非常“奇特”。
比如說這本,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負》。
這本書可以說是來之不易,輾轉從某大學的圖書館內部資源當中找到它的電子版,不過讀了之後,我發現,全部之中,吸引我的只有它的名字。
《致命的自負》是哈耶克生前的最後一本書,這不是溫和的,系統的純學術性的作品,如我們的教科書一樣。
它是一本論戰性的書,從頭到尾彌漫著硝煙的不友好的味道。
一篇書評把這種語言風格形象地描述為“超越了實證態度的話語暴力式的論證方式”,“破壞性的批判”。
儘管“他批判的武器本身是建設性的,原創性的”,但我非常不喜歡這種失禮的說話方式。
並且他這種冗長的,繁複的,深刻地帶有哲學性的理論型論證真的讓我非常非常地反感。
當然我想我十有八九是誤解了人家了。
也許這種說話方式是思想家們一直在使用的一種高深的學術技能,也許寫成這樣是為了增加己方理論的威嚴和批判的強度,但是我以一個完全不具備這方面知識和經驗的凡人視角來看,當強大的人頭頂光環身披6翼翱翔在天空中時,他的形象無比高大,他的氣息無比威嚴,同時他距離地上的芸芸眾生也無比地遙遠了…哈耶克,強大而美麗的人。
他不僅是個思想家,而且是個經濟學家。
他對社會學和生物學都有研究,在大多數知識份子在用繁瑣的形而上學論證有關意識形態的問題時,他卻使用他的經濟學知識,用簡單的利益分析達到目的。
當時,“社會主義是建設這種新的世界的一種目前看來是唯一的方式”這種觀念已經流傳已久,並且深入人心。
自啟蒙運動以來,已有無數的知識份子試圖證明它,並且似乎已經取得了確鑿的證據,在很多人眼中,這個命題的存在性部分已被認定為真。
在這種時候能提出如此堅定和壓倒性的反對理論,無論如何,這位思想家是非常強大的。
這本書,是一本批判“以社會主義為代表的‘建構理性主義’”的著作。
當看到內容的時候,我有點不敢相信。
《致命的自负》读后感
《致命的自负》读后感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是《致命的自负》读后感,这本书的观后感你是怎么想的呢?下面的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本书第一章的标题是《在本能和理性之间》,顾名思义,它的重点指的就是两者中间的状态和情形。
两者之间是什么呢?它指的就是开放的文化传统和公正的规则系统。
有了这种文化上的共识和认知上的默契,社会成员彼此之间就能够逐渐地形成自生自发秩序,即通过公平地竞争,不断增进相互的利益,同时在价值观的核心层面持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在这种秩序之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尽兴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字邮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并拥有批评的权利和沉默的字邮。
具体而言,在政治上,它类似米煮制度;在社会层面,它有如公民权利;在经济层面,它接近“帕累托效率”;在文化层面,它开放包容。
当然,自生自发秩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文化进化的过程;它也不是一帆风顺,清风徐来的,它是通过竞争的形式,逐渐地拓展延伸,慢慢地扩展至不同的人种,覆盖到更多的人群。
假如我们把本能、秩序、理性放在一条直线上,那么本能就处在这条线的一端。
人类的天性本能大体可分为两种,即性善与性恶,这也是人类最朴素的两种自然情感。
性恶很好理解,比如荀子、马基雅维利皆主此说,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即是这种文化学说的现实代理人。
这种环境下的文化必定是封闭的,秩序必定是人为设计的,或者说就是人治下的制度。
那么这种制度与文化,极易与本能中恶的因素紧密团结成一体,成为狼狈为奸的“最佳”拍档,结为牢不可破的攻守同盟,最终形成流氓有文化,天下都不怕的局面。
性善的现实表现,大致又分为两种,这就是自利与利人,也叫利己与利他。
当然,按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程朱理学,只有利他主义才能和性善划等号。
至于先秦儒家,也就是孔孟儒学,他们是不反对自利的,但他们在向亲情之外的扩展和延伸上,与程朱理学也是一个理路,这是大有问题的。
只不过两者相比,后者更是等而下之罢了。
虽说孔孟儒学的主张,诸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很大的进步性,但依然不够。
哈耶克:《致命的自负》读书札记
哈耶克:《致命的自负》读书札记哈耶克:《致命的自负》读书札记《致命的自负》,作为哈耶克——这位上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在生命的最后时期的巅峰之作,从文明演化和人类行为的角度,对自生自发的市场秩序的演变以及扩展进行了“史学模拟”和理论阐释。
1/ 我们的文明——在人类合作中不断扩展的秩序,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不是人类设计或者主观意图造成的,而是一个自发的,无意中因为遵守某些传统习俗和道德而产生的。
2/ 恰好遵循了这些传统习俗和道德规则的群体,由于分工和交换,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比较优势:人口和财富的迅速增长。
3/ 于是,这个群体在空间和强度上,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甚至犹豫不决并且痛苦迷惘地扩展了这种秩序,因为贸易和交往的发展,引致其他群体的参与/圈入/模仿等等,使他们共同扩大了利用一切有价值的盈利信息的机会,能够“在大地上劳有所获,繁衍生息,人丁兴旺,物产丰盈”。
