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到电影

合集下载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作者:景平康来源:《电影评介》2013年第16期小说是文学艺术,电影则是影像艺术,不同的艺术形式决定了改编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巴拉兹认为:“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影片制作者在着手改编一部小说时,就会把原著仅仅当成为未经加工的素材,从自己的艺术形式的特殊角度来对这段未经加工的现实生活进行观察……”(《电影美学》,贝拉·巴拉兹著,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280页)《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导演赵薇也对原小说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在保留原小说基础上,做了一定的删减和重组,改编有成功也有不足。

一、改编的成功之处1.人物设置的变化从受众的认同心理看,观众对电影中人物形象认同程度越深,产生的情感共鸣就越强烈。

尤其是青春怀旧类影片,正值青春或已经历过青春的观众都能在影片中看到曾经的自己。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人物性格上大部分与原小说基调一致,但也做了调整。

首先保留了小说中象征着大学中敢爱敢恨的女生形象的郑微;执着于爱情的校花形象的阮莞;出身贫寒、一心向上的“凤凰男”形象的陈孝正;能说会道、小人物形象的老张以及高傲形象的曾毓。

朱小北由小说中“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学生,成为一个性格直爽的假小子形象,许开阳由小说里腼腆害羞变得外向甚至有点轻狂;八卦与现实的黎维娟在电影里更加突出了她的现实和拜金。

这些人物改编前性格大多属于内敛型的,同时都是副线人物,戏份远不足于郑微等主线人物,所以很难出戏,而改编后的人物性格张扬活泼,甚至与小说中性格相反,这样人物形象更有张力,出戏也容易。

同时删除了性格比较平淡的卓美和何绿芽,使副线人物变得集中而有特色,更具典型性,吸引了观众眼球。

另外,改编使人物形象之间对比更加强烈,比如轻狂的许开阳与安分的陈孝正,正因为他们彼此性格不和,才出现了电影中许开阳殴打陈孝正这场戏,增加了矛盾冲突,让电影更具看点。

电影中人物的命运相对于小说改编也较大。

如小说里郑微从小就将林静当成梦寐的结婚对象和精神寄托,最终她放弃陈孝正嫁给林静,给人感觉最后还是回到了那个从小就照顾她的男人的怀抱。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作者:谢致欣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8期摘要:本文将《青春之歌》的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进行比较,首先从外部环境和内心感情倾向两方面探讨作者改编的背景,然后比较小说文本和电影剧本,分析其变动的内容,最后对《青春之歌》的改编效果作出评论。

借《青春之歌》的电影改编,希望给当前创作文艺作品的人们一点启示。

关键词:青春之歌小说电影改编《青春之歌》的小说及其电影文学剧本面世至今已有50多年了,这部在当时影响巨大的作品,现在看来还有许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关于《青春之歌》电影改编的论述,目前并不多,现存的也主要是当时的评论文章,它们还是以阶级、政治的立场去看待问题。

而笔者在此用现代眼光重新解读《青春之歌》的电影改编,从文学审美的角度切入,通过探讨作者改编的背景、内容以及改编效果,对其作出评价。

一杨沫先生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在1958年出版后,反响热烈。

随后,在周扬的要求下,国家电影局和北京电影制片厂通过争取,说服了杨沫亲自把小说改编成电影,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礼物送给祖国①。

而作者在创作《青春之歌》电影文学剧本时,是受到如下因素影响的:从政治环境讲,小说《青春之歌》出版后,1959年,郭开在《中国青年》和《文艺报》上分别发表了《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评杨沫小说》和《就谈文艺创作和批评中的几个原则问题》,批评了《青春之歌》中的小资产阶级感情问题,认为它有损共产党的形象,也批评了林道静没有和工农结合、入党后作用不大等问题,由此掀起了对《青春之歌》的讨论。

这些批评,对杨沫改编电影是有着很大影响的,作者曾说:“当《中国青年》和《文艺报》讨论《青春之歌》的时候,也正是我改编电影剧本的时候,因此能够及时广泛地吸收了各方面有益的意见。

”②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的形势下,作者的改编是在轰轰烈烈的“建设共产主义”氛围中进行的。

从作者本身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心态讲,首先,她很强调青年的出路问题。

她渴望通过作品向青年透露一个讯息:只有跟着共产党走,信奉共产主义,把个人命运与人民大众的命运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出路。

从小说到电影——以张艺谋五部作品为例

从小说到电影——以张艺谋五部作品为例

从小说到电影——以张艺谋五部作品为例从小说到电影——以张艺谋五部作品为例导言: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有着独立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魅力。

然而,随着电影发展的进步和观众对于故事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多的小说开始被改编成电影。

在中国电影史上,张艺谋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激情四溢的表演方式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以张艺谋的五部作品为例,探讨小说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的挑战和突破。

一、《红高粱》《红高粱》是中国作家莫言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发生在农村的一段让人震撼的故事。

