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近似于椭球的形状,不是完全圆的。
-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千米,直径约为千米。
2. 地球的运动:
- 自转:地球自西向东每24小时完成一次自转。
- 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完成一次公转约365.25天。
3. 地球的组成与结构:
- 地壳:最外层,包裹在地球表面的岩石壳。
- 地幔: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层,主要由硅酸盐和铁镁元素组成。
- 地核:地球的中心部分,由熔融态的金属铁和镍组成。
4. 地球的旋转和倾斜对气候的影响:
- 地球旋转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和降水分布不均匀。
- 地球倾斜使得四季交替出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特点。
人文地理
1. 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 人类活动对环境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 恶劣的环境条件可能限制人类居住和经济活动。
2. 地理坐标和地图:
- 地理坐标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上一个点的位置。
-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用来表示地理信息。
3. 大洲与人口分布:
- 世界上有六个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 人口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
4.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和洪水会对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 人类活动如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也可能引发自然灾害。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地理复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2.通过观察海边看船和月食现象等自然现象可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是约4万千米,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是地球表面上的重要参照系。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经线是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
5.主要的经线有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有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纬度从0°(赤道)向北递增为北纬N,向南递增为南纬S;经度从0°(本初子午线)向东递增为东经E,向西递增为西经W。
半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7.利用经纬网可以定位地理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是地球旋转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周期为一天,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和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运动中心面对赤道、北极和南极。
2.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周期为一年,地理现象有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运动中心向太阳。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所引起的。
在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冬季时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
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地球被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热带是指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的地区,这里有阳光直射现象。
北极圈(66.5°N)以北和南极圈(66.5°S)以南的地区属于寒带,这里有极昼极夜现象。
回归线和极昼极夜现象都不存在的地区属于温带,这里四季分明。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第一章: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形态和大小地球呈近球体,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所以赤道略偏大。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地球以西东方向旋转一周需要23小时56分4秒,使人们看到了昼夜变换和星空相对运动;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天,形成季节。
3.地球的地理坐标确定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方法,以经度和纬度作为地球地理坐标。
第二章: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标志及其表示方法地球的标志为圆形,表示方法有平展图、球面图和柱面图等。
2.地图的图例和比例尺图例表示地图上各色块的含义,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地图的投影方式地图的制作为了避免变形,必须进行地图投影,有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平展投影等。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1.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海洋、陆地、气压和风等。
全球的气候类型有副热带干旱气候、温带中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2.地形和水文地形有高山、丘陵、平原和盆地等。
水文包括江河、湖泊、湿地等。
3.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有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两种。
其中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原和沙漠等,动物资源有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石油等。
第四章: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有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内部人口迁移有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流动等。
2.文化和文化特征文化特征有语言和礼仪等,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
3.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和水文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整理
1. 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 地理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球表面的形态、气候与
气象、水资源、土壤与植被、人口与城市等。
2. 地球的形状和特征
-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 地球上有五大洲和四大洋。
3. 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
-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 地球的自转造成了昼夜交替,而地球的公转造成了季节变化。
4. 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 地球的气候带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
-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5.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包括提供生活资源、制约人类活动和
引起自然灾害等。
6.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的使用
-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管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工具。
- 地图是一种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形式,用于表示地球表面
的各种空间信息。
7. 城市与人口迁移
- 城市是人们聚集居住和从事各种经济、文化等活动的地区。
-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迁移过程。
8. 古代和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
- 古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步行、骑马、船舶等。
-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9. 成为一名地理学家的能力
- 成为一名地理学家需要掌握地理知识、观察和研究能力,以
及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的核心知识整理,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1)观察地球仪看纬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六页(2)纬度的划分(南北纬、高中低纬、特殊纬线、会找长度相等的纬线、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北南纬N/S、南北半球的划分)(3)观察地球仪看经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七页(4)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经度的分布规律、判断东西经W/E、东西半球分界线(难点))。
经、纬线的特点:特点经线纬线形状特征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特征经线长度都相等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必背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这一形状可以通过多种现象和观察结果来证明,如海边看帆船、月食现象、站得高看得远、夜晚看北极星的位置变化,以及地球的卫星照片和航天飞船上的观察。
2.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二、纬线和纬度1. 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 纬线的特点: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的划分:赤道 (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 “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 低、中、高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三、经线和经度1. 经线的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
