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

1、启蒙性:

3至6岁的儿童虽然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仍需睿智的引导者的引导。幼儿园教育就应该成为这样的一个引导者。因此,幼儿园课程自然也就担负着启蒙的基本任务。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去开启幼儿的智慧和心灵、萌发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

2、生活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生活、在交往中学交往、在做人中学做人。所以,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3、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他们的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在幼儿园课程中,学习与游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幼儿的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让幼儿在其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因此,幼儿的游戏活动本身就是幼儿园课程结构中的重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即使在教师专门设计、组织和指导的学习活动中,“游戏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要符合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为此,《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他们只有在获得丰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成为其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也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基本的存在形式。对幼儿来说,只有他们在活动中的学习,通过直接的经历、感知和相互作用,他们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他们才能理解这种学习的价值。离开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生动的活动,幼儿园课程往往就缺乏了鲜活的生命力。所以,脱离了儿童的活动和直接经验,教学就会变成记忆力的训练。

5、潜在性

上述幼儿园课程的种种特点,决定了它与中小学课程的另一个不同点,即课程的潜在性或隐蔽性,即通过环境影响幼儿的的发展。有人甚至将其视为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的最根本的不同。

第三章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纬度的理论取向

指导思想、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教育思想

第一节指导思想理论

一、马克思以“美的规律塑造人”理论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生产他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所谓“人的生产是全面的”,

二、毛泽东人的全面教育理论

毛泽东的人的全面教育思想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

学说。他认为,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要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当前,我们要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全面教育思想,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更有成效的教学模式,以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或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坚持和发展党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这包括:坚持和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

四、科学发展观理论

科学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体现,是关于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与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坚持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教育全面全面发展。坚持教育的协调发展。坚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心理学理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所创立,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格思里、斯金纳等。他们认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实证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因而主张用客观的实证的方法去研究人的行为,极力反对人的心理和意识的内省研究。认为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和改变都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其实质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联结。

1、华生的学习即“刺激一反应”行为主义心理学。

2、斯金纳“反应一刺激”。)则强调他认为刺激就是强化,应把强化作为促进学习的主要杠杆。这些理论所描述的认识过程和学习活动都是操作性的线性关系,具有单一性、固定性和机械性特征。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主张把课程目标和内容分解成小单元,然后按照逻辑程序排列,步步递进,强调程序教学,教学中的强化与矫正;②强调行为目标;③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由简至繁的累积;④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⑤主张采用各种媒介进行个别教学;⑥提倡教学设计或系统设计的模式;⑦主张开发各种教学技术;⑧注重教学绩效、成本一效应分析和目标管理。

二、认知心理学

当代认知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人脑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信息加工过程包括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输出的过程。这是一个系统的加工过程。这一过程由大脑控制,大脑中有一个“执行的控制过程”,控制系统包括目的系统、策略系统、计划系统、监控系统四部分,这些系统协同配合,有力地影响信息加工的执行过程。

当代认知主义心理学还提出了元认知的新理论,这是一种关于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理论。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可看做认知结构,它涉及三个方面:知识的表征、知识的类型和知识的组织。

1.知识的表征

表征是指知识或信息储存于大脑的方式。皮亚杰认为,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