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分类练习
最新小学语文古诗词分类总复习
小学语文古诗词分类总复习121.描写春天的古诗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9102.描写夏天的:1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1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望湖楼醉书》)16173.描写秋天的:1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1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2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23244.描写冬天的: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花》)2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懂大》)2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0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132描写动物的:3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朝民歌《敕勒歌》)34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唐骆宾王《咏鹅》)3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宋范仲淹《江上渔者》)3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3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3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940描写花卉41桃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日积月累 古诗 课文内容归纳总复习练习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总复习古诗、日积月累、课文重点总复习各类练习题型归纳一、佳句积累: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句子词语。
(1)与人善言,暖于;,深于矛戟。
(2)灯不不,理不不。
(3)乱入池中看不见,。
(4)两岸猿声啼不住,。
(5)有理走遍天下,。
(6)一个篱笆三个桩,。
(7)《孟子》:,有礼者敬人。
(8)《墨子》:爱人若。
(9)西湖之美:欲把西湖比西子,。
(10)洞庭之美:遥望洞庭山水翠,。
(11),淡妆浓抹总相宜。
(12)湖光秋月两相和,。
(13)朝辞白帝彩云间,。
(14),白云生处有人家。
(15)萧萧梧叶送寒声,。
(16),忽然闭口立。
(17),白银盘里一青螺。
(18),无理寸步难行。
(19),泰山移。
(20),其利断金。
(21),芙蓉向脸两边开。
(22),不贰过。
——《论语》(23)群儿,一儿登瓮,。
众皆弃去,光击瓮破之,水迸,。
本段选自课文《》。
(24)一时强弱在于力,。
(25)二人同心,。
(26)水光潋滟晴方好,。
二、日积月累灵活运用:(1)爷爷经常告诫我们说:有理走遍天下,。
(2)“,其利断金。
”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牢记。
(3)隔壁的张阿姨争强好胜,不管有没有理总要跟人争论,我真想告诉她:“,。
”(4)谚语“,。
”说明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强调了理的重要性。
(5)当举行拔河比赛时,老师说“,。
”你们一事实上会获得冠军的。
(6)“。
”告诉我们团结力量大。
(7)当你将一本好书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你会在扉页上写上这样的赠言:“。
”(8)我们组虽然没有最优秀的学生,但整体成绩却最高,因为我们总在一起讨论研究,这真是应了那句话:“。
”(9)秋天,银杏叶和枫叶真美呀!指着这一片片美丽的叶子,你告诉邻家的小妹妹:“。
”(10)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这正如孟子所说:“,。
”(11)秋雨绵绵,妈妈说:“真令人厌烦!”你却笑着告诉妈妈:“不,妈妈。
“。
”三、古诗部分练习总复习填空:1.秋天的景色十分迷人,让我不禁想起描写秋天的成语:、;还让我想起《山行》中写枫叶美的诗句:“,。
小学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古诗文阅读2)
小学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古诗文阅读训练2)一、对比阅读。
[甲]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乙]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①[宋]辛弃疾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②。
白鸥来往本无心。
选甚③风波一任。
别浦④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沉沉⑤。
闲管兴亡则其⑥。
【注释】①词人虽深受朝廷赏识,由临安赴任湖北转运副使,但朝廷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矛盾重重。
这首词是船行长江采石矶时所作。
②落日镕金:落日时的光像熔化的金子那样通红。
③选甚:论怎么,管什么。
④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
⑤沉沉:悠远。
⑥则甚:做什么。
1.下列对这两首词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词中的“明月”和“鸣蝉”动中有静,描绘出半夜“清风”“明月”的景色。
B.甲词中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运用对仗手法,与清幽夜色、聒噪气氛相吻合。
C.乙词中,上片后两句的意思:白鸥翔游是它的天性,既然风波无法预料又何必管它?D.乙词中,下片后两句借景抒情:前尘往事已随时间深埋,是兴盛风光还是衰败落寞又有什么关系呢?2.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所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注释分析:同样都是《西江月》,词人在两首词中表现的情感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问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专项练习+答案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_____”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 悲伤B. 伤悲C. 忧伤2. 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_____。
A. 似曾相识鸟归来B. 似曾相识雁归来C. 似曾相识燕归来3. 《七步诗》的作者是_____。
A. 曹操B. 曹丕C. 曹植4. 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_____。
A. 花重绵阳城B. 花重锦州城C. 花重锦官城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叶绍翁的_____。
A.《游园不植》B.《春望》C.《春夜喜雨》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_____的诗句。
A. 王勃B. 李白C. 王维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_____。
”是文天祥的诗句。
A. 汉青B. 汗青C. 汗清8.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_____。
”是王昌龄的诗句。
A. 阴山B. 边关C. 燕山9.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的“坐”的意思是_____。
A. 因为B. 坐下C. 座位10. 杜牧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_____。
A. 多少楼台烟波中B. 多少楼台风雨中C. 多少楼台烟雨中1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_____的诗句。
A. 王维B. 王之涣C. 王勃12.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_____的。
A. 张养浩B. 马致远C. 元好问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_____。
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 王昌龄《出塞》C. 杜牧《江南春》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的是_____。
A. 春色B. 梨花C. 雪景1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_____的《无题》。
A. 李贺B. 李清照C. 李商隐16.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天际流。
“出自杜甫的_____。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专项训练及复习题
