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水痘应急预案(最新)

合集下载

水痘应急预案(通用4篇)

水痘应急预案(通用4篇)

水痘应急预案(通用4篇)水痘应急预案一:学校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标:保障学校师生健康,迅速控制水痘疫情,减少传播范围。

二、应急响应流程:1. 预防宣传:学校定期开展水痘预防宣传工作,教育师生增加防护意识。

2. 监测疫情:学校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情况,如发现水痘病例,应立即通报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

3. 隔离控制:对病例进行隔离,并通知家长及时带回家治疗,以避免传播。

4. 整理数据:对病例进行统计,包括患病人数、年级、班级等,以便后续控制措施的制定。

5. 清洁消毒:对病例密切接触的区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包括教室、宿舍、卫生间等。

6. 通知家长: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向家长发出通知,告知疫情情况和预防措施,同时要求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

7. 请假管理:对病例密切接触者,可以主动请假,并就医确认是否患病,确保学校环境清洁。

8. 校园封控:如疫情蔓延,学校可以暂停课程,封控校园,进行全面消毒和清洁。

9. 配合疫情调查:学校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和溯源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和协助。

10. 恢复课程:当水痘疫情得到控制后,学校要及时安排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安全后恢复正常教学。

三、应急预案宣传:学校要向全体师生发布应急预案,加强师生的应急意识和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师生了解应对流程和操作要点。

四、应急预案监督:学校应建立应急预案监督机制,定期检查预案是否完善有效,对预案操作流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及时改进。

水痘应急预案二:家庭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标:保护患有水痘的成员的健康,减少疾病传播给其他家庭成员。

二、应急响应流程:1. 隔离患者:对患有水痘的成员进行隔离,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其安排在单独的房间,并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接触。

2. 加强卫生措施:提醒患者及其他家庭成员勤洗手、勤通风,保持卫生环境清洁。

患者应使用独立的毛巾和洗漱用具。

3. 个人防护措施:其他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患者的接触,并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措施。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三篇)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三篇)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一、水痘的简介和传播途径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全身不适等。

水痘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等可以使病毒悬浮在空气中,当其他人吸入含有病毒的空气,也会感染水痘。

二、水痘的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宣传水痘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提醒家长及时就医,确诊水痘的儿童应停课治疗,直至病愈。

2.保持密闭通风:保持教室、活动场地等空间的良好通风,定期开窗,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病毒悬浮在空气中的时间。

3.加强个人卫生: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摸口等。

4.消毒杀菌:定期对幼儿园的公共设施和用具进行消毒杀菌,特别是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课桌、门把手等。

5.病患的隔离:发现有儿童发热、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立即将病患孩子隔离,通知家长立即就医。

三、水痘的应急预案1.疫情监测:幼儿园每日对儿童的体温进行监测,如发现有儿童发热、出现皮疹等症状,立即通知家长,并请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医。

2.隔离措施:幼儿园在发现疑似水痘病例后,立即将患儿隔离,确诊后进行登记,并通知其他家长关于水痘的情况和预防措施。

3.加强卫生消毒:在确诊水痘病例后,幼儿园应立即对患儿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玩具、课桌、门把手等。

4.家长沟通:幼儿园应及时与其他家长进行沟通,提醒他们加强个人卫生和水痘的预防,同时告知家长病患孩子的情况和幼儿园采取的措施。

5.停课治疗:对于确诊水痘的患儿,幼儿园应要求家长停课治疗,直至病愈复学。

6.疫情报告:幼儿园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水痘疫情,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防控工作。

7.应急演练:幼儿园应定期进行水痘应急演练,提高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并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四、教师家长防水痘保健指导1.教师:教师应定期监测自身的健康情况,如有发热、出现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停课就医,积极配合幼儿园的疫情防控措施。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三篇)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三篇)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一、水痘疫情简介水痘,又称麻疹风疹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水痘潜伏期为10-21天,通常由发热开始,随后出现皮疹,皮疹由红斑、丘疹、水疱组成,可能伴有轻度发痒。

水痘一般是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在一周内痊愈。

然而,水痘在年幼儿童中较为常见,因此对于幼儿园来说,应建立完善的水痘防控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二、水痘预防措施1.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幼儿园的课程,对孩子进行水痘的预防知识普及,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与患者亲密接触等。

2. 教师、保育员健康状况监测:幼儿园要求教师、保育员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排除患者或疑似患者,避免教职工成为水痘传播的源头。

3.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幼儿健康档案,记录每位幼儿的疫苗接种情况、水痘接触史等信息,并定期检查更新。

