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心灵的诗篇——中国古代心理学导读
古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关系
历史渊源
研究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
现代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哲学和自然科 学,而中国古代心理学则与哲学、医 学、文学等领域密切相关。两者在历 史渊源上存在明显差异,但都对人类 心理现象进行了深入探索。
现代心理学注重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 ,而古代心理学则更加注重内省、体 验和思辨。两者在研究方法上有所不 同,但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人类心 理的重要洞见。
内心平静
道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 静,通过修炼内心达到超 越现实的目的。
道法自然
道家认为万物都有其内在 的道,人应该遵循自然的 道,与自然和谐相处。
佛家心理学思想
四谛八正道
佛家提出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和八正道(正 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作为解脱之道。
因果报应
佛家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因果报应的法则制约,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知行论
知与行的关系
知是指知识和认知,行是指行为和实践。中国古代心理学认为知 与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知行合一
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实现知行合一。
知行与道德
知行合一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知行合一,可以培养人的诚信、正直、勇敢等品质。
04
中国古代心理学的独特方法
策略。
行为体验
03
通过让个体参与特定的行为训练或实践,以了解其行为习惯和
改变过程。
05
中国古代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教育心理学
启发式教学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通过引导学生思 考和自我发现,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古代心理学
中国古代心理学
中国古代心理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古代心理学、哲学、宗教等多个领域。
古代中国人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始于周朝,由《周易》和《尚书》等经典著作开创,秦汉时期达到巅峰。
中国古代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认为人的性格、情感、思想等都是由内心的精神力量所决定的。
这与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有所不同。
古代中国人认为,人的心理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社会关系的稳定密切相关。
古代中国人对于心理学的研究还包括了人格培养、情感控制、意识觉醒等方面。
例如,孔子主张人格修养,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
道家和佛家则主张通过冥想和禅修来达到心灵的平衡和觉醒。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心理学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课题,涵盖了哲学、宗教、文学等众多方面。
它对于当代的心理学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1 -。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初探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学 社 会 科 学版 ) 哲
M a .2 0 r O1 Biblioteka 第 3 9卷 第 2 期
J u n lo n e o g l r l o r a fI n r M n o i No ma Un v r i ( h l s p y & S ca ce c ) a ie st P i o h y o o ilS i n e
(95) 男, 15一 , 内蒙古普 通 高校 人 文社科 重 点研 究基地 内蒙古师 范 大学心理 教 育研 究 中心 主任 , 教授 , 士 生导师 。 博
环境 及 大环境 , 至包含我 们 自己的身体 。孟 子说 : 甚
“ 我善 养吾 浩然 之气 。 又说 :持其 志毋暴 其气 。 “ ” “ ” 不 得 于心 , 求 于气 。 “ 勿 ” 志一 则 动气 , 一则 动 志 。 这 气 ”
些都 是指 形质 的 自我及 其 与道德义 理 的 自我 的密切 关 系 , 时也显示 出作 为小 环 境 的形 质 的 天在 道 德 同 修持 上 的重要性 。二是 道德义 理之 天 , 是道德 、 天 价
构 建 了 中 国传 统 哲 学思 想 。 而 中国 传 统 哲 学 的基 础 是 天 冬 合 一 观 念 , 由此 出发 . 于 心理 健 康 思 想 方 面 引 申 出人 关 与 自然 的 和谐 、 与 社会 的和 谐 、 与 自 身 的 和谐 以及 人 与 终 极 价 值 的 统 一 四 大 命 题 。本 文 以 儒 佛 道 思 想 为 内 人 人 容, 以心 理 健 康 思 想 为 目标 , 步探 讨 了 中国 古代 传 统 哲 学 中蕴 含 的 心 理 健 康 思 想 . 初 以期 丰 富 当今 心理 健 康 理 论 , 以 中国 哲 学 智 慧进 一 步 阐 释 建 设 和谐 社 会 重要 思 想 。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摘要:《道德经》一书汇聚着老子的主要思想,书中倡导的“清静无为”、“谦下守柔”、“致虚守静”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的处世哲学,更体现了关注人们心理健康的意识和倾向,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启示。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心理健康;“道”;清静无为正文:《道德经》一书汇聚着老子的主要思想,书中倡导的“清静无为”、“谦下守柔”、“致虚守静”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的处世哲学,更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
一、《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来自西方的心理治疗技术,如人本主义心理疗法、认知主义心理疗法以及行为主义心理疗法等等,甚至连心理学也是一个外来词汇。
在心理层面,人们多汲取西方文化的养料,对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关注的少之又少。
然而其实早在《道德经》中,已经体现出老子对于心理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如《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其中,“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
第五十九章中说:“治人事天,莫若啬。
”[1]即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
