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小溪流的歌》教案1 语文版
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溪流成长的历程。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小溪流的歌》,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课文解析1.分组讨论:课文中小溪流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第一阶段:源头出发,充满活力;第二阶段:汇入小河,融入集体;第三阶段:融入大海,实现生命价值。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拟人:将小溪流赋予人的情感,使文章更具生动性;比喻:将小溪流比作唱歌的姑娘,形象地描绘了小溪流的形象;排比: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三、写作实践1.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小溪流的成长过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五、课堂小结六、课后作业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小溪流的成长故事的作文。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绘一个自然景物的特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小溪流的歌》,让学生理解了小溪流的成长过程,学会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了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情感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的回答较为简单,今后需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在分析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时,通过具体语句让学生感受小溪流的情感变化,如对小溪流“笑着、唱着”等描述的解读,使学生理解小溪流的快乐和自由。
2.在修辞手法的学习中,通过课文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模仿和实践,如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创作拟人化的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小溪流的歌》教案1 语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小溪流的歌》教案1 语文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2、过程和方法目标:复述、朗读中训练合作探究能力;认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教学重点: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认真观察思考生活能力教学难点:童话中蕴含的人生的哲理教材分析1、作者简介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
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1945~~1951年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到北京后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等。
1953年出版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
2、文章的主题与层次结构文章通过一条小溪流逐渐成长壮大微小河、大江、海洋的过程,歌颂了小溪流乐观向上、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
文章采用空行的形式,以小溪流不断成长壮大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叙小溪流的特点,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小溪流不分日夜地奔流,长大成小河。
第三部分:小河不知疲倦地奔流,汇集成一条大江。
第四部分:小溪流最后成了汪洋大海,仍然不停止。
教学手段:设置情境、诵读、合作探究、联想、想像教学媒体:多媒体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白雪公主》教案北京课改版〖主干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钳子()嘀咕()()邪恶()遵命()瞅着()惊讶()拴住()凶残()涂抹()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灵jiù___ 警tì___ chuō___死脸jiá___ pí___ 倦tán___ 木 miǎn___ 强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8《小溪流的歌》教学案 语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8《小溪流的歌》教学案语文版教学内容:《小溪流的歌》教学课时:1课时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能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联系课文理解“挠痒痒”、“狭长”、“汇合”等词语在具体环境中的意思,积累“五颜六色”等描写事物颜色的词。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了解小溪流的成长过程和作者对其品质的赞美。
3、阅读课文,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有关说话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中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会课前预习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小溪流的赞美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阅读课文,能用所学方法概括并想象性复述课文。
教学法引导、自主、合作、探究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让我们一起用心来倾听一种声音好吗?(播放音乐)你们感觉这是什么声音呢?(生回答)对了,这是小溪流在唱歌呢!那么,它在唱一首什么歌呢?先别急着说,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来学习课文《小溪流的歌》,来听听小溪流究竟在唱一首什么歌。
2.作者链接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省武昌人,当代作家。
他以童话和寓言的作品成就最高,这些作品都收集在《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里.3.根据汉字写出拼音。
挠()回旋()牢骚.()兴致勃勃.()恐吓.()掀()喘()眺.()望朽()泡沫.()思路解析: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相对较少,但也有些字容易读错。
如上述几个。
“挠”“骚”容易读成卷舌音。
答案:náo xuán láosāo bóbó hè xiān chuǎn tiào xiǔ mò4.根据文段内容填上词语,不一定拘泥于课文中的词语。
只要合理即正确。
①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
《小溪流的歌》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案《小溪流的歌》教案「篇一」【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
【学习目标】1、体味童话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特点及拟人化的表现手法2、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我们要学习的精神3、感悟童话故事中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教学重点】弄清小乌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是如何处理这些困难的。
【教学难点】感悟童话故事中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介绍作者2.写字注音。
沉diànz { 阻àiz { liàoz {望泡mz {卵石z { 牢sāoz { yǐn唱z { 恐吓z {3、词义:卵石:岩石经过水流冲击、磨擦所形成的卵形石块。
牢骚:沉淀diàn:兴致勃bó勃:恐吓hè:积蓄:眺tiào望:低沉:汹涌:怨恨:无穷无尽:4.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五颜六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兴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无穷无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小溪流变成海洋的示意图,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小溪流往前奔流z {→形成小河z {→成为大江→z {→汇成海洋z {【合作探究】1、文章脉络:按分――总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45),写小溪流的歌。
