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家》 PPT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家》ppt课件

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
01
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如一起做饭、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
给孩子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02
通过布置家居、种植绿植、播放轻柔的音乐等方式,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
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03
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要向孩子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和归属感,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02
03
04
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自身行为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与孩子保持沟通,了解其想法和需求,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鼓励孩子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价值观的熏陶。
07
CHAPTER
课程总结与延伸拓展
通过PPT课件,向幼儿们展示了《家》这个主题的相关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家居环境、家庭生活等。
通过讲解、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们积极参与,加深对“家”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观看与家庭相关的视频、图片等素材,激发幼儿们对家庭的情感共鸣和归属感。
幼儿们更加珍惜和感恩家庭,理解到家庭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学习,幼儿们增强了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更自信地与他人交流。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幼儿们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组织孩子们围绕家庭主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经验和感受,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引导孩子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家,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
布置与家庭相关的作业,如让孩子们回家观察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活动背景与目标•活动内容与步骤•教学方法与手段目•活动评价与反馈•活动延伸与拓展录活动背景与目标01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的社会单位,也是他们情感依托和安全感的来源。
中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对“家”的概念有初步的认知和感受。
通过开展以“家”为主题的语言活动,可以加深幼儿对家庭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提高其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使幼儿能够准确理解“家”的概念,知道家庭成员及家庭的基本构成。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归属感,学会感恩和珍惜家庭。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家庭及家庭成员。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分享和交流关于“家”的话题。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语言目标社交目标活动内容与步骤02情境导入播放一段与家庭相关的温馨视频,如家庭聚会、过节等场景,引起幼儿对“家”的兴趣。
提问导入询问幼儿对“家”的理解,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感受。
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教授与家庭相关的词汇,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词汇学习句型练习儿歌学唱引导幼儿使用简单的句型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如“这是我爸爸,他是医生。
”教授一首与家庭相关的儿歌,帮助幼儿加深对“家”的理解和记忆。
030201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家庭生活场景,如做饭、打扫卫生等,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家庭角色扮演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制作与家庭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家庭相册、家庭树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家庭手工制作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幼儿一起分享家庭故事和成长经历,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家庭故事分享教学方法与手段03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如爸爸、妈妈、孩子等,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增进幼儿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认识。
创设温馨家庭场景通过布置教室,模拟家庭环境,如客厅、卧室、厨房等,使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的氛围。
情境对话设计贴近幼儿生活的情境对话,引导幼儿在模拟的家庭环境中进行交流和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语言课《我的家》课件

课程背景及意义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通过语言课《我的家》引导孩子关注家庭、了解家庭。
增强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培养孩子爱家、爱家人的情感。
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孩子能够自信地介绍自己的家庭和家人。