张艺谋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保留了原著的核心思想,而在表现方式上做出了一些创新。

通过运用色彩的巧妙运用,张艺谋将小说中的红高粱与热情活力的农村生活相结合,让观众体验到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

从某种程度上讲,张艺谋的《红高粱》更像是一首音乐,通过画面和音乐的完美配合,传达出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二、《活着》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是一部感人肺腑的作品,通过一个农民的一生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张艺谋将这个悲惨而又充满希望的故事改编成电影,在镜头和演员的选择上下了很大功夫。

通过精细的镜头构图和真实的表演,张艺谋让观众感受到小说中的绝望和希望并存的悲剧。

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将小说中的一些场景进行了合理的删减,更注重情感的渲染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电影版的《活着》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张力。

三、《大红灯笼高高挂》作家苏童的小说《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部反映中国历史变革的作品,张艺谋将其改编成电影并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通过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多层次的象征性意味,张艺谋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国历史的思考和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

电影中的红灯笼被视为象征希望和渴望的象征,通过它的高高挂起,让观众感受到一个国家和家庭的力量和复兴。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凭借其独特的创作风格,通过光影和色彩的运用,增加了戏剧性和视觉冲击力。

四、《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的一部儿童题材电影,改编自作家李康生的小说。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作者:陈麒任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1期【摘要】1999年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改编自作家鲍十的中篇小说《纪念》。

影片获得第五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第二十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奖励,自公映之日起就获得海内外好评,是一部极具艺术特色的唯美主义爱情电影,同时小说和电影还被台湾师范大学选作国文课阅读教材。

【关键词】《我的父亲母亲》;电影;风格特征【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对小说文本的改编。

张艺谋作为“第五代导演”标志性人物,其电影创作的很大一个特点便是通过改编小说来实现,也正如其本人所说:“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没离开文学这根拐杖,就我个人而言,我离不开小说。

”从小说改编到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恰如其分地将小说中被限制的言外之意——强烈讴歌的主题思想——父亲母亲间美好纯真质朴感人的爱情,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

英国评论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在其书《艺术》中谈到,“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形式,同样是内容的一部分。

一个优秀的艺术创作者,往往能够在情感的收与放,取与舍之间做出精当的选择,同时将之附着于巧妙的形式安排上,从而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电影是内容形式交互作用的综合艺术系统,其呈现形式与风格特征都会影响观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诠释。

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从小说到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改编是如何在形式与风格上体现电影艺术特征的,以进一步说明小说改编到电影的些许共通的特质。

一、形式与风格特征的体现(一)镜头语言镜头是构成影视艺术文本的基本单位。

它的独特美学原理在于以再现机制为主激发自由情感。

作为一种影视艺术所特有的语言,具有区别于其他艺术语言的独特美学机制。

《我的父亲母亲》中对镜头的巧妙运用,堪称完美。

构图和谐、颜色分明,隐喻象征的蒙太奇等,真正呈现出了“影像美学”这一概念。

从小说到电影——浅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改编艺术

从小说到电影——浅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改编艺术

一、王式凶猛———小说是王朔的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以“文革”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群少年人在部队大院中的成长过程。

小说妙趣横生,情节古怪而又真实贴切。

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青春乌托邦,那里有趣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总是阳光灿烂。

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人物表现出的青春期的各种幻想躁动,仿佛带着夏日的热烈跃然纸上。

“我”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军官干部家庭,一个尚未成年的懵懂少年崇尚英雄并且梦想成为英雄,满脑子幻想,外表羸弱文静,内心渴望放荡不羁,逃学、打群架、喝酒是惯有的事,看似叛逆,实则纯真。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米兰是美丽并且神秘的,看守所里的出现使米兰不再是照片上纯粹意义的美的形象,后来得知她与当时著名的“顽主”认识时,米兰变得深不可测,变得复杂,而她依然是美丽的,出现的时候都仿佛被笼罩上了光环,突出米兰如女神般的独特魅力。

高晋是“我们”一群哥们中年龄大、个儿高、最漂亮,各方面都很出众的“老大”。

他的一举一动足以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虽然在小说出现的次数不是很多,但每一次出场总是一鸣惊人,阳光总是照在他明朗的脸上,他是豪迈、率真、稳重的。

可以说,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仿佛一类凶猛的缩影,表现出典型的青春期的成长过程。

王朔的叙述语言充满了嘲讽却又意味深长,“我热切地盼望卷入一场世界大战,我毫不怀疑人民解放军的铁拳会把苏美两国的战争机器砸得粉碎,而我将会出落为一名举世瞩目的战争英雄。

我仅对世界人民的解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看似嬉戏和轻佻的语气中,充满了对所谓未来和理想的戏谑与嘲讽。

