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
认识的过程,需要一个认识的发生者,即主体,以及一个认识的接受者,即客体,而我们认识客体需要借助感官,感官为智力(知性悟性)提供素材,智力将其在大脑中呈为表象,所以说“世界是我的表象”。
何为“作为意志的世界”?也就是说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志,而物质却是意志的客体化,是表象的承载者,永恒不变。
我并不完全认可叔本华的思想。
叔本华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虚无的、窒息的、濒临死亡的世界,我们不需要因为世界本身的困苦而否定生命的意志,相反,永远不要跳脱轮回,体验、经历、感知,这是抵御痛苦与无聊的利器。
诞生以及死亡是存在的标识,意志走过了无穷的时间才客体化为个体,在有限的时间后又复归于无物,按照叔本华的说法,这是必然的。
痛苦永远存在,那么痛苦也就不是什么令人恐惧的事情了;个体终会湮灭,那么也就不用在意起始和终结。
正如加缪所想,生命本身就是在无意义中充实自我,苦乐不足所想,虚无不用顾忌。
马克思曾言“哲学家只是解释这个世界,关键在于改变这个世界。
”所以不要再为明天所悲哀,奋起反抗吧,反抗这荒诞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大一时候上《谈谈方法》,犹记第一篇作业(小论文)的题目是“情感与理智”,这篇作业最终被我写成了“意志与情感、理智的关系”,因而面批作业的时候助教对我说:“你以后想不想考哲学系的研?去看看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吧。
”两年过去,话犹在耳,但《作》总是书架上庋藏的新书,每次翻开都缺少读下去的。
况且课完人散,这大概是大学课程最大的特点。
这也正是本身,在某一情境下相遇的人们很快各奔前程。
也正因如此,有回过马路,那位当年的助教迎面走来,跟我打招呼,这时竟然有种散去的一切中又回来了那么一部分的错觉。
于是张老师说这学期美学课上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想到,如果现在再不看《作》,那大概是这辈子都看不完它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啃完了它的正文部分,这时我想写点了。
在儿时的“新闻理想”尚未破灭之前,我想成为一名记者,然而就像许多有过同样梦想而未去实现的人们一样,终究缺少改变现状的勇气,又不甘沉沦于为虎作伥。
这一转变实际上打开了另外一扇不一样的门;它不通向广场,而通向隧道。
大一时的大物课上,当那位陈教授口若悬河地说着自己和某某诺奖得主吃过饭的时候,我想到的是米兰·昆德拉引过的一句胡塞尔的话,大意是说,科学使人的目光不再着眼于“生活世界”,而是孤军突进地在某个狭小的领域里奋战,从而使人陷入真正的孤独。
这句话固然是对科学的批判,现在想来,还有另外一层被忽略的形象:孤军奋战的科学之人,犹如从这土地上找了一个点,然后挖下去;他无意建造宏伟华丽的建筑,却专注于前行本身,随着土壤和岩石指示的方向挖出一条独处的隧道,并且真正的研究,将使他无所谓隧道的开口终将在哪里。
当广场和人群不能支撑生活时,隧道和独处或许能够将引人向暂时的安宁。
隧道本身也不能提供安宁。
照叔本华的说法,科学所代表的以根据律为方式的认识并不能提供这种安宁;能在人间暂时提供这种安宁的,必须是艺术的那种无意志的认识,我感觉有点像康德的所谓“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功利的快感”。
叔本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笔记
叔本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笔记1.“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虽然只有人类才能在反省和抽象意识中思考这个真理,然而,却适用于一切有生命和有认识能力的人。
2.凡是在知识上存在的东西,包括整个世界,也只是与主体相关的客体,只是知觉者所具有的知觉:总而言之,只是表象。
3.过去、未来或遥远、目前等的区别,只有在时空中才成立。
凡是属于或可能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必然都以通过主体为条件,也只对主体存在。
因此,世界即表象。
4.世界一方面完全是“表象”,另一方面也完全是“意志”。
5.能认识一切事物,而本身不被任何东西所认识的,是主体。
因此,主体是世界的支持者,是一切现象、一切对象的条件。
6.每个人都发现自己是主体,不过,只有在从事认识活动的时候,他才真的是主体;如果成为知识的对象,就不是主体了。
7.身体也存在于知识的普遍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之中;空间和时间,是构成杂多现象的两个条件。
8.主体既无杂多,也不统一。
9.表象世界,具有根本的、必然的和无法分开的两半。
一半是客体,客体的形式是时间和空间,以及通过空间和时间而产生的杂多现象。
另一半是主体,主体不在空间和时间中,在所有知觉者中,主体是当下的、完全的和未曾分化的。
10.任何一个知觉者都与对象共同构成整个表象世界。
11.一切客体对象的主要的普遍形式,如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即使我们对客体对象没有认识,也可从主体的角度来发现并完全认识。
12.概念,世上所有动物只有人类才具有抽象概念。
13.人类和其他动物有所不同的概念活动能力,通常叫理性。
14.知觉表象包括整个可见世界或经验总体及其种种可能的条件。
15.物质的真正本质就是它的活动,我们无法想象它还有其他意义。
16.物质不能离开时间和空间而在心理上表现出来。
17.因果法则所决定的,不仅是时间中事物的相续,而且是某一确定空间的同一相续;不仅是同一时刻某一特定空间中事物的存在,而且是不同时刻同一空间中事物的存在。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似纷繁复杂、五彩斑斓的世界中。
然而,在这表象的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更为本质的东西?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深刻的视角。
当我们清晨醒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脸上,鸟儿在窗外欢唱,我们开始新的一天。
工作、学习、社交,我们忙碌于各种事务之中。
这一切的景象、声音、情感和经历,构成了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的表象。
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认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
但叔本华告诉我们,这只是世界的外在表现,而其内在的本质是意志。
什么是意志?意志并非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努力的决心,而是一种盲目的、无尽的冲动和力量。
它是世界的内在驱动力,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比如,植物努力生长,向着阳光伸展枝叶;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而不断寻找食物和配偶;人类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从物质的享受到精神的追求。