4. 环境卫生保障:幼儿园要保持室内外的环境清洁,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定期对幼儿园设施设备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5. 病患管理:一旦发现有幼儿被确诊为水痘患者,及时隔离患儿,通知家长接回孩子,并报告给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和统计。

三、水痘应急预案1. 医疗急救措施1.1. 发热护理:对出现发热症状的幼儿,及时测量体温,必要时进行退烧处理。

如体温超过39℃,应立即通知家长,让其尽快接回幼儿。

1.2. 皮疹护理:对出现水痘皮疹的幼儿,要避免抓挠,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可使用适当的护肤品,如生理盐水、痱子粉等进行局部护理。

1.3. 幼儿健康观察:对患有水痘的幼儿要进行定期观察,注意其病情的变化,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病情进展。

2. 幼儿园内部管理2.1. 严格落实家长接送制度:要求家长在每天接送时,仔细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幼儿园,同时请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2.2. 通知家长:一旦发现有幼儿确诊为水痘,要立即通知其家长,并告知相关的防控措施和处理方式。

发现水痘应急预案

发现水痘应急预案

一、前言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其传染性较强,尤其在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一旦出现水痘病例,极易引起疫情扩散。

为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幼儿园园长副组长:幼儿园副园长组员:幼儿园各科室负责人、班主任、校医、保健员等2. 成立水痘防控工作小组组长:园长副组长:副园长组员:校医、保健员、班主任、保育员等三、应急预案措施1. 患者发现与报告(1)教职工、家长及幼儿发现疑似水痘病例时,应及时向幼儿园报告。

(2)幼儿园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疑似病例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

2. 疫情调查与处理(1)幼儿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开展疫情调查,了解病例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班级、密切接触者等。

(2)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并跟踪病情进展。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如有发热、皮疹等症状,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

3.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家长对水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观察。

(3)加强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4)暂停幼儿园内的集体活动,减少师生间的接触。

(5)鼓励师生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4. 疫情解除(1)病例治愈或隔离期满,经医疗机构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返校。

(2)幼儿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疫情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实施与监督1. 幼儿园各科室、班级负责人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 幼儿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教职工、家长及幼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水痘防控工作,共同维护幼儿园的和谐稳定。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幼儿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幼儿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修订。

幼儿园水痘应急预案

幼儿园水痘应急预案

一、背景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水痘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幼儿园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水痘疫情的应急处置和防控工作。

组长:园长副组长:分管卫生保健的副园长、校医组员:各班班主任、保育员、食堂管理员等2. 设立水痘疫情报告小组,负责及时、准确地报告水痘疫情。

组长:校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组员:保育员、食堂管理员等三、防控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宣传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水痘的预防知识,提高家长对水痘的认识。

(2)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等。

2.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理(1)早发现:教师和保育员要密切关注幼儿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报告校医。

(2)早报告:校医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园长和上级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早隔离:疑似病例被隔离后,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隔离观察。

(4)早治疗:患病幼儿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隔离。

(5)早处理:患者离园后,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确保病毒得到有效杀灭。

3. 加强日常管理(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通风换气。

(2)定期对公共设施、玩具等进行消毒。

(3)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幼儿饮食卫生。

四、应急处置1. 疫情初期(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3)开展全面消毒,确保病毒得到有效杀灭。

2. 疫情中期(1)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

(2)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

3. 疫情后期(1)加强康复幼儿的关怀,确保其身心健康。

幼儿园水痘应急预案

幼儿园水痘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副园长、校医、各班班主任、保育员等担任成员。

2. 小组职责:(1)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幼儿园水痘防控工作;(2)组织协调各部门、各班级开展水痘防控宣传教育;(3)负责对疑似水痘病例进行排查、隔离和治疗;(4)负责对幼儿园环境进行消毒处理;(5)负责向上级教育、卫生部门报告水痘疫情。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向师生宣传水痘防控知识,提高师生对水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每天对幼儿进行晨检,发现疑似水痘病例,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3. 做好因病缺勤登记:发现幼儿因病缺勤,及时了解病因,对疑似水痘病例进行隔离。

4.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通风、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5. 控制聚集性活动:在疫情高发期间,暂停或减少幼儿园内的集体活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四、应急处置1. 疑似病例处置:(1)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2)通知校医进行初步诊断,如有必要,将患者送往医院;(3)通知家长配合做好隔离工作,并告知家长水痘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2. 确诊病例处置:(1)确诊患者隔离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2)通知家长配合做好隔离工作,并告知家长水痘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如出现疑似症状,立即隔离并送往医院。