在小说的后半段笔锋直转,通过中年“我”的自我颠覆,否定了自己的故事,现实中的“我”并不凶猛狂野,只是在记忆中那么渴望撒点野。

事实是“我”与米兰从未相识过,将虚伪与谎言混为一谈。

原来发现“我想说真话的愿望有多强烈,我所受到文字干扰便有多大”。

王朔说这篇小说是自己喜欢的,确实是在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中同时又无技术上的表达障碍写的关乎我个人的真实情感的小说。

《傲慢与偏见》_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策略

《傲慢与偏见》_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策略

《傲慢与偏见》_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策略《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受到广泛赞誉的经典小说,也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

2005年,由乔·赖特执导的同名电影上映,再次引起全球观众的热议。

小说与电影作品虽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呈现,但都运用了精妙的叙事策略,与读者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使得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首先,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傲慢与偏见》都以家庭为起点,通过交待主要人物,其特色以及彼此关系的方式引发读者和观众的兴趣。

小说以“五姐妹”为起点,通过对班纳特家庭成员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性格。

电影则通过画面和音乐的搭配,以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来呈现,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角色。

这种叙事策略使读者和观众很快对故事产生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些人物的命运和命运。

其次,小说和电影都运用了对话和心理描写,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简·奥斯汀的小说以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的视角来展开,通过对话以及伊丽莎白的内心独白,揭示她对社会和个人情感的观察和理解。

乔·赖特的电影则通过演员们的表演技巧和镜头的运用,将人物的内心情感直观地呈现出来。

这种叙事策略使读者和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想法和感受,增加了情感共鸣。

另外,小说和电影都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作品的幽默和讽刺。

小说中,奥斯汀通过对比来凸显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例如,达西先生和班纳特家人就是鲜明的对比。

他们贫穷却自以为是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社会规则的不关心和追求物质利益,与达西先生的高贵和自信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电影则通过演员们的演技和剪辑的手法,将这些对比和夸张的元素生动地展现出来,增添了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叙事策略中的转折也是小说和电影共同运用的手法之一。

《傲慢与偏见》的转折点在班纳特家五姐妹的姻缘问题上。

小说中,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在小镇上的一次偶遇,彼此开始了解对方。

电影中,通过音乐的变化和镜头的运动,切换到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的视角,展示了他们对彼此的吸引力。

从小说到电影——19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反思

从小说到电影——19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反思

从小说到电影——19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反思从小说到电影——19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反思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延续文字作品的情节与意境,还能通过视觉与听觉的表达,更加深刻地触动观众的心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改编自现代文学名著的现象越来越盛行,成为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这种趋势的原因、影响以及其中的反思。

二、理论分析1. 借力现代文学名著,迎合观众需求现代文学名著剧情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性思考与社会洞见。

电影改编这些作品,可以借力其精华部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观众由于对小说本身的情感联系,更容易对电影产生共鸣。

2. 提升文化价值,保护人类智慧的结晶经典作品代表了一种文化的积淀,它们超越时空的限制,具有传承文化与历史的重要意义。

电影改编这些名著,可以将这些智慧的结晶传递给更多的观众。

这既能提升电影的文化价值,也有助于维护人类智慧的传承。

3. 扩大文学影响力,推动文学创作电影作为大众娱乐形式的一种,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通过电影的改编,原本只有局限群体了解的文学作品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人了解和阅读文学。

这也可以激发作家创作的热情和潜力。

三、实践探索1.《红楼梦》《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多次被改编成电影。

1987年的《红楼梦》电影版由苏联导演赛勒斯·卡尔罗夫执导,被誉为华语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电影通过精美的画面和精准的情感表达,将小说中的细腻与深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2.《杀死一只知更鸟》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由美国作家哈珀·李创作,描绘了种族歧视与成长的故事,曾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1962年,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改编自该小说,由罗伯特·穆勒斯执导,成为美国电影经典之一。

该电影通过良好的剧本改编和表演,成功地将小说中的主题与情感传递给观众。

从小说到电影——19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反思

从小说到电影——19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反思

从小说到电影——19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反思从小说到电影——19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反思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开始以改编的方式将现代文学名著搬上银幕,这种改编作品的出现既有理论的支撑,又有实践的验证。

本文将就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并对其进行反思。

首先,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理论基础可以从《论小说》中找到。

陈丹青指出,小说的核心是人的内心活动,电影则是通过画面和音乐来展现故事。

电影与小说的不同特点决定了电影改编必然会有所缺失,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弥补这一缺失。

在这个理论背景下,许多导演开始思考如何用电影语言去表达小说的内涵。

实践中,1987年的《红楼梦》是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的经典之作。

导演谢晋运用了对比色彩的巧妙运用,将纸破旧和新书的明亮相互呼应,传达了红楼梦的宏大主题。

而对于角色的选择,导演遵循了小说的设定,并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将小说中的角色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红楼梦》的成功不仅在于对小说的忠实改编,更在于导演对电影语言的过滤和提炼,使得电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艺术作品。

