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楚辞文学常识介绍
《诗经》与《楚辞》
![《诗经》与《楚辞》](https://img.taocdn.com/s3/m/7f3769b3804d2b160a4ec009.png)
《诗经》与《楚辞》一、填空1.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2.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等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发起进行了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提倡“惟歌生民病”,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3.《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4.“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5.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齐诗、鲁诗、韩诗。
6.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在《毛传》、《郑笺》之后,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毛诗正义》,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标准《诗经》教本,在当时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
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7.关于《诗经》分类的“六诗”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六诗就是风、雅、颂、赋、比、兴。
(《周礼》中称之为“六义”)8.“四始”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出的,他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9.“四诗说”也称“二南独立说”,这里的“二南”指的是《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这种说法认为二南应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从而把《诗经》分为风、雅、颂、南四类。
10.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六义”中的风、雅、颂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诗经》与楚辞文学常识介绍
![《诗经》与楚辞文学常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44d91d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1.png)
《诗经》与楚辞文学常识介绍《诗经》与楚辞文学常识介绍古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答案填空部分《诗经》与楚辞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3、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在文学史上素有“诗史”之称。
4、中唐诗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题乐府”,他和元稹等发起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5、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离骚》)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诗经》)一书。
6、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7、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具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8、“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9、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鲁诗)、(齐诗)、(韩诗)。
1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一书,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三家诗自此渐渐衰亡。
1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70卷的(《毛诗正义》)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官定标准《诗经》教本,在《诗经》研究史上,是《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诗经楚辞的知识点总结
![诗经楚辞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4a242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c.png)
诗经楚辞的知识点总结
一、诗经楚辞的历史背景
诗经楚辞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其中,春秋战国
时期是诗经楚辞产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文化交流频繁,对诗经楚辞
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诗经楚辞的文学特点
1.思想内容丰富:诗经楚辞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包括了对生活、对爱情、对国家的思
考和表达。
2.艺术风格独特:诗经楚辞的艺术风格清新优美,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成为中国文
学史上的瑰宝。
3.传统文化特色浓厚:诗经楚辞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表达方式和思想内涵上体
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诗经楚辞的代表作品
1.《离骚》:《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其奇特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
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九歌》:《九歌》是诗经楚辞中的另一部重要代表作品,它以其情感丰富、艺术精湛
而著称于世。
四、诗经楚辞的研究价值
诗经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它们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等诸多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同时,诗经楚辞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
视的一个重要篇章,研究诗经楚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和独特
魅力。
总之,诗经楚辞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美的艺
术表现形式,它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诗经楚辞进行深入
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诗经》与《楚辞》
![《诗经》与《楚辞》](https://img.taocdn.com/s3/m/63510d0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4.png)
《诗经》与《楚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年间的诗歌。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其中,“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