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在推动,这就是意志。
意志是无目的、无方向的。
它不像我们人类的理性思考那样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它只是不断地追求,永不停息。
这种追求并非出于某种理性的考量,而是一种本能的冲动。
比如,我们口渴时想要喝水,饥饿时想要进食,并不是因为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这样做,而是一种本能的意志驱使我们去满足这些需求。
世界作为表象,是我们通过感官和认知能力所感知到的一切。
我们看到的山川河流、听到的鸟语虫鸣、感受到的喜怒哀乐,都是世界向我们呈现的表象。
然而,这些表象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它们只是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意志通过各种现象展示出来的结果。
以艺术为例,画家通过画笔和色彩描绘出美丽的风景,音乐家通过音符和旋律表达内心的情感。
这些艺术作品并非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艺术家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的表达。
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意志在表象背后的作用。
他们通过作品传达出某种超越表象的东西,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力量和情感。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似纷繁复杂、五彩斑斓的世界中。
然而,如果深入思考,这个世界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首先,我们来谈谈“表象”。
我们日常所感知到的一切,无论是眼前的山川湖泊、城市街道,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情感表达,都是以表象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表象是通过我们的感官——眼睛看到的色彩和形状、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以及身体感受到的触觉来获取的。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朵盛开的鲜花,我们会被它鲜艳的颜色和优美的形状所吸引,这就是花的表象。
我们通过这些表象来认识世界,构建我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但表象仅仅是世界的外在呈现,它并不是世界的本质。
那么,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呢?叔本华认为是“意志”。
意志是一种盲目的、无尽的冲动和力量,它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内在动力。
我们可以从自然界的现象中找到意志的体现。
例如,植物为了生长,努力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向着阳光伸展枝叶;动物为了生存,不断地寻找食物和栖息地,繁衍后代。
这种内在的驱动力,就是意志的作用。
人类的行为和欲望也是意志的表现。
我们渴望爱情、追求财富、追求权力和名誉,这些欲望的背后都是意志在推动。
然而,叔本华也指出,人类的痛苦正是源于意志的无尽追求。
因为意志的欲望是永远无法完全满足的,当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后,很快就会产生新的欲望。
这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导致了人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我们常常陷入对物质和外在成就的追求中,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比如,为了购买更大的房子、更豪华的汽车,我们拼命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很少停下来思考这些是否真的能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幸福。
那么,如何面对这个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呢?叔本华提出了通过审美和禁欲来摆脱痛苦。
当我们沉浸在艺术和美的欣赏中时,可以暂时忘却意志的冲动,获得一种心灵的宁静。
而通过禁欲,减少欲望的追求,也能够降低痛苦。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一、世界作为表象初论世界是什么,这是一个从古至今哲学家们都不能绕开不可避免是话题。
世界作为表象这个观点由叔本华所论证,但其命题并不是由他所提出。
早在之前贝克莱他已经涉及到这个观点,所以这种提法并不新颖。
当然,叔本华对这个观点离不开康德自在之物、先验主义,柏拉图理念,印度哲学的贡献。
世界作为表象从属于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认为从表象出发认识世界,始终是片面的,不过这种片面性也是必须的,会得到意志的补充。
叔本华把世界分为两面,一面是表象,另外一面则是意志。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从表象来认识世界——世界是我的表象。
既然要认识世界,就必须明确主体和客体,叔本华认为主体就是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即使客体也是主体,人的身体属于客体。
在他看来,世界有两个不可分的半面构成,一个半面是主体,另一个半面是客体,二者共存共亡。
客体的形式是空间和时间,主体却不在其中,这种空间和时间形式是先验的,根据律就是客体形式的表述,反映的是因果关系。
在一切表象中,我们要注意直观表象与抽象表象的区别,抽象表象只为人所独有,通常叫做概念,具有了概念的能力叫做理性,直观表象就是直观可见的、经验的以及在此附属的诸多条件。
根据律有两大构成形态,一是时间,二是支配时间和空间的内容,即因果律。
时间的本质是前后继起,因果律支配着物质,物质通过作用而发生变化,人们通过变化而感知物质的存在,我们可对时间和空间本身进行直接的感知形成表象,时间和空间在因果关系中统一起来,从而使物质得到统一,与此同时,我们经常误用了根据律,把它用于客体之间,从而形成了独断论和怀疑论。
我们认识直观世界有两个条件,一是物体互相作用的可能或知性,二是动物性的感性。
一切动物的身体都是直观世界的出发点,都具有知性,就连盲人也能感受和认识这个世界。
但是知性在敏锐的程度上是存在明显区别的,知性也区别于理性,知性在于理解,而理性作用是接收、固定、联系那些被理解的东西,知性正确认识的是实在,直观专属于知性。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叔本华的哲学可分为两部分作理解,叔本华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将世界划分为客体的世界与意志世界。