除了《红楼梦》,1988年的《茶馆》也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改编作品。

导演冯小宁在改编过程中对剧本进行了大胆创新,将纷繁复杂的剧情浓缩为一幕幕小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了整个历史时代的变迁。

此外,《茶馆》的剧本在结构上进行了合理的改编,将原著的长篇对话戏转变为多音轨叠加的独白戏,增加了电影的紧凑感。

然而,现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改编作品在表达上常常会受到限制,电影与小说的不同媒介决定了改编过程中要进行的删减和修改。

这就需要导演在改编过程中具备较高的审美水平和判断力,以把握改编的度。

其次,与原著小说相比,电影改编作品具有更强的商业性质,这也导致有些改编作品过分注重票房而忽视了对原著的尊重和艺术追求。

最后,电影改编作品要面对观众对原著的期待和对电影的评判,这给导演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对其选择和处理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作者:覃设连来源:《美与时代·下》2020年第08期摘要:《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从铁凝的文本写作到陆小雅的电影改编,存在着共通策略——服饰话语的重复言说。

文本和电影利用夹克衫到红衬衫、绸衬衫到碎花裙、的确良到红领巾的转换过程,塑造了安然这一性格鲜明的新一代青少年形象,展现了新一代青年人在理想与追求、矛盾与挫折、斗争与觉醒的碰撞中所面临的困惑与选择,也体现了20世紀80年代社会转型初期身份意识的复苏、反思与追问。

关键词:性别意识;政治意识;集体意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红衣少女独特的艺术视野,清新的叙述笔调,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的现实问题,汇聚成铁凝的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小说围绕高一女生安然关于评选“三好学生”的生活经历,表现了她在理想与追求、矛盾与挫折、斗争与觉醒的碰撞中,不断坚守对性别意识、政治意识和集体意识的独立思考。

陆小雅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以时代变迁下的人文思想冲突和权力异化为背景,展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困惑与选择。

同为女性作家和女性导演,铁凝和陆小雅均以服饰为外在表现形式来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

独特的服装能够表达不同寻常的意义:“对于衣着的个性化追求常常和性别意识、爱情意识联系在一起,个性化的着装、审美性的着装,常常表现在凸显性别差异、个人品位差异等方面,又常常包含着人们对情爱的渴求。

”[1]不同的服装表达不同的话语意义,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识。

一、性别意识:从夹克衫到红衬衫自古至今,服饰不仅具备遮寒蔽体的基本功能,还具有表达性别差异、标识社会地位、表达价值取向等社会功能。

不同时代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内隐意义,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服饰话语带有明显的身体政治意味。

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电影《红衣少女》即以一件红衬衫高扬了安然的性别意识。

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安然的性别意识似乎被时代模糊了。

一方面,她独特的性格特征像个男孩子:喜欢辩论,爱放鞭炮,会吹口哨,喜欢快节奏的音乐、足球赛、冷饮和游泳。

《许三观卖血记》——从小说到电影

《许三观卖血记》——从小说到电影

文理论妥徽文学AN HU IW EN XUE《许三观卖血i B》)一从小说到电影池程远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问世22年,在中国至今尚未电影化。

2015年,由河正宇导演,改编自《许三观 卖血记》的韩国电影《许三观》上映。

《许三观卖血记》从小说到电影,一路走来可谓艰难。

本文试图对韩国版电 影《许三观》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将其与余华原版小说进行对比,找出韩国版电影的特色和它对小说原著精神 的缺失。

关键词: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河正宇《许三观》对比分析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创作于1995年,小说叙事时间从建国后一直到改革开放。

这部小说温情而又残忍地描绘了人的一生,以生动的故事表达了绝境面前人的求生欲望。

1994年张艺谋根据余华小说《活着》拍成了电影《活着》,虽在中国大陆至今仍为禁片,但相较于《许三观卖血记》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已属“幸运”,因为从1995年至今,《许三观卖血记》在中国都尚未电影化。

早在2000年,韩国映画世界株式会老板安东圭就买下了《许三观卖血记》的电影拍摄版权。

在当时也有一位意大利导演想买下该小说的电影拍摄版权,但余华经过权衡,把电影拍摄版权卖给了跟中国文化更接近的韩国。

但安东圭并未能及时筹措开拍,后安东圭和余华都属意姜文导演该部作品,但由于剧本在中国大陆一直未能过审,安东圭遂决定在韩国拍摄。

2015年1月14日,由河正宇执导,河正宇、河智苑主演的电影《许三观》在韩国上映。

《许三观卖血记》从小说到电影,一路走来可谓艰难。

本文试图对韩国版电影《许三观》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将其与余华原版小说进行对比,找出韩国版电影的特色和它对小说原著精神的缺失。

_、另一种文化下的叙事尝试《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从新中国成立,写到改革开放,描写了许三观20岁到60岁的生活史,在这四十年中,他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大跃进”,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也经历了改革开放。