01知识目标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概念、家庭成员的称呼及家庭的基本构成。
02能力目标培养孩子观察、描述和表达家庭的能力,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03情感目标增强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培养孩子爱家、爱家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与要求包括家庭的概念、家庭成员的称呼、家庭的基本构成、家庭的功能等。
教学内容家庭成员的称呼和家庭的基本构成。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孩子关注家庭、了解家庭,并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讲解、示范、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及安排爸爸父亲的称谓,通常负责家庭的经济支持和决策。
外公母亲的父亲的称谓,与爷爷角色相似但关系略有不同。
爷爷父亲的父亲的称谓,常常拥有丰富的家族历史和智慧。
妈妈母亲的称谓,通常负责家庭的日常照料和情感支持。
奶奶父亲的母亲的称谓,常常给予孙辈温暖和关爱。
外婆母亲的母亲的称谓,与奶奶角色相似但关系略有不同。
家庭成员称谓学习如爸爸,负责赚钱养家,提供物质保障。
经济支持者如父母双方,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育者如妈妈,提供情感关怀和支持,照顾孩子生活。
情感支持者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传递家族文化和传统。
家族传承者家庭成员角色理解直系血亲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具有直接的血缘联系。
旁系血亲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具有间接的血缘联系。
姻亲关系通过婚姻建立的关系,如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
家庭角色关系根据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形成的关系,如父子关系、母女关系等。
家庭关系梳理03详细阐述家庭所在的城市、街道、社区及门牌号等信息。
家庭住址介绍家庭附近的公园、学校、商店、交通等便利设施,以及安全状况。
周围环境简要说明家庭所在地的气候、风景、文化等特色。
中班语言活动《家》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家》教案教案:中班语言活动《家》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中班语言领域,活动主题《家》。
通过绘本故事《家》,引导幼儿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绘本故事《家》的阅读,通过故事讨论家庭的关系和家庭成员的责任,以及家庭中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家庭的组成,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分享,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学会关心和照顾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家庭的重要性。
难点:让幼儿通过故事讨论,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和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家》、家庭关系图、家庭成员角色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歌曲《我的家庭》引起幼儿对家庭的兴趣,提问:“你们的家庭有什么成员?他们都是做什么的?”2. 阅读绘本《家》: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家庭成员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3. 讨论家庭关系: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他们是怎样照顾你们的?”4. 家庭角色扮演:分组进行家庭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家庭成员的责任和爱。
5. 创作家庭画:让幼儿用画笔和贴纸创作自己的家庭画,表达对家庭的爱。
6. 分享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画,并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庭的关系和家庭成员的责任。
板书形式:家庭关系图,家庭成员角色卡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家人一起拍摄一张全家福,并画出家庭成员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2. 答案:幼儿完成家庭照片的拍摄,并在照片下画出家庭成员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是否了解了家庭的组成和家庭的重要性?他们是否学会了关心和照顾家人?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主题的活动,如家庭 dinner、家庭运动会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家》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家》含反思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家》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歌的内在情感脉络,学习仿编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家》含反思教案吧。
导读:本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上这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幼儿缺乏仿编诗歌的经验,基于这一点,确定教材的重点为理解,掌握诗歌内容,难点为学习仿编诗歌,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一、分析教材《家》这首诗歌语言朴实、浅显易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概括事物的依属关系,诗中大胆的想象一下子调动起幼儿亲切的感觉,帮助他们从全新的视角想象周围的世界。
结尾处用一句“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将幼儿从想象拉回到现实,更贴切地联想到自己,给幼儿以有趣有余蕴的感觉。
这首诗歌文字形象,巧妙地运用了叠音,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欢快流畅的情绪,易于为幼儿喜爱和接受。
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