作为客体而存在的世界,实际上是其对充足根据律的解释,叔本华认为根据律分为四个部分,即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和行为动机。
这一部分是传统认识论的核心问题。
而作为意志而存在的世界,则是叔本华哲学观点的最重要部分,他对后世哲学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1)促使哲学从理性转向非理性;(2)叔本华是哲学史少有的悲观主义者;伦理学在古希腊是就已是哲学研究的分支之一,不过在叔本华之前,还没有一个哲学家把伦理学问题看得如此重要。
本文将着重探讨叔本华的意志哲学,并试图发现叔本华哲学对现代的启示。
叔本华的意志哲学实际上是“实体”哲学。
在叔本华看来,世界存在着一个意志,而且这一意志是促使万物产生的原因。
表象和意志共同构成了整个世界,但叔本华认为,由于表象实际上是意志的表象化,因而世界的本质实际上全部都由意志所构成。
其次,意志总是无法被满足,而人生则是痛苦的。
意志总是伴随着欲求,当某一欲求被满足,新的欲求又随即出现,这一个过程在逻辑上永远无法完结。
无论乐观与否,人无时无刻不处于痛苦的状态,乐观的人生也只是对痛苦现实的回避。
理解叔本华所说的意志要分成两部分讨论,动物的意志最容易观察,而植物和无机物的意志则相对困难。
欲求是意志的表现形式,而欲求则表现为行为的目的性,因而要说动物存在意志不难理解。
植物的意志表现的较为隐晦,但也有迹可循。
举例来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表现为欲求行为的有:(1)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总是朝着阳光照射的方向生长;(2)有一些植物对动物的接触有所反应。
不难发现,凡是具有行为能力,且行为不存在一致性的物体都可视为具有意志。
但对无机物而言则不同,大部分无机物不具有自主行为能力,而具有行为能力的无机物又似乎总存在着固定的规律。
叔本华的哲学对社会学科很多学科有启发意义,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意志性相较植物、动物和无机物明显得多。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范文今年读的第一本书是德国作家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与书相遇需要机缘与一本书相遇,就像与一个朋友相遇一样,是需要缘分的。
这本书出版于1859年,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发行,我得知有这样一本书,是近期在仇老师分享的一篇微信文章“要么庸俗,要么孤独”里边。
仇老师是我师范的班主任,刚毕业的时候曾经让他推荐一些书给我看,他推荐了《南方周末》,我每年都会订阅,每期都会阅读。
这本书算是他间接地推荐吧。
看了简单的介绍后,我就决定买这本书来读。
这本书如果早几年我遇到,不一定会选择读。
就如人在不同的阶段,会选择不同的朋友一样,当你的人生阅历和心智达到一定层次后,才能遇到那个你认为合适的朋友。
和书相遇,也是一样。
2.一句话概括一本书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扉页上只写了一句话“大自然到底能否究诘呢?——歌德”“究诘”是什么意思呢?通过查阅才知道,是“深究追问”的意思。
扉页里只有这一句话,有什么内涵呢?这里的“大自然”包括了哪些范围呢?比如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人吗?“深究追问”是引导我们通过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去深思背后的原因吗?文字越多,似乎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
简单的一句话,反而更耐人寻味了。
3.读者需具备的三个条件在第一版的序言中,作者提出了阅读这本书的三个条件:一是需要耐性,这是从一种信心中汲取的耐性,即深信在读第二遍时,对于许多东西,甚至所有一切的东西,都会有完全不同于前此的眼光来了解。
作者的要求,他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对于一本题材很深的书,要想掌握其中的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足够的耐心,是无法完成的。
二是在阅读本书之前,请先读本书的序论。
这篇序论并不在这本书的篇幅中,而是在五年前以《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一篇哲学论文》为题就已出版了的一本书。
不先熟悉这个序论,不先有一段预习功夫,要正确理解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
关于序论这本书,我没有去找,先这样试着去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_吴迪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吴迪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我过年期间在家中仔细读的一本书,当时还有一本江味农的《金刚经讲义》作为参考阅读。
叔本华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他的思想借鉴了古印度佛教的智慧,尤其是佛教的强调因果、缘起性空的世界观,对欲望的驾驭与控制的人生态度,对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启发。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将叔本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了一个完整的表述。
他的主要观点有两个,一是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而其余的一切都是意志引起的表象。
二是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
欲望不能实现会痛苦,欲望实现了会空虚,人生就是在痛苦与空虚之间不断轮回,欲望越大,痛苦就会越深刻。
而摆脱这一轮回的一个途径是艺术,艺术是超脱欲望的法门,它能够让意志进入到纯粹认识的领域,停留在认识的领域自由翱翔。
下面我将分别就这两个观点提出我的看法和感想。
首先第一点,意志论的世界观。
意志是一个不可证明,只能感受的东西,是超越于因果律的表象世界的本源的东西。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形而上的论断。
艾耶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中表示要拒斥形而上学,提倡哲学的逻辑与分析性质,而不是对于所谓“第一原理” 的追逐,这是哲学从罗素那里进入当代发展后的新形势,暂且按下不提。
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放弃了对“第一原理”的追逐,那么世界将变得索然无味。
因此,我在个人情感上是认同叔本华对于世界第一原理的追逐的。
那么叔本华的意志论到底有没有道理呢?经不经得起推敲的?我个人认为在类比上有一定的道理,在逻辑上则是不完备的。
意志论类比了印度的佛教思想、柏拉图的彼岸思想、康德的物自体思想。
就像叔本华在书中反复强调的那样,他的思想根源不仅来自印度的佛教,还来自于柏拉图和康德,可以说是东西合璧的思想。