小学语文古诗专项训练及复习题古诗专项训练一、填空1、写诗题(1)李白的诗有: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王维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3)杜甫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4)陆游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5)苏轼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6)白居易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作者及诗题(1)送别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 _____(2)有季节特征的诗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月亮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流水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战争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某种植物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诗句(1)描写山水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常考的古诗词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常考的古诗词练习(含答案)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词的学习一直是重中之重。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化素养。
下面是一些小学语文常考的古诗词练习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填空题:1.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
答案:千里江陵一日还。
2.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___。
答案: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3. 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
答案:明月何时照我还。
4. 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
答案:蓬门今始为君开。
5. 空山新雨后,________。
答案:天气晚来秋。
6. 黄鹂声里午时添,_______。
答案:儿童散学归来迟。
7. 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
答案:江枫渔火对愁眠。
8. 如梦令人________。
答案:不可思议。
9. 床前明月光,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
10. 枇杷叶上鹿,_______。
答案:犹自带香膏。
二、选择题:1. 静夜思是_______的作品。
A. 杜牧B. 杜甫C. 苏轼答案:B. 杜甫2. 登鹳雀楼是_______的作品。
A. 王之涣B. 王维C. 王昌龄答案:A. 王之涣3. 《白日依山尽》是杜甫的_______。
A. 绝句B. 七言律诗C. 古体诗答案:B. 七言律诗4. 愿得一人心,_______。
A. 白首不分离B. 白日依山尽C. 笑谈祸福争答案:A. 白首不分离5. 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
A. 莫使金樽空对月B. 只有香如故C. 当年万里赴戎机答案:A. 莫使金樽空对月三、改错题:1. 暗香疏影,水声说谁家。
答案:改为“说是谁家”。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_______。
答案:改为“放”。
3. 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
答案:去掉“雨”。
4. 明月几时有?_______。
答案:改为“抬头问明月”。
5. 海上生_______。
答案:改为“明月”。
以上是小学语文常考的古诗词练习及其答案,通过这些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古诗词积累专项训练一年级可打印
古诗词积累专项训练一年级可打印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积累古诗词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还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下是为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古诗词积累专项训练内容,家长和老师可以打印出来供孩子们学习。
古诗词积累专项训练一年级一、古诗词诵读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 《江南》 -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二、古诗词理解1. 《静夜思》 - 李白- 理解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2. 《春晓》 - 孟浩然- 理解春天的早晨,鸟儿的啼鸣,以及风雨过后的景象。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理解诗人登高望远,表达对远方的向往。
4. 《咏鹅》 - 骆宾王- 理解诗人对鹅的生动描绘,感受鹅的优雅姿态。
5. 《江南》 - 汉乐府- 理解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生动画面。
三、古诗词背诵- 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背诵以上五首古诗词,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古诗词创作1. 模仿创作:鼓励学生模仿以上古诗词的形式,创作自己的小诗。
2. 主题创作:根据季节、节日或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创作与主题相关的古诗词。
五、古诗词应用1. 生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适当的场合引用古诗词,如春天赏花时引用《春晓》,夜晚赏月时引用《静夜思》。
2. 写作应用:在写作练习中,鼓励学生尝试将古诗词融入作文,提高语言的表达力。
六、古诗词拓展1. 诗人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2. 诗词鉴赏:学习如何鉴赏古诗词,包括诗词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表达。
小学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分类练习
古诗词分类练习1、根据要求填写诗题及作者。
诗题作者(1)描写母亲的有:《游子吟》(孟郊)(2)描写秋天景色的有:《山行》(杜牧)(3)描写送别的有:《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4)描写对亲人思念的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2、读下面的小故事,默写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
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
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
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1)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这首诗的题目是:《绝句》,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3、你了解下列诗人吗?他们分别是谁?大杜:(杜甫)小杜:(杜牧)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唐代边塞诗人有:(高适、崔颢、岑参等人)4、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
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1)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次山中(2)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3)小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4)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5)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6)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7)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默写下列诗人写的一首诗。
(先写题目,再默诗句。