”《离骚》诉了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
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nìnɡ
当道。
作品中采用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简述诗经和楚辞的区别
![简述诗经和楚辞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0a9d2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4.png)
简述诗经和楚辞的区别摘要:一、诗经与楚辞的定义及背景介绍二、诗经与楚辞在内容上的区别三、诗经与楚辞在形式上的区别四、诗经与楚辞在艺术风格上的区别五、总结:诗经与楚辞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正文:自古以来,我国诗歌宝库中就有两部举世瞩目的经典之作,分别是诗经和楚辞。
它们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瑰宝。
尽管两者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在内容、形式和艺术风格上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首先,从内容上看,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类。
其诗歌内容涵盖了西周时期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
而楚辞则以浪漫主义为主要特点,描绘了战国时期楚国士人的理想与抱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楚辞中的作品如《离骚》、《天问》等,以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其次,从形式上看,诗经的诗歌多为四言、五言,结构紧凑,对仗工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楚辞则在形式上更加自由,篇幅较长,抒情成分更为丰富。
楚辞中的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在艺术风格上,诗经以写实为主,注重描绘具体的事物和场景,形象生动。
楚辞则更注重抒发诗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楚辞中的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表现出极高的文学价值。
总之,诗经和楚辞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分别代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诗经反映了西周时期社会的现实面貌,而楚辞则展现了战国时期士人的精神风貌。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680813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d.png)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1、《诗经》:又称《国风》,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
2、《楚辞》:又称《楚辞歌行》,是中国古代诗歌总集,是楚国文学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代表作。
4、《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5、《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6、《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7、《礼记》: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学的重要来源。
8、《春秋》: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9、《战国策》: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10、《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1)《诗经》与楚辞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1)《诗经》与楚辞](https://img.taocdn.com/s3/m/102c6e01eff9aef8941e0627.png)
其他诗篇
第一类是怀人、念旧、表达人伦情感之诗; 第二类是民俗风情诗。
第九章 《诗经》的文化精神
关于《诗经》的文化精神,我们可以从 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根植于农业生产的 乡土 情蕴;二是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 国情感;三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四是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根植于农业生产的乡土 情蕴
政治颂美诗
政治颂美诗的主要内容,是对整个贵族阶级及 其政治代表人物的赞美。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其一是赞扬贵族阶级的美德与容仪;其二 是赞美贵族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的政绩。 《诗经》政治颂美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颂扬周 代贵族人物的道德与容仪之美;另一个突出特 点是描写君子的外在仪容之美。 总之,既歌颂君子的内在美质,又赞美君子的 外在仪表,内德外容的统一,是《诗经》政治 颂美诗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大雅· 烝民》。赞 美了王室重臣仲山甫的赫赫政绩,同时成功地 塑造了一个德性完美、勤于王事的政治家形象。
婚嫁诗
《诗经》中的婚嫁诗,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 是对婚姻仪式和结婚情景的描写,对结婚者的祝 愿与礼赞;二是表达在婚嫁中的欢乐、幸福、失 望以至怨恨等各种感情。如《卫风·硕人》、《周 南·桃夭》、《邶风·燕燕》 婚嫁诗在《诗经》中占有较多数量,这在中国诗 歌史上也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事,它一方面表 明周代社会对于家庭婚姻的特别关注,另一方面 也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那一时期的社会婚姻习 俗以及文化心理。
农业祭祀诗
农业祭祀诗是指《诗经》中描述春夏祈谷、秋冬 报赛等祭祀活动的诗歌,《小雅》中的《楚茨》、 《信南山》和《周颂》中的五篇农事诗便属于农 业祭祀诗。 农业祭祀诗的价值:一、它们记录了周人为祈求 丰收而进行的宗教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风俗礼制。 二、农业祭祀诗并不是抽象地抒发“祈谷报赛” 的心情,而是具体描写了周人农业生产的方式、 规模以及丰收的景象。三、象征性地躬耕籍田等 活动,在今天看来也许会觉得这是带有一定欺骗 性质的消极活动,其实在这消极之中却蕴含着许 多积极的因素。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d5f7af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f.png)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而《楚辞》则是楚国的文学作品。
从文学角度上来看,这两部作品有其明显的区别,但也有其共性之处。
首先,《诗经》和《楚辞》在时间上有所不同。
《诗经》在古代早期就有,一般认为它是周朝的文学作品,现存的文本只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而《楚辞》则是楚国的文学作品,主要发挥在春秋时期,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
因此,《诗经》比《楚辞》要早得多。