2. 经线的特点:形状:半圆状长度:相等方向:指示南北方向3. 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 (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为东经,习惯上用 “E”为代号,以西为西经,习惯上用 “W”为代号。
4. 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一条为东经,另一条为西经。
5. 几条特殊经线:180°、0°的经线圈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四、地球的运动1. 自转:绕转中心: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约24小时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2. 公转:绕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五、地图的基本要素1.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017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2017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通过对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预知天气变化、了解土壤演变、寻找矿产资源、辨别方向、避开或减小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知识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
二、地球仪的知识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象的轴。
3.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A(0°,60°W)A(0°,30°W)B(30°S ,75°W) B(30°N,60°E)C(30°S,0°)C(30°S,60°E)甲:50°N 、 20°E ;北半球、东半球;中(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北温带乙:20°S 、170°W ;南半球、西半球;低(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热带三、地球的运动1. 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图):(1)在图中画出公转方向(逆时针方向)(2)①是秋分日,时间是9月23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线。
②是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③是春分日,时间是3月21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线。
④是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七年级上地理:第一章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复习要点1、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地图上有北(N)、南(S)、东(E)、西(W)四个基本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3、判断方向的方法包括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①一般定向法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②指向标永远指向北方向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5、比例尺的表示方式主要有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三种(见书9页)线段式单位用米、千米;数字式单位统一为厘米;文字式表示为“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X千米(或米)”6、判断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内容、范围之间的关系7、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与利用实地距离计算比例尺:均利用比例尺计算公式设X 列方程8、识记课本P10图1-17中主要的图例和注记,注意区分以下几组图例:①首都、重要城市、城镇②洲界、国界③铁路、公路④沼泽、沙漠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要点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他率领船队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实际、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有:日月食;先看到船的桅杆再看到船身3、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4、识记下列重要的经纬线名称和经纬度0°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从这条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第一章(共5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第一章〔共5篇〕篇1: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第一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不规那么球体。
②地球外表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2.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3.经线和经度(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A.形状:半圆状;B.长度:相等;C.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组成经线圈的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那么为西经。
(0度和180度除外)(5)几条特殊经线:A、180°、0°的经线圈是东、西经的分界限;B、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过0度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过180度到160°E为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切记:经度在0°--20°在东半球;160°——180°在西半球。
2017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完整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提纲请保管好)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不规则球体 。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 天圆地方 —②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 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③ 麦哲伦 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④ 人造地球卫星拍摄地球照片 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 比例 缩小,制作的 模型 叫做地球仪。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北极点、南极点、纬线、经线)南极纬 线(1)定义:在地球仪上,由 经线 和 纬线 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经纬网。
(2)作用:用来定位以及确定方向 (3)常见的形状:三、地球的运动——自转1.自转绕转中心: 地轴2.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 从极点上空俯视,北 逆 南 顺3.自转周期: 一天 (24小时)4.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 昼夜 交替;②时差;③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四、地球的运动——公转1.公转绕转中心: 太阳2.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3.公转周期: 一年4.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SN①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②正午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季节变化(夏季 短 、冬季 长 ); ③四季更替(南北半球季节 相反 );④地球上的五带5.二分二至与季节划分6.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不同 纬度 的地带获得的 太阳光热 的多少。
气候特征:热带 终年炎热 ;南北温带 四季分明 ;南北寒带 终年寒冷 。
中国小部分位于 热 带;大部分位于 北温 带;没有 寒 带。
五、地图1.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例: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数字式:1:2000000)。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细的关系(2)方向:①一般定向法:一般平面图,面向地图,采用“ 上北下南 、 左西右东 ”定方向 ②指向标定向法: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一般为 正北 。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构造- 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
- 地球的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地图的基本概念-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符号表示。
- 地图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关系。
- 地图的图例和注记用于解释地图上的符号和提供额外信息。
3. 地图的类型- 物理地图:显示地形、水系等自然特征。
- 政治地图:显示国家和地区的边界。
- 专题地图:专注于特定主题,如气候、人口分布等。
二、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 自转是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
- 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导致昼夜交替。
2. 地球的公转- 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 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产生季节的变化。
3. 地球运动的影响- 时差: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 季节:地球公转和倾斜的地轴导致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收不同量的太阳辐射,形成四季。
三、大气与气候1. 大气层的组成- 对流层:地球表面的最外层,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此。
- 平流层:包含臭氧层,吸收太阳的紫外线。
- 高层大气:包括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
2. 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全年高温,雨量充沛。
- 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
- 寒带气候:全年寒冷,降水较少。
3.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候模式的显著变化。
