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 空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1 空气--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1 空气–“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成分;2.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3.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仪器与试剂,课件,PPT等;2.学生准备:实验报告模板和实验记录表。
三、教学步骤1. 知识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空气的实验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空气的特点和组成。
2. 理论学习(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课件,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重点讲解氧气对大气中的燃烧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3. 实验操作(40分钟)3.1 实验介绍教师简要介绍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3.2 实验操作步骤1.将所需试剂和仪器摆放整齐,保持实验台的整洁;2.取两只干燥的烧杯,称取适量待测空气样品,记录质量;3.将待测空气样品中的氧气与一定量的一氧化碳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用烧杯称点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待测空气样品中氧气的含量。
3.3 实验记录与分析学生按照实验记录表的要求,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 实验结果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并与理论学习内容进行对比和验证。
5. 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今后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同时,强调氧气在空气中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化学的意义。
四、教学拓展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更多关于空气成分的实验,如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等,拓展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实验数据、结果分析等;2.阅读相关教材中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内容,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应用;3.思考并总结氧气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写一篇文字作文。
以上就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1 空气–“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案》的编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人教版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人教版化学空气教案主题:空气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掌握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含量及其作用。
3. 了解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的含量及其影响。
4. 掌握简单的检验空气的方法。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氧气和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和作用。
教学难点:1. 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的含量及其影响。
2. 检验空气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试管、燃烧装置等。
2. 实验材料:火柴、磁石等。
教学过程:一、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 引入:让学生观察气球被吹起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气球内装的气体是什么。
2. 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3. 讨论:和学生一起讨论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的含量及其影响。
二、氧气和氮气的含量及作用1. 氧气的含量: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让学生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
2. 氮气的作用:讨论氮气的作用及其在空气中的比例。
三、检验空气的方法1. 灭火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氧气的支持燃烧的作用。
2. 磁石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空气中的杂质,让学生学会检验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四、总结:让学生总结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氧气和氮气的作用。
教学反馈:1.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空气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推理和实验技能。
课后作业:1. 完成空气相关的习题。
2. 思考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作用,并能简洁表达。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同时,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和检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的教学设计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b.空气污染物: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培养环保意识。
c.空气质量评价:教授评价方法,组织学生查阅空气质量报告,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气质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行动。
3.教学评价:
-采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的计算,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2.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3.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质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4.作业布置: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空气这一课题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其组成、污染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可能还不够系统深入。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质量有一定的感受,但可能缺乏深入了解和关注。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知道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使用集气瓶、滴定管等实验仪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空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记忆。
2.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氧气、氮气等气体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讲解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学会使用集气瓶、滴定管等实验仪器。
4. 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5. 总结空气的组成: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污染问题,探讨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的组成和保护空气的意义。
9.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 板书设计:设计简洁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记忆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六、教学内容:空气的污染与保护1. 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讨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七、教学重点:1. 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2.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八、教学难点:1. 空气污染原因的分析。
2. 防止空气污染措施的落实。
九、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十、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
教案:空气课程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空气实验;3.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实验操作技巧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2.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镊子、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澄清石灰水等;3. 空气样品:洁净的空气样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空气?空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影响?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学习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体积分数和性质;2. 学生听讲并记录重点内容。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空气实验,包括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硫酸溶液吸收水蒸气等步骤;2.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3.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四、数据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 学生计算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3.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实验结果;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验体会;3. 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实验做好准备。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2. 学生可以参加相关的科学竞赛或实践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仍需加强学生的操作技巧和数据分析能力,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安全事项,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空气教案
