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培优练习
2020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培优训练: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练习题

九年级全一册培优训练: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练习题1.下面关于热现象的四个图认识正确的是()A.甲图烧杯中的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减小B.乙图是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一个重物,两铅块未被拉开是因为存在大气压C.丙图中由于砂石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导致沙漠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小D.丁图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关于内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个冲程中只有一个冲程发生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B.压缩冲程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汽缸内气体的内能C.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通过火花塞点火的D.汽油机对空气的压缩程度比柴油机高,可以输出更大的功率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蓝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乙图中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
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丙图中厚玻璃简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小D.丁图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且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做功压缩冲程4.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铭牌上标有“3000r/min”,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压缩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在工作过程中,汽油机每秒钟完成100个冲程,做功25次C.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D.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不同5.下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过程,关于对图中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图是吸气冲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汽油吸入气缸B.乙图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丙图是排气冲程,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D.丁图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6.如表是一些燃料的热值(J/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B.燃烧2kg无烟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2kg酒精放出的热量多C.现代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较大的热值D.热机使用的燃料的热值越大,热机的效率就越高7.甲种燃料的热值小于乙种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燃料比乙种燃料的热量少B.通风条件越好,供氧越充足,两种燃料的热值越大C.完全燃烧mkg乙种燃料,刚好烧开一壶水,那么用mkg甲种燃料也能烧开这壶水D.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两种燃料,乙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多8.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热机的效率越高消耗的燃料越多B.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C.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D.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少,主要是由于机械摩擦损失的9.小文家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的水从20℃加热到50℃,消耗了1m3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
第一章 化学酸碱盐计算专题 培优-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九上科学酸碱盐简答题精选1.烧杯中装有含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100克,小明对它进行了如下实验,将2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分5次加入烧杯中,得到沉淀的质量记录如下: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200.0生产沉淀的总质量/g 0.0 2.45 7.35 9.8 9.8(1)当加入2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这时烧杯中混合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
(2)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_________克。
(3)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原混合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科学实践活动中,某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1)取甲反应后的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如图乙。
溶液pH的变化趋势如图丙所示。
bc段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及图像分析,甲装置中反应结束后,溶液的颜色呈___________。
(3)在图丁中画出沉淀质量与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先写出计算过程,再作图)。
3.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同学甲乙丙烧杯+稀H2SO4200g 150g 150g加入铁的样品9g 9g 14g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8.7g 158.7g 163.7g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_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完全反应.(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烧杯质量为25.4g)4.科学实验课上,小柯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杂质不和稀盐酸反应),实验后小柯想继续研究废液的成分,于是取过滤后的废液100g,慢慢滴入质量分数为5.3%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关系如图甲所示。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1.2 物质的酸碱性 培优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培优练习一、单选题1.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下列四种饮料呈弱碱性的是()A. 柠檬汁(pH:2~3)B. 苹果汁(pH:3~4)C. 西瓜汁(pH:5~6)D. 玉米汁(pH:7~8)2.下图是身边一些物质pH,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B. 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 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D. 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3.