- 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四、地形与地貌1. 地形的形成-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活动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等。
2. 地貌类型- 山地:由地壳运动形成,地形崎岖。
- 平原:由河流冲积或海侵形成,地形平坦。
-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相对平坦。
3. 地形图的阅读- 等高线:表示地形高度相等的连续线。
- 地形图符号:用于表示不同的地貌特征和人造结构。
五、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可以自然恢复。
- 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石油,一旦消耗难以补充。
初一上册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
初一上册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初一上册地理第一单元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一、地理学的概念与分类1.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地球表层及其上的自然、人文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地理学的分类: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二、地球的形状与地理坐标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扁球体的。
2.地球的地理坐标:包括经度和纬度。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西两侧测量,东经0度与西经0度经过同一个点,共有360度。
-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南北两侧测量,北纬0度与南纬0度经过同一个点,共有180度。
三、地理尺度1.地理尺度的定义:指地理研究的对象在地球上的范围大小。
2.地理尺度的分类:微尺度、宏尺度。
四、地理信息技术1.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存储、处理、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化系统。
2.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定位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卫星导航系统。
五、地理图谱1.地图的定义:是对地球表面或其中一部分的等比例缩小和几何形状的描述。
2.地图要素分类:地图符号、比例尺、图题、方位、经纬网、图例等。
3.地图种类:物质地图、气候地图、经济地图等。
六、地理环境的特征1.同龄构造:地球上具有相同地质构造的地区。
2.气候:是指长期气候状况统计的平均气象要素。
-温度:表示大气温度高低的物理量。
-降水量:指大气层截留到地表的降水量。
-湿度: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含量。
七、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地势和水系、气候和气候类型、植被。
-经济发展:农业、工业、运输和通信。
-人口分布:人口数量和质量、人口分布的规律。
以上是初一上册地理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了解地理学的概念和分类、地球的形状与地理坐标、地理尺度、地理信息技术、地理图谱、地理环境的特征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地理是探究地球上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通过学习地理可以了解世界的构成和变化,更好地适应和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
第一章:地球与地球运动一、地球的基本形态和大小地球的基本形态是近似于一个椭圆球体,因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效应,使得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大。
地球的参考直径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最大距离的两倍,约为12,742千米。
地球的总面积约为510,066,000平方千米,呈现出一个分布不均的球形,表面被大陆和海洋所覆盖。
二、地球的运动1.自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地球日,它的时间长度是23小时56分4秒。
2.公转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使地球上的季节不断变化。
地球绕太阳公转所需的时间是一年,也就是365天5时48分46秒。
地球沿着轨道做椭圆运动,这个椭圆的长轴被称为近地点线,短轴被称为远地点线。
3.倾斜运动地球的轨道与黄道面成23.5度的夹角,这个夹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的照射角度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产生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三、地表特征地球的表面特征主要由陆地、海洋以及两者的交界带构成。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大多数的海洋则分布在南半球,这是因为南半球的海洋体积比北半球大,而且南半球的海洋面积也更广阔。
四、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便于统一时间,全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则是全球的标准时间线,西侧与东侧间隔24小时。
所以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后时间会向前或者向后推移一整天。
总结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形态、运动和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适应环境。
在学习地理时,需要注意多方面观察和分析,提高自我综合能力,同时也需要关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重要问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内容提要1.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2. 地球的构成:地壳、地幔、地核3.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重点知识点-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第二节:地图内容提要1.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2.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3. 读图方法重点知识点-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的工具。
- 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经纬网、方位角。
- 图例和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要素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第二章:世界地理第一节:亚洲内容提要1. 亚洲的位置、范围、分区2. 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3. 亚洲的主要国家、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多样,有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 亚洲的主要国家有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主要城市有北京、东京、孟买、莫斯科等,名胜古迹有长城、富士山、泰姬陵、克里姆林宫等。
第二节:欧洲内容提要1. 欧洲的位置、范围、分区2. 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3. 欧洲的主要国家、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欧洲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东临亚洲,西临大西洋。
- 欧洲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 欧洲的主要国家有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主要城市有巴黎、柏林、伦敦、罗马等,名胜古迹有埃菲尔铁塔、勃兰登堡门、大本钟、斗兽场等。
第三章:中国地理第一节:北方地区内容提要1. 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2. 北方地区的资源、农业、工业3. 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2017年中考地理知识点大汇编
2017年中考地理知识点大汇编地球与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2)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约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1、地球绕着固定的轴转动,称之为地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北极(N )、南极(S )。
2、经线与纬线3、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1)普通经纬网的判定方法南北纬判定方法: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东西经判定方法: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南北半球判定方法: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或看字母,N 为北半球,S 为南北球) 东西半球判定方法: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0的都在东半球,200――1600之间的看字母,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2)极地经纬网的判定方法(北逆南顺)以北极为中心,可判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顺着自转方向数字变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北纬。
以南极为中心,可判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顺着自转方向数字变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南纬。
判断南北:越靠近北极,位置越偏北;越靠近南极,位置越偏南。
(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判断东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方向为西方。
(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4、几个重要的分界几条重要的纬线 五带的分布北极圈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赤道0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60º30º30º90ºN北寒带北极圈(°N )南极圈(°S )北回归线(°N )南回归线(°S )赤道(0°) 北温带热 带南温带 南寒带º低、中、高纬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①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归纳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归纳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地理基础知识
1.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3.地球的运动和地理坐标系统
4.纬度和经度的概念及其作用
二、地球与环境
1.地球的大气层和气候带
2.地球的水圈和水资源