其次,《诗经》和《楚辞》在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诗经》是一部集体性、非长篇的诗歌集,最早由鲁山、陈国、晋国和卫国等四国组成;而《楚辞》则是楚国的文学作品,共7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楚辞九歌》,是楚国王室篇章的文学集。
此外,《诗经》和《楚辞》在内容上也大相径庭。
《诗经》主要是记录古代社会的各种饮食、节日、宗教、自然以及其他方面的文学描写,例如酿酒、祭祀、舞蹈、歌唱、田猎等,使读者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而《楚辞》则主要描绘了古代楚国和楚王室的历史记录,其文学表达形式更加花哨华丽。
最后,《诗经》和《楚辞》也有一些共同点。
首先,他们都是古代文学作品,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部分,都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他们都反映了古代社会的自然、宗教、社会和政治状况;最后,他们都给读者带来了非常丰富的文学体验。
总之,《诗经》和《楚辞》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作
品,它们在时间、形式、内容和文学体验上各有千秋,正是这种文学差异使这两部作品更加精彩多样。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8ab050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8.png)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诗经和楚辞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它们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政治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就诗经与楚辞进行比较,探讨其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方面的差异。
一、文化内涵1. 诗经:以传统伦理道德为主题,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家庭生活。
其中《周南》集中描写爱情,反映了古代婚姻制度的特点和爱情观念的演变。
《小雅》则着重反映家庭生活的琐事,描绘了春日的祭祀、国君的巡视等场景。
《大雅》则涉及到军事、政治和礼仪等方面,反映了古代贵族的生活、思想和文化。
2. 楚辞:以个人情感为主题,强调个性和独立意识。
其中《离骚》是一篇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反映了诗人离开故乡的痛苦和对横店的追求。
《九章》则强调了个性和独立意识,反映了楚人的民族精神和抗争精神。
二、艺术风格1. 诗经:以简洁、清新、自然为特点。
它们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景象,没有华丽的修辞和复杂的句法结构。
同时,它们注重韵律和节奏的配合,以抒情为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 楚辞:以雄浑、豪放、富有音乐性为特点。
它们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人物形象、山水风光和历史事件,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
与诗经相比,楚辞的语言更为纵横,表达了创作者的强烈情感和独立思想。
三、体裁特点1. 诗经:分为雅、颂、赋三种体裁,以吟诵礼仪和咏颂国君为主,表现了古代礼制文化的内核。
2. 楚辞:以离骚、九章、九辩等为代表,体裁多样,且内容主要是叙事和抒情。
除此之外,楚辞还有短歌行、楚辞等小型诗歌形式,更能表现出楚地的音乐文化特点。
四、价值意义1. 诗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它不仅表达了古代礼仪、道德和文化观念,也为后世的散文、词作等文学形式奠定了基础。
2. 楚辞: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
它反映了楚文化的特点和民族意识,对后世的文学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同时,它也为后世的诗歌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范式。
综上所述,诗经和楚辞在文化内涵、艺术风格、体裁特点和价值意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
《楚辞》与《诗经》之比较
![《楚辞》与《诗经》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277b8c78bd63186bcebbcb0.png)
《楚辞》与《诗经》之比较《楚辞》与《诗经》二者都是我国早期诗歌中的杰作,《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楚辞是浪漫主义的奠基之作。
,各具特色,二者之比较在于:一、含义不同。
①《楚辞》是指我国战国后期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新诗体的专用名称,即“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亦指西汉刘向辑录的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总集;楚辞是战国后期形成于楚国的一种新型诗体,是继《诗经》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上的又一诗歌高峰,楚辞的产生和形成与《诗经》不同,其有着古老的根源和复杂背景。
首先,楚国民歌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
楚国民歌与中原地区流行的民歌在音调、句式、韵律以及风格、情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同楚辞有明显的沿承关系,楚辞不过是扩展了的文人化的楚歌。
②而《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战国时被儒家尊为“六经”之一,但并未被视为“经典”,汉设置“五经”博士,《诗》于是被官方推崇为儒家的“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
《诗经》中的作品本来都是要以由乐器伴奏演唱的乐歌,所以《墨子?公盂篇》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
"它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小雅。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首诗歌主要是由周王朝在各诸侯国的协助下于民间搜集的诗歌和贵族们为特定场合如祭祖、宴客、出猎、房屋落成等典礼,以及为讽谏、颂美等目的而向君主进献的诗组成的。
二、作者不同。
①《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大多是屈原)所作,有较为固定的作者;②而《诗经》只有少量的篇目提及作者,但是不可信。
从采诗说看,这些篇目可能经过周王朝各代文官采师加以修订,经多人之手,故为集体创作。
三、篇目及分类。
①《楚辞》中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篇目,但未见其分类;②《诗经》有三百零五篇,并其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每一类均有其侧重。
四、内容不同。
①《楚辞》主要描述屈原、宋玉等人的政治主张、爱国思想,而且其中多楚地巫风之事或习俗,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⑴楚辞作品中贯穿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着力于表现作者的主体感受和他们在社会以及自然现象激发下喷涌出来的情感,他们不再专注于真实细致地描绘现实世界,而是利用天才的想象力去创造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让不屈的灵魂在狂热的斗争中寻找出路,奔向光明。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734ee4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8.png)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涵盖了诗歌、散文、戏曲等多种文学形式。
下面就来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常识。