这说明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老子》中,已经注意到人的心理问题,并给予了一定的论说,体现了老子思想对于人们心理问题的重视。
不仅如此,《道德经》中还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道德经》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婴儿”、“婴孩”的理想纯真状态。
如第十章中:“专气致柔,能婴儿?”[1]第二十八章中:“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第四十九章中:“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1]这里的“婴”、“孩”都体现着道家对于质朴纯真的心灵世界的肯定和追求,这无疑也看作是道家心理健康的标准。
孔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人们 对 “ ” 德 的思 索进入 了一个新 纪 元 ,德 ” 为 阐释 “ 成 政 治成 败 的重 要 尺 度 , 天 道 无 亲 , 德 是 授 ”【 春 “ 唯 ,J 5
秋人 认 为 “ 大上 有 立 德 , 次 有 立 功 , 次 有立 言 ’ ‘ 其 其 。
虽久 不废 , 之 谓 不 朽 。_ ‘ ” 为 人 们 安 身 立命 此 ”6 ‘ 成 德 J 的前提 。春秋末 年 的孔 子 , 应 了西 周 以来 的重 民思 顺 想, 通过 对 “ ” 人 的思 索 和 实 践 , “ 之 为 人 ” “ 之 在 人 、人
关键 词 : 孔子 ; 理健 康 ; 康教 育 心 健
中图分类号 : 6 4 G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21 8 (08 0 —0 20 10 —9 1 20 )70 9 —4
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应环境 的过程中, 生理 、 心 人 而忠 焉 。 _ 西 周 统 治 者 认 为 : 天 视 自我 民视 , ”3 J “ 天
。J 天 与殷 人 之 “ ” 天 已 支配地 位 , 没有 任 何 独 立 人 格 可 言 。到 西周 时 期 , 统 朝服 而立 于 阼 阶” 【 但 孔 子 之 “ ” 治 者为 证 明 自己统 治 的合 法性 提 出 了帝祖 分 离 论 和 有 了完 全不 同 的含义 , 殷人 之 “ ” 天 是有 人格 意识 的 自 “ 天命 ” 以转移 的思 想 , 可 他们 在承认 天 意 主宰人 事 的 然 神 , 而孔 子 之 “ ” 是更 多地 强调 一 种 客 观 实 在 , 天 则 天 与 天 的敬 畏 则 表 现 为 对 客观 规 律 的不 同时又认 为 人事 制约 着天 意 , 的能动 作用得 到 了一 他 对 “ ” “ 命 ” 人
国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国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正常状态。
国学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探讨这种关系,并从不同角度解释国学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首先,国学独特的价值观对心理健康具有指导作用。
国学强调仁爱、礼仪、诚实、公义等传统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们通过学习国学,了解这些价值观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这些价值观念能够引导个体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个体的自尊、自信和自律能力,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国学注重修身养性,培养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
国学倡导内心的平和与自律,注重个体的修身养性。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和实践修炼,个体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学会控制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
这种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心理韧性,增强抵御压力的能力,从而维持心理健康的状态。
此外,国学的哲学思想为个体提供了思考人生意义的方法与思路。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都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价值和个体与宇宙的关系。
通过学习这些哲学思想,个体可以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深入的思考,找到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意义寻求,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这种思考和寻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国学的文化传统也为个体提供了心灵慰藉与情感支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作品、音乐艺术等,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通过欣赏这些文化作品,个体可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支持,从而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读经典名著、欣赏古典音乐等活动都可以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与安宁。
最后,国学的传承与弘扬为社会提供了共同价值观的凝聚力,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国学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伦理,强调社会和家庭的和谐。
通过学习国学,人们能够培养家庭观念、孝道和社会责任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系健康稳定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体现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散见于各种文献,没有明确的“心理健康”的概念,也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的主要来源。
从这三家的思想体系人手,分析它们形成、发展的脉络,才能对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1儒家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心理健康有三大标准:较强的自我控制的能力、正确对待外界影响的能力以及保持内心平衡和满足现状的能力。
也可表述为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个人身心关系的和谐,这与儒家文化中三大和谐的理想追求一致。
作为人类智慧结晶,儒家文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
(1)“中庸之道”——保持心理平衡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儒家文化中的心理平衡思想可追溯到“中庸之道”。
“中庸”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世间万物的总法则,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具体到心理平衡则是:使内心世界阴阳两极不至于有所“偏倚”,或“过”或“不及”,随时控制调节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心理体验,使其居于适中状态。
