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

合集下载

“生态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生态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护 岸 受 到 严 重 冲 刷 。 成 护 坡 施 工 经 济 损 失 , FD C合 同 条 造 按 II 件 。 于 不 可 预 见 的 物 质 条 件 但 不 包 括 气 候 条 件 , 此 不 能 获 由 因
得 经 济 索 赔 补 偿 。 方 在 合 同 管 理 过 程 中 变 被 动 为 主 动 , 为 我 认
近年来 。 程组 积极开展 了< 态经济 学> 实践教 学 , 课 生 的 通
过 设 立 课 题 的 形 式 进 行 了理 论 探 讨 , 后 通 过 充 分 利 用 本 地 生 而 态 经 济 资 源 的 实 践 教 学 、 分 利 用 网 络 资 源 和 相关 软 件 的 实 验 充 教 学 、 分参 与课 题 的 研 究 性 实 践 教 学 三 途 径 , 面 实 现 < 态 充 全 生
于我 校 农 业 经 济 管 理 专 业 在 上 世 纪 8 o年 代 < 业 经 济 学 ) 程 农 课
试 验 教 学 研 究 课 题 立 项 . 我 系 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国 家 级 特 色 专 业 是 建 设 体 系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生 态 经 济 学 的教 学 大 纲 进 行 了 充 对 分 的 改进 和 完 善 。 态 经 济学 课 程 实 践 内容 进 行 了科 学 的 设 计 。 生 22 墨 绕 区域 特 色 生 态 经 济 资 源 的 实 践 教 学 . 新 疆 具 有 丰 富 的 生 态 经 济 资 源 , 有 很 强 的 区 域 特 色 。在 具
孔 英: 经济 程 践 学 讨 令 。 生态 学 课 实 教 探
科技 教 育
“ 生态经济学” 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孔 令英
( 河子 大 学 经 济与 管理 学 院 , 石 新疆 石河子

关于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于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于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思考摘要: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开展精品视频公开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农业经济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构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所涉及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为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16-02一、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源起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

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计划建设5 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和2013年分两批开展原有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审遴选工作。

现2 659门国家精品课即使全部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和2015年还有近2 500门课程可以跻身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行列,是高等院校精品课建设面临的重大机遇。

目前,黑龙江高校精品课建设在全国仍处于平均线以下水平,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 659门中,黑龙江省仅有76门,占全国的3%。

特别是在农林经济管理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尚未取得0的突破,农林经济管理类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也处于空白,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优秀农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是江西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在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等方面具备了鲜明特色,是江西省园艺人才培养的基地,多年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教学改革、教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探索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专业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手段,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实践性教学为教学特色,始终保持在江西省“园艺高等教育、园艺科学研究、园艺科技推广、园艺社会服务”的领先地位[3] [4],因此,建设园艺特色专业,培育特色专业都必须站在全球园艺大环境、全国园艺生产的高度来认识,并且还应深化和提高认识,不断提高特色专业建设水平[摘要]依据江西省园艺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我校对园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具有江西地域特色和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组建了省内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平台,打造了一支知识新颖、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探索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园艺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构建了一套符合现代园艺生产要求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完善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在园艺专业办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园艺特色专业产学研结合创新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58-03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

[1] [2]江西省是园艺大省,2011年全省果蔬面积约1791.9万亩,产量1913.2万吨,园艺产业是我省种植业中的第二大产业。

同时,随着江西省生态农业的建设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推出,园艺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协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是江西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在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等方面具备了鲜明特色,是江西省园艺人才培养的基地,多年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教学改革、教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探索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专业建设与发展探析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专业建设与发展探析