一些物质的近似pH 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B. 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C. 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D. 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以减轻痛痒4.三氧化二碳(化学式C2O3)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草酸,且常温下不稳定,其他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说法正确的是()A. 三氧化二碳是由2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B.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检测C2O3时试纸变红C.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D. 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5.某品牌矿泉水做了如图所示的广告: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水样中分别浸入pH试纸后,左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右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宣称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左侧杯中的矿泉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B. 左侧杯中的矿泉水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C. 将右侧杯中的pH 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能读出水样的pH值为6.72D. 用pH 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涂在试纸上6.在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溶液pH变化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A. B. C. D.7.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叫亚硫酸,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
又知相同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小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氢硫酸,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变化,且有硫和水生成。
九年级科学好的培优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科学好的培优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A. 水B. 氧气C. 铁D. 硫磺2. 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葡萄糖D. 氨气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蝙蝠C. 青蛙D. 蜥蜴4.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A. 海洋B. 森林C. 草原D. 冰川5.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2.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4.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位于第一级。
()5. 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引起。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
2.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
3. 人体内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4.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
5. 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公转的周期。
2. 描述植物的光合作用。
3. 解释什么是食物链。
4. 简述人体的呼吸系统。
5. 解释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受到一个10N的力作用,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2. 计算一个500mL的水瓶在0°C和100°C时的体积差。
3. 如果一棵树每天释放500g的氧气,问一个月(30天)能释放多少氧气?4.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有10名是左撇子,求左撇子在班级中的百分比。
5.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总距离。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讨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优缺点。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试不同物质对光的折射率。
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培优测试卷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九上科学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 培优测试卷一、单选题1.有A 、B 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甲溶液呈酸性B .乙溶液的pH 可能为11C .只用A 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D .在滴有A 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2.某校科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c 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 .图中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 2SO 4和H 2SO 4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 .由B 点到c 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3.(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一一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表所示。
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溶液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A .氯化钡溶液B .硫酸溶液C .氢氧化钾溶液D .硫酸钠溶液4.通过化学反应制取盐的途径很多。
为了制得硫酸铁,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①铁与稀硫酸反应; ②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 ③氯化铁与硫酸钠反应.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③D .②5.(2023九上·拱墅期末)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试剂,该试剂的溶质为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如图所示。
则该试剂( )A .pH 一定等于7B .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蓝C .可用稀盐酸鉴别D .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6.(2023九上·余姚期末)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