柏拉图的洞穴说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一帮野人生活在山洞里,每天只能看到太阳照进墙壁上的影子,而他们以为这就是全部的、真实的世界,直到有一天,他们走出了洞穴才知道太阳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是故事中的野人生活的洞穴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也只是太阳照进洞穴形成的影子,真正的理智的世界在彼岸,只有通过最纯粹的智慧训练才能达到。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重要著作,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让我对世界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引发了我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书中的核心思想是关于意志和表象的二元对立。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由两个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要素所构成的。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是所有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的根源,而表象则是意志的表现形式,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叔本华认为,人类追求幸福的本质就是想要逃离意志的痛苦,并通过对艺术、道德和宗教的追求来达到这一目的。
在书中,叔本华深入探讨了意志的本质和表象的局限性。
他将意志比作深渊,是无法被完全理解的存在;而表象则是一种误导和虚假的表象,它使我们误以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与外部世界相隔离。
他认为,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一种幻觉,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基于我们的感觉和理性的限制。
这种对世界的误解和虚假引发了诸多痛苦和苦闷,只有通过超越个体的表象,才能够逃离这种命运的困扰。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将艺术、道德和宗教视为逃离意志痛苦的途径。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能够使我们逃离现实世界的表现形式,通过艺术我们可以超越个体的表象,感受到纯粹意志的存在。
道德则是通过施行利他主义和放弃个人欲望来逃离意志痛苦,从而达到超越个体的目的。
宗教则是通过与上帝的合一来逃离意志痛苦。
这些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们提醒着我们要超越个人欲望和自私,在关爱他人和崇拜高于自己的事物中寻求幸福。
阅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让我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叔本华的思想让我明白,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而是来自对自我的超越和追求意义的努力。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金钱、权力和社会地位,但这些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使我们陷入了痛苦和苦闷之中。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施展利他主义,在关爱他人和服务他人中寻求幸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似纷繁复杂、五彩斑斓的世界中,但如果深入思考,这个世界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在叔本华看来,世界首先呈现给我们的是表象。
我们通过感官感知到周围的事物,看到山川湖泊、花草树木,听到鸟鸣虫叫、风雨雷电,触摸到物体的质地和温度,嗅到各种气味,品尝到不同的味道。
这些通过感官获得的信息,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初步认识,这就是世界的表象。
然而,仅仅将世界视为表象是远远不够的。
在表象的背后,叔本华认为存在着一种更为本质的东西,那就是意志。
意志是一种盲目的、永不停息的力量,它推动着世界的运转。
比如说,植物生长、开花结果,动物觅食、繁衍后代,人类追求各种目标和欲望,这些看似不同的行为,背后都有着意志的驱动。
意志是无处不在的。
从微观的原子、分子的运动,到宏观的天体运行,从自然界的生物进化,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都可以看到意志的作用。
它不是一种有意识的目的或计划,而是一种内在的、本能的冲动。
那么,意志和表象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表象是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万物,都是意志的客体化。
意志通过表象来展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
但表象往往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我们常常被表象所迷惑,以为我们所追求的物质财富、功名利禄等是真实而永恒的,却忽略了背后的意志。
以人类的欲望为例。
我们总是渴望拥有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更美好的爱情。
当我们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短暂的满足之后往往是新的欲望的产生。
这是因为欲望是由意志驱动的,而意志是无穷无尽的。
如果我们仅仅执着于满足欲望,追求表象的东西,就会陷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之中。
叔本华认为,要摆脱这种痛苦,我们需要认识到意志的本质,超越表象的束缚。
这并不是说要完全否定欲望和追求,而是要以一种更加清醒和超脱的态度来看待它们。
我们可以通过艺术、哲学和道德等方式来达到这种境界。
艺术是一种能够让我们暂时摆脱意志束缚的途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解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解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解读是德国哲学家阿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所提出的哲学理论,他认为世界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作为意志和作为表象。