)李白: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杜甫: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苏轼: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6、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小学语文总复习 古诗词 名校专项
小升初小学语文总复习古诗词专项1.(江城区)把古诗和名句补充完整。
(1),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2)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4),死而后已。
(诸葛亮)2. (巨野县)漫游在古诗的海洋中,我们常被“情”所打动,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友情,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都体现在诗句中。
3.(榆树市)古诗知识填空。
(1)“竹喧归浣女,。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这两句诗是描写,它的意思: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
(2)《长相思》是词牌名,其中“,,身向榆关那畔行,”中两个“一”字,写出了行程的艰辛;其中“风一更,雪一更,”写出了风雪不止,风雪之声将梦境打断。
4.(榆树)古诗知识填空。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1)这首诗的作者是:;请你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请你写出补充的诗句的意思:。
从补充的诗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鲜明的取向。
5.古诗知识填空。
千里莺啼绿映红,。
南朝四百八十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3)后两句诗中“”的意思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是虚指数,形容。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霜叶红于二月花。
(1)根据图片与提示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所写。
从和两种景物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3)理解诗句中重点字的意思。
①“斜”的字面意思是“”,它在诗句中是指。
②诗句中“生”的意思是,形象地表现出的样子。
A.产生,生出B.具有生命活力的C.生长(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
7.补全古诗,再按要求填空。
夜书所见(朝代)(作者),江上秋风动客情。
,夜深篱落一灯明。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后两句写了。
(填序号)A.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B.深秋的凄清(2)“书”的意思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1-6年级必背古诗词考题
1-6年级必背古诗词考题1-6年级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古诗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考题,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词。
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___。
”答案:低头思故乡。
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_______。
”答案:恨别鸟惊心。
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_______。
”答案:更上一层楼。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王维的《鹿柴》?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答案:C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以下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孟浩然答案:C三、判断题1.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错误)2.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悯农》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答案:《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诗中描述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对粮食的珍惜。
2. 《望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五、默写题1. 请默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答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赏析题1. 赏析《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诗。
答案:这两句诗通过“举头”和“低头”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明月”象征着远方的家乡,而“低头”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2. 分析《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的意境。
答案: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感受。
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分类复习之古诗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分类复习之古诗词能力要求: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古诗文。
2、阅读古诗文能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大体把握文章的意思,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词句。
3、能结合相关语句,想像古诗文描述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初步鉴赏古诗文作品。
4、能正确、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文,注意通过声调、节奏等体味、表现作品内容和情感。
5、注重古诗文的积累。
要点串讲:古诗文,简单地说就是指用古时候的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本书中包括古代短文、古诗、词等相关内容。
它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学习古诗文,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增进知识,陶冶情操,丰富想像,同时还能丰富语言,提高文学素养。
那么,怎样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呢?让我们通过讲解来认真地体会。
1、必要的文学常识:1古诗:我们这里泛指的是唐代形成的律诗与绝句的通称。
它在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方面都有严格地规定,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着八句,十句以上称为长律或排律。
在我们小学的范围涉及的多为绝句,如:《早发白帝城》、《游子吟》等,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而《春夜喜雨》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为律诗。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句。
由于它句长短不同的特点,也被称为“长短句”。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
如《卜算子》、《水调歌头》等,称为词调或词牌。
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
词以分两片的为最多,称为上、下片或上、下阕。
以上的内容我们在学习中能够了解就可以,而古诗文的作者,出生的朝代,以及该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其他相关作品等则要求我们重点掌握。
2、正确的阅读方法:作为诗词的阅读应该做到:理解古诗时,要能够运用相关的工具书或资料,从不同角度把握古诗内容,如抓住诗题、当时的朝代背景、作者的境遇、重点的词、句等,更有效地方法是想像诗中描绘的画面场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并通过反复地诵读,较好地领会作品的意境。