(请写出下面各自简要段意)(1――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4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6),永远唱不完的歌。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溪流的歌》,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认识小溪流、河流、大海之间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积极克服。
(3)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友情,与同伴共同成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认识小溪流、河流、大海之间的联系。
2. 教学难点:(1)理解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学会珍惜友情,与同伴共同成长。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角色扮演法: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 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小溪流图片,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歌声。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朗读水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溪流的歌》。
2. 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个性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2.1.1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描绘小溪流成长历程的诗。
2.1.2 课文通过小溪流的眼睛,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美好。
2.2 教学重点2.2.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2.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3 教学难点2.3.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3.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交流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的特征和成长过程。
3.2 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3 理解课文1. 学生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3.4 小组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讨论和表达。
2.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四章:作业布置1. 请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请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景色。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1. 观察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表现,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2.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表达时的语言组织和思维能力。
6.2 作业评价1. 评价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否准确。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小溪流的歌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小溪流的歌学案(新版)语文版【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常识,识记生字、新词。
流利朗读课文,掌握童话体裁的特点。
2、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了解课文,把握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掌握文章的主题。
3、学习小溪流坚持前进,在前进中不断快乐地成长壮大、永不止息的奋进精神。
【学习重点】掌握童话体裁的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小溪流坚持前进,在前进中不断快乐地成长壮大、永不止息的奋进精神。
【学法指导】朗读讨论一、课前预习1、本文作者是,当代作家,原名。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童话集《》,长篇小说《》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水磨.()恐吓.()卷.起()贝壳.()沉淀.()兴致勃勃..()阻碍.()怨恨.()眺.望()牢骚.()3、词语解释。
低沉:。
怨恨:。
富足。
汹涌:。
4、阅读课文,思考:题记中的“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呢?5、我的困惑:。
二、课堂研讨。
(一)重点研讨1、“小溪流的歌”是怎样一首歌?这首歌体现了什么精神?试着讲出与本篇童话相近的一两句格言、警句或一两个童话、民间故事。
2、根据课文填写下表。
成长阶段歌声特点力量表现劝阻者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3、这篇童话充满了童趣,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
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
他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一会儿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
他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
小树叶不害怕,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
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长了小腿的蝌蚪还学青蛙妈妈慌张地蹬开了腿。
(二)深化提高教师活动学情分析:检查预习:导语:精讲点拨:1、课文中的“枯树桩”“枯黄的草”“乌鸦”“泥沙”分别比喻社会生活中的什么角色?“枯树桩”“枯黄的草”:“乌鸦”“泥沙”2、分析下面小溪流演变成海洋的示意图,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溪流的歌》,了解小溪流成长的经历,体会小溪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溪流的歌》内容简介:本文讲述了一条小溪流从源头出发,历经曲折,最终融入大海的故事。
2. 生字词学习:涌、渊、嘛、喧闹、慰藉、澎湃。
3.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如“小溪流总是欢快地唱着歌,向前奔去。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的精神。
2. 难点:句子解析,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
2. 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小溪流的印象。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小溪流的精神。
3.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4. 集体朗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欢快氛围。
5.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6. 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7. 分析课文中的代表性句子,让学生学会运用词语。
8. 课堂小结,强调小溪流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
9.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10. 课后反思,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家长反馈,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生字词掌握和句子运用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3. 考察学生对小溪流精神的认同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该精神的实际情况。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并默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家长协助孩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课文内容,了解小溪流的故事,并谈谈对小溪流精神的理解。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看到的自然景物,并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8课《小溪流的歌》教案