济管理是以服务“ 三农” 为特色的学科, 适应于 社会发展的需求, 按照文理知识兼容和专业间 们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通过科研促进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家必然也会加 合理交叉渗透的要求, 应构建一套各类课程之 教学;其次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
对科研 成绩优秀 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程度, 更多的资金 间有机联系、 配置合理、 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 出台相应 的激励 和支持政策 ,
还有待 提高 , 烈的竞争环境对专业建 设提出 实习的有效机制,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统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激 形 了更 高的要求。
分阶段、 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其 完善学校、 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 成分层次、
3投入相 对不足。 、 海南大学还处于 2 1 1 建 生实践实习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实践教学实 次, 改革考试形式, 适当减少记忆性的考试内 设的初期阶段 , 教育部和省政府 的大 力支 效, 虽有 为学生提供综合性、 设计性、 创造性比较强 容, 增加开放综合性考试内容, 注重采取形式 持, 由于海 南的经 济实力 有限 , 可能对 本 的实践环境, 但 不 再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 多样的考 试方式来 测评 学生的能力与水平 。 专业 的所有需求 都照顾 的面面俱 到, 他重 应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 次, 与其 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组合 点大学相 比, 软硬件 上还 有不小差 距 , 在 因此 力。 我 们要在 现有 条件 的基 础上 使专业 档次达 到

加 强农林专业建设 的必要性
融合 日益明显 ,边 缘学科和 交叉学 科不 断出 ( ) 二 面向市场。 在专业建设过程 中不能忽 于 2 1 年 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 ,教育 部和 海 00 现 。 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为例, 该专业的内涵 视对 市场的了解, 通过对 毕业生和相关企业 的 南省都拨付相应的资金来支持学科建 设, 再加

海南大学国家级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学生工作的思考

海南大学国家级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学生工作的思考
分 类号 G6 7 4
Th u h s a o t S u e tAf is o rc l r lEc n mis a d M a a e n o g t b u t d n f r f Ag iu t a o o c n n g me t a u
Sp c a t f Na i n l Le e t Ha na e ily o to a v l a i n Uni e st v r iy
熊玉 阁 段捷 频 罗 邻球 。 )
( 1海 南大 学经济与 管理 学院 海 南海 口 5 0 2 : 7 2 8 2 海南 大学政 治与公其 管理 学院 海 南海 口 5 0 2 : 7 2 8
3 海 南 大 学 就 业 指 导 中心 海 南 海 口 5 0 2 ) 7 2 8
t :e h ss o aey d c t n a e r p a nn ud n e t n n e s d n s m po a ii o mp a i n s ft e u ai ;c r e ln ig g ia c o e ha c t e t’e ly b ly;e h ss o u t mp a i
摘 要 探索 农 林 经 济 管理 专 业 学 生 T作 的思 路 和 方法 .认 为 做好 农林 经 济 与 管 理 专业 学生 工 作 .需 要把 握 以 下环 节 :重视 安 全 教 育 ;积 极 进 行 职业 规 划 引 导 ,加 强 就 业 指 导 .提 升 就 业 能 力 :重视 学 生 干 部 培 养 .发 挥 学
2 S h o f P l is P lc c o l o oi c ubi Ad n srto ,Han n Un v riy Ha k u t mi itain ia ie st, io ,Han n 5 0 2 ; i a 7 2 8

2021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

2021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

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乡村振兴单选题01.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中央哪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A)A.党的十八大B.党的十九大C.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2.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B)开发放在首要位置。

A.劳动力B.技术人才C.高层次人才D.人力资本3.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B)是重点。

A.生活富裕B.产业兴旺C.生态宜居D.乡风文明4.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A)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Λ.根本B.核心C.关键D突出05.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做到“(B)个不摘”。

A.B.四C.五D.六06.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组织基础是(C)A.利益相关B.关系相融C.阶层相近D.地域相近0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都提出20字的总要求,其中一个要求未曾改变,它是(A)。

A.生产发展B.村容整洁C.生活富裕D.乡风文明E.治理有效08.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 (B),倡导科学文明生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A.思想水平B.文化素养C.精神风貌D.责任意识09.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三公开”制度中的“三公开”指的是(A)。

