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分析及活动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材分析
《中国的疆域》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的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4.学会在地图上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提高读图、析图能力;学会绘制中国轮廓图,提高绘图能力,强化对中国地图的空间概念。
5.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和兴国之志,以及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伟大的祖国”、“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邻国”3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伟大的祖国”、“辽阔的疆域”(部分)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可从半球位置、大洲大洋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4个方面来说明,并且都需要落实在地图上。
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些特点正反映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为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可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地理位置进行比较。
例如,通过与俄罗斯、巴西比较,可凸显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哈萨克斯坦、日本比较,可凸显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至于我国的地理位置为什么显出“优越”,还需要从地理位置对各方面提供的有利条件来说明。
例如,地跨热带至寒温带的纬度位置,为发展多种多样的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海域辽阔、海岸线绵长、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领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的邻国发展边界贸易。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伟大的祖国”的正文内容简洁,用主要篇幅呈现了一幅“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并设计了一组“活动”,着重引导学生据图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并通过我国与日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西的地理位置的对比,归纳出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活动”中没有介绍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方法,这是因为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在学习中国地理时,只要将这些方法进行迁移即可。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设计《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的第一节。
本章以中国作为一个大区域,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而国土辽阔、疆界绵长是我国人文环境特点的地理基础。
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深入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各地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
因此,本节具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和个人的常识积累,对我国的国土面积和领国会有初步的了解,因此学习兴趣会比较浓厚;同时由于其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对我国海陆位置及其优势的学习会有一定难度。
本节的学习障碍主要由于大量的地图和地理名称,学生也许会有产生些许的烦躁感。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根据材料,总结出我国的海陆位置,理解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及优越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图片集。
图片集中展示了中国的不同地方的美丽景观:西安兵马俑,八达岭万里长城,拉萨布达拉宫,广西桂林山水,四川九寨沟,敦煌的沙漠。
大美中国,我们每个人都为出生和成长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从今天开始,我们地理课开始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先认识其辽阔的疆域。
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我们在学习世界地理时知道,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知识回顾:描述一个国家的位置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方面入手)任务1 自学教材[优越的地理位置],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生自主学习,限时3分钟完成。
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说课稿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也是对学生进行地理启蒙教育的重要一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基本地理信息,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辽阔疆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地域知识方面,学生对中国的疆域了解有限,对疆域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掌握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中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基本地理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国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基本地理信息。
2.教学难点:对中国疆域概念的理解,以及疆域相关知识点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地图观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问解答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教材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中国地图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疆域范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基本地理信息。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国疆域的特点,总结疆域相关知识点。
4.提问解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问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学生知识。
5.知识拓展:介绍中国疆域的相关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疆域的变迁。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疆域知识的重要性。
1.1《中国的疆域》教学分析及活动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学分析及活动设计【教材分析】“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核心内容是我国的地理位置。
教材从几方面分析说明了我国在世界上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学会分析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濒临的海洋,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我国的疆域四至点,了解我国领海宽度、国家管辖海域、内海以及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同时初步形成海洋大国的概念。
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分析与评价。
②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读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从跨纬度广理解我国南北气候的差异;从跨经度广理解东西时间的差异。
从而说明我国疆域辽阔。
通过对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分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学会地理评价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和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理解其优越性,掌握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说明我国与邻国的位置特点。
难点:建立地理位置的空间概念和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学情分析】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于中国的具体位置及位置的优越性分析判断仍然有限、不系统。
另外经过一个暑假,学生对七年级所学基本知识有所遗忘,所以对本节课又要用到知识课件中提示学生复习,另外本节课空间概念的建立是难点,采用课件中填图的方式直观呈现,不断强化。
对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评价学生能够评价一部分但不全面,所以采用分小组相互讨论的方式来解决。
【设计思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以及省级行政区划等基本地理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文字,展现了中国的辽阔疆域和丰富地理特色。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各省份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在理解较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分析地理问题时,仍需要具体的形象和实例作为支持。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兴趣,以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基本地理信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各省区的地理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文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疆域的辽阔和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以及省级行政区划等基本地理信息。
2.教学难点:对中国疆域范围的理解和各省区地理位置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表等教学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省份为例,让学生了解其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中国地图、图表等课件,展示各省区的地理位置、特色等。
2.教学素材:收集各省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素材,用于教学展示。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我国最大的省是哪个吗?”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入新课。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我国疆域的基本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我国的地理位置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的了解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实例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
2.难点:地理位置的特点,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地图教学法:运用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
3.实例分析法:通过列举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位置的特点和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内容丰富、画面生动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地图:准备我国疆域图、行政区划图等相关地图,方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3.实例材料:收集一些与我国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相关的实例,以便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地图,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让学生对我国的疆域有初步的了解。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是本册的开篇,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我国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疆域的完整性、地理位置的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尚不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国家领土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难点: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引导学生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我国疆域的相关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2.收集我国疆域的典型事例,如领土争端、行政区划调整等。