3. 疫情报告:(1)按照上级教育、卫生部门的要求,及时报告水痘疫情;(2)做好疫情跟踪,密切关注疫情动态,确保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五、后期处理1. 患者康复后,需带病历或医院的复学证明到园卫生保健室进行健康评估,确认无传染风险后方可复学。

2. 加强对幼儿园环境的消毒处理,确保幼儿园环境安全。

3. 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水痘应急预案,提高幼儿园水痘防控能力。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幼儿园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水痘应急演练预案

水痘应急演练预案

一、目的和意义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在幼儿园的传播,提高全体教职工对水痘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师幼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内发生水痘疫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水痘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水痘疫情应急处置小组,具体负责以下工作:(1)疫情监测:负责每日对师幼健康情况进行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

(2)隔离观察:负责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保疫情不扩散。

(3)消毒处理:负责对病患所在班级、卫生间、教室等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4)信息报告:负责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信息。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发现(1)班主任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通知保健医生。

(2)保健医生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如确诊为水痘,立即上报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 隔离观察(1)对确诊为水痘的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隔离期间不得与其他人员接触。

(2)通知家长将患儿带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家长隔离观察时间。

3. 消毒处理(1)对病患所在班级、卫生间、教室等场所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2)消毒工作由消毒处理小组负责,使用专业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4. 信息报告(1)将疫情信息及时上报上级卫生部门和疾控中心。

(2)向家长通报疫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5. 联防联控(1)加强与上级卫生部门和疾控中心的沟通,了解疫情动态。

(2)与周边幼儿园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应对疫情。

五、应急演练1. 演练目的:检验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模拟水痘疫情发生,从疫情发现、隔离观察、消毒处理、信息报告等方面进行演练。

3. 演练步骤:(1)宣布演练开始,启动应急预案。

(2)发现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

(3)确诊为水痘,立即上报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4)对病患进行隔离观察,消毒处理病患所在场所。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范本一、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背景水痘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易于在人群中传播。

针对幼儿园中出现水痘疫情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保护幼儿园的师生和家长,并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二、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1. 及时响应:一旦发现水痘疫情,幼儿园应立即采取行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2. 隔离措施:对于已经感染水痘的幼儿,需要立即进行隔离,并且及时通知家长。

同时,对于其他幼儿进行观察,确保病毒不会进一步传播。

3. 信息共享:及时将疾病信息告知园区内其他老师及员工,帮助他们识别症状并采取必要措施。

4. 疫情报告:幼儿园应及时向卫生和疾病预防监督机构报告疫情,并按要求采取必要的措施。

5. 疫苗接种:鼓励幼儿园师生接种水痘疫苗,以减少疫情爆发的风险。

6. 家校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通知他们有关疫情的信息,并提供相关建议。

三、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1. 疾病识别和报告(1)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可能的水痘症状,如发热、发疹、瘙痒等。

(2)一旦发现幼儿出现水痘症状,教师应立即将情况报告给园长和相关领导。

(3)园长和相关领导应立即通知卫生和疾病预防监督机构,并按要求采取必要措施。

2. 隔离措施和观察(1)已经感染水痘的幼儿应立即进行隔离,隔离期通常为7-10天。

(2)隔离区域应有足够的空间和通风条件,并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3)其他幼儿和教师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通知园长和相关领导。

3. 家校沟通和家长参与(1)一旦发现幼儿感染水痘,幼儿园应立即通知家长,并提供相关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建议。

(2)教师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及时报告幼儿的身体状况,并协调隔离措施和学习安排。

(3)幼儿园应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帮助家长识别水痘症状,并进行预防措施。

4. 清洁和消毒(1)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室、床铺、玩具等常用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确保病毒不会进一步传播。

幼儿水痘的应急预案

幼儿水痘的应急预案

一、前言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园长副组长:园医、班主任组员:全体教职工2. 各班级设立水痘防控小组组长:班主任副组长:保育员、任课教师组员:全体幼儿家长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水痘预防知识讲座,提高师生的防病意识。

(2)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水痘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措施。

2. 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1)每日对幼儿进行晨检、午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观察。

(2)对因病缺勤的幼儿进行电话询问,了解病情。

3. 加强卫生管理(1)定期对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

(2)加强幼儿的个人卫生教育,养成勤洗手、不乱摸脸、不共用个人物品等良好习惯。

4. 控制密切接触者(1)对水痘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四、应急处理1. 疑似病例处理(1)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通知家长带幼儿去医院就诊。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2. 确诊病例处理(1)确诊水痘病例,立即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3. 教室消毒(1)患者离校后,对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2)使用高效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五、信息报告1. 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上级卫生部门。