课题1 空气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5.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情境导入】猜谜1.“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2.“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二、自主探究: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
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研究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的本质”展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奥秘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阅读】P26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总结实验结论: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4.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对比归纳】认识相似装置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____,稀有气体____,二氧化碳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空气组成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空气组成教案课题:空气组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能够描述空气的物理性质。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实验数据,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实现知识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与热爱,意识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空气主要成分及其含量。
2. 学会利用化学式表示氧气、氮气等主要成分。
三、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气体模型,让学生估计一下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引入“空气组成”这个课题。
2. 探究(15分钟)通过分析空气成分的数据表格,让学生对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有初步了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空气对人类生活如此重要。
3. 实验(20分钟)设计实验,使用灭火器内气体质量变化的实验装置,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氧气的含量约为21%,氮气的含量约为78%,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的含量极少。
4. 讨论(10分钟)利用实验结果,让学生讨论空气的主要成分对人类及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空气质量。
5. 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空气组成及其含量的知识。
四、作业1.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空气组成的图表。
2. 思考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空气质量的文章。
五、板书设计主要成分:氧气(21%)氮气(78%)其他气体(1%)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探究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了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设置一些实验环节,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化学知识。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精选5篇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篇1】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难点:能否用红磷以外的物质来测定空气的组成。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课时:二课时实验准备:集气瓶、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烧杯、导管、弹簧夹、酒精灯、红磷、水、火柴。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出示一幅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提问1:这幅图片上除了蓝天、白云、草地、人、动植物外还有什么?——空气提问2: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空气。
讨论:请说出空气与我们的关系。
2、新课探究:空气的组成阅读:课本思考: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他是如何研究的呢?拉瓦锡的结论是什么?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探究:1、在实验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探究参考:1、少于1/5的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到室温就观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2、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反应结束后瓶内有残余氧气;氧气含量低时,红磷熄灭,氧气剩余。
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空气的组成和性质,认识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空气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珍惜资源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用一幅描绘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大自然中有哪些元素?人是否需要这些
元素?为什么?引出本课将学习的内容。
2. 学习空气的组成(15分钟)
A. 进行实验,将空气通过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分析管分别放入氢气,观察气体发生的变化。
通过实验结果引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B. 教师讲解空气的组成,让学生用笔记记录要点。
3. 学习空气的性质(15分钟)
A. 进行实验,用空气和火柴发生反应,让学生观察火柴燃烧和灭火的结果。
通过实验结果
引出空气中含有氧气,是燃烧的必需气体。
B. 教师讲解空气的性质,让学生用笔记记录要点。
4. 空气的应用和重要性(10分钟)
教师结合实际例子,讲解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5. 拓展练习(5分钟)
课后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解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有了初步了解,认识到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珍惜资源的观念,让学生从小懂得保护大自然。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第一章:空气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组成和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及体积分数。
2. 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
2. 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组成。
2. 讲解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的基本组成和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3. 实验演示:用实验室用具和试剂进行实验,验证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气的组成和各成分的重要性。
第二章:空气的污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2. 使学生掌握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和危害。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重点:1.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2. 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和危害。
三、教学难点:1. 空气污染原因和途径的理解。
2. 空气污染主要成分和危害的记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空气污染的相关图片和数据。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污染的原因。
2. 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途径:介绍空气污染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3. 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数据:用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
4.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和危害。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章:空气质量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2. 使学生掌握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计算和解读。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
空气教案
一、课程安排
1、课题:九年级《空气》课程
2、上课时间:45分钟
3、教学目标:
(1)掌握空气的定义及成分;
(2)理解空气的压强;
(3)了解空气的流动特性;
(4)熟悉空气的污染问题;
4、教学内容:
(一)空气的定义及成分
(二)空气的压强
(三)空气的流动特性
(四)空气的污染
二、教学步骤
1、导入:
(1)回顾学过的有关空气的知识,让学生谈谈空气的概念;
(2)告诉学生,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空气的知识;
(3)分析学生对空气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空气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讲授:
(1)空气的定义及成分: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定义,空气的成分,各种成分含量的变化;
(2)空气的压强: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压强,大气压的作用,空气的压强的变化;
(3)空气的流动特性: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流动特性,介绍空气的稳定性及不稳定性;
(4)空气的污染: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介绍空气污染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空气。
3、课堂讨论:
(1)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2.1空气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2)
《2.1空气》(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空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内容可以分为两个课时教授。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空气的组成;初步探究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空气的用途和大气污染等问题。
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
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既能联系生活实际来捕捉空气,又能进一步合作交流,通过对实验进行探究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二、学情分析空气是初中化学接触具体物质的开端,空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已有的知识多少对空气有所了解,比如空气的存在、空气就在我们周围、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等。