“中庸”用现代人的思维也可理解为“适度”。
它对于调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规范道德行为,求得人生成功起着很大作用。
同时,防止“偏倚”,保持“适度”。
适度的自信是走向成功之必需,适度的痛苦是进步的源泉。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中庸”日益显露出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
(2)“修身养性”——塑造健康人格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首要条件。
孔子说;“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诚意、正心、修身”即道德修养。
保持心理平衡,塑造健康的人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第一,正确对待欲望。
中国古代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探微
和行 为 的关 系 , 成为 中 国古代心 理学 思想 上 两对重
要的 范畴 。 知虑 ” 的是感 知和 思维 的实 质 以及 二 “ 指
( 情 相应 和 性 情不 应 两 种 观点 )“ ” 性 、情 的分 类 ( 如 二情 、 六情 )“ ” 、情 的作 用 ( 持增 力和减 力两 种观 点 ) 和对待“ ” 情 的态 度 ( 中节 、 情 和纵 情 ) 描 述 如 节 来
确地 区别 真假 现象 和 吸取 经验 教训 , 以及 针对 主 要 原因 , 确定 先后 缓 急 , 扶正 祛 邪 的治疗 原则 , 方 时 组 的原则 性 和灵 活 性等 , 到今 天 仍是 我们 遵循 的基 直 本 原 则。
参考 文献
1 李培 生主编 伤寒论讲 义[ . M]上海 : 上海科 学技术 出版社 ,9 5 18:
的 本 土 化研 究 也具 有一 定 的价 值 。
关 键 词 : 国 古代 中
心理健康
教 育 思 想
美 国心 理 学史 界 的元 老 布雷 特 和墨 非 等人 , 都 曾表 达 过 这样 一 种 信 念 : 心 理 学 的第 一 个故 乡在 “ 中 国。 u ” 中国五 千年 的文 化传统 中蕴含着 丰 富 的心
和 “ ” 用 , 知 虑 ” “ 行 ” 考 察 感 知与 思维 行 连 即“ 和 知 ,
和需要的性质 以及二者的关系 , 作为古代心理学思 想 的另一 对重 要 范畴 , 有关 “ 情欲 ” 的描述 是异 常丰
富的。中国古代心理学史从“ ” 情 的含义 ( 左传》 如《 中的“ 六情说 ” 、情 ” )“ 的产生( 礼记 ・ 如《 乐记》 认为
中国古代心理教育思想探微
・ 收描 日期 :0 6一 5— 4 20 o 2
作者 简介 : 陈新 文(9 0一 ) 男 , 17 , 湖北 襄樊 人 , 襄樊职业技 术学 院高 教所副 教授 , 教育学 硕 士。主要从事 教育基 本理论 、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研究 。
6I
维普资讯
摘 薹 : 中闺心理 学的发展较 西方要晚 . 心理教育的发展就 更晚了。但 中 因古代 心理教 育思 想却泺选 漉 长, 且在心
理教育的 内客和方法上表现 出了明显 的特征 关誓 词: 中田古代 ; ・ 心理学 ; 心理教 育; 方法论 中豳分类 号 i8 G 0—0 B4 4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8 20 ) l 0 6 0 17 0 6 (0 7 0 一 0 1— 4
但现有的关于古代心理教育的研究与人们对待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研究一样都不能以整体的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而只是以某一历史人物或某一文献所蕴涵的心理教育思想来概括某一历史时期的心理教育思想这种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传袭了心理学史的研究思路在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过程中也缺乏整体的历史的思维整个心理学史变成了心理学家的思想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研究未能国 建立 、 展 还 是二 十世 发 纪初期的事 了。在此之前 , 虽有接受西方科学 心 理 学或 新心理 学 , 翻 译 出版 了大 量 西 方科 学 心 并 理学著作 , 但总是没有 自已的科学的心理学著作 及心理学实验室 、 专业期刊和大学 院系等。所 以,
心理思 想 。 心 理 教 育 是 随着 心 理 学 理 论 的发 展 。 以及 人 类 社会 现实 生活 的需要 而 产生 的。从 多学 科 融 合
的视角 来看 , 理 教 育 既 是 心 理 学 在 当 代 的 一个 心 新发展 , 又是教育学 的一个重要领域 。但不管 如 何, 心理教育是 当代社 会发展 的一个产物。至少 在= 十世纪 8 O年 代 以前 , 我 国心 理 学 界 、 育 在 教 学界都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研究领域。但正如心理
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
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我国教育心理学起源非常早,曾经经历过古代辉煌发展期与近现代教育的摸索到现在教育心理学规范腾飞等阶段。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古代思想家关于教育心理的思想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古代的教育实践中,就萌发了教育心理思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孔丘、孟轲、荀况、墨翟等思想家的著作中,已有不少有关教育心理的思想。
例如:1.关于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成长的作用的论述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荀子·劝学》)2.关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论述有:“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论衡·实知篇》)3.关于强调积极思考和刻苦钻研的论述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思而得之则深。
”(郑玄《郑志》)“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发于随。
”(韩愈《进学解》)4.关于学习要循序渐进的论述有:“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礼记·学记》)“先易后难而渐入。
”(《郑玄《郑志》)5.关于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论述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礼记·学记》)“循循善诱。
”(《论语·子罕》)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这些教育心理方面的思想,到了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虽不断有所充实和发展,但仍没有形成严密的思想体系,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清朝末年至1949年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清朝末年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出现的。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曾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班授课,并在1924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