3.分组讨论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4.教学课件的制作: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观察我国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疆域》说课稿1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疆域》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疆域》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中国的疆域范围和地理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掌握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中国疆域的详细内容和地理位置的特点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中国的疆域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分析中国的疆域范围和地理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图、阅读文字资料,培养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教学难点:中国疆域的详细内容和地理位置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文字资料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的疆域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新课:(1)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2)介绍中国的领土面积和海岸线: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展示中国的领土面积和海岸线,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疆域的范围。
初中地理_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对比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利用地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我国的领海、海峡及较大的岛屿,明确我国的国土范围,树立维护国土完整的信念;3、运用地图和填充地图册,找到我们的邻国,探究我国与邻国之间处理关系的立场与政策。
【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认识我国的陆上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的地理课堂我们要走进这样一个国家,她不光风景秀美、历史源远流长,更有众多的美食被世人所追捧,她被称之为东方的味道,她就是舌尖上的———中国,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地理课堂走进的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的祖国。
二、新课学习1、自主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三个问题:1、我们的家在哪里,2、我们的家有多大,3、我们的邻居都有谁,请大家根据我们的学习目标开始今天的自主学习、探索之旅吧。
2、自学成果检测: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成果:谁来说一下我们的家在哪里。
3、探索新知: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总结如下: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她的位置:经纬度位置:东半球、北半球、主要位于北温带,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临海国。
这样的位置好不好呢?有比较才能看得出来。
我们就比一比、看一看。
我听见我们北边的邻居蒙古说话了,他说:我四周都是陆地,踏实,我国家的位置最好。
你同意吗?有同学举手说不同意啦。
哦,这位同学说:蒙古属于内陆国,海洋运输不便,也缺少海洋资源。
而我们国家临海,海运便利。
所以,我们的位置比蒙古优越。
我又听见邻居日本说话了,他说:我是岛国,海运最方便。
所以我的国家最好。
有同学马上反驳了:日本是岛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不足,而我国,面积辽阔,资源丰富。
我们比日本优越。
俄罗斯听到不干了:论面积还是我大,我资源丰富。
是,俄罗斯面积是大,可是气候过于寒冷。
巴西马上说话了:俄罗斯冷我热啊。
你怎么说:巴西大部分在热带,太热了,而我们国家,主要在温带,气候温和,更舒服。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湘教版)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湘教版)一、教材分析“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
仅从教材内容看,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中国的位置特点,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教会学生从空间上认识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借以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记住我国的面积;记住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我国的陆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能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难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名空间观念的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教学媒体“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四幅景观图。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思考: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教师展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请学生读图回答:中国在哪个半球?并说明原因。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20°W和160°E,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复习课)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内容,即中国的疆域和中国的行政区划。
该内容的课标要求为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及在我国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此内容是学生对我国一系列相关地理知识学习的开篇,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教材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习者展现了中国幅员辽阔,海陆兼备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另外,对于会考阶段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都打下了一定的地理基础,大体上已形成了一定的地理学科思维。
然而,由于刚进入复习备考状态,很多学生对过去学过的相关的地理知识遗忘程度较大,且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较弱。
三、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识记中国的邻国、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濒临的海洋及行政区域单位的位置、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图文材料梳理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通过组内合作竞争,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4.通过试题测验和讲评,掌握答题思维和解题方法四、教学重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域单位的位置,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五、教学难点关于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位置,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的记忆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导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展示电影“战狼2”相应图片,问“同学们这是哪部电影?看过了吗?有什么感受?”口述:这部电影在2017年刷新了了国产电影史上的票房纪录,就像同学们说的,这部电影燃起了我炽热的爱国情感,也让我深感自豪。
初中地理_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开始。
教材首先讲述了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以及海陆位置相关知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上把握好中国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学生今后从空间上认识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然后以面积大小、领土四端、辽阔的海域、众多邻国为重点,还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面积,说明我国拥有辽阔的疆域。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评价及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教学难点】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听音乐看图片,欣赏祖国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中国的疆域》(设计意图:听歌曲、看图片使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接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承转语:同学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掌握中国的位置吧!活动一:探究中国的地理位置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一的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自学成果,从中找出有疑问的题目。
(设计意图:“以学为主、为学而教”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学、自悟,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检查反馈:学生上台指图说出中国与俄罗斯、巴西在纬度位置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中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指图说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日本海陆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识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承转语:中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那么我国领土的最东、西、南、北分别在什么地方呢?活动二:探究中国领土四至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二的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自学成果,从中找出有疑问的题目。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地图,学生能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建立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近山为农,居水为渔,临路行商,探寨问俗,访镇寻风。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多姿多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首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二、新课学习(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多媒体出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读图回答:1.根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说出我国分别位于哪两个半球?(北半球和东半球)2.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哪条纬线穿过了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北回归线穷穿过了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承转过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地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活动设计1:1.与哈萨克斯坦、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讨论分析: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内陆国,日本是一个岛国,而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2.对比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讨论分析: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属于中高纬度,气候较为寒冷;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而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案
教案:中国的疆域【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2-P6。