A.党务、村务、财务B.党务法务村务C.法务财务村务D.党务财务法务10.确保(D)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A.政府B.领导干部C.政治建设D.党1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全面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建立以(B)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A.天然林B.国家公园C.自然保护地D.生物多样性12.促进城乡要素顺畅流动,要坚持(A)。

A.城乡融合发展B.粗放型的发展方式C.重工轻农13.乡村振兴,就是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A)、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培养会技术,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探讨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前言现在农林经济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完善,但是农林经济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需要我们从根本上了解农林经济管理的问题所在,根据国家对农林经济制定的法规和政策,不断的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农林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提高。

2 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强国,农林经济管理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农林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的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国在农业发展在不断加强和提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和农业强国相比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分析发现我国的农林业种植土地面积比较广阔,但是分布比较分散,而且农业种植缺少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农民在工作时还是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很多新型的农业机械设备由于农业地区比较落后不能够有效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另外,我国很大部分的农村人员都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大量的农田荒废。

这样的结果导致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增大,对城市和农村建设都有很大的影响。

提高农村经济的管理,根据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解决农村人口生活压力大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的重要问题。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农林技术中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加快了农林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高了农林经济的技术水平。

时代的不断进步,各种专业知识也在融合,农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渗透,单一知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体系建设。

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林技术的发展,才能满足农林经济体系的发展建设。

3 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3.1 农林企业的保障力度不够农林企业的发展和环境和制度有很大的关系,环境因素会直接导致农林企业的经济损失。

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5 9
职 业 教 育
案例研究
教 育 规 律 和人 才 成 长 规 律 , 根 据 职业 活动 的 内容 、 程建设 力度 , 重点抓 好精 品课程 、 优 质 课 程 的 建
环境 和过程 , 改革人才 培养 模式 , 做到学思结合 、 设规 划 ,颁 发 和 出台了 《 信 阳农 专课 程建设 规
出台《 信阳农专专业建设规划》 、 《 信阳农专特色专 技 术 综 合 4 个 省 级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示 范 性 实训 基 地
业建设规划》 等 文件 , 有 力 地 推进 了专 业建 设 。 通 过 着 力 建 设 品牌 和特 色 专 业 , 带 动 形 成 优 势 专 业 集 群 。学 校 首 先 选 择 一 批 基 础 条 件 好 、 特 色鲜 明 、 办学水 平和 就业率 高 、 工 学 结 合 优 势 显 著 并 且 在 省 内有 较 大 影 响 和 知 名 度 的优 势 专 业
优 我新 ” 的专 业 。进 行 特 色 专业 建设 , 有 利 于 培 育 学 类 、 食 品科 学 与 工 程 类 、 农 业经济 管理类 、 工 商 高 等 职 业 院校 自己 的 专 业 亮 点 和专 业 优 势 , 以自 管 理类 等专 业 门类 。目前 , 学校 已形 成 以茶 叶 生 产 水 产养殖 技术 、 畜牧兽 医 、 园 艺 技 术 等 己 的亮 点 、 优势提升专业竞争力 , 通 过以点带 面 , 加工技术 、 实行 整体优化 , 打造 学校 品牌 , 更 好 地 为 地 方 经 特 色 优 势 专 业 为 主干 的多 学 科 专 业 协 调 发 展 的 专
专 业集 群
工 技 术 等 8个 专 业 获 批 为省 级 示 范 专 业 、教 学 改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探究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探究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探究摘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和优化的关键环节。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力建设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

系统分析了农学专业课程体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意见。

关键词:农学专业;新农科;课程体系农学专业是我国农业院校设置最早、最普遍,且发展最为完整的主体专业。

几十年来,农学专业为我国农业科学、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了大批优秀农业科学人才。

为了不断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学专业始终不断地修订革新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措施。

尽管原有的教学计划始终是体现计划经济规律和特性,培养高级农业科学技术专门人才的模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培养现代化农业科技人才的要求。