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先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二氧化锰B .测未知溶液pH 值,应先将pH 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 .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后用干布擦干,最后涂抹小苏打D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7.(2023九上·余姚期末)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 与x(加入物质质量)变化关系的是( )A .锌粒中滴入稀硫酸:y 代表氢气的质量B .CaCl 2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y 代表沉淀的质量C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y 代表混合溶液的pHD .FeCl 3和H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 y 代表沉淀的质量8.检测氢氧化钙性质的实验后,某试管废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溶液进行进一步探宂。
第二章(2.3-2.6)阶段性培优---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阶段性培优一、选择题1.(2023·丽水)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减塑捡塑”,倡导减少使用,回收利用塑料制品。
空矿泉水瓶属于()A B C D2.(2023·杭州)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3(CH2)10CH3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氧属于混合物B、CH3(CH2)10CH3属于无机物C、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D、CH3(CH2)10CH3可以燃烧,具有助燃性3.(2023·宁波)“灰汁团”是宁波传统小吃,制作过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
“灰汁”制取方法如资料卡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属于有机物B、稻草燃烧属于物理变化C、传统方法制得的“灰汁”是混合物D、现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4.合金的应用和发展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生产和使用青铜器早于铁器B、生铁和钢是铁、碳等元素形成的合金C、合金属于合成材料D、合金的应用范围要比纯金属广5.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铝合金熔点比铝低,故所有合金熔点都降低B、CO2、SO2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以与碱溶液反应C、浓硫酸具吸水性,能干燥O2、CO2等许多气体,故浓硫酸可作NH3的干燥剂D、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故CCl4是有机物6.1789 年拉瓦锡将当时的30多种简单物质进行了分类,部分结果如下表。
按拉瓦锡的物质分类标准,氧化镁属于()A、气体类B、金属类C、非金属类D、土质类7.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甲、丙、丁三种物质都是可燃性气体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图中x 的数值为38.小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课时培优卷: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一、选择题(共13题;共26分)1.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A.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 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 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B. c点所示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C. 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D. 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Na+、Cl-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不同的离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氯离子B. 表示钠离子C. 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测D. 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4.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说明该反应过程中放热B. 图中C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C. 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变大D. 图中B点表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5.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2HCl+CuO═CuCl2+H2OB. 2NaOH+CO2═Na2CO3+H2OC. 2HCl+Ca(OH)2═CaCl2+2H2OD. CaCO3+2HCl═CaCl2+H2O+CO2↑6.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B. BC. CD. D7.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A. 食醋B. 料酒C. 纯碱D. 食盐水8.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4月,陕西汉中市区,一辆运输浓盐酸的车辆发生事故,导致酸液泄漏闹市,经喷水和撒石灰处理后,排除了险情。
金属的化学性质培优练习-2021---2022学年浙教版九上科学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2.2金属的化学性质培优练习一、单选题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A. B. C. D.3.在Cu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A. Cu、Fe、ZnB. Cu和FeC. Zn和CuD. Zn、Fe4.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B. 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C. 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D.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5.小陈为确认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一小片金属,打磨除去表面氧化膜,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检验,放入以下溶液中,观察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 盐酸溶液,有气泡生成,为铝B. 氯化铝溶液,有白色金属生成,为铁C. 硝酸锌溶液,有金属生成,为铝D. 硫酸铜溶液,有白色金属生成,为铁6.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物质,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然后缩小B. 激光手电照射为反应提供能量C. 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D. 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点燃__2Fe2O37.将质量相等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中,下列图像表示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8.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X+3RNO3=3R+X(NO3)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 若是Al,R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C. X可能是Fe,R可能是CuD. 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9.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质量为m1的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经多次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