可以说,小说的描写和叙事很符合中国当时的语境。

“语言”从小说到电影

“语言”从小说到电影

“语言”从小说到电影【摘要】语言作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在小说和电影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语言在小说和电影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在小说中,语言的丰富性体现在文字间的相互映衬和交织,而隐喻和象征则让读者在阅读中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

而在电影中,语言的表现形式更多涉及声音和画面的结合,通过配乐、声音效果和镜头语言来传达故事和情感。

电影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因素,语言的表现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语言在小说和电影中都扮演着承载情节、塑造人物和传达主题的重要角色,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关键词】小说、电影、语言、表现、丰富性、隐喻、象征、声音、画面、结合、局限性、作用。

1. 引言1.1 语言在小说中的表现在小说中,语言是作家表达思想、描绘情节、塑造人物的重要工具。

通过文字的运用,作家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语言在小说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对话、叙述、描写等。

通过人物的对话,读者可以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以及故事的发展。

叙述则是作家直接向读者传达故事的发展,塑造场景和人物形象。

描写则是通过文字描绘景物、情感等,使读者感受到小说中的氛围和情感。

除了直接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外,语言在小说中还常常使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

通过隐喻和象征,作家可以深入表达主题和思想。

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和象征符号,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意义和情感。

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使得小说可以不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在小说中,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作家表达情感和塑造世界的艺术。

1.2 语言在电影中的表现在电影中,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

通过对话、配音、字幕等方式,电影制作人可以通过语言来传达情感、展示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等。

在电影中,语言不仅是人物之间交流的工具,更是影片情感和主题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电影中语言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多样。

除了人物对话外,电影还可以通过配音、旁白、字幕等方式来展现语言的多样性。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作者:曾涓涓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10期摘要:《飞越疯人院》是美国作家肯·克西的经典之作,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也深受好评。

小说和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既相互联系,又互相独立,小说通过文字传达力量,电影通过塑造角色来展现人物。

在忠实于原著主题的基础上,根据电影本身的艺术特点采用适当的形式对原著进行删除、添加、浓缩以及艺术上的美化和加工等艺术处理,将文字意像形象化,人物性格得以更直观地诠释,更好地被观众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飞越疯人院》;小说;电影;人物20世纪60年代,正是美国“垮掉的一代”大行其道的时候,是美国近代史在政治和文化上最多姿多彩、最具戏剧性、最重要的时代。

这个时期纷繁的社会运动———民主运动、黑人民权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女权运动等纷至沓来。

肯·凯西的小说《飞越疯人院》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

美国作家肯·克西是20世纪50年代“垮掉的一代”时期的一位反文化代表人物。

他曾经在一家医院精神病房当夜班护理员,认为当时的那种治疗方法不但对患者毫无效果而且会加重病情,于是于1962年创作了带有讽刺意味的小说《飞越疯人院》。

小说是以与社会秩序格格不入的叛逆者麦克墨菲在精神病院中的遭遇为主线,以一个病患——布罗姆登酋长的视角,记述了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精神病院对精神病人们惨无人道的治疗状况。

肯·克西认为当时颇为流行的“治疗性团体”,是强迫人的内在精神适应他人的理想外在环境的一种方式。

按照这一实践,病人们互相吐露秘密,以努力使病房“尽可能像……民主、自由的社区——一个内部小世界,这是某一天你将会重新占一席之地的那个外部世界的缩影”。

治疗性团体成为了一种强迫手段,假意为了民主大众的福祉而帮助人们,但其实只是为了平庸的大多数,以及支持为自身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机构管理者。

疯人院其实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疯人院里的“精神病人”和“医生”两类身份恰恰反映了社会中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作者:潘惠玲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23期摘要: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个是主要通过书面语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绘环境,来架构生动的一个虚拟世界,一个是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叠加,剪辑而成的动态影像的现代综合艺术。

所以,在讲述同一个主题的故事时,两者在相互转换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叙事视角,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小说与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视角转换的差异,来分析小说与电影叙述视角的差异。

关键词:叙述视角;小说;改编;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内容讲述小说家R先生在他生日时,收到一封神秘的长信。

这封信讲述一个女人对他一生的痴恋。

童年相识,此后两度相遇,然而R先生却未曾想起她是谁。

后来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1948年由马克斯·奥菲尔斯执导;二是2005年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

本文从“叙事视角”出发,分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小说到电影叙述视角的变化。

我们应先明确何为叙事?简单地说,叙事就是“讲故事”。

法国学者热奈特从“聚焦”将叙述视角分为三种类型:零聚焦叙述、内聚焦叙述、外聚焦叙述。

而在小说和电影中,主要使用零聚焦和内聚焦这两种类型的叙述视角。

零聚焦叙述,就是“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它的特点是叙述者说出的比任何一个人物知道得多。

”内聚焦叙述,即“叙述者指只叙述某个人知道的情况,即从某个人的单一角度讲述故事,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一、小说的叙述视角:内聚焦为主、零聚焦为辅小说叙述视角主要有两层。