根据中班语言教育目标,教材特点及本班幼儿新生多年龄偏小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活动的教育目标是: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歌的内在情感脉络。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学习仿编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本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上这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幼儿缺乏仿编诗歌的经验,基于这一点,确定教材的重点为理解,掌握诗歌内容,难点为学习仿编诗歌,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思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本活动采用了观察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语言、游戏、操作探索等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㈠观察感知,积累经验这是一个课前准备的环节,需要在日常活动中逐步完成。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活动《家》教学设计

The monotonous and dull air suffocated my young heart and wrapped my flying wings.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活动《家》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等连接词和伤心、开心、高兴、快乐等形容词,能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2、学习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的方法。
3、喜欢参与看图讲述活动,体验乐于助人的快乐。
4、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1、PPT课件。
2、每人一份图片学具、手偶实物。
活动过程:1、播放音频"小鸟的叫声",引出活动主题。
指导语:小朋友听谁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图讲一个关于小鸟的故事。
2、出示PPT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观察、并简单讲述单张图片的基本内容提问: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它的心情怎么样?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和周围环境,提醒幼儿用完整句讲述PPT的基本内容。
3、幼儿分组讲述,引导幼儿学习按PPT顺序观察、连贯地讲述PPT的主要内容。
(1)幼儿两人一组,自由讲述。
指导语:谁来帮助小鸟,它们是怎么帮助小鸟的,老师又带来两页PPT,请小朋友两人一组按PPT顺序用完整语句连贯讲述PPT 的内容。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按PPT顺序用完整语句连贯讲述PPT内容。
想象小动物们的内心和神情,并学习运用:伤心、开心、高兴、快乐等形容词,描述故事。
(2)每组派代表讲述。
指导语: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听小朋友是否按照PPT的顺序连贯讲述图片内容,听听他的故事里用到了那些词你最喜欢,一会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倾听同伴讲述,并挑选出好的句子和词语让幼儿学习,丰富幼儿讲述经验。
4、教师示范讲述,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等连接词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诗歌《家》“教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诗歌《家》“教学教案一、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诗歌内容,了解重叠形容词。
2、发挥想象力,尝试创编诗歌《家》。
3、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二、活动准备1、制作PPT有蓝天、草地、大树、河水、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儿歌《家》大范例。
3、飞机、小马、小羊、乌龟、螃蟹、小鸟、小猴、乌鸦、松鼠图片等。
三、活动过程(一)、出示PPT、进入主题1、出示PPT,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天空、大树、草地、河水、幼儿园)。
2、引导幼儿用一句话讲述图片,如:蓝蓝的天空、高高的大树等。
(二)、了解诗歌内容,学习诗歌1、出示诗歌,一起学念诗歌。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家》。
老师边操作图片边念儿歌: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高高的大树是小鸟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2、利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诗歌,巩固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如分组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等。
3、游戏《找家》请幼儿扮演天空、河水、大树、幼儿园,再请幼儿扮演白云、小鱼、小鸟、小朋友,音乐响起就去找自己家。
音乐一停就要站好,看谁找到自己的家。
(三)、改编儿歌1、出示、蓝天、河水、大树的背景图画和各种动物,请幼儿尝试进行改编诗歌。
2、根据幼儿操作的结果让幼儿改编诗歌。
例如:蓝蓝的天空是蜻蜓的家、是小鸟的家、蝴蝶的家。
(四)、共同的家1、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编了这么好听的儿歌,现在我们知道了,每种一动物、植物和我们都有自己的家。
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我们一起生活在那里。
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师:对,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老师也编了一句诗,放在这首诗的最后: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2、听音乐《我爱我的家》结束本课。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有一个家》含PPT课件

作品展示和互相评价
将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
鼓励孩子们互相评价作品,可以从色彩、创意、细节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互相评价,让孩子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和创作水平。
CHAPTER 05
家庭价值观培养与情感熏陶
讨论家庭对孩子成长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给每个角色分配一些简单的任务或对话,让孩子在游戏中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和交流。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培养他们的社交 技能和合作精神。