2. 确诊病例,按规定时间上报,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六、总结与改进1. 定期总结水痘防控工作,查找不足,改进措施。

2. 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提高防控水痘的能力。

3. 关注疫情动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幼儿园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水痘应急预案及演练

水痘应急预案及演练

一、引言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水痘传染性强,易于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生活环境中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演练方案。

二、应急预案1. 组织领导成立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水痘疫情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2.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提高师生对水痘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2)落实晨检制度:每日进行晨检,发现疑似水痘病例,立即隔离观察。

(3)加强消毒工作: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开展疫苗接种:鼓励师生接种水痘疫苗,提高免疫力。

3. 疫情处置(1)发现疑似病例:发现疑似水痘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

(2)确诊病例:确诊为水痘病例后,通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以下措施:a.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直至水痘结痂为止。

b. 对患者所在班级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c.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如出现症状,立即隔离治疗。

4. 信息报告(1)校内报告: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

(2)校外报告:确诊为水痘病例,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三、演练方案1. 演练目的通过演练,检验水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师生应对水痘疫情的能力。

2. 演练内容(1)发现疑似病例:模拟教师在教室发现一名疑似水痘病例,立即向保健医报告。

(2)隔离观察:保健医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判断为疑似病例,将其带至隔离室观察。

(3)通知家长:保健医通知家长,告知患者病情及隔离情况。

(4)消毒处理: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信息报告:学校领导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

3. 演练步骤(1)准备阶段:制定演练方案,召开演练动员大会,明确演练流程。

(2)实施阶段:按照演练方案进行模拟演练,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

(3)总结阶段: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三篇)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三篇)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一、水痘疫情预警1. 监测幼儿园内水痘的发生情况,关注病例数量和传播速度。

2. 向幼儿园工作人员提供及时疫情报告,确保他们了解水痘疫情的最新进展。

3. 增加疾病预防宣传力度,教育工作人员、家长和幼儿认识到水痘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病症。

二、幼儿园水痘应急预案1. 早期预警1.1 监测儿童身体状况1.1.1 幼儿园工作人员每天早晨到班前,应观察幼儿身体状况,特别关注是否出现皮疹、发热等症状。

1.1.2 若发现有儿童出现皮疹、发热等水痘症状,工作人员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开始应急防控措施。

1.2 通知家长并咨询医生1.2.1 幼儿园工作人员应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存在水痘症状的儿童,并建议他们立即就医。

1.2.2 幼儿园应迅速联系附近医院的儿科医生咨询处理意见,并按照医生建议采取相应措施。

2. 水痘疫情控制2.1 隔离感染者2.1.1 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将有水痘症状的儿童暂时隔离,防止传染给其他人。

2.1.2 感染儿童应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并将其移送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2.2 疫情调查2.2.1 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迅速进行疫情调查,了解受影响的儿童和工作人员的情况,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2.2.2 根据疫情调查结果,确定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区域和人员,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消毒措施。

2.3 接种疫苗2.3.1 幼儿园应积极推动幼儿接种水痘疫苗,并向家长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

2.3.2 对于感染儿童的密切接触者,幼儿园应协助家长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3. 水痘疫情信息发布3.1 及时通知家长3.1.1 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及时通知家长幼儿园内水痘疫情的最新情况,提醒家长密切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

3.1.2 幼儿园应向家长提供水痘疫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建议,加强家长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3.2 教育公众和媒体3.2.1 幼儿园应及时向公众和媒体发布水痘疫情的最新信息和处理措施,提高公众对水痘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水痘大爆发应急预案

水痘大爆发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发生水痘疫情时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水痘疫情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 应急处置小组由校医、卫生老师、班主任等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疫情监测、隔离治疗、消毒防疫等工作。

3. 消毒防疫组负责疫情发生区域的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4. 信息宣传组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宣传教育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疫情监测(1)加强晨检、午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定期开展健康巡查,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

2. 隔离治疗(1)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为发病后至所有疱疹结痂为止。

(2)隔离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接触。

3. 消毒防疫(1)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包括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

(2)对患者的衣物、用品等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4. 信息报告(1)及时向上级疾控部门报告疫情,确保信息畅通。

(2)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5. 教育宣传(1)开展水痘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病意识。

(2)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普及水痘防治知识。

6. 防控措施(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

(2)鼓励师生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五、应急响应等级1. 一级响应:水痘疫情发生,已确诊患者数量较多,可能引发局部疫情。