一、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从神话传说到史籍编纂,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等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其中,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是古代文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汉代的史学成为了文学史和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时期的文学达到了高峰。
二、古代文学代表作品中国古代文学有着众多经典的代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以下几种:1.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了305篇诗歌,反映了早期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学。
2. 《楚辞》:是中国古代楚国文化的代表作品,共收录了17篇,以“离骚”最为著名,描写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楚国的历史传说。
3.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反映了清代官僚贵族的生活和思想。
4.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5.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三、古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古代文学在表现形式、语言风格、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创作特点。
其中,古代诗歌以韵律优美、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著称;散文则以写实、抒情、议论等多种形式呈现;戏曲则以唱、念、做、打等手段展现出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面貌。
四、古代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面貌。
同时,古代文学也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创作特点和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和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诗经》与《楚辞》
![《诗经》与《楚辞》](https://img.taocdn.com/s3/m/c932341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1.png)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先秦诗歌的双璧,一为现实主义的源头,一是浪漫主义的滥觞。
后人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一、《诗经》
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2.《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并成为“五经”之一。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3.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
《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4.《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二、《楚辞》
1.《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
也是中国第一部有作者的诗集,由屈原及后学所作,至汉代刘向编辑成书。
2.《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
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3.《楚辞》中最著名的篇章是屈原的《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诗经与楚辞
![诗经与楚辞](https://img.taocdn.com/s3/m/b8cab700915f804d2b16c134.png)
诗经与楚辞部分一、名词解释诗经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约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约前6世纪)近500年间305篇作品。
它在先秦只称“诗”,或举其成数称“诗三百”。
汉代儒生尊其为“经”,故称《诗经》。
风骚传统“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在中国文学史上他们分别代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的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习惯上就称为“风”、“骚”传统。
献诗说古代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诗经》中的雅诗主要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卿大夫献上来的,其目的主要是运用诗歌进行讽谏或赞颂,表达对政治的评价。
采诗说古代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诗经》中的民歌(国风)部分,主要是当时的乐官采集而来的,其目的主要是“观民风”。
删诗说古代关于《诗经》结集成书的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诗经》中采集、献上、制作的诗有三千余篇,是孔子按照儒家的道德标准进行删削淘汰为305篇。
此说不可信。
《诗经》的最后结集成书,应该是周朝的乐官。
四家诗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即鲁、齐、韩、毛。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毛诗创始人为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
后三家诗亡佚,毛诗独行于世。
今文三家(三家诗)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即鲁、齐、韩、毛。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毛诗创始人为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
其中鲁、齐、韩为今文学家,在汉代立有博士,成为官学,故又称为“今文三家”或“三家诗”。
六义说所谓“六义”说,又称“六诗说”,是前人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源自《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四始”:“四始”是前人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说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诗经楚辞知识点总结归纳
![诗经楚辞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48f23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c.png)
诗经楚辞知识点总结归纳《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们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作者多为周代诸侯,内容涉及生活、政治、社会伦理等方面。
而《楚辞》则是反映了楚国的风土人情和当时社会的现实,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等。
本文将从诗经和楚辞的作者、体裁、主题、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古代诗歌的精髓。
第一部分:诗经一、作者《诗经》的作者多为周代诸侯,如《国风》中的《关雎》作者为唐、叶两位侯,而《小雅》中的《采蘋》作者为郑国之人。