4/ 这种使市场秩序赖以产生扩展的习俗和道德,既非出自本能,也不是理性的创造,它处于本能和理性之间。
之所以如此,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5/ 在这种习俗道德约束下逐渐演化出来的人类行为规则,主要包括关于分立的财产(私有财产)/诚信/契约/交换/贸易/竞争/收获和私生活的规则。
它们不是通过基因和本能遗传,而是经由传统/教育和模仿代代相传,由此形成了文化或者文明。
6/ 这样一个大大超出人类视野或者设计能力的甄别和选择的变异过程,是如何产生出人类交往的扩展秩序的?大卫休谟发现,市场可以让人们“为别人提供服务,而无需他怀有真诚的善意”,甚至不需要他认识那个人;或者使人们的行动“有利于公众,虽然他并没有那样的打算”,凡此皆由于一种秩序,在这种秩序下,“即使坏人,为公益服务也符合他的利益”。
亚当斯密首先揭示了,我们碰巧找到的一些使人类的经济合作井然有序的方法,超出了我们的知识和理解的范围之外——我们在自己既不十分了解,其结果也并非出自我们设想的环境(市场交换的价格机制——无形的手)的引导下去做某些事情,只是为了追求自我的利益,结果却是满足了他人的需要,而他人的同类行为也同样满足了我们的需要,而且交换的最终结果是皆大欢喜,一个多赢的局面。
《致命药瘾》读后感
《致命药瘾》读后感在阅读《致命药瘾》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作者莉·希瑟·威尔逊对药物成瘾的深入剖析所震撼。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药物成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那些挣扎在药物成瘾中的人们充满了同情和敬佩。
书中,莉·希瑟·威尔逊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酒精这种药物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其与社会、家庭、朋友和个人的复杂关系。
从酒精的简史、类型到如何在人体内代谢,再到其对大脑及行为的影响,染上酒瘾的危险因素,女性应特别注意事项,酒精与性,儿童及青少年,与其他药物的危险交互作用,以及适量饮酒对健康的益处等等,无一不包,让我深入了解了酒精的双重面性。
更为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并没有把酒精简单定义为一种致命的药物,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来探讨它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酒精的态度,也让我意识到药物成瘾对于个体、家庭乃至社会的深远影响。
《致命药瘾》还让我对药物成瘾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书中的描写并非夸张或虚构,而是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际案例。
这让我更加明白,药物成瘾并非一种道德缺陷或个人失败,而是一种需要理解和同情的疾病。
书中的描写也让我更加理解那些正在努力戒除药物成瘾的人们。
他们的痛苦、挣扎和勇气,让我深感敬佩。
《致命药瘾》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
它不仅让我对药物成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理解和尊重那些与药物成瘾进行斗争的人们。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清晰、生动、深入浅出,使得读者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书中的信息。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药物成瘾问题感兴趣的人阅读。
这本书也让我对戒除药物成瘾有了更多的信心。
虽然戒除药物成瘾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但书中的成功案例和实用建议,让我看到了希望和可能。
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上,这本书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指导。
我也认为这本书对于社会大众对药物成瘾问题的认知和态度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2024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3篇)
2024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人,生来就有许多缺点,自负,仰着面走路,怎能不撞墙呢?自负者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认为自己永远正确。
有的人,天生有本事,可以令人刮目相看,他们自负,情有可原,别人还能忍受,毕竟别人拥有自负的理由和原因。
但是,有的人,脾气不好,又没本事,他凭什么自负呢?他只不过是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这种人自负,就是一种过错了,是不能让人忍受的。
自负是一种不好的心态,所以,不管是有本事或没本事,自负心态都不可有啊。