2. 二级响应:水痘疫情发生,已确诊患者数量较少,但存在扩散风险。

3. 三级响应:水痘疫情发生,已确诊患者数量较少,无扩散风险。

六、终止应急响应1. 所有确诊患者已治愈,隔离观察期满。

2. 疫情发生区域已进行彻底消毒,无疫情传播风险。

幼儿水痘应急预案

幼儿水痘应急预案

一、背景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

幼儿水痘发病率较高,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为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水痘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应急措施,督促各部门落实。

2.应急工作组:负责水痘疫情的监测、报告、隔离、治疗等工作。

3.宣传教育组:负责宣传水痘防控知识,提高家长和幼儿的防控意识。

4.后勤保障组:负责隔离场所、医疗物资、防护用品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预防措施1.加强监测:每日对幼儿进行晨检,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2.宣传教育: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水痘防控知识,提高家长和幼儿的防控意识。

3.隔离措施: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病毒传播。

4.消毒工作: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5.疫苗接种:鼓励家长为幼儿接种水痘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应急处置1.发现疑似病例:幼儿园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

2.报告上级部门:幼儿园应将疑似病例信息及时报告上级卫生部门,按照要求进行隔离治疗。

3.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在指定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直至痊愈。

4.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确保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

5.环境消毒: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及密切接触者所在班级进行彻底消毒。

6.信息发布:幼儿园应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水痘疫情信息,回应家长关切。

五、后期处理1.总结经验:对水痘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2.资料归档:将水痘疫情相关资料进行归档,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参考。

3.跟踪随访:对治愈病例进行跟踪随访,确保病情稳定。

六、注意事项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水痘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2.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3.加强家校沟通:保持信息畅通,共同做好水痘防控工作。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3篇)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3篇)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为了有效控制水痘在幼儿园内的传播,在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的指导监督下,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___(全面负责防控工作)副组长:___组员:全园教职工二、全体教职工严格落实"五早"要求,对水痘疫情做出快速反应。

1、早发现:交待幼儿及家长,发现皮肤上有红疹及水疱,及早到医院就诊。

2、早报告:出现疑似病例,要第一时间隔离幼儿并报告幼儿园校医及有关领导,同时告知幼儿家长,带医院确诊。

3、早隔离:一是对患者及时隔离,通知家长立即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二是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隔离,通知家长接回家观察或到医院检查。

患病幼儿病愈后返园学习(必须是疱疹结干痂后),需带病历或医院的复学证明到校医务室。

4、早治疗:发现水痘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并将幼儿送往医院治疗。

5、早处理:患者离园后,应及时对桌椅、抽屉等公共设施,进行科学的消毒处理,教室内开窗通风,拉开窗帘,晚间幼儿园统一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三、___监测和报告(一)___监测1、建立防控水痘疫情监测系统,各班级建立因病缺课上报制度,建立晨检、消毒、隔离制度。

2、重视信息的收集。

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随时保持联落,密切___动态(范本)变化,以便做好防控工作。

(二)疫情报告1、幼儿园召开预防水痘会议,指定疫情报告责任人,由保教医师负责每日疫情防控报告。

2、严格执行幼儿园水痘疫情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

出现水痘疫情时,幼儿园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园应急预案,园长立即(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___部门报告。

3、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平时要加强日常工作,各负其责,一旦发生疫情,按责任分工保证工作迅速到位。

4、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四、流行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响应幼儿园一旦发现流行传染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1、启动日报告制度,实行___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报。

预防水痘传染病工作应急预案(5篇)

预防水痘传染病工作应急预案(5篇)

预防水痘传染病工作应急预案一、目的为有效地控制我园水痘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

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

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水痘蔓延。

三、组织管理1、成立本园预防水痘传染病管理小组(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组长:崔红副组长:刁伟栾桂花李玉娇组员:各班班组长各班保育员2、职责分工。

园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水痘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

四、具体处理方法1、发生水痘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4、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水痘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

(晨检由保健教师承担、午检由各班教师承担。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5、加强缺席儿童联系,了解缺席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6、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

7、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8、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发病班每天在儿童离开班级午睡期间,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增加一次空气消毒。

五、操作流程环节操作方法责任人晨检—保健老师每天密切观察—保健教师幼儿有无水痘症状出现附件:水痘小知识水痘为带状疱疹病毒。

潜伏期为10—21天,平均14天。

传染源为水痘病人,其次为带状疱疹病人。

隔离期为全部结痂无新疹,但不少于病后14天。

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密切接触。

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皮疹多见于头部及胸部,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幼儿园水痘应急预案

幼儿园水痘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幼儿园对水痘疫情的防控能力,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内发生水痘疫情时,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幼儿及家长应遵循的应急措施。

