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自负》读书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命的自负》读书报告

哈耶克是一个执着的自由主义者,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用于探索市场文明的运行原理,反对计划经济,而这本书也是其所有思想的一个总结,是集其理论的大成。

从二战期间开始撰写《通往奴役之路》到这本《致命的自负》,哈耶克度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他也有一个十分边缘化的经济学人,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之路,可以总结为他向计划经济发动的一场全面讨伐。而这也是他学术目标的单一性。从另一方面来看,他的学说成分日趋驳杂而精深。如果说他最初的理论基础大体上局限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和少数古典自由主义学说,那么这一基础最后则已变得极为庞杂,除原有的经济学之外,他又从哲学、法学、历史、心理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中汲取证据,形成了一个既繁复但又具有逻辑一贯性的论证体系。这也使得哈耶克变成了一个在本世纪已经不多见的“知识贵族”,也就是形成了知识的统一性,打破了知识体系壁垒分明的界限。这种宏大的认知论视界反映在哈耶克的思想中,便是他从整体上把近代世界作为一种文明——一种以市场秩序为特征的法制文明看待。但是他不断扩大视野,不懈调动各个领域中的知识,唯一的动机就是他始终未变的一种强烈关切,即论证市场秩序的形成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和这种文明受到威胁的原因。可以说他的思想不管涉及什么知识领域,只能是因为它同这一目标有关。

在《致命的自负》一书中,哈耶克一直围绕着“扩展秩序”、“文化进化”、“商品经济”来批判社会主义和理性构建主义,而“扩展秩序”这一概念又是其核心。自启蒙时代以来,人类在自然科学和技术上的运用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哈耶克从这种进步中却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即每个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在对人类的自由不断地形成一种威胁,这是因为他加强了人类在判断自己的理性控制能力上的一种幻觉,即他所说的社会主义者的“致命的自负”。在他看来,一切打算对整个社会实行计划的企图,不管它们是出于何种高尚的动机,都是建立在这种危险的知识自负上。因此和许多人的看法相反,哈耶克一再声明,他和社会主义者的分歧并不是出于意识形态或价值选择的对立,而是由于事实判断上的不同——问题不在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所设定的目标在道德上

是否可取,而是用他所倡导的办法能否达到这些目标?为了证明这种立场的错误,哈耶克提出了“扩展秩序”这一核心概念。

哈耶克认为,人类从早期原始社会休戚与共的小部落,发展成广土众民、和睦相处并形成巨大而复杂交往关系的巨型社会,其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人类中某一部分群体在一个类似于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调节人际关系的规则,它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人类特意计划和追求的结果,而是在无人可与之其后果的情况下,在漫长的岁月中自发进化而形成的。人类早期在不存在国家之前自发出现的贸易、先于理性时代而形成的传统习俗,都证明了文明的成长与其说是由于理性的完善和强大政治国家的建立,倒不如说国家和理性精神的产生是它们的结果。所以哈耶克将人类社会比作一个有机体,其自发的秩序就是其“扩展秩序”的根本。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拓展秩序也是盲目的,自发的。在论证这一观点时,哈耶克用的是生物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其最精彩的一部分当属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进化引出文化进化,两者再进行比较,进而说明文化和文化的传递,几乎不可能受遗传的决定。它们必定是被所有类似的人通过传统而学会的。在这方面,哈耶克与亚当斯密的传统颇为相像。但事实上,他更受惠于阿尔钦安的“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

书中的另一个重要论点则是他所提到的在“本能与理性之间”的一种能力,即一种使我们适应或采纳一种模式的能力,同我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有何种结果得知是极为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把这种能力视之为当然,也可以说是习惯。我们大多数道德规范和法律,便是这种行为习惯的产物。在哈耶克看来,这种通过学习和模仿而形成的遵守规则的行为模式,是一个进化和选择过程的产物,他处在人类的动物本能和理性之间——他超越并制约着我们的本能,但又不是来自理性。他强调这种处在“本能和理性之间”的能力,乃是因为他认为对文明发展至关重要的“扩展秩序”,就是这种能力和进化选择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类在不断交往中形成了某种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而这种模式有一个群体带来了范围不断扩大的有益影响,它可以是完全不相识的人为了各自的目标而形成相互合作,从而相互获益。因此他认为扩展秩序最大的益处,便是他为每个人提供了利用自己的知识的有益的制度空间。而这也是他追求自由主义的重要基石,是令赞成集体主义为目标的人对市场制度十分不安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哈耶克看来,坚

持自由主义,通过扩展秩序,人们完全可以是分立的个人知识得到更有效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不断扩大参与协作的社会成员之间在天赋、技能、趣味上的差异,从而大大促进一个多元化世界的形成。简而言之,秩序的重要性和价值会随着构成因素的多样性的发展而增加,而更大的秩序又会提高多样性的价值,由此是人类合作秩序的扩展变得无限广阔。这种制度的另一个奇特作用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再也没有必要像在小团体中那样必须追求统一的目标,他们完全可以互不相识,只根据个人能力和价值引导去安排自己的生活目标。用大卫·休谟的话说,“为别人提供服务,这无需他怀有真诚的善意”,“即使是坏人,为公益服务也符合他的利益”。

综上所述,哈耶克以“扩展秩序”和“本能和理性之间”的能力等论点为武器,捍卫着资本主义传统的自由思想,深入而多层次的剖析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论证了市场主义秩序的形成和个人自由的关系。而在反对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时,哈耶克的论证方法是绝妙的,他先是说了财产、自由、公正的起源,提出没有财产的地方亦无公正可言。接着谈论贸易的古老历史,贸易比国家的产生更早,他是世界居住密度的增加成为可能。而这些都是为了说明计划经济的不合理性,市场是有悠久历史的,是自发的,不能够人为的干预市场运作。他提出人们企图干预市场秩序,很少会是人们预想的结果,因为决定这种秩序的,是任何执行这种干预的人都无法知道的许多具体事实。即使对市场秩序的后果是未知的,我们也不能加强干预,而是应该遵守市场规律,对政府的政策作出相应调整。

再让我们联系现实,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确实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这也只是在一定时期内的政策,由于计划经济效益低下,缺乏活力,结构失衡而使国家陷入困境。不仅是苏联的计划经济有谬误,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是错误的选择。这都充分说明了计划经济的不可行性。

归结起来,社会主义的谬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理性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反对私有财产;二是理性社会主义提倡平均主义,反对人与人之间财产的差距;三是理性社会主义赞成对经济进行集中计划和控制。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去思考中国的社会现状,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在实际运作上是与哈耶克所阐述的社会主义是有差异的,中国在其经济结构中添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