第一层是“零聚焦”叙述视角,这层视角存在于小说的开端与结尾。

小说开篇描述小说家R先生在他41岁生日时,收到一封神秘的长信。

出于好奇心,他将信打开读了起来。

由此叙述者通过“零聚焦”视角作为小说开端。

一直到小说的结尾处R先生读完信后,叙述视角才切换回“零聚焦”视角,叙述者进入R先生的心灵深处展现其怅然若失的情感,最后结束全文。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作者:蔡清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2期摘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推拿》不仅在创作题材上有所拓展,具有创新意义。

电影对小说改编所获得的成功,也给予了小说影视化一定的创作经验。

本文主要从小说到电影,主题侧重的调整入手,梳理出二者的异同,揭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利弊。

关键词:推拿;小说;电影;对比[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1现如今,电影对文学的改编越来越常见。

电影和文学本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这种选择和改编之后,二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在小说《推拿》中毕飞宇以自己高超的叙事技巧和人文关怀,揭示了一群盲人推拿师的日常生活,也展示了人性尊严的高贵与绚烂。

娄烨是当今最受世界影坛瞩目的华语片导演之一。

他始终坚持以手持镜头发掘社会边缘人的悲喜命运,用电影探讨爱与人性。

他对小说的成功改编使得这部电影在艺术上大获成功。

电影《推拿》虽然被定义为文艺片,不似商业片一般为了票房去刻意制造娱乐效果。

但其终究还是电影工业体系下产出的商品,其商业性远远大于小说,它必须考虑到受众与商业回报。

所以电影在对原著的改编上选用了一个更为通俗的主题,让更多的观众去明白与接收。

在小说中毕飞宇表现出的是璀璨光华的人性尊严,娄烨是一个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导演,他在汲取原著精华的基础上,再一次回归到自己电影的永恒主题——爱情。

一、小说主题:人性尊严毕飞宇说:“我一直渴望自己能够写出一些宏大的东西,这宏大不是时间上的跨度,也不是空间上的辽阔,甚至不是复杂而又错综的人际。

这宏大仅仅是一个人内心的一个秘密,一个人精神上的一个要求,比方说,自尊,比方说,尊严。

我认为它雄伟而又壮丽,它是巍峨的。

我把任何一种精神上的提升都看得无比的宏大,史诗般的,令人荡气回肠。

”[1]小说《推拿》充分表现了他所追求的宏大与辽阔,充分体现了人精神上的尊严。

在小说中,都红本是有着音乐天赋的少女,老师安排她学习音乐,而在一场晚会中都红演砸了她所弹奏的曲目,却依旧迎来了潮水般的掌声。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从小说到电影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从小说到电影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从小说到电影目录一、内容描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三)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5)二、小说与电影之间的跨界合作历史回顾 (6)(一)电影改编的起源与发展 (8)(二)小说改编电影的早期尝试 (9)(三)经典小说改编电影的繁荣时期 (10)(四)当代小说改编电影的探索与创新 (11)三、小说改编电影的成功要素分析 (13)(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14)(二)故事情节的把握 (16)(三)主题思想的传达 (17)(四)视听语言的创新运用 (19)四、具体案例分析 (20)(一)《红高粱》 (21)(二)《哈利.波特》系列 (23)(三)《平凡的世界》 (24)(四)《围城》 (26)五、小说改编电影的困境与挑战 (27)(一)原著粉丝的抵触心理 (28)(二)文化差异导致的改编难题 (29)(三)票房与口碑的双重压力 (30)(四)改编过程中的商业与艺术平衡 (30)六、未来展望 (32)(一)加强原著粉丝与电影观众的互动交流 (33)(二)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34)(三)提升改编电影的原创性和创新性 (36)(四)构建完善的小说改编电影产业链 (37)七、结论 (38)(一)研究成果总结 (39)(二)研究不足与局限 (41)(三)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42)一、内容描述小说与电影的文学基础比较:分析小说和电影在文学表达上的异同点,包括叙事方式、情节构建、人物塑造等方面,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小说改编为电影的文学价值考量:探讨小说在改编为电影过程中的文学价值如何被保留和转化,分析改编过程中的艺术创新和文化内涵的变化。

电影改编小说的策略与方法:分析电影改编小说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如删减、增添、重组情节等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对原著小说的影响和对观众的理解产生的效应。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小说改编电影案例,如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现代电影或当代热门小说改编的电影,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其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从小说到电影的转换与流变

从小说到电影的转换与流变

从小说到电影的转换与流变【摘要】小说与电影一直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探讨小说如何转变成电影,以及这种转换如何影响文化。

首先介绍小说改编电影的历史背景,探讨小说与电影的相似之处,然后分析小说到电影的转换过程。

成功案例如《哈利·波特》和《指环王》将被提及,同时也会讨论小说改编电影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文章将探讨小说到电影的转换趋势,并分析这种流变对文化的影响。