三、组织机构1.成立水痘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幼儿园水痘疫情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疫情监测组:负责疫情监测、信息收集、报告等工作。

(2)隔离观察组:负责隔离观察、病情观察、卫生消毒等工作。

(3)宣传教育组:负责疫情宣传、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交通保障、环境保障等工作。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幼儿园应建立水痘疫情监测制度,对幼儿、教职工进行日常健康监测。

2.发现疑似水痘病例,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接到疫情报告后,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五、隔离观察与治疗1.疑似水痘病例应在第一时间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2.隔离观察期间,应做好病情观察、卫生消毒、心理疏导等工作。

3.确诊病例应在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治愈后方可返校。

六、宣传教育与心理疏导1.幼儿园应积极开展水痘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幼及家长的防控意识。

2.针对疫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师幼及家长正确面对疫情。

3.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家长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

七、物资保障与后勤保障1.幼儿园应储备足够的水痘疫苗、消毒剂等防疫物资。

2.加强后勤保障,确保隔离观察区域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3.协调相关部门,保障疫情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应急处置流程1.疫情监测组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3.隔离观察组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同时开展病情观察、卫生消毒等工作。

4.宣传教育组开展疫情宣传、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交通保障、环境保障等工作。

6.确诊病例在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治愈后方可返校。

幼儿园水痘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幼儿园水痘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背景水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幼儿园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园长副组长: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园长组员:保健医生、各班班主任、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等2. 设立水痘防控工作小组组长:保健医生副组长:各班班主任组员: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等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向幼儿、教职工及家长普及水痘防治知识,提高大家的自我防护意识。

2. 做好晨检工作每天早晨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水痘病例,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3. 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幼儿园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对教室、卫生间、餐具等进行消毒。

4.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幼儿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减少病毒传播。

5. 控制集体活动在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集体活动,避免幼儿与水痘患者接触。

四、处理流程1. 疫情监测(1)各班班主任负责每日晨检,发现疑似水痘病例,立即上报保健医生。

(2)保健医生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判断,必要时送医院确诊。

2. 确诊病例处理(1)确诊为水痘患者,立即隔离治疗,通知家长。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如有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3. 消毒与隔离(1)对水痘患者所在班级进行彻底消毒,包括教室、寝室、卫生间等。

(2)隔离治疗期间,患者不得参加集体活动,禁止与其他人员接触。

4. 通知与报告(1)通知家长,告知水痘疫情及防控措施。

(2)按要求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水痘疫情。

5. 防控措施调整根据疫情发展,及时调整防控措施,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应急响应1. 疫情高发期(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员防控意识。

(2)加强晨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3)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确保环境安全。

2. 疫情得到控制(1)解除隔离措施,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2)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3)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确保幼儿园卫生安全。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样本(三篇)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样本(三篇)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样本____年幼儿园水痘应急预案在____年,幼儿园水痘疫情形势严峻,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疾病的传播,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1、员工健康监测:- 幼儿园每天对员工进行体温监测,确保没有发热症状。

- 每周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问询和体检,确保员工健康状况良好。

2、校园卫生管理:- 加强幼儿园卫生清洁工作,保持教室、活动场所、厕所等公共区域的卫生。

- 每天对玩具、桌椅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定期通风换气,降低水痘病毒传播风险。

3、接种疫苗宣传:- 对家长进行水痘疫苗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水痘疫苗的认识与接种意愿。

- 组织幼儿园员工接种水痘疫苗,提高员工免疫力,降低水痘感染风险。

4、发现症状处理:- 对出现水痘症状的幼儿及时隔离,确保不与其他幼儿接触,减少疾病传播。

- 协助家长及时就医,进行病情诊断和治疗,及时采取必要的隔离和控制措施。

5、教育活动调整:- 取消或延期室外活动,避免幼儿户外活动过度接触水痘病毒,减少感染风险。

- 调整课程安排,避免集体活动,保障幼儿安全健康。

6、疫情通报和应急响应:- 发现水痘病例后,及时向卫生部门和教育局通报,协助做好疫情排查和随访工作。

- 严格执行幼儿园水痘疫情应急预案,落实各项措施,保障幼儿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的传播,保障幼儿园师生健康,维护校园卫生安全。

希望广大幼儿园工作人员和家长共同努力,做好水痘预防工作,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幼儿园预防水痘应急预案样本(二)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水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幼儿园是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因此在幼儿园预防水痘十分重要。

1.2 编写目的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幼儿园能够有效预防水痘的传播,并在发病后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安全。