2020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同步单元专题大培优:16.3电阻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九年级上学期同步单元专题大培优:16.3电阻实验探究专题训练1.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导线的数量及连接可改变),演示板上的金属丝长短粗细都相同,A、B和C都是镍铬丝,D是铜丝、E是铁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实验中,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电阻越大②该装置能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③该装置能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④在图示情况下,用导线连接B、C接线柱,电流表示数将变大A.②③④B.只有①和④C.只有①和②D.只有②和④2.如图是某实验小组为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而设计的电路图。
表中是可选用的导体,他们分别对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是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的B.为验证“导体电阻跟长度有关”的猜想,应选用的三种导体是BDE,也可以只用一根导体AC.为验证“导体电阻跟横截面积有关”的猜想,应选用的三种导体的横截面积为0.4mm2D.增加一个酒精灯(包括火柴)还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3.(1)比较步骤1和2,得出结论:。
(2)比较步骤,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3)某同学比较步骤2和3得到结论:导体电阻与长度材料无关,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理由是。
(4)王刚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小灯泡的亮度变化不明显,你的改进方案是。
4.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及灯泡亮暗的因素时。
做了如甲图所示的实验:将鳄鱼夹从较长的镍铬合金丝的A端逐渐滑向B端时,发现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同灯泡逐渐变亮。
(1)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有关,灯泡的亮暗与通过灯泡的有关。
(2)小明认为决定灯泡亮暗的因素只是电流大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否定小明的观点(只需在相应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实验材料: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L1和L2,电池组、开关S及导线若干。
接下来,小明又做了如下实验:将整条镍合金丝AB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然后用大功率吹风机先对镍铬合金丝吹一段时间热风,再改用冷风档对镍铬合金吹冷风。
浙江省丽水市重高自主招生九年级科学培优测试卷 (3)

2019重高自主招生九年级物理培优测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分)1.通过滑动变阻器可以调节灯泡亮度的电路图是( C )2.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
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D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3.有一架飞机沿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秒钟从飞机上轻轻释放一小球,当三只小球落下且均未落至地面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三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C )4.如图所示,浸入某液体中的物体恰好悬浮。
物体的上、下表面积分别为S1和S2,并且S1<S2,此时物体下表面与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为△F。
现用手将物体缓慢下压一段距离,松手后( B )(A)物体保持悬浮,因为△F不变 (B)物体保持悬浮,但△F变大(C)物体将上浮,因为△F变大 (D)物体将下沉,因为△F变小5.长为100米的队伍沿直线匀速前行,通讯员以恒定速度从队尾追到队首,然后保持速度大小不变再回到队尾时,队伍行进了240米。
则通讯员走过的路程为( C )(A)300米 (B)340米 (C)360米 (D)400米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l标有‘‘6Ω1A”, R2标有‘‘3Ω1.2A”,电流表A l、A2的量程均为0~3A,电压表量程0~15V,在a、b间接入电压可调的电源。
闭合电键S后,为保证R l、R2均不损坏,则允许的最大电源电压和此时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分别为( B )(A)9 V,1A (B)3.6V,1.8A(C)9.6V,IA (D)3.6V,2.2A7..如图所示,直径为50cm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的端口水平。
一根密度分布均匀、长度为60cm的光滑杆ABC搁置在半球碗上,碗的厚度不计,平衡时杆受到的重力与杆在B点受到的弹力大小之比为( A )(A)5 :3 (B)6 :5 (C)3 :2 (D)4 :38.如图所示,长为L、密度为ρ的均匀细棒下端系一根细线,细线的另一端被拴在杯底A点处,细棒竖直浸没在杯中的液体内,液体密度为ρ0(ρ0=4ρ)。
化学计算培优题7-2020---2021学年科学九年级上册(适合浙教版和华师大版科学)

2020-2021化学计算培优题7-科学九年级上册(适合浙教版和华师大版科学)1.小明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像。
(1)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__克.(2)图象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__.(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4)图象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如图,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2)现有0.8克硫与氧气充分反应,理论上需要分解高锰酸钾多少克?(2KMnO4Δ_ _K2MnO4+MnO2+O2↑)(3)二氧化硫气体对人体有毒,会污染大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写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向Ba(OH)2 溶液中先滴加一定量CuSO4 溶液,直至沉淀质量为m 克,再不断滴加H2SO4 溶液。
整个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a 点对应溶液pH________(选填“>”、“=”或“<”)7。
(2)取 c 点对应的溶液,不断滴加NaOH 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m的值。
4.某兴趣小组用15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还有其它难溶性杂质且不与稀硫酸反应)试分析回答:(1)稀硫酸质量在0-20g范围内,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未产生气体的原因________。
(2)求出P的值。
(3)求出该镁条中其它难溶性杂质的质量.(4)当稀硫酸质量为7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5.某同学为探究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1)上表第四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锌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则其中X=________Y=________。
九年级科学好的培优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科学好的培优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过程是光合作用的一部分?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分解作用D. 合成作用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3. 下列哪个元素是金属元素?A. 氧B. 碳C. 钠D. 氮4. 下列哪个是单细胞生物?A. 蚂蚁B. 酵母菌C. 大象D. 玫瑰5. 下列哪个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 水在0℃时会结冰。
()3. 人类的DNA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4.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氧气。
()5.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生物分为三大类:植物、动物和______。