因此,开展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

1.课程体系重理论弱实践目前农学专业还是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主要是以经典的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及其相关的课程为主,很少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类的课程;实践教学以室内验证性实验和田间劳动课为主,很少涉及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或实习;研究性、探索性、讨论式和双语教学以及基于互联网自主性学习课程涉及较少。

总体来看,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设置偏重学科化,实践课程体系缺乏特色等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

新农科注重人才个性化发展,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贯通,人文精神和科学知识交互培养。

现行的农学专业课程中,信息技术、工程技术、营养健康、文史哲类课程供给不足或缺乏,不利于高质量农业人才培养的结构调整。

课程结构需要改造、课程供给结构和种类需要提升、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比例需要更加合理、文史哲类课程提升农学专业人才人文素养的认识需要提高。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存在一定问题[1]。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农学专业这一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而言,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论文范例8篇)-经济管理学论文-管理学论文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论文范例8篇)-经济管理学论文-管理学论文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论文范例8篇)-经济管理学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此期间农林经济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下面是搜索整理的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8篇,欢迎借鉴参考。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第一篇:新时期我国农林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出路摘要:农林经济管理是管理学、经济学和农林学的综合性管理内容, 农林经济管理, 有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农民经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完善, 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我们必须从本质上探讨了解农林经济管理问题, 结合国家对于农林经济制定的法规与政策, 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才能够确保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此基础上, 简要阐述新时期我国农林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希冀有效促进农林经济管理工作可持续, 延展与创新优化管理内容, 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林经济; 问题; 发展;我国是农业强国, 农林经济管理也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农民工经济发展影响着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进程, 近几年我国农业发展不断加强与提高,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与农业强国比较, 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分析问题主要原因在于, 当前我国农林业种植土地面积虽然广阔。

但是却分布分散, 农业种植缺少现代化种植技术, 农民只是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 难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大部分新型农机设施应为农村地区较为偏远落后, 难以有效应用, 也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部分农村人民选择进城务工, 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加, 而农村人口数量却持续减少, 导致大量的农田出现荒废现象, 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农村和城市间的收入差距也逐步增大, 严重影响着城市与农村建设。

为了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解决当前经济管理现状, 是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新农科”框架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路径研究——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

“新农科”框架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路径研究——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

2023年11月第26卷第21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Nov.,2023Vol.26,No.21构建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产学研教学,发挥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作用,通过了解企业实际需要技能来培养学生,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与企业岗位契合度,向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5]。

主要参考文献[1]张洋.基于“1+X”制度的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1(9):219-220.[2]潘妲,高冲.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税法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财会学习,2020(29):155-156.[3]郑晓婧.“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 践[J].财会学习,2021(21):161-163.[4]钟炎君.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财会学习, 2020(27):176-177.[5]程岩,刘宏伟,李哲宁.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2(8):99-101.“新农科”框架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路径研究——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孙一力,刘 霞(潍坊科技学院,山东 寿光 262700)[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林学科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机遇。

高等院校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潍坊科技学院“新农科”资源为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本文通过对潍坊科技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各年级大学生进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该专业学生的群体特征、专业认知、对新农科建设的态度以及就业意愿等,提出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注重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及实习实践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产学研用合作等合理化建议,为建设学生满意、社会欢迎的“新农科”专业群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认知;实践成效;人才培养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21.066[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1-0230-041 研究情况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林学科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机遇。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与思考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与思考
经 济 需 要 的 应 用 型 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复 合 人
才。既了解相关农林科学知识 , 又兼 具农 业 经 济 学 和 农 业 企 业 管 理 学 科 的 基 础 理 论, 掌握农 、 林 业 经 济 管 理 的 基 本 方 法 和
技能 。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 国家高等教育
发 展 中设 立 较 早 的专 业 ,为 国 家 和农 业 、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输 送 了 大量 人 才 。 同 时 。 也
业 实践 教 学改 革 。 [ 关键 词 】 农 林 经 济 管理 专 业 ; 课程设 置; 调查 ; 改革
[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0
【 文献 标识码 ] A
寝1 青岛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 置
本 科 教 育 是 高 等 教 育 的基 础 , 教学是
高 校 的 中心 工作 , 而 课 程 设 置 又 是 教 学 工
科 教 园地
份, 其 中 有效 问 卷 2 6 4份 , 问卷有效率为 9 8 %。由于 各 个 年 级 学
生人数与 回收的有效问卷数量差 异较大 。 因此采用人 数 占班级
总 人 数 的 比例 作 为 分 析 的数 据 。
2 . 1 课 程 设 置 认 知 度 调 查
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 开设 的专 业课 。 1 . 1 . 2 选 修课 。选修课 共包括两个 层次 : 第一层 次是专业选 修
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1 . 1 课 程设 置 类 别
从 表 1可 以 看 出 . 青 岛农 业 大 学 农 林 经 济 管 理 专 业 本 科 生
1 农 林经 济管 理专业本 科 课程的 设置现 状
根据 2 o o 7年 ,农 林 经 济 管 理 专 业 的课 程设 置 与 学 分 分 布 情 况 ,如 表 1