本预案旨在规范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减少水痘对幼儿园师生的影响。

幼儿园水痘应急接种预案

幼儿园水痘应急接种预案

一、预案背景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尤其在幼儿园等儿童密集场所容易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的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和幼儿对水痘的认知,增强预防意识。

2. 确保幼儿园水痘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降低水痘发病风险。

3. 建立健全幼儿园水痘应急接种机制,提高应对水痘疫情的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幼儿园水痘应急接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幼儿园水痘应急接种工作的组织实施。

2. 设立幼儿园水痘应急接种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四、预案实施步骤1. 教育宣传(1)开展水痘知识宣传,提高教职工和幼儿的预防意识。

(2)利用幼儿园网站、宣传栏等渠道,普及水痘防治知识。

2. 接种准备(1)了解水痘疫苗的种类、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

(2)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沟通,确定水痘疫苗接种时间、地点和接种人员。

(3)制定水痘疫苗接种流程,包括接种前的告知、接种时的注意事项、接种后的观察等。

3. 接种实施(1)按照接种流程,组织幼儿进行水痘疫苗接种。

(2)接种过程中,确保接种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接种安全。

(3)接种后,观察幼儿反应,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幼儿及时处理。

4. 接种后管理(1)建立水痘疫苗接种记录,包括接种时间、疫苗类型、接种人员等信息。

(2)定期对幼儿水痘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疫苗接种工作提供依据。

(3)加强疫苗接种后的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及家长对水痘的认识。

五、应急预案1. 疫情监测(1)加强对水痘疫情的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接种策略。

2. 应急接种(1)对疑似水痘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应急接种。

(2)对疫情严重的班级或幼儿园,组织集中接种。

3. 防控措施(1)加强校园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通风、清洁。

(2)加强幼儿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对患病幼儿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六、预案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幼儿园水痘疫苗接种工作水平,保障幼儿健康。

水痘处置应急预案

水痘处置应急预案

一、背景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起病急、传播迅速、易于暴发等特点。

水痘疫情对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师生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水痘疫情;2. 严格控制水痘疫情传播;3. 减少水痘疫情对师生健康的影响;4. 确保学校、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水痘疫情的预防和处置。

四、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单位主要负责人副组长:分管领导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校医、班主任、学生家长代表等2. 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协调、指挥水痘疫情预防和处置工作;(2)制定和调整水痘疫情应急预案;(3)监督、检查水痘疫情预防和处置措施的落实;(4)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水痘疫情。

3. 校医职责(1)负责水痘疫情的监测、报告和处置;(2)对疑似水痘病例进行初步诊断;(3)指导班主任做好水痘疫情管理工作;(4)对师生进行水痘防治知识宣传。

4. 班主任职责(1)负责本班水痘疫情的监测、报告和处置;(2)做好本班师生水痘防治知识宣传;(3)发现疑似水痘病例,及时报告校医;(4)做好本班水痘患者隔离、消毒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早发现、早报告(1)班主任和校医应密切关注学生健康情况,发现疑似水痘病例,立即报告;(2)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水痘症状,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2. 早隔离、早治疗(1)对疑似水痘病例,应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送往医院就诊;(2)对确诊水痘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3. 疫情调查与控制(1)对水痘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传播途径;(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3)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

4. 健康教育(1)开展水痘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护意识;(2)鼓励师生接种水痘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做好预案的基础工作
1、校长是防范各类传染病的第一责任人,并建立阶梯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

2、健全和完善校内通讯联系网络,建立两极双向联系通讯网:(1)班主任向学生公布宅电、手机号;将班级学生的家庭地址和家长的通讯联络重新核对整理。

(2)校长向全体教师公布宅电、手机号。

3、规范应急情况上报顺序,将有关联系电话整理备用。

二、成立预防传染病工作小组
(一)、预防传染病工作小组名单
组长:刘绪彬
副组长:刘国强
成员:各班主任
报告人:刘文明
(二)、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负责组织救治患者、安排隔离场所、调查传染源,安排善后等一切工作。

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负责做好现场秩序的维护,车辆调配,配合卫生防疫做好有关人员的隔离防护工作以及消毒工作。

成员:做好学校相关学生的宣传教育与抚慰工作,确保教学正常开展。

三、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
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加强对各类传染病的宣传力度,做好预防措施。

校园内,发现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经有关部门核实,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1、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副校长马上打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2、在组织救治工作的同时,学校要及时了解诊断结果,如果诊断为传染病病的,要及时向校长汇报。

学校在两个小时内由报告人将疫情报告给上级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内容有:疫情发生单位、地点、时间、人数、疫情经过、接触史、初步分析原因、组织抢况等。