2.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______组成。
3. 人体内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
4.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我们生活在______。
5. 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3. 简述人类DNA的结构特点。
4. 简述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5. 简述声音的传播条件。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种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已知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可以产生2克氧气,若该植物在一天内(24小时)都在进行光合作用,问该植物一天内总共可以产生多少克氧气?2.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那么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多少小时?3. 某化合物由A、B、C三种元素组成,已知该化合物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B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那么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 一个人跑步时,速度为v,时间为t,那么他跑步的路程s=______。
浙教版科学期末专题复习 九年级上册 实验探究题(培优)

浙教版科学期末复习专题九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培优)参考答案1.【答案】(1)CuSO4(2)NaCl、Na2CO3、NaOH(3)取白色沉淀甲,加入稀盐酸【解析】样品加足量水得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溶液a,说明一定不含溶液呈蓝色的硫酸铜,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都能产生白色沉淀,至少含其中一组,无色溶液a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原物质中只有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a中含有碳酸钠,则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a加入过量氯化钡除去了碳酸钠得无色溶液b,b中加酚酞变红,说明b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则样品中一定含氢氧化钠。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硫酸铜;(2)无色溶液 a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生成的NaCl和原有的Na2CO3、NaOH;(3)原白色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即是含氯化镁还是氯化钙,所以要确定其是否存在,可通过生成的白色沉淀甲是氢氧化镁还是碳酸钙即可,故可向甲中加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样品中含氯化钙,若没有气泡产生,则样品中含氯化镁。
2.【答案】(1)H2SO4(2)过滤(3)解:设由CuO生成的CuSO4的质量为x。
CuO+H2SO4= CuSO4+H2O80 1608克xx=16克设与CuSO4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y,同时生成Na2SO4的质量为a。
CuSO4+ 2NaOH=Cu(OH)2+Na2SO4160 80 14216 g y a;y=8克;a=14.2克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100%=20%(4)解:设与H2SO4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b。
H2SO4+2NaOH= Na2SO4+2H2O80 14260克×20% b;b=21.3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1.3克+14.2克=35.5克【解析】(1)D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则C为硫酸铜溶液,A为硫酸溶液,即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H2SO4;(2)由题可知,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与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为过滤;(3)先根据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计算出硫酸的质量,再据此CuSO4+2NaOH=Cu(OH)2+Na2SO4计算出硫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4)先通过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计算出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九年级上册科学物质转化和推断专题培优

九年级上册科学物质转化和推断专题培优一、选择题1.如下两个转化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CO→CO2、H2SO4→MgSO4。
对上述转化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D.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2.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
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ZnCl2;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
则()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C.只有②发生了酸碱反应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3.对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或用途,判断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B.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作燃料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都很大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溶于水4.常温下,有反应:M+N→盐+水,其中M、N的类别不可能是()A.酸、碱B.氧化物、酸C.氧化物、碱D.单质、氧化物5.元素M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MO,在此氧化物的水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红,则元素M可能是()A.铜B.钠C.硫D.钙6.有物质类别不同的甲、乙、丙、丁、X 五种物质,分别是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硫酸铜。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反应,“→”表示物质间可以进行转化,已知乙是硫酸。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铁,丙一定是氢氧化钙B.若X 是硫酸铜,则反应①②⑤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C.反应①~⑥都会出现不同的现象D.利用X 与丁的反应可以配制波尔多液7.固硫剂是把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以盐的形式固定在炉渣中的物质,可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
下列物质中不.可.用于做固硫剂的是()A.五氧化二磷B.石灰石C.熟石灰D.生石灰8.各物质间有着一定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按下图所示直接转化的是()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9.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彩灯游戏”。
九年级科学好的培优试卷

九年级科学好的培优试卷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A. 氧气B. 水C. 硫磺D. 铜粉2.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周期是?A. 一天B. 一年C. 一个月D. 一小时3.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4.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蜗牛5. 下列哪种化合物是由酸和碱反应的?A. 硫酸B. 碳酸钙C. 氯化钠D. 硫酸钠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生命的行星。