中国古代的心理健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古代的心理健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的内涵提升到确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关键的高度,并从认知、情欲、环境等方面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挖掘并发扬这些心理健康思想对于当前促进人们身心和谐,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心理健康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在中国古代,从先秦开始,思想家们就对有关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并留下了颇多论述和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
尤其是关于心理健康的成因,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主要有认知观、情欲观和环境观等。
重新挖掘并梳理古代心理健康思想,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概要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心理健康。
如《管子》认为消极情绪对人的心理有损伤作用,如能排除消极情绪,保持安定和宁静,人的心理和精神就可以达到和谐完满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人只有修身正意,才能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心理健康是行为端正的保证。
人先要做到意气安定,然后才能使行为端正。
心理健康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人心如能达到正和静的境界,形体上就会表现为皮肤丰满,耳聪目明,筋骨舒展强健。
我国古代思想家不仅十分重视心理健康,而且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孔子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推出理想人格的标准,即“仁义”。
“仁”主要反映血缘亲爱;“义”主要反映政治关系,下服从于上,这两种关系的总和就形成了“礼”。
“克己复礼为仁”,就成为孔子所倡导的理想人格即健康人格。
在孔子看来,符合社会行为标准、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仁义之人,也就是心理健康之人。
一个人要成为仁义之人就要“克己”,约束自己,讲究中庸;“复礼”,即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以符合社会规范。
孔子的“君子”说就体现了他的“人的健康”说。
他提出君子涵养的四个方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中 国文化与心理学
中国文化与心理学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
这些思想不仅在古代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观念,对个体的心理状态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引导。
“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心理和行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
这种观念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平和心态,减少过度的欲望和焦虑。
当一个人能够感受到自己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不刻意去追求违背自然之道的事物时,内心往往能够获得一种宁静与满足。
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也是中国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仁”意味着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和理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具备仁爱之心的人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支持和认可,从而增强自身的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在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环境中,个体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安全,减少孤独感和无助感。
道家文化中的“无为而治”理念,并非是指完全的无所作为,而是强调不刻意去干预,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
在心理学上,这可以被理解为减少过度的控制欲和强迫心理。
当人们能够放下过度的执念,接受事物的自然变化,就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确定性,降低心理压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追求平衡与适度。
在心理层面,它教导人们避免极端的情绪和行为,保持内心的稳定。
无论是面对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不过分狂喜或极度悲伤。
这种平衡的心态有助于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应对生活变化的能力。
在家庭观念方面,中国文化重视家族的团结和传承。
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持,为个体提供了情感上的依靠和安全感。
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和榜样作用对个体的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出自信、乐观、有责任感的个体。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等,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疗愈功能。
诗词可以抒发情感,让人在文字的表达中找到内心的共鸣和宣泄;书法和绘画则通过笔触和色彩的运用,帮助个体集中注意力,进入一种专注和宁静的状态,从而达到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的效果。
中国心理学发展历史
中国心理学发展历史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
战国时期,儒家先贤孔子强调心性的培养,他认为修心养性可以让人达到道德的境地。
墨子则关注情感和心理感受,他主张爱天下、患人众的原则,追求人类之间的和谐与共同利益。
道家强调修炼心性,还有一派注重感悟自然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和谐。
佛教思想强调修行与超越,追求心的安宁与解脱。
这些思想都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心理学的昌盛期是唐宋时期,这时期登科入仕的士大夫们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心理学观点。
陆九渊提出了“实证心理学”的概念,主张通过观察人的行为表现来研究人的心理过程。