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中锤炼专业特色——创建“园林”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实践与思考

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中锤炼专业特色——创建“园林”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实践与思考

【 关键词】特色专业 区域 经济 创建 服务
基金 项 目: 康 学 院教 学改 革 研 究重 点 项 目( O 54 。 安 j 1 1 ) g
在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和全球化 的大趋 势之下 ,新建地方本科 院校走 特色发展 和差异发 展之路 ,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 的 共识 。特色专业建设作 为大学 办学 特色中最主要 的特色构成单 元 之一 ,正在为各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 院校 以前所 未 有 的力度大力实践和探索 。2 0 年教育部下发 了《 08 关于加强“ 质
不断提升 , 不断丰 富和不断发展 的 , 具有与时俱进 的时代性 和开
拓性 , 人优我新”_ 即“ l j 。 ( ) 能不能” 2“ 的问题 : 首先 , 特色不是一流 大学的专利 , 凡是

流大学 , 由于其具有一 流的办学 理念 、 一流 的师 资队伍 、 一流
2 1 年 1 期 0 1 1
具 备如 下几 个特性。一是独特性 , 指专业特色是有 鲜明个性 的,
具有 明显有别于 同类专业 的办学风格 , 人无我有” 即“ 。二是优质 性 , 专业特色对 优化人才培 养过程 , 指 提高教 学质量作 用大 , 效
果 明显 , 具有杰 出性 , 人有我优” 即“ 。三是创新性 , 指专 业特色是
向。安康学院地处秦巴腹地 , 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9 3年开办林 18 学专业 ,9 9年开办园林专科专业 ,0 7年开办 园林本 科专业 。 19 20
在 多年 的办学历程 中 , 秉承 “ 服务三农 、 服务 区域经济建设 ” 办学
宗 旨, 专业特色逐步显现和形成 :
20 09年 1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被学校批 准为校级重 月 “

农林经济管理所属一级学科

农林经济管理所属一级学科

农林经济管理所属一级学科
农林经济管理是一门涉及农业、林业和农村经济管理的学科领域,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

该学科主要研究农业、林业和农村经济系统的组织、管理和发展。

它涉及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金融、农业政策与法规、林业资源管理、农村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农业、林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学生将学习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业政策分析等课程。

通过学习农林经济管理,学生可以了解农业、林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掌握农业、林业和农村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农业、林业和农村经济问题的能力。

该学科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对粮食安全、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加,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它为政府、农业企业、农民组织和国际组织等提供了决策支持和管理咨询,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色引领的经济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特色引领的经济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特色引领的经济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摘要:特色专业建设是发挥办学优势,推进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需要。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突出流通经济研究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为指导,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特色专业;流通经济;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238-02引言长期以来,我国财经类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着趋同性严重、同类专业缺乏区分性特征和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的弊端。

这种“千校一面”的现象一方面难以满足社会上特定行业和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就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