()2.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4. 食物链中,生产者位于最高层。
()5.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比在水中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通过____、蒸发、降水和径流等环节实现的。
2. 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
3.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
4. 在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
5.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够____反应速率。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描述水的沸腾现象。
3.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
4.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
5. 描述声音的传播过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1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2.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3. 如果将10g的盐溶解在100g的水中,求溶液的浓度。
4.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cm,求正方形的面积。
5. 在一个电路中,电阻R=10Ω,电压U=20V,求电流I。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
2. 分析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九年级培优试题2

九年级培优试题(2)考试时间:_____45___分钟;命题人:方永民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1、 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 2、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3,BC=5,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点E ,则△CDE 的周长是 ( )A .6B .8C . 9D .103、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且∠AEC =∠DCE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 .C .四边形AECD 是等腰梯形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4、 如图,O 为矩形ABCD 的中心,将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O 点重合转动三角板使两直角边始终与BC 、AB 相交,交点分别为M 、N .如果AB=4,AD=6,OM=,ON=,则与的关系式为 。
5、在△ABC 中,若,则∠C= 度。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6、计算:7、 制作一种产品,需先将材料加热达到60℃后,再进行操作,设该材料温度为y(℃),从加热开始计算的时间为(min).据了解,设该材料加热时,温度y 与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温度y 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如图).已知该材料在操作加工前的温度为15℃,加热5分钟后温度达到60℃.(1)分别求出将材料加热和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y 与函数关系式; (2)根据工艺要求,当材料的温度低于15℃时,须停止操作,那么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多少时间?8、 如图甲,在△ABC 中,∠ACB 为锐角.点D 为射线BC 上一动点,连接AD ,以AD 为一边且在AD 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解答下列问题:(1)如果AB=AC ,∠BAC=90º.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与点B 不重合),如图乙,线段CF 、BD 之间的位置关系为 ,数量关系为 .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丙,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为什么?(2)如果AB ≠AC ,∠BAC ≠90º,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试探究:当△ABC 满足一个什么条件时,CF ⊥BC (点C 、F 重合除外)?画出相应图形,并说明理由.(画图不写作法)9、 在△ABC 中,点O 是A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 作MN//BC ,设MN 交∠BCA的平分线于E ,交∠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F 。
中考科学培优讲义 专题集训 第38讲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试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试题

第38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知识梳理【复习重点】一、太阳热的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由外到内依次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周期约11年。
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2010年开始为第25周。
3.太阳活动对地球及人类的影响:(1)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2)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在地球两极地区的上空形成极光;(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的生活;(5)危及星际航行。
二、月球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地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
月球上既没有空气、水和生命,也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
月球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所以月球上昼夜温差大。
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所以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比在地球上小。
2.月球表面明亮的部分称为月陆,是山脉、高原;阴暗的部分看上去像水域,称作月海,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
月球表面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是由于陨石坠落在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也有部分环形山是月球的古老火山活动的产物。
三、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月相。
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朔望月,平均为 29.53天。
1.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时间中有规律地变化。
2.月相和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与农历的对应:三者成一直线时,月球在中间则为新月,即农历初一(朔)。
地球在中间则为满月,农历十五或十六(望)。
三者成垂直时,为上弦月(初七、初八)或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3.月相变化的规律:“上上上西西”,即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天空,月亮的西侧半边明亮;“下下下东东”,即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
4.月相变化规律和农历的关系:月相变化依次为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下弦月,出现日期依次为农历初一、初七(或初八)、十五(或十六)、二十二(或二十三)。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培优训练: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练习题