CHAPTER 04
家庭环境描述与绘画创作
引导孩子描述自己家庭环境
让孩子回忆并描述自己的家:包 括家里的房间、家具、装饰等。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我有一个家》含PPT 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家庭成员介绍与互动环节 • 家庭环境描述与绘画创作 • 家庭价值观培养与情感熏陶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CHAPTER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案背景及目的
背景
本课程以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 点为基础,结合家庭主题,设计 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语言活动课。
CHAPTER 03
家庭成员介绍与互动环节
引导孩子介绍自己家庭成员
让孩子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并鼓励 他们向大家展示和介绍自己的家庭成 员,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 。
通过介绍家庭成员,帮助孩子理解家 庭的概念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引导孩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个家庭 成员的特点和角色,例如:“这是我 的爸爸,他是一名医生,他很喜欢帮 助别人。”
分享家庭趣事和成长经历
邀请孩子分享一些有趣的家庭 故事或经历,例如一次难忘的 旅行、一个特别的节日庆祝活 动等。
《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学会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语言与画面,认读汉字:珊瑚、草原、羊群、大雁、蘑菇。
2、尝试运用诗歌的重复结构及经验进行仿编活动。
3、愿意参与科学认读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份,大字卡,实物投影仪,诗歌大范例。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认读汉字。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朋友,看,是谁呀?”(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相应的汉字。
集体认读)“那珊瑚的家在哪里呢?羊群的家呢?(认读汉字:草原) 大雁的家呢?蘑菇的家呢?”幼儿逐一猜测后教师组织幼儿欣赏儿歌。
二、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语言与画面。
1、教师播放诗歌,教师提问:诗歌里说了谁的家?是怎么说的?2、教师利用对话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诗歌。
3、教师提问:为什么说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为什么说绿色的草原是羊群的家?为什么说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为什么说广阔的天空是大雁的家?4、教师出示诗歌的大范例,带领幼儿边指边读。
5、教师请一幼儿上来做小老师,带领其他幼儿一起指读。
6、教师请幼儿拿出自己的用书自由认读儿歌。
三、教师组织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还有谁的家也是蓝色的大海?教师请幼儿逐一讲述,鼓励幼儿用诗歌里话来说。
2、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将仿编的内容连起来,集体朗读。
活动反思:《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室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交往。
在本课内容中,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语言讲述内容和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当众表达,在讲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
《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幼儿讲出小兔用冰块做的窗户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2、学习词:挡、融化、发抖。
活动准备:1、图片:小兔家的窗户。
2、幼儿用书。
2024年度幼儿园中班诗歌语言《家》最新ppt课件

家庭作业
布置与“家”相关的作业,如让幼儿 描述自己的家或画一张家的画,鼓励 他们在家中使用新学到的词汇。
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或其他角色,通 过对话和表演的形式运用词汇。
2024/3/23
14
2024/3/23
04
句子结构分析与仿写
15
典型句子结构剖析
主语 + 谓语 + 宾语
例如,“我有一个家”,其中“我”是主语,“有”是谓语,“一个家”是宾语。
2024/3/23
分组
01
将幼儿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让他们围绕“家”这个主
题展开讨论。
讨论内容
02
引导幼儿们分享自己对“家”的理解和感受,可以谈论家庭成
员、家庭氛围、家庭趣事等。
教师引导
03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幼儿们充分的表达空间,同时引导
他们深入思考和倾听他人的观点。
24
角色扮演:用肢体语言表现诗歌意境
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如 “温暖的灯火”、“坚实 的屋檐”,传达家的温馨 与安全感。
2024/3/23
押韵与节奏
运用押韵和节奏感,使诗 歌更具音乐性,易于记忆 和朗诵,同时增强情感的 表达。
情感词汇
运用丰富的情感词汇,如 “爱”、“温暖”、“欢 乐”等,直接表达诗歌中 的情感。
20
学生分享个人阅读感受
学习态度与参与度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思考、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学 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自我评价与反思
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 提出改进措施。
29
作业布置及下节课预告
01
作业布置
2024/3/23
幼儿园中班《家》教案

幼儿园中班《家》教案幼儿园中班《家》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尝试改编诗歌。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1、PPT课件:含有蓝天、草地、大树、河水、幼儿园图片。
2、打印图片:飞机、小马、小羊、乌龟、螃蟹、小鸟、小猴、蝴蝶、松鼠图片。
3、音乐《我爱我的家》。
4、白板或黑板。
活动过程:一、出示PPT、进入主题1、出示PPT,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天空、草地、河水、大树、幼儿园)。
2、引导幼儿用一句话讲述图片,如:蓝蓝的天空、高高的大树等。