但是,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探究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本节课面对的学生是初二的学生。
(为了减轻初三学生化学的学习压力,我市在潍坊地区率先在初二下学期添加化学课。
)学生从初二下学期刚刚开设化学课,同学们对于化学整体上还是非常陌生的。
初二的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很短的时间,从化学知识的角度来讲仅仅学习了学习化学的一些基础的方法和意识,刚刚认识化学中经常见到的一些装置和仪器,对化学的思维模式和探究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在于帮助孩子去逐步锻炼和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在于帮助孩子去逐步锻炼和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通过多媒体和合作探究学习,对于重难点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方法。
【科学思维】1.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
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总的看来,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得好做一个计划呢?根据教育考试规定,下面是为你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能够帮助!初三化学空气农民战争人教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元素的存在,能说出金属元素的概念,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表格信息,提高交流表达和表达总结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元素,更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组成,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初步认识在化学变化中种类不变的规律。
【难点】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想像规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课前展示几张图片,内容为“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图片同学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说出请中物品名称并思考这里的氟、钙、碘、铁表示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元素。
【教师引导】没错,经过上节课对原子构成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经过科学家们的急速探索,并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就是刚刚大家所说的元素,而元素其实有100多种。
那么元素吗是什么呢?今天居然我们一起解开元素之谜。
环节二:新课讲授内容一:认识元素的概念【图片展示】在多媒体上所展示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主要成分故仅为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三中元素组成,同时请学生思考之前学习钠的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们与碳酸钙有哪些粘土分野。
【学生回答】氧气、氢气都含有氧元素。
【教师引导】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的,将质子数都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残基统称为碳元素。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精选13篇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精选13篇《空气》初中化学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培养: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化学现象的科学描述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对空气成分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使学生受对待任何事物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讨空气的组成成分。
重点、难点:初步掌握空气的各组成成分,了解惰性气体的特殊性质和应用。
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可是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物质呢?在十八世纪70年代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
直到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认识空气中有一种能供给呼吸维持生命后,人类才揭开与自己生存有着重要意义的空气的面纱。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养气)和氮气(不可维持生命)组成的结论。
一、瑞雪——舍勒英国——普利斯特里法国——拉瓦锡讨论,回答倾听设疑问创设情境。
拉瓦锡的钟罩实验在燃烧匙内放入红磷,在酒精灯外焰上点燃后伸入集气瓶内,塞紧瓶塞,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和钟罩内水面的变化情况。
观察后描述出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1.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2.为什么会出现水面上升的情况?为什么水面上升到瓶的容积约1/5处就再上升?回答:2 因为红磷只和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认识钟罩实验的意义。
空气成分示意图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惰性气体占空气体积的0.94%其它气体和杂质占空气体积的0.03%观察、讨论,是不是体积分数所占较小的气体的作用较少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空气污染的防治空气中有害物质分为:有害气体和粉尘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大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1.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空气教学设计
《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空气的成分,并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③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①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二、教材分析[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从空气的学习进而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学习氧气的制取。
这是本单元的设计思路。
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空气作为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
本课题让学生进行“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认识下一单元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打下基础。
这节内容承前启后,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空气中其他的非气体的物质”等理论知识,与检验、测定等的实验活动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精神的好材料。
[学情分析]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
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
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处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1空气教案
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须臾离不开的空气。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新课讲解[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分析]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图片展示]研究空气成分的装置[分析]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
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
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展示图片、邀请学生分享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空气问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运用实验、多媒体等技术,生动形象地讲解空气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体性质和用途。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空气知识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同时,教师通过观察、点评、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5.作业小结:布置关于空气保护的文章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种作业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巩固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空气知识。同时,教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4.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空气污染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空气问题的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与空气知识相关的研究主题。
2.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讨论,如空气质量指数、室内空气净化等。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等。
作为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制定本章教学目标时,我注重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紧密结合,力求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奥秘,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空气问题的能力,如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案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对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究,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语: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是空气存在的有力证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相关知识。
二、推进新课[提出问题]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能否根据生活经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归纳总结]方案1:把一个空的集气瓶倒插入盛水的大烧杯中,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方案2:让一个塑料袋鼓起后系住袋口,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方案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