古文的阅读要注意:首先要通览全文,初步领会文章的大意;然后可以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字逐词地推敲句意;最后结合上下文和贯穿的句意,理出全文的大意。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古诗专项训练》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专项训练】——古诗专项训练学校:班级:条码区姓名:1.下列诗句名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但悲不见九州..生气恃风雷..同九州B.王师..北定中原日南望王师..又一年C.直.把杭州作汴州飞流直.下三千尺D.西湖歌舞几时休.物是人非事事休.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鹰隼.(一种凶猛的鸟)试翼,风尘吸张..(一张一合)B.天戴其苍,地履.(鞋子)其黄C.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华美瑰丽,富丽堂皇)D.干将..(古代宝剑名)发硎.(磨刀石),有作其芒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的“故”意思相同的是()A.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
B.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他在课堂上常常明知故.问,以求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C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D.学习不能学了新的就忘了旧的,要时常复习,温故.知新,才会真的进步。
4.下列句中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A.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作品质量要好。
B.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C.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D.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说得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5.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爱国”这一主题的是()。
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D.昨夜江边春水生,艨瞳巨舰一毛轻。
6.下列关于《示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语音精雕玉琢,有助于流露出真情,使诗更美、更感人B.这首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C.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绪和忧国忧民的情怀D.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绝笔诗7.下列关于《山居秋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学语文毕业班总复习《语基训练6:古诗知识》
语基训练6:古诗知识复习【名师面对面】知识很简单,也很有趣,来学吧!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学习和掌握一定量的古诗文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文学修养,丰富语言的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要背诵70-80篇古诗词,其中绝大多数属唐、宋诗人的诗文,内容又大多以叙事或绘景为主。
能够准确地朗读、背诵和理解这些诗文,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提高语文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学习古诗文,要注意以下几点:读准字音:在古诗文中,有些字虽是常用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所以学习时,首先要注意读准字音。
读出韵律:诵读古诗,除遵循一般的朗读要求外,还要注意结合诗句的意思,读出节奏和音韵。
五言诗节奏有:①“二/二/一”(三拍);②“二/一/二”(三拍);③“三/二”(两拍)。
七言诗的节奏有:①“二/二/二/一”(四拍);②“二/二/一/二”(四拍);③“四/三”(两拍)。
单句和双句的节奏要一致。
推敲字义:古诗文由于受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一般用字用词非常严密、准确,许多古今词义大有不同。
所以要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字、词的理解。
理解诗句:理解诗句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要求,小学阶段一般要求直译,使诗文每一个字的意义都在译句中能反映出来。
并尽量保持诗文的原意和结构。
了解背景:诗人与他生活的时代,也是理解诗文的重要条件。
诗人的爱好、思想、写作特点、当时的社会现实、文学发展、民俗习惯等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文,要善于搜集和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体会感情:准确体会古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学习古诗文的最终目的,它有利于我们学习用精练生动的语句,用新颖巧妙的技巧抒情表意。
加强积累:在古诗文积累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归类积累,如按写景、写事,按季节、按动植物、按表达情感等。
注重运用:准确恰当地引用古诗文,会较好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有时还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快乐演练场】学了上面的知识,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
别急,和答题小博士一起去看看该怎么做题目!1.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请从下面几个事物中选择三个写诗句。
小学生古诗练习题
小学生古诗练习题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既可以增长知识,又能培养审美情趣。
作为小学生,通过练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还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练习的古诗,并提供相应的解析和练习题。
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这是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以简洁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在月下思乡的情景。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练习题:1. 诗中所描述的明月是什么样子的?2. 诗人为什么会想念故乡?3. 请你写一下你最思念的地方,可以是家乡,也可以是其他你特别喜欢的地方。
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这是王之涣的作品,通过描绘鹳雀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人们对不断追求进步的渴望和追求。
练习题:1. 诗中的鹳雀楼有怎样的景色?2. 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3. 请你写一下你的梦想,以及你想通过怎样的努力来实现它。
三、《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析:这是骆宾王的作品,通过对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赞美。
练习题:1. 诗中的鹅有怎样的特点?2. 诗中的“红掌拨清波”是什么意思?3. 请你写一下对动物的保护有什么看法,以及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动物的想法。
四、《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这是孟浩然的作品,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欣赏自然的美丽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练习题:1. 诗中的春天有怎样的景色?2. 诗中的“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3. 请你写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以及你喜欢的季节的原因。
通过以上古诗练习题的答题,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希望大家在练习中能够体会到古诗的美妙,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6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习题