因此,在财经类院校的专业建设中,必须以特色作为引领,围绕特色来建设专业、培养人才。

北京物资学院是原物资部唯一的一所高校,在流通领域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和研究优势。

该校经济学专业从这一传统优势出发,通过与北京市同类院校进行对比,确立了培养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008年10月,该校经济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在特色专业建设的四年时间里,我们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关于“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相关文件,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

①特色专业是通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专业围绕流通经济的研究特色开展专业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明确特色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要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其前提是要对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条件有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第30卷增刊V01.30Suppl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 nal of G m ngr a U ni ver s i t y(P hi l osophy and Social Sci e nce)2008年9月S e pt.,2008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苏初旺,罗建举,徐峰,李宁,彭琼(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市南宁530005)[摘要】广西大学林学院未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特色专业建设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果。

通过创建“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特色课程以满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认真抓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根据地方特色,组织教师编写特色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质量监控、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项目、改革教学实习方式强化实践性教学。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关键词】专业建设;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182(2008)增一0090-02一、引言为促进高校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强化实践教学,帮助学校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分5批在高等学校立项建设3000个左右的特色专业建设点。

我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抓住这一契机,围绕社会需求、结合广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科学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深入改革教学内容、努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办出了优势和特色,2007年8月获区优质专业,最近又通过了自治区专家的评审,有望成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在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谈谈我们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二、对特色专业建设内涵的理解(一)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二)版面规划及风格。

板面的布局,除了会熟练使用网页制作软件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美学基础。

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界定探析

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界定探析

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界定探析作者:孙培立概要:海洋是沿海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基地,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

但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矛盾突出。

海洋在接替和补充陆地空间及资源不足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农业科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专业代码:120301;主干学科: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主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二五”期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秉承专业建设面向未来,凝炼特色,打造精品专业的建设理念,深入探索研究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的界定及作用,目的就是明确专业建设方向,深化课程改革,突出蓝色课程地位,发挥蓝色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

蓝色课程的建设完善,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专业定位目标,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有竞争力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蓝色课程的界定界定蓝色课程的目的就是加强其建设,突出其地位和发挥其作用。

在自然界中,颜色是通过人们的眼、脑和其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光的各种现象,如红色、橙色、桃红色、绿色、蓝色,紫色、和黄色等,或使生物、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颜色具有三个特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蓝色,光或颜料的三原色之一,这种颜色有很多种,有天蓝、湖蓝、宝蓝、粉蓝、冰蓝、碧蓝等,或蔚蓝、湛蓝、深蓝等等。

天蓝色代表宁静、清新、自由,是很多人喜欢的颜色,是安抚色,一看到就让人的心情感到放松;湖蓝色,海的颜色,代表忧郁、深邃、冷淡;宝石蓝,为最深也最亮的蓝色,也叫海军蓝,代表冷静、智慧等。

蓝色为极端的冷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

把海洋大学,把海洋大学的某个专业,把海洋大学的某个专业的课程和蓝色联系起来,需要一定理论依据和智慧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必然要改革创新。

本文阐述了特色专业的内涵,结合重点农业大学建设国家特色专业实际,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以及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建设途径。

关键词: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本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础。

专业特色是质量与创新的生命线,加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

一、深刻理解特色专业的建设内涵特色专业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

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

特色专业是一所高校所有文化要素汇聚提升的体现,是一所高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

建设特色专业,是高校在新形势下获得持续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质量工程”建设文件指出,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要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教材建设,切实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主要建设原则是:强化优势,突出特色。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关键,充分体现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改革创新,提高效益。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专业建设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办学效益,与相关行业领域紧密结合,探索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专门人才;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强化专业建设实践成果积累和有效经验总结,主动宣传推广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以改革精神积极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历史底蕴较深厚,可追溯至1904年湖北农务学堂开设的财政、理财等课程,迄今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

1981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1986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点,1998年设立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批准为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

现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人。

特色专业立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特色专业建设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及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