[过渡]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很多科学家都曾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阅读教材第26页相关内容,了解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投影展示](结合装置图对实验进行讲解)[归纳总结]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过渡]我们能否仿照拉瓦锡实验的原理,在实验室中用较为简单的方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演示]实验2-1(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空气(Air,kōngq),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空气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教学工具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引入:在古时的中国和希腊,科学家都认为空气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物质,但这种看法是对的吗?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这中思想逐渐受到了质疑,直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一、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
(白磷、汞、红磷)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2)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1/5。
课堂练习: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试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熄灭后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2、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3、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归纳出空气的组成:提问:(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小结)课后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零距离】化学中考同步创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
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本课题有三部分内容,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教材首先讲述了拉瓦锡发现了空气成分的故事,然后采取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空气的成分。
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放在对现象的分析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第二部分,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图片来介绍几种气体的用途。
第三部分则提供了颇有趣味性的漫画来介绍大气污染,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教学策略分析】
1、在日常生活和小学《自然》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对空气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
为此,在第一部分的学习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或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或以小实验引入等等;
2、对第二部分,可以事先让学生收集资料或图片(有条件的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3、对第三部分,可结合调查与研究,事先完成以下几件事:(1)调查在你身边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污染空气的现象,并完成调查报告;(2)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3)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近阶段的本地空气质量日报,然后在课堂上分组交流、讨论。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准备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有关器材;
2、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6人;
3、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资料,完成有关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绘制图表。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
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创出设问情题境(第一课时)
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
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
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
空气组成的故事。
听故事、思考问题:拉
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
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
5的?
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
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
兴趣。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分析讨论(讨论与思考)
1、该实验装置中,如果烧
杯中的水足量,请问水会
充满整个集气瓶吗?为什
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
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
果,氧气约占1/5,如果
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
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
些?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1、不会,因为空气中含
有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存在。
2、水面上升不满1/5
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
或红磷不足等;②当氧
气含量
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
烧。
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
分析、探究,培养学生
的
探索精神。
归形纳成总概结念(小结)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
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
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
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
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
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
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化学符号。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
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
结论。
培养学生的规范
表达能力。
收 分 集 组 资 讨 料 论 合 得 作 出 交 结 流 论
(比较) 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小结)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
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
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 晰地掌握概念。
【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 气 (第一课时) 一、 空气的组成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至
约1/5的地方。
(2)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3)小结:
2、混合物与纯净物 【教后小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时间:2010年 9 月 日
(第二课时)
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化学式 N 2 O 2
CO 2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点燃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收分集组资讨料论
(过渡)
空气是—种宝贵的资源。
请各小组出示所收集的
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的资料、图片,首先在小
组中讨论,然后在全班汇
总。
(小结)
归纳氧气、氮
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并
指出物质的用途是由其
性质决定的。
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
结合图片、资料讨论氧
气、氮气、稀有气体的
用途。
学生代表交流发言。
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中
的“讨论”栏。
根据讨
论描述氮气的物理性
质。
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
程中培养小组之间的合
作意识,并在汇报交流
中训练学生处理信息的
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
力。
合作交流
得(过渡)
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
动植物都非常重要。
但是,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
染日益严重。
(投影下表)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调查项目调查情
况
主要污染
物
污染的来
源
我的建议
分组讨论。
代表发言。
补充完成表格。
通过这个调查活动,让
学生积极投身到实践活
动中,让学生认识到化
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
也将应用于生活。
通过
这个调查活动,让学生
了解污染的危害,并养
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
出结论(展示)
学生收集的有关污染的
图片、照片、资料,以及
绘制的图表。
(小结)
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采
取的措施。
展示收获。
的情感。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总巩结固交提流高(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有
哪些收获?
(作业)
1、完成课本作业;
2、把活动过程以及你对改
进大气质量的建议写成小
论文。
总结收获,交流体会。
让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
程中得到提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呼吸、炼钢、气焊、宇航等;
2、氮气:制化肥、作保护气、由于医疗等;
3、稀有气体:作保护气、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激光技术等。
物理性质(不需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等。
三、保护空气
1、污染物质:有害气体和烟尘。
2、影响: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教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