3、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立即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

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4、同时学校针对这次传染病进行健康教育,出一期相关内容的板报,利用各个班健康教育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宣传教育。

还使用告家长书的形式向家长进行宣传,以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5、加强晨检制度,学校每日在上每一节课之前,由班主任和值周教师分别负责检查学生和教职工缺勤情况,一一询问缺勤原因,并登记因病缺勤师生名单。

对患病的职工和学生进行电话追踪访问,了解其诊治情况。

学生若有发热、咳嗽、出疹等不适应立即和家长联系去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方可返校上课。

如发现同一病例在同一班级发生三例以上的疑似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情况,班主任应立即报校长,按程序上报区疾病控制中心和区教育局。

6、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7、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建邺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事情的进一步发展的详细情况。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园水痘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水痘蔓延.
三、组织管理
1、成立本园预防水痘传染病管理小组
组长:沈惠芬
副组长:李小琴居三妹
组员:各班班主任
2、职责分工:园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水痘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水痘后,保健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4、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水痘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教师承担、午检由各班教师承担.)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5、加强缺席儿童联系,了解缺席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6、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
7、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8、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
五、操作流程
1、晨检:保健老师每天密切观察幼儿有无水痘症状出现
2、午检:各班教师午睡后检查幼儿有无水痘症状出现
3、报告:一旦发现幼儿中有水痘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保健教师和园领导,保健教师报镇医院、妇幼所
4、消毒:根据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消毒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
5、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后幼儿必须经保健教师认可后方可进班,21天医学观察期内无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隔离。

为了有效控制水痘在校园内的传播,在区教育局、区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结合校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方案。

一、成立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全面负责防控工作) 副组长:xxx xxx xxx xxx(校医)(分管具体防控工作) 组员:全校老师
二、全体教职工严格落实“五早”要求,对水痘疫情做出快速反应。

1、早发现:交待学生及家长,发现皮肤上有红疹及水疱,及早到医院就诊。

2、早报告:出现疑似病例,要第一时间隔离学生并报告学校校医及有关领导,同时告知学生家长,带医院确诊。

3、早隔离:一是对患者及时隔离,通知家长立即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二是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隔离,通知家长接回家观察或到医院检查。

患病学生病愈后返校学习(必须是疱疹结干痂后),需带病历或医院的复学证明到校医务室。

4、早治疗:发现水痘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并将学生送往医院治疗。

5、早处理:患者离校后,应及时对桌椅、抽屉等公共设施,进行科学的消毒处理,教室内开窗通风,拉开窗帘,晚间学校统一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三、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防控水痘疫情监测系统,各班级建立因病缺课上报制度,建立晨检、消毒、隔离制度。

2、重视信息的收集。

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随时保持联落,密切关注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防控工作。

(二)疫情报告
1、学校召开预防水痘会议,指定疫情报告责任人,由校医负责每日疫情防控报告。

2、严格执行学校水痘疫情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

出现水痘疫情时,学校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校应急预案,校长立即(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3、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平时要加强日常工作,各负其责,一旦发生疫情,按责任分工保证工作迅速到位。

4、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四、流行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响应
学校一旦发现流行传染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1、启动日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报。

2、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4、发现传染病疫情时,要及时与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加强对传染病患者的追踪管理,做好教室消毒工作。

5、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出好宣传专刊,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五、全体教职工必须把水痘的防控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

对因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措施不当等造成疫情扩散传播或对师生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的,要实行安全责任追究。

六、落实防控措施
1、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班主任要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对出勤学生进行询问,对生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及主要症状。

建立班主任→校医→校长三级上报防护网络。

2、缺勤缺课登记制度。

对每天缺课缺勤的师生要做好登记(由各班在因病缺勤登记簿上填写),并注明原因,每日登记情况及时反馈给校医。

3、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慌心理。

学校密切关注水痘的流行趋势,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加强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校园网、升旗、班会课、宣传栏、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深入地进行预防水痘知识的专题宣传和防治动态的相关报道,普及水痘的防治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卫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恐慌心理。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环境卫生,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

5、建立资金保障制度。

根据需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各种防控措施的落实,如消毒用品及器械的储备。

七、疫情应急处理
1、当学校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立即报告教育部门和疾控中心,并采取果断措施,对病人实施严格隔离,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

2、对与水痘等传染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就地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1周以上,无相关传染病症状并经指定医院医生检查确认后方可复课。

3、对水痘病人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迅速、严密、彻底地做好全面消毒工作。

4、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流行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5、坚持完善学校门卫凭证出入制度,一旦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时,严禁校内外人员随意进出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