18、小溪流的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继续学习童话的知识和特点认识小溪流的形象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朗读赏析3.情感与价值:整体感知小溪流形象,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体现的精神【学习要点】理解文题,理清小溪流成长壮大的过程一、【预习检测】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沉diàn (淀)阻ài (碍) tiào (眺)望泡 mò(沫)水磨( mò)恐吓( hè)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并任选一个词语造句兴致勃勃:无穷无尽:五颜六色:3、根据课文填空:①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
他一会儿()岸边五颜六色的卵石,一会儿()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
他一会儿让那些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
小树叶不害怕,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
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长了小腿的蝌蚪还学青蛙妈妈慌张地()开了腿。
②泥沙带着怨恨,()沉下去了③无数圆溜溜的小水珠就()起来,离开了他,一边(),一边飞向纯洁的蓝空。
二、【预习交流】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小溪流的成长经历那几个阶段?如小溪流:我不知疲倦地往前奔流,冲过巨大石块的阻拦,拒绝枯树桩的劝止,同我的伙伴们汇合在一起,我就长大了。
---我成为了一条小河。
小河:我精力旺盛,精神饱满,托起沉重的大船,拒绝乌鸦的恐吓,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另外的小河同我汇在一起,我又长大了——成为一条大江。
三、【合作探究】1、由四个小组分角色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四个部分,其他每组分别选派代表在台前表演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劝阻者,其他同学朗读叙述性文字。
☆朗读指导☆:⑴小溪流是快乐的、活泼的,同时又比较幼小,所以应读得快乐、活泼,声音清脆、纯净,像一个可爱的儿童。
⑵小河比较壮大了,他精神旺盛,精力饱满,所以应读得洪亮、朝气蓬勃,像个青少年。
18、小溪流的歌(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
18、小溪流的歌(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小溪流的形象描写,学习理解并朗读诗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表达和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小溪流的形象描写•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三、教学准备•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P25•多媒体投影仪和投影片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出标题《小溪流的歌》,让学生预测这首诗歌可能讲述的内容,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课文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将教材P25上的诗歌内容呈现给学生,并逐句解读诗歌的意义和形象描写。
3.朗读训练(15分钟)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朗读,一起读一读这首诗歌。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朗读,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轮流朗读。
4.理解与讨论(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分析诗歌中的一些描写手法和意境表达。
提问学生以下问题:•诗中作者如何形容小溪流?•小溪流为什么唱歌?•你觉得小溪流唱的歌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讨论,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5.创作体验(2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如山、水、花、树等),根据课文的写作方式与手法,写一首关于选择景物的短诗。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借鉴课文的形式进行创作。
6.展示与分享(10分钟)请学生将自己的短诗展示给全班同学,并邀请学生进行朗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方式,使用手工制作卡片或绘制画作来配合朗读。
7.课堂总结(5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溪流的形象描写和诗歌的朗读技巧。
学生提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并与全班一起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写一篇心得体会,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写下你的感悟或体验。
六、教学反思今天的课堂以诗歌的学习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诗歌的形象描写和朗读的练习,学生对小溪流的形象和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创作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语文版七年级上18小溪流的歌说课一等奖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体会并掌握挑读法
二、教学过程
(一)齐读明大意
1.挑出你们认为不认识的字词,大家相互质疑,或自己自查工具书解决。
2.选出你认为最不好理解的三至五个词,联词成段,说个小片断。
3.课外用最为工整的楷书摘录这些词语,每个词摘录三遍。
(二)挑词理线索
1.从文中挑出关键词,补全下列两个题目的空白。
分小组讨论后补全空白:
①小溪→→→(小河、大江、海洋)
②枯树桩
③枯黄的草→→→(乌鸦、泥沙、沉船)
2.请思考:在小溪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四次阻力,你认为代表了生活中哪种人?而小溪成长的四个阶段你认为又代表了生活中哪种人?小溪成长的各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三)挑句悟主旨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两个话题,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1.请同学们快速挑读全文,挑出文中不断反复出现的一句语话。
2.请谈谈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妙用?并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句不断反复的话有何看法。
(四)挑段评妙语
1.自由朗读。
2.挑出喜欢的妙段,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学生自由发言展示。
(五)迁移训练
运用“挑读法”阅读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配语文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的自读课本P147页的童话作品《小螳螂学艺》,并在空白处作出自己的评点。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小溪流的歌》的主要内容,体会小溪流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教育学生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懂得感恩和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想象小溪流经过的不同地方,体会小溪流的心情变化。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溪流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b. 引导学生分享对小溪流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a. 自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b.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c. 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变化。
3. 理解课文内容a.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小溪流经过的不同地方。
b. 学生分享对小溪流心情变化的理解。
4. 感情朗读课文a.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注意语气和情感的变化。
b. 学生展示感情朗读成果。
5. 总结延伸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 作业布置a.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b.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小溪流的短文,可以是描述小溪流的样子、讲述小溪流的故事等。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来进行。
2. 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课堂朗读和作业录音来进行。