九年级全一册培优训练: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练习题1.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错误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C.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2.如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红墨水同时滴入冷、热水烧杯中,热水先变红,说明扩散现象只发生在高温物体间B.用弹簧测力计提起贴在水面的玻璃板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C.将活塞迅速下压,使筒内的硝化棉燃烧,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D.向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是由于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而产生的水蒸气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碗水倒掉一半后,内能不变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0℃的冰块,内能可能为零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4.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铝[c=0.88×103J/(kg•℃)]和铜[c=0.39×103J/(kg•℃)],放出了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能从铜传给铝B.温度从铝传给铜C.温度从铜传给铝D.热量从铝传给铜5.对甲乙丙丁四幅图片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中A集气瓶中应该装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B.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图中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够悬挂一个钩码,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图中在注射器里装入一些空气,用手可以推动活塞将空气压缩,说明分子之间不存在斥力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要吸收热量7.关于下列四幅图片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用电加热器烧开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B.乙图中,迅速下压活塞时,筒中的硝化棉会燃烧,硝化棉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C.丙图中,活塞被冲出的瞬间,瓶内出现白雾,是空气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液化而形成的D.丁图中,冰山的温度很低,所以冰山不具有内能8.有两只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金属球A和金属球B,现将球A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降低了3℃;把球A取出,再将球B放入这个杯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又降低了3℃,不计热损失,则()A.球A吸收的热量多 B.球B吸收的热量多C.球A的比热容大D.球B的比热容大9.如图所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A.滑下时臀部发热B.压缩空气,乙醚着火C.钻木取火D.加热水至沸腾10.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两种液体加热,图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九年级科学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甲:利用CO 2气体就能区分NaOH 、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乙:若有BaCl 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 、Na 2C03、Na 2S04和硫酸四种溶液;丙:有酚酞和BaCl 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 2C03、NaOH 和KN03五种溶液;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 、BaCl 2、Na 2C03、NaCl 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只有甲的可行B .只有乙和丁的可行C .只有乙的不可行D .都可行2.将50克A 物质和10克B 物质混合,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
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20克A ,含C 、D 的质量比为11:9。
若A 、B 、C 、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则它们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A 、A+B→C+D B、A+2B→2C+D C、2A+B→2C+D D 、2A+B→C+2D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拉力F 的作用下运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将: ( )A 、逐渐减小B 、逐渐增大C 、保持不变D 、先减小,后增大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初温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若给它们分别加热,则可根据它们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在温度一热量图像上分别画出对应的三点甲、乙、丙,由此图象得出下列结论:①丙的比热比甲的比热大。
②丙的比热比甲的比热小。
③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
④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小。
正确的是:( )A .只有②正确B .只有③正确C .①④正确D .①③正确5.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 1和F 2的作用下,质量为m 的木块可在两长板之间以v的速度匀速向下滑落,如果保持两力F 1和F 2的大小方向不变,能使木块 m 以3v 的速度匀速向上滑动,那么木块向上的推力应是: ( )A 、F 1 + F 2B 、mgC 、2mgD 、3mg6.在厚度均匀的两块圆铁板上,分别挖掉一半径为r 的圆孔和一圆心角为α的扇形。
当铁板温 度上升时,r 和α的变化情况为:( )A .r 变小,α变大B .r 变大,α变小C .r 不变,α变大D .r 变大,α不变7.小刚用下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 、B 两点间的电阻由1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A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 .适当减少电池的节数 8.M 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2M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 -2O-OH -23CO -Cl -24SO -3NO +2M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各反应:①M+HCl;②M(NO 3)2+BaCl 2;③MO+HCl ;④M(OH)2+NaCl ;⑤M(OH)2+HCl ;⑥M(NO 3)2+HCl ;⑦MCO 3+HCl ;⑧MSO 4+BaCl 2,不能发生的是:( )A 、①②④⑦B 、⑤⑥⑦⑧C 、②④⑥D 、①③⑤⑧9.有一组灯泡(共9颗),欲绕在圣诞树上,如图所示。
若在灯泡组的电路上装定时开关,并由开关的定时切 换,使其中一小组灯泡产生亮、暗交替的闪烁效果,而其它两小组灯泡仍然持续发光,不受影响。
下列线路设V酒精气体传感器 计中,最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10.已知H 2S 气体与SO 2气体混合可迅速反应成硫和水(2H 2S+SO 2==3S ↓+2H 2O )。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充入a 个H 2S 分子和b 个SO 2分子,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硫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是: ( )A . a bB . a+b 2bC . 2a+b 2bD . 2a a+b11.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 2(OH)3Cl 覆盖在其表面。