主要包含“伟大的祖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邻国”等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了解我国领土范围和面积。
能够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或地区。
学会识读和使用“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并能在地图上正确表示出我国的四至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对祖国疆域完整和统一的责任感。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第一节内容。
教材首先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中国,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其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邻国。
通过对这些基本国情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战略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以及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或地区。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地图准确识别和描述我国的四至点,以及在地图上正确标注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或地区。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世界的哪个位置吗?”二、讲授新课1.伟大的祖国解释中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海陆位置及其特点。
强调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或地区,幅员辽阔,东西横贯62个经度,南北纵跨49个纬度,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2.辽阔的疆域介绍我国的四至点: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最南端(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最东端(黑龙江省抚远市黑瞎子岛)、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5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以及各个省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基础,但也是后续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教材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我国的疆域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理概况,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位置的记忆不够准确,对一些省区的特点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提高他们对地理位置的记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省区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以及各个省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关注国家疆域完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以及各个省区的地理位置。
2.难点:省区的特点以及地理位置的记忆。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各个省区特点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省区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省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和案例资料。
2.设计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
提问:请大家来说说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各个省区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省区的地理位置。
同时,呈现一些省区的典型特点,如西藏的高原、四川的盆地等。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四至点、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认识中国疆域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中国地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中国疆域广阔,地理位置复杂,学生对部分内容可能仍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四至点、行政区划等基本信息。
2.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提高地理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中国行政区划的概念及划分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理位置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讲解行政区划的划分及意义。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我国疆域的认识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中国地图及相关资料2.PPT课件3.教学视频或图片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疆域的范围,提问:“你们对中国疆域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内容做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四至点等基本信息,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同时,通过PPT展示中国行政区划的划分及意义,让学生初步了解行政区划的概念。
3. 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地图,找出中国的四个四至点,并说明其地理位置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答案。
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10分钟)教师以具体地区为例,讲解行政区划的划分及意义。
例如,分析四川省的行政区划特点,让学生了解行政区划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疆域广阔,地理位置复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学习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地理空间观念。
1.1中国的疆域教案06(湘教版八年级上)
1.1中国的疆域教案06(湘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篇:1.1中国的疆域教案06(湘教版八年级上)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领土四端和领海和邻国难点: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准备】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课时安排】本节共分2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语: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活动一: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活动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最南端到了哪里……教师归纳:其实,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
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
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
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
从今天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通过这样的一段导入语,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1.位置优越(谜语激趣)请同学们猜谜语,谜语是:“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由于初一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地理位置。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材分析《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开始。
教材首先讲述了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以及海陆位置相关知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上把握好中国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学生今后从空间上认识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然后以面积大小、领土四端、辽阔的海域、众多邻国为重点,还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
(2)记住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3)记住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4)记住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能力目标:(1)根据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能正确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
(3)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我国地理位置及范围。
(能从多方面描述)2.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景观的多样性及其差异性的原因。
3.通过读图说出我国的主要岛屿,内海和濒临的海洋。
难点:1.会在图上算东西经度、时区差、南北纬度差及四端地理差异。
2.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1)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中国美好河山的图片和中国近几年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2)搜集近期热点:钓鱼岛、黄岩岛局势的变化。
◆教学过程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图片显示:天安门、长城、草原、布达拉宫等图片,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听歌曲、看图片使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互动启思、探究学习】一、伟大的祖国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根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疆域》教学分析及活动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核心内容是我国的地理位置。
教材从几方面分析说明了我国在世界上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学会分析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濒临的海洋,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我国的疆域四至点,了解我国领海宽度、国家管辖海域、内海以及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同时初步形成海洋大国的概念。
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分析与评价。
②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读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从跨纬度广理解我国南北气候的差异;从跨经度广理解东西时间的差异。
从而说明我国疆域辽阔。
通过对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分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学会地理评价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和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理解其优越性,掌握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说明我国与邻国的位置特点。
难点:建立地理位置的空间概念和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于中国的具体位置及位置的优越性分析判断仍然有限、不系统。
另外经过一个暑假,学生对七年级所学基本知识有所遗忘,所以对本节课又要用到知识
课件中提示学生复习,另外本节课空间概念的建立是难点,采用课件中填图的方式直观呈现,不断强化。
对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评价学生能够评价一部分但不全面,所以采用分小组相互讨论的方式来解决。
【设计思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因此,在教材处理时,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整合知识,突出知识的条理性。
由局部到整体的思路,设计了以下的学习过程:认识位置——分析评价位置,通过在地图上对祖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邻国位置的认识。
进行分析各自的自然现象,评价其优越性,进而总结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
【教学方法】
为使学生自由地探究和创新,达到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自主学习的目的,本节课采用了读图分析法、对比法、列表法、自学讨论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等方法。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