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诗歌家》3、游戏《找家》请幼儿扮演天空、草地、河水、大树、幼儿园,再请幼儿扮演白云、小羊、小鱼、小鸟、小朋友,听老师口令去找自己家。
老师喊停就要站好,看谁找到自己的家。
三、改编诗歌1、出示草地、蓝天、河水、大树的图片(打印后贴到白板)和各种动物图片(打印后贴到白板),请幼儿尝试进行改编诗歌。
2、根据幼儿操作的结果让幼儿改编诗歌。
例如: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蝴蝶的家、飞机的家。
四、共同的家1、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编了这么好听的诗歌,现在我们知道了,每种一动物、植物和我们都有自己的家。
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我们一起生活在那里。
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师:对,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老师也编了一句诗,放在这首诗的最后: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2、听音乐《我爱我的家》结束本课。
幼儿园中班《家》教案2一、教学背景:都说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幼儿说话的内容,又为它们创设了说话的情景。
《甜蜜的家》是一则童话故事,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一座小房子想成为一个甜蜜的家,它向好几只小动物询问要不要一个家,但是他们都有家,直到有一天,北极熊一家搬进了小房子,终于让它拥有了一个甜蜜的家,也感受到了有家的幸福感觉。
中班语言活动《家》ppt课件

拓展幼儿思维与想象力
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家”的意 义,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预期目标
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大 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与“家” 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提高语 言表达能力。
通过PPT课件的展示,增强 幼儿对“家”的认知和情感 体验。
促进家园共育,增进亲子之 间的情感联系。
中班语言活动《家》 ppt课件
目录
• 活动背景与目的 • 诗歌《家》欣赏与解读 • 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 • 家园共育理念传递 • 拓展延伸:探索更多关于“家”主
题内容 • 总结反思与下次活动预告
活动背景与目的
01
背景介绍
01
语言发展阶段
中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需要丰富的语言刺激 和交流机会。
未来将加强课堂管理,采用多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提高 活动效果。
下次活动预告及准备
活动主题
《春天的色彩》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学习用 语言描述春天的色彩,培养幼儿 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制作精美的春天主题PPT课件, 准备相关春天元素的道具和服饰, 安排合适的活动场地和时间。
蓝天、白云、树林、小鸟、小河、鱼 儿、泥土、种子、花朵、祖国等,这 些词汇都是与家、自然和爱国情感紧 密相关的。
句式学习
诗歌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如“蓝天是白云的家”,通过比喻将蓝 天和白云紧密联系在一起,形象生动地 表达了家的概念。
情感表达与意境描绘
情感表达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界中事物的家,引出了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了孩子对祖 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特别提示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1活动目标:1、通过阅读,让幼儿感受到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2、续编逃家小兔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用如果……我就把话说完整。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材料准备:1、逃家小兔课件2、图片3、配乐活动过程:上课前组织谈话活动:有没有在家里和妈妈玩过捉迷藏的游戏,针对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和孩子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导入,孩子们咱们上课前一起讨论了和妈妈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也是关于一个妈妈和他的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咱们一起来听一下。
一、配乐故事朗诵1――3部分。
第一幅图:孩子们逃家小兔,逃家是什么意思?小兔子在离家出走后跟妈妈玩起了你变我变得捉迷藏活动,小兔子刚开始变成了什么?他的妈妈变成了什么?他的妈妈是怎么钓他的小宝宝的?为什么要用萝卜来钓小兔子呢?为什么不用鱼钩?总结:当孩子变成小鱼以后,妈妈就想要变成最了解小鱼的人,于是他就变成了捕鱼人,把小兔子带回家,可是又怕钓鱼的时候伤害到小兔子所以用了胡萝卜钓小兔子。
多么伟大的母亲阿。
第二幅图:可是小兔子特别调皮他又变成了什么?他的妈妈变成了什么来找他?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妈妈的装备,妈妈爬山都带了什么?带着这么多东西爬山你觉得妈妈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还要去找小兔子?总结:妈妈是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为了孩子他会不怕辛苦不怕困难,如果孩子有危险哪怕付出她的生命她也会去找到自己的孩子,把它带回家,多么了不起的母爱啊。
第三幅图:可小兔子还是没有停止逃跑他又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了什么?观察一下园丁,你猜他在干什么?给小花浇水施肥,经过园丁浇水、施肥、松土小花会变得怎么样?总结:做妈妈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象园丁照顾小花一样照顾好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快乐的生活在阳光雨露下。
你猜一猜接下来小兔子会变成什么呢?提问孩子展开讨论……第四幅图:咱们来看一下他到底变成了什么?那你觉得他的妈妈变成什么才能把小鸟带回家?(小朋友自由发挥)小鸟的家是安在哪里啊?咱们来看看妈妈是怎么变得,如果你变成小鸟我就变成大树好让你飞回家。
幼儿园中班教案《家》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家》含反思中班教案《家》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精神,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一.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二.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精神。