1. 意志(Will):意志是一种超越理性和知觉的力量,是推动一切行动和欲望的动力。
在这个理论中,意志被视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无法被彻底理解的力量。
它是一种盲目的欲望,不受个体意识的控制,主导着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的行为。
2. 表象(Representation):表象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通过感官来构建对于事物的概念和认知。
表象是我们主观意识对于客观世界的投射,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叔本华认为,人们通常只能通过表象来认识世界,但表象只是对于世界的表面现象的映射,而不能揭示真实的本质。
他主张通过超越个体的意识和欲望,达到对于意志的直接认知,以此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智慧。
在叔本华的哲学中,他将这种认知方式与艺术、宗教和冥想等领域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表象世界,直接体验和领悟意志的存在。
总的来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解读是叔本华哲学中的一种观点,强调了超越表象的认知方式,试图揭示世界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真实意义。
关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关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1《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是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著。
叔本华是生命哲学的先驱,他非常敏感地感觉到人间的苦难,因而他的人生观了充满悲观色彩。
叔本华一生致力于柏拉图、康德哲学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一著作分为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伦理学四个部分。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人类的思维至多只能表现出世界的外部现象,表现为一个接一个的事物,而不可能在本质上说明这些事物。
在大千世界中,只有人与众不同,因为人具有意志,意志是人的本性,是万物的基础、它单一、玄奥、超越时空,无原因、无目的,不可改变。
意志在现象界中表现为不断上升的意识系列,处于永恒地无目的高一级形态与低一级形态的斗争中,因此与痛苦、灾难密不可分。
艺术仅仅具有短暂地使人摆脱意志的作用,真正的解放只“生于打破自我个性的束缚”。
他的哲学在一定程度通过尼采,影响了活力论、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以及人类学家的观念和方法。
初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的开篇第一句“世界是我的表象”。
他认为,人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感触着地球,那么围绕着人的世界只作为表象存在着。
我认为,主体的悟性至关重要,不同的主体将对事物获得不同的表象,每个主体所表象的内容应是有差别的。
读完了本书的第一章节,我并没弄清作者真正所表达的思想,却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做了思考。
既然身外的世界只是自己的一个表象,我感知的事物,究竟是否真是事物的本身,我不能确定。
仅仅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敏锐的洞察力,也不具备深刻的思想。
这样,我的悟性极可能平乏或是愚钝,被我表象的世界一定是不够真实的,也相信我的周围也存在不少与我相近之人。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经典哲学著作之一,通过对书中内容的阅读,我对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我对书中对意志的探讨印象深刻。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它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人类自身的存在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
同时,书中对意志的起源和发展的探讨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其次,我对书中对表象的探讨产生了共鸣。
叔本华认为,表象是世界的表现形式,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人类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主观臆想,而是有着客观的基础和来源。
同时,书中对表象的探讨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表象与本质的关系。
此外,我也对书中对自由意志的探讨产生了兴趣。
叔本华认为自由意志是人类所拥有的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它能够让人类超越自然规律的束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自由意志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也让我更加关注自由意志的建设和发展。
总的来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哲学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意志、表象、自由意志等方面的思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些思考对我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将努力将这些思想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哲学并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问。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并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解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解读在现代哲学中,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源自于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思想。