《诗经》中的各首诗歌都有其特定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反映了当时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风貌。
二、体裁《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古代民歌的总集,包括了周代各国的民歌,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风俗和人们的思想情感;“雅”是祭祀时所用的歌颂诗歌,大都是以各国的国君或贵族的名义来歌颂,内容多为褒扬君德、颂扬风化;“颂”是歌颂功绩的诗歌,有歌颂君王或贵族的,也有歌颂功臣的。
三、主题《诗经》的主题涉及了很多方面,如家国之情、爱情、风物、民风、生活习俗等。
其中,家国之情是其主要的主题之一,如《国风》中的《离骚》、《丹青》等诗歌都是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展开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贞之情。
同时,爱情也是《诗经》的主题之一,如《国风》中的《邶风》、《卫风》等诗歌都涉及到了爱情的主题。
四、艺术特点《诗经》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形式和风格上,它的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同时,《诗经》的诗歌还是按照音乐节奏来编排的,对韵脚和节奏的运用十分讲究,从而使诗歌在朗诵或歌唱时更加韵味横生。
第二部分:楚辞一、作者《楚辞》的作者主要是楚国的诗人屈原,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等。
屈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是中国古代爱国诗歌的代表人物。
诗经楚辞的知识点总结
![诗经楚辞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4701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7.png)
诗经楚辞的知识点总结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大重要作品集,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了周代早期至春秋时期的诗篇。
楚辞则是汉朝时期楚国文人的创作总结,以抒发深情和思考人生命运为主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诗经楚辞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历史背景诗经是周朝早期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化的初步形成阶段。
楚辞则是汉朝时期楚国文人的创作总结,正值秦汉之际,社会变革和思想激荡是楚辞的主要背景。
二、内容特点 1. 诗经的内容多样,包括国风、雅颂、周颂等。
国风以描写风土人情为主要特点,雅颂和周颂则是用来祭祀宗庙的诗歌。
楚辞内容以抒发忧伤、思乡和对命运的思考为主要特点。
2. 诗经的语言简洁明快,形式规整,体现了古代诗歌的古朴之美。
楚辞的语言则更为浓烈、动情,使用了较多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体现了楚国人民的豪迈和激情。
三、文学价值 1.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学的瑰宝,也是古代历史文化的见证。
通过诗经,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人民的情感表达。
2. 楚辞则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感情。
楚辞中的爱国情怀、思乡思亲、对命运的思考等主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艺术特点 1. 诗经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对音韵的追求和对节奏的掌握上。
其中《关雎》、《蓼莪》等篇目,以其独特的韵律和优美的旋律成为经典之作。
2. 楚辞则以其豪放热情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著称。
楚辞中的《九歌》、《离骚》等作品,以其辞章之美和情感之深,被赞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五、影响与传承诗经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的优秀艺术成就和思想内涵,激发了后世文人的创作热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诗经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瑰宝,正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内容特点、文学价值、艺术特点以及影响与传承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经楚辞,以及它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意义。
诗经楚辞知识点总结
![诗经楚辞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6720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d.png)
诗经楚辞知识点总结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源自楚国,主要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楚辞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激昂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楚辞概览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流派,主要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它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激昂的情感著称于世,是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楚辞的特点1.情感激昂:楚辞以其悲壮的情感和豪放的风格闻名于世,其中表现出的热烈振奋之情,是楚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文学情感。
2.题材广泛:楚辞的题材非常广泛,涉及政治、战争、爱情、田园生活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
3.意境深远:楚辞的意境非常深远,它常常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多彩的语言来揭示人生的真谛,使人产生共鸣。
4.文学技巧高超:楚辞在表达手法上具有较高的技巧性,其运用修辞手法和语言艺术的能力都较为出色。
三、楚辞的代表作品1.《离骚》:《离骚》是楚辞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豪放激昂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都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天问》:《天问》是楚辞中的另一力作,其用语新奇,思想深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四、楚辞对后世的影响楚辞以其激昂的情感和出色的文学技巧,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对后世诗歌的创作、语言表达、情感迸发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五、楚辞的价值和意义楚辞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学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存境遇,而且通过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烈的情感,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楚辞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积极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更表现在文化价值、历史影响等多个方面。