三.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四.让幼儿尝试叙述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五.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一.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二.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活动准备一.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二.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
三.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1.出示“家’’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是谁的家?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等回家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歌《家》,要求幼儿倾听时想像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表现阶段1.集体朗诵交流讨论:诗歌里讲了哪些家?(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诗歌里说的这些家,分别是谁的家?(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白云、小鸟、小羊、小鱼、小蝴蝶、小朋友分别送回家)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
中班美慧树教案《家》

中班美慧树教案《家》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的内在情感脉络。
(2)教幼儿学习以艺术的方式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教幼儿按照诗歌的重复结构仿编,将个人的经验想象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1、根据诗歌内容,制作1幅教学挂图。
2、水笔、油画棒、剪刀、浆糊活动过程:第一层次:学习作品教师主要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家"的含义和诗歌的诗文及画面,弄清楚每段诗句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感受诗歌中的内在情绪。
①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学习的内容。
如:教师问:你们都有家吗?喜欢自己的家吗?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家",你们仔细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谁的家,是怎样说的?②接着教师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诵1遍诗歌,给幼儿一个初步的印象。
③以对话的方式,让幼儿讲出诗歌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帮助幼儿记忆诗歌。
例如:蓝色的大海,是谁的家?黑色的云朵,是谁的家?深深的地下,是谁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谁的家?当讲到最后一句时,教师要放慢速度,带领全体幼儿一齐说完。
④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每段诗句中事物之间的联系。
如,教师问:为什么说,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为什么说,黑色的云朵,是大雨的家?为什么说,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为什么说,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⑤最后,教师带领全体幼儿朗诵两遍诗歌,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初步感受到诗歌的内在情绪,能正确地朗诵。
第二层次:进一步理解诗歌这个层次可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进行,意在进一步感受,理解诗歌,以及由诗歌引发的,通过多种途径去探寻相关事物的"家"。
(1)诗歌表演通过动作形态、语言等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2)到大自然中观察,寻找相关事物的"家",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3)利用画报、电视等知识媒介物,寻找相关事物的"家"。
中班《家》语言教案

《家》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她有 什么特点?
2024/1/24
题目二
请描述一下《家》中你最喜欢的场 景,并解释为什么喜欢。
题目三
阅读《家》后,你对“家”这个概 念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0
写作训练题目及要求
题目一:我的家 要求:描述自己的家庭环境,家庭成 员以及家庭氛围,表达自己对家的感
情。 题目二:如果我是《家》中的主人公
9
情感表达与传递
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变化,理解亲情的内涵。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表达他们对家的理解和感受。
2024/1/24
在活动中注重情感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10
CHAPTER 03
词汇拓展与运用
2024/1/24
11
核心词汇梳理
01
02
03
中班《家》语言教案
2024/1/24
1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词汇拓展与运用 • 句式结构与表达技巧 • 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 • 文化背景知识拓展 • 互动环节与课堂延伸
2024/1/24
2
CHAPTER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24
3
《家》主题背景
04
3. 实践活动(10分钟):组织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画画等实践活动, 加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
6
CHAPTER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4
7
《家》故事梗概
描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通 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展现了
家的温暖和亲情。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 动有趣,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