自卑,自己的天空总是灰色,认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好,对自己,没有信心。
他们会不相信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把“不可能”挂在嘴边,整天闷闷不乐,还会因天气、周围的气氛轻易影响自己的情绪,常会让自己盲目模仿别人。
萨克雷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
”如果不对自己的生活开心地一笑,生活对你的微笑又从何而来呢?自卑者与自信者的不同不过是看待问题的角度罢了,比如说,两个人都被石头绊倒了,自卑者通常会伤心地认为是上帝讨厌自己或者有人故意欺负自己,而自信者,他们则会很开心地觉得,这给了他们一个教训,告诫自己下次不会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也不会再已同一种形式跌倒。
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窗外或许会是一片飘着悠悠白云的蓝天。
自恋,对自己过度自信,认为自己十全十美,觉得别人事事不如自己,它是在自卑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病态自我依赖。
拉·洛克福库德说过:“自恋是比世界上最善于欺骗的人更加善于欺骗。
”它往往让人给自己按上一些不存在的“帽子”,让人以为自己多么伟大,常常会觉得别人在妒忌自己,总给自己的过错找个“美好”的借口,当收到挫折和失败时,会倍感失落。
虽然比自负好一点了,但也不是个好性格啊。
自信,对自己十分有信心,但不过度,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心情、心态、情绪。
李白曾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
”既然世界给了你生存的机会,那么,你肯定有贡献的能力,一定对社会有用,只是看你明不明白,肯不肯去做,敢不敢去“冒险”而已。
自负与偏见读后感受800字
自负与偏见读后感受800字
自负与偏见读后感受
《自负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经典小说之一。
通过对英国乡村社会的描写,小说展现了人际关系、社会阶级和爱情婚姻的种种困境。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深受触动并产生了一些感受。
首先,小说中塑造的角色个性和情感让我印象深刻。
伊丽莎白·班纳特是一个非常独立和聪明的女性,她深受社会观念束缚,但仍然坚持自我。
她不愿妥协自己的尊严和幸福。
此外,小说中的其他角色也各有特点,他们的言行举止展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弊端和偏见。
其次,小说中对婚姻和社会观念的揭示令我深思。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陷入了对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依赖,而不是真正的爱情。
这让我反思了我们当代社会在婚姻观念上的种种偏见。
小说也暗示了社会阶级对于人际关系和幸福的重要性,这让我思考了社会公正和自由选择之间的矛盾。
最后,小说以一种幽默而机智的方式刻画了时代背景。
奥斯汀的文字幽默风趣,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通过描绘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俗,小说提供了对当代社会的讽刺和思考。
这种幽默风格也使得小说更加生动有趣,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读完《自负与偏见》后,我对人际关系、社会阶级和爱情婚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小说通过揭示社会偏见、展现角色个性和情感以及以幽默的方式讽刺时代背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经典小说,并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与思考。
致命的自负
《致命的自负》读后感假期读了一本书。
当然是官网贴出的LIST上的。
我不得不说,那个奇怪的LIST 上面的书名不仅大多数都没听过,而且非常之难找…并且很多书的内容…都非常“奇特”。
比如说这本,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
这本书可以说是来之不易,辗转从某大学的图书馆内部资源当中找到它的电子版,不过读了之后,我发现,全部之中,吸引我的只有它的名字。
《致命的自负》是哈耶克生前的最后一本书,这不是温和的,系统的纯学术性的作品,如我们的教科书一样。
它是一本论战性的书,从头到尾弥漫着硝烟的不友好的味道。
一篇书评把这种语言风格形象地描述为“超越了实证态度的话语暴力式的论证方式”,“破坏性的批判”。
尽管“他批判的武器本身是建设性的,原创性的”,但我非常不喜欢这种失礼的说话方式。
并且他这种冗长的,繁复的,深刻地带有哲学性的理论型论证真的让我非常非常地反感。
当然我想我十有八九是误解了人家了。
也许这种说话方式是思想家们一直在使用的一种高深的学术技能,也许写成这样是为了增加己方理论的威严和批判的强度,但是我以一个完全不具备这方面知识和经验的凡人视角来看,当强大的人头顶光环身披6翼翱翔在天空中时,他的形象无比高大,他的气息无比威严,同时他距离地上的芸芸众生也无比地遥远了…哈耶克,强大而美丽的人。
他不仅是个思想家,而且是个经济学家。