3.地球的陆地和土壤资源
4.地球的生物圈和生物资源
三、地域的认识和区划
1.自然地理区划与人文地理区划的概念
2.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分区
3.城乡和农田的分布特点
四、地图与地图阅读
1.地图的定义和常用符号
2.图例和比例尺的意义与作用
3.利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
五、地理实践
1.实地考察和野外训练的意义
2.借助测绘工具进行实地测量与绘制
这份文档总结了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地球与环境、地域的认识和区划、地图与地图
阅读以及地理实践。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地理学
的基本概念和地球的构造与运动,认识到地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七年级上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 ▲2、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3、▲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4. 特殊纬度:▲(1)0度(赤道):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4. 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大大西,小小东)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总结为“小小东)20°W以西到160°E°E,总结为“大大西”)一、地球的自转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 周期:1天或24小时。
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研究必备,欢迎下载:2017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稍微扁平的两极不对称的球体,赤道稍微鼓起。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
3.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①、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看船离岸,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②、站得高,看得远(等高望远)。
③、月偏食,地球挡住部分月光,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④、北极星高度的变化;⑤、麦哲伦环球航行;⑥、卫星照片。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的概念。
2.地轴——假想轴。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1.形状:纬线为圆形(除极点外),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极点最短;同一纬度的纬线等长。
2.长度:经线等长(约为2万千米)。
3.指示方向:纬线为东西方向,经线为南北方向。
4.度线:纬线的度数范围为0°~90°(南北纬),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经线的度数范围为0°~180°(东西经),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5.度数分布规律:纬线从赤道开始,向两极缩短,每隔10°划分一个纬度带,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6.特殊线: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南北极圈66.5°。
7.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重难点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
七年级地理上册重难点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七年级地理上册重难点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一、地球1、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8万里,讲的就是地球的赤道周长)▲读懂七年级上册P16图2-,用图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1亿平方千米。
▲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用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1、登高可以望远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4、月食现象3、站在海边,看远方驶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看到整个船身。
2、经线(度)、纬线(度)特点及经纬网▲列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以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仪的圆圈要求能在图上判读圆弧状况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圆,每条纬线组成纬线圈长度全部等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零同度数的纬线,长度相等。
纬度越大。
纬线圈越小。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要求能在经纬网地图中应用▲列表比较经度与纬度的区别:经度纬度能力要求度数起点线本初子午线(00经线)赤道1、能在经纬网地图中读出经纬度。
2、判断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根据纬度判定五带度数划分东经00-1800西经00-1800北纬00-900南纬00-900度数变化以本初子午线为界,越向东,东经度数越大;越向西,西经度数越大。
以赤道为界,越向北,北纬度数越大;越向南,南纬度度数越大。
代号东经:E 西经:北纬:N 南纬:S半球划分200、160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判定的技巧:A、东西半球判定:小东大西B、南北半球判定: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判定:小于300为低纬、纬度值为300-600为中纬、大于600为高纬D、纬度判定五带:纬度小于230为热带、纬度大于660为寒带,北纬北寒带,南纬南寒带、纬度值为230—660为温带,北纬北温带,南纬南温带3、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自转的比较: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24小时)昼夜交替(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二分二至日比较: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日期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昼夜等长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昼夜等长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昼长夜长)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五带的比较:名称气候特征地理现象热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既无极昼、极夜现象,也无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二、地图:(一)、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比例尺:比例尺二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比例尺的大小看其值如1: 100大于1: 1000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1: 100000 线段式:0 1千米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范围的关系:对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总结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总结整理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以下是本单元的总结整理:
1. 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地理是研究地球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学科。
它关注地球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
2. 地理的分类
地理学可分为物质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方向。
物质地理学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球的关系。
3. 地理的方法
地理学采用多种方法来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
主要方法包括实地考察、地图解读、模拟实验、统计分析等。
4. 地理的研究内容
地理的研究内容包括:
- 自然地理:地壳构造、气候与气象、水文与水资源、土壤与植被等。
- 人文地理:人口与人口迁移、交通通信、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等。
5. 地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指导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关注地球的自然环境,也涉及人类活动与地球的关系。
通过实地考察和多种方法的运用,地理学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2017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观察,麦哲伦环球
航行成功)——“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的概念
2、地轴——假想轴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
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
线。
(2)经线的特点
A.形状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B.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C.方向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有无数条)
(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组
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
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
(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
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大约是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季节变化
(4)公转的重要特征: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指向
北极星附近。
(5)昼夜的长短:
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
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
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
五、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0°~23.5°S(23.5°N)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