3. 评价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来进行。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美妙。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小溪流的歌语文教案
小溪流的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溪流成长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体会小溪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小溪流的歌》。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小溪流图片,激发学生对小溪流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美。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惑。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喜悦和困难,引导学生珍惜成长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从小溪流的故事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10篇)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10篇)《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 1教学要求:1、继续根据要求预习课文,区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2、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区别“漂、游、跑”的意思。
3、通过朗读,了解小溪流活泼欢快,勇往直前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当你们漫步在田野,或置身于山林,观看那蜿蜒曲折的小流清溪,一定会被那清澈透底、碧波荡漾的秀色所陶醉,而那溪水叮咚的响声,更能激起人的无限遐想。
2、板书课题,作者简介。
3、学生质疑。
二、整体感知,预习课文:1、出示“预习小菜单”。
(1)轻声读课文,发现自己不认识的字并学会它,理解新词。
(2)区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3)想一想,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2、学生自学。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学生__交流生字、新词。
(2)重点理解“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3)分节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1、学习1-3节。
(1)__读课文1-3节,说说你觉得小溪流的歌是怎样的?找到相关的句子读出感情,并能说出理由。
(2)交流。
快活:唱着歌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不断地向他所遇到的朋友打招呼。
活泼: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石块拦住他他的去路,他就轻轻跳跃两下——__(3)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因为歌声能使人忘记疲劳和忧愁,更何况是活泼欢快的歌呢?(4)出示练习:想一想,带点的词语能否改成括号里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句中所用的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小溪流笑着往前跑。
(漂、游)小树叶不怕痒,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
(跑、游)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
(跑、漂)(5)齐读1-3节。
2、学习4-9节。
(1)小溪流的歌是欢快活泼的,你认为小溪流的歌还是怎样的?学习课文4-9节。
出示学习策略引导单:读:与同学合作读课文4-9节。
找:从文中找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句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小溪流的歌》教案 语文版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材说明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童话《小溪流的歌》用拟人的方法,歌颂了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奋斗不息的精神。
文章按照隔行分段的方法,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都很明晰。
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中,小组合作,通过品读充满了想象和幻想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感知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进而悟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情感目标: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1.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2.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时间 2~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曾经有一首歌曲叫《泉水叮咚》。
歌中唱道:“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它要流到小溪里去,要流到大海里去。
当代著名作家严文进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小溪流的歌》。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先由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溪流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壮大奔向大海的。
课文篇幅较长,教师要明确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
1.小组合作或自己查字典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难懂的字词。
2.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的特征的词语,再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3.揣摩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及各个劝阻者的形象特点,把握各角色的语气语调,为分角色朗读做准备。
三、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1.小溪流唱着歌儿流进小河,流进大江,流进大海,那么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各有什么特点?请用课文中一个词语来描述,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快活的”“不知疲倦的”“十分强壮”“无边无际”……等词语理解课文。
语文:5.18《小溪流的歌》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节次
第1节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㈠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体现的精神,领会作品的主题;
㈡掌握童话常见的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
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
教学方法
采用座谈的形式较好,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想像、发挥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老师提供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明确:这是运用了拟人手法。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童话故事正是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
题记中的“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呢?(解说:这个问题可先行提出,但不必急于作答,留待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后进行探讨)
牢骚 沉淀 阻碍 恐吓 低沉 怨恨 富足 五颜六色 兴致勃勃 无穷无尽
。
板书设计:小溪流的歌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
小溪流
哼哼唱唱
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推着小树枝打转、
冲过石块的阻声地歌唱
翻腾起沉淀的泥沙卷起飘浮的枯树枝,推送着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乌鸦
大江
低声吟唱
用洪亮而低沉的
㈣初步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