杨时的“人心总动”理论以及陈元赞的“理、气、心”学说也给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宋明理学在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朱熹提出了以心学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强调研究人的主观意识和心灵活动的重要性。
朱熹的“心外无物”的思想,强调先从研究人的心开始,然后才能研究物的本质。
他的心理学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后世的心理学研究。
近代以来,中国心理学开始受到西方科学的影响,走向现代化的轨道。
20世纪初,俄国心理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思想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金岳霖提出了“人本心理学”的观点,强调人类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对于研究人的心理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50年代,中国心理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建立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7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普及和社会的变革,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出现了更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心理测量、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等。
同时,随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社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1世纪,中国心理学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融合了西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许多中国的心理学家也在国际心理学界产生了影响力。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历史发展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历史发展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历史发展》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医学理论和中医心理学的研究。
古代医学家一直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并提出了一些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
然而,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是在20世纪初才开始的。
20世纪初,我国开始引进西方心理学知识,并逐渐开始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
在这一时期,很多医生和教育家开始研究心理健康问题,并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心理学界的学者开始将心理健康
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心理学研究机构和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相继成立。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国家开始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学校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开展,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教育师的培训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希望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总的来说,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起步阶段到深入发展的过程。
在未来,我们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加全面地普及和深入,为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道家思想的心理学思想总结
道家思想的心理学思想总结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派思想,其核心观点是追求自然的无为而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心灵的自由。
道家思想在心理学上也有着独特的贡献,它对人的内心世界、人际关系、生活态度等方面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指导。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道家思想的心理学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道家思想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平静和安宁。
道家认为,心灵是人的本质,而心灵的安宁和平静是人的最高境界。
道家主张修养内心,减少欲望,追求真善美,超越人世的浮躁和闲杂,使内心达到宁静的境界。
在心理学上,这种境界类似于今天的冥想和正念修行,可以有效地减轻压力、提升专注力,增加幸福感和自我满足感。
因此,道家思想提醒人们要注重内心的平衡和调节,不要被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干扰,保持一颗淡泊的心态。
其次,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家认为,自然是宇宙的法则,人应该与自然相融合,顺应自然的变化,而不是去逆行和抵抗。
正如《道德经》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主张人要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呼应,从而达到心境的平和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现代心理学中,有“自然疗法”一说,即通过与自然接触,如观赏风景、参与户外活动等,可以缓解压力、提升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因此,道家思想提醒人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的变化,不要逆行或抵抗,这对于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再次,道家思想强调人的生活态度。
道家认为,人生没有固定的目的和方向,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而活,无为而治,以逍遥自在的态度面对生活。