小说和电影之间的互动,不仅让经典作品得以延续,也为观众和读者提供了不同的审美体验,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小说,电影,转换,流变,互动关系,历史背景,相似之处,成功案例,挑战,困境,趋势,文化影响1. 引言1.1 小说与电影的互动关系小说与电影一直以来都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两者在文学与影视创作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小说作为文学形式可以通过文字描述人物、场景、情节等,而电影则通过影像、声音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展现故事情节。

小说与电影虽然形式不同,但在表达方式上却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

小说与电影在创作过程中都需要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通过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等来吸引读者或观众的眼球。

在小说改编电影的过程中,导演、编剧等创作者需要在保持原著精髓的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以适应电影的叙事节奏和视听效果。

小说与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体现在了作品的相互传播与影响上。

通过小说改编电影,原作小说的影响范围可以得到进一步扩大,吸引更多的观众。

成功的电影改编作品也可以带动原著小说的销量,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小说与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两者在创作与传播中相互借鉴、互相影响,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1.2 小说到电影的转换小说与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小说是一种文字表达方式,能够深入描绘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展现复杂的情节发展;而电影则是一种视觉表现方式,通过影像和音效来展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作者:李仕芬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14期【作者简介】李仕芬,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当代小说研究。

【基金项目】一、男性英雄的白日梦──从《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小说原著说起1939年,詹姆士·瑟伯(James Thurber)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发表短篇小说《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1],内容讲述男主角沃尔特·米蒂(Walter Mitty)是一个冒失,能力备受怀疑的人,现实生活上,亦由妻子主导。

①①怯懦、弱势的男性,刚烈、强势的女性,向被视为沃尔特·米蒂笔下世界的典型人物。

[2][3][4]诉诸白日梦因此成为沃尔特·米蒂的思想出路,短短不到一天内,他便多次从现实中开小差,神游于自我构设的幻想世界里。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研究早已告诉了我们,白日梦往往利用眼前发生的事件,为自己构想未来,以实现未能满足的欲望。

[5]在《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这篇小说中,沃尔特·米蒂也不断从眼前发生的事,引发相关的白日梦,如现实中开车路经医院,便触发他幻想自己为出色的医生。

由现实事件引起幻想,无可置疑,为人之常情,是叙述的合理安排,不过这篇小说值得我们注意的并不是现实这方面,而是那种对白日梦的重视。

小说以《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命名,把白日梦的内容视为男主角另一种不为人知的生活,已可见重心所在。

从结构安排来说,故事由幻想开始,以幻想结束,同样紧扣以白日梦为主导的叙述方向。

白日梦的叙述仔细具体,内容丰富奇异之余,却处处形成了与现实生活的反差。

在日常生活中,沃尔特·米蒂行事不利落、处处受制肘,如泊车、除下车链等琐事均需假手于人,开车速度也受妻子规管等。

《道林·格雷的画像》:从小说到电影

《道林·格雷的画像》:从小说到电影

电影文学Film Literature《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文笔优美,比喻精巧,处处带有对艺术与生活的思考。

同时,它构思新奇,具有超自然的魔幻色彩,因此成为了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被无数次地搬上了舞台和银幕。

2009年,导演奥利弗·帕克拍摄的电影《道林·格雷》便改编于这部小说。

电影基本沿用了小说的叙述框架,但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做了相应的改编,使其成为了一部与原著迥然不同的爱情惊悚片。

笔者主要分析电影与小说中人物、情节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之处,进一步揭示出二者产生巨大艺术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

一、 人物的改编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人物是构成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小说有三个主要人物,道林·格雷、亨利勋爵和画家巴兹尔·霍华德。

他们或充当小说的线索,或是作者的代言人,或传达唯美主义的主张。

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导演对这些人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

小说中的主人公道林·格雷是一位俊美的年轻人,“曲线精美的红唇,诚恳的蓝眼睛,蓬松的金发,那张一见就叫人信任的脸,给人一尘不染的印象。

”[1]他是美的化身,同时也是美的追求者。

他欣赏音乐,研究香料,收藏珍奇异宝,甚至连他的初恋也染上了美的色彩。

但是,他听信了亨利勋爵的享乐主义,把灵魂交于魔鬼,让画像代替他变老,而他则永葆青春。

他沉溺于感官的享受,吸毒、酗酒、嫖妓甚至杀人。

他每次堕落都在画像上留下痕迹,画像最后变成了一个无比丑陋的恶魔。

道林担心自己的恶行败露,拔刀刺向了画中的恶魔,但是却杀死了自己。

电影中的道林是一位英俊的黑发少年,年幼时被外祖父毒打的经历在他心理留下了阴影,初到伦敦的他又受到亨利勋爵的不良影响。

他奉行“享乐主义”,道德逐渐败坏,抛弃怀孕的未婚妻,与有夫之妇暧昧不清,与印度艺人厮混在一起,去妓院吸毒嫖妓,残忍地杀死了霍华德以隐藏自己的罪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小说到电影
之前的状态,影片中为何没有?
答:小说由于其自身的媒介特质,可以花费大量的篇幅来描写环境特质、人物体貌特征,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来塑造故事。