他对社会学和生物学都有研究,在大多数知识分子在用繁琐的形而上学论证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时,他却使用他的经济学知识,用简单的利益分析达到目的。
当时,“社会主义是建设这种新的世界的一种目前看来是唯一的方式”这种观念已经流传已久,并且深入人心。
自启蒙运动以来,已有无数的知识分子试图证明它,并且似乎已经取得了确凿的证据,在很多人眼中,这个命题的存在性部分已被认定为真。
在这种时候能提出如此坚定和压倒性的反对理论,无论如何,这位思想家是非常强大的。
这本书,是一本批判“以社会主义为代表的‘建构理性主义’”的著作。
当看到内容的时候,我有点不敢相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命的自负》读书报告
哈耶克是一个执着的自由主义者,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用于探索市场文明的运行原理,反对计划经济,而这本书也是其所有思想的一个总结,是集其理论的大成。
从二战期间开始撰写《通往奴役之路》到这本《致命的自负》,哈耶克度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他也有一个十分边缘化的经济学人,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思想家。
他的思想之路,可以总结为他向计划经济发动的一场全面讨伐。
而这也是他学术目标的单一性。
从另一方面来看,他的学说成分日趋驳杂而精深。
如果说他最初的理论基础大体上局限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和少数古典自由主义学说,那么这一基础最后则已变得极为庞杂,除原有的经济学之外,他又从哲学、法学、历史、心理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中汲取证据,形成了一个既繁复但又具有逻辑一贯性的论证体系。
这也使得哈耶克变成了一个在本世纪已经不多见的“知识贵族”,也就是形成了知识的统一性,打破了知识体系壁垒分明的界限。
这种宏大的认知论视界反映在哈耶克的思想中,便是他从整体上把近代世界作为一种文明——一种以市场秩序为特征的法制文明看待。
但是他不断扩大视野,不懈调动各个领域中的知识,唯一的动机就是他始终未变的一种强烈关切,即论证市场秩序的形成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和这种文明受到威胁的原因。
可以说他的思想不管涉及什么知识领域,只能是因为它同这一目标有关。
在《致命的自负》一书中,哈耶克一直围绕着“扩展秩序”、“文化进化”、“商品经济”来批判社会主义和理性构建主义,而“扩展秩序”这一概念又是其核心。
自启蒙时代以来,人类在自然科学和技术上的运用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是,哈耶克从这种进步中却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即每个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在对人类的自由不断地形成一种威胁,这是因为他加强了人类在判断自己的理性控制能力上的一种幻觉,即他所说的社会主义者的“致命的自负”。
在他看来,一切打算对整个社会实行计划的企图,不管它们是出于何种高尚的动机,都是建立在这种危险的知识自负上。
因此和许多人的看法相反,哈耶克一再声明,他和社会主义者的分歧并不是出于意识形态或价值选择的对立,而是由于事实判断上的不同——问题不在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所设定的目标在道德上
是否可取,而是用他所倡导的办法能否达到这些目标?为了证明这种立场的错误,哈耶克提出了“扩展秩序”这一核心概念。
哈耶克认为,人类从早期原始社会休戚与共的小部落,发展成广土众民、和睦相处并形成巨大而复杂交往关系的巨型社会,其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人类中某一部分群体在一个类似于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调节人际关系的规则,它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人类特意计划和追求的结果,而是在无人可与之其后果的情况下,在漫长的岁月中自发进化而形成的。
人类早期在不存在国家之前自发出现的贸易、先于理性时代而形成的传统习俗,都证明了文明的成长与其说是由于理性的完善和强大政治国家的建立,倒不如说国家和理性精神的产生是它们的结果。
所以哈耶克将人类社会比作一个有机体,其自发的秩序就是其“扩展秩序”的根本。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拓展秩序也是盲目的,自发的。
在论证这一观点时,哈耶克用的是生物学和经济学的理论。
其最精彩的一部分当属达尔文的进化论。
生物进化引出文化进化,两者再进行比较,进而说明文化和文化的传递,几乎不可能受遗传的决定。
它们必定是被所有类似的人通过传统而学会的。
在这方面,哈耶克与亚当斯密的传统颇为相像。
但事实上,他更受惠于阿尔钦安的“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
书中的另一个重要论点则是他所提到的在“本能与理性之间”的一种能力,即一种使我们适应或采纳一种模式的能力,同我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有何种结果得知是极为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把这种能力视之为当然,也可以说是习惯。