下列说确的是:( )A .锡青铜是一种纯净物B .Cu 2(OH)3Cl 在物质分类中属于碱C .锡青铜表面Cu 2(OH)3Cl 形成的反应中,反应物中一定没有二氧化碳D .锡青铜表面Cu 2(OH)3Cl 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13.时间2月1日消息,2011年亚冬会进入到第二比赛日,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巧决赛中,中国选手鑫两跳发挥稳定,最终以151.45分的绝对优势夺冠。
她在比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确的是: ( )A .从a 点向b 点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 .在a 点和c 点速度都为零,因此重力势能相等C .从c 点下落到d 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在a 点和e 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机械能相等14.2011-03-05法制日报: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只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就可判处拘役,并处罚金。
也就是说,无论情节轻重,醉驾都将受到刑罚。
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酒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如图是它的原理图。
图中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正比,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 )A .传感器的电阻越大B .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C .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大D .电压表的示数越大15.某固体物质可能由Na 2SO 4 BaCl 2 MgCl 2 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烧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据加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制如右图像。
结合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 .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 (OH )2或BaSO 4B .原固体中不可能含有三种物质C .酸溶液一定不能为稀硫酸D .样品加水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OH- 16.如图所示,弹簧下挂一木箱A ,木箱A 下挂一物体B ,木箱A 放一木块C ,A 、B 、C 的重力分别为G A 、G B 、G C ,当挂B 的线突然断开的瞬间,则 ( )A .A 对C 的支持力大于GcB .A 对C 的支持力小于GcC .A 对C 的支持力等于GcD .弹簧秤的弹力等于G A +Gc17.如图所示是某医院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的示意图,B 瓶液体不断从E 管输入人体,关于输液的过程,正确的判断是: ( )①A 瓶中的药液先用完 ②B 瓶中的药液先用完 ③随着液面下降,A 瓶C 处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 ④随着液面下降,A 瓶C 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某三层楼房的下水道构造如图所示,某次下水道发生堵塞事故,污水无法从小建家水池中排出,三楼倒下的污水会从小建家水池中溢出,而底楼水池中无水溢出,则堵塞物的位置在: ( ) A.底楼以下管道中 B.底楼与二楼之间的管道中C.二楼与三楼之间的管道中 D.三楼与屋顶之间的管道中19.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Fe3O4可以写成FeO·Fe2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e3O4中有一个铁原子显+2价,两个铁原子显+3价B.Fe3O4中显+2价,+3价的铁原子个数比为2:1C.按此写法Pb3O4可以写成PbO·Pb2O3(Pb为+2、+4价)D.Fe3O4中铁不可能有两种化合价20.在英格兰对希腊的世界杯足球小组赛最后一战中,英格兰队长贝克汉姆射入一个价值被经济学家估计为2 亿英镑的香蕉球,香蕉球是指球在水平方向是曲线飞行的,其形成的理由是: ( )A.重力作用与惯性 B.球自转与空气对球的作用 C.重力作用与球自转 D.惯性与空气对球的作用21.在相同条件下,a mL乙烯(C2H4)和乙炔(C2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用去了b mL O2,则该混合烃中,乙烯和乙炔的体积比是: ( )A.(2b-5a)/(2b-6a) B.(2b-5a)/(6a-2b) C.(6-2a)/(3a-b) D.(3b-a)/(3 a-b)22.如图甲所示,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两部分,二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
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完户管道后,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气。
有一种检测装置如图乙所示,在两端开口的透明的U型管中装有水,当U型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
检测时,关闭开关后,用力向用户管道口Y吹气,然后迅速将U型管的一端Y与用户管道口Y相连接,U型管水面出现高度差(如图丙所示)。
观察U型管中水面的变化可以判断户管道是否漏气:()A.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B.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C.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漏气的D.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23.下图是一种近年来引起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高效海浪发电阵示意图。
左图是其中的一个发电体装置放大结构图,右图是发电阵整体连接示意图。
关于海浪发电,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右图发电阵中发电体之间的连接可能是并联的B.左图这个发电体装置实际上是一个费力杠杆C.这种高效海浪发电阵若能在全球推广,则地球的温室效应可以大幅降低。
D.单个这种高效海浪发电阵每年的发电时间能远远超过单个太阳能电站的发电时间。
24.一个金属球浸没在水中,若再加入不溶水、密度为0.8×103kg/m3的油,如图所示。
则金属球:()B A.将会上浮 B.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C.对容器产生的压力变大 D.所受浮力的大小变大25.质量相等、边长分别为a、b、c(a<b<c)的甲乙丙三个匀质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若甲、乙沿水平方向均切去厚度为h的一块后,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
若甲、丙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h′的一块后,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则:()AA.h′>h B.h′= h C.h′<h D.h′和h的大小无法判断26.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A.3和17B.1和8C.9和11D.7和1227.m g金属A(A的原子相对质量为m)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x g氢气,n g金属B(B的原子相对质量为n)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y g氢气(x≠y),若要确定反应中A、B两种金属的化合价,至少需要知道的数据是:()A.x与y的比值 B.x或y的确切值 C.m与n的比值 D.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二、填空题1.已知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CuCl2(1)现有若干克Fe与Fe2O3的混合物在含HCl 73g的盐酸中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Cl3,现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在高温下与CO完全反应,可得固体质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