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WTO框架下用人单位的需求。

当前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实际应用型转变,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侧重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型向涉农中小企业管理型转变。

总之,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服务三农为特色,与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形势相适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掌握农业科技发展的经营管理高级人才。

2.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方向、进程和绩效。

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构建了“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突出社会责任与创新能力培养,开展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进行课程重组、整合优化,建立了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专业特色课模块、通识教育课模块、前沿与特色课模块等“六大教学模块”。

在基础课中,增加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学时和难度;专业课中,对重复、脱节教学内容调减优化;实践教学中,新增创新学分,对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独立设课,单独考核;专业特色课模块中,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增加选修门类,拓宽选修课范围;通识教育课模块中,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2个学分农业科学和素质教育方面课程;前沿与特色课模块中,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及教师科研成果,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讲座,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与前沿,突出专业前沿与特色,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管理理论发展、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等前沿与特色课程。

体现“三个强化”:强化农、经、管知识复合,文理渗透,拓宽知识面;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增设创新学分;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情感、兴农责任、强农使命。

与此适应,推进以10多门国家、省和校精品课程“三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推进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灵活运用情景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了师生“知行苑”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3.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点,遵循实验实践教学特点和规律,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系统优化、整合集成”要求和阶段递进原则,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系统性,注重实验教学层次性和模块化,注重实验内容新颖性,注重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科学性,突出基础性、提高性、综合设计性“三层次”,建立了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模块“四大实验教学模块”,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高标准建设了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合作共建了6个功能实验室,为实验课程开设提供条件支撑。

以“感知见习—认知实习—实训体验”为路径,构建以见习为主的感知实践、以社会经济调查为主的课程实践、以管理模拟及企业实训为主的角色实践“三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有1个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35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教师科研课题,积极开展经常性学术讲座,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科研课题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立项资助、实验教学中心条件支撑,培植学生创新成果。

4.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才有坚实基础和生命力。

先后实施了“青年教师八个一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教师队伍学缘、年龄、职称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科学研究项目建设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梯队,培养了科研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

通过对重大问题研究和探索,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和运用得到内化升华,拓展了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理解的良好效果。

科研项目作为本科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

学生毕业论文选题80%以上来自于科研课题,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整体水平与质量显著提高,近几年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获奖率40%以上。

高职教师100%为本科生开课,鼓励开设学科或专业主干课程,创建精品课程、“双百”课程(百门实践课、百门科研成果案例课),主编课程教材。

专业建设责任人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促成学科专业良性循环发展重要协调者。

通过其领导的专业团队,把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引领专业在国内同行中占据重要位置。

专业责任人应在教学科研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熟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学科专业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深切体会,有能力站在更高水平上驾驭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优势引导并转化为专业建设重要资源。

5.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尽快融入社会是提高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通过请校外知名人士做报告,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等,增强学生与社会联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特色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将国际化教育融入课程、专业实习实践中,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国际化教育机制,通过联合培养、互认学分、选送学生、聘请教授等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国际化教育中受益。

与山东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设立了国际教育实习学分,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完成学业。

三、特色专业建设实践的思考1.建设方向明确。

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应突出地域特色、突出农林特色和突出人才培养“复合式、应用型与国际化”特色具体设想,围绕社会需求、区域需求,在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多做文章。

2.建设定位准确。

面对现代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新要求,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和改革以及学生的就业去向必须有准确定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知识结构须与农业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一致,符合国家农业发展对人才要求。

3.狠抓关键环节。

在确定特色专业的建设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软硬件条件后,关键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这些软硬件条件综合运用效果,也直接决定特色专业建设成败。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今后将从提高对建设特色专业重要性认识,发挥学院一级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学科与专业建设之间关系,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联系,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通过创建特色专业,增强专业生命力和竞争力,以特色专业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建设与发展,整体上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1]李崇光,关桓达. 农林经济管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高等农业教育,2008,11,11:40-42.[2]教育部. 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3]王厚俊,徐妍.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对策探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0,2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