我们大多数道德规范和法律,便是这种行为习惯的产物。
在哈耶克看来,这种通过学习和模仿而形成的遵守规则的行为模式,是一个进化和选择过程的产物,他处在人类的动物本能和理性之间——他超越并制约着我们的本能,但又不是来自理性。
他强调这种处在“本能和理性之间”的能力,乃是因为他认为对文明发展至关重要的“扩展秩序”,就是这种能力和进化选择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类在不断交往中形成了某种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而这种模式有一个群体带来了范围不断扩大的有益影响,它可以是完全不相识的人为了各自的目标而形成相互合作,从而相互获益。
因此他认为扩展秩序最大的益处,便是他为每个人提供了利用自己的知识的有益的制度空间。
而这也是他追求自由主义的重要基石,是令赞成集体主义为目标的人对市场制度十分不安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哈耶克看来,坚
持自由主义,通过扩展秩序,人们完全可以是分立的个人知识得到更有效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不断扩大参与协作的社会成员之间在天赋、技能、趣味上的差异,从而大大促进一个多元化世界的形成。
简而言之,秩序的重要性和价值会随着构成因素的多样性的发展而增加,而更大的秩序又会提高多样性的价值,由此是人类合作秩序的扩展变得无限广阔。
这种制度的另一个奇特作用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再也没有必要像在小团体中那样必须追求统一的目标,他们完全可以互不相识,只根据个人能力和价值引导去安排自己的生活目标。
用大卫·休谟的话说,“为别人提供服务,这无需他怀有真诚的善意”,“即使是坏人,为公益服务也符合他的利益”。
综上所述,哈耶克以“扩展秩序”和“本能和理性之间”的能力等论点为武器,捍卫着资本主义传统的自由思想,深入而多层次的剖析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论证了市场主义秩序的形成和个人自由的关系。
而在反对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时,哈耶克的论证方法是绝妙的,他先是说了财产、自由、公正的起源,提出没有财产的地方亦无公正可言。
接着谈论贸易的古老历史,贸易比国家的产生更早,他是世界居住密度的增加成为可能。
而这些都是为了说明计划经济的不合理性,市场是有悠久历史的,是自发的,不能够人为的干预市场运作。
他提出人们企图干预市场秩序,很少会是人们预想的结果,因为决定这种秩序的,是任何执行这种干预的人都无法知道的许多具体事实。
即使对市场秩序的后果是未知的,我们也不能加强干预,而是应该遵守市场规律,对政府的政策作出相应调整。
再让我们联系现实,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确实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这也只是在一定时期内的政策,由于计划经济效益低下,缺乏活力,结构失衡而使国家陷入困境。
不仅是苏联的计划经济有谬误,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是错误的选择。
这都充分说明了计划经济的不可行性。
归结起来,社会主义的谬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理性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反对私有财产;二是理性社会主义提倡平均主义,反对人与人之间财产的差距;三是理性社会主义赞成对经济进行集中计划和控制。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去思考中国的社会现状,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在实际运作上是与哈耶克所阐述的社会主义是有差异的,中国在其经济结构中添加
了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
而在其他的很多方面,中国与典型的理性社会主义也都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
在这一切因素的影响下,在中国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产生了许多在我们原本的论述中应该只属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包括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官僚腐败等问题。
在我看来,哈耶克的理论体系是值得我们参照的,在他的理论中,关于个体资源的整合完全不需要采用制定统一的方向模式这样的方法,鼓励了个人自由,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
但是如何将哈耶克的理论穿插到中国现有的体系中,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前进的道路上总是有人牺牲的,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为牺牲的一代,我们只能努力做自己认为对的、有价值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