道家主张人要领悟和把握生命的真谛,对于外物的追求要持有一种克制和冷静的态度,对于生活中的变故要保持一种从容的心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心态对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道家思想告诉我们,在面对变化和困境时,应以一颗平和、从容的心态来面对,从而陶冶自己的心灵,增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道家思想在心理学思想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平静和安宁,鼓励修养内心,增强心灵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倡与自然相融合、相依存;强调人的生活态度,倡导逍遥自在、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
中国古典心理学方面书籍
中国古典心理学方面书籍
中国古典心理学是一个深厚而丰富的领域,古代中国哲学、医学、心学等领域都有涉及。
以下是一些涉及中国古典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1.《心学大全》:这本书涵盖了中国古代的心学思想,包括心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内容。
2.《黄帝内经》:这是一部古代医学经典,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心理健康和心理调节的内容。
3.《庄子》:庄子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心灵哲学和心理学思想,对人的情感、欲望、认知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4.《孟子》:孟子的思想涉及到人的性情、情感、修养等方面,对心理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5.《道德经》:道德经中的道家思想包含了对人的内心世界、情感管理、心境调节等方面的思考。
6.《易经》:易经是一部古代典籍,其中的卦象和卦辞也涉及到了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7.《论语》:《论语》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涉及到了人的修养、德行、情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书籍都是对古代中国心理学思想有着深入探讨的经典之作。
论语中的孔子对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的关注
论语中的孔子对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的关注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体现了孔子对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的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语》中的相关内容,探讨孔子对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的思考。
一、人际关系与情绪管理孔子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了“有朋友来远方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观点,这些观点体现了他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
孔子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感,而这种快乐和满足感对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孔子也强调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这种情绪管理的思想对于维护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修身养性与心理健康孔子提倡修身养性,他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对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了“君子修道以立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观点,这些观点体现了他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
孔子认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
他还提倡“君子和而不同”,即在与他人交往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争论争执,这种平和的心态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孔子对于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也有深入的思考。
在《论语》中,他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观点,这些观点体现了他对于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思考。
孔子认为,个人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这种自我反思和自我认知对于心理健康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孔子也强调了乐观的心态对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应该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这种乐观的心态有助于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
心理健康教育古代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古代案例分析
古代案例分析:韩信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和军事将领,他在汉朝时期为刘邦效力,后来被封为楚王。
然而,韩信的成功经历背后也隐藏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
首先,韩信的童年经历是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书记载,韩信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早逝,母亲重病在身。
孤儿寡母的经历使得韩信对生活充满了无助和恐惧,然而,正是这种困境激发了他的坚强意志。
他通过艰苦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和军事技能,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将领。
其次,韩信的军事生涯也是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战争中,韩信常常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然而,他通过学习心理调适的方法,例如深呼吸和冥想,积极应对战争的压力。
同时,他注重与士兵之间的情感沟通,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韩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体现在他在权力斗争中的应对策略上。
在长期的政治斗争中,韩信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威胁。
他通过学习决策和分析技巧,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情绪,同时,他也学会了灵活变通和妥协,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和生存空间。
综上所述,韩信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教训。