这一概念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本质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康德看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主要由两个因素构成:意志和表象。
意志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意愿,是我们对世界的主观愿望和行动的驱动力。
表象则是我们的认知和感知能力,是我们对世界的客观表现和理解。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既包括我们对世界的主观愿望和行动,也包括我们对世界的客观认知和理解。
康德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由我们的意志和表象共同构成的。
意志使我们主观地感知和理解世界,表象使我们客观地认识和表现世界。
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既是我们对世界的主观体验,也是我们对世界的客观认知。
在这个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我们既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也是世界的认识者和表现者。
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本质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强调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意愿对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的重要性。
我们的主观愿望和行动不仅是我们对世界的主观体验的来源,也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的驱动力。
其次,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强调了我们的客观认知和理解对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的重要性。
我们的认知和感知能力不仅是我们对世界的客观表现的基础,也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基础。
总的来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的重要范式,对我们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我们的主观意愿和客观认知对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的重要性,进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们的世界。
因此,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对我们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德]叔本华著读后感
第三篇范文:《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德]叔本华著读后感——主题与个人感受
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一部探讨世界本质和人生意义的哲学著作。作品的主题深入人心,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主题深度方面,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探讨了世界本质、人生意义、痛苦与解脱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些主题深度不仅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也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启示。例如,叔本华对世界本质的探讨,使我意识到世界的无常和变化,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他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使我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并非仅仅在于追求物质的满足,而是需要在精神层面上寻求内心的宁静。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德]叔本华著读后感
第一篇范文:《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德]叔本华著读后感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深刻的哲学巨著。叔本华在其中提出了他的主要哲学思想——意志主义,这一思想对后来的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叔本华在书中首先对康德的现象与物自体的区分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康德的这一区分是不彻底的,因为现象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意志。叔本华认为,世界本质上是意志的表象,而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世界,只是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
叔本华在书中提出的世界是意志的表象的观点,让我对世界的本质有了全新的理解。这一观点使我意识到,世界并非我们表面所看到的那样,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这种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使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问题时,能够更加冷静和理智地去思考和解决。
叔本华对人生痛苦的根源的探讨,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认为,人类的痛苦源于生存意志的无法满足。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人生的痛苦并非源自外界,而是源自我们内心的欲望。这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能够更加坦然地接受,并努力去调整自己的心态。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范文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范文概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德国哲学家叔本菲尔的重要著作,全书共分三卷共二十七章,探讨了意志和表象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本读书笔记主要总结了该书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并对其中几个重要章节进行了详细分析。