但,电影的时长基本属于既定,这就要求电影必须在既定的时间内选择具备故事冲击性的段落来改编。

A.不具备故事的冲击性(举例:淡化长林)。

B.小说与影片的重点内容由篇幅含量决定。

3、影片中串场字幕有何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①一段文字代表一个事件的起因或者结果;
②存在强烈的戏剧冲突的事件即将发生或者结束;
③划分时间段,潜在;划分影片的段落结构。

4、导演在进行小说的改编时,是如何弱化原著悲剧性的?请举例说明。

答:①弱化悲剧方式一:歌舞穿插
②弱化悲剧方式二:方言的运用
地方特色的语言幽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调节剧情氛围的作用。

③弱化悲剧方式三:剧情的幽默戏剧化
巧合、戏谑、误会
5、姜文导演进行小说改编的特征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①在想象、虚构的自由天地里充分发挥戏仿、反讽、戏谑、荒诞等艺术手段,隐喻探究人类的精神状态;
②运用非经典文学作品,破除接受群体对文学的迷信先入为主的心理,以获取改编的自由;
③运用寓言化思路大力改编原著作品;
④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6、冯小刚导演作品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答:A.主角的平民人物和视角的平民意识.
表现为关注都市普通人社会地位、梦想和生存空间的一种价值观和心理趋向。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平民意识主要体现在都市普通小人物的烦恼与梦想上,从而显示他对现代都市生活中普通人处境的热诚关注。

B.“含泪笑”的喜剧风格
冯小刚电影的喜剧效果不足以夸张外部动作引笑,而是通过既有的叙事内容和主题指涉,在相对含蓄和平实的叙述中表现既定的内涵,这种内涵往往具有
相当的生活质感,甚至是苦涩味,这是一种喜中有悲的戏剧,一种带有苦味的笑。

7、请问影片《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改编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唐山大地震》改编自《余震》,《唐山大地震》以在社会大事件、大背景底下抒写普通人的命运遭际,通过家庭这扇窗口折射时代风云。

《唐山大地震》既是对于中国电影的传统回归,又是对于这一传统的超越。

一方面,它通过一种强烈的感伤和传奇来处理灾难带来的精神的创伤,这正是中国电影的传统所在。

一种“情”的真挚和痛切的表达始终是中国电影史的脉络所在。

从郑正秋到谢晋,中国电影的感伤传统一直是中国电影和观众联系的焦点,感伤性也一直是主流所在。

另一方面,《唐山大地震》又超越了这一感伤的传统。

将生命本身的宿命感和悲剧性从自然所造成的灾难和人性最基本的血缘情感中生发,个体的痛苦不再紧紧地嵌入中国的历史之中,而是来源于一种自然和生命本身的痛苦之中,这又是超出中国电影的传统的。

8、电影语言的世俗化
答:小刚早期电影,从日常生活和世俗形态中撷取,产生创作灵感,通过独具魅力、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演员精湛、滑稽的表演达到戏剧效果(语言、任务对白小品化)。

②1999年《不见不散》经典台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去用鼻孔迎接光明。

③2000年《没完没了》经典台词:——伟哥,想吐吗?——想,可我舍不得。

十三,路易的,8000块钱一瓶,我舍不得吐。

9、刘震云小说《1942》和电影《1942》有何区别?
答:①震云的原著小说,叙述方式主要是多种文本混杂的后现代风格,对历史尤其宏大。

对历史采用调侃、解构、戏谑的方式,结尾部分还不忘摘录两则离婚启事来说明历史的荒诞性和日常化。

②电影《1942》则完全拍成了一部悲剧或正剧,主创们反复强调这是一部民族史诗,不能被遗忘的民族记忆和灾难,而媒体也把这部电影称为“中国电影的良心之作”。

10、名著改编的特殊原则:
答:对于经典名著的改编,还应遵循一条特殊的原则,应当高度尊重作为名著的原作。

11、名著改编的优点与不足。

答:优点是使经典作品更加大众化、商业化;电影比起小说更直白生动;优秀的影视作品也可以深化和升华原本并不怎样出色的文学原著。

缺点是名著改编的尺度把握不够,会对名著造成伤害;改编的作品不能涵盖原著的所有主题;影像因其视觉的直观性和阅读的综合性和迅捷,不适宜进行大段议论和过于深度的主题挖掘。

12、影视改编的一般原则:
①改编应以不对原著构成重大艺术伤害为前提,应该遵循改编者与原作方“互利互惠”的原则。

②改编者与被改编的文学作品之间,应当首先建立起一种情感上的纽带和艺术上的共鸣,改编成的影视剧应该与原作之间具有起码的相似性。

③改编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独创性,坚持艺术的创造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