无论是在困境中还是面临压力时,通过积极应对和学习适应策略,我们都能够保持心理的健康和平衡,实现个人的成长与成功。
身心发展特点 古文
身心发展特点古文
古代文人对于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们强调身心
的和谐发展,注重修身养性,追求内在的完美。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身心发展的关注和反映。
首先,古代文人强调身心合一的发展特点。
在古代,人们普遍
认为身体和心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身心合一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这种观念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论语》中提
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另外,古
代文人也注重通过艺术、音乐、诗词等方式来调节身心,使心灵得
到滋养,体现了身心合一的发展特点。
其次,古代文人注重身心发展的平衡。
在古代,人们认为身体
和心灵的健康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身心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身心平衡的追求,例如《庄子》中
提到“养生须静”,强调身心平衡的重要性。
古代文人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关于身心平衡的见解,这些
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人对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身心合
一、平衡发展是实现个体完善的关键。
这些思想不仅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文人对身心发展的思考和见解,这对于我们认识古代文化、传承古代智慧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世界心理学的第一故乡是中国。
——[美]G.Murphy 心理学发展史上,记载得更多的是西方众多心理学家的理论与贡献,而出自中国的观念与学说少之又少。
曾几何时,在中国的学术界,心理学完全成为一种舶来品。
但是,源于西方哲学的心理学所探讨的话题,同样也为中国的哲学家所关注。
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同样也孕育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一、各家心理学思想1. 孔子的的心理学思想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场面,为制止这种混乱,孔子提出了很多关于如何治理臣民的心理学思想。
如强调道德教化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举直错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意思是说推举有才能的人,而罢黜无用的人,这即是一种管理心理学的思想。
其次还有交际理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三思而后行”。
再次,孔子的学习理论上倾向先验论,他认为的人的知识都是天生的,明确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上风必偃”。
孔子的这种思想带有浓厚的阶级思想。
另外,孔子最有名的还是他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他提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次,他主张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
“学而时习之”,还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再次,孔子还强调思与学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之后仍然有所不理解时不去启发开导他。
最后,孔子为我们所熟知的“因才施教”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墨家的心理学思想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
“兼爱”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与人交往,不论对方是“君子”或“贱人”,均要兼爱,因为“爱人者,人必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这也算是一种交际理论吧,在现在看来仍为人们所称道。
另外,墨家的学习理论是经验论,墨子认为知识来源于直接的或间接的经验,来自“耳目之实”,而不是孔子认为的“生而知之”。
后期墨家又进一步发展了墨子的这种理论,把知识的来源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三类。
“亲知”,就是亲身通过感觉得到的知识。
“闻知”,是由传授得来得知识,“说知”,是指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知识。
墨子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如者变,其色亦变”,这与孔子命定论截然相反。
另外墨子还有“去六辟”之说。
“必去六辟,嘿则思,言则诲,动作事,使三者待御,必为圣人!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去恶,而用仁义。
手足口鼻耳目,从事于义,必为圣人。
”墨子把喜、怒、乐、悲、爱、恶称为“六辟”,认为它们伤德害性,必须坚决去掉。
怎样才能去掉呢?他提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仁义”、“从事于义”;而且这样做,最终“必为圣人”。
3. 孟子的心理学思想孟子是孔丘孙子子思学生的学生,以孔丘思想的继承人自居。
在管理心理学上,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丘的“礼治”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另外,还主张“以德服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在学习理论上,孟子一样持“先验论”观点,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意思是说求知识、才能只要把他失掉的本性找回来就行了,也就是说,不用到现实中去实践。
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孟子系统的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性善”理论。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
”“不忍人之心”孟子也叫这“恻隐之心”,他还认为人的本性中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心”都不是外面强加的,而是人生来就有的,即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孟子又严格区分“君子”、“小人”,认为只有君子可以有“仁、义、礼、智”,而“小人”就没有这些善性。
4. 老庄道家的心理学思想老庄道家是整个中国哲学史上最玄的思想理论体系之一,强调“道”、“无”。
老子认为,世界本源是“无”,所以在学习理论上,老子认为认识事物不必到客观现实中去,知识不是从实践中来的。
老子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你越是深入到实际中去,获得的知识就越少。
老子主张“塞其兑(耳目口鼻),闭其门”,认识万物的本源。
老子认为万物和人都一样,要将一切“玄同”,即是去掉一切事物的特殊性,达到“一”,这样万物都为我所认识了。