1-6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习题1.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作者:孟浩然- 内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内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内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绝句》- 作者:杜甫- 内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 《游子吟》- 作者:孟郊- 内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8.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内容: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 《悯农》- 作者:李绅- 内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 《鹿柴》- 作者:王维- 内容: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些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小学生来说,背诵这些诗词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体会诗词中的意境与情感。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词复习设计及练习试题
六年级古诗复习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
2.重温读诗句、晓诗意、悟诗境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3.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4.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复习重、难点1.学会整合归类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
2.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意,学会运用,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教学过程:(课前交流:以诗会友,吟诵熟悉的古诗。
)一、导入1、自由背诵,点明方法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掌握了这么多古诗,还吟诵得这么有感情!真让人佩服!同学们,平时你们都是用哪些方法来记忆这些古诗的?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绝招,谁愿意把你的绝招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板书:记忆古诗的方法)2.学生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师随机板书:归类记忆法、熟读成诵法、古诗吟诵法、理解记忆法等。
过渡:同学们,在这些记忆古诗的方法中,归类是记忆古诗最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对所学古诗进行归纳整理,提高记忆的速度!二、归类记忆古诗1、回顾古诗分类的依据。
(可以按诗人分,可以按内容分,也可以按朝代、字数分等。
)板书并简单介绍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古诗的内容对古诗进行归类。
下面我们就按古诗的内容来归类记忆。
(1)讨论:古诗按内容分可以分为几类?课件出示:叙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送别诗、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写景抒情诗、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4、根据归类后的古诗进行背诵。
5、检查背诵情况。
吟诗对对。
(1)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3)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小学古诗75首归类复习
05
《送孟浩然之广陵》
06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07
《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08
《芙蓉楼送辛渐》
09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友情:
01
《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02
《石灰吟》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敕勒歌》 北朝民歌
1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
《咏鹅》唐 骆宾王
3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唐 李峤
5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7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01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02
《小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03
《晓出净慈寺》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04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05
《所见》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06
《四时田园杂兴》
07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4
《书湖阴先生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
《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
《早发白帝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9
美景:
《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题及答案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B、伤悲C、忧伤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XXX归来3、《七步诗》的作者是。
A、XXXB、XXXC、XXX4、XXX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XXX的。
A、《游园不植》B、《春望》C、《春夜喜雨》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的诗句。
A、XXXB、XXX、XXX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
”是XXX的诗句。
A、汉青B、汗青C、汗清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XXX。
”是XXX的诗句。
A、阴山B、边关C、燕山9、“泊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仲春花。
”中的“坐”的意义是。
A、因为B、坐下C、座位10、XXX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多少楼台烟波中B、多少楼台风雨中C、多少楼台烟雨中11、“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的诗句。
A、XXXB、XXXC、XXX1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
A、XXXB、XXXC、元好问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
AXXX《赋得古原草送别》B、XXX《出塞》C、XXX 《江南春》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的是。
A、春色B、梨花C、雪景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的《无题》。
A、XXXB、XXXC、XXX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天际流。
“出自XXX的。
A、《茅舍为金风抽丰所破》B、《登高》C、《蜀相》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是的诗句。
A、XXXB、XXX、XXX18、XXX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
“中的“红”指的是。
A、白色B、红花C、树叶19、“海上生明月。
(精编)小学生古诗归类积累及练习