意志和表象的关系叔本菲尔认为,意志和表象是两个相互依存且相互作用的概念。
他将意志理解为人类内在的驱动力和动力,而表象则是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意志和表象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叔本菲尔提出了意志和表象相互作用的理论。
他认为,意志通过表象来表达和实现自己。
换言之,我们所感知到的外部世界是我们内在意志的表现,而我们的意志则通过这些表象来实现自己。
这种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行为的本质。
意志和表象的关系可以类比于音乐家和乐器的关系,音乐家即为意志,乐器则为表象,音乐家通过乐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意志的解放与苦难叔本菲尔进一步探讨了意志的解放与苦难的关系。
他认为,意志的解放是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基础,而苦难则是人类无法脱离的现实。
意志的解放可以通过思考和认识表象的本质来实现,而苦难则是因为人类常常被表象所迷惑,无法理解真实的本质。
在第十三章《关于自由的否定与胜利》中,叔本菲尔通过剖析人类意志的困境和困扰,说明了意志解放的必要性。
他认为,人类常常被欲望所束缚,无法从表象中解脱出来,从而导致苦难的产生。
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表象的虚幻性,通过超越表象来认识真实的世界,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意志的伦理观叔本菲尔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也提出了自己的伦理观。
他认为,人类应该通过超越个人的意志,达到普世意志的境界。
在第二十七章《普世意志与道德》中,叔本菲尔详细描述了普世意志的概念和价值。
普世意志是一种超越个体意志的境界,它是一种对于世界本质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只有当人们能够将个体意志融入普世意志中,超越个人欲望和私利,才能实现真正的道德和伦理境界。
《作为意志与表相的世界》读后感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书的基本内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全面阐述了叔本华唯意志主义的哲学观。
这本书不光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他的哲学主旨是宇宙唯一的真正的本体是意志,那些可见的、可触摸的现象只是真实存在的意志的表象。
他的体系不可避免地走向悲观主义。
书的主要观点可以有如下两个。
其一“世界是我的表象”,即外在世界只是感觉和表象的世界。
但在表象世界的背后,还存在一个意志世界,“世界是我的意志”。
意志是万物的基础。
整个世界就是意志,意志是唯一的,不可分的实体,人的认识和理性就是意志客观化发展到一定级别后的产物。
其二是“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即世界的精神内核是“生存意志”(此处我强调“生存意志”是为与尼采的“权力意志”区别),也许初学者会不理解意志的确切意思,在此我解释一下:生存意志是指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生存下去的欲望,生存包含两个意思:“饮食”是个体的生存,“男女”是种族的生存。
权力意志是指万物并不满足生存,还有主宰一切的欲望。
叔本华认为,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认识本质,包括自我和世界的本质。
他说:“我们决不能从外面得到事物的真正本质。
无论我们怎样进行探究,我们只能得到印象和名称。
我们就像一个人绕着城堡走来走去总找不到入口,只能有时粗略描绘一下城堡的外观。
”“让我走进里面去。
如果我们探索出我们自己心灵的本质,我们也许就有了开启外部世界的钥匙。
”书中对世界做了定义.世界是什么,世界就是人的表象,这是一条适用于一切有生命、能认识的生物的真理。
人所认识到的一切事物并不是本身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人的表象,也就是意识中的东西。
世界上的事物是相对于人而存在的。
是依赖于主体的。
比如人看见的太阳,其实并不是太阳,而是看见太阳的眼睛,是人的意识。
叔本华的这种认识论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而否定了一切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事物。
志的奴仆。
一般来说,智力或由于危险,如狐狸,或由于需要,如罪犯,而发展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大一时候上《谈谈方法》,犹记第一篇作业(小论文)的题目是“情感与理智”,这篇作业最终被我写成了“意志与情感、理智的关系”,因而面批作业的时候助教对我说:“你以后想不想考哲学系的研?去看看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吧。
”
两年过去,话犹在耳,但《作》总是书架上庋藏的新书,每次翻开都缺少读下去的勇气。
况且课完人散,这大概是大学课程最大的特点。
这也正是生活本身,在某一情境下相遇的人们很快各奔前程。
也正因如此,有回过马路,那位当年的助教迎面走来,跟我打招呼,这时竟然有种散去的一切中又回来了那么一部分的错觉。
于是张老师说这学期美学课上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想到,如果现在再不看《作》,那大概是这辈子都看不完它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啃完了它的正文部分,这时我想写点什么了。
在儿时的“新闻理想”尚未破灭之前,我想成为一名记者,然而就像许多有过同样梦想而未去实现的人们一样,终究缺少改变现状的勇气,又不甘沉沦于为虎作伥。
这一转变实际上打开了另外一扇不一样的门;它不通向广场,而通向隧道。
大一时的大物课上,当那位陈教授口若悬河地说着自己和某某诺奖得主吃过饭的时候,我想到的是米兰·昆德拉引过的一句胡塞尔的话,大意是说,科学使人的目光不再着眼于“生活世界”,而是孤军突进地在某个狭小的领域里奋战,从而使人陷入真正的孤独。
这句话固然是对科学的批判,现在想来,还有另外一层被忽略的形象:孤军奋战的科学之人,犹如从这土地上找了一个点,然后挖下去;他无意建造宏伟华丽的建筑,却专注于前行本身,随着土壤和岩石指示的方向挖出一条独处的隧道,并且真正的研究,将使他无所谓隧道的开口终将在哪里。
当广场和人群不能支撑生活时,隧道和独处或许能够将引人向暂时的安宁。
隧道本身也不能提供安宁。
照叔本华的说法,科学所代表的以根据律为方式的认识并不能提供这种安宁;能在人间暂时提供这种安宁的,必须是艺术的那种无意志的认识,我感觉有点像康德的所谓“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功利的快感”。
然而我还是没有读过康德,所以也不知道以前读到的评述是否真能照映出原貌。
不过隧道只是一个比喻,它不仅有“科学”这个外壳。
如果一个人自身就是一个移动的隧道呢?