楚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行测常识判断文学知识点:《诗经》、《楚辞》
![行测常识判断文学知识点:《诗经》、《楚辞》](https://img.taocdn.com/s3/m/0fdfe02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a.png)
行测常识判断文学知识点:《诗经》、《楚辞》1500字《诗经》和《楚辞》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两大古代文学经典,这两部作品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在行测常识判断中,了解《诗经》和《楚辞》的基本知识点是很重要的。
下面将就这两部作品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诗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文学宝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
它共收录了305首诗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的诗歌形式有各种各样的韵律,包括风格独特的诗句和朗朗上口的歌谣。
这些诗歌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社会风貌、生活习俗和情感体验,以及赞美神灵和君王的功德。
《诗经》的内容涵盖广泛,既有关于婚姻、爱情和家庭生活的诗篇,也有关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诗篇。
这些诗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可以用来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
《楚辞》是另一部重要的古代诗歌集,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
这部作品共包含了多达290多篇的诗章,作者主要是楚国的辞章博士屈原。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祭祀、怀古、爱国、哀屈原和抒发个人情感等。
《楚辞》的诗歌形式更富有变化和抒情性,有些诗章甚至以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欣赏。
《楚辞》的主题广泛而深刻,既有对楚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反思,也有对个人命运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总的来说,了解《诗经》和《楚辞》的基本知识点对于行测常识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知识点包括这两部作品的内容、作者、特点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代文学经典。
同时,对于行测常识判断来说,了解这些文学知识点也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和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5条经典文学文化常识
![5条经典文学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de92a4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7e.png)
3.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
俄国--克里姆林宫中国--故宫
4.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5.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藏族叙事诗《格萨尔王传》我国最长的史诗.
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代表作有《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5条经典文学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搜集而成。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征询》、《九歌》、《九章》等。端午节吃粽子,确实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2.《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与楚辞文学常识介绍古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答案填空部分
《诗经》与楚辞
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3、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在文学史上素有“诗史”之称。
4、中唐诗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题乐府”,他和元稹等发起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5、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离骚》)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诗经》)一书。
6、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7、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具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8、“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9、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鲁诗)、(齐诗)、(韩诗)。
1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一书,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三家诗自此渐渐衰亡。
1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70卷的(《毛诗正义》)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官定标准《诗经》教本,在《诗经》研究史上,是《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12、南宋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13、所谓的“六诗”之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14、“四始”说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他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15、“四诗”说也称“二南独立说”,由北宋苏辙首倡,他在自己的著作《诗集传》中提出《诗经》应分为(《风》)、(《雅》)、(《颂》)、(《南》)四类,即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
这里的“二南”指的是(《周南》)、(《召南》)。
16、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六义”中的(风)、(雅)、(颂)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17、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是按照风、雅、颂的体例编排的,其中包括十五国风,二雅(即(《大雅》)和(《小雅》))、三颂(即《周颂》、《鲁颂》)和(《商颂》)。
18、宋代的朱熹在《诗集传》中指出风、雅、颂三者中(风)是里巷歌谣之作,而(雅)、(颂)则是朝廷郊庙乐歌之辞。
19、“史诗”这个概念是亚里士多德在其文艺理论名著(《诗学》)中最先提出的,他将当时的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