小学生古诗归类积累及练习一、诗歌归类诗中有“红”字的: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中有“黄”字的: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②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诗中有“绿”字的: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中有“青”字的①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②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带雨的诗句:①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②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带花的诗句:①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含水的诗句: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含地名的诗句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古诗积累一,描写“雨”的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清明〉唐杜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描写“四季”的诗:春:〈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冬:〈江雪〉宋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描写忧愁,伤心,难过〈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分类练习1、你了解下列诗人吗?他们分别是谁?大杜:()小杜:()诗仙:()诗圣:()诗鬼:()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唐代边塞诗人有:()2、读下面的小故事,默写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
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
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
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1)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2)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朝诗人()。
3、根据要求填写诗题及作者。
诗题作者(1)描写母亲的有:《》()(2)描写秋天景色的有:《》()(3)描写送别的有:《》()(4)描写对亲人思念的有:《》()4、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
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1)庐山:(2)柳树:(3)小草:(4)春雨:(5)西湖:(6)梅花:(7)泰山:5、默写下列诗人写的一首诗。
(先写题目,再默诗句。
)李白: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杜甫: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苏轼: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6、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2)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一日还。
(4)()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但使()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无故人。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天际流。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10)晓看红湿处,花重()。
(11)()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13)()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7、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8、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2)()蓑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杨柳()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5)()雀桥边野草花,()衣巷口夕阳斜。
(6)遥望洞庭山水(),()银盘里一()螺。
(7)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8)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
(9)()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10)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11)()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2)返景入深林,复照()苔上。
(13)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9、给诗句填上数字(1)回眸( )笑百媚生,( )宫粉黛无颜色。
(2)白发( )千丈,缘愁似个长。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 )人。
(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 )古来稀。
(5)南朝( )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故国( )里,深宫( )年。
10、唐代诗人对自然现象、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写细致而生动,尤其对日、月、雨等的描写更见功夫,令人赞叹。
请就下面句子中有关日、月、雨的内容填空有关描写“日”的句子:(1)(2)(3)(4)描写“月”的句子:(1)(2)(3)(4)(5)(6)描写“雨”的句子:(1)(2)(3)(4)11、唐代诗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请填写下列诗句中与“酒”有关的句子。
(1)(2)(3)(4)(5)12、填空诗仙(),字(),号()。
诗圣(),字(),其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白居易,字乐天,号(),其诗语言通俗,老妪能解。
王维,字摩碣,官至尚书右丞,故又称王右丞。
其诗多以歌咏()为主。
人称诗佛。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县)人,世称柳河东。
曾担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刺史。
李贺,人称();孟郊、贾岛,人称();刘禹锡,人称()。
13、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忽如一夜()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
(4)枯()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才能没()蹄。
(6)儿童急走追(),飞入()无处寻。
(7)泥融飞(),沙暖睡()。
(8)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9)()外()三两枝,春江水暖()先知。
(10)()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11)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阴学种()。
(1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13)留恋戏()时时舞,自在娇()恰恰啼。
15、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括号里。
季节诗题作者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③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⑦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6、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
(2)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9)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
(10)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
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
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
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1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可爷爷却叹道“()”。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
”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就你会贫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