一个人的状态非常重要,也许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肯定自己生命意志的需要,以(精神上的)独处确证自己真的存在且唯一,而不是某个他者的映射和重复。
而爱好广场的人,大概是喜欢这种融化在人群的感觉吧。
执着于隧道的人,无论隧道有着怎样的形式,时常会找不到在外面世界的位置,就连二者的时间也未必同步。
当世界片刻不停、甚至迫不及待地旋转到这一时刻的时候,也许隧道中人仍在细细品位久远某时的见闻。
正因如此,虽然每个人都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却也很难。
似乎隧道是一个很难走出的东西。
只要隧道中人依然相信广场和人群无法支撑他们的想望,那么隧道的墙壁就永远冷漠坚固,虽然可能只是一道玻璃的幕墙:我在看外面的某个“它”,以一种观审客体的方式,否认“它”也可以看我。
至于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毋宁说是边界和边界的碰撞,并且由于二者时间未必不同步,通常总需要一段时间才反应过来:哦,当初……
所以所谓的相遇要求:发生在同一时刻。
如果说“后继”真的是时间的全部本质的话,那么我想所谓“时光机”不过是类似拨弄钟表的幼稚游戏而已。
如果抹去所有中间的记忆重新回到某个时刻,无论是物理学的人择原理还是命运,人总会作出相同的抉择,所以这样的时光倒流是无意义也无法验证的;另一方面,既然处在此刻的人带着此刻的记忆返回过去,由于“返回过去”这一事件发生在“此刻”之后,他所能回到的不过是“过去某时”在“此刻”之后的一个复制品,就像所有的时钟被拨慢了一样:而正是这个,真正令人向往。
“所有的回忆都是为了认识自己的意志”,了解自己的命运。
而这种认识需要恰当的时机,需要一束光,《作》也许能算得上一个不错的光源。
阿兰·布鲁姆在《柏拉图〈王制〉释义》中把《理想国》归结为解答“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个命题。
在苏格拉底等人的对话中,建构了一个又一个城邦。
然而那些城邦归根结底只能满足创造者自身的意愿。
譬如后来的卢梭等等,有各自奉行的基本原则,并且坚信这些原则是普遍的,从而生发出各自的理想社会。
他们不愧是杰出的思想者,因为他们不仅创造了自己的世界,并且懂得如何将这世界呈现出来,通过概念的方式固定下来,传播给外面的人。
然而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就像《传播学引论》课上讲到的那样,真正能够沟通的只是话语的交集,而随着参与者的增加这个交集单调非增。
也许关于“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答案总是有着挥之不去的限定条件,因而只能属于少数人;最后的情况下,话语完全相交的通常只有提出者自己。
《作》给出的是自己的解答,这种解答来源于印度宗教却又否定了宗教的那种含糊其辞。
我理解意思是通过生命意志的自我否定以摆脱人生的痛苦,而这无疑就是“人应该如何生活”。
并且,叔本华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安宁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虽然他热切地鼓动,却也不羞于承认大多数人,要么如同禽兽只为当下(眼前)的幸福蒙蔽而不具对过去和未来的眼光,要么即便是有了这样的眼光,也无法超越个体的局限,认识到个体只是(抽象?)人的派生结果。
我觉得,叔本华对于理念的理解,“意志的恰如其分的客体化”,也许是把柏拉图的那个“理念”从天上请下来了。
理念不是最高的东西,它高于表象,但只是在“客体化”程度上说的。
而意志的客体化程度越高,人的主体性越低,生命意志受到的挑战越大,所能带给人的壮美感就越强烈。
我对于“个体的人”总还是念念不忘,不过按照叔本华的说法,这是生命意志的微光还未泯灭的结果。
叔本华通过强调生命意志的自我否定和意志的完全自由,否定了意志能够为外界改变的这种信念,然而我还是不禁要担心,如果“生命意志的自我否定”被无限放大和推演,那么少数那些”非义”的、为恶之人操作下,在他们的坑蒙拐骗中,人们不就丧失了自己的意志,而成为个别人无限扩张的生命意志的工具了吗?虽然真正的公道据说是“过失和惩罚是同时的”,有点让我联想到基督教对于罪人的怜悯之类,真正的公道在哪里呢?
然而,读到第四篇的时候还是越读越感到一种感动,尽管我都几乎忘了叔本华说过“人生就像是在痛苦和无聊中来回摆动的钟摆”这句话,在他那些“既然苦难已悉数留给地狱,那么留给天堂的只有无聊”,那些“困乏和痛苦是下流社会的日常灾难,无聊是上流社会的日常灾难”的语句中,还是感受到了当年读到钟摆一句时的触动。
然而这些触动是无以名状的,我还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上学期《离散数学》的具体细节现在都记不清晰了,然而我始终记得数理逻辑所给予的那种震撼:如果你给定了前提,你所能得出的结论,无论有多少,都已经决定了。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个别的结论只是前提的表象,从个别的结论中我们可以去猜测那个前提,但是也许永远无法达到。
我又想起那本被我当做抒情散文集看的《忧郁的热带》,想起那句长长的句子,“(……)一条与通往奴役之路相反的道路;人类或许无法追随那条道路前行,但思考那条道路使人类具有特权使自己的存在有价值”。
对生命意志的否定背后是对于绝对自由的无主体的向往,
是对非时间从而永恒的存在的致敬;人可以不为什么活着,但是人也许不该不为什么而死掉。
“写的人和看的人,有时候是一种相互酬答和支撑的关系。
”曾经仅仅为了写而写,没有人看也自我安慰是一种发泄,然而终有疲惫的时候。
也许确实是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吧。
今天写得够多了,也许又落入了为写而写的窠臼,然而也不免要奢望那些相互的酬答和支撑,哪怕也许并不配享有如此的优待。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