1、这篇童话有自然分节,请四名学生分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完成“思考与练习二”的表格。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思考与练习二”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
小溪流
哼哼唱唱
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推着小树枝打转。
冲过石块的阻拦
枯树桩
枯黄的草
小河
沙声地歌唱
翻腾起沉淀的泥沙卷起飘浮的枯树枝,推送着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1 【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文章脉络。
2、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
3、理解“小溪流的歌”所表达的精神,领会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小溪流的歌”所表达的精神,领会作品的主题。
【教学方法】品读赏析、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堂导入】童话我们都很熟悉,《白雪公主》描绘了嫉妒导致的残忍的阴谋,《海的女儿》写了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青蛙王子》表达了对承诺的态度……在这些优美的故事里,不仅有丰富奇特的想象、梦想,它还蕴含着生活中许多深入且耐人寻味的道理,它以最恰当、最轻灵的方式为读者翻开一扇可以终身受益的大门——考虑人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严文井先生的童话作品《小溪流的歌》,看看这篇文章会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一、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严文井(1915~20xx),原名严文锦,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湖北武昌人。
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报告文学《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三只骄傲的小猫》、《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小溪流的歌》。
2、自读课文,正字正音sāo mò diàn bó ài hè xù牢骚水磨沉淀兴致勃勃阻碍恫吓积蓄xiōng mò yuàn náo xiǔ tiào汹涌泡沫怨恨挠挠朽烂眺望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形象⑴全班分成四组,分别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四个局部。
⑵ 分组探究,培养学生想象力。
成长阶段歌声特点力量表现劝阻者主题⑶分组讨论刚刚分角色朗读的优缺点,提出改良的意见。
⑷老师重点点评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所说的话的语气要求。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溪流的歌》,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传达的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小溪流的变化和成长。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成长过程,勇敢面对困难。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感受小溪流成长的过程,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传达的哲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体会小溪流的歌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小溪流的歌》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小溪流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变化和成长。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溪流的歌所传达的哲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美丽景色。
(2)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受成长的喜悦和艰辛。
5. 实践应用:(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关于小溪流的短文。
(2)学生进行朗读展示,评价同伴的作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溪流的歌所传达的哲理。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短文。
《小溪流的歌》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1.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抓住课文重点句段进行品词析句。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3.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勇敢面对困难,不断成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2.2感悟小溪流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小溪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溪流的特点。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理解课文内容3.1学生分小组讨论,梳理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4.品词析句4.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段,体会小溪流的勇敢和坚韧。
4.2学生举例说明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
5.学习生字词5.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自主认读。
5.2学生组内交流,运用生字词造句。
6.小结课文7.拓展延伸7.1教师出示相关资料,介绍小溪流的传说。
7.2学生自由发挥,编写关于小溪流的故事。
8.课后作业8.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品词析句、学习生字词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不断成长。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在课堂管理和学生互动方面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教师:“请大家注意小溪流在不同场景下的语气变化,你能感受到它的心情吗?”学生:“在遇到阻碍时,小溪流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沮丧。
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溪流的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和修辞手法;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大自然中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一道阅读理解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一道类似的阅读理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溪流的歌》2. 生字、新词:清澈、潺潺、婉转、欢快、奔腾、蜿蜒等。
3.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以“我心中的小溪”为主题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小溪流的歌》教案1 语文版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目标:复述、朗读中训练合作探究能力;认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认真观察思考生活能力
教学难点:童话中蕴含的人生的哲理
教材分析
1、作者简介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
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1945~~1951年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到北京后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等。
1953年出版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
2、文章的主题与层次结构
文章通过一条小溪流逐渐成长壮大微小河、大江、海洋的过程,歌颂了小溪流乐观向上、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
文章采用空行的形式,以小溪流不断成长壮大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总叙小溪流的特点,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小溪流不分日夜地奔流,长大成小河。
第三部分:小河不知疲倦地奔流,汇集成一条大江。
第四部分:小溪流最后成了汪洋大海,仍然不停止。
教学手段:设置情境、诵读、合作探究、联想、想像
教学媒体:多媒体。