实际上,老子甚至否定知识的必要性,认为知识的增加,欲望也随之增加,有违求“道”,主张“绝圣弃智”,“绝学无忧”。
庄子将老子的这种学习理论加以发展,在庄子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而之所以不同完全是人的主观认为的不同,他认为认识没有对错,完全没有是非标准,所以庄子完全否认认识的可能和必要。
他在《养生主》中说:“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这即是说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必然失败的。
他主张根本取消认识,以求“道”。
另外,庄子消极厌世,他的人生观可以用“逍遥游”来概括。
庄子在《逍遥游》中幻想出各种神奇的事物,如大鹏,列子御风,来说明庄子向往不受束缚,自由自在地在宇宙中遨游。
庄子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一是受外界物质条件地束缚,二是受自身肉体地束缚,即是庄子所说地“有待”、“有己”。
庄子认为要达到真正地自由,要“无待”和“无己”。
“无待”即是要摆脱一切外界条件地限制,“无己”即是要摆脱主观条件的束缚,就是对生不感到特别喜欢,对死不感到特别厌恶,自然而生,自然而死,一切听其自然,不计较个人得失。
庄子认为要达到这种境界,其办法就是“坐忘”,就是彻底忘掉一切,“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不仅要忘掉外界的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观、形体、知觉,与万物混为一体。
这样才能做到“无待”、“无己”,达到真正的自由。
5. 其他韩非的情感作用转化论中分析了消极情感的积极作用和积极情感的消极作用,初步意识到了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转化。
《吕氏春秋》中明确主张人要效法天地以节制情欲。
一是“平和适中”,人们想要节制情欲,首先在情绪上要保持安静状态,不要使自己的情绪大起大落;其次行为要合宜适中;再次,在饮食方面要做到味道适中,定时定量;最后,居住环境也要力求做到冷暖、干湿适宜。
二是“害止利为”,这一原则的含义是:从消极方面讲,要节制自己的情欲,避开危害生命的种种灾害;从积极方面讲,要主动做有利于生命长久的事情。
三是“以物养性”,即主张人们要用外物来保护生命。
二、中医七情论中医中有七情论。
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使人体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
在个体能正常调节的情况下,七情一般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个体自身心理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与耐受能力,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不胜邪,才会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可将七情合并成五志。
七情和五志,后人概称为情志。
叶天士医案中有记载:“七情致损,五志内伤,情志之郁,药难霍然。
”情志与七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情志是对包括七情在内的所有情志特征与属性的抽象和概括,七情则是情志概念下的具体的七种情志。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是脏腑精气,是脏腑精气对外在环境因素的应答。
因此,生活工作环境急剧变化,人际关系不良,以及机体内脏精气虚衰,气血不和,均可引起七情反应异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七情内伤致病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疾病;二是影响病情的发展和转归。
其致病的主要特点是:1.直接伤及内脏。
情志所伤,必然首先影响心神,然后作用于相应脏腑,导致其精气代谢失常、气机逆乱而发病。
2.影响脏腑气机。
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心神的调控。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多发为情志病证。
情志病,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
对于情志病证的治疗,心理疏导和情志调摄是必要的治疗手段和方式。
4.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七情变化对病情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二是加重病情。
七情中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均会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喜,是伴随愿望实现、紧张情绪解除时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
喜乐过度,可使气机涣散、心神受伤而发病。
《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喜伤心”。
临床可见精神不能集中,甚则神志失常,狂乱,或见心气暴脱的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症,如《淮南子·精神训》说:“大喜坠阳。
”怒,是伴随愿望受阻、行为受挫时的紧张情绪的体验。
怒则气上,是指过怒导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甚则血随气逆,并走于上的病机变化。
因此,“怒伤肝”。
忧,是对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毫无头绪,心情低沉并伴有自卑的复合情绪状态。
肺在志为忧,肺为相傅之官,主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主治节,忧则肺气治理调节功能失常而郁结,时间长而肺气耗散,故经曰“忧伤肺”。
思,是“悲、忧、愁”等消极情绪的概括。
中医理论认为,“思”导致的典型病例变化主要表现为“伤脾”和“气结”。
“思伤脾”,“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思则气结,过度忧思伤心脾,导致心脾气机结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
悲,是失去所爱之人或物,及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时的情绪体验。
悲则气消,指过度悲忧伤肺,导致肺失宣降及肺气耗伤的病机变化。
悲伤肺又伤心。
《素问·痿论》说:“悲哀太甚,则包络绝,包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
”恐,是遇到危险而无力应付而引发的惧怕不安的情绪体验。
“恐伤肾”、“恐则脾气乘”,由此还可引发癫痫、癫狂、惊厥等更为严重的身心疾病。
惊,指突然遭受意料之外的事件而引发的紧张惊骇的情绪体验。
《素问·举痛论》曰:“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也。
”指猝然受惊,伤及心肾,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肾气不固的病机变化。
中医学对七情的认识,有助于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区别对待,抓住要领,从而准确地遣方用药。
此外,在治疗情志病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性地应用情志相胜疗法。
如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主张:“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侮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